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6
第1篇一、教学背景紫藤萝瀑布是著名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通过对紫藤萝瀑布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
这篇课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
本实践教学设计旨在通过阅读、写作、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 掌握散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如景物描写、情感抒发等。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散文写作技巧。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 学会运用散文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 深入挖掘课文中的生命意义,引导学生进行感悟。
-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紫藤萝瀑布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对紫藤萝瀑布有什么印象?你们知道这篇散文的作者是谁吗?(二)课堂阅读1.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清文章脉络。
3.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三)深入探讨1. 讨论课文中的生命意义,引导学生进行感悟。
- 提问:作者通过描写紫藤萝瀑布,表达了怎样的生命观?-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从紫藤萝瀑布中汲取生命的力量?2. 分析散文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学习。
- 提问:作者是如何描写紫藤萝瀑布的?- 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情感抒发等技巧。
(四)写作实践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生命”为主题,写一篇散文。
2. 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完成写作后,进行互评和展示。
(五)总结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2、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3、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4、感悟生命的永恒。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l)学会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时事体会)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写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人,应当赶快生活。
"同学们,你们知道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学的这两篇短文就是谈生命问题,读后必将加深对生命意识的领悟的。
三、指导学生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课文的背景,释题。
"紫藤萝"亦称"紫藤"、"朱藤"、"藤萝",豆科,羽状复叶,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种、子供食用。
四、指导自学课文,梳理全文结构。
(目标3)作者如何在花瀑前,将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宁静、感悟生命的永恒的,同学们把课文仔细读一遍。
要求:1、读不准的字查字典,弄清字音、字形、字义。
2、把你认为写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
《紫藤萝瀑布》最新优秀教案设计2篇《紫藤萝瀑布》优秀教案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如“迸溅”“伶仃”“盘虬卧龙”等。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作者的描写顺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紫藤萝花的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品味文中描写紫藤萝花的精彩语句,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如比喻、拟人、通感等。
理解作者由看花、忆花到思花的情感变化过程。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理解文章中蕴含的哲理,引导学生将这种感悟内化为自己对生命的思考。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展示紫藤萝花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紫藤萝花的美丽与繁茂。
提问学生:看到这样的紫藤萝花,你们有什么感受?由此引出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 分钟)简要介绍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她出身书香门第,深受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
《紫藤萝瀑布》写于1982 年,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但在看到紫藤萝花后,她从花的盛衰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与美好,从而得到了心灵的慰藉。
让学生对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有初步的了解,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情感基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 分钟)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词。
重点讲解“迸溅(bèng jiàn)”“伶仃(líng dīng)”“盘虬卧龙(pán qiúwòlóng)”等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思考并回答问题:文章围绕紫藤萝花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文章先写作者看到紫藤萝花的整体印象,然后描写了花瀑、花穗、花朵,接着回忆了紫藤萝花曾经遭受的苦难,最后由花的盛衰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与美好,即看花、忆花、思花三个部分。
紫藤萝瀑布教案紫藤萝瀑布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优美生动的语句。
2、理解文章的主旨,从而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2、内容理解上,以感悟人生为重点;教学难点: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加深对人生的理解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生活中你最喜欢什么花呢?简单说说理由。
面对自然界的花朵,各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上个世纪80年代,宗璞就曾被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深深感动。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篇优美的散文《紫藤萝瀑布》。
二、理解1、观看课文视频朗诵,初步感知紫藤萝瀑布。
2、打开课本,大声朗读文中描写紫藤萝的句子。
