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694.50 KB
- 文档页数:31
肝脏常见病变超声表现一.肝硬化(1)二维形态: 失常,肝右叶缩小,左叶代偿性增大包膜: 凹凸不平,锯齿状实质回声:增粗、增强,不均质,肝内密布短小粗线状高回声,可见低回声和高回声结节肝静脉:变细,走行迂曲、僵直门静脉:增宽,可有血栓形成肝动脉:可代偿性增宽继发性征象:脾大、脾静脉增宽;胆囊壁增厚,呈“双环征”;脐静脉等侧枝循环开放;腹水 2. 多普勒门静脉: 血流颜色暗淡,流速降低,可呈双向甚至反向的血流肝静脉: 血流颜色暗淡,流速降低,血流频谱类似门静脉肝动脉:血流颜色明亮,流速增高侧枝循环:脐静脉内呈现扭曲的血流二.脂肪肝形态:肝脏轻中度肿大,包膜光滑,下角圆钝实质:回声弥漫性云雾状增多、细密,圆场回声明显衰减肝静脉:变细,显示模糊不清晰多普勒超声表现:血流彩色信号衰减较二维明显三.原发性肝癌1.二维? 肝脏内实质性回声肿块? 边界清或不清,部分病变周围出现“晕征” ( halo sign) ? 内部回声:低、等、高及混合型? 弥漫型肝癌表现为肝内满布细小高回声结节,分布不均匀,难以分辨出肿块的边界? 巨块型肝癌病变内部可出现“结中结征”,中心可有坏死液化区 2. 多普勒? CDFI:肿块内部及周围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并探及动脉血流频谱,峰值流速高,RI>0.70? CEUS:(1)呈现“快进快出”(2)动脉相迅速增强(由中心向周围);门脉相快速消退(轮廓清);实质相肿瘤回声低于周围已增强的正常肝组织。
3. 周围组织的继发表现? 卫星结节:肝内转移征象 ? 病变周围血管受挤压移位? 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内癌栓形成 ? 位于肝门部肿瘤压迫胆管致肝内胆管扩张? 淋巴结转移可引起PV、AO或IVC旁等处腹腔及后腹膜淋巴结肿大原发性肝癌的典型特征性表现牛眼征环靶征四.含液性病变? 单纯性非寄生虫囊肿 ? 先天性多囊肝 ? 肝包虫? 肝脓肿 ? 外伤后肝血肿? 淋巴管囊肿、皮样囊肿、囊腺瘤等(一)肝囊肿 1. 临床与病理单发或多发,后者多见发生机制不明确(HBD?)生长缓慢,病程长,症状多不明显 2. 超声表现(1)肝脏形态:肝脏可无改变或相应增大;囊肿靠近浅表部位者,肝包膜可局限性隆起;巨大囊肿可致肝形态失常(2)囊肿:? 形态:圆形或类圆形,0.3-20cm不等,? 囊壁:菲薄、光滑整齐,两侧壁出现“回声失落”,“侧壁声影” ? 内部回声:呈无回声,可有分隔? 后方组织出现回声增强效应(增强内收)及侧后方声影 ? 合并出血感染时,囊腔内见细小点状弱回声(3)CDFI:? 囊内无彩色血流信号分布? 较大囊肿有时可见肝内正常动静脉血流靠近囊壁,或被囊肿挤压而移位(二)多囊肝 1. 临床与病理先天性疾病,伴遗传倾向,可同时伴有肾、胰、附睾、卵巢、脾等多处囊性病变女性发病多于男性病程长,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渐出现 2. 超声表现肝脏不规则明显增大,形态失常,轮廓不光滑肝内弥漫性分布许多大小不一、紧密相连的无回声区,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囊壁薄、囊肿间隔较薄后壁增强、侧壁声影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囊腔内无血流信号(三)肝包虫病1. 临床与病理包虫囊肿 hydatid cyst: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感染所致单房型棘球蚴病泡形包虫alveola hydatid disease:多房型棘球绦虫或多房泡球绦虫虫卵感染所致多房型棘球蚴病中间宿主――人、家畜肠道――――肝脏? 内囊:厚1-3mm,内层为生发层,外层为角质层,可含子囊、孙囊,囊液含毒蛋白,具有抗原性,致过敏反应 ? 外囊:厚2-6cm2. 超声检查二维超声是首选检查方法? 肝脏形态:失常,囊性占位病变的肝叶包膜隆起,邻近器官受挤压,病灶附近管道受压、走形失常,局部胆道梗阻? 包虫囊肿:圆形或类圆形囊性占位,轮廓清晰;囊壁厚、回声较强,边缘整齐,壁回声呈双层,囊壁可部分或全部钙化;囊腔内可见子囊,囊沙; ? CDFI:囊内无彩色血流信号3. 并发症囊孢破裂、感染过敏反应腹腔种植胆道梗阻(四)肝脓肿 1. 临床与病理分为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性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可单发或多发? 症状体征:常以恶寒或寒战、高热、右上腹疼痛、肝肿大与压痛 ?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阿米巴肝脓肿:多在阿米巴痢疾后1-3月发生,也可数年后? 单发多见,多位于肝右叶? 脓腔内充满褐色坏死组织及未完全坏死的肝组织、血管、胆管等,脓液稠厚 2. 超声声像图:两类肝脓肿在图像上不易区分(1)二维早期肝炎期:病变区回声增高,内部较均匀,境界欠清晰脓肿形成期:分布不均匀低回声,边界模糊不清晰,边缘回声仍高,或见小区域弱回声或无回声。
