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瓶阀
- 格式:doc
- 大小:225.00 KB
- 文档页数:7
气瓶附件
气瓶附件是指瓶帽、瓶阀、易熔合金塞和防震圈等。
气瓶附件是气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瓶安全使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瓶帽
保护瓶阀用的帽罩式安全附件的统称叫瓶帽。
其功能在寸;避免气瓶在搬运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碰撞而损伤瓶阀,甚至造成瓶阀飞出、气瓶爆炸等严重事故。
为防止气体泄漏,或由于超压泄放装置动作,造成瓶帽爆炸,在瓶帽上要开有排气孔。
为避免气体由一侧排出而产生的反作用力,会使气瓶倾倒或横向转动,排气孔应是对称的两个。
瓶帽应满足下列要求:
a.应具有良好的抗撞击性能。
为此,应禁止用灰口铸铁制造瓶帽:
b.应具有互换性,装卸方便,不易松动;
c.同一工厂制造同一规格的瓶帽,重量允差应不超过5%。
瓶帽按其结构型式可分为固定式和拆卸式两种,见图2—10和图2—11所示。
拆卸式瓶帽枉帽口处车有内螺纹,借此与颈圈螺纹相配合。
这种瓶帽在使用或充气时,都需要将其从气瓶上拆卸下来,但使用或充气完毕后,应将其安装上。
然而由于其历史原因,我国的瓶帽螺纹规格不一,加工精度较差,加之螺纹在使用中造成的损伤和锈蚀严重,以及颈圈外螺纹的撞击变。
氧气瓶安全使用规程氧气瓶是一种广泛使用于医疗、工业和实验室等领域的重要器材,它能够提供纯净的氧气用于呼吸和氧气治疗。
然而,由于氧气的特殊性质,使用氧气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以下是氧气瓶安全使用规程。
一、氧气瓶储存和搬运1. 氧气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干燥地方,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和高温热源,防止氧气瓶爆炸。
2. 氧气瓶在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严禁用力碰撞或摔落,避免瓶身变形或破损。
3. 搬运氧气瓶的人员应穿戴防静电鞋,以防止静电引发火灾。
4. 氧气瓶搬运时,应保持瓶阀朝下,防止阀门受损或发生泄漏。
5. 氧气瓶在运输中应固定牢固,防止颠簸造成氧气泄漏或瓶身破损。
二、氧气瓶使用注意事项1. 进行氧气瓶操作前,应检查氧气瓶是否漏气。
可通过涂抹肥皂水在瓶口上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2. 使用氧气瓶时,应先打开调压器或减压阀,然后缓慢打开氧气瓶阀门,避免产生冲击流。
3. 氧气瓶的使用温度一般不应超过40°C,以免高温导致氧气压力增加,引发危险。
4. 当氧气瓶出现异常情况时,如瓶阀漏气、瓶身变形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5. 在进行氧气输送或使用时,禁止使用火种或明火,以防止氧气泄漏引发火灾。
6. 氧气瓶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瓶阀,将瓶阀保持在关闭状态,避免氧气泄漏。
三、氧气瓶安全防护措施1. 在氧气瓶的存放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2. 氧气瓶储存区域应作好防火防爆措施,如安装灭火设备和防爆器材。
3. 进入氧气瓶储存区域的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和防滑鞋,以防止静电火花引发火灾。
4. 禁止在氧气瓶存放区域吸烟或使用明火,防止引发爆炸事故。
5. 定期对氧气瓶进行检查,包括瓶身、阀门和阀帽的完整性,以及压力表的准确性。
6. 氧气瓶在储存和搬运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磕碰或撞击,保持瓶身的完整性。
7. 氧气瓶爆炸事故发生时,应立即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包括迅速疏散人员、通知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氧气瓶的使用规定模版1、氧气瓶在出厂前必须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严格进行技术检验。
