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想象真有趣》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人教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次习作,使学生理解想象类作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如何运用想象力和创意来编写有趣的故事。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形容词和动词,生动描述人物的动作、语言和情感等细节,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思考,发掘生活中的有趣现象或事物,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
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增强自信心。
同时通过分享有趣的想象故事,培养学生的乐观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
1. 理解并掌握想象类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理解并掌握想象类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富有创意的写作风格,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同学们我们身处在一个充满奇幻和想象的世界,生活中的事物,如果我们换一种角度去看,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如何写一篇想象类的作文《这样想象真有趣》。
选定主题: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主题或者一个出发点,比如动物、植物、物品等。
在《这样想象真有趣》中,我们可以选择一种熟悉的动物,然后展开想象。
大胆想象:想象是写作的灵魂。
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让思维飞翔。
比如如果我们选择的是大象,可以想象大象如果变得像蚂蚁一样小会发生什么?或者大象会说话,它的世界会是怎样的?描绘细节: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细节的描绘,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无论是环境、动物的动作还是表情,都要细致描绘。
加入人物和情节:我们可以设定一个或多个角色,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加入一些情节波折,使文章更加吸引人。
结尾呼应:结尾要简洁明了,与文章开头相呼应,同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给学生展示一篇范文,让学生感受想象类作文的魅力,并借鉴其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今天的课程内容,写一篇想象类的作文。
2024年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习作教材第三单元《这样想象真有趣》。
具体内容包括:1. 想象力的定义与作用;2. 怎样培养想象力;3. 创作有趣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想象力的定义与作用,认识到想象力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有趣故事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想象力创作有趣的故事。
教学重点:想象力在创作中的作用及培养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教材、例文。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梦中的有趣经历,引导学生体会想象力的魅力。
2. 讲解理论知识(10分钟)详细讲解想象力的定义、作用以及如何培养想象力。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篇有趣的例文,分析其中想象力运用的技巧。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以“我的奇幻之旅”为主题,运用想象力进行故事创作。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讨论,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想象力的定义与作用2. 培养想象力的方法3. 有趣的故事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奇幻之旅”为主题,运用想象力创作一篇有趣的故事。
2. 答案:学生自主创作,教师批改后给出评价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有趣的故事,提高想象力,同时尝试将想象力运用到其他学科和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想象力创作有趣的故事。
2. 例题讲解:分析例文中想象力运用的技巧。
3.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和指导。
4. 作业设计:以“我的奇幻之旅”为主题的故事创作。
一、教学难点解析1.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如梦境、幻想、神话传说等。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优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想象和创意,创作出有趣、独特的习作。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趣味性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想象和创意的重要性2. 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趣味性3. 习作的构思和创作4. 习作的修改和润色5. 习作的展示和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和创意进行习作的能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趣味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想象和创意融入习作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2.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习作,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
3. 实践训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锻炼习作能力。
4. 互动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想象和创意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想象和创意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想象和创意在习作中的作用。
3. 教授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趣味性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4. 讲解习作的构思和创作方法,让学生掌握习作的技巧。
5. 进行实践训练,让学生动手创作习作,并进行互相评价。
6.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以学生的习作内容、想象力、创意、表达能力和观察生活能力为评价标准。
2. 评价方法: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评相结合。
3. 评价内容:(1)习作内容:是否有趣、独特,是否具有创造性。
(2)想象力:是否能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新颖的故事情节。
(3)创意:是否能提出独特的观点,运用创意的表现手法。
(4)表达能力:语言是否流畅、准确,表达是否清晰。
(5)观察生活能力:是否能从生活中发现趣味性,运用生活素材。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样想象真有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故事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事物。
3.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分享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的理解: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2. 故事寓意的研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思考能力。
