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右舵车前围板设计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2.96 MB
- 文档页数:14
汽车设计规范汽车设计规范是指为了保证汽车的安全、稳定、性能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汽车设计规范的主要要求:1. 安全规范:汽车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和国际安全规范,包括碰撞安全、侧翻安全、防火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汽车必须配备安全气囊、安全带、防抱死制动系统等。
另外,汽车的结构设计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在碰撞中能够有效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
2. 稳定性规范:汽车设计要求具备良好的操控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在驾驶过程中能够稳定行驶。
例如,汽车的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等必须具备合理的设计和调校,以保证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3. 性能规范:汽车设计要求具备良好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
动力性能包括加速性能、最高车速等,经济性能包括燃油消耗、碳排放等。
设计者在选择车身结构和发动机等方面需要权衡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的平衡,以满足用户对车辆性能的需求。
4. 环保规范:汽车设计要求符合环保要求,包括达到国家和国际的排放标准。
设计者要选择低排放的发动机和使用环保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汽车设计也要考虑到可回收利用和废弃物处理等环保问题。
5. 人机工程学规范:汽车设计要求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以提供舒适、便利和安全的驾驶体验。
设计者需要考虑人机界面的设计,包括仪表板、座椅、操纵装置等,以确保驾驶员能够方便地操作车辆。
6. 质量规范:汽车设计要求符合质量控制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设计者需要选择优质的材料和零部件,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以确保汽车的持久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汽车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汽车的安全、稳定、性能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汽车的设计者需要参考这些规范,并结合用户需求和技术水平,设计出具有优良品质的汽车产品。
XX公司企业规范编号xxxx-xxxx汽车设计-汽车车身侧围设计校核规范模板XXXX发布汽车车身侧围设计校核规范1、范围本规范定义了汽车侧围设计校核工作的内容及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轿车、SUV等新车型开发的侧围设计校核工作。
2、对于产品设计的一般校核要求2.1 符合整车造型特征要求。
2.2 外表面符合cas面要求。
2.3 结构设计合理,满足:碰撞、NVH、轻量化的设计要求。
2.4 所有设计满足: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及维修工艺性的要求。
2.5 选材应满足:冲压、焊接、碰撞、经济、轻量化的要求。
2.6 所有设计符合3D数据和2D图纸的设计要求。
2.7 基准设定合理,并符合:设计、制造、检测三基准统一的原则。
2.8 防错校核,对称件尽可能沿用,如不能沿用必须有明显的防错措施。
2.9 强化减重意识,冗余边全部去除,设计减重孔。
2.10 零件数模设计本身的强度、刚度问题。
