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述(1)
- 格式:ppt
- 大小:291.00 KB
- 文档页数:23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定义: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用和而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及网络管理软件的管理协调下,实现、信心传递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构成:从逻辑功能角度出发,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子网的功能是把消息从一台主机传输到另一台主机)和(资源子网是各种网络资源的集合)两部分构成的。
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1)第一代:面向的计算机网络;(2)第二代:“”型网络;(3)第三代:网络;(4)第四代:网络。
4、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硬件系统和网络软件系统组成。
(1)网络硬件系统:包括、及。
(2)网络软件系统:包括、和。
目前,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的四大主流:、、、Netware。
5、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的功能是:。
6、计算机网络的服务器有哪些?(试举例)(1);(2);(3);(4)。
7、Internet互联网的前身是。
8、Modem的含义是;E-mail的含义是。
9、OSI/RM的含义是。
10、常见的网络硬件有(举例):、、、。
11、从拓扑结构看,计算机网络是由和构成的。
12、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有:、、、等。
7、计算机网络分类:(1)按覆盖范围可分为、、。
(2)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可分为:、、、和。
(3)按网络中计算机所处的地位,可分为:和。
★☞局域网中多采用广播方式,而在广域网中多采用点对点方式。
◆局域网(LAN)特点:①地理范围有限,通常在1—2km范围内;②信道宽带大,数据传输率高,一般为1—1000Mb/s;③数据传输可靠,误码率低;④大多采用总线型、星型、环型,结构简单,易实现;⑤常用于专用网。
◆城域网(MAN)特点:①地理范围可达100km;②数据传输率为45—150Mb/s;③传错率小于10-9;④传输介质主要是光纤⑤既可用于专用网,又可用于公用网;⑥工作站数大于500个。
广域网(WAN)特点:①分布范围广,一般从数公里到数千公里;②数据传输率较低,一般为几十kb/s;③错误率较高,一般为10-3—10-5;④属于公用网。
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深入,特别是家用计算机越来越普及,用户一方面希望能共享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也希望各计算机之间能互相传递信息。
基于这些原因,计算机将向网络化发展,将分散的计算机连接成网,组成计算机网络。
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连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相结合的产物。
它涉及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两个领域。
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使计算机的应用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遍布经济、文化、科研、军事、政治、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进而引起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它以光纤通信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综合业务数据网络(ISDN)、人工智能网络的出现和发展为主要标志。
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是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Internet 的建立,推动了计算机网络向更高层次发展。
1.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络、标准化网络和网络互联与高速网络4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早期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随着工业、商业与军事部门使用计算机的深化,人们迫切需要将分散在不同地方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
为此,在1954年,人们制造了一种称为收发器的终端设备,这种终端能够将穿孔卡片上的数据利用电话线路发送到远地的计算机。
此后,电传打字机也作为远程终端与计算机相连。
这种“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系统,就是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其特点是计算机为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2 计算机网络基础这一阶段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质上就是以单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是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如图1.1所示。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将广泛分布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使其能够互相传送数据和共享资源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有哪些?计算机网络可以根据规模分为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根据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和网状型等;根据传输介质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3. 计算机网络的优缺点是什么?计算机网络的优点包括提高工作效率、资源共享、信息传递迅速等;缺点包括网络安全隐患、传输速度受限、依赖性较强等。
4. OSI七层模型是什么?OSI七层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通信协议参考模型,按照功能从下到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5. TCP/IP四层模型是什么?TCP/IP四层模型是互联网上的通信协议参考模型,按照功能从下到上依次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第二章:物理层1. 物理层的作用是什么?物理层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通过物理介质将比特流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2.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有什么区别?串行传输是指按照位的顺序将比特一个接一个地传输,而并行传输是指同时传输多个比特。