检验合格后。
应在气瓶的球面部分作明显标志。
2、充灌氧气瓶时必须首先进行外部检查,并认真鉴别瓶内气体,不得随意充灌。
3、氧气瓶在运送时必须戴上瓶帽,并避免相互碰撞,不能与可燃气体的气瓶、油料以及其他可燃物同车运输。
搬运气瓶时,必须使用专用小车,并固定牢固。
不得将氧气瓶放在地上滚动。
4、氧气瓶一般应直立放置,且必须安放稳固,防止倾倒。
5、取瓶帽时,只能用手或板手旋转,禁止用铁器敲击。
6、在瓶阀上安装减压器之前,应拧开瓶阀,吹尽出气口内的杂质,并轻轻地关闭阀门。
装上减压器后,要缓慢开启阀门,开得太快容易引起减压器燃烧和爆炸。
7、在瓶阀上安装减压器时与阀口连接的螺母要拧得坚固,以防止开气时脱落,人体要避开阀门喷出方向。
8、严禁氧气瓶阀、氧气减压器、焊炬、割炬、氧气胶管等粘上易燃物质和油脂等,以免引起火灾或爆炸。
9、夏季使用氧气瓶时,必须放置在凉棚内,严禁阳光照射;冬季不要放在火炉和距暖气太近的地方,以防爆炸。
10、冬季要防止氧气瓶阀冻结。
如有结冻现象,只能用热水和蒸气解冻,严禁用明火烘烤,也不准用铁敲击,以免引起瓶阀断裂。
11、氧气瓶内的氧气不能全部用完,最后要留0.1—0.2MPa的氧气,以便充氧时鉴别气体的性质和防止空气或可燃气体倒流入氧气瓶内。
12、气瓶库房和使用气瓶时,都要远离高温、明火、熔融金属飞溅物和可燃易爆物质等。
一般规定相距10m以上。
13、氧气瓶必须做定期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
14、氧气瓶阀着火时,应迅速关闭阀门,停止供气,使火焰自行熄灭。
如邻近建筑物或可燃物失火,应尽快将氧气瓶移到安全地点,防止受火场高热而引起爆炸。
氧气瓶的使用规定模版(2)使用氧气瓶的规定是确保安全和有效使用氧气,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在使用氧气瓶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使用:1. 安全操作规程- 在使用氧气瓶之前,必须先仔细检查瓶身,确保没有明显的损坏或泄漏。
氧气、乙炔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为确保安全生产,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对氧气、乙炔气瓶装卸、运输、储存、保管及现场作业做如下规定,要求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和贯彻落实。
安监站不定期进行检查。
一、装卸、运输安全管理1、在运输前,要检查瓶嘴气阀、安全防震胶圈是否齐全,瓶帽应紧牢,安全附件齐全有效,瓶身、瓶嘴是否有油类等。
2、装卸时,瓶嘴阀门朝同一方向,防止互相撞击损坏和爆炸。
3、运输气瓶的车辆且只能装运一种气瓶,不能混装,不准装运其它可燃气体。
4、在用车辆、手推车运输气瓶时,应轻装轻卸,严禁碰撞、抛掷、滚滑,防撞击、跌落,禁止用电磁机械装卸气瓶。
二、储存、保管安全管理1、气瓶存放场所不能和办公室或休息室设在一起,仓库距离有人建筑必须大于15m。
2、仓库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远离明火,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m。
3、保管和使用时应防止沾染油污;放置时必须平稳可靠,不应与其他气瓶混在一起;不许曝晒、火烤及敲打,以防爆炸;库房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气瓶在使用现场或班组小库内储量不得超过5瓶。
4、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距离热源明火在____米以外。
5、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措施,避免阳光曝晒,氧气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乙炔库内温度不得超过40℃。
