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三周周末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5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周练三(总分:60)姓名:班别:学号:一、基础1.默写古诗文(8分)(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颔联句是表达对岁月的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的句子: ,。
(2分)(2)《行路难》中“,。
两句描绘了隆重而丰富的宴会场面,引出诗人内心的悲苦。
(2分)(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气象万千。
(范仲淹《岳阳楼记》)(2分)(4)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下片用对偶句式来宽慰,表现他达观的处事态度,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的句子是,。
(2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0分)(1)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xiàn mù()我。
(2)又说:“群居终日,yán bù jí yì(),好行小慧,难矣哉!”(3)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dànɡ rán wú cún()。
(4)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fēnɡɡōnɡ wěi jì()!收获巨大!(5)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jiǎo róu zào zuò(),是出于无聊,是fù yōnɡ fēnɡ yǎ(),是毫无意义的niǔ ní zuò tài()。
(6)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xiānɡ dé yì zhānɡ()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7)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zì cán xínɡ huì()。
(8)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yáo yè()。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那一片草甸,到了春天,绿茵茵的草丛中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真是美!B.有些地方官员对上级政策阳奉阴违,真该被批评惩罚!C.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简直天衣无缝。
宁化城东中学2021届九年级语文第3周周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6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12分〕沁〔〕园春颤〔〕抖披蓑.衣〔〕稍xùn〔〕风骚冻jiāng〔〕 bāo〔〕贬 bá〔〕涉濒.临〔〕诽谤.〔〕庇.〔〕护哺.〔〕育yú〔〕论2、默写句子。
(10分)〔1〕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但惜夏日长。
〔2〕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采菊东篱下,。
〔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 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 __ _ ____。
〔8〕古诗词中有不少描写秋天风光的,请写出其中一个名句: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作;朱本晓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A.的喷泉随着音乐变换的时候,远远看去,真是烟波浩淼,美不胜收。
B.这次视力测试结果说明他的视力再一次下降,这与他平时不能明察秋毫有关。
C.从小学升入初中,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D.只要你能设身处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
4、以下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2分〕A.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播送网?报道,历经三个月的东海伏季休渔后,、等地万余艘渔船启程出海,预计有千艘渔船将于今天下午抵达钓鱼岛海域。
〔中广网9月17日消息〕B.我的作业还没做完,是去好呢?还是不去好?C.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直门。
D.“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标准字典,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魏建功主持编纂。
正因为是“大家编小书〞,才使得一本小小的工具书历经数十年而不衰。
二、阅读(44分)〔一〕名著阅读〔4分〕5、请说出下面名著选段所写的人物。
A.双手侮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度九年级上测语文第3周周末试卷(含答案)***学校2023—2024学年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3周周末试卷命题人:审核人:家长签名:得分:一、积累运用(29分)1.默写古诗文。
(共10分。
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3)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
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其一)》](4)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将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上联:____忧得其所下联:____乐在其中(6)诗词藏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苏轼的美好希望在“①____, ____"(《水调歌头》)中唱响。
“②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对自然更替的深刻哲思。
