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快与慢同步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962.50 KB
- 文档页数:8
2.3 快与慢一.选择题1.下列是速度的基本单位的是()A.km/hB.m/sC.km/minD.cm/s【答案】B【解析】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组合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m,时间的基本单位是s,根据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得出速度的单位为m/s2.汽车在平直高速路上行驶,1min通过1200m路程,汽车速度是()A.1200m/s B.72 m/s C.60 m/s D.20 m/s【答案】 D【解析】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20m/s,故答案为D;3.由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答案】D【解析】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也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而选项A、B、C中的说法属于不能真正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 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航模飞机以12m/s飞行 B.汽车以54km/h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某运动员用了10s 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答案】B【解析】将四个选项的速度单位统一,A项为12m/s,B项54km/h=15m/s,C项根据公式v=s/t=100m/10s=10m/s,D项由平均速度的公式v=s总/t总=30m/2.5s=12m/s,四个选项比较B项速度最大。
故选B.5. (2019.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 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 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D.3s时甲在乙的前方【答案】C【解析】由图象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即甲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前2s,乙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2s后乙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处于静止状态,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
1.3运动的快慢一、单选题1.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情况,以下判断可能的是()①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②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③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④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③④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s=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物体()A.第1s通过的路程是5mB.前2s的平均速度是7m/sC.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6m/sD.任意1s的平均速度都是2m/s3.十堰至汉口动车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
关于动车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十堰至汉口的平均速度大于120km/hB.从十堰出发到达襄阳东运动了93minC.十堰至襄阳东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D.襄阳东至汉口的平均速度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4.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A. 135m/sB. 168.75m/sC. 2.25m/sD. 2.81m/s5.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A. 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 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 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 5s~7s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6.张强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是5min,已知他家到学校的路程为1500m,则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A. 300m/sB. 30m/sC. 10m/sD. 5m/s7.如图,小李在经过图A处时看了手表如图甲所示,经过B处时看了手表如图乙所示,则AB间的平均速度是()A. 80km/hB. 40km/hC. 80km/sD. 40km/s8.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9.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km/h10.小明同学以实际行动迎接2008年运会的到来,极参加体育锻炼,他在一次50m短跑训练中,测得从起点到达不同位置所经历的时间如图所示,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 6.51m/sB. 6.25m/sC. 5m/sD. 6.67m/s11.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12.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它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 6m/sB. 6.25m/sC. 6.67m/sD. 7.5m/s13.如图所示.一只天鹅在空中直线飞翔,现取天鹅连续飞行图中的三段路程,并记录下这三段路程的运动时间,则由速度公式可得天鹅在第3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A. 10m/sB. 15m/sC. 20m/sD. 7.5m/s14.一段路程长为s,一辆汽车通过前s路程的速度为v1,通过后s路程的速度为v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v1+v2)B.(v1+v2)C.D.15.一辆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在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2,则这辆车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B.C.D.16.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时间,前2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分钟内的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在这1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是()A. 35km/hB. 40km/hC. 45km/hD. 50km/h17.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沿光滑斜面由A点上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它通过的路径中取AE并分成相等的四段,v1、v2分别表示通过AB段、BC段的速度,v表示BE段的平均速度,则v1、v2与v的关系是()A.v1<v2<vB.v1=v2<vC.v1=v2>vD.v1<v<v218.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前50m的平均速度是7.14m/sB.小明后50m的平均速度是8.33m/sC.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69m/sD.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74m/s19.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后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A. 126km/hB. 70km/hC. 52.5km/hD. 30km/h20.