是否需要布置加强筋、加强翻边等;零件结构是否合理,避免应力集中。
2.11 总成内各零件之间不得有干涉。
1)除需焊接面外,其余面之间的间隙需大于2mm,见图1。
图1 图22)两零件焊接面之间的圆角半径定义关系要求:R1≤15mm,R2=R1+2mm; 15<R1≤30mm,R2=R1+3mm;R1>30mm,R2=R1+5mm;见图2。
3)接头边缘与倒角间距校核,要求2mm,见图3。
图33、对于冲压件的设计校核要求3.1 在产品结构设计时,应注意与冲压方向的一致性。
3.2 在产品结构设计时,应注意凸模与板料接触时,受力的均衡性。
3.3 在产品结构设计时,应注意板料受力与流动的均匀性。
3.4 一般情况下各要素不允许与冲压方向存在负角。
3.5 对压弯、翻边件要给以适当的弯曲半径R≥2t(图4)、直边高度h≥R+2t(图5)和工艺缺口(图6)。
图4图5 图7图63.6 弯由边冲孔时,孔边到弯曲半径R中心的距离L不得过小,以免弯曲成型后会使孔变形,其值L≥2t,如图7所示。
汽车挡板安全设计标准是什么
汽车挡板安全设计标准是制定和规范汽车挡板设计的一系列标准要求,旨在确保汽车挡板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汽车挡板安全设计标准:
1. 国家标准:不同国家制定了汽车挡板的安全设计标准,如中国的《汽车应用零部件安全技术要求》和美国的《汽车挡板安全标准》等。
这些国家标准包含了挡板的各项技术参数、材料选择、安装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2. 挡板材料:挡板应采用高强度和高韧性的材料,以确保在碰撞事故中能够有效吸收和分散能量,减轻对乘车人员和车辆结构的冲击。
常见的挡板材料包括钢板、铝合金等。
3. 抗冲击性能:挡板应具备良好的抗冲击性能,能够在发生碰撞时有效吸收和分散能量,减轻碰撞带来的冲击力。
这需要挡板具有一定程度的变形能力,以保护乘车人员和车辆结构。
4. 安全感知系统:现代汽车挡板在设计中也可以考虑加入安全感知系统,如撞击传感器、安全气囊等。
这些系统可以在碰撞发生时及时感知,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提高乘车人员的安全性。
5. 安装要求:挡板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挡板能够稳固地固定在车辆上,并能够在碰撞发生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挡板的安装点和连接方式也需要合理设计,以保证挡板和车辆结构之间的稳固性。
6. 可靠性和耐久性:挡板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能够长时间使用而不会发生失效。
这需要挡板在设计和生产中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使用高品质的材料和加工工艺。
总之,汽车挡板安全设计标准的制定目的是为了保障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车辆结构的完整,通过规范挡板的设计、材料选择、安装和可靠性要求等方面,提高汽车的整体安全性能。
目录一、使用范围 (1)二、引用文件 (1)三、术语和定义 (1)四、数模分类和用途 (2)五、数模的输出格式和基本要求 (3)六、卡扣的典型安装结构 (8)七、自攻螺钉结构的技术要求 (17)八、聚丙烯(PE)酸泡棉胶带的选用 (18)九、注塑件工艺要求 (19)十、内外饰基础公差设计要求 (21)一、使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内外饰三维数模的基本要求、包含的内容、格式及一般工艺要求。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技术中心新开发或衍生开发车型的内外饰设计。
二、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设计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设计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设计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设计规范。
汽车产品零部件编号规则电子类设计文件管理规定数模设计验收标准外饰件三维数模设计规范汽车产品塑料零部件结构设计规范车门外装饰板设计规范三、术语和定义3.1 一次开发件指一个部件,其由设计部门独立完成全部设计和性能开发的零部件。