4、请大家给课题加一个修饰语:这是一树的紫藤萝。
5、我们可以这样来整合一下大家丰富多彩的答案:这是一树生机盎然的紫藤萝,请大家继续读书,找出文中表现紫藤萝生机盎然的语句,并说说好在哪里。
(小组交流)6、描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试问:描写这幅壮美的画面,仅仅是给我们表现紫藤萝的瀑布的生机盎然吗?紫藤萝是不是一直都给这样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感觉?还看见过与眼前的紫藤萝截然不同的情形,那是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
(是为了通过紫藤萝花今日之繁盛与昔日之稀落对比,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不仅仅在于眼前的生机盎然,还在于经历了挫折于不幸之后仍然能够坚强、积极地再度盛开。
这种经历挫折之后的重新盛开,让我们明白生生不息的力量。
这样看来,这还是一树生生不息的紫藤萝。
)7、文中最能体现感悟生生不息的句子在哪里?(人和花……无止境。
)花的不幸就是花谢架毁,那人的不幸呢?▲花和人的不幸是暂时的、有限的.,生命的长河才是无限的。
面对生命的流淌,人们不应悲观,而应该以乐观的态度汇入到生命长河中去,应该永远对生活充满信心。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阳光也有风雨。
当遭遇不幸的时候,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应该以乐观的态度笑对人生,战胜不幸。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相关推荐《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精选10篇)《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1《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毕桢莹教学目标:1、学习领会作者多层次、多角度、多种修辞手法的生动细腻的描写。
2、学习领会作者蕴含在描写叙述中的情感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1、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2、内容理解上,以感悟人生为重点;3、写作学习上,以写景状物为重点。
教学难点:对人生的感悟(学生对藤萝花情与社会形势的联系,作者心情与民心的联系的理解)。
教学时数:2课时。
9·12星期一第1课时,9·13星期二第2课时。
教学步骤:第1课时【教学要点】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的感情,把握文章的主旨。
一、导入同学们都接触过不少花草树木,你们最喜欢哪一种植物呢?为什么?女同学一般都有自己喜欢的花,譬如我,[4] [5] [6] [7] [8]《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2【教学设想】《紫藤萝瀑布》一文是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这种观察、感受、联想、思考对人的启迪是显而易见的,但对初一学生仍有一定难度。
我依据新课程标准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的要求,把教学目标定为: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
在具体的教学中,尽量做好三个衔接:1、知识与能力的衔接:巧妙调动学生小学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使学生在小学已有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语文的学习,达到中学要求的标准,实现本课品味文章优美语言的目标。
2、情感与态度的衔接:通过朗读给学生的理解搭建一个桥梁,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从对紫藤萝美好形象的感受和文章优美语言的品味,提升到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会,进而感悟生命的真谛,思考人生的问题。
实现本课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的目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仔细观看教科书前面的彩色插页上的紫藤萝图片。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范文(通用4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范文(通用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2、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3、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4、感悟生命的永恒。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1)学会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时事体会)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写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人,应当赶快生活。
"同学们,你们知道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学的这两篇短文就是谈生命问题,读后必将加深对生命意识的领悟的。
三、指导学生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课文的背景,释题。
"紫藤萝"亦称"紫藤"、"朱藤"、"藤萝",豆科,羽状复叶,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种、子供食用。
四、指导自学课文,梳理全文结构。
(目标3)作者如何在花瀑前,将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宁静、感悟生命的永恒的,同学们把课文仔细读一遍。
要求:1、读不准的字查字典,弄清字音、字形、字义。
2、把你认为写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
3、文中从欣赏紫藤萝写到回忆紫藤萝,再思索到人生。
紫藤萝瀑布优秀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八年级下册,章节为《紫藤萝瀑布》。
教学内容包括:文章阅读、生词学习、文章结构分析、主题思想把握及修辞手法鉴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生词、短语,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2. 分析文章结构,领会文章主旨,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 鉴赏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主旨的把握和修辞手法的鉴赏。
2. 教学重点:生词学习、文章结构分析、主题思想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紫藤萝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学习兴趣。
2. 阅读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同时注意生词的读音和意义。
3. 生词学习:讲解文章中的生词,让学生做好笔记,并适时进行课堂提问。
5.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难点,如修辞手法,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文章《紫藤萝瀑布》2. 生词:列表展示生词,标注读音和意义。
3. 文章结构:流程图形式展示文章结构,标明段落大意。
4. 修辞手法:简要介绍文章中出现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词。
(2)根据文章结构,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旨。