一个人从甲地出发朝同一方向运动,5min后到达距甲地400m的乙地,休息 2.5min后继续前进,又走了5min才到达距乙地350m的丙地.则这个人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A. 60m/minB. 70m/minC. 75m/minD. 80m/min二、多选题21.(多选)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在0~6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5.0m/s22.(多选)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如图1所示).这样医生就可得到被检者的心电图,医生再通过心电图了解被检者心跳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也就是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2所示(同一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不变),若医生测量时记下甲的心率为60次/min,则可知()A.乙的心率为48次/minB.乙的心率为 75次/minC.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为25 mm/sD.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为20 mm/s二、实验题23.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观察甲、乙、丙车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分析图C丙车图像可知,丙车在AB段处于____________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像,在前5秒钟内____________车运动的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_______m/s.(3)观察分析甲车或乙车运动图像,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的初步结论是甲车或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____________.24.某同学为了研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情况,分别对行驶在公路上的三辆汽车进行观察,记录了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该同学观察到小轿车运动得最快,大客车其次,卡车运动得最慢.表一小轿车表二大客车表三卡车(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相同时间内所行路程越大,物体运动越快.三、计算题25.长200m的火车通过某隧道用时10min,若火车速度为30m/s,求隧道的长.26.一列火车长200m,以36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四、作图题27.图甲为利用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时间(t)图像.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1)某次检测车速时,从传感器发出到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4s,求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米.(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像.八、阅读理解题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①AB段做加速运动,BC段做匀速运动,AC段先加速后匀速,所以错误;②BD段重力等于阻力,图像每△t小球下落高度为a,是匀速运动,所以正确;③AC段S AC=3a,t AC=2△t,AC段的平均速度,所以正确;④BD段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过D点的速度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所以正确.2.【答案】B【解析】A.根据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可以求出第1s通过的路程,所以A选项不正确;B.首先根据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计算出前2s通过的路程,前2s的平均速度,所以B选项正确;C.根据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所以物体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为定值,所以C选项错误;D.根据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可以看出,下一个1秒,总是要比前一个1秒通过的路程远一些即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每一个1秒的平均速度是不一样的,所以D选项错误。
1.3 运动的快慢一、单选题1.在百米赛跑中,关于运动员运动快慢的判断方法和相关说法有以下几种,其中正确的是()①终点裁判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跑的快慢②观众是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跑的快慢③物理学中是采用终点裁判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跑的快慢④物理学中是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跑的快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④2.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
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丙B.乙丙C.丙丁D.甲丁3.一物体正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v越大,说明物体运动得越远D.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4.一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60km/h,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汽车、羚羊、短跑运动员B.羚羊、汽车、短跑运动员C.短跑运动员、汽车、羚羊D.短跑运动员、羚羊、汽车5.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甲车的速度最快,丙车最慢B.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C.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D.甲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则乙车和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6.运动会上,400m决赛,中间过程小明落后于小亮,冲刺阶段小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大B.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C.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小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7.我国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的速度比一般动车组列车行驶的速度(约为200km/h)快得多,则复兴号列车行驶的速度接近于()A.50 m/s B.100 m/sC.350 m/s D.600 m/s8.冰壶运动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冰壶被运动员掷出后,在冰面上减速滑行到停下的过程中,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
1 / 6 《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 B .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一定越大 C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所用的时间成反比 D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与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无关 2. 甲乙两位同学在学校操场上进行跑步比赛,能说明甲的速度比乙大的是( ) A .甲通过的路程更长 B .甲所用的时间更短 C .甲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更长 D .甲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更长 3. 如图所示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其标准时速为350km/h,该速度更接近于( )