3.2 二次开发件指一个部件,其需要由设计部门和供应商联合完成设计或完全由供应商进行设计开发。
因此,二次开发件分为黑匣子件和灰匣子件。
黑匣子件:由设计部门确定或确认供应商提供的安装硬点,由供应商负责完成结构、功能设计的零部件,其设计职责属于供应商;设计部门通常限制于要求与相关件接口连接和功能性要求的验证。
灰匣子件:指一个部件,其由设计部门负责局部设计(主要指满足整车结构需要的零部件修改部分),由供应商主导完成性能开发的零部件。
四、数模分类和用途4.1 在技术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的不断深化,从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数模精确度,为此内外饰三维数模又分成不同的阶段。
4.2 根据阶段不同,分别对内外饰三维数模进行定义并说明其用途,见表1表1五、数模的输出格式和基本要求5.1 三维数模输出格式要求三维数模以CATIA V5R17文件格式输出(如以UG格式输出,应与标准化部特别约定,版本则为UG2.0)5.2 数模版本要求输出数模文件名的构成由零部件编号、版本号、日期三个部分组成,版本号定义如下:S 为逆向数模、Y为工艺数模、Z为NC数模,详细要求按Q/CC JG011《电子类设计文件管理规定》执行。
轿车车身侧围外板设计方法【摘要】:轿车侧围外板是整个车身开发中设计周期最长、模具开发周期最长、工艺最复杂的零件。
同时它又是整个车身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基准,可以保证车身各组成结构可以保持同步设计。
同时,侧围外板也是整车造型的一个重要载体,整车的侧面外观特征绝大部分都是通过侧围外板体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在整车开发过程中,一定要牢记侧围外板是基准、核心,是任何零件都无法比拟的一个重要零件,这就要求我们在前期分析、布置的时候,与车门有关系的零件一定要布置合理,以尽量减少后期的修改设计。
【关键词】:侧围外板;车身设计;流程;Abstract: The car body side outer panel is the longest of the design cyc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body, mold the longest development cycle, a process the most complex parts. But it also is an important benchmark in the entire body design, you can ensure that the body composition can keep pace with design. The same time, the side wall of the outer plate is also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vehicle shape, the side of the exterior features of the vehicle the vast majority are reflected through the side wall outer plate in the vehicle development process, so we must bear in mind that side wall the board is the benchmark co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ny parts can not be compared to our preliminary analysis, layout, door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s, which requires a certain arrangement is reasonable, in order to minimize late to modify the design.Key words: side wall outer plate; body design; process;1.概述从侧围结构功能设计角度看,侧围设计主要考虑A柱部分的视野、门槛、门洞部分的乘降性、密封性等设计要素。
