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应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00.58 KB
- 文档页数:3
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21世纪,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纷纷出现,在社会各个方面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生存环境要求的提高,生态建设成为建筑学研究的热门。
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建筑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以此对生态建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标签生态建筑;设计原理;设计方法生态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上,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或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让建筑设计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向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一、生态建筑的设计原理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过去的观念中,人类渴望征服世界,征服自然,但是,人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对自然造成的破坏,终将让人类自食其果,如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逐渐意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建筑设计领域也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待建筑与生态的关系。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建筑环境中的生态平衡,充分考虑建筑周围各种因素,使自然环境、人为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有机统一,不再将建筑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成分,而是更加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各种因素的融合,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同时,还要考虑环境的承受能力,在建筑设计中,多加入一些绿色元素,既能保证人们生活的舒适度,还能保证对生态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合理利用各种资源(1)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
在保证建筑质量和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减少不必要的资源使用,建筑物的规模要与实际需求相符合,不过分追求个性、豪华;尽量使用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建筑设施,及时淘汰落后的设备,设计者也要不断创新,开发出更为科学的设计理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光能等。
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摘要:生态建筑设计在当今时代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已成为我国许多地区建筑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生态建筑的建设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发映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发映着整个城市的建筑设计水平。
但就目前而言,生态建筑的设计原理还是不够明确,设计方法还是不够先进,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下文当中,我们将对这两方面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介绍,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前言:生态化的设计可以使得建筑的运行更加节约资源,在建筑建设的时候也不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当然,这种生态化不仅仅体现在建筑表面,建筑物内部各方面机制的运作也不例外,大量的生态化理念被植入其中。
在城市的建筑中,每年因居民的生活而消耗的资源数量和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加以纠正,采用新的节能方法,就会给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而且生态建筑,可以通过应用节能技术,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生态建筑设计的原理和设计方法简介1.1应用节能减排的理念生态建筑的原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尽一切可能降低资源消耗,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
但要把这些原理和方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就不那么容易了。
目前来看,这种原理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将节能减排的理念尽快转化,我国许多地区将面临着能源消耗巨大、生活质量低下的局面。
也就是说,我们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是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的。
如果我们在建设中大量消耗能源,那么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难以实施。
就目前而言,我国生态建筑的一些相关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还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空间,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就设计层面而言,我国的生态建筑往往还没有从建筑设计阶段就开始,节能措施还不够深入,生态观念还需要加强。
1.2贯彻落实生态化设计生态化的设计不应当知识一种概念,而是应当贯彻得到实处,设计出有使用价值的建筑产品。
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摘要:人类作为自然环境中的一员,不仅要向自然索取自己需要的物质,于此同时还必须承担维护自然环境的职责,随着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建筑工程设计师们意识到只有和自然环境达到完美共融的生态建筑才是未来建筑领域设计的主流发展方向,本文简要的介绍了生态建筑的概述、创作原则和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Abstract: human beings as a member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not only to get you need to natural material, at the same time also must assume maintenance responsibility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with the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deteriorat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signers realized only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to perfect harmony of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is the future architectural design field of mainstream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overview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the creation principle and the application in building design research, only supplies the reference.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前言随着知识经济和环境经济的发展,现在建筑设计的思想也正向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建筑设计更加强调人是自然的主人,同时也是自然的维护者。
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杨浩摘要: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建筑观,能够提升建筑设计水平和质量。
具体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持续发展观念等,积极运用节能技术和新型环保材料等,借助现代化技术,提升建筑的节能水平,保护环境,保证建筑系统的运行效益。
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一、生态建筑的设计原理近年来,随着生态建筑的逐渐发展,生态建筑的有关问题随之产生,比较严重的是污染性建筑材料的使用对居民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于是,对生态建筑的设计提出了绿色生态的要求,即高效节能无污染,且这一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节能高效无污染的要求使得生态建筑在在设计、选材和施工过程都必须坚持绿色原则,也就是说,建筑物的材料需要满足节能、消耗少、无污染等要求,尤其是在使用材料的过程不能为了控制成本而偷工减料,更不能使用危害大、污染重的建筑材料;在坚持无污染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建造设计的节能,将浪费降到最低,这既符合了节能高效的要求又给建筑单位节约成本,促进生态建筑发展;生态建筑的高效有两层含义,一指是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利用熟练的技术提高工程进度、缩短工期,这是从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进度方面来提高生态建筑的经济效益;二是指充分利用建筑材料,提高其利用效率,进而节约资源,为企业节省建筑的成本。
