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9.29 KB
- 文档页数:12
学院南湖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市花园小区5# 住宅楼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专业班级:建环N081 学生:寿志刚学号8一、选题的背景、意义一般来讲,任何建筑都必须进行给排水设计,这关乎着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随着土地资源的紧,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成为设计师的必备技能,但因其使用人数多,给排水结构复杂等原因而难以让设计者掌握。
所以,特选此高层建筑设计作为本人的毕业设计。
该设计建筑共有12层,住宅楼,几乎涉及了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所有容。
所以我通过这次设计达到以下几点目标:(1)通过毕业设计,巩固自己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加强自己的基本技能,使自己的知识体系综合起来,以达到能独立完成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目的。
(2)通过毕业设计,掌握资料获取、处理数据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
(3)通过毕业设计,了解社会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及时补充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国外对建筑给排水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分别是节水新技术和节能新技术。
(一)节水新技术1.推广使用优质管材、阀门由于镀锌钢管容易生锈,会造成水质污染。
长时间闲置后再使用时会有锈水放出导致浪费。
同时接头处如果锈蚀也会漏水渗水。
如果采用新型管材如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不锈钢管、铜管、PP—R管、PE管、PVC—U管等就能很好的解决此类浪费问题。
阀门是建筑给排水中最常用的配件之一,其类型和质量的好坏也能影响用水的质量。
一般情况,截止阀比闸阀关的严,闸阀比蝶阀关得严。
当同等条件时,我们就应当选用更能够节水的阀门。
2.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一套好的设备能够对水资源的节约产生非常大的作用。
例如,通常淋浴喷头每分钟喷水约25L,而节水型喷头则每分钟只需要约9L水,节约了一多半的水量。
可见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的节水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节水的效果。
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一、课题要求及工程概况1、设计原始资料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河北省某高校高层建筑—图书馆给水排水工程设计(1)工程概况本工程所在地秦皇岛市,为高层图书馆,建筑面积14726m。
本楼设地下一层,地上九层,楼内设有电梯2部,供客人乘坐,其中一部为消防电梯。
地下室内可布置水池、水泵等贮水和升压设备。
地下一层4.20米(含500覆土),首层—九层3.90米;顶层5.50米。
室内外高差0.75米,室外地坪至檐口高:36.85米。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环绕该楼有校区的DN200低压生活给水管道,管顶埋深1m,常年可靠给水压力0.2MPa。
该市建有生活污水处理厂,污废水分流排放。
污废水管道均为DN500,管道埋深标高-2.5m。
冰冻线深度0.7m。
城市可提供一路独立电源。
(2)建筑图纸总平面图,地下室平面图,建筑首层平面图,建筑二层平面图,建筑标准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电梯机房、水箱间平面图,卫生间大样图,剖面图。
2、设计任务与内容(1)建筑内部生活给水系统设计;(2)建筑内部消防系统设计;(3)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设计;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告诉进步,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建筑业也向高层化、人性化发展。
高层建筑是指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100米以上的建筑高度的为超高层。
本课题中图书馆室外地坪2至檐口的高度为36.85米,属于高层建筑。
与一般多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相比,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在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等方面是相同的。
但高层建筑在构造上层数多、建筑高度大、建筑功能广、建筑结构复杂、所受外界条件限制等,使其给排水工程更加复杂。
因此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除了要满足水量、水压、水质的要求外,还要解决高层因建筑高度过高而引起的水锤、震动、噪声和渗漏等问题。
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x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1.设计目的及意义(1)通过此次毕业设计,使我可以进一步加深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使之系统化、综合化;(2)此次毕业设计着重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并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毕业设计加强对我们资料获取、实验方法、数据资料的综合处理,计算机应用等最基本的工作实践和科研能力的培养;(4)由于近年来我国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小高层住宅渐成城市房地产开发的主要模式,选择此课题十分有意义。
2.设计拟解决的实际问题(1)建筑给水无负压给水设备是否允许设置变频给水设备的优化问题(节能问题)新型管材的技术经济比较及适用性研究高层分区供水的优化问题(2)消防系统热泵与贮水设备的配置平衡、冷热水压的平衡、与传统供热设备的比较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比较热水管道保温材料选择(3)排水系统建筑排水允许的最大流量地漏的设置防止水封破坏的措施排水管材的使用雨水的排水与利用3.设计拟应用的现场资料综述本工程为拟在陕西省西安市新建XX其中一栋18层的住宅楼,总高度为5.48米,其中建筑高度为54m,总建筑面积为616.05m2。
本建筑为1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两种户型,A型建筑面积14.44m2,B型建筑面积16.456m2,层高3米。
水源来自市政管网,管径DN100,常年可供水压.5MPa,水质符合饮用水标,且在市政水引入管装有倒流防止器。
室内排水管道自流入室外水井。
每户设有卫生间和盥洗室,卫生间设有洗手盆、蹲式大便器等卫生器具。
4.设计拟应用的文献综述毕业设计是集理论与实践一体的教学环节,是大学学习的综合运用。