汽车前格栅设计指导汽车前格栅设计指导1.简要说明汽车上的格栅一般分为两种:散热器格栅和进气格栅。
散热器格栅通常电镀处理,更倾向于装饰性质,用于装饰散热器及整车前部的外露件;进气格栅主要为散热器提供进气通道,同时起到装饰的作用。
1.1主要作用(1)、为散热器提供进风通道(2)、装饰作用(3)、为其他零件(如标牌、雾灯等)提供安装载体1.2零件构成图上图为S18前格栅装配图(仅供参考)2.设计构想◆法规要求所有零部件的设计,都需要满足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这是设计的基础。
1)2)标题领域标准号备注环保标准ELV DIRECTIVE2000/53/EC◆功能要求:满足散热器进风量要求◆周边匹配性◆装配工艺是否可行◆工艺可行性◆成本低,重量轻3.产品结构设计3.1法规要求外部凸出物(ECE R26,EEC74/483,EEC79/488,GB11566):所有格栅上凸出且能被直径为100的球触及的圆角半径不得小于2.5mm。
()环保要求(DIRECTIVE2000/53/EC):材料满足此要求。
3.2功能要求格栅进气面积应满足散热器散热要求,设计时格栅有效进气面积应达到散热器面积三分之一以上(经验值)。
在前期造型设计的时候应注意这个问题,在考虑投影面积时需要考虑到散热器的大小以及散热器的放置位置等。
3.3造型是否满足要求格栅是外观件,所以要求造型整体美观,且易于成型。
3.4工艺可行性格栅的材料一般为ABS,注塑成型,加工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分模线分析,分模线不应暴露在产品的表面,以及产生表面缩痕等现象;2、结构可行性分析,不应存在倒脱模等工艺不可行结构;3、采用合理的脱模斜度,使产品易于脱模;4、结构牢靠性分析。
3.5装配工艺可行性采用合理的结构,易于装配,与周边配合服帖。
3.5.1格栅与保险杠装配3.5.1.1格栅一般采用卡接形式,与保险杠本体装配在一起。
格栅前保本体此种安装方式操作方便,需注意的是卡接结构的角度。
右舵车行驶规则右舵车行驶规则是每个司机在驾驶右舵车时必须要牢记和遵守的基本规定。
在国际上,右舵车的行驶规则是普遍适用的,因此了解和遵守这些规则对于避免交通事故、提高驾驶安全性至关重要。
右舵车行驶规则不仅仅是简单的操作要领,更是一种文化差异和交通安全的保障。
在许多国家,右舵车已经成为主流,因此遵守右舵车行驶规则也是一个现代司机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首先,右舵车行驶规则的核心在于行车的方向控制。
右舵车的方向盘位于车辆的右侧,因此在驾驶时需要习惯性地将身体向右侧偏移,以便更好地观察前方道路情况。
此外,右舵车的方向盘控制方式也与左舵车有所不同,需要驾驶员通过细致的操作来确保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细致的方向控制是驾驶右舵车的基本技能之一。
其次,右舵车行驶规则还包括在交叉口和转弯时的操作要领。
在交叉口和转弯时,右舵车需要特别关注车辆的位置和前方车辆的行驶方向,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在交叉口直行时,右舵车需要靠近道路中线以确保视野的清晰度;在左转时,则需要注意前方左侧车辆的行驶情况,同时保持车速的稳定性。
此外,在右转时,右舵车需要多加留意右侧道路上其他车辆的行驶情况,以确保转弯的安全性。
再次,右舵车行驶规则还涉及到超车和变道时的注意事项。
在超车时,右舵车需要提前观察前方道路情况,并打开转向灯进行示意;同时,需要确保超车时的车速和距离,尽量避免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
在变道时,右舵车需要特别留意左侧和后方道路情况,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此外,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右舵车还需要特别关注车辆间的距离和速度差异,以确保整体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最后,右舵车行驶规则的遵守需要广大司机的共同努力。
在现代社会,交通安全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右舵车行驶规则的遵守不仅仅是司机的责任,更是一种文明行为和法律意识的体现。
因此,只有广大司机能够共同努力,遵守右舵车行驶规则,才能真正确保交通安全和车辆稳定性。