健康域影像超声检查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检查手段,近些年随着影像学诊断持续发展和应用,肝占位病变的检出率显著增加。
肝占位通俗来讲就是肝脏上长了一个东西,占据了一部分正常肝脏。
一些人认为肝占位就是肝癌,这也导致很多患者出现消极情绪。
其实从临床检查来说,肝占位并不是肝癌的代名词,肝癌会有肝占位表现,但并不代表检查结果出现肝占位就是得了肝癌。
若是超声检查中提示肝占位不需要过于紧张,应及时就医并进行肝脏增强磁共振或增强CT,以及抽血化验肝功能、乙肝丙肝病毒、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等项目检查,用以确定具体疾病性质。
肝脏超声检查之“肝占位”肝脏超声检查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肝占位的方法,方便快捷,可以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结构和血流情况,寻找有无肝脏占位性病变。
在超声检查过程中,肝占位通常表现为肝内清晰可见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等不同形状的结构,根据其内部的回声特征、回声均匀程度、边界是否清晰以及病变内血供情况,可以大致判断出占位的性质。
但是,极少数情况下肝脏超声难以确定病变的良恶性,这时就需要通过其他影像学检查如增强CT或MRI等检查方式来判断,经皮超声引导下肝组织活检是判断的金标准,可以确定占位的性质。
肝癌的超声影像表现人们常说的肝癌通常指原发性肝癌,即来源于肝脏细胞的癌症,大部分患者有病毒性肝炎的病史。
肝癌在肝脏超声检查中一般有以下几种:1.巨块型肝癌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外周常有声晕存在,因体积较大,内部回声通常表现为混合回声。
若该型肝癌是由多结节融合状而来的,表现为形态不规则。
该类型肝癌容易发生破裂出血。
2.结节型肝癌该类型肝癌的超声影像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质地坚硬,表现为高回声或不均匀低回声的结节,少数内部有出血、坏死或液化。
此时表现为混合回声型,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晰。
3.弥漫型肝癌此类型肝癌癌肿数目众多,弥漫分布于整个肝脏,肝脏体积增大,以不均匀低回声多见,少数可以表现为高回声,边缘不清晰,无声晕或包膜样回声。
肝脏1.肝右锁骨中线肋缘下长度:正常人肝脏在平稳呼吸时,超声在肋缘下扫查不到或稍触及。
2.肝右叶最大斜径:12 ~14cm。
3.肝右叶前后径:8 ~10cm。
4.左半肝厚度及长度:分别为5~6cm 、5~9cm。
5.门静脉内径:不超过1.4cm、血流速度范围:13~25 cm/s、血流量:约900±217ml/min。
6.肝动脉峰值速度范围:65~85cm/s 、阻力指数:0.6~0.75。
胆囊与胆道胆囊最大纵切面长径:约7~9cm 、前后径:多不超过3cm胆囊壁厚:2~3mm左右肝管内径:约2mm 、总肝管内径:3~4mm 、总胆管内径:6~8mm胆囊动脉血流峰值速度:45~65cm/s 、阻力指数:0.5~0.67脂餐一小时后收缩≥1/2肝硬化,肝包膜下迂曲管状回声,范围约63X31mm,较宽处约8.1mm,管状暗区旁似可见片状高回声。
B超于肝右后叶中上段探及大小约2.8cmx2.5cm圆形低弱回声包块,囊壁清晰,厚约0.3cm,呈强回声,周边无晕环,内透声差,后方回声无明显增强,可见侧方声影,CDFI示:其内无血流信号。
其余未发现异常。
考虑肝囊肿继发感染,囊壁钙化,CT.肝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肿瘤。
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
海绵状血管瘤一般是单发的,多发生在肝右叶;约10%左右为多发,可分布在肝一叶或双侧。
血管瘤在肝脏表现为暗红,蓝紫色囊样隆起。
分叶或结节状,柔软,可压缩,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
病人一般无自觉症状。
B型超声可检出直径>2cm的肝血管瘤。
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占位伴有后方不甚明显的回声增强效应。