根据知识卡片,分析“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其一)》]和“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两句中“酒"的意义有何不同。
(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7分)中国风是什么?有人说,中国风是qióng lóu yùyǔ的huīhóng大气,也是曲径通幽的__________;有人说,中国风是热情奔放的那抹大红,也是恬淡雅致的那朵青花;更有人说,中国风是诗经国风的悠悠__________,也是唐诗宋词的缕缕墨香。
中国风像一条无形的niǔdài,将中国人紧紧联结在一起;中国风是一组秘而不宣的符号,__________着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
今天,通过诗词的文化盛宴,让我们发挥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3.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3分)(1)qióng lóu yùyǔ()(2)huīhóng( )(3)niǔdài(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高深莫测吟唱传递B.含蓄隽永绝唱传递C.高深莫测绝唱传承D.含蓄隽永吟唱传承5.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今天,通过诗词的文化盛宴,我们发挥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九年级语文第三周周末作业班级姓名审阅:刘美玲出卷:袁晓宇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公输盘.(pán)犀兕..(yuán chú)敝舆.(yú)..(xīsì)鵷雏B.文梓.(zǐ)禽滑.厘(huá)鴟.(chī)拂.士(fú)C.傅说.(yuâ)胶鬲.(gã)醴.泉(lǐ)畎.亩(quǎn)D.至于郢.(chãng)一箪.食(dàn)蹴.尔(jiù)相.梁(xiāng)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北方有侮.臣者()A.欺侮 B. 欺骗 C. 招待(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A. 区域 B. 限制 C. 范围(3)所恶.有甚于死者()A.恶劣 B. 讨厌 C. 凶狠(4)安.知鱼之乐()A.安全 B. 怎么 C. 哪里3.下列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是()A.子墨子之守圉.有余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4.对加点字的词类活用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吾义.固不杀人(名词用作动词,讲道义)B.所以动.心忍性(形容词用作动词,激动)C.犀兕麋鹿满.之(形容词用作动词,充满)D.惠子相.梁(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5.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释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子墨子闻之.愿借子杀之.B.胡不见.我于王于是见.公输盘C.所恶有甚于..生者..死者是故所欲有甚于D.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6. 默写:1)墨子名___________,是战国时期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________》。
他的政治主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行拂乱其所为。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初三语文周末试卷姓名班级一、积累与运用。
(35分)1、古诗词默写。
(10分)(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3)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7)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胡锦涛总书记会见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的大陆访问团时,引用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期望双方再接再厉,努力发展两岸关系新局面。
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4分)汉字的形美不可抗拒。
历代优秀的书法家粲若繁星,各俱风cǎi。
王羲之,飘逸俊朗;颜真卿,粗犷豪放;柳公权,华美灵巧……名山大川如果少了书法家们的tí词就让世人少了一份景仰,小桥流水倘若留有名家的“墨宝”却会因此声名远播。
(1)根据拼音写汉字。
风cǎi ______ tí____词(2)给加点字注音。
粗犷.____________(3)画线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回到家乡,我欣喜地发现砂石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B、危难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C、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兰著学校初中语文九年级上第三周周末试卷(学生版)出题人:王凡审题人:杨素芳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狡黠.(xiá)强聒.(ɡuō)不舍黎.民百姓(lí) 媚.上欺下(mèi) B.参.(cān)差恪.(kè)尽职守恼.羞成怒(nǎo) 气吞斗.牛(dòu)C.栖.(qī)息重蹈覆辙.(chè) 弥.留之际(mí) 孤.军奋战(ɡū)D.造诣.(yì)矫.(jiǎo)揉造作刻骨铭.mínɡ心涕泗. (sì)横流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B.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如烟海....的心胸。
c.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
D.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学校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同学们不浪费用电。
B、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4、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A.《敬业与乐业》一文,梁启超阐述了人生与事业的关系。
B.雨果的演讲,是对人类先贤伏尔泰关于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礼赞。
