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西师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必须掌握的生字词第1课间隙潮汐遐想征服激荡照耀前赴后继奔腾澎湃第2课懒惰倚仗畦田排闼第3课巨蟒驳船摇曳朦胧清冽直泻陡峭灯标眨眼睛凌空飞降第4课阴雨连绵蜿蜒曲折拔地而起千姿百态迥然相异闻名遐迩积累运用〔一〕语海拾贝: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
——X嗣绾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雷庵正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苏轼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祈第5课纠缠捆绑捣毁沉甸甸复仇疙瘩痊愈粘上去捅马蜂窝惊魂稍定第6课跋涉惬意深谙鼓励诱饵岂料恳求拽住屁股束缚若无其事欣喜若狂慢条斯理功亏一篑意味深长自吹自擂第7课土坑渗透车厢矿泉水碾碎敷药湿漉漉磨蹭噙着眼眶驱使气息奄奄纹丝不动小心翼翼肃然起敬活蹦乱跳第8课可怜巴巴睡眼蒙眬手舞足蹈清脆洪亮积累运用〔二〕语海拾贝:苍翠欲滴翠色欲流绿荫如盖千山一碧碧波万项一碧千里青山不老万古长青四季常青第9课田坝警戒预备咕咕尖锐凄惨疙瘩惊恐啄食一声不哼颤颤巍巍细声细气如怨如诉第10课啮掉旋涡棱角荣誉玩腻瓦砾稀罕第11课嗅觉抵抗巡逻警惕撤退搏斗望而生畏退避三舍走投无路一拥而上至高无上俯首帖耳身先士卒机智勇敢配合默契第12课魂飞魄散身轻如燕满心欢喜积累运用〔三〕1.温故知新:鸡犬不宁呆若木鸡狐假虎威虎视眈眈闻鸡起舞鹤立鸡群龙腾虎跃生龙活虎2.语海拾贝: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雨中知了叫,预报晴天到。
田螺浮水面,风雨不会远。
燕子高飞晴天告,燕子低飞雨天报。
今晚鸡鸭早归笼,明日太阳红彤彤。
第13课闰土叶柄收租缺乏颈上爹娘盗贼刺猬所谓潮汛第14课淘气滞留钦佩俊秀拳头入场券叮叮咚咚淅沥淅沥锲而不舍第15课一枚困境额头沁出啪嗒聚集恭恭敬敬炎炎烈日聪明才智风马牛不相与第16课徘徊源头真谛栅栏书籍积累运用〔四〕语海拾贝:目光炯炯眉开眼笑笑逐颜开神采奕奕心花怒放心驰神往心领神会心安理得情投意合情不自禁情深似海一往情深第17课寡妇党员申请俺殊死惨烈至关重要敌众我寡光荣牺牲落荒而逃兵荒马乱一心一意囚歌躯体棺材遗嘱第19课县长贫穷妻子搜捕捆绑搭起草棚发誓毅然火坑犹如惦念低矮哽咽孝敬伺候陪伴贫病交加残垣断壁年轻力壮第20课傻愣愣笑眯眯崭新积累运用〔五〕语海拾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看海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相关词语。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看海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3 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感受在沙滩看海时海潮的壮美。
教学方法海潮的录像资料。
(布置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海潮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1~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有小朋友到海边旅游过吗?谁能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2 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浪翻滚。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
看看作者徐蔚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 自由轻声读课文,给不会读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注上记号。
2 交流自读情况,认识生字新词。
学生汇报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通过相互交流解决生字读音,教师参与其中,相机指导。
注意指导:隙(xì)间、澎湃(pài)、潮汐(xī)的读音。
3 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主要是从哪些不同角度看海的?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先写了“从山上望”,再写了“到沙滩上看”,还写了“看潮水涌在石块间”。
4 课文主要写了从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大`海,构成了全文的第二、三、四段,也是课文的主体部分。
请同学们再浏览全文,看看第一段和第五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第一段的总起作用,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
第五、六段在二、三、四段具体写看海场面的基础上,介绍作者自己的感受:大海却还和平常一样,看似永无变化,却带给人们太多的遐想。
5 简述课文脉络。
引导学生简述:课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
接着写从不同的角度看海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最后写自己看海的感受。
三、深入研读课文,感受潮水不同特点的美1 品读课文第二段。
(1)这段课文写的是在什么位置看海?(从山上望下去……)(2)出示句子,齐读:你可以看见那潮水像是一片叠一片的。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要求积累的知识点。
2.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善于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提高写作水平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重点词语、成语、俗语。
2. 课文的重点段落、优美语句及其运用。
3. 课内外阅读的推荐与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要求的词语、成语、俗语的积累与运用。
2. 难点:优美语句的赏析与模仿,课内外阅读的推荐与指导。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实践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故事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积累与运用语言。
五、教学安排:1. 每节课安排40分钟,其中讲解与实践各占一半时间。
2. 每个教学内容安排2-3节课进行讲解与实践。
3. 课内外阅读安排在每节课的5分钟进行推荐与指导。
教案示例:第一章:词语积累与运用一、教学目标:1. 掌握本册书中要求积累的词语。
2. 学会词语的正确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本册书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2. 词语的分类、解释、例句及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词语的正确读音、书写、意思及运用。
2. 难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问答法、实践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词语的运用。
五、教学安排:1. 讲解与实践各占20分钟。
2. 按书本顺序,每节课讲解5-10个词语。
3. 课后布置练习,巩固所学词语。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成语积累与运用一、教学目标:1. 掌握本册书中要求积累的成语。
2. 学会成语的正确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西师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诗意(江畔独步寻花、书湖阴先生壁……)江畔独步寻花(是人在江边独自寻花)【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
春光把人熏得又懒又困,我倚仗着暖洋洋的春风游春。
一丛丛桃花盛开着,却不知道主人是谁。
究竟是深红色的桃花可爱,还是浅红色的桃花可爱。
