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90.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标要求: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差异。
教材分析: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口集聚的一个社会经济实体。
它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
第一节从城市的个体上分析城市的形态和内部的功能分区,第二节从城市的群体上看,每个城市都为一定的区域提供服务,不同规模的城市服务功能和范围是不同的,第三节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原有城市在扩大,新的城市不断出现。
与此同时,地理环境也受到城市化的影响。
这一节主要介绍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差异。
教材从城市大小等级的划分到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差异,再到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本节教材的编写中除“阅读”和“活动”两个栏目外,每一节还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增加了“案例”“读图思考”两个栏目,一方面这些栏目的设计优化了教材结构,另一方面栏目内容力求联系社会实际,以提高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
2.了解不同的城市等级其城市地域结构不同,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3理解城市的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
4.了解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了解不同等级城市空间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2.了解不同的城市等级其城市地域结构不同,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教学挂图、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列表对比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探究了城市的等级划分和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关系。
我们知道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
漳 州 市 第 五 中 学 教 案 教案编者:戴文伟 课程 名称 地理 授课 时间 2018年3月 日 授课 班级 高一年2、6、7班
课题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时数 2
目 的 要 求
知识和技能:①了解不同等级城市的划分规范②理解什么是城市的服务范围③理解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不同④理解城市的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 过程和方法:①利用实例让分析什么是不同等级的城市以及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和规范②利用学生生活的漳州市理解什么是城市的服务范围以及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不同③利用案例如上海、石家庄、大庆的发展变化分析城市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现实生活的案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重点 难点 重点: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差异;城市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 难点: 理解不等级城市服务范范围的差异
作业 布置 第一课时:学案P25-26:1-7 第二课时:学案P26:8-10
教 学 反 思 教案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师: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如北京、济南、威海等,我们知道,这些城市有大小之分,也就是说城市等级是是不同的,那么城市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呢?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如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第二节 【教案新课】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等级 1.主要依据:城市的人口规模。 但是不同国家对城市人口规模、等级划分是不同的。通常是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的。 2.分类(从小到大):一般划分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等。 阅读此部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为课下阅读处理 通过学生阅读让学生认识到 i我国城市的等级划分依据:市区和郊区非农业人口的规模大小 ii分类(五类): 超大城市――1000万以上;特大城市——500~1000万;大城市——100万~500万; 中等城市——50万~100万人口;小城市——50万人口以下。此外还有城镇型居民点二、城市的服务范围 说明:作为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不同的企业和机构,为区域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吸引着区域内的居民到城市来购物、就医、上学或寻求其他服务。如果把到该市来购买商品或寻求服务的顾客来源点画在图上,就可以大致画出这个城市的服务范围。 1.范围: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 2.特点:①不固定②无明确的界线 过渡探讨:联系学生的体验和实际,引导学生讨论: ①城市为区域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服务? ②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内容相同吗?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完成P25“活动”。 活动 结合表2.1和图2.10,你认为枣强镇附近的居民在寻求下列几组不同的月良务时,会选择哪个城市?为什么? (1)购买纸、笔、M、 面等日常消费品,看头痛感冒等常见病,上小学等。 (2)购买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看一些大病或者上高中等。 (3)购买时装等高档商品,看疑难病症,上大学或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等。 同时要求学生思考: 1.要求学生看表2.1,将枣强镇、衡水市、石家庄市按照我国城市等级划分规范进行城市等级判定。 2.依据表2.1内容,判断枣强镇附近居民出行到衡水市和石家庄市的距离和频率。 3.将表2.1上的代表三组服务的数字填入表中,并解释原因。 活动点拨 枣强镇 衡水市 石家庄市 寻求的服务功能 (1) (2) (3) 依据表2.1,可以知道枣强镇人口有3.7万人,为小城镇,它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多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对于枣强镇阴近的层民来说,距离近,前往该地的频率大;衡水市人口有41.5万人,为中等城市,它提供的服务种类较多、级别提高,多是人们生活所需的耐用品、较高的服务,对于枣强镇附近的居民来说,距离较远,前往该地的频率较少;石家庄市人口有87.5万人,为大城市,它提供的服务种类丰富、级别较高,对于枣强镇附近的居民来说,距离远,前往该地的频率更少。 3.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的关系 小城市(如我国的县城) 大城市(如省会城市) 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 服务种类 少 多 更多 级别 低 高 更高 服务范围 较小(本县) 较大(各县乃至全省) 可扩展至全国 服务设施 百货公司、县医院、高级中学、汽车站 除了有县城的一般职能之外,还有大型专业商店、商品批发中心、专业医院和大专院校等 4.