通过一个完整的毕业设计可以使我对相关的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有较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此次毕业设计我做的课题是陕西省西安市一新建小区给排水系统设计,设计当中应用的文献主要有: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其详细介绍了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热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洒给水系统等,为我的方案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开题报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余姚某高层住宅给排水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课题名称:余姚某高层住宅给排水设计2、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地球上的生物,也就没有人类的今天。
人类工作及生活活动都离不开水。
地球上的水是在一定条件下循环再生的,水资源是生态系统的支持系统。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加上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们开始感到可用水资源的匮乏。
1997年联合国水会议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石油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
”当今,世界各国都已认识到了节水的重要性。
地球表面虽然有70%被水覆盖,但是淡水还不到3%,且分布不均。
我国的水资源虽然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 /4。
近年来,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上游水土保持能力下降,由于绿地蒸发量减少,使降水量逐年减少,长江水变黄,黄河水断流。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急速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城市用水量成倍上升。
由于城市下水道与污水处理设施的不健全,加上粗放型中小型工业低效率生产的监督机制不完善,大量污水排入河道,因而,给水资源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
我国目前约有300个城市缺水,部分城市采用定时供水的措施以解决水短缺的问题。
不断增长的用水量与短缺而又不断被污染的水资源问题,将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节水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建筑中采用节水技术是节水的重要方面。
雨水利用:雨水亦能缓地球之渴,“天赐之水”要用好雨水可作为替代水源, 有减少地下水的消耗、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的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广泛的意义[1]。
我国雨水资源丰富, 但这部分资源在缺水城市大多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相反在城市暴雨时往往积水严重, 产生洪涝灾害。
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雨水就是一种“天赐”之宝。
建筑给排水开题报告建筑给排水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建筑给排水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建筑物内外的水的供应和排放系统。
在现代社会,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对于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至关重要。
因此,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施方法,探讨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2. 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3.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控制;4.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改进措施。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施方法。
其次,进行实地调研,观察和记录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成果:1. 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施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参考;2. 发现并分析建筑给排水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3. 提高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保障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4. 为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五、研究计划1. 第一阶段(一个月):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施方法;2. 第二阶段(两个月):进行实地调研,观察和记录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交流和讨论;3. 第三阶段(一个月):分析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撰写研究报告;4. 第四阶段(一个月):对研究报告进行修改和完善,并进行最终的总结和归纳。
六、研究的限制和不足本研究的限制和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本研究的实地调研范围可能有限,无法对所有类型的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全面研究;2. 本研究主要依靠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的方法,缺乏实验数据的支持;3. 本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可能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建筑给排水设计开题报告建筑给排水设计开题报告一、背景介绍建筑给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建筑物内外的水资源的供应和排放,对于保障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开题报告旨在探讨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要性、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重要性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合理的给水设计能够保证建筑物内的用水供应充足,并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其次,科学的排水设计能够有效地排除建筑物内的废水和雨水,保持建筑物的干燥和清洁。