A .50 m/s B .100 m/s C .150 m/s D .200 m/s 4. 物理学中,我们以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远近来定义物理量,以下四个选项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相似的是( ) 2 / 6
A .一日千里 B .风驰电掣 C .归心似箭 D .姗姗来迟 5. 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动汽车以25.2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7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42km,则( ) A .小张速度最大 B .小王速度最大 C .小李速度最大 D .三人速度一样大 6.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7. 如图为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8.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3 / 6
A .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B .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C .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9. 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600m,他去上学时,前一半路程平均速度为1m/s,为了不迟到后一半路程平均速度为3m/s,他上学的整个路程平均速度为( ) A .2m/s B .1.5m/s C .1.6m/s D .1.8m/s 二、填空题 1.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________km/h,小汽车________(选填“已经“或“没有”)超速。
2.3快与慢一、单选题1.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两同学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乙运动较快B. 两同学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C. 在10s~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D. 在0~20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为10m/s2.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4.5m.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 30 km/hB. 60km/h C. 90km/h D. 120 km/h2 2 3.如果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共运动了6s ,已知它在前4s 内通过20m 的路程,那么它在第6s 的速度是( )A. 20m/sB. 10m/sC. 5m/sD. 无法确定4.一座桥长200m ,一列50m 的队伍以2m/s 的速度通过桥,这列队伍全部过桥所用的时间为( )A. 125sB. 100sC. 25sD.75s 5.图中是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D.6.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做匀速直线运动,v甲>v乙,下面图象中能正确描述甲、乙两车运动情况的是()A. ①②B. ②④C. ①④D. ②③7.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所做的判断正确的是()A. 三个物体运动速度关系是v甲>v乙>v丙B. 相同时间它们运动的路程关系是s丙>s甲>s乙C. 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关系是t丙>t乙>t甲D. 若路程相同,同时出发丙最先到达终点8.一艘轮船满载货物逆流而上,已知它从起点到达终点在的速度为位40km/h,顺溜而下返回的速度为60km/h,那么,轮船在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 45 km/hB. 48km/h C. 50km/h D. 60 km/h9.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快慢最明确的是A. 离弦之箭B. 一日千里 C. 姗姗来迟 D. 风驰电掣34 410.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 的速度匀速走了40m ,然后又以5m/s 的速度匀速走了50m ,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3m/sB. 7m /sC. 3.5m/sD. 2.5m/s二、填空题11.如图是一种常见的红外线感应水龙头,当手对着红外线感应窗时,水会自动流出.当手一直处在感应范围内时,该水龙头在连续出水4秒后即自动停水6秒,如此反复,某人用20秒洗一次手,则使用该水龙头比使用持续出水的普通水龙头能节约水 ________毫升.(设水龙头的水流量均为30毫升/秒)12.如图所示,是小车沿直线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汽车在4s 到16s 期间做________运动.13.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________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________m ,图中的a 点表示________.14.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时,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60千米/时,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15.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 (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 (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___ (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16.小明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方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填“路程”或“时间”)是造成的误差.(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B=________cm;t BC=________s;V AC=________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填“大”或“小”).四、计算题17.在一次警察追捕小偷的过程中,小偷在警察前90m处,小偷逃跑的速度是5m/s,警察追捕的速度是27km/h,如果小偷和警察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问:5(1)通过计算说明警察能不能在500m的路程内追上小偷?(2)若能追上小偷,警察追上小偷共走了多少路程?18.右图为小新乘坐的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s?合多少m/s?66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A、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乙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同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A正确;B、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15s末相遇,且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故B正确;C、乙同学在10~20s内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表示乙同学静止不动,故C正确;D、由图象看出乙在0~2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所以,v乙= = =5m/s,故D错误.故选D.【分析】(1)在s﹣t图象中,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同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物体的运动速度;(2)由图象可以看出两同学在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且在此时相遇.