城市等级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密切相关 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有: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 ②发达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③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 案例2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明确如下问题: 1.上海市是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 2.能够分析上海市优越的地理位置: (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对内通过长江的航运,可以联系南京、武汉和重庆等工业城市,服务范围可以扩展到广阔富饶的长江流域甚至更大的地域;对外它是我国大陆向东最接近太平洋世界贸易要道的国际港口,通过对外贸易还可以扩大其服务范围。 (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连接长江流域和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同时也位于中国大陆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这使得上海能够得到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和农产品供应,以满足大规模城市人口的需求,而且还为上海市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3)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长江三角洲为城市的发展与拓展提供了广阔、平坦的土地,为城市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培养学生如下能力 (1)通过案例2用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说明优越的地理位置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城市等级提升和服务范围扩大的作用。 (2)结合上海市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城市等级的提升和服务范围的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只是提供了条件,而不是决定因素;并不是每一个城市都能逐渐提升其等级。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城市等级、服务种类、服务范围的关系。同时以上海为例分析了城市等级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等级 1.主要依据:城市的人口规模 2.分类(从小到大):一般划分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 二、城市的服务范围 1.范围: 2.特点: ①不固定 ②无明确的界线 3.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的关系 小城市(如我国的县城) 大城市(如省会城市) 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 服务种类 级别 服务范围 服务设施 4.城市等级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密切相关 第二课时 【引入新课】复习上节课知识点。 上节课我们探究了城市的等级划分和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关系。我们知道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教案新课】 二、城市等级体系 1.概念 过渡:我们这里以德国南部为例来分析城市等级体系的有关问题 2.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第二章第2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效劳功能》导学案【学习目的】1、理解我国主要城市的分布与等级划分,知道不同国家与地区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
2、联络城市地域构造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效劳功能的差异。
3、理解不同等级城市效劳范围的嵌套理论,理解不同等级城市空间分布特点。
【重难点】1、联络城市地域构造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效劳功能的差异。
2、不同等级城市空间分布特点。
课前预习案【教材根底学问梳理】一、城市的不同等级1、城市等级划分(1)根据:城市。
(2)我国状况:我国的城市按人口规模分为、、、四类等级。
2、城市效劳功能(1)效劳范围:及城市旁边的与广阔的农村地区。
(2)特点:范围,也没有明确的。
(3)城市等级与城市效劳范围、效劳功能之间的关系3、城市等级与效劳范围扩大的根本条件(城市等级不是一成不变的)(1) (城市等级与地理位置亲密相关)(2)(3)(为更远的居民供应效劳使其效劳范围扩大)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1、体系:是指同一个区域中,不同级别城市的。
2、启示:结合下表与图,答复问题: 1、(填上表)请根据非农人口规模分别对赤坎镇、开平市与江门市进展城市等级断定。
思索按现行的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划分城市等级合理吗? 2、请根据资料分析赤坎镇 居民出行到开平市与江门市的间隔 与频率关系。
3、(填上表)你认为赤坎镇旁边的居民在寻求下列几组不同效劳时,会选择哪个城市?为什么?A 购置纸、笔、米、面等日常消费品,看头痛感冒等常见病,上小学等B 购置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看一些大病或者上高中等C 购置时装等高档商品,看疑难病症,上高校或听音乐会,参观博览馆等探究点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1、读右图“六边形效劳网络图”,推断图中三个城市(甲、乙、丙)的等级的级别,号填入括号内,并用线段将与其相对应的图例、符号连接起来。
( )最高级城市 · ………( )中级城市 ○ –––– (三区)城镇非农人口4.8万 23.6万 139万 城市等级断定间隔 0 KM 15 KM76 KM 前往该地频率 每周一两次 两三个月一次 每年一两次 寻求效劳功能()最低级城市⊙2、读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示意图,答复下列问题。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三原南郊中学 延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是
不同的。
2、理解什么是城市的服务范围。
3、理解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不同。
4、了解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了解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实例让学生分析什么是不同等级的城市以及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和标
准。
2、利用学生身边的例子,理解什么是城市的服务种类、提供服务等级以及不同
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现实生活的案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学生对所在区域不同等级城市相关资料的搜集,培养学生关心家乡,增
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城市等级的划分
2、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
【教学难点】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
【教学设计】
导入:2011年末,三原县户籍总人口为42.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78万人,
非农业人口8.70万人 ;西安市总人口达846.78万人,非农业人口356.39万人。
提出问题:三原县属于城市还是农村?
学生:三原县属于城市(城市主要集中了工业和第三产业)。
提出问题:三原县属于哪一级别的城市,西安市呢?我国城市划分为几级?
