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生素发展报告

抗生素发展报告

抗生素发展报告
抗生素发展报告

我国抗生素产量和出口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国内抗生素原料药品种达到181个,生产企业120余家,市场规模约600亿元。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规范实施,已列入基层版目录的0.25g 阿莫西林胶囊和1g头孢曲松钠还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临床需求态势,成为抗生素基层临床用药的领头羊。

新医改和基本药物制度等惠及更多百姓利益的新政策的逐步实施对市场需求增加的推动,必然会带动广大抗生素制药企业的增产经营积极性,未来三年制药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也将会相应增加。

抗生素作为我国临床治疗应用量最大的药物(约占据临床用药额的25%),在二十一世纪即将过去的第一个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严格药品质量与市场监管政策的引导推动,中国入世促进医药产业与技术水平的升级拉动,以及企业主动走出去、引进来的快马加鞭的迅猛发展时期。回顾抗生素走过的十年辉煌期,用辩证的视角看待取得的成绩,的确斐然,值得自豪;用发展的思路展望未来的道路,充满希望,更需努力。

一、抗生素十年发展三大迈步三大变化

1、产业规模化

抗生素产量和出口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结核类、抗病毒类等抗生素原料药产量2009年预计将达14.7万吨;国内抗生素原料药品种达到181个,生产企业120余家,市场规模约600亿元。

以列入国家2009版基本药物目录的基础抗生素为例,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0~2009年青霉素工业盐产量已从10000余吨增长到56000余吨,十年间增长了475%;阿莫西林产量达到14000余吨;增长614%;头孢氨苄和头孢曲松钠产量分别迈上2000吨,分别增长762%和3584%(见表一)。阿莫西林年出口量达到3500余吨,头孢曲松钠近400余吨,出口量占产量比重分别达到20%~30%,绝大部分抗生素彻底结束了依赖进口的局面,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抗生素原料生产和出口大国。

表1 2000~2009年主要基本抗生素原料产量发展变化(单位: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粉针剂年产量已超过100亿支,其中青霉素和头孢类各占一半,年产量过十亿支的有80万u青霉素钠、1g头孢曲松钠和0.5g氨苄卡西林钠,分别达到41、16与11亿支;0.25g阿莫西林胶囊年产量2008年突破200亿粒,预计2009年将会达到220亿粒,较2002年增长136%,占整个化学药品胶囊产量的25%(见表2)。

表2 2002~2009年主要抗生素制剂产量发展变化(单位:万支、粒)

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规范实施,已列入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机构使用部分)的0.25g 阿莫西林胶囊和1g 头孢曲松钠还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临床需求态势,两品种将会成为抗生素基层临床用药的领头羊,市场年销售金额已分别超过20亿元。青霉素钠、氨苄西林钠、头孢唑啉钠等老品种粉针虽然产量出现下滑,但在国家逐步倡导合理用药的有利环境推动下,市场需求将会保持相对稳定或缓慢回落。

2、技术现代化

主要生产技术水平已进入世界前列。国内抗生素发酵与提纯自动化控制、基因工程菌种选育高产菌株、中间体酶法合成等高新技术相继产业化。头孢菌素C产生菌顶头孢霉菌基因改造产抗能力提高一倍,6-APA、7-ACA酶法直通车工艺广泛普及;鲁抗医药率先实现产业化的

兽用抗生素泰乐菌素研发搭载“神州”系列飞船进行太空诱变菌种,药品效价提高91.5%。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半合成头孢菌素头孢硫脒、氨基糖甙类硫酸依替米星和氟喹诺酮类盐酸安妥沙星先后研发上市;国际上已上市的二、三、四代头孢新品种(见表3)以及培南类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法罗培南等均已仿制成功并成为市场主力;头孢氨苄与头孢克洛缓释新剂型也已实现国产化。

表3 国内已上市的一至四代头孢类抗生素药物

在国家“十五”和“十一五”医药行业发展规模鼓励药企持续提高创新能力的政策的指导下,抗生素制药企业研发体系和实力逐步加强,2008年由石药集团、华北制药、哈药总厂、鲁抗医药、东北制药以及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等国内抗生素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发起的抗生素产业的技术联盟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我国抗生素产业的技术创新开始从分散走向联合,联盟目标是保持并争取中国抗生素产业规模与技术质量水平世界第一。

3、市场国际化

随着国内抗生素制药企业通过FDA、COS、PMDA、TGA、TPD等国际认证更多走向全球高端市场,跨国药企也纷纷抢滩中国市场,通过合资合作、委托加工等多种形式,带动了抗生素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局面的形成。

海正与礼来合资生产卷曲霉素、鲁抗与明治合资生产麦迪霉素、广州白云山与DSM合作生产口服头孢、华药与印度兰花合资生产头孢无菌原料药,带动了抗生素新技术、新产品的升级引进,华药、哈药、石药、齐鲁、联邦等青霉素、头孢类原料药通过COS(EDMF)认证,特别是海正抗肿瘤原料药等通过FDA认证,带动了国内抗生素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见表4)。

表4 FDA认证的主要抗生素原料药企业代表

二、抗生素健康发展需要迈过三道门槛、具备三大力量(RVD)

面对国内新医改全面正式启动促进抗生素新一轮发展高潮的新机会,以及国际金融危机阴霾笼罩的全球医药市场发展速度放缓的新环境,抗生素市场需要理性迈过“技术创新、理念更新、营销革新”的三道门槛,争取拥有“抵抗力、生命力和素质力”三大力量,跨步走进科学发展的新时代,即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新时代。

1、主动迈过自主创新门槛,增强市场竞争抵抗力(Resistibility)

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的抗生素低价竞争使国内抗生素制药企业整体盈利有限,大部分制药企业用于研发投入的资金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足3%;国内抗生素制药企业在高端品种和前沿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甚至与印度制药企业在仿制药仿中创新方面也有一定距离。

据悉,国际医药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三类抗生素新药为:碳青霉烯类、糖肽类(替考拉宁Glycopeptides)、噁唑烷酮类(利唑哌酮Linezolide),总销售额约占抗生素市场20%的份额。2008年国际培南类药物销售额达25亿美元,约占抗生素市场10%的份额,预计2009年全球培南类市场将超过30亿美元,韩国和印度已成为亚洲主要生产国。DSM绿色技术酶法氨苄西林原料药合成新工艺已由印度Punjab(旁遮普省)的Toansa工厂生产,品牌为“Purillin”;而DSM山东淄博肯孚工厂也在推进头孢氨苄酶法原料药技术换代。

国内制药企业在碳青霉烯、糖肽类、噁唑烷酮类以及酶法抗生素原料药依旧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酶法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头孢克洛等需要加快技术引进创新产业化,对于满足国内巨大市场需求、促进节能减排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大有裨益。

由于新药研发监管政策的逐步规范,新药研发周期与成本的逐步延长和增加,导致抗生素技术创新难度愈来愈大。2000年以前抗菌药物新药研发达200余种,而2000年以后仅有18种新抗生素上市(见表5)。抗生素技术研发模式与路径因此需要理性创新,既需要自主创新的勇气,也需要灵活创新的智慧。