6、仓库内不得存放其它物品;室内不设电器装置,必须选用防爆型电灯,电器开关和熔断器都应设置在库房外;存储场所应干燥,防止雨(雪)淋、水浸;7、仓库要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现场要悬挂操作规程。
8、仓库内必须配有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9、仓库内外要设置“严禁烟火”标志,气瓶区有明确区分醒目标识如“氧气危险”“乙炔危险”等。
10、在储存场所的15m范围以内,禁止吸烟、从事明火和生成火花的工作,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
11、空瓶和满瓶必须要清晰的在瓶体上标明(如:空瓶可在瓶体上写“空”,有气体的要写“满”或者“有”),并且空满瓶要分开存放,以免混淆。
12、严禁乙炔气瓶与氧气瓶及易燃物品同室储存。
气瓶附件气瓶附件是指瓶帽、瓶阀、易熔合金塞和防震圈等。
气瓶附件是气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瓶安全使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瓶帽保护瓶阀用的帽罩式安全附件的统称叫瓶帽。
其功能在寸;避免气瓶在搬运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碰撞而损伤瓶阀,甚至造成瓶阀飞出、气瓶爆炸等严重事故。
为防止气体泄漏,或由于超压泄放装置动作,造成瓶帽爆炸,在瓶帽上要开有排气孔。
为避免气体由一侧排出而产生的反作用力,会使气瓶倾倒或横向转动,排气孔应是对称的两个。
瓶帽应满足下列要求:a.应具有良好的抗撞击性能。
为此,应禁止用灰口铸铁制造瓶帽:b.应具有互换性,装卸方便,不易松动;c.同一工厂制造同一规格的瓶帽,重量允差应不超过5%。
瓶帽按其结构型式可分为固定式和拆卸式两种,见图2—10和图2—11所示。
拆卸式瓶帽枉帽口处车有内螺纹,借此与颈圈螺纹相配合。
这种瓶帽在使用或充气时,都需要将其从气瓶上拆卸下来,但使用或充气完毕后,应将其安装上。
然而由于其历史原因,我国的瓶帽螺纹规格不一,加工精度较差,加之螺纹在使用中造成的损伤和锈蚀严重,以及颈圈外螺纹的撞击变图2-9 钢质焊接液化石油气钢瓶形状示意图形,往往造成瓶帽装不上去,即使是勉强装上去了,在运输与使用中又经常脱落下来,既不方便,又容易发生事故。
瓶帽螺纹应符合GB 8335—87气瓶专用螺纹的要求。
其尺寸见表2—11。
固定式瓶帽帽口也有的车有螺纹,但此螺纹不起紧固作用。
其连接主要靠帽口处的紧固螺栓。
安装充装卡具或减压器,均可直接从固定式瓶帽的侧孔与瓶阀出气口相接,并供助于专用扳手.从固定式瓶帽的顶孔内开关瓶阀。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如用户无特殊要求,一般应配戴固定式瓶帽。
二、瓶阀瓶阀是气瓶的主要附件,它是控制气体进出的一种装置。
(一)对瓶阀的要求.L瓶阀材料应不与瓶内所盛装气体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允许影响气体的质量。
2.瓶阀上与气瓶连接的螺纹,必须与瓶口内螺纹相匹配,并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氧气瓶的安全使用要点氧气瓶是一种用于供应纯氧气的装置,主要用于医疗、工业以及急救等领域。
由于氧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因此在使用氧气瓶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措施。
下面是使用氧气瓶的一些安全使用要点:一、存放与搬运1. 氧气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阴凉干燥、无火源和恶劣环境的专门储存区域,距离可燃物品和易燃物品保持一定的距离。
2. 氧气瓶应垂直存放,不得倒置或平放,以免瓶底出现腐蚀、漏气和不稳定等情况。
3. 在搬运氧气瓶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摔落,防止瓶身受损。
4. 搬运氧气瓶时,应使用专门的手推车或担架,避免直接用人力搬运,以免造成伤害。
二、连接与使用1. 在连接或更换氧气瓶时,应确保氧气瓶和氧气装置之间的接口干净、无尘、无油污,并应正确选择和安装密封垫圈,以确保氧气瓶和氧气装置之间的密封性。