所以,在设计生态建筑时还要坚持节能高效无污染的设计原理。
结合生态学的特征,在设计生态建筑时也要遵守整体性和系统性。
根据整体和系统的设计原理,设计生态建筑不能将其视为一个简单的建筑对待,而是要把建筑设计成为一个融合了周边的自然环境、其他建筑物为一体的建筑,使得建筑的线路和规划变得更加合理、建筑的环境变得更加协调。
生态建筑的整体性指出建筑设计以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基础,既要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又必须保证建筑的建设程度,不能仅仅为了建筑的需要而破坏环境。
生态建筑建造过程如果不考虑环境因素,对环境造成损坏,则会与生态建筑的理念相悖,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生态建筑原有的意义和作用消失。
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生态建筑是全世界环保大背景下的产物,其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生态建筑的设计原理,探讨了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旨在促进生态建筑的发展,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标签:生态建筑;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前言:在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过度索取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建筑污染是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加强生态建筑设计势在必行。
基于以上,本文简要研究了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旨在为相关生态建筑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1、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分析1.1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原理建筑工程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否认的,在建筑工程投入使用之后,如果不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在使用的过程中继续污染环境,则势必会导致自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自然环境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活动应当充分的尊重自然,应当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态建筑设计必须要遵循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原理,在设计生态建筑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利用,考虑到建筑的生态性和环保性,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建筑自身的能耗,从而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1]。
例如,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注重对太阳光的利用,例如太阳能热水器等等,太阳能是清洁型能源,这种设计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还有利于能源的节约,符合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原理。
1.2节能性原理能源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然会消耗能源,在使用建筑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如何实现建筑节能则是生态建筑应当考虑的问题。
在生态建筑的过程中,应当在满足建筑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对能源物质的使用,以此来避免能源浪费,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突出建筑的实用性,除了必要消耗的能量之外,应当在设计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建筑能耗,遵循节能性原理。
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原理及设计研究摘要: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冲突造成了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的恶化,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建筑、自然环境的关系,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使建筑师开始思考如何从根源上解决建筑对能源和环境的影响,生态建筑的出现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针对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应遵循的原则、设计方法及应用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应用引言中国建筑业,目前正处在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重要时刻,建设生态建筑是建筑品质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建筑业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建设生态建筑意味着从建筑材料的生产、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以及建成后使用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将发生一场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生态平衡为内容的深刻变革,在一定意义上这场变革将围绕着生态建筑的发展而展开。
在新的世纪,中国建筑不能再按高能耗、高污染的老模式发展,建设生态建筑是中国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就是将生态学的概念和建筑学进行结合,从而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建筑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要想真正的理解生态建筑就要知道生态学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生物学家对生态原则和原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总结了生态学的一些基本原则,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原则主要有:整体原则、循环再生原则、相生相克原则、反馈平衡原则、层次升迁原则和自我调节的原则。
建筑就是要将生态学的这些基本原理和建筑学结合起来,使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成为建筑学的理论依据。
将生态学原理和建筑学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将建筑和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个有机整体。
由生态学和建筑学结合而成的生态建筑与以往的建筑有着很大的不同,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建筑有着较强的系统观念和整体意识。
建筑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的,是人类居住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建筑体,它涉及到和居住有关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建筑体系。
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摘要:随着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其对建筑设计中的生态人文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升。
因此,对于建筑设计人员来讲,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做好生态建筑设计优势的分析,在保证建筑工程寿命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尽量满足建筑设计绿色化、节能化的要求。
本文针对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案的相关内容加以分析,并结合实际案列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态建筑;节能;厂房;材料前言:生态建筑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其中还包含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生态理念在建筑工程设计环节中的应用正在逐渐增多,如何充分发挥这一理念的优势作用,已成为建筑行业所高度关注的一项内容。
要提高建筑设计质量,就应当确保建筑空间极其营造出的环境满足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也使得建筑设计工作中需要融入更多的要素,使得绿色设计成为建筑设计的主要形式,让建筑行业能够达到碳生产的目标。