表5 近年国外首次上市抗感染药物

随着国际制药巨头纷纷削减甚至停止新抗生素研发,抗生素发展正经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低谷。改变现有抗生素研究模式,加大海洋微生物、植物内生菌和其他共生微生物等研究相对薄弱的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力度;运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生物化学和分子生

物学的手段激活沉默基因的表达;通过宏基因组学的方法避开不可培养微生物纯培养的瓶颈从而产生新型抗生素,以及治疗非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的发现,或许能为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注入新的活力,带来焕然一新的局面。

例如,在新喹诺酮化合物的探索中,发现喹诺酮类药物作为促旋酶的抑制剂而显示抗真菌作用,作为局部异构酶的抑制剂而显示抗癌活性,此类新发现为拓展喹诺酮类药物市场开发奠定了更为广阔的基础。

2009年7月21日,科技部、财政部六部委联合出台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确定了五方面主要任务,包括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与发展,建设和完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引导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面向企业开放科技资源等,明确建立健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以及落实加大对企业创新的金融支持的保障措施等,抗生素制药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环境更加广阔。

2、积极迈过经营理念更新门槛,增强市场竞争生命力(Vitality)

新医改和基本药物制度等惠及更多百姓利益的新政策的逐步实施对市场需求增加的推动,必然会带动广大抗生素制药企业的增产经营积极性,未来三年制药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也将会相应增加。然而,客观地分析,我国现阶段大部分抗生素生产能力总体上还是过剩的(见表6),粉针剂由于质量标准要求较高,生产集中度逐步向大型制药企业聚集,而口服制剂生产状况依旧多、小、散、乱,部分品种多达二、三百家生产企业生产,中小制药企业的产能闲置浪费现象加剧。

表6 主要抗生素制剂生产厂家数量和产量集中度

抗生素基本药物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应该合理控制,不宜再引起新一轮产能盲目扩张;应该引导制药企业理性整合重组,合理共享产能,鼓励“绿色投资”而不是盲目新增产能的“绿地投资”,加快实现国内抗生素制药产业结构优化和质量升级。

另外,随着基本药物使用的严格规范和“预防医疗”的深入发展,基本药物也需要合理使用,特别是防止新农合普及过程中农村医疗市场出现的“三素一汤”基本药物过度使用的不规范现象的家中,基本药物的总需求在三年后应该会稳定甚至出现合理回落,而居临床用药额首位的抗生素的合理用药和需求结构变化更需要制药企业去重视和理性引导,特别是严格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临床推广的规范应用,保持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比例,控制头孢类新型抗生素的过快、过度应用。

3、理性迈过科学营销革新门槛,增强市场竞争素质力(Diathesis)

侧重降价竞争还是侧重新产品、新市场开发?不管不顾的降价感觉不错,但却侵蚀了发展的生存基础。抗生素作为一种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特殊产业和处方药品,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是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在竞争对手疲于奔命的时候,真正理性的抗生素制药企业应该用于革新,理性调整产品经营与销售策略,下大力气开发新产品、培育新市场。

市场竞争莫要一味打价格牌的策略已是老生常谈,当年家电价格战笑到最后的是那些重视消费者需求、满足消费者需求、注重打价值牌的品牌营销企业便已充分诠释了价格竞争与

价值竞争的辩证关系。对于技术和质量含量较高的抗生素要物品,价值营销、品牌营销、服务营销永远会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复方耐酶抗生素已成为近几年市场开发热潮,树立理性的研发思路和营销观念,关注临床合理用药趋势和市场可持续发展方向至关重要。SFDA药品审评中心杨进波博士研究指出,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仅是恢复而不能增强抗生素抗菌活性。据查,欧美发达国家上市的复方抗生素组方并不多,仅六种,而国内2007年CDE网站显示的申报组方除国外6种外又新增14种(见表7、8)。过多复方抗生素临床应用发现往往会诱导严重耐药和新耐药现象,必须权衡利弊、慎重选用,下步药审中心计划尝试采用“有因核查和第三方验证”来综合评价审批抗生素复方不同租房与不同比例的科学性。

表7 国外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方与配比情况

从市场需求理论分析,抗生素市场主要属于非弹性竞争,决定需求的关进因素并不全在价格方面,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社会发展安定状况、药品质量安全有效性等等均对市场需求有较大的影响;从市场竞争关系分析,抗生素已成为“两高一低——高风险、高投入、低效益”的医药行业。

表8 国内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方与配比情况

抗生素产业作为化学制药工业的重头戏,必须加快整个行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否则,国内众多制药企业依靠高能耗、高投入换来的市场优势终因难以长久而会很快消失。对于抗生素这一特殊药行业,政府加强宏观政策调控,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以及加强国内药企市场行为的自律约束显得尤为重要。

抗生素市场的抵抗力、生命力和素质力正好诠释了现代制药企业的发展定位(RVD),即建立在新药研发创新(R)和市场开发革新(D)基础上的经营理念持续更新(V)的社会公民。实践将证明,主动强化自主创新,全力发展专有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积极推进经营理念更新,倡导竞合中促进制药企业握指成拳参与国际竞争;理性实施科学营销革新,适应全球医药市场规范发展的新趋势,以此努力增强抗生素制药企业的自身抵抗力、生命力和素质力,必将会推动国内抗生素产业跨进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作者鲁抗医药张正海

我国抗生素的使用现状

我国抗生素的使用现状 临床上基本每一个科室,每一个专业的医生都在使用抗生素,它的使用率是非常高,对于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细菌的感染,寄生虫的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我们平常的很多疾病也确实属于感染性疾病,如普通的感冒,上呼吸道的感染,泌尿道的感染,皮肤的感染,但他们引起的感染原是不同的,上呼吸道80-90%是病毒感染,而泌尿道的是细菌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我们要用抗病毒的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就要用抗细菌的抗生素。在医院里抗生素的使用占总量的30-50%。其中一部分是需要使用的,另外一部分属于不合理使用。除了医院,老百姓的家里都会有抗生素存在,药店里的很大一部分也是抗生素。在我国抗生素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其中肯定有很多不合理之处,这就需要进行严格的、科学的指导管理。 在欧美的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大致占到所有药品的10%左右。而我国最低的医院是占到30%,基层医院可能高达50%。抗生素滥用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由于处于社会初步发展阶段,国家的研究能力、原创能力不强,药品以仿制为主,众多的药厂都在生产抗生素。第二,同一种抗生素有上百家的药厂家生产,这样市场销售就可能存在恶性竞争,这种竞争会导致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出现。第三,医学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医生都有自己专业方面的问题,抗生素是常用药专业性不如本专