(3)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4)根据图象读出乙0~20s内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其平均速度再判断.2.【答案】B【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相机曝光了2次,轿车通过的总路程大概是4个车身长,1个车身长约为4.5m,所以,总路程s=4.5m×4=18m,总时间t=0.5s×2=1s,轿车的平均速度:v= = =18m/s≈64.8km/h.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分析】根据速度公式v= 可求出轿车的平均速度.3.【答案】C【解析】【分析】物体在4s内通过20m 的路程,速度为,由于该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第6s的速度也是5m/s。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2.3 快与慢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8八上·河西期中) 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 s-t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 100mB . 0-30s 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 . 甲的运动速度为 10m/sD . 甲,乙是同时出发的2. (2分)运动会上,100 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 .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 . 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 . 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3. (2分)(2019·镇江) 下列估计值中,最不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 一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B .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80cmC . 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1.4m/sD . 一盏家用台灯的额定功率约300W4. (2分)(2014·防城港) 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00m,则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是()A . 1hB . 5minC . 50sD . 10s5. (2分)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 . 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 . 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 . 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 .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6. (2分) (2019八上·沧州月考)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沿直线向前行驶,途中经过一段坑洼路面,如果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则汽车行驶路程s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能是()A .B .C .D .7. (2分) (2018八上·北京期中)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电动小车在某时刻的速度为5,则它在这一时刻的前内通过的路程是()A .B .C .D . 无法确定8. (2分)如图所示是汽车仪表盘上的速度计,如果汽车以现在的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为()A . 30kmB . 35kmC . 40kmD . 45km9. (2分)小理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分钟”。
第三节快与慢同步测试要点点击1、理解速度的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4、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运动状态。
基础训练1、单位换算:20m/s=__________km/h;108km/h=___________m/s。
2、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图2-5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a)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
(b)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
3、1997年4月19日,厦门轮船总公司的“盛达”号集装箱船从厦门启航,开赴台湾高雄港,当日凌晨,“盛达”号载着20多个标箱和一些空箱,约用17h抵达了台湾高雄港,全程306km。
这是一次被誉为“破冰之旅”的历史航程,中断了48年的两岸航运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问:“盛达”号当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km/h,合_________m/s。
4、光在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为1.5×1011m,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________min。
5、猎豹是动物界的短跑冠军,它在0.5min内能跑840m,则它的平均速度可达_________m/s。
6、雷达可用于飞机导航,也可用来监测飞机的飞行,其工作原理如图2-6所示。
假设某时刻雷达向飞机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遇到飞机经反射后又被雷达接收,整个过程用时52.4us。
已知电磁波的速度为3.0×108m/s,则飞机离雷达站的距离是__________m。
7、小军乘车沿高速公路从福州到厦门,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显示距厦门120km,这时小军看到车上的速度计示数如图2-7所示。
如果汽车以这样的速度继续行驶,再过________h 可以到达厦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速度)同步练习 含答案知识点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中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A.离弦之箭B.风驰电掣C.一日千里D.姗姗来迟2.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
关于运动的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②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③物理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④物理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一同学借助于如图甲、乙所示中汽车行驶的结果来说明这两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借助图甲,比较相同时间通过路程长短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②借助图甲,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花的时间多少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③借助图乙,比较相同时间通过路程长短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④借助图乙,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来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4.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____________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公式为ts v 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______(选填“①”或“②”)是相同的。
常用的速度单位有m/s 和km/h,其关系是1m/s=______ km/h5.当某地区不幸发生灾难时,为了将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及时地运送到灾区,使用到了多种运输工具。