小结:我国设置城市,按非农业人口规模大小,分为四类:特大城市——100万
人口以上;大城市——50万~100万人口;中等城市——20万~50万人口;小城
市——20万人口以下。三原县属于小城市,西安市属于特大城市。
一、城市等级的划分
1、城市等级的划分标准:一般根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
特大城市 >100万
大城市 50万----100万
中等城市 20万----50万
小城市 <20万
二、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
学生活动1:你认为西阳镇附近的居民在购买商品或寻求不同的服务时,会选择
哪个城市?
1.购买纸、笔、米、面等日用品,看头痛感冒等常见病,上小学等。
学生:选择西阳镇。因为购买纸、笔、米、面等日常用品,看头痛等常见病所需
要服务的级别比较低,小城镇就可以提供此服务职能。
2.购买大型电器,如彩电、冰箱等,看一些大病或者上高中等。
学生:选择三原县。因为购买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看一些大病或者上高中等,
所需要提供的服务级别稍高,服务职能要求较高。
3.购买时装等高等商品,看疑难病症,上大学或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等。
学生:选择西安市。因为购买时装等高档商品,看疑难病症、上大学或听音乐是
高级城市才能够提供此职能的。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三原县能看一些小病如头疼脑热之类的,当地小孩可以完
成小学初中等基础教育,同时提供的商业服务主要是一些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
如“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教师进一步引导“如果当地的小孩要吃肯德基之类的
洋快餐三原县没有他们会选择到什么地方?学生回答会选择到咸阳或西安,引导
学生分析咸阳或西安能不能提供三原县提供的服务?除了提供三原县提供的服
务外还能提供哪些服务?学生回答比如大学、比较高级的商店等等。教师进一步
发问“如果咸阳市的学生毕业了要上重点大学或者有人得了重病要动高难度的手
术他们会选择到哪儿?”学生回答到西安等特大城市。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城市
等级越高提供服务种类越多,提供服务的等级越高”的结论。”
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浅显易懂,学生也感兴趣。
【过度】大家假设一下,生活在西阳镇的人们,有没有可能跑到三原去买一把笔?
学生回答“不会”。(说明西阳镇的商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什么?)学生回
答“西阳镇附近的居民”。教师提问“生活在夕阳的居民如果购买一些高档的家
用电器,如果本地商家提供的产品他们不满意他们会选择到什么地方?”学生回
答“到咸阳市或西安市。”说明咸阳或西安服务的范围比三原大。“上海的服务
范围呢?”学生回答:“上海的服务范围甚至可以覆盖全国。”(引导学生得出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广。)
活动2:展示陕西省行政区划图
让学生找出陕西省的省会、地级市、县级市及县城,比较它们在城市等级、
数量、彼此距离等服务功能的差异。把到该市来购买商品或寻求服务的顾客来源
点画在图上,大致画出这个城市的服务范围。但这个范围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
界线。
1、图中的城市共有几个等级?
四个等级: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
2、.陕西省内县城的数量与地级市的数量有何差别?图中小城市间的平均距离与
地级市间的平均距离又有何差别?
结论:城市等级越低,数量越多;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
低等级城市,距离较近;高等级城市,距离较远
3、一般的县城主要为多大范围内的人群,提供哪些服务?省会西安具有哪些一
般县城没有的服务功能?
在我国的县城,一般都有超市、县医院、高级中学、汽车站等
服务设施,服务范围一般只为本县及其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而省会西安,
除了具有三原县的一般职能之外,还有大型专业商店、商业批发中心、专业医院和大专院校
等,服务种类多,服务级别高。
结论: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服务级别越高
4.县城的服务范围与其所属地级市的服务范围有什么关系?各个地级市的服务范
围与西安市的服务范围有什么关系?
结论:城市等级越低服务范围越小,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列表比较:
城市等级 服务范围 数目 彼此距离 服务种类 服务级别
高级
低级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习,并列表加以说明,通过表格培养学生
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中心地理论
阅读课本,总结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每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呈正六边形,高级城市位于正六边形的中心,较低一级城
市分布在六个顶点上。
②高级城市的数目少,低级城市的数目多。
③同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独立,不重叠;不同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
④高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低一级城市服务范围的三倍。
正六边形服务范围只是一种假想的模式,它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抽象。实际上,由
于多种原因,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只是或多或少类似于六边形形态。但是六边形的
嵌套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中心地理论成功地运用来指导区域
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板书设计】
一、城市等级的划分
1、城市等级的划分标准:一般根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
特大城市 >100万
大城市 50万----100万
中等城市 20万----50万
小城市 <20万
二、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列表比较)
三、中心地理论(了解)
【教学反思】
采用本教学设计,教师讲少了,学生活动多了;师生单向交流少了,师生
的双边活动多了;学生简单枯燥的机械记忆少了,探索规律、讨论研究的时间多
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既学到了应有的知识,又体验到了成功,同
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健康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
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