3. 语言表达的训练: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创造,学会用有趣的语言描述事物,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故事寓意的研究,语言表达的训练。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有趣的语言描述事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通过让学生阅读故事,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 模仿与创造:让学生模仿故事中的有趣语言,创造自己的有趣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制作故事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 讨论卡片:准备一些关于故事寓意的问题,方便学生在讨论时使用。
3. 学生作品展示板:用于展示学生的有趣故事。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章)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有趣的导入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阅读故事:学生自读故事《这样想象真有趣》,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有趣情节和语言。
3. 讨论寓意: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教师巡回指导。
4. 语言表达训练:学生模仿故事中的有趣语言,创造自己的小故事,教师点评并指导。
5. 总结与展示:学生总结本课收获,展示自己的有趣故事,师生共同评价。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寓意思考是否充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如何在下一次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
最新《这样想象真有趣》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想象的力量》,具体内容包括《这样想象真有趣》一文。
文章通过生动的例子,向学生展示了想象力的魅力和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想象力进行思考和创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想象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会运用想象力进行口头作文和绘画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想象力的运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富有想象力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想象力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 内容解析:a. 讲解文章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想象力的魅力。
b. 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想象力在生活中的作用。
4. 实践活动:a. 口头作文:让学生运用想象力,描述一个自己心中的奇幻世界。
b. 绘画创作:让学生用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奇幻世界。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互相学习。
6. 例题讲解:以文章中的例子为基础,进行想象力的训练。
7.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本上的想象力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文章结构图:展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 想象力训练方法:列出文章中提到的想象力训练方法。
3. 学生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口头作文和绘画作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想象力,编写一个短篇故事。
示例答案:有一天,小兔子在森林里捡到了一只神奇的魔法笔。
它用魔法笔画了一个会飞的地毯,然后和小松鼠一起飞到了月亮上。
在月亮上,它们遇到了外星人,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2. 作业要求:故事内容富有想象力,语句通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组织一次想象力作文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b. 推荐一些富有想象力的书籍,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教学目标】1.能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编写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2.能根据要求与同学互评习作。
3.能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1.根据要求,通过大胆想象,编写有趣的童话故事。
2.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能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它特征变化带来的奇特经历,编写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一、联系课文,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同学们,有趣的故事大家都喜欢听,不管是那个急性子的顾客还是那个慢性子的裁缝,不管是那个怕“漏”的老虎还是那个怕“漏”的贼,都给我们带来了开心的笑声。
今天我们发挥想象,也来编写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过一把小童话作家的瘾,大家说怎么样?出示课件1:教师板书课题:这样想象真有趣(设计意图:以课文内容导入,不但链接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打开思路,大胆想象,畅所欲言。
1.过渡:大胆想象是写好童话的方法之一,在落笔之前,我们要打开思路,大胆想象,相互交流,畅所欲言。
教师板书:打开思路大胆想象力求有趣2.出示课件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或者课本中的插图,我们一起来交流几个问题。
问题一:插图中画了哪几种动物?预设:插图中画了母鸡、蚂蚁、老鹰、蜗牛等四种动物。
问题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动物分别具有怎样的特征?预设:在现实生活中,母鸡虽然长着翅膀,却不能飞上天;蚂蚁的体型非常小,人类在它们面前堪称巨人;老鹰是一种凶猛的飞禽,它肌肉强健、视力敏锐、嘴巴弯曲尖利、鹰爪像一把钩子;蜗牛背着重重的壳,走起路来磨磨唧唧、慢慢腾腾。
问题三: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动物过着怎样的生活呢?预设1:在现实生活中,母鸡生活在人类为它们建造的鸡窝里。
它们吃着现成的食物,白天就在鸡窝里悠闲的散步,晚上就卧在干草中休息。
它们成年以后,几乎每天都会下蛋,回馈人类对它的喂养。
预设2:在现实生活中,蚂蚁的个头儿非常小,它们在地下的土中筑巢,过着群居的生活。
2024年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习作教材第四章《想象作文》,详细内容为“这样想象真有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编写一篇富有创意和趣味的想象作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想象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文。
教学重点:掌握想象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学会相互欣赏、相互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示例作文、板书设计模板。
2. 学具:作文纸、彩笔、创意素材库。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富有创意的想象作文,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想象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分析示例作文的亮点,引导学生学习。
3. 实践:给出一个创意题目,让学生进行想象作文的编写。
4. 互动:学生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对彼此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提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这样想象真有趣》2. 内容:a. 想象作文基本写作方法b. 示例作文分析c. 创意题目d. 学生互动环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未来的学校”为题,编写一篇想象作文。
