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港口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02.00 KB
- 文档页数:16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江苏省港口集团集装箱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江苏省港口集团集装箱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江苏省港口集团集装箱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空产品服务:港口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泰州港简介泰州港位于苏北沿江的中部,地处北纬32°07´14",东经119°51´49",港口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上距南京145公里,下离南通119公里, 是进入长江B级航区的第一个港口, 港口岸线稳定,水深域宽,风平浪低,潮汐差小。
港口腹背京沪、宁通、宁连盐高速公路、新长及宁启铁路,过高港汽渡与沪宁高速公路相连。
南官河、引江河、大运河与港口毗邻,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捷,素为苏中及苏北地区货物进出口的重要门户,是长江下游北岸理想的海、江、河换装良港。
目前港口有杨湾、高港、永安三个长江港区。
高港港区:以接卸集装箱、外贸散货及液体货、内贸物资为主,兼顾长江渡运。
定位服务于泰州经济开发区及泰州外贸进出口企业。
万吨级码头3个,码头前沿吃水常年13米左右,可常年靠泊3万吨级海轮。
散货、木材货场13.74万平方米。
集装箱码头总长249米,设备现有40T台架1台、10T门机4台、集装箱岸桥1台、40T集装箱正面吊2台、6吨叉车2台、30吨集叉1台,另有2台25T门机2011年3月份安装,集装箱货场为2.3万平方米,仓库达5642平方米。
杨湾港区:水深地阔,为深水港区,可常年靠泊5万吨级海轮,以发展大宗外贸件杂货中转为主。
定位服务整个经济腹地,包括长江中上游地区。
目前杨湾港区2个万吨级公用泊位,码头长度360米,码头前沿常年水深-14米,码头岸吊7台(40T一台,10T二台、25T四台),最高散货卸船效率达2万吨/天;中期规划利用杨湾港区水深条件的优势,在杨湾港区一期工程的上游建设5万吨级的深水泊位一座(结合一期工程),提升港口靠泊能力,其中散货货场20万平方米,仓库达5491平方米。
永安港区:目前该港区一期、二期工程已建设完毕,港区为深水岸段,常年水深-13米,岸线稳定,泊位长度705米,可常年同时靠泊3条5万吨级船舶,内档3000DWT级内河船泊位2座,堆场总面积18万平方米。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2.1.1港口地理位置连云港港地处我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南靠云台山北麓、北倚东西连岛,地理坐标34°44′32″N,119°27′28″E。
以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为依托,东距韩国釜山港522 n mile、日本长崎港587 n mile;西至徐州223 km、乌鲁木齐3626km;南距上海港383 n mile、香港1106 n mile;北至大连港342n mile、青岛港107 n mile。
2.1.2 气象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属东亚季风气候,冬季受西泊利亚冷空气控制,干旱少雨,气温偏低,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南季风控制,温、湿度偏高,盛行东南风。
本规划采用连云港新浦气象站(地理坐标34°46´N,119°10´E,距港区约20公里)、大西山海洋站(地理坐标34°47´N;119°26´E,海拔高度26.9m,距港区约6公里)的多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气象、水文观测点位置见图1-2。
(一)气温本地区属东亚温带季风气候,月平均气温8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7.2℃;月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0.9℃。
多年平均气温14.2℃极端最高气温38.5℃极端最低气温-11.9℃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每年出现3d。
(二)降水本地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每年的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其中6月份降水量最大。
而冬三月(1~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
多年平均降水量882.6mm年最多降水量1380.7 mm年最少降水量520.7 mm日最多降水量450.7 mm(1985年9月1日,为罕见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5mm的天数多年平均8.8 d。
(三)风况连云港海洋站多年风况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常风向为E向,季节分布为春、夏季E-ESE向;秋季N、NNE向;冬季NE、NNE向。