3. 常见的物理层传输介质有哪些?常见的物理层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电波等。
4. 什么是调制和解调?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5. 什么是编码和解码?编码是指将比特流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解码是指将电信号转换为比特流的过程。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什么?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将数据报传输到相邻节点,以及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功能。
2. 什么是帧?帧是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传输单位,包括字段和控制信息。
3. 什么是差错检测?差错检测是指在传输过程中检测到传输错误的方法,常见的差错检测方法包括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检验(CRC)等。
⼀、计算机⽹络概述⽬录我在学习计算机⽹络的时候⼼中会有很多疑问?——什么是计算机⽹络?计算机⽹络⾥边都有什么东西组成的?计算机⽹络都能⼲啥?这么神奇的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还有计算机⽹络中的⼀些概念术语都是什么含义等,接下来我把这些归纳⼀下。
先上点相关链接:1、什么是计算机⽹络?也就是计算机⽹络的概念,(1)百度百科给的解释是:计算机⽹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络操作系统,⽹络管理软件及⽹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这是⼀个⽐较官⽅的解释,覆盖⽐较全⾯。
(2)我们也可以这么看:计算机⽹络就是互连的、⾃治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所谓⾃治就是⽆主从关系,各个计算机相互独⽴;所谓互连,显⽽易见就是这些独⽴的计算机互联互通,能相互通信。
(3)我们也可以简单点:计算机⽹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说⽩了计算机⽹络就是⼀种通信⽹络。
那么全球这么多的计算机,很多计算机距离⼜⾮常远,如何保证它们之间的互联呢?答:通过交换⽹络把这些主机互连起来,这些交换⽹络就是很多交换节点(路由器或交换机)组成。
2、计算机⽹络的分类按照分布范围分类可以分为1)⼴域⽹(WAN)任务主要是提供长距离通信,覆盖范围⼤。
⼴域⽹也是因特⽹的核⼼部分。
连接⼴域⽹的各结点交换机的链路⼀般也都是⾼速链路,通信容量⼤。
2)城域⽹(MAN)覆盖范围相对⼩很多,⼀般也都在⼀个城市内。
城域⽹⼤多采⽤以太⽹技术,所以也可以并⼊局域⽹进⾏讨论。
3)局域⽹(LAN)局域⽹⼀般⽤微机或者⼯作站通过⾼速线路相连,覆盖范围较⼩。
局域⽹使⽤⼴播技术,⼴域⽹则使⽤交换技术。
4)个⼈区域⽹(PAN)是在个⼈⽣活⼯作的地⽅将电⼦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机等)⽤⽆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络,也常称为⽆限个⼈区域⽹WPAN,范围⼤约在10m。
注:若中央处理器之间距离⾮常近(如仅1m或甚⾄更⼩),则⼀般称为多处理器系统,⽽不称为计算机⽹络。
第1章计算机⽹络概述第1章计算机⽹络概述1.1 计算机⽹络的定义和发展历史1.1.1计算机⽹络的定义计算机⽹络是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形成的。
计算机⽹络就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信设备和通信链路链接起来,在⽹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及⽹络管理软件的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所谓的⽹络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图⼤容量磁盘、光盘阵列、打印机等),软件资源(例如⼯具软件、应⽤软件等)和数据资源(例如数据⽂件和数据库等)。
1.1.2 计算机⽹络的发展历史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远程终端联机阶段、计算机⽹络阶段、计算机⽹络互联阶段、Internet与信息⾼速公路阶段。
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阶段,计算机所采⽤的操作系统多为分时系统,分时系统将主机时间分成⽚,给⽤户分配⼀定的时间⽚。
1969年12⽉,Internet的前⾝--美国的ARPA NET 投⼊运⾏,它标志着我们常称的计算机⽹络的诞⽣。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微机应⽤的推⼴,微机联⽹的需求也随之增⼤,各种基于微机互联的局域⽹纷纷出台。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4年正式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使计算机⽹络体系结构实现了标准化。
1993年美国宣布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后,全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和建⽴本国的NII,从⽽极⼤地推动⼒计算机⽹络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络进⼊了⼀个崭新的阶段。
1.2 计算机⽹络的功能和应⽤1.2.1计算机⽹络的功能实现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共享、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提⾼可靠性、提供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能⼒、集中管理、综合性息服务1.2.2 计算机⽹络的应⽤办公⾃动化、管理信息系统、过程控制、Internet应⽤(电⼦邮件(Email)、信息发布、电⼦商务(ECommerce)、远程⾳频、视频应⽤)1.3 计算机⽹络的系统组成计算机⽹络是由⽹络硬件系统和⽹络软件系统组成的。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一、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由硬件、软件和协议三部分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传输和远程通信。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 按照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2. 按照拓扑结构分类: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型等。
3. 按照传输介质分类:有线网络(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和无线网络(如WiFi、蓝牙、红外等)。
三、计算机网络的协议1.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2.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3. 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文件的和。
4. 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
5. POP3协议:邮局协议第3版,用于电子邮件的接收。