业那么强,这样就会存在误用或者滥用的情况。第四,患者和患者家属习惯性服用抗生素治病。比如感冒了,按照医学的观点,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感染,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第五,我们国家药品规定方面的问题,很早以前就分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抗生素应该属于处方药,但在药品销售过程中,大家去买药的时候有人需要出示处方吗?除了中药的药剂,西药只要讲出名字就可以买到,甚至有医药超市让自己选药,这样准确性会高吗?无疑会导致抗生素的滥用。第六,抗生素在畜牧业的大量使用。我们经常会听到我国出口的食物被检测出一些抗生素的残留而拒绝在海关之外的报道。据我了解,在畜牧业使用抗生素的量远远超过人类使用量的总和。在环境中有比较多的抗生素存在,那环境中的细菌早已接受过抗生素,已经产生耐药性了,人体如果再获得耐药菌的感染治疗就比较困难。这不光是我们国家的问题,也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一个方面是引起细菌耐药,细菌耐药产生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新药开发的速度。长此以往,我们可能会退回到七、八十年代以前的状态,没有抗生素使用,人类将再一次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比如,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很多年前大家觉得控制得非常好,但是现在耐药的结核菌非常多,治疗起来就很困难。这就可能引起死亡率的增加,而且治疗耐药性结核花费的

我国抗生素滥用的调查

我国抗生素滥用情况调查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应光国课题组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中国抗生素使用量惊人,一年使用16.2万吨抗生素,约占世界用量的一半,其中52%为兽用,48%为人用,超过5万吨抗生素被排放进入水土环境中。 医疗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在中国也非常普遍。目前对大医院中抗生素使用的控制相对较好,但中小医院、药店以及畜牧养殖业则基本没有控制。 一些医生极度依赖抗生素。因为大量使用抗生素很容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利益驱动,以药品的高利润拉动医院的经济效益。在医院的药品销售中,抗生素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尽管近年来中国在大城市和一些主要医院加强了抗生素药品的规范管理,但整体滥用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扭转。中国人均抗生素的使用量是西方国家的5到8倍。 虽然环境中的抗生素残留进入人体并没有直接危害,但抗生素滥用、抗生素环境污染的真正危害在于加剧细菌耐药性。 专家表示,引发极大恐慌的“超级细菌”即“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已被证明与环境中抗生素污染并杀死微生物群落有关。 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说,滥用抗菌药将导致耐药菌肆虐。一旦广泛耐药发生,即使是剖腹产、髋关节置换术等常规手术,患者死于手术并发感染的风险将倍增。 抗生素滥用受害的首先是儿童。今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江苏、浙江、上海等地1000多名8至11岁在校儿童进行尿液检验,结果显示:近六成儿童的尿液中含有抗生素。 耐药性是目前全球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在2014年发布的报告称,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正蔓延至全球各地,情况极为严峻。 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应光国课题组所做的一项研

抗生素废水特点及处理研究

摘要:分析了抗生素制药废水的来源及特点,对目前抗生素制药废水处理中应用的各种物化处理、生物处理及多种方法组合的生化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种处理方法的应用特点进行了分析,为该类废水的治理工艺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生素制药废水物化处理、生物处理、组合生化技术。 抗生素自被人类发现以来,就一直广泛被用于临床医学中,是人类控制感染性疾病,保障身体健康及防治动植物病害的重要化学药物。随着制药行业的发展,抗生素的种类也不断增加,至今已逾百种。我国的抗生素生产业发展迅猛,现已有300多家企业生产占世界原料药产量的20%-30%的70多个品种的抗生素,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抗生素制剂生产国之一。但是,由于生产工艺及技术的原因,抗生素生产中仍然存在着原料利用率低、提炼纯度低、废水中残留抗菌素含量高等问题势必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从而制约制药企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各种有效的处理方式显得十分重要。 1 抗生素制药废水的来源和特点 国内生产抗生素主要以粮食、糖蜜等为主要原料,生产工艺包括微生物发酵、过滤、萃取结晶、化学方法提取、精制等过程,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提取和精制过程中的发酵废水;溶剂回收过程中的浓废水;生产设备洗涤和地板冲洗用水;废冷却水;发酵罐排放的废发酵母液。废水中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发酵残余营养物(如葡萄糖、蛋白质和无机盐之类)、发酵代谢物、酸、碱、有机溶剂和其它化工原料等。 其特点为: a、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 b、废水水量、水质变化幅度大、规律性差; c、废水中含有抗生素药物和大量胶体物质,DH变化大,带有颜色和气味。 2 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方法 与一般工业废水相似,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方法也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物化处理方法、生化处理方法以及多种方法的组合生化处理等。 2.1物化处理方法 物化法包括混凝沉淀、吸附法、光降解、焚烧、电解和萃取等等 2 .1.1混凝沉淀法 由于抗生素生产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同时还含有少量的残留抗生素,在采用生化处理时,残留抗生素对微生物的强烈抑制作用造成废水处理过程复杂、成本高、效果不稳定。吴敦虎等人采用自制的聚合氯化硫酸铝( P A C S ) 和聚合氯化硫酸铝铁( P A F C S ) 处理大连制药厂废水,一次混凝处理与二次混凝处理CO Dc 去除率在8 0%以上,p H、C O Dc 、S S均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此外,采用含钙离子复合絮凝剂对抗生素制药废水进行混凝处理,C O Dc r 去除率可达71%-77%,s s去除率达87%-89%,可大幅度地削减废水中残留抗生素的抑菌效力。 2.1.2 吸附法 吸附法可作为高浓度有机废水经生物处理后的深度处理。张满生等利用两级炉渣吸附和三级活性炭吸附对青海制药集团原料药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当进水CODcr为1145 mg/L 时,三级吸附后CODcr可降至300 mg/L以下。该方法投资小,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管理。 2.1.3光降解法 李灵芝,李建渠等以TiOSO4为原料,采取SAS工艺制备了TiO2和掺铁的光催化剂,对某制药废水( CODcr=1309mg/L)进行了降解实验。研究了光源、煅烧温度、掺铁比例、p H值、附加条件对废水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700℃制备的Ti02 )在紫外光和太阳光下的降解率分别77%和70%。掺铁比例为0.5%的TiO2对废水的降解率为81%。p H=2的废水降解

