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水乳剂、微乳剂研发与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10
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农药是用来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一类有毒物品,随着农业科学的不断发展,农药的防害保产作用将显的越来越重要,以其快速、高效、经济、简便的特点,在我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种植业产值的贡献率为6-10%。
我国每年使用农药有效成分约30万吨,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60多亿亩次,挽回粮食损失约7 000万吨,棉花100万吨,油料200万吨。
而察右中旗2011年使用农药约126.2吨,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126.23万亩次,挽回粮油损失约3 706.77吨,农药使用功不可没,但农药利用率不足30%,尚有很多改进之处。
1 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1.1 统防统治规模不大,以户为单位的防治仍占主导地位统防统治是快速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对农作物危害的有效措施。
而察右中旗农村青壮劳动力全部外出打工,剩下的全是老弱病残,不能有效地快速组建统防统治队伍,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常是时间不统一,用药五花八门,机具良莠不分,效果千差万别。
1.2施药机具不先进,“跑、露、冒”现象较普遍察右中旗登记在册喷雾器8 700余台,正常运转的占2/3。
多系过去老式工农--16型背负式,现大力推广的WS--16型只占20%左右,机动喷雾器230余台,18m以上机载喷雾器只有23台。
机具的主体陈旧,施药雾化不好,用量不精准,跑露冒现象较普遍。
1.3 用药单一,措施单一尽管植保部门每年引进新农药,新技术不少,但施药的主体是老弱病残,念的还是老本经“敌百虫、敌敌畏、2,4一滴、甲基异柳磷”,施药措施以喷雾为主,涂抹,土壤处理,薰蒸,灌根,拌种,应用较少。
1.4使用技术普及不够农药因剂型、作用机制、性能、防治对象不同而使用方法不同,而农户因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出现病虫草鼠防治药不对路,使用不当,防治不适时,用量超标,混用不当,水量不足,安全措施不力等现象:比如易光解的辛硫磷用于茎叶喷雾,用敌敌畏防治潜叶蝇,氟乐灵用量超过150g/667m2,小菜蛾大龄幼虫施药防治,用保护剂防治已发生的晚疫病,有的施药不注意安全间隔期,即将上市的产品仍打药。
农药安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通过调查、分析农药安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合理的解决措施,并进行推广普及,对于发展可持续性农业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农药;安全;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s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2-0138-02近年来,随着我市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在粮食产量逐年攀高的同时,农药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加大,农药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日益凸现,农药使用不当,不仅降低了农药的利用率,影响农药的防效,阻碍农民增收,而且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造成极大威胁。
1 目前农药安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1.1 不能对症用药由于信息闭塞和缺少相关的技术知识,部分农民不是看作物、看病虫有针对性的选择用药,而是看邻居用药,明明是霜霉病却用了防治灰霉病的药,防蚜虫、螨虫、白粉虱和防夜蛾科幼虫用同样的药等等,防效可想而知。
1.2 不能适时适期用药防治作物病害应以预防为主,但农民往往在发病初期不懂用药,等到病害严重时才用药,而类似瓜类霜霉病等流行性病害到后期一般难以控制,结果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在防虫时有时也会因防治时期把握不好,而达不到防治指标。
1.3 药械质量不过关目前大部分农民使用的是塑料喷雾器,成本低(每台仅25元),但质量不好,水滴较大,不能有效成雾,多喷一点就会顺叶面流下去,不仅会因用药不均而影响防效,还会因漏药造成浪费。
1.4 施药质量不好施药作业中,机械和人工施药都存在达不到技术要求的问题,如喷药时走的过快或是遇到风天都存在喷不到、漏施面大的问题。
1.5 随意加大药量由于缺乏农药使用常识,农民们往往为了增强防病虫的效果,盲目加大药量。
如罗罗堡乡部分农户,在玉米田使用封闭除草剂,每亩按要求不超过4两,农民们加到每亩8两,结果玉米出苗后全部死亡。
1.6 假药繁多,药剂质量无法保障北镇市植保站2006年抽检农药标签100个,不合格率占42%,2007年抽检标签92个,不合格率占43%。
1062020年增刊农药使用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周军,李文芳,契逸梅(临沧市植保植检站,云南临翔区677099)农药是农业生产的投入品,正确使用农药可预防和控制生物危害,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的生长,对于保障农产品的数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农药之所以对病虫害有防治效果源于本身具有的毒杀作用或致毒效应,如果滥用或施用不当不仅不会达到防治目的反而会产生许多负面效果,因此要科学地使用农药。
虽然使用农药已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常态行为,但并意味着所有人都能用好农药,为提高施药水平和农药利用率,还需要分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对应措施、进一步普及科学用药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农药,服务于农业生产。