高标准建设徐州淮海国际陆港1. 引言1.1 徐州淮海国际陆港简介徐州淮海国际陆港是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的一座现代化多功能港口,是淮海经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陆港占地面积约3000亩,拥有多条泊位和配套设施,可以同时满足多艘大型货船的停靠和装卸作业需求。
淮海国际陆港的建设旨在加快物流通道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徐州在全国物流格局中的地位。
淮海国际陆港是按照国际标准建设的现代化港口,拥有先进的装卸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船舶、铁路、公路之间的无缝对接和高效运输。
陆港还设有完善的货物检验、仓储和配送系统,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一站式的物流服务。
徐州淮海国际陆港的建设将为徐州市的对外贸易、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提升徐州在国际物流中心城市的地位,促进徐州与其他城市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不断提升陆港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徐州将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和经济增长点。
2. 正文2.1 高标准建设徐州淮海国际陆港的必要性高标准建设徐州淮海国际陆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淮海国际陆港的建设将有力推动徐州经济的转型升级。
作为江苏省内陆地区最大的货运中心,徐州淮海国际陆港的建设将大大提升区域物流效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高标准建设淮海国际陆港将有助于加强徐州与长三角地区及其他沿海城市的联系,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淮海国际陆港建设将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和协同,形成更加繁荣的区域经济格局。
淮海国际陆港的建设还将为进一步吸引外资、扩大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
高标准建设徐州淮海国际陆港,对推动徐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2 项目进展情况截至目前,徐州淮海国际陆港项目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在选址和规划阶段,经过多方论证和专家评审,最终确定了陆港的建设地点和整体规划方案。
在项目前期工作中,已经完成了土地征拆、环境评估、设计方案编制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为后续的施工和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连云港及港口地理位置及交通优势连云港港位于黄海西部的海州湾,是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大型海港,也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
连云港港始建于1933年,1934年陇海铁路展筑延伸至此,同年港口开埠,作为陇海铁路的出海口。
连云港港因位于港池两侧的天然屏障连岛和云台山而得名,初名连云港;1963年新海连市更名为连云港市,因此港口更名为连云港港。
连云港港主港区由马腰港区、庙岭港区、墟沟港区、旗台港区组成,现正在主港区的南北两翼新建灌河港区、徐圩港区和赣榆港区。
江苏省最大海港,中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12个区域性主枢纽港和长三角港口群三大主体港区之一。
连云港港区位优势明显,南联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又通过陇海铁路西连中西部地区以至中亚、欧洲,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纽带,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作为中国中西部乃至中亚诸国最便捷经济的进出海口岸,连云港港口集团依托码头装卸、现代物流、港口建设、临港工业、综合服务五大板块的协调发展,加速由货物吞吐港向发展带动港、要素聚集港、产业支撑港、绿色和谐港的转变,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保持17%的平均增长,集装箱位列江苏港口第一、大陆港口第九、世界港口23位,基本实现了航道深水化、码头专业化、集疏网络化、园区特色化、装备现代化、应用信息化。
连云港港各类专业化泊位齐备,最大泊位30万吨级,年设计吞吐能力超亿吨;加快建设30万吨级航道,主航道已浚深至25万吨级;辟有集装箱、杂货、客货班轮航线近60条;依托完善的集疏运体系,开行散货、散粮直达列车以及集装箱国内班列、过境班列,布设十余个内陆“无水港”,建成各类特色物流园区;拥有口岸“一站式”服务中心和现代信息平台,具备国内一流的通关环境。
