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辽宁省肉羊生产形势分析及后市预测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葫芦岛市2012年度畜牧业生产分析时间:2013年02月19日来源:--葫芦岛市畜牧兽医局2012年,葫芦岛市畜牧兽医局按照抓规模、创品牌、增效益、保安全、上台阶的总体思路,坚持以市场化的理念谋划畜牧业,以生态化的理念规范畜牧业,以优质化的理念服务畜牧业,实现畜牧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2012年度我市畜牧业生产整体发展情况如下:一、我市2012年度畜牧业生产基本情况2012年,全市生猪存栏111.71万头,同比增加12.61%;出栏184.60万头,同比增长14.02%;能繁母猪存栏18.16万头,同比增长10%。
牛存栏8.96万头,同比增长11.38%;出栏9.50万头,同比增长16.23%;其中奶牛存栏126万头,同比增长23.97%。
羊存栏50.49万只,同比增长0.8%;出栏59.78万只,同比下降20.06%。
禽类存栏1795.77万只,同比下降4.28%;出栏2414.69万只,同比下降4.57%。
其中蛋鸡存栏1176.62万只,同比下降10.55%;肉鸡出栏1792.44万只,同比增加30.90%。
肉、蛋、奶总产量46.66万吨,同比增长4.44%;肉类总产量22.98万吨,同比增长 2.08%。
其中猪肉15.36万吨,同比增加9.13%;牛肉1.39万吨,同比下降5.47%;羊肉0.87万吨,同比下降33.58%;禽肉4.94万吨,同比下降1.77%。
禽蛋19.08万吨,同比增加8.19%;奶产量4.54万吨,同比增长7.03%。
总的发展趋势看,除羊生产指标下降外,其余畜禽品种生产指标都呈平稳上升势头,畜牧业产品、产量都有所增加,呈现购销两旺的良好态势。
二、畜牧业生产情况分析(一)生猪生产2012年,我市生猪生产价格走向呈抛物线式波动,呈现出前后高中间低的走势。
从2012年3月开始,生猪价格持续下降,在7月达到高峰,并一直持续到9月,随着进入秋季的长时间的好天气和较少的疫情,成活率对比前期约有2—4%的提高,生猪价格进入高位缓落,到12月生猪价格达到16-18元/公斤。
辽宁省2012年肉鸡产销形势分析及后市预测
杜德来;薛秀忠;王克钦;黄博;朱大帷
【期刊名称】《现代畜牧兽医》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1 2012年肉鸡形势辽宁省肉鸡收购价格在2012年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肉鸡产业在微利、保本甚至亏损状态下经营。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杜德来;薛秀忠;王克钦;黄博;朱大帷
【作者单位】辽宁省种畜禽监督管理站,辽宁沈阳 1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辽宁省2012年蛋鸡产销形势分析及后市预测 [J], 杜德来;薛秀忠;王克钦;黄博;朱大帷
2.辽宁省2012年上半年蛋鸡产销形势分析及后市预测 [J], 宋丽萍;杜德来
3.辽宁省2012年上半年肉鸡产销形势分析及后市预测 [J], 杜德来;宋丽萍
4.辽宁省2011年上半年肉鸡产销形势分析及后市预测 [J], 宋丽萍;杜德来
5.辽宁省2011年肉鸡、蛋鸡产销形势分析及后市预测 [J], 宋丽萍;杜德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肉羊养殖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As of now, the meat sheep farming industry is experiencing steady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 market demand forhigh-quality sheep meat products is increasing, driven by factors such as population growth, rising income levels, and changing dietary preferences. This has led to a positive market outlook for the industry and there are several key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that are expected to shape the future of the meat sheep farming industry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One of the major trends that will influence the industry is the growing consumer awareness and preference for organic and sustainable meat products. This trend is driven by concerns about animal welfar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health consciousness. As a result, there is an increasing demand for ethically produced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heep meat products.