1科学使用农药的含义中国的植保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化学防治只是对于生物危害的防治措施之一,科学使用农药的目的就是施用农药后对靶标对象产生最大杀伤,对非靶标对象和环境的影响最小。
为在实践当中尽可能地达到这个目的,使用者需要遵循两个方面的指导原则。
1.1遵循安全合理的用药原则从使用的技术角度出发,安全用药是指尽量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产品,施用时不能对具有防护措施的施药人员产生危害,施用后对靶标作物无药害、农药残留量在可控范围,药品对环境友好、不杀伤天敌,不危害人畜健康等;合理用药是指施药时采取必收稿日期:2020-09-30作者简介:周军,男,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植物检疫和农药监管工作;E-mail:zjone001@0要的技术手段使其有良好防治效果,以达到防治目的,同时用药成本控制合理范B°1.2按登记规定使用农药从农药管理的角度出发,使用农药必须按农药登记的内容使用。
中国实行农药登记制度,农药产品首先要进行登记试验和评估,符合条件的获准登记,然后才能进入到生产和使用环节。
申请人申请登记时需要提供农药标签,经审核合格后公布,生产时要印制在农药包装上,使用者在购买农药时,要能读懂农药标签并按规定使用,《农药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的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用农药,不得扩大使用范围、加大用药剂量或者改变使用方法。
·103·交 流 探 讨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7期摘要:调查显示,农药是造成农产品污染的主要源头,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核心。
如何保证生产过程中农药安全使用和严格监管,并引导农户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是未来发展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农药安全问题;施药器械选用;科学使用农药1 农药安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1.1 安全用药意识淡薄、过量使用高(剧)毒农药选购农药时,只考虑防治效果而不考虑毒性,在施药、喷施农药过程中不采取任何安全保护措施,缺乏对农药残毒的认识,对农药有效成分和含量不清楚。
农业使用的杀虫剂以高毒农药占主要比重的有机磷类为主,而有害生物抗性的增加,会导致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更多被使用。
农户普遍会认为药剂规定量太低,不能实现有效防治而随意增加用量。
1.2 用药次数、时间、方法不当病虫害各有其发生、发展规律。
部分农户为防止自家农作物遭受病虫危害,不论是否由病害都每隔3~5天就打一次“保险药”,在病虫高发期甚至每隔一天就打一次。
普遍而言,早晨露水未干和每天10~16时不宜用药,特别是夏季。
但部分农户为省时间而突击喷药,结果高温加药害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
而且用药方式要根据病发发生不同部位选择。
1.3 病虫害防治知识匮乏,不因病虫使用药农户缺乏病虫害防治知识现象普遍,常常处于跟风学治的盲目状态,很多农户不能因病虫施治,不仅贻误错失最好的防治时机,也浪费人力财力。
2 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对策2.1 施药前的准备施药前可同相关农业技术部门或农药销售点确认田间病虫害的种类以及危害程度。
在选择防治方法时,尽量用农业、物理和生物方法来控制病虫草害,只有当其它技术不能满足田间防治中要求的情况下才再用化学农药。
2.2 要在合适的气象条件下施药气象因子不仅影响有害生物种群的活动,对农药安全使用也有影响。
研究发现,一定的风速有利于提高雾滴的沉积率,因此,建议在轻风条件下用药,1~4m/s的风速有利于雾滴在生物靶标上的沉积。
交流探讨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4期浅析农药使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对策何金学(贵州省册亨县秧坝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册亨 552205)摘要:册亨地区是典型的粮食主产大县,粮食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确保粮食安全是册亨县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册亨地区农业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尚未成型,土地的利用率、生产率远低于其他发达地区,而且全县的耕地面积每年都有缩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业生产不仅受自然灾害、气候因素的变化制约,而且还受人为因素影响,主要是大量不规范使用农药,导致多数病害、虫害产生抗药性、耐药性,达不到防治的效果,而且导致越防治病害、虫害越发生越猖獗。
据不完全统计,册亨地区从2020年以来,每年至少因病、虫、草、鼠等为害造成作物就有5%~16%的损失。
关键词:农药;问题;对策0 引言农药防止农作物免受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侵害的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在新形势下,人们对环境保护,对控制农药使用,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已形成共识。
但是当下,农药的作用还不可能完全由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基因工程防治等其他植保措施所取代。
1 存在的问题1.1 高毒农药超剂量使用在当地,高毒农药主要以有机磷杀虫剂为主,几乎占整个杀虫剂总量的一半。
其中,尤以甲胺磷农药较为突出,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严禁生产和使用甲胺磷农药防治病虫害,但受当地“有虫无虫甲胺磷、氧化乐果”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民仍大量使用甲胺磷、氧化乐果农药,导致一些不法商贩可从一些地下黑工厂购进违禁的甲胺磷、氧化乐果农药,进行暗地销售,大大增加了执法人员的检查难度。