2. 答案:无标准答案,要求作文内容丰富、创意新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想象作文写作方法的掌握,以及学生在互动环节的参与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的想象作文创作,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可组织一次班级内的想象作文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文。
2. 教学重点:掌握想象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学会相互欣赏、相互学习。
3. 实践环节:创意题目的设定及学生编写想象作文的过程。
4. 互动环节:学生相互评价、提建议的方式和方法。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想象中的事物。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作文的趣味性和创意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有趣的语言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有趣的经历,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情境创设教师讲述一个有趣的想象故事,如《会说话的鞋子》,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
3.想象力训练教师提出问题,如:“如果你有一双会说话的鞋子,它会和你说什么?”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意思考。
4.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根据问题展开讨论,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5.汇报与评价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6.习作指导教师以《会说话的鞋子》为例,讲解如何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进行写作。
教师展示优秀学生作品,分析其亮点,让学生借鉴。
7.课堂实践学生根据所学方法,进行习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8.作品展示与评价四、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篇关于“有趣的想象力”的习作。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3.学生对习作方法的掌握程度如何?4.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是否得当?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和参与度。
2.学生习作的质量和创意性。
3.学生对写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4.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课堂组织能力。
七、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写作比赛,提高写作能力。
2.邀请作家、诗人等来校进行写作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3.开展亲子写作活动,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想象力训练、分组讨论、习作指导等环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进行创意写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材分析本篇习作是一次放飞想象、创编童话故事的训练。
习作教学紧密结合单元教学主题。
单元阅读教学目标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尽管是这样的教学目标,但是四篇单元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篇篇都有意想不到的吸引人的故事内容。
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也是让学生来讲讲有“趣味”的故事。
学生通过复述、续编、讲述等方式已经熟悉了故事的基本构成要素,而且对自主创编属于自己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习作单元《这样想象真有趣》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提出来了。
《这样想象真有趣》给学生搭建了一个特殊而有魅力的王国:如果母鸡能在天空飞翔,如果蚂蚁的个头比树还大,如果老鹰变得胆小如鼠,如果蜗牛健步如飞,如果⋯⋯一旦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它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又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呢?让学生通过大胆想象,编写童话故事。
习作教学目标是“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
由此可见,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就是重在“想象”。
“想象”是童话的生命。
这也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以及“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尤其符合学段目标中对应的第二学段提出的关于想象方面的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对于“故事”,也只是提出了“尝试”创编。
因此,在教学时,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激发编写童话故事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创编、自由表达。
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乐于表达、交流的习惯;鼓励学生关注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互相评改、互相激励,激发学生乐于习作的激情,主动参与习作并学会评改他人习作。
教学目标:1. 选择一个动物,通过大胆想象,创编童话故事。
《这样想象真有趣》教案
习作目标:
1.选择一种或几种喜欢的小动物做故事的主人公。
注意写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合理地运用想象,使故事更加生动完整。
2.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交流,完成本次的习作教学。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写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难点:合理地运用想象,使故事完整生动。
教具准备:PPT
教学流程:
板块一我能感知童话故事
导入: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这节课,我们就来上一节关于想象的课。
(板书:想象)同学们,看这个东西像什么?你们想象力太丰富了,太让老师震撼了。
你们能有这么丰富的想象,我相信你们的童年也一定很有趣。
想不想让你们的童年更有趣呢?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篇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师板书),可是,因为时间关系,我们需要选择一个范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创编动物童话(师补充课题)。
老师知道大家没有编过童话,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篇,只是不太通顺,你能帮助老师补充通顺吗?
下面我们就开始了,童话的题目是《会”飞”的青蛙》:有一天,鸟儿们开运动会,比赛飞翔。
河岸上一只青蛙看红了眼,鼓着腮帮,在心里想:“___________。
”
想什么?谁来试试?好,你来,帅气的小伙子。
人不但长得帅,想得也一样帅,文如其人。
接下来的就有一点点难度:于是,它爬到山崖上,猛蹬后腿,一头向山下跳去,结果_______。
就在落地的那一刹那,它“哇”的一声,把旁边的________吓得都____________。
谁来挑战?
(学生填空)
这么复杂的句子都被你接上了,想象力超强!现在我说最后的几句:鸟儿哈哈大笑。
青蛙鼓着眼睛说:“_ _ _ _ _ _ __ _”鸟儿们笑得更大声了。
这一部分,怎么完成呢?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做复述童话的游戏,这符合孩子们爱玩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同时,在复述中,学生积累了语言,并重组语言表达出来。
这其实就是作文的开端——重视学生的听、说训练,为习作实践做铺垫。
板块二我有一双”童话慧眼”
孩子们,你们的补充太具有想象力了,老师太喜欢你们的思维了。
那想不想看看老师的想象力?(出示课件)
先浏览一下。
读明白这篇童话了吗?那老师有几个问题没弄明白。
你愿意帮老师弄明白吗?