(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春景,表达了诗人对春景的喜爱、赞美以及是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写在朋友湖阴先生家庭院墙壁上)【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茅草庭院经常打扫,洁净的没有一点青苔。
花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
庭院外一条小河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
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绿色。
(描写了初夏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无比喜爱和对湖阴先生的赞赏之情。
)观书有感(观看书后的感想)【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
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
要问这池塘怎么这么清澈。
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
出塞(到边防线上守卫边疆。
)【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还是秦汉时的边关。
远征万里,镇守边关的将士们至今还未回到家乡。
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健在。
就不会让胡人的战马度过阴山,南下入侵。
(表达了诗人怜惜边关将士,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示儿(告示儿子)【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本来就知道人死后就往事都与我无关了。
只是因为没有见到祖国统一而悲伤。
南宋的军队北定中原的时候。
在家祭拜祖先时不要忘了把祖国统一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
(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的悲愤之情,更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和对祖国的热爱)。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案标题:《我爱阅读》——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关键词汇和句型结构。
3. 能够进行简单的创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2. 掌握课文的关键词汇和句型结构。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简单的创作和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我爱阅读》的教材和教具。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图书封面或者阅读的场景图片。
2. 向学生提问:“你们喜欢阅读吗?你们都读过哪些书?读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二、新课呈现(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者黑板,呈现课文《我爱阅读》的标题和作者,并解释词汇和句型结构。
2. 教师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三、课文理解(15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要点。
2. 分组讨论,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补充。
四、词汇学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并解释词义和用法。
2. 学生进行词汇操练,可以通过填空、造句等方式。
五、写作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阅读的短文。
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在旁边给予指导和帮助。
六、反馈与总结(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书,可以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相互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
2. 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可以选择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进行拓展阅读。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课件:蝈蝈
导读:本文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课件:蝈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8课蝈蝈PPT-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
默读课文,从哪些方面你可以看出白发老人非常喜欢这只蝈蝈?他喜欢蝈蝈的叫声,买下它,关在笼子里;
蝈蝈不叫,喂给它红辣椒;
蝈蝈终于叫了,而且不知疲倦,从早到晚地叫;
蝈蝈“逃”了,回到大自然中去了。
老人也终于明白禁锢幼小的生命是多么不道德。
本站课件均从网络收集或是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大家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并积极上传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普通下载。
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教案西师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2)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自豪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教学PPT、生字词卡片、课文文本。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简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
(2)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分析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4.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进行小组内的交流。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小练笔。
2. 拓展作业:(1)让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练习,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西师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西师版第九册第一单元的主题: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
《看海》:海潮的千姿百态,变幻无穷。
《古诗两首》:黄师塔前桃花或浓或淡,湖阴先生茅舍幽静雅致,山水环绕。
绿水青山环绕的田园风光向我们迎面扑来,令人心旷神怡。
《三峡之秋》:秋天的三峡,早上明丽清新、中午热烈激情、下午的朦胧迷人、夜晚的幽静神秘。
《游漓江》:清澈碧绿的漓江水,独特神奇的桂林山。
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一幅幅神奇的画卷。
大自然的奇与妙在作者准确、细腻的文笔下栩栩如生,让人读了如临其境。
文章无论是字、词、句的运用,还是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都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