2. 连接氧气瓶和氧气装置时,应采取标准的带螺纹连接方式,并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拧紧。
在连接或拆卸时,应避免使用力过大或力过小,以免损坏连接件。
3. 使用氧气瓶时要确保阀开启和关闭自如,阀门应处于完全开启或完全关闭的状态。
4. 氧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直接阳光照射,以免增加瓶内温度,引发危险。
三、防护与预防1. 使用氧气瓶时,操作人员应穿戴合适的防护性服装,包括防火防爆服、手套、眼镜等。
避免穿着易燃易爆衣物,以免产生静电或火花引发危险。
2. 使用氧气瓶的场所应保持干净整洁,排除杂物和易燃材料,防止产生火源。
3. 在使用氧气瓶的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瓶体的外观状态,如果发现瓶体有明显变形、划痕或漏气现象,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4. 在使用氧气瓶的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瓶体压力表的读数,确保压力正常。
四、急救与应对1. 如遇到氧气瓶泄漏或其他事故,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立即关闭氧气瓶阀门,并迅速将瓶体移到安全地点,如无法控制情况,应及时报警并寻求救助。
2. 如发生火灾事故,应迅速将氧气瓶从火场中搬移,防止加剧火势。
3. 在处理氧气瓶泄漏或其他事故时,应使用合适的灭火器材,如CO2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
氧气瓶的安全使用要点(1)出厂前,必须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严格进行技术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做好防振工作:在贮运和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措施避免剧烈振动和撞击,尤其是严寒季节,在低温情况下,金属材料易发生脆裂而造成气瓶爆炸。
汽车运输时,应缓行,注意路面情况,不得紧急刹车,气瓶必须有护圈和戴好瓶帽,摆放要平稳。
搬运气瓶时,应用专门的抬架或小推车,不得肩背手扛,禁止直接使用钢绳、铁链条、电磁吸盘等吊运氧气瓶。
应轻装轻卸,严禁从高处滑下或在地面滚动。
使用和贮存时,应使用栏杆或支架加以固定,且应牢靠,防止气瓶倾倒。
(3)做好防热工作:要防止气瓶直接受热,应远离高温、明火和熔融金属飞溅物等10m以上。
(4)做好防静电火花和绝热压缩工作:在开启瓶阀和减压器操作时容易出现问题。
高速气流中的静电火花放电、固体微粒的碰撞热和摩擦热、气体受突然压缩时放出的热量(即绝热压缩)等,都可能成为氧气瓶和减压器爆炸着火的因素。
因气瓶里的氧气一般均含有部分水和锈皮等,当瓶阀或减压器开得过快时,则随氧气高速流动的水滴和固体微粒,就会与管壁产生摩擦而出现静电火花。
而绝热压缩的危险则是高压气流的冲击,将使减压器内局部(高压室或低压室)的气体受突然压缩,瞬时产生的热量会使温度剧增,完全有可能使橡胶软隔膜、衬垫等材料着火,甚至会使铜和钢等金属燃烧,造成减压器完全烧坏,还会导致氧气瓶着火爆炸。
(5)留有余气并关紧阀门,使气瓶保持正压,以防止可燃气体进入瓶内,同时便于瓶内气体成分化验。
(6)超过检验期限的气瓶不得使用。
氧气瓶每3年必须做一次技术检验。
(7)当瓶阀或减压器发生冻结时,只能用热水或蒸气进行解冻,绝对不允许用火焰烤或烧红的金属去烫。
(8)做好防油工作。
氧气瓶阀不得沾有油脂,同时也不能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或油污工作服等接触阀门或减压器等。
氧气瓶的安全使用要点(二)氧气瓶是用于供应氧气的特殊设备,主要用于医疗机构、实验室以及特定工业领域。
氧气瓶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引言氧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科研等领域的重要气体。