借助江苏沿海开发、国家东中西部合作示范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等战略机遇,连云港港正在“一体两翼”的港口规划引领下,以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大港为目标,加快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陇海兰新沿线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窗口、亚欧之间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成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安可福国际2013/4/3QQ:51480597江苏主要港口作为一家综合型的外贸代理公司,公司为江苏省主要港口的中小企业和SOHO 个人提供专业进出口代理,外贸代理,进口代理及出口代理服务。
我们拥有专业的进出口队伍和良好的进出口网络,根据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全面支持客户提出的对不同市场的进出要求。
江苏是港口大省,国家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全国53个主要港口名录中,江苏有7个;在沿海25个主要港口中,江苏有5个。
2011年,全省港口建设投资完成128.8亿元,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24个,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生产用泊位7239个(万吨级以上390个),货物通过能力13.8亿吨,集装箱能力1172万标箱。
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8亿吨,集装箱1418万标箱,连云港、南京、镇江、苏州、南通、江阴、泰州等7港吞吐量超亿吨。
港口货物通过能力、万吨级以上泊位数、货物吞吐量、亿吨大港数等多项指标全国第一。
综合排名位列前三位的是1、连云港2、南京3、南通江苏沿海港口共两个1、连云港港2、大丰港,其中连云港在全国港口吞吐量可排前10,一般徘徊在9名左右。
连云港港连云港港地处中国沿海中部的海州湾西南岸、江苏省的东北端,位于北纬34°44',东经119°27'(主要港区)。
港口北倚长6㎞的东西连岛天然屏障,南靠巍峨的云台山,为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港,被誉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和新丝绸之路东端起点,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
连云港港具有悠久的航运发展史,其前身大浦港于1905 年正式对外开放,现港址始建于1933 年,1936 年建成一期工程,建国后进行了多次改扩建,特别是1973 年以来得以大规模的建设。
主要作业港区由马腰港区(原老港区)、庙岭港区、墟沟港区等组成,已形成运输组织管理、中转换装、装卸储存、多式联运、通信信息及生产、生活服务等功能齐全的大型综合性港口。
兴化港发展历程简介兴化港是位于江苏省兴化市的一座重要港口,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
从最初的一个小渔港到如今的现代化港口,兴化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成为了一个对外贸易和物流运输起着关键作用的港口。
兴化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这里只是一个小小的渔港。
随着兴化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兴化港的潜力。
在20世纪30年代,当地政府开始投资并改造港口,使其能够适应更大规模的贸易和运输需求。
这一系列的改造和投资吸引了更多的商家和船只驶入兴化港,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港口的快速发展。
在上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兴化市建立了大量的工业企业,并大量输出产品。
为了满足这些产品的出口需求,兴化港再次进行了扩建和升级。
港口的码头和设施得到了现代化的改造,并引入了更先进的装卸设备。
这一系列的改进使兴化港成为了当时江苏省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也为兴化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兴化港作为江苏省的重要门户港口,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在上世纪80年代,兴化港开始扩大港口面积、加强设施建设,提高港口的装卸能力。
兴化港成为了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大量的货物通过这里进出口,使港口发展进一步壮大。
进入21世纪后,兴化港持续进行港口的现代化建设。
港口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新增了大型的集装箱码头、散货码头等。
并且,兴化港还引进了先进的自动化装卸设备,提高了港口的效率和竞争力。
同时,兴化港还加强了与其他国内外港口的合作,努力打造一个更加开放、高效的港口服务体系。
如今的兴化港已经成为了江苏省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拥有先进的设施和完善的服务体系。
港口的货运量不断攀升,特别是在外贸出口方面,兴化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兴化港还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如国际航运、跨境电商等,不断拓展港口的发展空间。
兴化港的发展历程,既是兴化市经济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港口发展的一个典范。