但大多数小血管瘤为强回声,瘤体直径多<5cm,当瘤体较大时,其边界可呈清楚的花瓣状或分叶状,内部有时可见散在的点状低回声和少许纤维束光带。
因瘤体回声较肝组织强,内部结构易于辨认,因此诊断符合率高。
较大的血管瘤(多>5cm)则表现为内部高低混杂回声,边界不整,形状不一,此为瘤内有纤维性变、血栓形成或坏死所致。
淤血肝超声诊断标准
淤血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超声诊断标准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
意义。
淤血肝的超声诊断主要依据肝脏超声图像的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下面将详细介绍淤血肝的超声诊断标准。
1. 肝脏大小和形态,淤血肝的肝脏一般呈现肿大,形态不规则,表面呈现不规
则凹凸不平。
超声检查可测量肝脏横断面最大径,一般超过15cm为肝肿大。
2. 肝内回声,淤血肝的肝内回声多呈现不均匀性增强,可见散在的低回声区,
同时伴有血流信号增强。
在淤血肝患者肝内可见明显的网状结构。
3. 血流信号,淤血肝肝内可见明显的血流信号增强,常表现为肝内血管网状扩张,血流速度减慢。
4. 肝脏血管,淤血肝的肝脏血管多呈现扩张,血流速度减慢,可见肝内血管网
状扩张,血流信号增强。
5. 肝脏组织结构,淤血肝的肝脏组织结构紊乱,可见明显的网状结构,肝实质
内可见散在的低回声区。
综上所述,淤血肝的超声诊断主要依据肝脏大小和形态、肝内回声、血流信号、肝脏血管、肝脏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超声诊断可以准确判断淤血肝的病变程度和肝脏病变的范围,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希望临床医生能够加强对淤血肝超声诊断标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对淤血肝的诊断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
淤血肝超声诊断标准
淤血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主要病因是肝脏血液循环障碍,
导致肝脏内部血液淤积,引起肝脏功能异常。
超声检查是淤血肝的常
用诊断方法之一,下面将介绍淤血肝超声诊断标准。
一、肝脏大小
淤血肝的肝脏大小通常会增大,但增大的程度因人而异。
超声检查时,应测量肝脏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并计算肝脏体积。
一般来说,淤血
肝的肝脏体积增大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
二、肝脏内部结构
淤血肝的肝脏内部结构通常会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肝脏内部血管扩张、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变性等。
超声检查时,应注意观察肝脏
内部结构的变化,如肝脏内部血管扩张、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变
性等。
三、肝脏血流
淤血肝的肝脏血流通常会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肝脏内部血流缓慢、
血管扩张等。
超声检查时,应注意观察肝脏内部血流的变化,如肝脏
内部血流缓慢、血管扩张等。
四、肝脏弹性
淤血肝的肝脏弹性通常会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肝脏硬度增加。
超声检查时,应注意观察肝脏弹性的变化,如肝脏硬度增加等。
总之,淤血肝超声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肝脏大小、肝脏内部结构、肝脏血流和肝脏弹性等方面。
超声检查是淤血肝的常用诊断方法之一,对于淤血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腹部超声检查的常见疾病表现及鉴别诊断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非放射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传递和反射来观察人体内腹部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它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诊断许多腹部疾病,并帮助医生进行鉴别诊断。
本文将介绍腹部超声检查中常见的疾病表现及其鉴别诊断。