C.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通过书信形式,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反对女儿早恋。
D.通过书信形式,傅雷劝慰、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高峰。
二、诗文默写5. ,丁壮在南冈。
(白居易《观刈麦》)6.吏禄三百石,。
(白居易《观刈麦》)7.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8.因思杜陵梦,。
初三语文第三周周末作业一、知识回顾与复习《捕蛇者说》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黑质而白章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吾祖死于是几死者数矣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汪然出涕君将哀而生之乎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又安敢毒耶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2、翻译重要语句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永之人争奔走焉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君将哀而生之乎?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3、填空:(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通过记述蒋氏祖孙三代的遭遇,发出了“”的感慨。
(2)文中写蒋氏的自述,始终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
蒋氏从各个角度将捕蛇的不幸和赋税带来的不幸加以对比:以他“捕蛇独存”和乡邻“_ _”相对比;以他“__ _ _ ”和乡邻的“鸡狗不得宁”相对比;以他的“一岁之犯死者二”和乡邻“_ ”相对比;以他的“_ _ _”和乡邻的“先死”说明捕蛇的不幸。
(3)文段从、、三个方面写出了永州之蛇的“异”?(4)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悲惨是充满同情的,但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这从哪句话可以体现出来?二、文言文阅读魏公叔痤①病,惠王往问之。
曰:“公叔病,即不可讳②,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曰:“痤有御庶子公孙鞅③,愿王以国事听之也。
为④弗能听,勿使出竞⑤。
”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⑥乎!”公叔痤死,公孙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
九上语文周测(第三周)(对应内容:《醉翁亭记》、语法:复句<一>、《敬业与乐业》、写作:紧扣观点论证)一、积累与应用(44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6分)用心灵贴近自然,是欣赏自然之美的mìjué。
春天,花朵鲜妍明媚,一如笑靥.;夏天,凉风拂.过荷池,心湖也荡起涟漪;秋天,芦苇在风中摇yè,飘散漫天的絮语;冬季,山岭树木银妆素裹,巍峨清秀,险俊俏超逸。
用心灵贴近自然,四季不老,人生不羁。
(1)根据拼音写汉字:mìjué摇yè(2)给加点字注音:笑靥.拂.过(3)找出上面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订正。
改成改成【参考答案】(1)秘诀曳(2)yèfú(3)妆装俊峻2.默写古诗文。
(10分)(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雍也》)(2)用志不分,。
(《庄子·达生》)(3),,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泽东《沁园春·雪》)(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5)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6)欧阳修的的《醉翁亭记》中,“,”两句是全文的核心句,也为下文写景抒情定下了感情基调。
(7)岳阳楼上题有“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下联中的“范希文两字关情”赞的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写的“,”的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
【参考答案】(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乃凝于神(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4)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5)露从今夜白(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王为人热情,无论遇见谁都要拉着别人嘘寒问暖,强聒不舍....,大家都很喜欢他。
B.学习语文一定要学会在文章中断章取义....,品词析句。
C.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食品安全更令人担忧,这两个问题相得益彰....,令各级政府倍感肩上的担子沉重。
初三语文九下第3周双休日作业纸姓名班级学号等第一、积累运用。
(29分)1.同学们,不知不觉,初中学年即将与你们告别,这三年里,我们经历了许多——(9分)小茗同学: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从2018年我们刚刚见面,经过了三年的艰苦磨liàn,我们逐渐长大了,成为了一个坚强的少年。
在一起,我们感受到友谊的珍贵;,。
从稚.气未脱,到如今这个少年,我们一起经历了春夏秋冬,穿梭了江南草长莺飞....的四月天,领略了鲁迅妙手回春的“呐喊”“彷徨”,看过了王羲之龙飞凤舞的书法,目睹了怒江让人望.而生畏...的溜索(1)注音或写字(2分):磨liàn()稚()气未脱(2)上面随笔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草长莺飞B.龙飞凤舞C.妙手回春D.望而生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分)A.“穿梭了江南草长莺飞的四月天”主谓搭配不当,应将“穿梭”改为“欣赏了”.B.关联词还有“凡是……都……”“除非……才……”.C.句子“从2018年……坚强的少年”是一个单句,其句子成分大致可以如下划分:[从2018年我们刚刚见面],[经过了三年的艰苦磨liàn],我们[逐渐长大了],成为了一个坚强的少年。
D.“不管未来有多遥远,成长的路上有你有我;不管相逢在什么时候,我们是永远的朋友! ”这句话标点使用有误,由于句子中只有两个复句,那么中间的分号应该改成句号或逗号。
(4)请你仿照小茗同学的句式,将横线补充完整:(2分)在一起,我们感受到友谊的珍贵;,。