然而,由于其具有高度氧化性、易燃以及高压等特性,不正确的操作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本文档旨在介绍氧气瓶的安全操作技术规程,以确保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一、氧气瓶的存放和搬运1.氧气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干燥、清洁的室内环境中,远离易燃物、易爆物和可燃材料。
2.存放氧气瓶的仓库应具备防火、防爆等安全设施,并严禁堆放超过规定高度的氧气瓶。
3.氧气瓶应妥善保管,防止碰撞、摔落或被钢制物品划伤。
二、氧气瓶的安全操作1.在使用氧气瓶前,应查看瓶体标志和标签,确保瓶内压力在安全范围内,并检查阀门是否完好,是否有泄漏现象。
2.操作人员在接触氧气瓶时,应保持干燥的手部和穿戴防静电服,以防止静电引发火灾事故。
3.在操作氧气瓶时,严禁使用钢丝绳等容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应使用专用的开启工具,避免引发火灾。
4.操作人员在接驳氧气瓶阀门时,应使用正确的开启方式,不可用独立气源开启和接触带有静电的金属物品。
5.在更换氧气瓶时,应先关闭气瓶阀门,等待气压完全释放后再拧下管道连接。
6.使用氧气瓶时,严禁使用油脂、有机溶剂和易燃物质等物品,以避免发生爆炸和火灾事故。
7.使用氧气瓶的设备或工具必须装备有压力表和安全阀等安全装置,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8.使用氧气瓶时,应定期检查瓶体是否存在泄漏、腐蚀、变形等情况,并及时修理或更换。
三、氧气瓶故障处理1.当氧气瓶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将泄漏的氧气瓶移到室外,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火花、明火等引发火灾。
2.氧气瓶阀门发现有异常或漏气时,应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3.氧气瓶发生碰撞、摔落或其他意外情况时,应立即予以检查,确保瓶体没有损坏或泄漏,并及时修理或更换。
四、紧急应急措施1.在氧气瓶发生泄漏或着火时,应立即采取紧急疏散措施,迅速撤离人员,并拨打火警电话请求消防部门协助处理。
2.在氧气瓶泄漏事故中,应使用湿毛巾等物品捂住口鼻,以避免吸入过量氧气造成危险。
气瓶附件气瓶附件是指瓶帽、瓶阀、易熔合金塞和防震圈等。
气瓶附件是气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瓶安全使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瓶帽保护瓶阀用的帽罩式安全附件的统称叫瓶帽。
其功能在寸;避免气瓶在搬运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碰撞而损伤瓶阀,甚至造成瓶阀飞出、气瓶爆炸等严重事故。
为防止气体泄漏,或由于超压泄放装置动作,造成瓶帽爆炸,在瓶帽上要开有排气孔。
为避免气体由一侧排出而产生的反作用力,会使气瓶倾倒或横向转动,排气孔应是对称的两个。
瓶帽应满足下列要求:a.应具有良好的抗撞击性能。
为此,应禁止用灰口铸铁制造瓶帽:b.应具有互换性,装卸方便,不易松动;c.同一工厂制造同一规格的瓶帽,重量允差应不超过5%。
瓶帽按其结构型式可分为固定式和拆卸式两种,见图2—10和图2—11所示。
拆卸式瓶帽枉帽口处车有内螺纹,借此与颈圈螺纹相配合。
这种瓶帽在使用或充气时,都需要将其从气瓶上拆卸下来,但使用或充气完毕后,应将其安装上。
然而由于其历史原因,我国的瓶帽螺纹规格不一,加工精度较差,加之螺纹在使用中造成的损伤和锈蚀严重,以及颈圈外螺纹的撞击变图2-9 钢质焊接液化石油气钢瓶形状示意图形,往往造成瓶帽装不上去,即使是勉强装上去了,在运输与使用中又经常脱落下来,既不方便,又容易发生事故。
瓶帽螺纹应符合GB 8335—87气瓶专用螺纹的要求。
其尺寸见表2—11。
固定式瓶帽帽口也有的车有螺纹,但此螺纹不起紧固作用。
其连接主要靠帽口处的紧固螺栓。
安装充装卡具或减压器,均可直接从固定式瓶帽的侧孔与瓶阀出气口相接,并供助于专用扳手.从固定式瓶帽的顶孔内开关瓶阀。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如用户无特殊要求,一般应配戴固定式瓶帽。