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it is expected that meat sheep farmers will need to adopt sustainable and organic farming practices to meet the evolving consumer preferences and to maintain a competitive edge in the market.Another trend that is likely to impact the industry is the increasing use of technology in sheep farming. Technology has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the way sheep farming is conducted, from monitoring animal health and behavior to optimizing feeding and breeding processes. In the coming years, advancements in precision farming, data analytics, and automation are expected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of meat sheep farming operations. Farmers who embrace and integrate these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into their practices are likely to witnes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their output and overall profitability.In addition, the global trade landscape is expected to have a substantial influence on the meat sheep farming industry. Changes in trade policies,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and market dynamics can create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meat sheep farmers. For instance, expanding export opportunities to new markets can drive growth and profitability for industry players. On the other hand, trade disputes and geopolitical tensions can create uncertainties and disruptionsin the market. Over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meat sheep farmers will need to closely monitor and adapt to the evolving global trade environment to effectively navigate through the associa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In conclusion, the meat sheep farming industry is poised for growth and is likely to underg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Consumer preferences for sustainable and organic products,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nd global trade dynamics will shape the future of the industry. Meat sheep farmers who proactively respond to these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are likely to thrive in the evolving market landscape.现在,肉羊养殖行业正在经历稳定的增长和发展。
肉羊养殖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肉羊养殖产业发展现状我国肉羊养殖业的发展形势虽然很好,但发展状况还不平衡,还有许多制约生产发展的实际问题未得到解决。
一是品种炒作严重,很多地方在无技术指导的情况下大搞项目,一哄而上,加上非客观的宣传报道,导致不应有的品种炒作,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现象时有出现,如不加以控制和引导,将影响肉羊业的健康发展;二是我国肉山羊良种率低,山羊品种还面临生产性能严重退化的问题,在一些山区至今还饲养了不少成年体重只有20~25公斤的低产肉用羊;三是有些山区或新养羊户由于交通不便或规模小且养羊分散等原因,羊贩上门收购价不高,养羊户的效益受到影响;四是不少养羊户对科学引种和科学养羊认识不足,养羊科技含量低,靠天养羊,任其发展;五是肉羊加工体系严重滞后,严重影响了肉羊产业化经营。
肉羊养殖经济效益分析:农区是我国山羊的主产区,养殖山羊数量占全国的80%以上。
农区自然条件好,饲料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肉山羊得天独厚的条件。
羊采食各种杂草,既可利用草山、草坡和田边地角放牧饲养,也可以利用各种农作物副产品及秸秆饲养,同时还可以采用人工种植优质牧草饲养。
在我国农区,山羊饲养可实行放牧与舍饲相结合。
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特点和季节性特点,可灵活选择饲养方式。
一般在冬、春枯草季节,以舍饲为主,喂以秸秆和干草;而在夏、秋饲草丰盛的季节,利用成片草地和零星草地如河堤、隙地、荒滩、沟边等草地实行季节性放牧,采用赶牧、牵牧或拴牧等方法。
在农区的山区养山羊,可以放牧为主,适当补饲,效果也很好。
养肉山羊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效益高,且一次投入长期受益。