1.2 广大农户私自提高使用剂量每农药都有规定的使用剂量,一方面,大部分的农民片面地认为规定的使用剂量太低,达不到防治效果而随意提高使用剂量;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不规范使用农药,一种农药在一个季节使用3~4次,舍不得购买其它新型效果好的农药,致使病虫害产生耐药性、抗药性,从而导致防治效果下降,只得加大剂量。
农药减量控害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农药减量控害工作是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开展农药减量控害工作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农药减量控害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展开讨论。
一、主要问题:1. 农民对农药使用安全意识不强农民是农药使用的主体,他们的安全意识直接影响到农药使用的结果。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很多农民对农药的使用安全意识不强,存在盲目使用、超量使用农药的情况。
这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
2. 农药使用技术不规范部分农民在使用农药时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常识,经常出现农药施用方法不规范、不合理用药等问题。
这样不仅会导致农药的有效成分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还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3. 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研发不足目前,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研发相对滞后,一些主要的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还停留在传统的农药防治模式上,缺乏创新性和综合性。
这导致了在农药减量控害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途径。
4. 农药标准监管不严一些地方在农药的标准执行和监管方面不够严格,导致一些劣质或假冒伪劣农药泛滥,还有一些禁用农药在市场上流通,严重损害了农业生产的健康和国家农产品质量的形象。
二、解决措施:加强对农民的农药安全教育,推广安全使用农药的知识和方法。
通过举办农药安全使用的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农药使用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养农民的安全意识。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推广科学规范的农药使用技术,提高农民对农药使用的科学认识和操作技巧。
并且配备专门的技术指导人员,为农民提供科学有效的农药使用指导。
加大对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研发出更加绿色、环保、高效的农药减量控害技术。
例如生物农药、微生物制剂等新型农药。
加强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农药经营管理制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药的行为,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提升农药的质量标准和监管水平,保障农民生产安全。
我国农药监管和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大气、水污染受到足够重视的前提下,农药对土壤及农产品的污染也引起广泛关注。
本文对当前农药监管、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推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的现代农业。
1 农药简介1.1 概念农药可以用来杀灭昆虫、真菌和其他危害作物的生物,是保证农作物优质、高产、稳产不可或缺的农业投入品,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
1.2 分类20世纪70年代我国农药分类有3种:一是按原料来源分类,分为有机农药、无机农药、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二是按用途分类,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软体动物剂、杀鼠剂、杀线虫剂、杀菌剂、熏蒸剂、除草剂(除莠剂)、脱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三是按作用方式分类,分为杀虫剂(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杀虫剂、忌避剂、诱致剂、拒食剂、不育剂、粘捕剂)、杀菌剂(保护剂、铲除剂、治疗剂、内吸杀菌剂、防腐剂)、除草剂(触杀性除草剂、内吸性除草剂)。
同时,农药的加工制剂有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浓乳剂、乳膏、胶体剂、糊剂、烟剂、气雾剂、颗粒剂、油剂、水溶剂、片剂。
农药的施用方法有喷粉、喷雾、拌种、浸种、熏蒸、毒饵、毒谷、毒土、熏烟、土壤处理、泼浇、涂抹[2]。
1.3 发展历程我国农药品种从最初的滴滴涕开始,经历了从化学农药到生物农药,从制剂单一到多样化,从仿制到创新、到仿制与创新相结合的过程。
1951年生产滴滴涕,1957年生产有机磷农药,20世纪6070年代发展到有机氯、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1973年有机汞杀菌剂禁用,1983年高残留高毒的六六六、滴滴涕停產,2002年杀虫脒、毒鼠强也停止生产。
xxxx年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从削减到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促进了高效低毒农药发展。
近年来,除草剂有较大增长。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药品种及生产均产生了一定变化[1]。
目前,农作物农药、花卉农药、药材农药和林药、草药、兽药、鱼药等品种一应俱全。
农药减量控害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农药减量控害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农药减量