二、瓶阀瓶阀是气瓶的主要附件,它是控制气体进出的一种装置。
(一)对瓶阀的要求.L瓶阀材料应不与瓶内所盛装气体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允许影响气体的质量。
2.瓶阀上与气瓶连接的螺纹,必须与瓶口内螺纹相匹配,并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氧气瓶充装操作规程范文一、引言本操作规程之目的在于规范氧气瓶充装作业流程,确保作业人员之安全及瓶装氧气品质符合相关标准,以保障用户之健康与生命安全。
二、作业前准备1. 确认充装车间通风状况良好,无明火及易燃物品存在。
2. 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充装设备,包括压力表、阀门、管道等,均处于完好无损状态。
3. 确认充装氧气符合相关法规及标准。
三、作业流程1. 检查充装瓶外观是否完整,若发现损坏或品质问题,应立即淘汰。
2. 确认充装瓶已通过有效检验并有相应标识,以确保充装瓶之安全可靠性。
3. 将充装瓶置于充装台上,确保其稳定。
4. 确认充装设备与充装瓶连接稳固,无泄漏现象。
5. 开启充装设备电源并调节充装压力,确保压力处于规定范围之内。
6. 打开充装设备主阀门,将氧气注入充装瓶内,过程中保持充装瓶垂直。
7. 观察充装压力表指针,压力达到规定数值时,关闭充装设备主阀门。
8.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若充装瓶压力无变化,则表示充装完成。
9. 断开充装设备与充装瓶之连接,关闭充装设备主阀门,取下充装瓶。
10. 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妥善存放充装瓶。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保障人身安全。
2. 在充装过程中,严禁吸烟或使用任何火源物品。
3. 充装车间应保持干燥,防止水分侵入充装瓶导致品质问题。
4. 充装车间内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确保安全通道畅通无阻。
5. 充装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保养,并执行安全检查。
6. 所有进入充装车间之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及考核,无经验者不得单独作业。
7. 若发现充装瓶出现异常现象,如异响、泄漏等,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向相关人员报告。
五、作业记录1. 每次充装完成后,记录充装瓶规格、充装压力、充装日期等相关信息。
2. 记录充装瓶批次号,便于追溯充装质量。
3. 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上报,确保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六、责任分工1. 充装作业人员:负责具体作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充装。
GB 10877—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89—03—25批准 1990—01—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氧气瓶阀的基本型式、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工作压力不大于30MPa的氧气瓶上的阀门,也适用于公称工作压力不大于30MPa的氮气和空气瓶上的阀门。 本标准不适用于高纯氧、氮气瓶上的阀门。 注:本标准的压力均指表压。
2 引用标准 GB 1173 铸造铝合金技术条件 GB 1220 不锈钢棒 GB 4425 铅黄铜棒 GB 5232 加工黄铜 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GB 8335 气瓶专用螺纹 ZBG33 003 聚四氟乙烯棒
3 基本型式及连接尺寸 3.1 氧气瓶阀(以下简称阀)分为带安全装置和不带安全装置两种。 3.2 阀分带手轮(见图1)和不带手轮(见图2)两种。阀均应具有启闭方向的标志。