抗生素具体案例

1. 探秘多宝鱼养殖基地 违禁药品怎样进入多宝鱼的养殖过程,对此进行的监管是否存在漏洞?11月22天上午,记者赶到山东省莱州市朱旺村多宝鱼养殖基地,对此展开调查。山东省是我国多宝鱼的主要产地,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统计,年产值约30亿元。而朱旺村多宝鱼养殖基地是该省最大的养殖基地,年产量在1000吨以上。 给鱼“嗑药”并非秘密 提起多宝鱼,当地一名知情者说,多宝鱼“嗑药”在业内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几年前,投资约40万元的一个养殖大棚,当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刚开始养多宝鱼那几年,大家都不用违禁药。近几年多宝鱼养殖户越来越多,在竞争形势激烈的情况下,难免有人想办法使用违禁药。 朱旺村多宝鱼养殖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滕家麟说,近几年因为获利丰厚,周边许多地方也开始养殖多宝鱼,一些养殖条件差、养殖密度又大的养殖户就可能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国家违禁药品另一名养殖户说,一些人为获利便使用催生药,原本养殖1年才能上市的鱼,用催生药只需要8个月就可上市。此外,如果养殖密度偏大,鱼在水中容易因碰撞而擦伤,为防止鱼体腐烂,有些养殖户还会用甲醛做药浴和各种抗生素类的违禁药。因为循环用药,导致鱼种退化,而要保证鱼成活,养殖户往往不断加大药量。现在养殖户用得较多的是高锰酸钾、氯霉素、环丙沙星,甲醛等违禁药。 多名养殖户还告诉记者,有一些鱼贩专门来低价收购病鱼、死鱼,冷冻后作为生鲜鱼出售。有些鱼贩为增加多宝鱼的色泽,会在冷冻材料中加入违禁药物孔雀石绿。 违禁药品监管存在漏洞 记者随养殖户进入一个多宝鱼养殖大棚,在大棚内记者发现一个箱子中有几瓶甲醛。养殖户说,甲醛不是禁药,他们用甲醛来刷池子消毒用。而此次多宝鱼事件中,我国多个地方均检测出多宝鱼体内甲醛超标。对此,莱州市海洋与渔业局一名官员称,甲醛不属于禁药,但在鱼类体内的残留不能超标,因此,根据有关规定,在多宝鱼上市前一个月内,不能在养殖池中使用甲醛。至于这一规定如何实施监管,这名官员未予回答。 记者了解到,对于违禁药品的监管分属不同的部门——药监局负责监管药物的销售环节和对销售药物部门的管理,而渔业局则负责管理养殖户对药物的使用过程,告诉养殖户哪些药物不能使用。 调查组官员称,现有的养殖场检查制度尚有漏洞,如果有养殖户私下购买药物,并且在养殖过程中偷偷使用,很难对其进行系统把关。比如,被列为养殖鱼类不能填加的环丙沙星等药物,却可以使用在养殖牲畜中,并不是完全的禁药,所以这些药物是可以公开销售的,这也对监管造成一定难度。 朱旺村的多名养殖户均称,他们所饲养的鱼在出养殖场时无须任何检疫措施,只是每年烟台的药监部门会随机抽样一两次拿出去检测,检测合格后就能拿到证书,全年都可以销售养殖鱼。当地养殖业深受影响 在养殖基地内,记者遇到一位从外地赶来准备收购多宝鱼的鱼贩。他说,因为现在政府暂停多宝鱼出货,他已经在这里呆了好几天,正在等解禁的消息。

抗生素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9年第30卷第5期 Iclaprim在接近MIC浓度时对包括金葡菌(MRSA,VISA,GISA)、肺炎链球菌和肠球菌在内的革兰阳性菌和某些革兰阴性菌表现出抗菌活性。表9比较了Iclaprim与甲氧苄啶、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红霉素对各种病原菌的抗菌活性。 一项随机、双盲、对照Ⅲ期临床试验比较了Iclaprim(0.8mg/kg,iv,bid)和利奈唑胺(600mg,iv,qd,疗程10~14d)对497例皮肤及皮肤组织感染成人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Iclaprim对意向治疗群体的临床治愈率为85.5%,利奈唑胺的治愈率为91.9%。这证实了Iclaprim相对于利奈唑胺的非劣效性(图1)。2.5抗MDR革兰阴性菌的新型抗生素 一些对MDR革兰阴性菌有活性的抗生素已获准上市或者正处于开发阶段,包括多尼培南、法罗培南、泰比培南、Ceftobiprole和ceftaroline、Iclaprim(--氨基吡啶类)、加雷沙星、西他沙星、DW286a(氟喹诺酮类)、以及替加环素(广谱甘氨酰环素类)。 FDA于2007年批准结构上与青霉素相关的多尼培南用于治疗复杂性腹内感染和尿路感染。本品是一种有侧链取代的4(R)一甲基碳青霉烯类化合物,对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活性较强,而且对人肾脱氢肽酶和ESBLs稳定。多尼培南的药动学特性与美洛培南相似,半衰期为1h,血清蛋白结合率为8.9%。近期完成的几项临床试验表明,多尼培南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中抗菌活性最好的,其既有亚胺培南那样好的抗革兰阴性球菌体外活性,也有美洛培南那样强的抗革兰阴性菌体外活性。 2003年完成的一份国际监测报告评估了多尼培南对16008株细菌分离株的抗菌活性和强度。结果表明,多尼培南对革兰阳性菌的活性(MIC0.03-0.05mg/L)最高,特别是苯唑西林敏感性葡萄球菌、肺 CE:临床可评估群体;ITT:意向治疗群体; ME:微生物学上评估群体 图1lclaprim与利奈唑胺治疗复杂性皮肤及皮肤组织感染的 治愈率比较(ASSIST-1) 表5Ceftobiprol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活性 注:MIC:最低抑菌浓度;Quin/dalfo:quinupristin/dalfopristin 炎链球菌、旷溶血性链球菌和绿色链球菌属。一项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成年患者的多中心、平行、随机、活性对照、标签公开、前瞻性Ⅲ期临床试验中,根据呼吸机使用时间、病情严重程度、急性生理改变及慢性健康评估H评分结果以及地域将53l例患者分为几个层次,然后随机给予多尼培南(500mg,q8h,每次滴注4h)、亚胺培南(500mg,q6h,每次滴注30min或1000mg,q8h,每次滴注60rain)。在可评估患者中,多尼培南和亚胺培南的临床治愈率相当,二者分别为68.3%和64.2%。图2y1]出的是各亚组(包括微生物学改进的意向治疗组和临床改进的意向治疗组)患者的其他结果。多尼培南对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感染的疗效(即临床治愈率和微生物学治愈率)好于其他碳青霉烯类药物。多尼培南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愈率比其他碳青霉烯类药物更高,并具有广泛的潜在用途,包括对付碳青霉烯耐药或碳青霉烯中介分离株,如铜绿假单胞菌。 3结语 尽管主要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不断增加,但是已上市的针对这些致病菌的新型抗生素却相较少。 CE:临床可评估群体;cMITT:临床修正的意向治疗患者; mMITT:微生物学修正的意向治疗患者 图2比较亚胺培南与多尼培南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愈率

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问卷123

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您好!本次调查是为了解大学生对抗生素使用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及使用情况,以便为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您的合作!常用抗生素包括青霉素(阿莫西林)、红霉素、金霉素、氯霉素、阿奇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诺氟沙星等。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男□女 2.您的年龄_ 周岁 3.您是大学几年级的学生?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其他 4.您家庭的居住地是? □城市□县镇□农村 5.您是否在家里或宿舍常备有抗生素 □是□否 6.您感冒时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是? □一有感冒就自行购买服用抗生素 □先自行使用非抗生素药物治疗,不见好转再使用抗生素 □到医院检查,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 □到医院检查,但要求医生开抗生素 7.您使用抗生素前会看说明书吗? □是□否