综上所述,右舵车行驶规则是每个司机必须要关注和遵守的基本要求,其核心在于方向控制、交叉口转弯、超车变道等方面的操作要领。
XX公司企业规范编号xxxx-xxxx汽车设计-汽车后围板设计规范模板XXXX发布汽车后围板设计规范1目的、范围、内容概要1.1目的主要目的:指导后围板总成设计;提供一个后围板总成设计的思路。
1.2 范围该规范主要适应于M1类车型的后围板总成的设计。
M2,M3,N,O,L 类车后围板总成设计可以参考此指南的相关内容。
1.3 内容该规范主要介绍了汽车开发过程中后围板总成设计的过程,首先对后围板在整车中的功能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以及后围板总成设计所需要注意的要点,并且针对后围板处潜在的失效模式和以往车型出现的重大历史问题进行了汇总,在新车型开发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排查这些问题。
2.后围板总成主要功能定义2.1后围板总成功能概述后围板是车身骨架的一个重要构件,其功能主要有:创造空间功能、提高整车性能功能,主要包括碰撞,整车刚度、安装功能等。
2.2后围板总成对行李箱空间的考虑后围板一个重要功能是“围”,围的目的就是创造空间,所以在后围板设计时首要考虑的是其创造空间的功能,行李箱的最主要的功能是储物,而对于大多车行李箱内会有备胎的布置,所以对于备胎布置在行李箱内的车型,在后围板设计时必须考虑:1.后备胎的取放(备胎布置在行李箱内情况)2.其它随车工具的存放在满足以上存放空间的同时,使行李箱容积最大化。
2.3后围板布置对碰撞的考虑白车身在整车碰撞扮演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后部碰撞,根据经验后部吸能空间必须有足够的间隙,才能满足碰撞法规,使整车碰撞性能满足目标要求,所以在造型过程中,后围板设计需校核与后保险杠外蒙皮间隙,给后保横梁、后保险杠以及保险杠吸能泡沫提供足够的布置空间,以便有充足的吸能空间,使整车满足碰撞设计目标。
为了满足中国和欧洲的后部碰撞法规要求,后围板到后保横梁距离至少需在35mm以上,推荐大于50mm。
图1 后围板处典型截面2.4后围板总成设计刚度方面的考虑整车刚度是轿车重要性能之一,刚度不足会造成车身出现疲劳破坏,现代汽车设计对刚度要求越来越高;车身骨架横梁是车身扭转刚度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而后围板总成位于车身后端,其功能相当与车身骨架的一根横梁,所以在后围板设计过程中尤其需注意后围板截面刚度,尤其是其与侧围的搭接头的刚度,如果刚度不足,会造成后背门洞拐角的疲劳开裂。
右舵车前围板设计规范右舵车前围板设计指南1.概述1.1该指南的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指导右舵车前围板总成设计;提供一个右舵车前围板总成设计的思路。
1.2该指南的主要内容该指南主要介绍了汽车开发过程中右舵车前围板总成设计的过程,首先对右舵车前围板在整车中的功能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尤其是安装功能,以及右舵车前围板总成对整车的碰撞和NVH方面的知识做了简要的概述,同时对右舵车前围板总成设计要点作了描述,最后对右舵车前围板在加工制造方面作了阐述。
1.3该指南的应用范围本指南主要适用于M1类车型的右舵车前围板总成,M2,M3,N,O,L 类车右舵车前围板总成设计可以参考其相关内容。
2.右舵车前围板总成主要功能定义2.1 右舵车前围板总成功能概述右舵车前围板又称前挡板或防火墙,是前舱中的一个重要构件,其功能主要有:1.是发动机舱与车厢之间的隔板,实现良好驾驶环境的关键件;2.满足多种件的安装;3.提高整车性能功能,主要包括碰撞,整车刚度以及改善座舱的环境等。
2.2右舵车前围板安装功能、孔及标准件的功能介绍下面介绍一下右舵车前围板的安装功能,因安装零件比较多,下面是以各分系统来一一阐述其安装功能:2.2.1底盘件图一:底盘件安装示意图2.2.2电器件图二:电器件安装示意图2.2.3右舵车前围板上的植焊螺栓、凸焊螺栓比较多,其用途如下图所示:在前挡板有很多固定减震隔热垫及线束的植焊螺栓、固定底盘件的凸焊螺栓、搭铁螺栓。