图1
图2
3.3 阀的进气口螺纹为锥螺纹。螺纹规格为PZ19.2和PZ27.8两种,其型式和尺寸应符合GB 8335的规定。 3.4 阀的出气口螺纹连接型式和尺寸应分别符合下列三种规定: a. 内螺纹连接,锥面密封,按图3、表1的规定;
图3
表1
d d1 D L0 α mm
G 5/8″ 18 35 17 60°
32 16 (90°)
b. 外螺纹连接,锥面密封,按图4、表2的规定;
图4
表2
d d1 L0 L1 α mm
(G 1/2″) 13 12 4
60° G 5/8″ 15 14 6 (G 3/4″)
G 21.8-14 13
c. 外螺纹连接,平面密封,按图5、表3的规定。
图5
表3
d d1 A L1 L0 mm W21.8-14 13 17 9 11 G 5/8″ 14 18 6 14 (G 3/4″) 20 7
注:不带括号为优先采用,带括号为尽可能不用。
4 技术要求 4.1 材料 4.1.1 金属材料 阀体及主要零件使用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或性能不低于下列规定的材料: a. 铜应为HPb59—1铅黄铜棒材,其化学成分应符合GB 5232的规定,力学性能应符合GB 4425的规定; b. 不锈钢为1Cr13,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 1220的规定。 4.1.2 非金属材料 阀内使用的各种非金属密封材料必须与氧气相适应,聚四氟乙烯应符合ZBG33 003的规定。采用其他非金属材料,必须满足阀在使用过程中能保持良好的气密性、不易燃性和耐用性。 注:非金属材料的不易燃性检测,推荐进行非金属材料氧气冲击试验,见附录B(参考件)。 4.1.3 手轮材料 手轮应采用金属材料,或者由橡胶套紧箍金属手轮所组成。手轮采用ZL 102铝合金制造时,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 1173的规定。 4.2 加工要求 4.2.1 阀体应锻压成型。 4.2.2 阀体及阀的零件表面不得有裂纹、折皱、夹杂物、未充满等有损阀性能的缺陷。手轮上不应有锐利的棱边。 4.2.3 阀的所有零件在装配前须经脱脂处理。阀在装配、试验和验收过程中均不得沾染可燃性的油脂。 4.3 性能要求 4.3.1 启闭力矩 在公称压力下,阀的启闭所需的最大力矩应不超过6Nm。 4.3.2 气密性 在1.1倍公称压力下,阀处于关闭和任意开启状态下应无泄漏。 4.3.3 耐振性
在公称压力下,阀应能承受振幅2mm、频率3321Hz的振动,阀上各螺纹连接处不应松动,并无泄漏。 4.3.4 耐温性 在公称压力下,阀使用地区的许用温度分为:一般地区为-20~60℃;寒冷地区为-50~60℃。阀在许用温度范围内,应无泄漏。 4.2.5 耐压性 在1.6倍公称压力下,阀应无泄漏及其他异常现象。 4.3.6 耐用性 在公称压力下,阀的结构为隔膜式结构时,全行程开闭1 000次;其他结构的阀全行程开闭4 000次,应无泄漏和其他异常现象。 4.3.7 安全装置动作 安全装置应在1.2~1.5倍公称压力的范围内动作。
5 试验方法 5.1 启闭力矩试验 将阀装在专用装置上,按本标准4.3.1条规定的启闭力矩使阀处于关闭状态,且出气口处于无封堵的情况下,充入氮气或空气,加压至本标准4.3.1条规定的压力,不得有泄漏,然后在有气压的情况下,转动开关到打开位置,同时测出所需的力矩,该力矩不得大于6Nm。 5.2 气密性试验 将阀装在专用装置上,充入氮气或空气,加压至本标准4.3.2条规定的压力,分别对关闭及任意开启位置进行气密试验,浸入水中持续时间均不小于30s,应符合本标准4.3.2条要求。 5.3 耐振性试验 将阀装在专用装置上,充入氮气或空气,加压至本标准4.3.3条规定的压力,并将阀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安装在振动试验机上任意方向振动30min,应符合本标准4.3.3条的要求。 5.4 耐温性试验 将阀装在专用装置上,充入氮气或空气,加压至本标准4.3.4条规定的压力,放入60±2℃的温度箱内保温3h(启、闭各1.5h),然后使空冷至室温;使用于一般地区的阀放入-20±2℃的温度箱内保温3h(启、闭各1.5h);使用于寒冷地区的阀放入-50±2℃的温度箱内保温3h(启、闭各1.5h),在保温期间均应符合本标准4.3.4条要求。 