3.默写(每空1分,错字、添字、漏字、调换顺序则不得分,共9分)①水何澹澹,。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但愿人长久,。
④非淡泊无以明志,。
⑤,猛浪若奔。
⑥,不求闻达于诸侯。
⑧李白《渡荆门送别》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故乡的水的句子是“,”4.语文综合实践——(11分)小李同学:“北京烤鸭、宝应湖大闸蟹、上海小笼包、西安羊肉泡馍、武汉热干面……这些耳熟能详的地方美食犹如城市名片,引得无数人慕名品尝。
初三语文第三周周末练习一、语基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宽恕(shù)归省(shěng)镂(lòu)空纤(xiān)细B.两栖(qī)静谧(mì)栅(zhà)栏诘(jié)问C.脸颊(xiá)鞭挞(tà)朔(shuò)方绯(fěi)红D.桑梓(zǐ)别墅(shù)蓦(mù)然雏(chú)形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孜孜不倦不可明状毛骨耸然因地制宜B.谈笑风声吹毛求疵忍俊不禁戛然而止C.获益匪浅巧妙绝伦走投无路进退维谷D.怏怏不乐好高骛远克尽职守油光可鉴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B.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危急时刻鞠躬尽瘁....,她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传递。
C.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黄岩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D.刘翔在2012世界田径钻石联赛尤金站110米栏的决赛中,一马当先....,轻松夺冠。
4.对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A.拥有坚强的意志,是能否改掉不良习惯的根本。
修改:删去“能否”。
B.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为我们留下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修改:在句末加上“的伟大民族精神”。
C.他在做每道题时,都是经过认真思考、深思熟虑之后才动笔。
修改:将“认真思考”与“深思熟虑”对调。
D.“阳光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要大力提倡。
修改:将“培养”改为“提高”。
5.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繁星》《春水》小诗中的母爱往往有双重内涵,一是母爱对诗人的浸润;二是诗人对母爱的深情赞颂。
B.《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理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一共买过三次车,每一次都是用自己省吃俭用,辛苦劳动赚来的钱买的。
C.“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
”这是《童年》中描绘阿廖沙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的艰苦生活的一个片断。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6.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
(6分)“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
”在泉州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化遗产举世瞩目。
海丝史迹、宗教胜迹、古建筑奇观历经岁月洗礼,风雨沧桑,每块青砖绿瓦都铭刻着古城人民的智慧,闪耀着城市文明的光芒。
徜徉在如此诗意、如此魅力的城市,无不感受到她的风姿和神韵,无不感受到她的底蕴和历程,无不感受到她的内涵和气质。
(1)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名.胜莫名.其妙 B.举.世举.重若轻 C.奇观.洋洋大观. D.神韵.韵.调悠扬(2)下面所列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沧桑”中,“沧”字读音是cāng,笔画数为7画。
B.“徜徉”中,“徜”字读音是cháng,部首为“彳”。
C.“海丝”中,“丝”字读音是sī,部首为“一”。
D.“诗意”中,“诗”字读音是shī,最后一画为“ㄧ”。
(3)下面两个句子,哪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好?为什么?(2分)①能感受到她的风姿和神韵、底蕴和历程、内涵和气质。
②无不感受到她的风姿和神韵,无不感受到她的底蕴和历程,无不感受到她的内涵和气质。
第句。
分析:7.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使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党中央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进行了宏观调控。
B.中央电视台将焦点对准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呼唤社会对未成年人给予更多的关注。
C.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D.随着南通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具有江海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8.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夜雨剪春韭。
”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
B.“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军家的狗。
”C.死海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等……,另外还有溴、锶。
D.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杭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武林门献血点,3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献出200毫升鲜血。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那些卑微的母亲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
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