(3)分析文章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2. 答案:(1)见课本生词表。
(2)文章通过描绘紫藤萝瀑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
(3)示例:拟人。
如“紫藤萝如同婀娜多姿的少女,在春风中翩翩起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描绘自然景观的文章,提高文学素养,丰富知识储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分析文章结构,领会文章主旨,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如“迸溅”“挑逗”“忍俊不禁”等。
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默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生命的美好与永恒,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揣摩文中精彩的语句,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
理解作者借紫藤萝瀑布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2、教学难点体会文中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哲理。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文章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紫藤萝的图片)同学们,看到这美丽的紫藤萝,你们有什么感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这美丽的景象,又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强调易错字词。
思考:文章围绕紫藤萝写了哪些内容?3、精读课文,品味语言找出文中描写紫藤萝的语句,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例如:“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的繁茂和生机。
小组内交流,互相分享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4、再读课文,体会情感作者在看到紫藤萝瀑布前后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通过紫藤萝瀑布表达的对生命的感悟。
5、探究写法,拓展延伸作者是如何将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的?这种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有什么好处?让学生回忆自己熟悉的一种植物,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段话。
1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方案
青铜峡市叶升中学 宋秀全
课题名称 《紫藤萝瀑布》 科 目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教学时间 2课时(90分钟) 学习者分析 《紫藤萝瀑布》一文是由藤萝引起对生命的思考,这种观察、感受、联想、思考对人的启迪是显而易见的,但对初一学生仍有一定难度。我依据新课程标准“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的要求,巧妙调动学生小学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使学生在小学已有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语文的学习,达到中学要求的标准,实现本课“品味文章优美语言”的目标。通过朗读给学生的理解搭建一个桥梁,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从对紫藤萝美好形象的感受和文章优美语言的品味,提升到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会,进而感悟生命的真谛,思考人生的问题。实现本课“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的目标。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文中倾注的深沉欢乐的旋律,从生命中发掘出美好的品性,对美好人性的追求。 2.通过学习激发起拥抱生活、热爱生活的激情。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习用整体感知、重点解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模式来掌握内容,把握主旨。 2.强调学生的阅读和思考相结合。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文根据立意需要写景的主要方法,学会带着感情观察事物。 2.培养有感情的写景状物,处理好物与情的关系。提高阅读及分析写景状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深沉的感情,明白作者用物——紫滕
萝引发对生命的感慨,学习和揣摩优美的语言,提高分析文章的能力。 2.难点:从作者由花的盛衰中感悟出人生哲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有关生命的思想。。 教学资源 图片、课件、音频材料、板书 《紫藤萝瀑布》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2
教学活动1 一、导入新课 (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放一首轻音乐。) 教师讲述: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生命的珍品。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它们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首先让学生仔细观看教科书前面的彩色插页上的“紫藤萝”图片。思考: 1、你从图片上看到的紫藤萝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2、这一株不起眼的紫藤萝为什么会引起作者宗璞的关注呢?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 紫藤萝瀑布 宗璞
教学活动2 二、进入第一板块的教学:理解课文 1.检查预习,识记字词。 嚷嚷 花穗 船舱 绽开 紧凑 酒酿 发端 终极 迸溅 挑逗 繁密 伫立 凝望 笼罩 伶仃 稀零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蜂围蝶阵 盘虬卧龙 范读课文,感知内容。 2、阅读并分析第一段 齐读第一段,投影出示问题: 看第1自然段,思考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讨论后归纳:“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 3、齐读第二段 ,投影出示问题、思考 : 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也有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 3
4、学习第三至七段 (齐读第3-7自然段。出示问题:) 思考本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归纳,教师引导。)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又沉静。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中情”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死去的弟弟的怀念,自己的情感还沉浸在思念中。其中作者把花色写得越热闹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就如“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这样就把生命的沉淀变成了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更写出自己内心对深层次的兄弟情的思考,显得越发感人。 5、简单的内容梳理: 看花:花瀑、花穗、花朵 忆花:赏花的感受、忆花的劫难、颂花的生机 悟花:生命长河无止境