通过持续的改进和创新,兴化港不断适应国内外贸易的变化,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江苏港口简介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江苏省各大港口简介徐州港交通情况水运交通:京杭运河穿境而过,沿岸建有四个内河大港。
铁路交通: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
公路交通: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有国道5条,省道20条,正在建设中的京沪、霍连高速公路通过徐州。
航空交通:国家民航一级干线机场━━徐州观音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昆明、哈尔滨等地的航线。
港区分布及泊位情况作业要求台吨,最高时完成吞吐量438万吨。
双楼港年吞吐能力达到300万吨连云港港现为江苏最大海港、苏北和中西部最经济便捷出海口、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和能源外运的重要口岸之一,以腹地内集装箱运输为主并承担亚欧大陆间国际集装箱水陆联运的重要中转港口,集商贸、仓储、保税、信息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沿海商港。
港口现状截止 2003 年末,拥有生产性泊位 30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 25 个,包括煤炭、集装箱、木材、粮食、危险品等专业码头,泊位岸线 6273 米,年设计吞吐能力 2265 万吨;目前已形成老港区、庙岭港区、墟沟港区三大港区,已经成为一个初具规模,大中小泊位配套,散杂货、集装箱并举,运输功能齐全,内外贸兼顾,以外贸运输为主的综合性国际贸易运输枢纽港。
最大潮差 5 米,最小潮差米。
航道 7 万吨级,水深米, 7 万~ 10 万吨级船舶可乘潮进出作业。
在省、市两级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帮助下,连云港港公路集装箱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正在得以逐步落实,届时将在江苏省或苏北,对经国道、省道向港口运输集装箱的车辆实行收费减免;连云港港倾力与徐州铁路分局、郑州铁路分局、济南铁路局协作,把陇海线这条内地通向出海口的惟—一条最经济、最便捷的铁路线全新打造成中西部地区的黄金通道。
目前“五定班列”越开越顺畅,海铁联运得到强化,占连云港港集装箱运量近 70 %的中西部地区集装箱与地中海、东南亚、日本、韩国等集装箱班轮航线有效衔接,实现了快速通关、进出港口。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1港口地理位置连云港港地处我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南靠云台山北麓、北倚东西连岛,地理坐标34°44′32″N,119°27′28″E。
以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为依托,东距韩国釜山港522 n mile、日本长崎港587 n mile;西至徐州223 km、乌鲁木齐3626km;南距上海港383 n mile、香港1106 n mile;北至大连港342n mile、青岛港107 n mile。
气象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属东亚季风气候,冬季受西泊利亚冷空气控制,干旱少雨,气温偏低,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南季风控制,温、湿度偏高,盛行东南风。
本规划采用连云港新浦气象站(地理坐标34°46´N,119°10´E,距港区约20公里)、大西山海洋站(地理坐标34°47´N;119°26´E,海拔高度,距港区约6公里)的多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气象、水文观测点位置见图1-2。
(一)气温本地区属东亚温带季风气候,月平均气温8月份最高,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每年出现3d。
(二)降水本地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每年的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其中6月份降水量最大。
而冬三月(1~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
多年平均降水量年最多降水量 mm年最少降水量 mm日最多降水量 mm(1985年9月1日,为罕见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5mm的天数多年平均 d。
(三)风况连云港海洋站多年风况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常风向为E向,季节分布为春、夏季E-ESE向;秋季N、NNE向;冬季NE、NNE向。
1992年以来的6级以上大风天数有所减少。
统计结果详见表1-1,风玫瑰图见图1-3。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1港口地理位置连云港港地处我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南靠云台山北麓、北倚东西连岛,地理坐标34°44′32″N,119°27′28″E。