下列运输工具正常行驶时,速度最大的是( )A.列车B.大卡车C.飞机D.冲锋舟6.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s m h km D s m h km C s m s m h km h km B s m h km h km A /203600100072/72./203600100072/72./2036001000/72/72./2036001000/72/72.=⨯==⨯==⨯==⨯=7.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路程多少的物理量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C.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长D.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8.三个人步行的速度分别是:甲为3.2km/h,乙为60m/min,丙为2m/s,则他们的速度相比较乙丙甲甲乙丙丙乙甲甲丙乙v v v D v v v C v v v B v v v A 〉〉〉〉〉〉〉〉....9.下列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11m/s 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km/h 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 跑完全程D.物体从30m 高处竖直落到地面用了2.5s能力提升10.(吉林中考)如图所示是小明某动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
2.3 动与静一、夯实基础1、1997年4月19日,厦门轮船总公司的“盛达”号集装箱船从厦门启航,开赴台湾高雄港,当日凌晨,“盛达”号载着20多个标箱和一些空箱,约用17h抵达了台湾高雄港,全程306km。
这是一次被誉为“破冰之旅”的历史航程,中断了48年的两岸航运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问:“盛达”号当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km/h,合_________m/s。
2、猎豹是动物界的短跑冠军,它在0.5min内能跑840m,则它的平均速度可达_________m/s。
3、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飞机4、一列火车长600m,匀速通过长1200m的山洞,从火车进洞到车尾离洞共用1min,火车行驶的速度是()。
A.20m/sB.30m/sC.10m/sD.无法确定5、关于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s比1 km/h的速度大B、1 m/s比1 km/h的速度小C、1 m/s与1 km/h的速度一样大D、单位不同,不能比较二、能力提升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小C、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7、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1h内行驶15km;乙在3min内行驶750m;丙行驶100m需24s;则三人骑车速度的快慢为()A、甲最快,丙最慢B、甲最慢,丙最快C、乙最快,甲最慢D、三人一样快8、甲、乙两人从相距200km的A、B两地相向运动,甲骑自行车、乙步行,则在通常情况下,甲、乙两人相遇时所需时间约为()A、 60minB、200minC、600minD、2000min三、课外拓展9、一滑雪运动员沿240m的斜坡下滑后,又在水平面滑行250m才停止。
2.3《快与慢》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 、单选题:(提示:本大题共10小题,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相信你一定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努力~~加油~~你是最棒的!)1.一列队伍长50m ,跑步速度是2.5m/s ,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 的涵洞,需要的时间是( )A .60sB .50sC .40sD .20s2.世界上奔跑最快的动物是猎豹,它快跑时的速度可达40 m/s ;游得最快的鱼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飞得最快的鸟是褐海燕,它1 min 能飞5 km 。
在这三种动物中运动最快的是( )A .猎豹B .旗鱼C .褐海燕D .一样大3.速度为“5m /s”的正确读法是( )A .5米B .5米每秒C .5米除以秒D .5厘米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 )A .时间长B .速度C .路程D .距离5.下列物体运动最快的是( )A .4h 内通过160kmB .10s 内通过了100mC .1h 内通过1.2×106cmD .1min 内通过1000m6.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ts v 可知( ) A .v 与s 成正比B .v 与t 成反比C .s 与t 正比D .以上说法都不对7.下列四种情况中,速度大小最接近20m /s 的是( )A.员工上下班骑自行车的速度B.内环线高架快车道的限速C.沪宁高速公路快车道的限速D.磁悬浮列车正常行驶的速度8.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米,它在第4秒内的速度()A.2.5米/秒B.20米/秒C.5米/秒D.8米/秒9.汽车司机座位前,安装着速度计,它可以指出汽车的行驶速度。
如果速度计的指针如图所示,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距离是()A.2100kmB.35kmC.70kmD.32.5km10.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1.2 m/sB.12 m/sC.1.2 cm/sD.1.2 km/s二、填空题:(提示:本大题共5小题,要仔细思考,认真填写哦~~)。
第三节 快与慢同步测试
要点点击
1、理解速度的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4、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
状态还是变速运动状态。
基础训练
1、单位换算:20m/s=__________km/h;108km/h=___________m/s。
2、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图
2-5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a)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b)图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3、1997年4月19日,厦门轮船总公司的“盛达”号集装箱船从厦
门启航,开赴台湾高雄港,当日凌晨,“盛达”号载着20多个标箱和
一些空箱,约用17h抵达了台湾高雄港,全程306km。这是一次被誉
为“破冰之旅”的历史航程,中断了48年的两岸航运由此翻开了崭
新的一页。问:“盛达”号当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km/h,合
_________m/s。
4、光在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为1.5×
1011m,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________min。
5、猎豹是动物界的短跑冠军,它在0.5min内能跑840m,则它的平
均速度可达_________m/s。
6、雷达可用于飞机导航,也可用来监测飞机的飞行,其工作原理如
图2-6所示。假设某时刻雷达向飞机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遇到飞机经
反射后又被雷达接收,整个过程用时52.4us。已知电磁波的速度为3.0
×108m/s,则飞机离雷达站的距离是__________m。
7、小军乘车沿高速公路从福州到厦门,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显示
距厦门120km,这时小军看到车上的速度计示数如图2-7所示。如果
汽车以这样的速度继续行驶,再过________h可以到达厦门。
8、已知普通列车的速度一般为100km/h,而磁悬浮列车的设计速度
为500km/h,上海到南京的铁路线长300km,那么,磁悬浮列车从上
海到南京需________________h,行驶时间比普通列车缩短了
________________h。
9、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的是( )。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
飞机
10、一列火车长600m,匀速通过长1200m的山洞,从火车进洞到车
尾离洞共用1min,火车行驶的速度是( )。
A.20m/s B.30m/s C.10m/s D.无法确定
11、2003年1月26日,50多年来首架飞临祖国大陆的台湾民航客机
经香港在上海浦东机场着陆后,运载200多名台商及眷属从上海经香
港返回台北,飞行航线如图2-8所示。如果飞机的平均速度为
500km/h,上海至香港1140km,香港至台北760km。问:
(1)飞机从上海经香港回台北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2)如果飞机从上海直飞台北,可节约时间2h42min。
问:上海至台北的直线距离为多少?