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这是我们写故事要交代清的起因。
(板书:起因)在哪一段呢?最后怎么样了呢?
这是故事的结果。
(板书:结果)在第几段呢?那中间这么长的文字是什么呢?
这是童话的经过。
(板书:经过)
原来我们写好一个童话必须把童话的起因、经过、结果向大家交代清楚,童话才完整.(板
书:完整)而且是用了几段文字呢?这样大家读了你的童话才能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可是有了这些内容,我们的故事只是有了一个轮廓,怎样把这个故事写得更生动呢?
我们再来看看这篇童话,大家有没有发现有好多不一样颜色的字?那么,根据课件标出的这些不同颜色的词句,想一想:童话里的小动物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小动物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交流。
(学生自由默读文章,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哦,原来在创编童话的时候,如果想让童话更生动,就要抓住它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师板书: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加上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这样,故事才能更加生动。
(板书:生动)
那么什么样的故事才是童话呢?大家可以跟同桌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生必答拟人)大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为了和大家一起研究清楚,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三个锦囊妙计,为大家锦上添花。
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课件):
课件一:
童话里的动物植物和人一样会说话、会笑、会哭、会想问题……
像这样把物当人写的方法叫——
拟人手法.
课件二:
“长胡须从下巴一直拖到地板上,走起路来老要给自己踏着。
嘴大得跟炉灶差不多,两只眼睛好像里边点着两盏玻璃灯。
”(选自《木偶奇遇记》)
童话里还有十分有趣的、夸张的——
故事。
课件三:
风娃娃回家去问妈妈。
妈妈说:“孩子,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选自《风娃娃》)
有些童话,最后还告诉我们——
道理。
师:所以,童话常常运用夸张、拟人的方法来写一个小故事,有时候还告诉我们一些道理。
来,同学们再认真读读童话的特点,这样我们对童话的说写更有信心了。
出示:
1.采用拟人的手法,把物当人来写,让它们有感情,会想、会笑、会说话、会生气。
2.大胆想象,采用夸张的手法,让平常的事变得夸张、有趣。
3.有些童话最后还会告诉人们一些道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默读,自读自悟动物童话特点,掌握此类童话的写作方法,为下文编写童话,实行“对点训练”打下基础。
板块三我会编童话啦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童话的特点和一些说写童话基本的写作方法。
现在,是不是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了编写动物童话故事呢?
那么,你的动物童话中的角色是谁呢?老师想跟你们一起找找。
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我们飞到天上,可以看到小鸟、老鹰,还有——
生:鸽子……
我们来到森林,发现了老虎、狮子,还有——
生:猴子……
进入水里会看到有——
生:鲸鱼、鲨鱼……
看来同学们对动物非常了解,那么,你们的童话故事中主人公和角色会选择谁呢?
(生讨论后汇报)
师:在这些可爱、聪明、淘气的小动物之间会发生一些什么事呢?有没有信心在纸上把你的这篇动物童话写得完整、生动呢?其他同学有没有信心呢?可能有的同学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别着急,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几个情境,同学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参考、扩充,看看谁写得最好。
当然了,老师更欣赏自己创作童话的同学哦。
现在就开始发挥你的想象力吧。
情景一:
一天,老鹰要吃小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老鹰这才发现自己上当了,就只好飞走了。
情景二: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小兔摘了蘑菇,吃了,结果死了。
情景三:
警察局里响起了“叮铃铃……”的报警电话。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情境四:
自由创编童话。
师巡视指导。
板块四我敢展示自己的童话
谁先来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随机点评)
好,同学们请放声朗读自己编写的童话,如果发现有不通顺的地方,你就悄悄地改一改,然后接着读。
板块五结束语
今天,你们的表现非常出色,让老师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童话世界。
有些同学可能暂时没有写完,没关系,让我们在课后继续把它完成吧,回家可以给爸爸、妈妈讲述一下自己写的小童话。
丹麦有《安徒生童话集》,德国有《格林童话》,中国有《郑渊洁童话集》,我们班也要创作自己的《童话集》,你们愿意为这个《童话集》而认真写好自己的童话吗?孩子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