以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为依托,东距韩国釜山港522 n mile、日本长崎港587 n mile;西至徐州223 km、乌鲁木齐3626km;南距上海港383 n mile、香港1106 n mile;北至大连港342n mile、青岛港107 n mile。
气象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属东亚季风气候,冬季受西泊利亚冷空气控制,干旱少雨,气温偏低,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南季风控制,温、湿度偏高,盛行东南风。
本规划采用连云港新浦气象站(地理坐标34°46´N,119°10´E,距港区约20公里)、大西山海洋站(地理坐标34°47´N;119°26´E,海拔高度,距港区约6公里)的多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气象、水文观测点位置见图1-2。
(一)气温本地区属东亚温带季风气候,月平均气温8月份最高,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每年出现3d。
(二)降水本地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每年的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其中6月份降水量最大。
而冬三月(1~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
多年平均降水量年最多降水量mm年最少降水量mm日最多降水量mm(1985年9月1日,为罕见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5mm的天数多年平均d。
(三)风况连云港海洋站多年风况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常风向为E向,季节分布为春、夏季E-ESE向;秋季N、NNE向;冬季NE、NNE向。
1992年以来的6级以上大风天数有所减少。
统计结果详见表1-1,风玫瑰图见图1-3。
浅析连云港港口发展现状及前景连云港是中国东海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位于江苏省东北部,背靠淮河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是华东地区重要的枢纽港口之一、连云港港口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备受关注。
连云港港口的发展现状是十分喜人的。
截至2024年,连云港港口已经建立了丰富的港口产业链,包括港口物流、航运服务、港口建筑和海洋工程等多个领域。
港口物流是连云港港口最重要的支撑产业之一,港口自身拥有5000多米的深海岸线,配套设施完善,为物流货运提供了便利条件。
连云港港口还大力发展航运服务,服务于国内外的货运船只,并通过开辟国际班轮航线,加强与其他港口的合作,提升港口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连云港港口还注重发展港口工程建设,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码头和船坞设施,提高港口的装卸效率,增强港口的吞吐能力。
连云港港口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连云港港口周边的港口竞争激烈,如青岛港、上海港等,这些港口都有着雄厚的资源和强大的综合实力,对连云港港口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其次,港口运营成本不断上升,包括劳动力成本、燃料成本等,给港口经营带来了负担。
此外,连云港港口的港口深度、港口的航道等也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改造,以适应大型船只的进出,进一步改善港口的竞争力。
然而,连云港港口的前景也十分广阔。
首先,随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物流需求将持续增长,港口的地位和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
连云港港口作为中国东海沿岸的重要港口之一,将会受益于这一趋势,并有机会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
其次,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连云港港口位于黄海、东海和太平洋的交汇点上,地理位置优势非常明显。
因此,连云港港口有望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枢纽港口之一,担当起区域合作和互联互通的桥梁作用。
同时,连云港港口还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洋旅游资源,可以发展海洋经济和旅游业,进一步提升港口发展的多元化水平。
总之,连云港港口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都是值得期待的。
盐城港(含大丰、射阳、滨海、响水港)盐城港是江苏省重要沿海港口。
盐城港是长三角地区的集装箱喂给港,盐城市和苏北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依托,苏北地区和淮河流域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是江苏省实施沿海开发战略、加快江苏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2009年8月18日,盐城市在大丰举行盐城港港口局挂牌仪式,正式成立盐城港港口局。
