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72.00 KB
- 文档页数:37
环境治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题目: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指导教师:彭伟功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姓名:孙秀枝学号:070508127日期:2010-12-6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题目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本课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较全面的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能力的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各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为学生以后从事本工程领域的设计打下基础。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大气污染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
结合前续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内容,运用各种污染物的不同控制、转化、净化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除尘、除硫、脱氮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出发,通过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达到以下教学要求: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设计问题的能力;2.学习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规律,重点掌握除尘技术的基本理论,学会正确选用除尘设备、设计除尘系统;气态污染物净化的基本原理,主要污染物的典型净化工艺流程和设备;设计、选择和运行大气污染净化系统;3.进行大气污染控制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设计计算、绘图工程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原始资料1.应用行业或者领域:水泥建材行业、冶金行业、焦炭行业、采暖通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模板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大气污染防治是当前环保领域的重点之一,为了加强学生对大气污染控制的理解,本课程旨在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工程的人才。
任务如下:1.深入了解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污染物排放和处理的相关知识;2.熟悉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室中设备的使用和维护;3.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独立完成一份大气污染控制相关的课程设计,并且能够组织撰写相关的报告。
二、课程设计内容1. 课程设计题目本课程设计的题目为:大气污染控制颗粒物捕集技术及其应用。
2. 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理论探究实验课程开始前,需要学生们通过文献研究和调研,充分了解颗粒物的特征、来源及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以及常规的颗粒物控制技术和装置的分类、原理及应用情况,同时了解电除尘技术及电极形式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学生们应该在这个阶段撰写一份报告,以确保他们已经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
阶段二:电除尘实验学生们在这个阶段会学习并掌握电除尘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极形式的与除尘器类型、除尘效能相关的特点,学习电除尘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现具有长收尘时间和长寿命的除尘器的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并进行效果测试等。
该部分实验执行在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室。
阶段三:课程设计报告撰写在进行阶段二的实验后,学生们将分析实验结果,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一份相关的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的内容应该能够涵盖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计题目的和意义;•课程设计的目标和任务;•理论探究的相关文献研究综述;•阶段二电除尘实验的操作流程、实验结果及分析;•课程设计的和感想。
三、评分方法针对该课程设计,教师将采用以下的评分方法:评分项评分占比理论探究报告20%阶段二实验40%课程设计报告40%四、参考材料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熊志民,俞书第二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大气颗粒物污染治理技术》——魏徽川等化学工业出版社3.《颗粒物科技全书》——王文韬等化学工业出版社4.《电气除尘技术》——何可士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五、通过该课程设计,学生们可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大气污染治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加强了学生对环保领域的认识和贡献。
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是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开始采取措施限制空气污染。
因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其课程设计至关重要。
首先,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机制、防治方法和技术。
这包括大气污染的来源、成分、影响因素,以及防治措施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具体来说,该课程将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体验,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大气污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其次,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大气污染的种类和来源、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等。
其中,控制污染的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如静电沉降、离子交换、膜分离、光化学氧化、生物反应器等。
此外,该课程还将重点介绍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国际标准、法律法规和国内状况等。
最后,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理论课程、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实际应用。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总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设计应该贯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实现各个方面的教
学目标。