控害工作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农药减量控害工作面临着农药使用知识不足的问题。
许多农民对农药的使用和选择不
了解,容易盲目使用农药,导致农药使用量过多,从而造成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解决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农民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农药使用知识水平,引导农民科学
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农药减量控害面临着监管不力的问题。
在一些地方,农药市场管理混乱,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农药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一些不法商贩销售假冒伪劣农药,进一步加剧了农药减
量控害的难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农药质量
监管体制,打击农药市场上假冒伪劣农药的销售行为。
农药减量控害面临着科技支撑不足的问题。
农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依赖于科技的支撑,然而目前国内农药科技水平相对滞后,存在农药的研发难度大、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解
决这个问题,应加大对农药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强农药研发机构的建设,培养更多的
农药科技人才,提高农药研发的水平。
农药减量控害工作面临着农药使用知识不足、监管不力、科技支撑不足以及农民经济
压力和利益困扰等主要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农民教育和培训,加强农药市场监管,加大对农药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以及加大对农民的经济支持,从而推动农药减量控
害工作的顺利进行。
油漆、农药经营单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油漆、农药等化工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长。
然而,由于行业管理的缺失以及经营单位自身的问题等原因,油漆、农药经营行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存在问题1. 产品质量不稳定对于油漆、农药等化工产品,其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果以及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但是,在当前的行业现状下,很多经营单位存在着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这会给生产和消费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2. 缺乏严格的监管目前,油漆、农药行业管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比如监管部门的力量不足、监管措施不完备、监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这些都导致了一些经营单位能够逃避监管,存在违法经营和作假行为。
3. 宣传不规范对于化工行业的产品,其宣传与推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但是,在当前的行业现状下,不规范的宣传乱象也出现了。
一些经营单位为了提高销售,滥用广告霸屏、虚假宣传等手段,诱导消费者进行购买。
油漆、农药等化工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
但是,当前行业中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
许多经营单位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相对较低,从而无法为产品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撑。
对策1. 加强管控,提高产品质量为了保障油漆、农药等化工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加强产品质量的抽检和监测,及时发现和查处不合格产品。
同时,经营单位也需要加强自身的质量控制和产品检测手段,建立完善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2. 完善监管标准,加强监管力度要加强对油漆、农药等化学品经营管理的监管,需要完善监管标准和控制措施,增加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对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知识普及,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增强行业的规范化和自律性。
3. 规范宣传,加强消费者教育为了遏制滥用广告等不规范宣传行为,可以通过加大广告宣传管理的力度,限制经营单位对产品的虚假或夸大宣传。
同时,加强消费者的教育和知识普及,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对农业行业中大规模农药使用的不足与建议大规模农药使用在农业行业中的不足与建议一、引言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粮食需求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大规模农药使用成为了农业行业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策略。
然而,在利益追求下,过度依赖和滥用农药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对大规模农药使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不足之处1. 环境污染问题大规模使用农药往往会导致环境污染。
化学合成农药在被喷洒到作物表面后,可能通过空气、土壤或水体等途径进入周边环境,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并可能影响附近水资源的安全性。