图三:紧固件图四:紧固件2.2.4右舵车前围板上不仅有如此多的紧固件,还有种类繁多,形状和功能都各异的孔,如下图所示:图五:各种孔的作用3.右舵车前围板设计对碰撞及刚度的影响3.1右舵车前围板布置对碰撞的考虑白车身在整车碰撞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右舵车前围板的结构在前碰中非常关键,通常我们用入侵量来评判碰撞的好坏;在IIHS (64Km/h 40% 偏置碰)中右舵车前围板(脚部)侵入量≤100mm,否则会扣分,具体在试验测量时选取5个点,点5是制动踏板中心沿-X方向在前挡板上的投影点,2到点5是150mm,点4到点5是250mm,左右对称,详细如下图所示:图六:IIHS测量腿部压缩量的示意图对Euro-NCAP(64Km/h 40% 偏置碰)右舵车前围板(脚部)侵入量≤150mm,否则会扣分。
而Euro-NCAP测量时和IIHS点的数量和位置不一样,不过他是参考了IIHS的测量点,点3也是制动踏板沿-X方向在右舵车前围板上的投影,左右各200mm得到点1和5,点4的Y坐标和点3的相等的,Z坐标是在比前地板高出20mm(此值是估值),左右各200mm得到点2和6,详细如下图所示:图七:Euro-NCAP&C-NCAP测量腿部压缩量的示意图通常为了在偏置碰撞中分散载荷、减少侵入量,提高整车安全系数,在乘员舱的前部增加了下图所示的其他结构件。
如下图所示:图七:前碰中能量传递路径目前公司现有车型中,用一个斜撑加强板的较多,典型的有A01、B11,具体车型与其相关结构有关;在这个框架结构中,右舵车前围板内或外的横梁将左右前纵梁连为一体,与该横梁相连的三角状加强板又分别将右舵车前围板与铰链柱、中通道连接在一起。
这种结构能非常有效地阻止右舵车前围板向乘员舱侵入。
下面是两个国外车型的此结构展示:通常在设计的前期,我们为满足国内碰撞要求,要求前保横梁前端到右舵车前围板前端的距离减去动力总成在X方向的长度>425mm,为满足美标碰撞此值要求>560mm。
3.2右舵车前围板总成设计刚度和NVH方面的考虑现代轿车大多采用承载式车身结构,要求车身能够承担使用过程中的各种载荷,主要包括扭转、弯曲和碰撞等。
如果刚度不足,会引起车身的门框、窗框、发动机舱口和行李箱开口等处变形过大,导致车门卡死、玻璃破碎、密封不严以至渗雨、漏雨以及内饰脱落等。
由于车身刚度不合理,最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汽车的行驶平顺性、舒适性、操纵性、密封性等各种性能。
右舵车前围板对整车的扭转刚度和模态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件,正如B11车型的CAE分析时将前围板的件厚度从1.2mm减低到1.0mm时,整车的扭转刚度降低了5%,模态减少了0.2hz;右舵车前围板在设计时,NVH方面需考虑以下要点:1.原则上不能有任何孔洞通向机舱,必须有的我们务必注意密封;2.右舵车前围板与地板以及竖板和纵梁搭接焊缝必须涂抹点焊密封胶;3.右舵车前围板与地板以及竖板和纵梁搭接处必须涂PVC密封胶,搭接拐角处所有缝隙必须涂抹密封胶;4.右舵车前围板非安装孔,在涂装时必须选择相应的堵件进行封堵,较小孔用堵片封堵;5.右舵车前围板前后必须加上吸音垫,一般是一些发泡材料和纤维类的材料;6.尽可能的在大的平面上增加一些加强筋,以提高自身的刚度。
3.右舵车前围板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4.1右舵车前围板设计和布置流程及注意点前面是对整个右舵车前围板的功能和对碰撞、刚度、模态的影响做了简单的描述,想必大家对右舵车前围板这个件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主要是对右舵车前围板的设计思路做一个阐述,通常情况下,我们设计一个新的右舵车前围板需要考虑哪些东西呢?任何一个零件的型面都受制于其性能和功能,针对一个新学者你怎么样去设计右舵车前围板?图八:右舵车前围板特征面及截面的示意图在设计右舵车前围板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总布置平面图,从总布置平面图上我们可以得到heel point的坐标(如下图):图九: **总布置平面图有了此坐标我们就可以得到面1了;当然在设计的后期我们一定要考虑此面和后地板的焊接面布置关系,确定是前地板在上面还是右舵车前围板在上面。
目前公司规划院推荐的焊接模块化里前舱是一个整体模块,后在下部车身总成焊接时,落入前地板总成,按照这种焊接关系,我们的前地板的焊接面一定要在右舵车前围板的焊接面的上面。
根据公司现有生产车型及竞争车型所得的数据,我们知道踏板中心到人体踵点的距离是为人体脚长的2/3~3/4,踏板到地毯的距离F1>=5mm,一般地毯的厚度是15mm 左右,那么F=F1+15,如下图我们可以得到面2;图十:脚与踏板布置示意图一般情况下我们在quick surface 阶段,绘制右舵车前围板时是没有面3的,面3的形成主要是考虑到碰撞的要求,我们要增加加强板,所以在这里我们就要向内收缩,为保证到三元预催的距离在50mm以上(看下图),现有公司车型B11在外侧,也有一些车型的此类加强板布置在驾驶舱内的。