8.您在腹泻是使用抗生素是 □严格按照医嘱 □比说明书大写剂量使用 □按习惯使用 □自己按说明书使用 9.您自行使用抗生素的原因是(可多选) □普通小病没必要去医院 □医院诊疗太麻烦,费用又太高 □抗生素可有效治疗多种疾病 □其他 10.您在使用医生开的抗生素时,是否严格按照医嘱定量定时使用 □是□否 11.生病时如果有和上次相同的症状,您是否会拿以前剩下的药服用? □是□否 12.您认为何时应该停用抗生素? □感觉症状减轻 □症状消失时 □症状消失后再吃3—4天

13.您认为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是? □杀死病毒 □杀死细菌 □提高免疫力 14.你认为造成抗生素滥用的首要原因是? □大众认知不足 □相关部门监管不力 □医生为了经济利益滥开抗生素 □大家虽然知道会导致细菌耐药,但为了自己好些,还是会毫不犹豫的使用抗生素 □药店为了经济利益大力推荐抗生素 15.您认为学校是否有必要开展知识宣传教育? □有 □没有 16.您知道使用抗生素会产生耐药性吗? □是□否 17.您是否了解抗生素滥用所产生的危害性? □是□否 18.您认为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药吗? □是□不是□不清楚 19.下列关于抗生素的知识,您认为不正确的是? □抗生素使用的种类越多越好

头孢类抗生素的分类及特点

头孢类抗生素的分类及特点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cephalosporins )是分子中含有头孢烯的半合成抗生素,属于β- 根据其抗菌作用的特点,一般将头孢菌素分为一、二、三,四代(见1表)。 头孢菌素抗菌作用比较(表1) 项 目 常用品种 抗 菌 谱 及 作 用 特 点 备注 第一代 头孢氨苄、头孢拉啶、头孢羟氨苄、头孢唑林(注射) 抗革兰氏阳性菌, 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感染。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阴性杆菌所致的感染较弱。 可口服, 注射 第二代 甲氧头孢噻吩、头孢美唑、头孢孟多、头孢尼西钠等。 抗菌范围较第一代广,对球菌感染的抗菌作用与第一代相仿或略弱。对革兰氏阴性菌所致的感染的抗菌作用比第一代强。 较少用 应 第三代 头孢噻呋钠(动物专用),头孢噻肟钠、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等。 抗菌范围较第一、二代更广,对所有致病菌都有抗菌作用,但对革兰阳性菌的球菌的抗菌作用不如第一、二代,其特点是对绝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临床广泛用应 第四代 头孢匹罗,头孢奎诺(动物专用) 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强大的作用,且能用于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同时具有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的抗菌优良性能。 价格昂 贵 1第一代头孢菌素的抗菌范围及作用与青霉素相同,常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是球菌所致的感染,也可用于青霉素耐药的球菌。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阴性杆菌所致的烧伤及其他部位的感染较弱。对绿脓杆菌所致的烧伤及其他部位的感染无效。常用的第一代头孢菌素品种有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等。其中除头孢唑林只能供注射外,其他的均可用于口服,也称为口服头孢.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应用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常需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 2 第二代头孢菌素的抗菌范围较第一代广,对球菌的抗菌作用与第一代相仿或略弱。对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抗菌作用比第一代强。对青霉素或第一代头孢菌素耐药的抗菌作用比第一代好。常用的品种有头孢夫辛钠、头孢替安、甲氧头孢噻吩、头孢美唑、头孢孟多、头孢尼西钠等。 3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抗菌范围较第一、二代更广,几乎对所有致病菌都有抗菌作用,但对革兰阳性菌的球菌尤其是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不如第一、二代,其特点是对绝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包括对绿脓杆菌、沙门氏菌和脆弱拟杆菌等也具有抗菌作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常用于革兰氏阴性菌所致的肠道感染,肺炎、胸膜炎以及皮肤和软组织等部位的感染。常用的品种有:头孢噻呋钠(动物专用),头孢噻肟钠、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定、头孢克肟、头孢唑肟等。

头孢类抗生素的分类及特点教学文案

头孢类抗生素的分类 及特点

头孢类抗生素的分类及特点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cephalosporins )是分子中含有头孢烯的半合成抗生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7-氨基头孢烷酸(7-ACA)的衍生物,因此它们具有相似的杀菌机制。本类药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繁殖期杀菌。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强,而对机体几乎没有毒性,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见等优点。所以是一类高效、低毒、临床广泛应用的重要抗生素。根据其抗菌作用的特点,一般将头孢菌素分为一、二、三,四代(见1表)。 头孢菌素抗菌作用比较(表1) 项目常用品种抗菌谱及作用特点备注 第一代头孢氨苄、头孢拉 啶、头孢羟氨苄、头 孢唑林(注射) 抗革兰氏阳性菌, 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所致的感染。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阴性 杆菌所致的感染较弱。 可口服, 注射 第二代甲氧头孢噻吩、头孢 美唑、头孢孟多、头 孢尼西钠等。抗菌范围较第一代广,对球菌感染的抗菌作 用与第一代相仿或略弱。对革兰氏阴性菌所 致的感染的抗菌作用比第一代强。 较少用 应 第三代头孢噻呋钠(动物专 用),头孢噻肟钠、头 孢哌酮钠、头孢曲松 钠等。抗菌范围较第一、二代更广,对所有致病菌 都有抗菌作用,但对革兰阳性菌的球菌的抗 菌作用不如第一、二代,其特点是对绝大多 数革兰氏阴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临床广 泛用应 第四代头孢匹罗,头孢奎诺 (动物专用) 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强大的作 用,且能用于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同 时具有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的抗菌优良 性能。 价格昂 贵 1第一代头孢菌素的抗菌范围及作用与青霉素相同,常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是球菌所致的感染,也可用于青霉素耐药的球菌。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阴性杆菌所致的烧伤及其他部位的感染较弱。对绿脓杆菌所致的烧伤及其他部位的感染无效。常用的第一代头孢菌素品种有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等。其中除头孢

抗生素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抗生素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摘要:抗生素最初曾被命名为抗菌素,是微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面。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长期广泛的应用或滥用,出现致病菌抗药、耐药的情况日趋严重,致使许多原本有效的抗生素降低或失去作用。生病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对待其不良反应,正确服用和保管,不断提高用药水平。 关键词:抗生素发展应用市场现状建议 引言: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或生物体产生的,在低浓度时对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病毒细胞呈现拮抗作用或在生物体内具有生理活性是的物质。 抗生素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以青霉素的正式生产和临床使用作为开始发展的标志。 在微生物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基础学科发展的影响下,抗生素正向广度和深度迅速发展。 一、抗生素的基本介绍 1.1抗生素的历史 1876年,特恩德尔(Tyndall)最早发现自然界微生物的拮抗作用。1929年,弗莱明(Fleming)偶然观察到青霉素生长的周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能够被抑制的现象。1942年,弗罗瑞和查恩确定,这种抑制作用是源于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这样,青霉素作为第一个抗生素,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治疗人类感染性疾病中发回来可巨大作用,从此开启了抗生素的黄金时代。 1943年,这个消息传到中国,当时还在抗日后方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微生物学家朱既明,也从长霉的皮革上分离到了青霉菌,并且用这种青霉菌制造出了青霉素。1947年,美国微生物学家瓦克斯曼又在放线菌中发现、并且制成了治疗结核病的链霉素。20世纪80年代中期,汉斯·博曼等人首次从蚕蛹中分离出抗菌肽以来,科学家又从青蛙、蜜蜂、猪和人等800多种动物中继续发现了由短链氨基酸组成的抗菌肽,从而开辟了产生抗生素的丰富新资源。 1.2抗生素的种类 自1940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其分类有以下几种:

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Moore等(1946)首次报道,在中添加抗生素,能明显提高肉的日增重。自此,人们对抗生素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先后有60余种抗生素应用于畜牧业,在动物疾病防治、提高利用率、促进畜禽生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特别是不科学地滥用,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及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2006年,欧盟全面禁止了抗生素添加剂的应用。我国是畜禽生产大国,但由于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出口量仅占生产量的0.9%-l.2%。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要提高我国畜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抗生素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已成为畜牧工作者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 1.抗生素在畜禽中的使用现状 化学工业学会和制药工业学会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抗生素原料生产量约为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占年总产量的46.1%)用于畜牧业。美国忧思科学联合会(UCS)估计:约有70%的抗生素及相关药物被用作、、肉牛的添加剂。https://www.doczj.com/doc/967087488.html,王云鹏等对国内5省、市进行的业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调查表明,饲养场滥用抗生素现象相当严重。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包括B一内酰胺类的阿莫西林、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和新霉素、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林可胺类的克林霉素等。在第10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上,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副主任马越研究员曾指出: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远比人们想象的要严重,全球每年消耗的抗生素总量中90%被用在食用动物身上,且其中90%都只是为了提高转化率而作为添加剂来使用。

1.1盲目、随意用药问题突出。 据调查,在畜禽过程中,抗生素被应用于无使用特征、治疗单纯病毒感染、预防用药超过规定的时间、剂量不足或剂量过大等现象比比皆是。目前,我国户(场)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郊区,大部分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只有初中乃至小学文化,没有或缺乏科学技术和知识,不懂得合理用药的方法,不清楚抗生素残留的危害,部分户仅凭着经验饲养,畜禽无病“防病”意识太强,诊断疾病水平较低,凭感觉用药问题突出。随着畜禽疾病的复杂化,诊断难度的加大,滥用药率高达60%~90%。 1.2过量、长期使用抗生素情况普遍存在。 者传统的思想认为:质量较差,含量不足,使用药物多多亦善,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加大抗生素使用剂量和长期使用现象普遍存在。据了解,少者,用药剂量加大2倍~3倍;多者,加大数倍至十几倍。同时,—些厂家为了提高销售量,使用非常用的名称,以冒充新药,蒙骗户的现象以及随着复方的大量涌现,经销商推荐用药程序的“详细周到”,也加剧了抗生素的过量和长期使用的现象。 1.3使用禁用抗生素现象时而发生。 2000年以来,国家陆续公布了一些在畜禽生产中禁用的药物。如农业部2002年4月公布的《食品动物禁用的及其它化合物清单》等。其中明文禁止氯霉素及其盐、酯(包括琥珀氯霉素)及制剂在所有食品动物作所有用途的使用。但在监督检查或场中时而能够看到,其使用依然禁而不止。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研究进展样本

题目: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学校: 黑龙江大学 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学号: 3762 班级: 制药二班 姓名: 郭世江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制药二班 3762 郭世江 摘要: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分子中含有头孢烯的半合成抗生素。曾译先锋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7-氨基头孢烷酸(7-ACA)的衍生物, 因此它们具有相似的杀菌机制。本类药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 并在繁殖期杀菌。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强, 而对人几乎没有毒性, 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见等优点。因此是一类高效、

低毒、临床广泛应用的重要抗生素。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头孢菌素, 杀菌机制, 抗菌谱 一、前言 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同属β-内酰胺抗生素, 不同的是头孢菌素类的母核是7-氨基头孢烷酸(7-ACA), 而青霉素的母核则是6-氨基青霉烷酸( 6-APA) , 这一结构上的差异使头孢菌素能耐受青霉素酶, 这是头孢菌素的一大特点。 根据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及其开发年代可分为以下四代[1]。 第一代头孢菌素[2,3]较早开发, 抗菌活性较强, 抗菌谱较窄, 抗革兰氏阳性菌作用优于革兰氏阴性菌。对金葡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 对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不稳定, 仍能被许多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所破坏。以头孢唑啉(原名先锋 V号)为代表的第一代头孢菌素兼备青霉素、耐酶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三重特点。它们对金葡菌、链球菌( 肠球菌除外) 等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活性, 优于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由于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性较差, 因此在抗革兰氏阴性杆菌方面不及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它们仅对沙门氏菌属和痢疾杆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枸橼酸杆菌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吲哚阳性变形杆菌和产气杆菌的作用较差。对塞拉蒂( 原译沙雷) 氏菌、不动杆菌、绿脓杆菌和粪链球菌耐药或无抗菌作用。代表药有头孢唑林(cefazolin)、头孢乙腈(cefacetrile)、头胞噻啶(cefaloridine)、头孢氨苄(cefalexin)、头孢噻(cefalotin)、头孢拉定(cefradine) 。 第二代头孢菌素[2,3]除保留了第一代的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外, 由于它们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较第一代稳定, 抗菌谱也较第一代广, 因此显著地扩大和提高了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细菌, 除对痢疾杆菌和沙门氏菌显示较强的抗菌活性外, 对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的抗菌作用优于第一代头孢菌素。它们对第一代头孢菌素抗菌作用较差的变形杆菌和产气杆菌亦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对不动杆菌的抗菌作用较差。对绿脓杆菌和粪链球菌均无抗

抗生素的应用现状分析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前言 (2) 1.资料、方法和结果 (2) 2.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表现 (3) 3. 抗生素滥用的原因 (4) 4.控制滥用抗生素的对策 (5) 参考文献 (5) 致谢 (7)

抗生素的应用现状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抗生素用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 年1~ 4 月医院门诊抗生素销售收入所占药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药品品种与抗生素品种比例状况等数据进行统计,进一步进行处方分析, 以反映医院抗生素用药现状并探讨医院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结果:抗生素用量较大且有滥用现象。结论: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否则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ABSTRACT 关键字:抗生素;合理用药;现状分析 前言 抗生素是临床上常用药物,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正确使用抗生素药物可使患者得到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同时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它既有发挥治疗作用的一面, 也会发生与用药目的无关、不利于病人的毒副反应,。甚至还会导致医源性疾病,引发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在综合医院病房内,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治疗感染性疾病和对某些疾病以及围手术期给予抗菌药物以预防性用药。使之达到疗效最佳和副作用最小、尤其是减少医院耐药菌株的产生、减少医院内感染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抗生素临床应用现状表明,滥用抗生素已成为普遍现象。现就抗生素的应用现状做简单分析。 1.资料、方法和结果 1.1 资料 搜集某医院2012年1-4月抗生素销售金额数据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类、汇总、从而得出结论。 1.2 方法 对医院的人使用抗生素的现状处方分析,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医院2012年1-4月病人600例。 1.3 结果 2012年,医院抗生素消耗金额占西药消耗总金额的比例居高不下。平均值为60.2% ;门诊抗生素应用率相当之高。其消耗金额占医院抗生素消耗金额的百分比平均73.8%, 其数据详见表1。