快乐自主研学
一、选择题
1、关于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s比1 km/h的速度大 B、1 m/s比1 km/h的
速度小
C、1 m/s与1 km/h的速度一样大 D、单位不同,不能比
较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相同时间内,通过的
路程越大,速度越小
C、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
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3、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1h内行驶15km;
乙在3min内行驶750m;丙行驶100m需24s;则三人骑车速度的快
慢为( )
A、甲最快,丙最慢 B、甲最慢,丙最快
C、乙最快,甲最慢 D、三人一样快
4、甲、乙两人从相距200km的A、B两地相向运动,甲骑自行
车、乙步行,则在通常情况下,甲、乙两人相遇时所需时间约为( )
A、 60min B、200min C、600min D、2000min
5、一列队伍行进速度是2.5m/s,经过一座全长100m 的桥,从队
伍第一人踏上桥到最后一人离开桥共需1min,则这列队伍长( )
A、50m B、100m C、150m D、250m
6、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图2-4中用来表示匀速直
线运动的是( )
7、某物体在第一、第二分钟内共前进了260m,第三分钟静止不
动,第四分钟前进了100m,则它在4min内的平均速度为( )
A、1.67m/s B、1.5m/s C、2.17m/s D、2m/s
二、填空题
8、单位换算:
3.6m/s=____________km/h
0.8cm/s=____________km/h
9、百米赛跑中,观众是以____ ________的方法比较
运动员运动的快慢;而终点裁判员是以_________ ___的
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10、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
图2-5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
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________min。
11、一滑雪运动员沿240m的斜坡下滑
后,又在水平面滑行250m才停止。运动员在
斜坡和水平面滑行的时间分别是16s和25s,则滑雪运动员在斜坡上
下滑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m/s,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12、雷达可用于飞机导航,也可用来监测飞机的飞行,其工作原
理如图2—6所示,假设某时刻雷达向飞机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遇到
飞机经反射后又被雷达接收,整个过程用时52.4μs.已知电磁波的
速度为3.0×108m/s,则飞机离雷达站的距离是 m.
13、小军乘车沿高速公路从福州到厦门,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
显示距厦门120km,这时小军看到车上的速度计示数如图2—7所
示.如果汽车以这样的速度继续行驶,再过
_________h可以到达厦门.
三、分析与思考
14、下表为简化的2002年春季北京至上海T13次特快列车时刻
表。请分别计算T13次列车从北京至济南,以及北京至上海的平均速
度。
站名
自北京起公里数 到达及离站
时刻
北京
0
─
18:08
济南
497
22:39
47
蚌埠
979
3:34
42
上海
1463
8:08
─
探索与实践
15、下课了,小宇想估测自己上楼的速度,他没有手表,但他灵
机一动,用脉搏的跳动测时间,他的脉搏在平静时每分钟跳动72次,
他从教学楼2层正常走到3层,数出自己的脉搏跳动90次。每层楼
高3.3m。请你帮助他计算一下上楼的速度。如果考虑他上楼过程中
身体的运动引起心跳加快这个因素,则他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速度比实
际速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生活拓展
16、你见过如图2-8所示的这样交通标志吗?
这是最低限速标志,表示机动车驶入前方道路之
最低时速限制,要求在前方路况良好的情况下,
机动车最低时速不得低于50公里。设在高速公路
或其他道路限速路段的起点及各立交桥路口后的适当位置。本标志与
最高限速标志配合设置在同一标志杆上,而不单独设置。在路侧安装
时,最高限速标志居上,最低限速标志居下。记者在四环路上看到,
平均每隔两公里就同时出现两面限速标志最高限制时速80公里,最
低限制时速50公里。请根据上面短文中的数据,编写一道与运动有
关的计算题。
第三节 快与慢
一、选择题:1、A 2、D 3、D 4、C 5、A 6、C 7、
B
二、填空题:8、12.96;2.88×10-2; 9、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相
同的路程比较时间;10、12; 11、15;10;12; 12、7860; 13、
15;
三、分析与思考:14、110km/h;104.5km/h; 15、2.64m/min;偏
小; 16、提示:可以提问经过两组标志牌至少用多少时间?或路况
良好时,经过两组标志牌,不得超过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