如A01就是在里面,看下图:图十一:右舵车前围板与动力总成等的布置截面最后,我们怎么样可以得到面4呢?这个还是要从布置空间这里来考虑,根据公司现有生产车型及竞争车型分析我们要求,动力总成到面4的距离在50mm以上(看上图)。
当然我们在布置这4个面要考虑到碰撞性能的要求,按照车技委的要求:下面我们讨论最后一个重要的面体特征——面5,此特征面主要是为了避让轮胎包络的,同时还要考虑挡泥板布置和防滑链的使用;一般而言,根据选用的防滑链的标准型号不一样,防滑链的厚度也不一样,通常我们做轮胎包络面时将防滑链也放在其中,如没有防滑链数据一般将轮胎包络面向外偏移15mm左右,同时仍然要求包络面到钣金的间隙是20mm以上。
到现在为止我们整个右舵车前围板的主要面大致的已经形成了,现在我们主要阐述一下,怎么样定义上下左右的边界:1)上边界:由对总布置图可以知道前风挡玻璃和发盖布置,结合典型截面分析,就可以得到流水槽布置。
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连接呢?一般有两种情况2)下边界:需要考虑与前地板的搭接及排气系统的布置,通常前地板都是置于右舵车前围板上面,这个主要是由焊接关系的决定的;一般完整的排气系统是由预催化器、补偿器(波纹管)、主催化器、前消声器、后消声器构成,一般由三种形式:第一种,底盘下置式催化器第二种,紧耦合式催化器第三种,紧耦合+底盘下置式通常这种形式的排气系统,我们需要给更大开口,以满足其布置空间,当然还要考虑隔热垫的布置空间。
3)左右边界,也是在典型截面里确定其与A柱下部的连接方式就可以了,我现在常用的由四种形式:个人认为,第一、第二种主要考虑了焊接的方便性以及对冲压问题的综合考虑,而第三种在Y方向的面上没有贴合,这样我们可以控制Y方向上的精度,从而更易控制整个白车身的宽度,第四种主要是强度上考虑了,我们可以在两个面上加上焊点。
前面已经说过,右舵车前围板的安装功能显著,脚踏板安装支架、空调安装支架,转向柱加强板、以及歇脚板支架等等,为了实现他们的功能我们需要增加一些安装支架,最后增加一系列形状和功能各异的孔及加强筋、加强板之类的,到此右舵车前围板基本已经设计出来了。
我们增加孔一定要考虑后期如何密封,那就要求开孔的尺寸满足精简后堵件的尺寸,当然小孔可以用堵片封堵。
4.2右舵车前围板设计通用性前舱部分是右舵化车身设计中改动最大的部件,而右舵车前围板总成是右舵化车身设计的重中之重。
前面多次提及,该结构是分隔发动机舱和驾驶室及乘员室的主要屏障,整车主要的系统件如制动器、离合器、主线束、空调进出水管及进风口、洗涤机构等都安装在右舵车前围板总成上。
在左改右设计时,因驾驶员布置在右侧,要求制动鼓、空调进出水管、空调进风口等也相应布置在左侧,踏板组、方向盘等需布置在右侧;上述一切布置的改动都要求右舵车前围板总成在结构上在左舵车基础上重新设计以满足系统件装配及工作要求。
目前公司出口车型较多,改成右舵的车型较多,为了避免后期更改较多建议,前期总布置要同时分析左右舵布置;另一种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总装模块化可以实现左右舵右舵车前围板的共用,从而不影响焊装的白车身,但是对密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图就是公司竞争车型的(Tiguan、Golf5、BMWX5),他们中有两个比较典型的结构,其中之一就是以Tiguan、Golf5为代表的整体模块化结构:另一种就是以X5为代表的半模块化结构(如下图)这两种形式的模块化都是在总装车间用螺栓固定在车身上,为加强密封周边都是增加了涂胶槽。
5.右舵车前围板加工制造及注意事项5.1右舵车前围板模具设计及选材事项1/4 DR2/4 TR+CTR+CPI+PI3/4TR+CTR+CPI+PI4/4 FL+TR+PI费用高,即使是国内模具厂家也是在200万以上,因公司车型常有右舵化改制,这就要求了新项目在设计初期就要有左舵和右舵共用模具的理念,这样大大节约了公司成本,个人认为实现右舵车前围板模具左舵和右舵共用模具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右舵车前围板型面是对称的。
右舵车前围板选材,以前公司车型一般用DC06 0.8mm、1.0mm的,现在大多都选用B170P1、B210P1 1mm、1.2mm的,尤其是B 级车都是在1.0mm以上的。
5.2右舵车前围板焊接、涂装注意事项右舵车前围板上的植焊螺栓、凸焊螺栓、螺母种类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