思维导图的运用心得体会

[思维导图的运用心得体会]在您所教学科中,思维导图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 1、在效率和时间上: 2、在协作和研究上: 在主题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个小组只有个别学生在参与,而其他学生都是观看的份,无法真正的参与进来,小组缺乏合作性。面对一个主题,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规划好,经常无法达到教学任务,这样的结果是不仅无法提高教学技能,更加不要说培养其他的能力了。 虽然主题研究性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分组合作、协作学习的能力,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难度,比如:遇事一窝蜂,个人为主,缺乏团队意识;活动没有组织和策略,得不到实质的提高等等。如何让主题研究性学习不流于形式,成为真正的研究学习,这时让我想到了思维导图,它能够很好的对我们的信息进行高度的组织,能够让我们的活动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进行合理的操作,它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逻辑的思维习惯,能够让学生条理清晰的解决问题。 1、通过思维导图,理清思路 面对一个问题,如果只是口头的回答,没有进行及时的整理,那么即使老师总结的很好,那么学生的印象还是模糊的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发散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的大脑行动起来,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全体小组成员都参与进来,然后在思维导图中进行增增减减,不断的讨论,不断的进行修改,来进行学习,一张思维导图制作完成了,那么一个学习也算告一个段落了,心得体会《思维导图的运用心得体会》。 2、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创作 1)增减随意,快乐的创作 研究性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和创作,进而制作出一个作品。而大多数学生在计划安排环节总是无法很明确的知道自己到底要查找哪些资料,制作出怎样的作品?经常对小组作品进行再创作,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总是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下面这样几种情况: (1)查找资料与制作不同步,等资料查找好再进行创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查找的资料不够理想,于是重新再查找一次,浪费了很多的时间。 (2)由于一节课时间的有限性,等资料查找好,再到第二节课进行创作时发现自己查找的资料已经完全陌生,重新浏览自己查找到的资料,浪费了很多的时间。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同属β-内酰胺抗生素,不同的是头孢菌素类的母核是7-氨基头孢烷酸(7-ACA),而青霉素的母核则是6-氨基青霉烷酸(6-APA),这一结构上的差异使头孢菌素能耐受青霉素酶,这是头孢菌素的一大特点。 根据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及其开发年代可分为以下四代[1]。 第一代头孢菌素[2,3]较早开发,抗菌活性较强,抗菌谱较窄,抗革兰氏阳性菌作用优于革兰氏阴性菌。对金葡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对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不稳定,仍能被许多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所破坏。以头孢唑啉(原名先锋V号)为代表的第一代头孢菌素兼备青霉素、耐酶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三重特点。它们对金葡菌、链球菌(肠球菌除外)等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活性,优于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由于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性较差,所以在抗革兰氏阴性杆菌方面不及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它们仅对沙门氏菌属和痢疾杆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枸橼酸杆菌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吲哚阳性变形杆菌和产气杆菌的作用较差。对塞拉蒂(原译沙雷)氏菌、不动杆菌、绿脓杆菌和粪链球菌耐药或无抗菌作用。代表药有头孢唑林(cefazolin)、头孢乙腈(cefacetrile)、头胞噻啶(cefaloridine)、头孢氨苄(cefalexin)、头孢噻(cefalotin)、头孢拉定(cefradine)。 第二代头孢菌素[2,3]除保留了第一代的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外,由于它们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较第一代稳定,抗菌谱也较第一代广,所以显著地扩大和提高了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除对痢疾杆菌和沙门氏菌显示较强的抗菌活性外,对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的抗菌作用优于第

抗生素发酵工艺学知识要点

《抗生素发酵工艺学》知识要点 (1)发酵工业的生产水平取决于三个要素,即生产菌种、生产工艺、生产设备。 (2)目前无菌检测的方法主要四种,即镜检法、肉汤培养法、平板划线培养和发酵过程异常现象观察法。 (3)发酵醪中菌体分离一般采用离心分离和过滤分离两种方法。(4)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引起培养基pH值改变的原因主要有营养成份的消耗和代谢物的累积等。 (5)发酵过程控制的目的就是得到最大的比生产率和最大的得率。 (6)发酵工业中常用灭菌方法:化学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 (7)常用工业微生物可分为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四大类。(8)常用菌种保藏方法有斜面保藏法、沙土管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和真空冷冻保藏法等 (9)发酵高产菌种选育方法包括自然选育、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原生质体融合 (10)发酵产物整个分离提取路线可分为预处理、固液分离、初步纯化、精细纯化和成品加工等五个主要过程。 (11)工业微生物菌种可以来自自然分离,也可以来自从微生物菌种保藏机构单位获取。 (12)环境无菌的检测方法有显微镜检查法、肉汤培养法、平板培养法、发酵过程的异常观察法等。 (13)发酵罐发酵过程中的物理检测参数有温度、转速、压力、搅拌转速和空气流量)。 (14)前体:是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彼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提高的化合物。

(15)发酵生长因子: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 (16)生理性酸性物质:经微生物代谢等作用后能形成酸性物质使培养基pH值下降的营养物质。 (17)限制性基质:微生物生长速率与底物浓度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当底物浓度很小,微生物生长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此时基质叫限制性基质。 (18)发酵热:所谓发酵热就是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什么叫净热量呢? 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菌分解基质产生热量,机械搅拌产生热量,而罐壁散热、水 分蒸发、空气排气带走热量。这各种产生的热量和各种散失的热量的代数和就 叫做净热量。发酵热引起发酵液的温度上升。发酵热大,温度上升快,发酵热 小,温度上升。 (19)染菌率:总染菌率指一年发酵染菌的批(次)数与总投料批(次)数之比的百分率。染菌批次数应包括染菌后培养基经重新灭菌,又再次染菌的批次数在 内。 (20)连消:连消也叫连续灭菌,就是将将配制好的并经预热(60~75℃)的培养基用泵连续输入由直接蒸汽加热的加热塔,使其在短时间内达到灭菌温度 (126~132℃),然后进入维持罐(或维持管),使在灭菌温度下维持5~7分钟 后再进入冷却管,使其冷却至接种温度并直接进入已事先灭菌(空罐灭菌)的 发酵罐内的培养基灭菌方法。其过程均包括加热、维持和冷却等灭菌操作过程。(21)DE值(葡萄糖值):表示淀粉水解程度及糖化程度,指葡萄糖(所有测定的还原糖都当作葡萄糖来计算)占干物质的百分率。 (22)补料分批培养:在分批培养过程中补入新鲜的料液,以克服营养不足而导致的发酵过早结束的缺点。在此过程中只有料液的加入没有料液的取出,所以 发酵结束时发酵液体积比发酵开始时有所增加。在工厂的实际生产中采用这种 方法很多。 (23)次级代谢产物:从初级代谢途径中形成分枝代谢途径,并用初级代谢产物生成与菌体生长繁殖无关的物质或功能还未明的化合物,这个过程称次级代谢。