借助该课程,将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正面的影响,为大气污染治理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环境工程专题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某厂燃煤锅炉烟气除尘处理工程方案设计姓名:班级:环境工程学号:指导教师:成绩: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 年11月目录前言 (3)第一章工程概况…………………………………………………………………………31.1 设计条件1.2 设计要求第二章设计说明…………………………………………………………………………42.1 设计依据2.2 设计原则2.3 设计范围2.4 设计规模2.5 设计参数与指标第三章工艺选择 (6)3.1除尘技术简介3.1.1机械除尘器3.1.2 袋式除尘器3.1.3 电除尘器3.1.4湿式除尘器3.2 可供选择的除尘技术3.3 方案的技术比较3.4 方案确定第四章处理流程 (9)4.1 除尘系统4.2 除尘器系统4.3输灰系统4.4 控制系统4.5 供电装置第五章与其处理效果 (10)第六章主要设施与设备设计选型 (10)6.1 主要设施设计计算6.1.1 烟气流量与净化效率计算6.1.2 除尘器的选择与设计计算6.1.3 管道的设计计算6.1.4 风机的选择计算6.2 主要设备型号及技术参数确定第七章总图设计 (21)7.1 除尘器平面与立面布置图7.2 除尘器的总图7.3 电场布置图第八章技术经济分析 (21)8.1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8.2 人员编制8.3 工程概算8.4 运行费用分析第九章参考文献 (22)附图一除尘器平面与立面布置图附图二除尘器总图附图三电场布置图前言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因素,构成了环境系统的大气环境子系统。
一切生命过程,一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离不开大气。
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它的状态和变化,时时处处影响到人类的活动与生存。
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大纲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较全面的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能力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各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的应用,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前续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内容,本课程内容为,运用各种污染物的不同控制、转化、净化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除尘、除硫、脱氮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使学生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方面得到工程训练。
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规律。
3.进行大气污染控制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基本要求课程设计安排在本课程内容学习完成之后进行,设计时间为一周,主要设计内容为:1、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
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2、酸洗废气净化系统设计通过对气态污染物净化系统的工艺设计,初步掌握气态污染物净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培养利用已学理论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绘图能力,以及正确使用设计手册和相关资料的能力。
要求参加课程设计的每个学生应当独立完成下列成果:(1)设计说明书1份;(2)设计图纸1张。
三、能力培养要求通过课程设计,训练学生提高如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学会如何查阅资料,使用手册、图表,选用合适的数据及计算公式等。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计算参考1.除尘器的设计(1)除尘器应达到的除尘效率CC s -=1η式中C——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3/m mg ;s C ——标准状态下锅炉烟尘排放标准中规定值,3/m mg 。
%93.919193.01048.220013==⨯-=η(2)除尘器工况烟气流量)/(3h m TT Q Q '='式中Q ——标准状况下的烟气流量,h m /3;T '——工况下烟气温度,K;T ——标准状态下的温度,273K。
)/(8.8811273)273150(56873h m T T Q Q =+⨯='='则烟气流速为:)/(45.236008.881136003s m Q =='(3)除尘系统选择方案净化系统的布置要考虑到占地面积小,沿程损失少,一次投资小、维修管理方便以及系统总除尘效率高等。
在净化系统处理烟气过程中不能产生二次污染,要做好系统的密封性和处理烟气的高效率。
该燃煤厂锅炉排放烟量不大,但其烟气含尘浓度及含硫浓度都比较大,选择除尘器时应该考虑除尘效率、处理烟气流量、脱硫效率等。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规定的排放量是200mg/m3,二氧化硫排放标准规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要达到900mg/m3。
本工艺方案是按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的二类区标准进行设计。
根据烟尘的粒径分布或种类、工况下的烟气量、烟气温度及要求达到的除尘效率确定除尘器的种类、型号及规格。
本设计确定除尘器为无锡市四方锅炉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ZST-4旋风水膜脱硫除尘器(按Q/320211ARQ01-2002《旋风水膜脱硫除尘器》和Q/320283JUHF01-2002《高效脱硫消烟水膜除尘器》标准进行制造、试验和验收。
)。
其生产性能规格见表-1,设备外形架构尺寸见图-1。
表--1ZST-4型旋风水膜脱硫除尘器性能规格表型号配套锅炉容量(t/h)处理烟气量(m3/h)除尘效率(%)排烟黑度设备阻力(Pa)脱硫效率(%)ZST-4412000>98林格曼黑度<1<1200>82图-1ZST-4型旋风水膜脱硫除尘器外形结构尺寸2.烟囱的设计(1)烟囱高度的确定首先确定共用一个烟囱的所有锅炉的总的蒸发量(t/h),然后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规定(表-3)确定烟囱的高度。
环境治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题目: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指导教师:彭伟功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姓名:孙秀枝学号:070508127日期:2010-12-6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题目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本课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较全面的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能力的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各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为学生以后从事本工程领域的设计打下基础。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大气污染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
结合前续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内容,运用各种污染物的不同控制、转化、净化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除尘、除硫、脱氮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出发,通过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达到以下教学要求: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设计问题的能力;2.学习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规律,重点掌握除尘技术的基本理论,学会正确选用除尘设备、设计除尘系统;气态污染物净化的基本原理,主要污染物的典型净化工艺流程和设备;设计、选择和运行大气污染净化系统;3.进行大气污染控制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设计计算、绘图工程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原始资料1.应用行业或者领域:水泥建材行业、冶金行业、焦炭行业、采暖通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