为适应沿海开发的新形势,加快沿海港口发展,盐城市整合大丰、射阳、滨海、响水4个港区资源,组建盐城港,成立港口局,统筹“一港四区”建设。
盐城港有四个港区,大丰港区、射阳港区、滨海港区和响水港区。
其中大丰港区以通用散杂货、石油化工和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部分临港工业开发功能;射阳港区以散杂货、石油化工和集装箱运输为主,逐步发展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滨海港区以服务后方临港工业开发为主,逐步发展部分公用货物运输功能;响水港区是承担散杂货和化工品运输为主。
盐城港大丰引航站于2009年9月经国家交通运输部批准成立,2009年10月开始试运行。
盐城市“一港四区”建设围绕“打造亿吨大港、服务科学发展”主题,坚持以沿海港口重点工程建设为龙头,全面提升港口发展规模,不断拓展港口服务功能。
大丰港区10-15万吨级深水航道成功列入交通运输部“十二五”规划,滨海港区煤炭码头等一批项目列入省“十二五”规划。
盐城港已建成或基本建成的项目有7个。
大丰港区石化码头和大件码头今年分别完成投资2.34亿元、2.3亿元,均全部完工,并试通航;大丰港区2号锚泊安全基地和响水港区大湾作业区一期化工码头均建成。
大丰港区南北作业区航道连接线工程和响水港区灌河口航道整治一期工程,今年分别完成投资3170万元、1.95亿元,正在抓紧扫尾;滨海港区出海航道今年完成投资2.5亿元,南北导堤已全部建成;射阳港区出海航道整治和疏浚工程今年完成投资4.1亿元。
盐城港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2个。
大丰港区北作业区内河航道连接线工程,起点位于北港区内河港池,利用现有海堤复河,在二期海港码头后方与刘大线航道相连,全长8.91公里,总投资6170万元,今年完成投资3170万元,工程主体施工结束,大丰港区2号锚泊安全基地工程,是石化码头的配套危险品锚泊基地,工程总投资约780万元,工程已完成施工。
连云港港口船舶进出港计划连云港港口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是中国东部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之一,也是中国沿海港口中的重要枢纽港。
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连云港港口在航运、货运、客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更好地保障港口船舶的进出港计划,提高港口运输效率,特制定了以下船舶进出港计划。
一、船舶进港计划。
1. 船舶进港申报。
船舶进港前,船舶所有人或经营管理者需提前向连云港港口管理部门进行进港申报。
申报内容包括船舶基本信息、货物信息、船员信息等。
港口管理部门将根据申报信息进行审核,并安排船舶进港时间和泊位。
2. 船舶进港作业。
船舶按照申报时间进入连云港港口后,需按照港口作业指引进行靠泊、卸货、装货等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港口作业规程,确保作业安全、高效进行。
3. 船舶进港验收。
船舶完成卸货、装货后,需接受港口相关部门的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货物数量、质量、船舶状况等。
通过验收合格后,船舶方可办理出港手续。
二、船舶出港计划。
1. 船舶出港申报。
船舶出港前,船舶所有人或经营管理者需提前向连云港港口管理部门进行出港申报。
申报内容包括船舶基本信息、货物信息、船员信息等。
港口管理部门将根据申报信息进行审核,并安排船舶出港时间和航线。
2. 船舶出港作业。
船舶按照申报时间离开泊位,需按照港口作业指引进行离港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港口作业规程,确保作业安全、高效进行。
3. 船舶出港验收。
船舶完成装货后,需接受港口相关部门的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货物数量、质量、船舶状况等。
通过验收合格后,船舶方可正式出港。
三、港口船舶进出港计划管理。
1. 港口船舶进出港计划的制定。
连云港港口管理部门将根据船舶进出港申报信息、港口作业情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船舶进出港计划。
计划内容包括船舶进出港时间、泊位安排、作业指引等。
2. 港口船舶进出港计划的调整。
在实际作业中,由于天气、航道情况、货物特殊要求等因素的影响,可能需要对船舶进出港计划进行调整。
江苏省各大港口简介徐州港交通情况水运交通:京杭运河穿境而过,沿岸建有四个内河大港。
铁路交通: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
公路交通: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有国道5条,省道20条,正在建设中的京沪、霍连高速公路通过徐州。
航空交通:国家民航一级干线机场━━徐州观音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昆明、哈尔滨等地的航线。
港区分布及泊位情况作业要求连云港港现为江苏最大海港、苏北和中西部最经济便捷出海口、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和能源外运的重要口岸之一,以腹地内集装箱运输为主并承担亚欧大陆间国际集装箱水陆联运的重要中转港口,集商贸、仓储、保税、信息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沿海商港。