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来写作教学提纲

序 中国记忆力训练网(海马教育记忆培训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型、最权威、最受欢迎的记忆力,思维导图,速读,早教及脑潜力研究网站,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记忆技术专业研究和学术交流平台,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免费下载,致力于帮助所有的爱好者提高记忆力、思维方式,速读及激发脑潜能。 中国记忆力训练网(https://www.doczj.com/doc/967087488.html,)曾培养出多位获得大奖的记忆大师,其中包括: CCTV记忆挑战英雄:张海洋、陈明月、孙盒凇、王仙妮 CCTV状元360记忆大赛冠军:李桂荣,吴天胜 北京电视台记忆挑战冠军:方然、黄伟 拥有多位出色的资深版主:牛头、闲云、大猫、随风、水木清华、马其顿方阵、大奔、太圆、阿峰、纳闷王、李详齐、落叶梧桐等。 另外还有:著名早教专家冯德全,儿童记忆训练专家李振泉,首席速读专家巧克力,思维导图训练专家慧瑶,右脑开发专家曾冠茗等。 中国记忆力训练网培养出无数的学员,包括中小学生、大学生、白领等人群,并曾经为通信行业、美容化妆品行业、教育培训业以及国内众多的企业和团体提供图像记忆,思维导图等培训,服务过的客户包括:广东移动公司、广东电信、广州安植公司、上海莎谷娜公司、大连爱梦公司、香港超妍美容集团、济南天佑公司、南京圣莎拉公司、广东众行顾问公司、郑州诺言、天津中兴美容美发公司、江苏丽源公司、武汉嘉丽公司、杭州宝琳公司、广州成功教育咨询公司……

值中国记忆力训练网站建立5周年之际,为了感谢大家长久以来对我们网站的支持,我把我们网站的思维导图精华资料按一定的格式进行整理归类,并加上必要的介绍和点评,让以后有志于思维导图学习和推广的朋友更容易入门,更方便地学习,请大家多多支持! 1、《思维导图的入门制作与作用》 文章简介:思维导图制作它不需要什幺高深的专业知识,而且它是我们大脑思维的自然的表达方式。思维导图的使用也没有任何年龄、学历或专业的限制,可以这样说上至90多岁的老人下至5岁的孩童都可以学习和使用思维导图作为自己提高学习和思维技巧的工具。看了这篇文章,你将会发现:绘制思维导图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复杂,正如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困难一样……(来源:海马思维导图)。详情请点击: https://www.doczj.com/doc/967087488.html,/viewthread.php?tid=1034&fromuid=262190 2、《思维导图的三招十八式》 文章简介: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这个终极思维工具把大脑的潜力充分的发挥?又怎样把思维导图的快速记忆与创新思维功能发挥出来?请看思维导图的三招十八式……(来源:海马思维导图)。详情请点击: https://www.doczj.com/doc/967087488.html,/viewthread.php?tid=667&fromuid=262190 3、《成为思维导图高手的24个习惯》 文章简介:想要成为思维导图的高手?好习惯是成功之母!请看《成为思维导图学习高手的24个习惯》,每个习惯都价值连城,只要养成其中的几个好习惯,你一定会取得学习的胜利!(来源:海马思维导图)详情请点击:。 https://www.doczj.com/doc/967087488.html,/viewthread.php?tid=31683&fromuid=262190 4、《如何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 文章简介:一天内分析几本书并牢记重点?2周内阅读速度提高5-10倍?可能么?看了这篇《如何对一本书做思维导图》你将明白这些都不是神话,完全可以变成现实,正所谓君子善借于物也,有了好工具,一切都不难……(来源:海马

抗生素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 抗生素发酵研究进展 专业年级13生物工程学院环资学院学生姓名王先府学号2013125142 指导教师常海军日期2016.4.30

抗生素发酵研究进展 王先府 (重庆工商大学环资学院2013级生物班2013125142) 摘要: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 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由于其在自然条件下不易获得,现可 利用发酵来生产抗生素,本文对抗生素发酵研究过程多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抗生素;菌渣;过程优化 Advances in antibiotic fermentation Jeff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University Of Chongqing,2013125142)Abstract:Antibiotics are by microorganisms,(including bacteria, fungi, actinomycetes spp.) or higher plants and animals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life with resistance to pathogens or other activity of a clas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can interfere with other living cells development function of chemical substances, due to its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is not easy to get, is now available by fermentation to produce antibiotic, against the students ferment process research are reviewed. Key words:antibiotics; mushroom residue; process optimization 采用发酵工程技术生产医药产品是制药工程的重要部分,其中抗生素是我国医药生产的大宗产品,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进展,基因工程药的比例逐渐增大,但抗生素在国计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能完全替代的,特别是西方国家出于能源和环保的考虑,转产生产高附加值的药物,留出了抗生素的市场空间,为我国的抗生素生产发展提供了机遇,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可以说在相当长时间内, 我国抗生素生产在整个医药产品中仍占很大的比例。 1全发酵研发情况 中国最早生产的全发酵抗生素品种为饲用土霉素钙。世纪年代内蒙古金河生物科技公司等4家抗生素发酵企业开始生产全发酵金霉素产品,并以内蒙古金河生物科技公司的国内国际的市场占有量最大。目前国内有25家抗生素发酵生产企业生产全发酵抗生素产品,产品主要有黄霉素预混剂、饲用金霉素、那西肽预混剂、硫酸黏菌素预混剂、恩拉霉素预混剂、杆菌肽锌预混剂、亚甲基双水杨酸杆菌肽预混剂等由于含量规格不同,目前在我国共获得70多个产品批准文号。这些产品对我国的动物养殖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治疗某些动物疾病;②预防某些动物疾病尤其是对那些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保证畜禽的健康生长;③促生长作用使畜禽生长速度加快,可使某些饲养动物缩短喂养周期;④提高饲料转化率也即饲料利用率,使之利用较少的饲料达到相同饲喂效果从而节省饲料提高生产效益⑤提高动物产品质量这其中主要是可提高肉蛋奶的产品质量⑥提高动物机能的抵抗力从而增强动物应付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 近多年来,我国养殖业迅猛发展养殖模式从散养逐步转变集约化养殖,同时我国全发酵抗生素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研发水平也逐步与国际接轨。因此,我国企业生产的全发酵抗生素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占有相当的市场。例如,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恩拉霉素预混剂一个品种一年的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