5.5 耐压性试验 将阀装在专用装置上(带有安全装置的阀应卸去安全装置,以螺堵代之),封闭出气口,阀处于开启状态时充压,从阀的进气口通入液体加压至本标准4.3.5条规定的压力,保压5min,应符合本标准4.3.5条要求。 5.6 耐用性试验 将阀装在专用装置上,充入氮气或空气,加压至本标准4.3.6条规定的压力,以8~30次/min的速度作全行程启闭。阀在耐用次数的范围内应能正常的工作而不需要维修,并应符合本标准4.3.6条的要求,试验结束后应再进行本标准5.3条试验,并应符合本标准4.3.2条要求。 5.7 安全装置动作试验 将带有安全装置的阀装在专用装置上,逐渐增加压力,压力升至安全膜片爆破为止,此爆破压力范围应符合本标准4.3.7条的规定。 注:上述试验项目采用的试验介质应是无油的氮气或空气。
6 检验规则 6.1 阀出厂须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才能出厂。 6.2 出厂检验 6.2.1 凡与氧气直接接触的部位,都不得涂有可燃润滑剂。 6.2.2 外观检查,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阀为不合格品: a. 部件、零件缺少或装配不妥; b. 阀严重碰伤,有影响阀性能的缺陷; c. 进、出气口可见的螺纹缺陷; d. 手轮不符合规定要求。 6.2.3 气密性试验,按本标准5.2条的规定。 6.3 抽查检验 6.3.1 抽查检验除出厂检验外,还应包括本标准5.7条安全装置动作试验。 6.3.2 抽查检验每批(不超过5 000个为一批)按千分之一抽检,但不少于5个。抽检中如有一个样本不合格,则加倍数量抽检;仍有不合格品,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或逐个检查。 6.4 型式检验 6.4.1 型式检验的内容除抽查检验外,还应包括下列项目: a. 本标准5.1条启闭力矩试验; b. 本标准5.3条耐振性试验; c. 本标准5.4条耐温性试验; d. 本标准5.5条耐压性试验; e. 本标准5.6条耐用性试验。 6.4.2 型式检验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进行: a. 阀在设计、工艺、材料等有重大改变时; b. 阀在累计生产6个月时; c. 阀停产6个月后继续生产时。 6.4.3 型式检验样本从出厂检验合格品中抽取,检查的抽验数从近期生产的某一批(每批不超过5 000个)中抽取千分之一,但不少于3个,按附录A(补充件)要求进行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如有一项不合格,加倍抽验,如仍有项目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7 标志、包装、贮存 7.1 阀上应有下列标志: a. 阀的型号; b. 公称压力标志; c. 生产厂的标志; d. 生产年月或批号。 7.2 包装 7.2.1 装箱时应去除试验后残留在阀内的水分。 7.2.2 装箱时应保持阀的清洁和进、出口螺纹不受损伤。 7.2.3 包装箱上应有“严禁油脂”的标记。 7.2.4 包装箱内应附有装箱单,每个阀应带合格证。 7.2.4.1 合格证上应注明下列内容: a. 制造厂名称; b. 产品名称; c. 产品型号; d. 公称通径; e. 公称压力; f. 出厂检验标记; g. 检验日期。 7.2.4.2 装箱单上应注明下列内容: a. 制造厂的名称和地址; b. 阀的名称、型号、数量、毛重和净重。 7.3 贮存 阀应放在干燥处,搬运时轻装轻放,防止重压及碰撞。
附 录 A 型式试验检测方法 (补充件)
本附录适用于氧气瓶阀的型式试验,其检测要求按下表规定进行。
试件组编号 试验顺序号 试 验 项 目 抽验数,个
A a 本标准3.3条锥螺纹检查
1~2 b 本标准6.2.2条外观检验
c 本标准5.1条启闭力矩试验
d 本标准5.2条气密性试验
e 本标准5.3条耐振性试验
f 本标准5.7条安全装置动作试验
B a 本标准3.3条锥螺纹检查
1~2 b 本标准6.2.2条外观检验
c 本标准5.1条启闭力矩试验
d 本标准5.2条气密性试验
e 本标准5.4条耐温性试验
f 本标准5.5条耐压性试验
C a 本标准3.3条锥螺纹检查 1 b 本标准6.2.2条外观检验 c 本标准5.1条启闭力矩试验
d 本标准5.2条气密性试验
e 本标准5.6条耐用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