四、计算机网络的设备1. 网络接口卡(NIC):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设备。
2. 集线器(Hub):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的网络设备。
3. 交换机(Switch):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网络设备。
4. 路由器(Router):用于连接不同网络,实现数据路由的设备。
5. 调制解调器(Modem):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通过电话线传输数据的设备。
五、计算机网络安全1. 防火墙:用于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防止非法访问。
2. 加密技术:将数据加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3. 认证技术:验证用户身份,防止未授权用户访问网络资源。
4. 防病毒软件:用于检测和清除计算机病毒,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
5. VPN:虚拟私人网络,用于建立安全的远程连接。
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1. 5G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数。
2. 物联网(IoT):将各种设备连接到网络,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3. 边缘计算:将计算任务从云端迁移到网络边缘,提高响应速度和效率。
计算机网络填空题一、计算机网络概述(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通过 _______(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共享 _______(资源)和进行信息交换。
3.计算机网络包括 _______(局域网)、 _______(城域网)和_______(广域网)等不同范围的网络。
4._______(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通信规则和方法的一种约定。
5._______(TCP/IP)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常用的一种协议套件,它包括了 _______(传输控制协议)和 _______(网际协议)等。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由 _______(主机)和 _______(通信设备)两部分组成。
2.主机包括了 _______(服务器)和 _______(客户机)。
3.通信设备包括了 _______(集线器)、 _______(交换机)和_______(路由器)等。
4._______(IP地质)是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
5._______(子网掩码)用于划分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三、局域网与城域网(填空题)1.局域网是指在 _______(建筑物)、 _______(校园)或_______(企业)范围内的网络。
2.常见的局域网技术包括 _______(以太网)、 _______(无线局域网)和 _______(令牌环)等。
3.城域网是指覆盖 _______(城市)范围的网络。
4.城域网常使用 _______(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四、广域网与互联网(填空题)1.广域网是指覆盖 _______(国家)范围或 _______(跨国)范围的网络。
2.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将各种网络通过_______(路由器)相互连接起来。
3.在互联网上,计算机之间通过 _______(IP地质)进行通信。
五、计算机网络安全(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 _______(攻击)和_______(非法访问)的措施和方法。
计算机网络(概述)-试卷1(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1.在ISO/OSI参考模型中,可同时提供无连接服务和面向连接服务的是( )。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本题主要考察ISO/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在通信中的不同点。
ISO/OSI参考模型在网络层支持无连接服务和面向连接服务的通信,但在传输层仅支持面相连接的通信;TCP/IP参考模型在网络层仅有无连接的通信,而在传输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此题属于理解识记范畴。
2.以下不属于协议组成要素的是( )。
A.语法B.语义C.时序(同步)D.字符√协议组成要素包括语法、语义和同步。
3.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
A.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B.网络层服务和传输层服务C.传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D.传输层服务和网络屡服务√TCP/IP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信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
TCP/IP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4.( )是各层向其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
A.网络B.服务√C.协议D.实体服务是各层向其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它定义了两层之间的接口。
协议是定义同层对等实体之间交换的帧、分组和报文的格式及意义的一组规则。
5.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
A.硬件,、软件、数据√B.主机、外设、软件C.硬件、程序、数据D.主机、程序、数据资源共享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的作用,它包括软件共享、硬件共享及数据共享。
计算机网络概述试题及答案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个计算机和其他设备通过通信链路互连起来,形成一个分布式系统,共享资源并进行信息交换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分类有哪些?计算机网络主要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3. 请简要说明局域网(LAN)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局域网是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内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常见的特点包括:通信距离短、传输速率高、成本低廉。
局域网通常应用于企事业单位、学校、家庭等小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需求。
4. 请简要说明城域网(MAN)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城域网是指连接在同一城市范围内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常见的特点包括:传输速率较高、较大的覆盖范围。