一般来说,一只能繁母羊购进成本400元左右,一年按产3羔,每只出栏平均重25公斤,活山羊价按9元/公斤计,收入可达675元。
若按一只经产母肉羊年产6只羔计算,一年纯收入1500元.1、据调查,目前市场活肉羊价格为7.6-8.4元/公斤,我们按7.6元/公斤计算,一般羔羊出生35-45天断奶育肥,育肥80-90天,体重平均50公斤。
正确认识当前肉牛、肉羊生产发展形势--针对辽宁地区情况调查报告吕劲松【摘要】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reason for the rising price of beef and sheep in Liaoning Province, objective evaluate the situation of beef and sheep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nd iden-tify the main difficulties that restructed the development of beef and sheep production,Liaoning Nation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Corps survey the special topic of beef and sheep production of raisers in four cities and 10 Counties, then the date were carefully analyzed. The results provide objective basi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beef and sheep produc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为摸清辽宁省牛羊肉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客观评价全省牛羊生产及消费情况,找出制约辽宁省牛羊生产发展的主要难点,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在4个市和10个县对部分肉牛、肉羊养殖户开展了牛羊生产专题抽样调查,并对直接调查所取得的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为今后加快辽宁牛羊产业发展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期刊名称】《现代畜牧兽医》【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3页(P41-43)【关键词】肉牛;肉羊生产;价格上涨;产业发展【作者】吕劲松【作者单位】辽宁调查总队畜牧业调查处,辽宁沈阳 1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9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产业,畜禽产品供给及市场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辽宁省肉羊产业再现良好发展势头本世纪初,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我省以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中心的肉羊产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肉羊品种数量和生产规模均达到全国先进的水平。
从2005年开始,由于受市场影响,全国肉羊产业大幅度下滑,我省肉羊产业也受到较大影响,进入一个漫长的调整阶段。
肉羊市场的变化在严重影响肉羊生产的同时也从另一方面加快我省肉羊产业的内部调整,推动了肉羊生产方式的进一步转变。
笔者于2008年5月到辽宁省肉羊分布比较集中,生产规模大、存栏密度高的阜新地区调研了解到我省肉羊产业经过几年的调整再次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肉羊发展的新特点(一)优质肉用种羊种群进一步优化,质量大幅提高种羊已由过去的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过渡,我省小东种畜场、沈阳牧源公司、西丰复兴牧业公司不但保留了一定数量的品种群,而且种羊质量普遍提高。
(二)品种改良工作稳步推进在肉羊生产进入低谷以后,阜新市政府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将战略重点转移到品种改良上来,特别是阜蒙县连续三年,每年出资200万元,补贴当地群众购买种羊及仪器设备,累计建立人工授精站点300多个,加快了改良步伐。
2008年5月到阜蒙县新关东肉业调查发现,改良羔羊比例已达50%以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三)羊群结构进一步优化,母羊繁殖率大幅提高,出栏率成倍增长我们于阜蒙县了解到目前群众所饲养的母羊90%以上是小尾寒羊与当地羊或引进品种肉羊的杂交羊,繁殖率已由过去当地羊的100-120%增加到300%以上,出栏率由过去的50%增长到150%以上,40万只母羊一年可产商品羔羊达60万只,相当于过去120万只母羊的生产能力,这是养羊业由高存栏低出栏向低存栏高出栏转变,迈向肉羊生产现代化的跨越性的一步。
(四)产品质量发生根本性变化五月中旬走访省内有关肉羊加工企业,大多数企业仍然面临羊源紧缺的难题,但所收购的商品羊和以前相比发生本质性变化。
一是由过去屠宰成羊为主,到现在基本以羔羊为主,在阜蒙县羔羊比例达到80%以上。
肉羊产业形势及其发展思路作者:王道坤来源:《科学种养》2012年第04期羊肉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肉类,是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理想肉食,并且有健胃强脾、补肾、祛寒之药用功效。
羊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牛肉和猪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铁、磷等矿物质,其中铜、锌含量显著超过其他肉类。