一级段落标题:肝脏疾病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疾病发生。
腹部超声检查可以很好地显示肝脏的形态和结构,帮助医生发现肝脏相关问题。
1. 肝囊肿:肝囊肿是一种良性液体充满、包裹在囊壁内的异常增殖,通常无明显症状。
在超声图像中,肝囊肿呈无回声区,边缘清晰锐利。
2. 肝癌:肝癌是严重威胁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超声图像中,肝癌通常呈现为回声不均匀的肿块,边缘模糊或呈分叶状。
3. 脂肪肝:脂肪肝是由于体内脂肪代谢异常引起的一种疾病。
在超声图像中,脂肪肝会显示为回声增强且弥散性增加。
二级段落标题:胰腺疾病胰腺是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异常功能可能导致多种疾病。
腹部超声检查可以帮助鉴别诊断以下胰腺相关问题。
1. 胰腺炎:胰腺炎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组疾病。
在超声图像中,胰腺常呈现为增大和边缘模糊,并可能出现钙化灶或囊变。
2. 胰腺癌: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早期很难被发现。
在超声图像中,胰腺癌常呈现为回声不均匀的结节,在血管内侵及转移时可能见到血管内息肉样生长。
三级段落标题:肾脏疾病肾脏是排泄体内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器官,许多疾病会影响其功能。
腹部超声检查可以帮助鉴别以下肾脏相关问题。
1. 肾囊肿:肾囊肿是最常见的一种肾脏疾病,通常情况下为良性。
在超声图像中,肾囊肿呈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边界清晰锐利。
2. 肾结石:肾结石是由于尿液中溶质过饱和而形成的固体结晶物质。
在超声图像中,肾结石呈强回声,并伴有增加的血流信号。
3. 肾癌:肾癌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之一。
在超声图像中,早期的小型肾癌往往难以发现,但大型的或晚期的肾癌可显示为异常增大、有不规则轮廓等特点。
常见疾病超声描述
以下是一些常见疾病的超声描述:
1. 肝脏疾病:正常肝脏的超声表现为肝形态正常,表面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血管走向自然,显示清晰,肝内胆管未见扩张。
如果肝脏出现占位性病变,如肝囊肿或肝血管瘤,超声会显示为肝内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
而肝癌则可能表现为肝内实质性肿块,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晰,血管走向紊乱。
2. 胆囊疾病:胆囊炎的超声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回声增强,胆汁透声差,有时可见结石或肿块。
胆囊结石则显示为胆囊内的强回声团,后方伴有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胆囊癌则可能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回声不均,胆囊内充满实质性回声,有时可见胆囊腔内积液或结石。
3. 胰腺疾病:胰腺炎的超声表现为胰腺肿大,回声减低,边界模糊,有时可见胰周积液或脓肿。
胰腺囊肿则显示为胰腺内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
胰腺癌则可能表现为胰腺内的实质性肿块,回声不均,边界不清晰,有时可见胰管扩张或侵犯周围血管。
4. 眼部疾病:眼球壁的三层结构在超声中清晰可见,如果出现异常,如视网膜脱离,超声会显示为眼球后方的液性暗区,与玻璃体分界清晰。
葡萄胎则可能表现为子宫内的多个囊性回声,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内部透声差。
以上只是常见疾病的一些超声表现,实际上每种疾病的超声表现都可能因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对于具体的疾病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来综合分析。
同时,超声诊断也有其局限性,对于一些微小病变或特殊类型的病变,可能无法准确诊断,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进一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