最后,建筑给排水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要求,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三、现状分析目前,建筑给排水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商业综合体和住宅小区涌现出来,对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也为建筑给排水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一些老旧小区和农村地区,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维护相对滞后,导致了供水不足和污水排放不畅的问题。
四、发展方向未来,建筑给排水设计将朝着更加智能化、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首先,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建筑物内部的给排水系统将实现智能化管理,通过传感器和自动控制设备,实现对用水和排水的监测和控制。
其次,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建筑给排水系统将更加节能环保,比如利用太阳能、雨水收集系统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建筑给排水设计还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减少污水的排放和对水资源的浪费。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总结和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现状和问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同时,将结合具体的建筑项目,分析其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情况,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实践基础。
六、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对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格式建筑给排水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题目:小区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二、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高层住宅小区的分布也日趋广泛,加之排水设施日益老化,小区排水问题亟待解决。
小区给排水系统作为小区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直接关系到小区日常生活和环境卫生教育的高质量实现,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设计选题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研究的内容和目标:1. 系统分析小区给排水系统的现状和问题;2. 确定适宜的小区给排水系统设计和改建方案;3. 对小区设计的给排水系统进行优化和改善;4. 实现小区防洪、防涝,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环保水平。
四、设计思路和技术路线:本设计将主要采用以下技术路线:1. 调研分析小区现行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使用和管理情况;2. 根据小区人口实际情况、气候条件、地形地物等综合影响设计给排水系统;3. 选取合适的给排水设备,考虑设备的质量、成本、维护与管理等因素;4. 针对小区排水中间处理过程,优化处理工艺流程;5.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资源化利用,实现环保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五、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本设计旨在给小区给排水系统的优化与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
通过设计合理的给排水系统,能够缓解城市排水压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强小区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居民居住质量,使之在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产生更好的效益。
六、拟采取的研究方法:1. 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法采用数据采集;2. 采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整合理论知识;3. 采用现代软件设备绘制原理图和效果图。
七、参考文献:1. 戴兵.给水排水工程学[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2. 张翠萍.城市排水综合管网设计思路及技术路线探讨[J].能源与环境,2017(12):6-9.3. 王树臣. 给排水工程设计:上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 张坤,董国伟. 城市排水工程综合实践教程[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5. 段佳,张利红,唐明睿. 城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技术应用研究[J],建筑科技,2016(3):33-40.以上为此次小区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的开题报告,望批准。
建筑给水排水开题报告建筑给水排水开题报告一、引言建筑给水排水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供水系统、排水系统以及相关设备的设计、安装和维护。
本文将探讨建筑给水排水的重要性、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建筑给水排水的重要性建筑给水排水系统是建筑物正常运行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供水系统提供清洁饮用水,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排水系统则负责将废水和污物排出建筑物,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正常运行的给水排水系统能够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防止疾病传播,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三、建筑给水排水的发展历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给水排水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过去,建筑物的给水排水系统主要依赖于自然力,如重力和气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力和机械设备的应用逐渐成为主流。
现代建筑给水排水系统采用了各种先进的技术,如水泵、水箱、水处理设备等,以确保供水的稳定性和水质的安全性。
四、建筑给水排水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建筑给水排水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安全性:系统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卫生要求,排水系统能够有效排除废水和污物。