2. 有害物质残留问题部分化学合成农药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危害。
在经济效益驱使下,很多地区滥用剧毒类别的农药,导致食物中存在毒性残留。
这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3. 失去害虫控制效果长期大规模使用农药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即无法有效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
这将迫使农民采取更频繁的、甚至更高剂量的喷洒行为,进一步加剧了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
三、建议1. 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应积极推广采用生物农药、植物提取物等低毒或无毒的绿色农药。
这些新型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较小,并且有助于降低化学物质在粮食中的残留,可以作为替代传统化学合成农药的重要手段。
2. 加强监管与培训相关政府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和标准制定,并着力培训农民正确使用和选择合适的农药。
通过加强监管与培训,能够提高各方对于大规模农药使用影响的认识,并且规范农药使用行为。
3. 种植多样化与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推广多样化耕种和交替作物系统,可以减少对单一品种的大规模农药施用频率。
此外,培育和推广具有较强抗病抗虫能力的农作物品种,可以减轻对农药依赖性,降低大规模农药使用的需求。
4. 提倡有机农业发展有机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加强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对化学合成农药的依赖,并促进土壤健康、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合阳县农药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近年来,合阳县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农药残留超标事件频发,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民对农药知识的了解不足,没有正确使用农药,并且存在部分商贩故意售卖劣质农药或超标农药,导致了农药安全问题。
因此,加强农药使用管理,采取相关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农业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应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农药的认识和正确使用水平。
合阳县应组织专家进行农药知识轮训,将相关知识传达给广大农民,加强安全教育,让农民了解农药的性能和作用,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从而减少农民使用农药的安全隐患。
其次,严格落实农药管理规定,防止不法商贩运用特殊渠道将超标农药、劣质农药运输到合阳县。
合阳县应积极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发现的农药质量问题,要坚决做好查处和曝光工作,切实加大对农药经销商、零售商的监管力度,提高违法成本,通过严厉惩罚,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
第三,增加投入,研制绿色环保农药,推广绿色农业模式,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从根本上解决农药安全问题。
县政府应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大农药研发投入,推广使用绿色农药,不断提高农药效果和安全性,加强农业生产的环境保护。
最后,应建立科学的监管机制,切实防止农药使用超标现象。
合阳县政府应建立质量监管站,对农药使用企业进行定期监督抽检,建立农药使用档案,对违规使用农药的农民进行罚款和相关处罚,检查农药残留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控制农药残留的风险,避免危害人体健康。
总之,解决合阳县农药使用现状存在的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政府、企业和农民应同心协力,共同推进农药安全管理,保障农产品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构建美丽宜居的城乡环境做出贡献。
对于农业生产及各类农作物的种植来说,农药是不可或缺的产品,只有通过合理选择及施用农药,才能防止病虫害发生概率或者减少病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达到农作物种植中增产增效的目的,为农户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部分地区的农药使用缺乏安全意识,存在盲目用药及随意搭配的情况,此种用药方式不仅无法获得理想的药物使用效果,还容易造成严重的区域环境污染,且会埋下安全隐患,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因此,应该加大农药安全使用规则及方法研究力度,构建健全的农药安全使用体系。
一、农药使用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少合理的农药选择方式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中,一些农户会选择利用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的防治效果,但是却体现出很强的随意性及盲目性,缺少对田间实际情况的调查,缺乏农作物受害情况分析意识,错误的药物搭配不仅会造成农药残留,还会影响实际的药效。
此外,部分农户仅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使用一种农药,导致害虫出现很强的耐药性,无法获得理想的防治效果,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2、农药使用时间缺少科学性农药使用时间的选择直接影响药物的实际效用,如果无法保证用药时间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则不利于发挥农药的实际效用。