目录1 绪论 (2)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2)1.2设计任务与要求 (2)2.设计说明书 (3)2.1集气罩的设计 (3)2.1.1设计原则 (3)2.1.2集气罩尺寸参数的确定 (3)2.1.3控制点控制速度v x的确定 (4)2.1.4排风量的确定 (6)2.2 除尘器的选型与设计 (6)2.2.1除尘器类型比选 (6)2.2.2 除尘器的选型 (7)2.3管道、弯头及三通的设计 (8)2.3.1 管道设计原则 (8)2.3.2管道的初步设计 (8)2.3.3管径与管内流速的确定 (9)2.3.4弯头的设计 (10)2.3.5三通的设计计算 (10)2.3.6管段长度的确定 (10)2.4压损平衡设计 (11)2.4.1管段压损计算 (11)2.4.2压力校核 (13)2.4.3除尘系统总压力损失 (13)2.5 风机的选择与校核 (14)致谢 (16)参考文献 (17)1 绪论1.1 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实践,学以致用。
本设计为车间除尘系统的设计,能使学生得到一次综合训练,特别是:1.巩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堂中所学理论知识;2.掌握除尘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3.提高工程设计中资料运用、数据计算方法和计算机绘图能力。
1.2设计任务与要求1.题目:车间除尘系统设计2.设计已知条件:(1)车间面积和两台产尘设备(见附图);12000×6000;1200×600×800;(2)产生轻矿物粉尘并以较低速度发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中;(3)污染源气体含尘浓度4g/m3,密度1.2g/cm3,温度20o C,大气压力1.013×105Pa;(4)伞形罩口距污染源表面200mm;(5)管道和集气罩用钢板制作,钢管相对粗糙度0.15,排气筒距地面12m;(6)采用自选除尘器;3.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1)集尘罩的设计和风量计算(4)通风机和电机选择(2)除尘器的选择及除尘系统管网布置(5)说明书编写(3)除尘系统阻力计算(6)绘制图纸2.设计说明书2.1集气罩的设计2.1.1设计原则1.集气罩应尽可能将污染源包围起来,使污染物的扩散限制在最小范围内,以便防止横向气流的干扰,减少排风量。
【前言】人类不仅能适应自然环境,而且还能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工农业排放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由此产生了对环境有危害的固体废物、污水、废气等。
大气污染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现代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密集,煤炭和石油燃料的迅猛增长产生的,目前,大气污染已经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主要有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
而大气污染可以说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对人体的舒适、健康的危害包括对人体的正常生活和生理的影响,大气污染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大气污染物只要分为颗粒态污染物和气太污染物。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因此燃煤在工业与生活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电厂燃煤、锅炉取暖燃煤、生活取暖燃煤等造成的大气颗粒物污染非常严重。
因此对于燃煤烟气除尘系统的优化设计尤为重要。
故我们将用科学的方法选用合适的装置设计脱硫除尘系统。
【关键字】大气污染颗粒物 SO2 袋式除尘器一.设计原始资料1.锅炉设备数量:2台燃煤量:(0.6t/h)空气及烟气参数(标准状况):空气含水:0.013Kg/m3烟气密度:1.34Kg/m3排烟温度:150o C当地大气压力:98KPa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799Pa空气过剩系数:1.4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比例:0.152.煤的工业及元素分析值:C=0.75。
H=0.04。
O=0.04。
S=0.02。
N=0.01:A=0.14,3、此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按GB13271-2001中的二类区二时段标准执行:烟尘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况)200mg/m3SO2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况)900mg/m34.脱硫除尘系统布置在锅炉房北侧15M内二、除尘设计2.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SO2浓度的计算(1)煤成分分析及计算:以1000g为标准成分质量/g物质的量 /mol产物物质的量/mol消耗O2物质的量表一设计参数值(2)标准状态下理论需氧量为:62.5+0.625+10-1.25=71.875mol/Kg煤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为:71.875×4.78=343.5625m N/Kg煤即:V a o=343.5625×22.4/1000=7.6958m N3/Kg煤(3)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为:62.5+0.625+(20+0.013×7.6958×1000/18)+(71.875×3.78+0.3571)=335.1696mol/Kg煤即:V fg0=335.1696×22.4/1000=7.5078m N3/Kg煤(4)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为:V fg=V fg0+V a0(α-1)=8.019+7.5078×(1.4-1)=11.10m N3/Kg煤(5)标准状态下锅炉烟气流量Q;单位:m3/h Q=V fg×设计燃煤量=11.10×600×2=13320m3/h(6)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C=m A/V fg=190×0.15×1000/11.1=2568mg/m N3m A─飞灰的质量;V fg─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7)标准状态下烟气含SO2浓度计算:C SO2=m SO2/V fg=0.625×64×1000/11.1=3604 mg/m N3m SO2─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V fg─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2.2除尘效果:(1)除尘效率:η颗粒=1-C s/C=1-200/2568=0.9221脱硫效率:ηSO2=1-900/3604=0.2503(2)除尘器工作状况工况下的烟气流量Q1=QT s P/(TP s)=13320×(273.15+150)x101.325/(273.15 ) =21335m3/h烟气流速为Q/3600=21335/3600=5.926m3/s 选择:脉冲袋式除尘器、文丘里洗涤器脱硫烟囱:(1)因为资料不足,无法计算。
1 武汉工程大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某生活区采暖锅炉除尘脱硫设施系统设计 学号姓名: 专业班级:环境工程01班 学 号: 指导教师: 时 间:2011-06
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 1