2. 经济性:系统设计应尽可能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
3. 可靠性:系统设计应考虑到供水排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出现漏水、堵塞等问题。
4. 灵活性:系统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需求和变化的环境条件。
五、建筑给水排水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给水排水系统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可能会出现以下趋势:1. 智能化:通过智能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给水排水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
2. 绿色化:采用更环保的技术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可持续性。
3. 节能化:通过优化系统设计和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效果。
4. 水资源综合利用:通过水处理和回收技术,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
建排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建排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课题选定后,在研究工作开始之前,要准备向导师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独立完成,下面给大家分享了建排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一起来看看吧!题目:长沙星愉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一,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本课题是研究高层建筑给排水以及消防工程的一套系统,使我们熟悉在高层建筑中常见的供水方式以及安排消防设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重要内容。
从这套系统的设计和安排过程中,学会实际运用需要考虑注意的问题。
为我们毕业以后为进入实际的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程概况:1建筑设计资料星愉大厦建于长沙市,是集宾馆、商贸、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大楼。
地下一层至三层为设备用房、车库、门厅、总服务台、洗衣房、消防控制中心、咖啡室、茶室及制作间、餐厅、厨房、会议室、办公室、公共卫生间等。
厨房设有洗涤盆、洗涤池、污水池。
公共卫生间内设蹲式大便器、洗脸盆、污水盆,男卫生间设有小便斗。
5~14层为客房,每层客房有总服务台、开水间等。
共有310个床位。
每套客房均设有卫生间,内设坐式大便器、洗脸盆、浴盆各一件。
14层以上为电梯机房及设备等用房、高位水箱等。
餐厅每日就餐人数为800人次,整个大楼工作人员为300人。
建筑图有各层平面图。
其他如:室内、外气象资料可查阅相关手册。
2结构设计资料采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无抗震要求。
主梁高600mm。
结构图纸略。
施工现场无地下水。
2城市给水排水设计资料2.1给水水源建筑以城市给水管网为水源,在大楼西面有给水管道通过,距1轴线5m,其公称直径为500mm,管顶标高均比路面低2.5m。
城市给水管网常年可保证的资用水头为25mH2O水柱。
总硬度小于300mg/L。
城市给水管网不允许直接抽水。
2.2排水条件城市目前污水处理负荷有限,城市排水管道为污水与雨水排水管,位于大楼西面,距1轴线8m。
要求生活污水经化粪池进行局部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生活废水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建筑给排水系统是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排水、供水和灭火等功能。
合理设计建筑给排水系统,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益,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因此,对于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本次毕业设计的目的是根据实际工程需求,设计一个适用于特定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于建筑物的给排水需求进行分析和总结,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2. 对于建筑物的内部给排水布置进行设计和规划,确保布局合理;3. 计算建筑物的供水和排水管道的尺寸、流量和压力等参数;4. 设计建筑物的污水处理装置,保证排放水质符合环保要求;5. 评估给排水系统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三、主要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对于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规范和实践经验进行系统的文献调研,并进行综述和总结。
2. 实地调查法:对于特定建筑物的地理环境、用途和人员密度等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实际工程需求和约束条件。
3. 数学分析法: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建筑物给排水管网的尺寸、流量和压力等参数。
4. 工程实践法:通过实际的工程设计过程,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预期成果为一个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给水和排水管道的布置、污水处理装置的设计、管道尺寸和压力等参数的计算等。
创新点有:1. 结合实际工程需求,针对特定建筑物进行设计和优化;2. 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水质的处理效果;3. 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可行性,为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五、可行性分析本毕业设计的可行性得到以下保证:1. 充分利用现有的建筑给排水设计原理、规范和实践经验,避免重复工作;2. 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软件进行给排水系统的参数计算,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3. 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工作可以通过与建筑公司、设计院、环保部门等的合作来完成;4. 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可以通过与专业人员和领域内的专家进行讨论和评审来确保。
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开题报告本设计项目的背景、意义和应用前景,国内外设计概况,发展趋势,立论依据, 本项目的特色或创新之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设计条件以及主要的参考文献、软件等:1、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作为即将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学生,此次毕业设计的经历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使得学生对实际工程设计流程有一定的了解。