对于这样的写景文章,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悟结合”,从而通过文章内容去领略到大自然的奇妙与壮丽,感悟作者对大自然浓浓的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积淀词汇,从而习得写法。
一、抓住重点词句,让美在读中展现,让情在读中洋溢。
写景不是为写景而写,往往具有浓浓的情感色彩。
在阅读写景的文章时,入情入境地品读,至关重要。
只有自己的感官进入文中的境界,文中的景才会鲜活起来,激情才会洋溢起来,美才会展现出来。
于是在教学时,我特别注意让学生品读重点词句,入情入境地去读,去想象,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等到高潮时,那不是一片一片地拥过来,却是一大块一大块地跃过来,跌过来,到了沙滩上,便跳起来,飞起来,轰轰地怒号。
”《看海》
这句话声行并茂,形象地描写出海潮到达高潮时的壮观与磅礴。
引导过。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弹琴姑娘》导学设计
学习
内容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弹琴姑娘》
导学
目标
1. 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工整书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段和第6段。
3. 读懂课文,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
4. 学习课文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表达方法。
学习
重、难
点
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体会弹琴姑娘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作者通过间接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表达
方法。
学习课
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
内容
学会并理解本课生字词,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学习
过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学习
板块
一
一、 合作探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学习指导:
1、 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不认识的生字词,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学习,注意字的读音,理解下列词语的含
义。
滞留 钦佩 淅沥淅沥 锲而不舍
虔诚 俊秀 欲罢不能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2、 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二、展示交流:
1、 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2、朗读课文(同学互评,是否正确流利)
学习
板块
二
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指导
1.检查阅读,听写词语。(淅沥淅沥——可以表示
哪些声音?锲而不舍——什么意思?钦佩可以用什么
词代替?猜猜这里谁钦佩谁?俊秀——形容谁的?)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想一想,课文围绕弹琴姑
娘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展示交流:
1、课文围绕弹琴姑娘主要讲了一件什么
事?
2、学生汇报,鼓励学生用一句话把课文内
容概括出来。
达标检
测
第二课时
学习
内容
读懂课文,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课文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表达
方法。
学习
过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学习
板块
一
一、合作探究——聆听琴声,敬意产生
学习引导
1、教师: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儿童文学家的
心,让他对一个小女孩如此钦佩?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
2、教师:咱们再往具体想,你认为哪些场景让作者
印象更加深刻?先不要说,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 生自由读弹琴姑娘四季弹琴的部分。谈谈作者四季
听琴的感受。
①师相机引导“只要……就……洒在……洒在……也洒
到……”读出这琴声让春雨有了活力,我相信作者听了
心里会微微一动。谁再来读?
②是啊,闷热的夏日里,窗口动听的琴声仍不断,难
怪作者会边走边想边钦佩这弹琴人。是谁又让天高气
爽的秋日更加静谧恬静呢?
③琴声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让作者有怎样的想
法?
④教师:同学们,作者是一位儿童文学家,有一颗敏
感的心,他在这一年四季听琴感受中情感变化也不同。
他的内心有什么样的感触呢?情感变化的原因又是什
么?
⑤作者四季听琴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感受?
找出来读一读。
二、展示交流
1、生默读勾画,哪些词语和哪段话所描绘
的情景打动了作者的心?小组汇报。
2、小组交流。
作者四季听琴的感受。
3、汇报我四季听琴的感受。
① 生汇报,按照自己的理解读一读。
② 汇报夏日听琴的感受。
③生汇报。琴声声声入耳,我是赞叹不绝。
④ 汇报冬日琴声迎接风雪夜归人的感受。
⑤ 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这一部分通过“我”听琴声的感受和情感变
化来间接描写小姑娘的品质。小组交流读
书感受,并汇报。可串读创设情景,生说
感受。说说锲而不舍可以用什么词代替?
赞赞这弹琴人。
⑥读课后2题的句子,体会琴声与景色融
为一体的美妙感受。
学习
板块
二
一、合作探究——谋面解惑,虔诚祝福
学习引导
1、作者达成心愿见到了让她赞叹不已的那位弹琴人
了吗?课文哪些语句直接描写了弹琴的小姑娘?
2.课文直接写小姑娘的地方不多,都是通过琴声或作
者的感受描写的,写得简略。作者有几次见到小姑娘?
两次见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二、展示交流
1、生勾画出描写姑娘的句子,读一读这些
句子,说说眼前的小姑娘给你怎样的印
象?
2、作者有几次见到小姑娘?两次见面作者
又有什么感受?
学习
板块
三
一、学习探究——深化感情,联系生活
学习引导
1、质疑理解“虔诚”一词。
2、小组探究“我”为什么“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
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用课
文中的句子作为依据阐述自己的观点。
二、展示交流
1、小组探究“我”为什么“禁不住虔诚地、
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2、联系生活,谈谈你的收获。
3、试着背一背第2段和第6段。
3、指导朗读“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
苦练的弹琴姑娘”,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创设情景读)
(1)春天的日子多雨……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
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2)夏天的黄昏……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
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3)秋天天高气爽……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
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4)冬天的寒夜……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
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达标检
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