教学活动3 三、进入第二模块的教学:品味课文 师述:《紫藤萝瀑布》是一幅极为精细的工笔画,细看它的每一个细部,可以深深的品味到作者倾注其间的思想内涵。 1、你最喜欢文章的哪些语句?有感情的朗读,试说明理由。 2、四人一小组,分别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互相评价朗读的情况。讨论交流喜欢的理由。 教师: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的精美语句,强调语气、重音、停顿等,体会文章写景的好处。 (2)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赏析方法:找修辞、说好处、品意味。(大屏幕出示赏析方法) (3)作者面对盛开的紫藤箩瀑布,感情为什么会有的变化? 1982年是“极左”论调笼罩的年代,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被拆掉,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理解这个背景,才能理解文章的感情。其实作者的感情就如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被拆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对人生有了感情上的变化和彻悟。 教师小结: 紫藤箩花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依然美丽而繁盛,这其中的“仙露琼浆”便是“生命的酒酿”,同样的,人也如花,劫难总会被幸福战胜,时间总会冲走不快。只要加快脚步,鼓足生命的勇气前进,你便会是那灿烂瀑布中的一朵浪花。 4
教学活动4 四、进入第三模块的教学:感悟课文 师述:作者在文章中还加入了自己的感情,她是饱含着自己的人生体验来看待这些花的。其中有她自己的联想、想象和感受。这种写法称之为借景抒情。也就是借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那么这篇文章在哪些地方是作者在抒情,是融入了作家深刻的人生体验的呢?请你们找出文中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可以与周围的同学相互交换意见。预计将找到如下几个: 1、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介绍生死谜、手足情的背景:作者有一个小她三岁的弟弟,是一个总工程师,他的一生全部贡献给了祖国最需要他的地方,他在黄土高原上艰苦的工作着。后来由于长期工作的劳累,积劳成疾,在中年的时候就得了癌症,这篇文章就写在她弟弟生命垂危之时。“手足”是比喻兄弟,指的是作者的弟弟。由于当时作者的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生死都是一个谜,所以作者才会说是“生死谜、手足情”。表现出了作者对死去的弟弟的怀念,她的情感还沉浸在思念中。 正是遇到了这样的不幸,作者宗璞才会感到焦虑和悲痛。但是展现在她面前的是紫藤萝花,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富有生命的活力。在这些跳动的生命的感染下,作者深深地感悟,她获得了面对不幸的勇气,她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悲痛慢慢地被紫藤萝瀑布的力量带走了,她已经能够平静的看待这些不幸,将焦虑和悲痛转化为了精神的宁静。“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说明了这些花长得很茂盛,很有活力,体现出了生命的可爱,正是在这些富有生命气息的花面前,她深深的思考了生和死的关系,最终她领悟到了一种生的喜悦。 2 、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先来看上下文,这句话是如何引出来的。作者写到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后来拆掉了,改种了果树。是因为喜欢种果树吗?不是的,是因为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句话如何理解?是因为时隔久远,作者已经记不起来是什么关系,也是因为这种言论太荒唐了,她已经不太想重提此事。因此,这句话换种说法就是那时的人认为花和生活腐化有关系。 3、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谁能根据课文更加具体地来解释呢? 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稀落,遭遇不幸,过了这么多年,又开花,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这样生机勃勃,想到自然界生命的顽强和美好。而人类也是如此,小弟虽然身患绝症,但人类的生命 5
长河并不因某个人的不幸而停止流动。“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因此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但是作者下面却说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句后面说,“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里似乎也有象征意义,似乎也有哲理,如果确是这样,那么象征什么?包含什么哲理呢? 确有象征意义。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中国人民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那时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甩开膀子大干”,大干社会主义的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又像千舟竞发,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这两句话又表达这样一个哲理,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理解了这个哲理,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加快了脚步”。 4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作者从花中得到感悟,心中的失弟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和前进的动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这也与文章的开头形成了呼应。前面是“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里是“加快了脚步”。这说明了作者在观察紫藤萝花的过程中已经有所感有所悟,并且获得了一种以新的姿态创造新生活的力量。这也启发了我们要善于在生活中有所观察,有所感悟,从而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教学活动5
五、归纳总结,完成学习 总结:紫藤萝瀑布象一首深沉的歌,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画面:藤萝不与群芳争,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而它们却尽情的展示着自己的生命。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又会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仔细品味这篇短文,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的浪花,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象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了解了借景抒情的文章的一般写法。学以致用。让我们也来尝试一下这种方法: 老师大屏幕投影一种花,梅花。 要求:(1)细致观察,抓住特征;用生动的语言口头描绘这种花。 (2)了解了这种花,你从它身上学到了什么?请谈谈你由花到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