特别是对专业课的学习,对建筑的给水排水工程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毕业设计对我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之一,是检验我们掌握所学专业知识程度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毕业设计,能使我们系统掌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原则、程序、设计步骤和方法,更进一步学习标准图集的参考与选用,以及对设计说明书和图纸的要求,使我们在工程设计方面得到一次全面锻炼。
检验我们综合处理室内给水管道,排水管道和热水管道与房屋建筑结构关系的能力,提高设计,计算绘图能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特别是生活空间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
节水节能已经提上日程。
这就要求我们建筑给水排水专业人员更加努力。
在做好合理设计的同时,更应开放思维,提高节水节能意识,为创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本次毕业设计为住宅楼的给水、排水、热水、消防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2、国内外设计概况,发展趋势,立论依据高层建筑给排水的任务高层建筑给水工程的任务,主要是解决建筑内部的生活、生产、消防用水问题,即按建筑的需要将各类用水送至各用水地点,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的用水条件,满足建筑内日常生活、生产用水需要;而消防给水对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更多向使用方便舒适、造型美观、节水、低噪、多功能卫生器具。
给水附件多品种、多功能、美观、节水。
重视水质保障,增强防水质污染措施。
工程技术的更新。
对节约用水、减少环境污染开辟了新的前景。
对生活给水系统,更加注重节水、节能和使用的舒适的方向发展。
开题报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小高层住宅给排水工程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绿色环保、节约能源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话题。
在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于2006 年3 月1 日开始实施,绿色建筑成为当前建设领域的热点,也是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其核心包括节水、节能、节地、节材及建筑智能化等。
对于高层建筑,为满足用水通常需要增压供水,因此节能与节水有着相当紧密的关系,特别是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除了保证用水点水量的水压要求外,还应特别考虑节水与节能。
1.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压力由于市政给水管网承受的压力有限,供水水压通常难以完全满足高层建筑的供水要求,因此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常采用增压给水方式,将管网进水直接引入贮水池中,然后用水泵将水抽到水箱或打到水罐中,再向给水系统供水。
市政给水管网供水水压通常为200Pa 左右,夜间可以达到250 ~ 270Pa左右,但由于以往市政供水管网供水安全性不是很稳定,为确保建筑供水的安全性,宁愿舍弃该部分水压,从而造成电能的浪费,尤其是当贮水池位于地下层时,反而把可用压力全部转化成负压,很不经济合理。
高层建筑的下面几层通常是用水量较大的公共服务商业设施,如:浴室、洗衣房、汽车库、餐厅、美发厅等,用水量占建筑物总用水量相当大的比例,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供水管网安全性较好,特别是新建城区,供水水压也较大。
因此,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利用市政给水管网提供的水压,高层建筑下部几层直接采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上部采用水箱供水或水泵加压供水,当下部用水安全要求较高时,设计中可以考虑将上下部分管网用常闭阀门进行连接,平时分区供水,市政管网发生事故时,将常闭阀门打开,由水箱或水泵加压供水,在节能的同时可以兼顾供水的安全性。
2.积极推广节水节能技术我国水资源缺乏,再加上水污染,使得水资源以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建筑给排水的开题报告建筑给排水的开题报告一、引言建筑给排水是指建筑物内部的供水、排水、通风、采暖、燃气等设施系统,是建筑物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基础设施。
本报告旨在探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建筑给水系统1. 给水系统的组成给水系统由水源、水处理设施、输水管道、水泵、水箱等组成。
水源可以是自来水、地下水或雨水收集系统。
水处理设施用于净化水质,确保供水安全。
输水管道将水从水源输送到建筑物内的各个用水点。
水泵用于提供足够的水压,保证供水的稳定性。
水箱则起到储水的作用,以应对突发情况。
2. 给水系统的设计原则给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供水量、水质、水压和供水可靠性等因素。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用途,合理确定供水量和水压要求。
水质应符合卫生标准,可通过适当的水处理设施实现。
供水系统应具备备份机制,确保供水的可靠性。
三、建筑排水系统1. 排水系统的组成排水系统由污水管道、雨水管道、排水设备和排水管道组成。
污水管道用于排放建筑物内的污水,雨水管道用于排放雨水和雨污水。
排水设备包括马桶、浴缸、洗手盆、厨房水槽等,用于收集和排放废水。
排水管道将污水和雨水从建筑物排出,连接到污水处理设施或雨水收集系统。
2. 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类型和用途,以及排水量、排水速度和排水质量等因素。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情况,确定合适的排水设备和管道尺寸。
排水管道的坡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以保证排水的畅通性。
排水系统应具备防臭、防水浸和防止污水倒流的功能。
四、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1. 维护与检修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维护与检修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定期清洁和检查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和排水设备,及时发现并修复漏水、堵塞等问题。
定期检测水质,确保供水的卫生安全。
定期检查水泵和水箱,保证其正常运行。
2. 节水与环保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水与环保是当前的热点议题。
通过采用节水设备和节水措施,减少用水量。
同时,加强污水处理和雨水收集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