通过分析部分地区的农药使用情况,普遍存在用药时间不准确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多数农户缺少对常见害虫生长规律的总结,且缺少对农药性能的重视,很难保证用药时间的准确性。
此外,很多农户都是按照以往的种植经验选择用药时机,同时,结合自身种植的作物面积及种类进行药量的目测估算,无法满足绿色生产要求。
3、施药器械更新慢滞后性强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农业生产逐渐趋于自动化,很多农作物的种植、田间管理等均依靠农业机械完成,针对农药使用环节,农户通常会选择手摇式喷雾器,此种喷雾器虽然成本较低,但缺少理想的雾化效果,且相对来说使用寿命短,在实际应用中发生“漏、滴、冒及跑”等情况的概率较高,不仅造成严重的浪费,还会带来难以想象的环境污染。
农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3年第6期巩存来众所周知,农药是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有效地保障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对我县农业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农药不合理使用所造成的人畜中毒频繁、作物药害普遍、环境污染严重、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助,很多农民在农药使用上存在诸多问题,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开展技术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安全、科学用药意识和用药水平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核心所在。
1农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盲目用药现象普遍。
盲目用药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选择药剂的盲目性。
由于农民对病虫的识别能力差、防治上很难做到对症下药,在选择药剂上多数靠经销商推荐和广告的宣传,部分凭自己的经验,只有极少数农民请教技术人员。
用药时间的盲目性。
有些农民不管田间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定期打保险药;有些则看见别人施药,自已也跟着施药;部分农民不管是否达到防治指标,见到田间有病虫就施药。
用药剂量的盲目性。
在药液配制中使用量器准确量取药剂的农民微乎其微,多数用瓶盖随意量取,大多超过了推荐剂量,甚至是成倍使用,他们往往认为药剂量用的越大,效果会越好。
混配的盲目性。
农民使用农药中混配现象十分普遍。
由于不懂农药的作用机理、酸碱性质和复配制剂的成分,也不懂混配的原则,经常将作用机理相同的农药混用,或者是酸性农药和碱性农药混用,有的将复配制剂混以本已含有的单剂成分,混配中经常出现沉淀、分层,效果下降等现象。
以上种种不合理用药的做法,都是农药使用中的不安全因素,造成害虫抗药性迅速产生,中毒事件和作物产生药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安全意识淡薄。
农民在使用农药时,缺乏安全用药知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忽视阅读农药标签,对农药使用注意事项不理解或不重视;喷雾走向错误;施药时着短衣裤、拖鞋或赤脚,不穿防护服,不戴口罩;有的农民还一边施药,一边抽烟;喷雾后没有彻底清洗就开始饮食;农药保管不善,乱摆乱放。
浅谈农药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机械化生产中,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消除病虫害,确保农作物可以正常生长,但是农药是否合理使用直接关乎到农产品质量安全。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加强农药监管工作十分关键。
但是,当前农药监管工作成果偏低,其中存在一系列问题,迫切的需要进一步完善。
本文就农药监管进行分析,深层次剖析其中潜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改善对策。
标签:农药监管;质量安全;对策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是起到病虫害防治的作用,其重要性十分突出,直接关乎到农业生产质量和安全。
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生长带来的影响,提升农作物生产效益和质量。
但是,农药是有毒物质,如果不合理的应用不仅会影响到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还会对病虫害天敌和农户带来危害,加剧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所以,应该加强农药市场的安全监管,尽可能降低农药带来的不良影响,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加强对其研究,对于后续农药监管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一、农药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在农药市场中,加强农药监管十分关键,尽管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可避免。
由于农药种类繁多,农药生产企业众多,农药市场空前繁荣,在一定程度上为农药监管工作开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与此同时,由于小农思想的束缚和影响,对于农药的使用依赖性较强,这就为农药经营主体的生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农药经营主体不断增加,市场监管难度随之增加。
面对众多的农药经营主体,在执法工作开展中,需要与其他部门联合执法,包括技术部门和工商部门,执法成本高,执法难度大。
而很多地区的执法体系不健全,以兼职人员为主,人员素质水平良莠不齐,缺乏系统化的培训,导致实际执法工作开展中无法依旧制度和标准进行,对于违法现象予以严厉惩处。
农业管理部门自身执法能力偏低,对于违法行为需要其他部门协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执法工作的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