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
她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
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
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③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
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
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
她弯着腰用力檫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檫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
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檫一遍。
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
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
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
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
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灯。
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
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
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
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
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⑥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
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
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
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
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
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
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1.概括文章第③④段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30字,2分)答:2.文章第①段“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
”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3分)答:3.通读全文,文章标题“那些卑微的母亲”中的“卑微”有哪几层含义?(4分)答:4.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品析。
(6分)(1)她只好尴尬..了脸庞。
(品析加点词,3分)..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答:(2)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
(品析句子,3分)答:5.通读全文,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卑微的母亲”?(3分)答:三、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父子的母校①父亲对儿子说起他的母校,腮边的胡楂儿都飞快地跳起了舞。
②父亲说,那操场,那教学楼,那梧桐树。
父亲放下手中的锄头,夸张地打开自己的双臂,语无伦次地说,那个大啊!那家伙,那个高啊!那个美啊!③儿子的思想,随着父亲夸张的动作,鸽子一样地飞向远方。
④父亲放下双臂,风摆树叶似的抖着右手又说,还有那教室,那家伙,开阔敞亮,窗明几净。
父亲从嘴里喷发出的唾沫和浓重的烟草味,在阳光下的田野上肆无忌惮地游走。
⑤儿子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看完父亲一连串的表演,最后才语气稚嫩地问,爸,你的母校真的那么好吗?儿子不是不相信父亲的话,实在是儿子没见过被父亲夸奖得如此美好的学校。
⑥父亲似乎不高兴,一脸愠色地拨弄了一下儿子的脑袋。
儿子的脑袋,弹簧似的晃了晃。
父亲语气凝重地说,你小子,我说的还能有假!⑦儿子的梦里,就有了父亲的母校。
有了那操场,那教室,那高楼,那梧桐树。
⑧父亲从村外一步三摇地走来。
背上压着山一样大捆的柴草。
⑨眼看就要入冬了,父亲必须用这些柴草,认真地对付这个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天。
⑩儿子似乎很有眼色,每当喘着粗气的父亲将要蹲下放柴草的时候,儿子都会从柴草的底下扶上一把。
儿子这一把的力气尽管很弱小。
但的确能够减少父亲身体弯曲的痛苦。
○11父亲夸,好儿子!○12儿子笑了笑,两颗俏皮的虎牙闪动在父亲的眼前。
○13有一天,儿子扶下父亲背上的最后一捆柴草。
儿子请求,爸,带我去看一看你的母校,好吗?○14对于儿子的请求,父亲觉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父亲认真地吐一口烟雾,才对儿子说,真想去?○15儿子努力地点了点头,嘴里坚定地说,想!○16第二天,田地里的浓雾还没有淡下来的时候,父子俩就上路了。
○17父亲边走边对儿子说,我的母校在县城,离咱家可远了。
得翻过两条河,再坐三个钟头的车才能到达啊。
父亲说到最后一个“啊”字,诗人般抒发一串长音。
○18儿子想说,爸,别说了,您已经说过无数遍了。
然而,儿子没有说,儿子怕父亲不高兴。
怕父亲改变主意,怕父亲不带自己去他美丽的母校。
○19风吹到脸上,夹杂着雾气的潮湿,多少有点儿刺骨的感觉。
○20但儿子身上很快淌了汗,而且额上的汗珠已如小虫子似的爬来爬去。
○21父亲转过身来问,累吗?爸驮你一会儿。
○22儿子咬紧牙关说,不要!然后把胸脯挺得树一样直。
○23临近中午的时候,父子俩几经周折才到了县城。
○24县城真是个好地方,儿子从来没去过县城,儿子的好奇心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儿子从心眼里羡慕父亲,父亲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母校能在县城,他能在县城里读书,真是了不起。
○25走到一块开阔地,父亲异常兴奋,眼睛里放射出万丈光芒。
父亲说,看,这块,就是母校的操场,那家伙。
父亲的语气里跳动着数以万计个惊喜的细胞。
○26儿子满眼惊奇,眼神随着操场的开阔地而延伸而翻腾而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