城域网常用于连接不同办公地点或分支机构之间的计算机网络。
5. 请简要说明广域网(WAN)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广域网是指连接较大范围地理区域内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常见的特点包括:传输距离较远、传输速率较低、连接设备数量众多。
广域网常用于连接不同城市、国家之间的计算机网络。
6. 请简要说明互联网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互联网是指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互连网络,常见的特点包括:覆盖范围广、传输速度快、资源共享。
互联网作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被广泛应用于信息交流、电子商务、娱乐等各个领域。
7. 什么是协议?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协议有哪些?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8. 请简要说明TCP/IP协议的作用和特点。
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网络协议,它负责将数据分割成数据包,并通过网络传输。
TCP/IP协议具有可靠性高、传输效率较低的特点,适用于需要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应用场景。
9. 请简要说明HTTP协议的作用和特点。
HTTP协议是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的协议。
HTTP协议特点包括无状态、请求-响应模式、灵活的消息传输等,广泛应用于网页浏览、数据传输等场景。
计算机网络的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以高效、快速、便捷的方式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传输和共享,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架构和功能进行全面的介绍,并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互联起来,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实现多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资源的网络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根据地理范围分为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等;根据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等不同类型;根据功能分为客户/服务器模型、对等模型等不同类别。
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架构1. 边缘部分边缘部分由用户终端设备组成,包括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2. 核心部分核心部分由网络设备组成,如路由器、交换机等,负责数据的转发和路由选择。
3. 通信链路通信链路包括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物理链路用来连接网络设备,逻辑链路用来传输数据。
4.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规则和约定,用于保证数据的传输和处理的顺利进行。
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 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实现了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如点对点通信、广播通信等。
2. 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使得不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共享硬盘、打印机等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3. 分布式处理计算机网络可以将处理任务分布到不同的计算机上进行处理,提高了处理效率和性能。
4. 信息存储与检索计算机网络提供了数据存储和检索的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存储和检索各种信息。
5. 远程登录和控制计算机网络允许用户通过网络远程登录到其他计算机上,并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凡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两个以上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连接起来,遵守共同的协议相互通信,以便用户随时随地能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资源。
通信线路指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微波、通信卫星、红外线、激光等。
通信设备指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网络软件指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等。
【06高判9】:用电缆连接多台计算机就构成了计算机网络。
【09高填空11】: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具备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用以实现和数据通信。
【12高判断58】:在计算机局域网中,只能共享软件资源,不能共享硬件资源。
网络应包含三个主要部分:若干台主机(host)、一个通信子网、一系列的通信协议二、计算机网络的形成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即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以传输信息为目的)、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即计算机通信网络阶段,以传输信息为主要目的的计算机群构成的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即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以资源共享为目的)、信息高速公路阶段(多路复用技术:两个或多个用户共享公用信道的一种机制。
分组交换:是一种进行数据交换的通信网络。
它适合于不同类型、不同速率的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从而实现存储在计算机内的信息资源共享。
可实现多方通信,大大提高线路利用率。
信息传递安全、可靠。
传输速率高。
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注:第二代计算机网络以ARPANET为代表,采用了以“通信子网(负责信息的传输)”为中心的模式,外围再构成一个“用户资源子网(负责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简称OSI/RM,解决了异构网间的互连,这是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的一个真正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