港口现状截止2003 年末,拥有生产性泊位30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5 个,包括煤炭、集装箱、木材、粮食、危险品等专业码头,泊位岸线6273 米,年设计吞吐能力2265 万吨;目前已形成老港区、庙岭港区、墟沟港区三大港区,已经成为一个初具规模,大中小泊位配套,散杂货、集装箱并举,运输功能齐全,内外贸兼顾,以外贸运输为主的综合性国际贸易运输枢纽港。
最大潮差 5 米,最小潮差0.01 米。
航道7 万吨级,水深-11.5 米,7 万~10 万吨级船舶可乘潮进出作业。
在省、市两级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帮助下,连云港港公路集装箱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正在得以逐步落实,届时将在江苏省或苏北,对经国道、省道向港口运输集装箱的车辆实行收费减免;连云港港倾力与徐州铁路分局、郑州铁路分局、济南铁路局协作,把陇海线这条内地通向出海口的惟—一条最经济、最便捷的铁路线全新打造成中西部地区的黄金通道。
目前“五定班列”越开越顺畅,海铁联运得到强化,占连云港港集装箱运量近70 %的中西部地区集装箱与地中海、东南亚、日本、韩国等集装箱班轮航线有效衔接,实现了快速通关、进出港口。
连云港港吞吐量中60 %左右的货物来自中西部省区,外贸运输量比重始终在60 %以上,成为全国进口氧化铝、出口小麦和胶合板第一大港,出口焦炭第二大港,沿海出口煤炭惟一无索赔港口。
发展目标一是吞吐量,2005 年达到5000 万吨,力争2010 年进入亿吨大港行列;二是集装箱,力争每两年上一个百万标箱台阶,到2010 年争取达到300 万标箱;三是现代物流,加快构筑以港口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体系,力争2010 年建成苏北鲁南地区乃至沿陇海线规模最大、最具竟争力的物流中心。
宿迁港宿迁港位于大运河东岸,宿迁三号桥南1.2公里,宿迁市开发区东区(宿豫工业园区),占地336亩,建板桩直立式码头1120米,码头纵深平均200米,堆场8万平方米,仓库4万平方米,输送作业线12条16000平方米,起重机械16吨4台、5吨8台,建成后形成散货泊位8个,杂货泊位3个,集装箱泊位1个,年设计吞吐量320万吨。
宿迁港分二期工程建设,总投资7000万元。
码头顶高程为20.3米,底高程为13.1米,前沿距航道中心线距离176米,码头结构形式采取直立扶壁式。
一期工程占地160.73亩,建设6个泊位,其中1000吨级2个,500吨级泊位4个,计划投资3500万元。
二期工程占地175.27亩,建设6个泊位,其中2000吨级泊位2个,1000吨级泊位2个,500吨级泊位2个,计划投资3500万元。
淮安港2005年,淮安港(包括金湖港区、盱眙港区、洪泽港区、涟水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1750.06万吨,比上年增加150万吨,增长9.36%。
主要货种是煤炭、矿物性建筑材料、钢铁、非金属矿石,4大类共完成吞吐量1334万吨,占全部吞吐量的76.24%,进15多于出口,进口量达1296万吨,占总吞吐量的74.1%,是腹地消费型港15。
到2005年底,全港共有码头泊位398个,其中千吨级以上泊位34个,最大靠泊能力2000吨,码头岸线总长14834米,设计年吞吐能力2955万吨。
2005年,淮安港投资4050万元用于港口建设。
投入1535万元用于淮安新港一期工程附属设施建设。
一期工程岸线长度510米,于2003年6月28日开工建设,2004年11月26日主体工程通过验收,2005年11月26日竣工投产,新增泊位8个,其中1000吨级2个,500吨级6个,新增吞吐能力245万吨。
投入2010万元用于淮安东港基础设施建设,淮安东港于2004年8月13日开工建设,到2005年底驳岸工程基本完工。
盐城港2005年,盐城港(包括陈家港港区、滨海港区、射阳港区和大丰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2540万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739TEU,分别比上年增长6.9%和85.2%。
其中,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5.9万吨,比上年增长95.2%。
主要货种矿石、煤炭、石油天然气、化工原料、粮食、钢铁、木材分别达到235万吨、615万吨、26万吨、107万吨、225万吨、235万吨、7.5万吨。
到2005年底,全港共有码头泊位487个,设计年吞吐能力5164万吨。
其中集装箱泊位3个,吞吐能力6万TEU。
盐城港长三角地区的集装箱喂给港,盐城港有三个港区,射阳港区、滨海港区和响水港区。
射阳港区以散杂货、石油化工和集装箱运输为主,逐步发展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滨海港区以服务后方临港工业开发为主,逐步发展部分公用货物运输功能;响水港区是承担散杂货和化工品运输为主。
扬州港扬州港1985年建于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北岸交汇处,直接经济腹地辖三市、三区、一县,间接腹地辐射苏、鲁、皖、川、鄂、赣、沪等省市,通达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扬州港占地480亩,占用岸线1.8公里,现有码头泊位8个,其中万吨级泊位3个,客运泊位1个,拥有库场20余万平方米,装卸运输设备100多台(辆),最大起重能力60吨。
近年扬州港中转物资50余种,有13个国际著名集装箱公司的班轮和5条内贸集装箱航线班轮挂靠。
2001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万TEU,完成外贸吞吐量95万吨,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扬州港有16条星级豪华游轮挂靠,2001年接待游轮125艘次,进出外国游客1万余人。