1、生态建筑的概念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过程中,建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在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基础上,建筑设计越来越朝着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步着。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是当下建筑行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专属名词,从生态学的角度上将其知识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并针对建筑设计的结构、设计、组织等方面环节加调整,确保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实现循环装换,进而达到污染低、能耗低的最终目的。
建筑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应做好自然环境、建筑以及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利用绿化、保温隔热、采光等设计突破传统建筑设计的框架,进而解决建筑施工过程生态污染的问题。
生态建筑设计为促进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与重要理论基础,将绿色设计理念渗透到现代建筑设计工作中具有很大现实意义,其不仅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问题,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能源缺乏的现实问题,还能丰富建筑物的功能作用,使建筑使用过程中满足居住者多样化的需求,创造出更理想的效益。
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近些年来,由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人类居住环境恶化,不得不重新看待建筑与生态、人与自然的关系。
为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师开始考虑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时,生态建筑理念应运而生。
本文从生态建筑的基本概念入手,进一步阐述生态建筑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从而对生态建筑设计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生态建筑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关注生活质量与收入水平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发展带给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建筑业也不能免责。
就此建筑业更应该舍弃传统的高能耗和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将生态建筑设计作为未来建筑设计的主要方向。
生态建筑设计不仅是建筑质量提高的表现,也是我国建筑业向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的重要标志。
生态建筑设计是一场环保节能的改革,也是走向生态平衡的重要变革,生态建筑设计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生态建筑的概念及特点生态建筑学的产生的标志是美国景观建筑师麦克哈格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从那以后,关于生态建筑设计才开始被重视,并成为建筑设计的一个趋势。
生态建筑就用生态学的观念重新审视建筑和环境之间关系,并通过对建筑以及建筑周围生态环境的考察和设计,让能源得到高效的循环和转换,进而达到节能、减少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建筑目的。
关于生态建筑一词并不新鲜,只是人们深化了对生态建筑的理解。
生态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主要特点是:系统观念和整体意识强、能源利用效率高、灵活适应性。
生态建筑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并有其自己的体系。
广义的生态建筑体系包含自然、人文和经济等,生态建筑的主要内容是减少对自然界的损害,在自然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生态循环,进而让生态平衡。
正确处理好建筑与自然、建筑与整体生态环境的关系,不仅要注重建筑的建设,也要重视建设前材料、设备的选用,建设后建筑使用寿命结束后的循环再利用。
生态建筑不单单是一个建筑,也是可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更是对生态建筑设计系统观念和整体意识的加强。
生态设计理念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生态设计理念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生态设计理念旨在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居住舒适度。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态设计理念在建筑中的应用,包括其原则、方法以及实际案例。
一、生态设计理念的原则1、能源效率原则能源效率是生态设计的核心原则之一。
这意味着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能源的利用效率,采用节能的技术和设备,如高效的隔热材料、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具等,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2、资源节约原则建筑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如土地、水、材料等。
生态设计要求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尽可能地节约这些资源。
例如,通过合理的规划减少土地的占用,采用节水器具和雨水收集系统节约水资源,选择可回收和可再生的建筑材料等。
3、环境友好原则建筑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生态设计理念强调要将这种影响降到最低。
这包括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污染排放、保护周边的生态系统等。
4、室内环境质量原则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对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生态设计要关注室内空气质量、温度、湿度、采光和通风等因素,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手段,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条件。
二、生态设计理念在建筑中的应用方法1、建筑选址与规划在建筑选址时,应充分考虑场地的自然条件,如地形、地貌、风向、日照等,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源和环境优势。
合理的规划可以减少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干扰,同时提高建筑的通风和采光效果。
2、建筑形态与朝向建筑的形态和朝向对能源消耗和室内环境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采用紧凑的建筑形态可以减少建筑表面积,降低热量损失;合理的朝向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冬季的采暖需求和夏季的制冷需求。
3、建筑围护结构建筑的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顶、门窗等,是控制室内外能量交换的关键。
采用高性能的隔热材料、遮阳设施和双层玻璃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能源消耗。
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其设计方法研究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其设计方法研究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态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需要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上借助高新科技手段,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行迈进。
因此加强对生态建筑的相关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必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理;设计方法1、生态建筑概述所谓生态建筑,一是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减少耗能,保护环境,尊重自然,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二是从生态建筑广延的概念来看,应包括物态因素和文态因素两大方面,建筑的物态是人类社会活动空间的载体,建筑文态则是活动空间的灵魂,在建立人居环境循环体系时,应充分考虑为使用者提供具有人文内涵的可持续建筑,即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相统一的建筑,以此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提高人类整体生活质量,实现社会与自然的永续和谐发展。
可以说,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未来建筑与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意识和准则,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2、生态建筑设计的原理和原则2.1、生态建筑设计的原理2.1.1、与自然环境的相融性在建造生态建筑时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有很多,为了保护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发挥其最大效用。
在建筑设计时,要重点考虑周边环境,比如光、风能、水源等;绿化布置尽量与周边的绿化体系形成系统的网络化关系。
此外,还可利用自然光线采光,利用水池等亲水设备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调节周边的小气候。
在建造生态建筑时,要注意减少能源以及物质资源的.使用及浪费,尽量不作多余的设计,不特意追求建筑外表及装修上的华丽、独特。
在必要的内部设计中,应尽量节约资源;在非必要性的设计中,应根据其实用性作适当的调整,尽可能地运用建筑本身具有的自然环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