我国开革开放已有三十多年,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即将进入“吃健康”的时代。
纵观未来,羊肉市场将会越来越扩张,需求将会越来越旺盛。
在这种情况下,分析肉羊产业形势,研究其发展思路,十分必要。
一、羊肉产能不足,价格一路飙升近几年来,我国羊肉市场价格一直在上涨,从2009年10月中旬的35.78元/千克,涨到2011年10月上旬的48.74元/千克,仅仅两年时间,羊肉涨幅就高达12.96元/千克。
尽管羊肉市场涨势与多种因素有关,但说到底,肉羊产业本身产能不足,却是构成羊肉价格飙升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
2010年新疆、内蒙古等地遭遇冻灾,许多母羊被冻死,导致肉羊存栏量大幅下降,截至2011年4月20日,新疆因灾死羊46.55万只,损失相当大,加上前段时间猪肉价格高位运行,提高了养殖户对生猪养殖的兴趣,而与此同时,很多养殖户对肉羊养殖有所懈怠,这就使得肉羊出栏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最终因为货源缺乏而导致羊肉价格大幅上涨。
2011年全国羊出栏2.7亿只,存栏2.81亿只,总产量398.9万吨,其中,绵羊存栏1.39亿只,山羊存栏1.42亿只,羊存栏量比最高时期的2004年下降7.8%。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能繁母羊存栏量下降9.1%,这是导致市场羊肉供应不足不可忽视的因素。
据报道,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羊肉产量达到最高点62.4万吨,以后逐年减少,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羊肉产量分别为60.5万吨、45.4万吨和43.8万吨。
目前新疆羊肉缺口达20%以上,全国羊肉缺口在30%以上。
我国畜产品生产中,没有任何一种产品像羊肉这样缺口如此大、供需矛盾如此突出的。
2012年辽宁省肉羊生产形势分析及后市预测
时间:2013年01月23日来源:SRC-1998069346
一、2012年肉羊生产形势
(一)种羊市场
种羊需求量不断增加,主要是杜泊羊、夏洛莱羊、萨福克羊。
新疆地区需求黑萨福克羊和黑杜泊羊较多,通辽、承德、朝阳一直到河北邢台地区需要夏洛莱羊较多,黑龙江较冷的地区需求白萨福克羊较多,白杜泊羊适应范围比较广泛,杂交羊场用白杜泊羊做父本的较多。
养殖大户对纯种羊的需求增多,要求品种也多样,种羊价格有大幅上涨的趋势。
夏洛莱羊和德美羊的种公羊为8000元/只,种母羊为5000元/只;萨福克羊为8000元/只;杜泊羊为10000—20000元/只;德克塞尔羊和无角陶赛特羊为6000—8000元/只。
据调查了解,进行胚胎移植所得的种羊,按照每枚胚胎1500-2200元,胚胎移植成功率40%,受体羊年饲养管理成本2000元,受体羊年折旧损耗200元,羔羊成活率95%,育成率75%估算,一只种羊的年饲养成本在8000元左右;自繁自养的种羊年饲养成本在4000-5000元之间。
部分地区开始投资新建种羊场,大部分原有种羊场也在扩大基础母羊规模。
全省种羊呈现数量增加、质
量提高、品种增多的态势。
(二)商品肉羊市场
杜寒杂一代和夏寒杂一代羊毛重价格为28—36元/千克;小尾寒羊毛重价格为24元/千克;本地杂交羊毛重价格为23元/千克;波尔山羊杂交羊毛重价格为26-30元/千克,三代以上的为40元/千克。
需求量最大的是小尾寒羊,供不应求的是白杜泊杂交羊和夏洛莱杂交羊、
萨寒一代羊。
效益方面,以小尾寒羊为例,养殖专业户饲养1只基础母羊,按照年获得3只羔羊计算可收入2400元,去除羔羊年饲养管理成本450元,母羊年饲养管理成本1200元,全年可获利750元左右。
进行肉羊育肥的养殖户,引进肉羊短期育肥45天,每只可获利90元左右;自繁自养的羔羊育肥3个月,每只可获利200余元。
(三)羊肉及副产品市场
依照商品羊平均毛重价格24元/千克来计算,普通羊肉的价格在60元/千克较为合理。
现在市场普通羊肉价格在56—65元/千克之间。
羊毛价格:64支纱以上羊毛为16元/千克,粗毛为8元/千克。
羊腔子为28—50元/千克;小肠为22—43元/根;下货为90—110元/副;羊皮为80—130元/张。
屠宰加工企业整体处于“吃不饱”的状态,深加工方面出现部分精
分割,用于市场初期的开拓。
二、2013年肉羊市场预测
封山禁牧后,我省肉羊进入散养向规模化饲养过度的前期阶段。
散户养羊的数量逐渐减少,自繁自育的肉羊规模场、养殖大户数量增加,特别是500只基础母羊以上的专业养殖大户增加明显。
养殖总体规模呈上升趋势,预计2013年会达到一个小高潮。
由于受2012年雪灾影响,养殖户饲草料储备不足,卖羊压力加大,预计2013年4—10月将出现需求高峰,商品羊价格会有上涨空间。
羊肉市场空缺很大,特别缺少冷鲜肉。
三、发展肉羊生产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种羊选育工作
缺乏优良品种是肉羊产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
各地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育种和引种的科学指导和管理,加大对肉羊良种选育持续支持力度,加强对现有种羊场的管理,注意保护、开发
和利用地方肉羊品种资源。
(二)推广肉羊快速育肥技术
在省内肉羊生产优势区,利用现有的推广体系大力推广肉羊快速育肥技术,确保肉羊规模化
生产在技术上有保障。
(三)推进肉羊规模化生产
在肉羊生产过程中应以农户养羊为基础,以公司和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以一系列社会化服务为保证,使生产经营者在一个有序的市场环境中合作与竞争,推进肉羊规模生产。
(四)规范整顿肉羊屠宰加工业
加强对肉羊定点屠宰加工企业的管理,坚决制止私屠滥宰。
避免贪大求洋,又要防止过度竞争,对某些加工能力严重过剩、企业数量过多的地区,应限制新建屠宰企业。
严查违禁药物使用和注水肉、假冒肉生产,严管屠宰加工的卫生,保证安全羊肉的生产。
辽宁省种畜禽监督管理站:李延春、陈贺亮,朝阳市朝牧种畜场:王国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