前 言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要素,构成了环境系统中的大气环境子系统。 但随着自然活动,更主要的是人类的生产生活,大气质量下降,污染日益严重。工业废气所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是最主要的原因。在我国针对工业废气的治理多采用符合我国国情和不同地区特点的先进技术,如:在各项建设中纳入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与措施,实行“三同时”。酸雨对人类产生着最直接最严重的危害。形成酸雨的根本过程是燃煤过程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硫氧化物或者酸性气体。我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量逐步上升,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逐步增加。而就我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及能源结构来看,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状况在今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改变。我国的大气污染将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因此控制燃煤烟气污染是我国改善大气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 本设计是针对锅炉烟气的消烟除尘,使其排放到大气的烟尘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不致造成环境污染。根据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等信息,设计出的采暖锅炉除尘脱硫设施系统。 采暖锅炉所排放出来的烟尘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本设计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对工业锅炉烟气进行除尘,通过对锅炉产生烟气量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并将所学的几种除尘器进行比较,最终选择旋风除尘器来除尘以达到排放标准。在设计过程中,对烟气系统的阻力设计,风机电机的选择,工程该费用的预算都进行了很详细的计算,同时将设计出来的器用CAD绘图并打印出来。通过这次设计,了解了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了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由于作者的水平限制以及经验不足,缺点错误在所难免,热切希望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2
摘 要 本设计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对工业锅炉烟气进行除尘,通过对DZL-25型锅炉产生烟气量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并将所学的几种除尘器进行比较,最终选择旋风除尘器来除尘以达到排放标准。在设计过程中,对烟气系统的阻力设计,风机电机的选择,工程该费用的预算都进行了很详细的计算,同时将设计出来的器用CAD绘图并打印出来。通过这次设计,了解了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了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This design what we learned are systematical about air pollution, for removing industrial boiler flue dust, through Analysis the original data of flue gas volume produced by DZL-25 type boilers , and comparing some different kinds of dust collector that we know in the class,finally choosing the cyclone dust separation to remove the dust to meet emission standards .During the design , the resistance of flue gas system design, fan motor selection, project the costs of the budget are carried out very carefully, then drawing the design drawings by CAD drawings and printing them out. With this design, understanding of engineering design content, methods and procedures, culthuring the capabilities of determining the air pollution control systems design, design calculations, detailed drawing, using the technical inform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design specification. 3
目 录 第一章 除尘概述 .......................................................................................................................... 5 1.1 除尘概况 .............................................................................................................................. 5 1.1.1 烟尘概况 ....................................................................................................................... 5 1.1.2 烟尘危害 ....................................................................................................................... 6 1.2 烟尘治理 .............................................................................................................................. 8 1.2.1 机械式除尘器 ............................................................................................................... 8 1.2.2 电除尘器 ..................................................................................................................... 10 1.2.3 过滤式除尘器 ............................................................................................................. 10 1.2.4 湿式除尘器 ................................................................................................................. 11
第二章 设计原则、范围与依据............................................................................................... 13 2.1 确定设计方案的原则 ....................................................................................................... 13 2.1.1 方案的可行性 ........................................................................................................... 13
2.1.2 方案的经济性 ........................................................................................................... 13
2.1.3 方案的先进性 ........................................................................................................... 13
2.2 除尘器的选择依据 ........................................................................................................... 13
第三章 工艺流程 ...................................................................................................................... 15 3.1 锅炉烟气参数确定 ........................................................................................................... 15 3.1.1煤与烟气的性质 .......................................................................................................... 15
3.1.2处理要求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