港区有海关、海事、边防、国检等查验机构和代理单位驻港办公。
扬州港“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为货主、船东服务,曾获得“全市十大运输企业”、省“搬运装卸文明企业”、“有功集体”、“学习‘华铜海’轮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扬州港发展前景看好,扬州港愿以真诚、卓越的服务为扬州及其腹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扬州港1985年开港,现为国家一类开放港,目前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重要港口。
扬州港口建设已初具规模,全港拥有各类码头泊位39个,其中万吨级码头泊位13个,千吨级码头泊位17个,形成了以六圩港区为龙头,仪征港区、江都港区为两翼的港口群。
泰州港泰州港(原高港港)系长江25个干线港口之一,形成于北宋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1902年开埠,1958年成立高港港务管理局,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1997年更名为泰州港务管理局;根据国务院国办(2001)91号文规定,2002年12月下放,2003年9月实施政企分开,更名为泰州港务有限公司,2004年3月经泰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改制为民营控股企业。
泰州港位于苏北沿江的中部,港口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上距南京145公里,下离南通119公里,是长江进入B级航区的第一个港口,港口岸线稳定,水深域宽,风平浪低,潮汐差小,可常年通航靠泊5万吨级的海轮。
港口腹背宁通高速公路、新长铁路及宁启铁路,过高港汽渡与沪宁高速相连,南官河、引江河与港口毗邻,水陆交通十分便捷,素为苏中及苏北地区货物进出口的重要门户,是长江下游北岸理想的海、江、河换装良港。
公司现有杨湾、高港、永安三个长江港区和海陵内河港区一个,有长江泊位22个,其中万吨级泊位7个,集装箱、石油、沥青、液化气等专用码头各一座。
生产库场60多万平方米,其中集装箱堆场1.3万平方米。
近年来泰州港生产发展很快,截止2006年底,我公司持续7年保持了港口生产的稳步增长。
港口吞吐量由原来100万吨增长到2006年的1085万吨,外贸吞吐量由原来的10万吨增长到2006年的180万吨,集装箱由原来的不足4000TEU增长到2006年6万TEU。
短时间内泰州港实现了由内河港向海港的转变,港口综合实力也不断增强,港口具备集装箱、件杂、散货、液体各形态货物的装卸能力,目前接卸以木材、钢铁、原油、沥青、铁矿、煤炭、硫磺等主要大宗外贸货种近20个。
与世界上40多个国家的港口有运输往来。
至“十一五”末泰州港将准备再建2个5万吨、2个3万吨、1个1万吨级的码头泊位,货物总吞吐量将达到3000万吨。
为了配合港口码头建设,泰州市还将新建一批高等级疏港公路、高等级航道、港口专用铁路,增加从高速公路叉道口直通港区的疏港公路,完善公共港区的疏散能力,并不断拓展经营领域,进一步完善其交通枢纽、现代物流、港口贸易、港航信息的“四大港口功能”。
南京港南京港依托华东重镇南京市,经济地位突出,交通条件优越,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今天的南京港已成为我国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地区江海换装、水陆中转、货物集散和对外开放的多功能的江海型港口, 2003 年货物吞吐量已达 6600 多万吨。
是我国内河第一大港。
辖区范围北岸上自驷马河河口,下至仪征泗源沟,全长 110 公里;南岸上自慈湖河口,下至大道河,全长 98 公里。
自然岸线长 208 公里。
性质功能交通部、江苏省 1995 年联合批复的《南京港总体布局规划》明确南京港的性质功能是:南京港地处江苏省省会及铁路、公路运输主干线与长江水运主通道的交汇处,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线地区主枢纽港之一,是南京市和南京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南京港将立足南京地区和长江流域、面向世界,成为现代化、多功能的江海型主枢纽港;并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协同发展,成为长江流域航运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
腹地范围直接腹地:南京及安徽省滁州地区。
间接腹地:水陆中转腹地:津浦线、沪宁线、宁皖赣线铁路沿线地区。
江海中转腹地:长江沿线的重庆市、四川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的沿江地区。
岸线利用根据 1995 年交通部及江苏省联合审批的《南京港总体布局规划》,结合所掌握的建设项目情况,估计南京港辖区范围内尚余宜港岸线约 44 公里,其中:深水岸线约 14 公里,主要包括龙谭 7.5 公里;西坝 4 公里;仪征等 2.5 公里。
镇江港镇江港位于长江三角洲暨江苏省中部的镇江市,地处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十字交汇处。
上距南京87公里,下距长江入海口279公里。
铁路以镇(江)大(港)地方铁路将港区与沪宁线相连;公路以沪宁高速、104国道为公路主骨架,以润扬大桥为过江通道,贯通苏南、苏北公路网。
航空东距常州机场70公里,西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90公里,均有高等级公路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