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2
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型] 新授课[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巴黎公社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和掌握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英国宪章运动为代表的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19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巴黎公社等主要历史史实。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运用问题教学法提出有梯度的问题,调动学生历史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马克思、恩格斯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和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都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值得继承发扬。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本课难点:一是英国宪章运动中的核心内容;二是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源。
[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国际歌》,展示歌词: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教师:听着激昂的旋律,令我们联想起在马克思主义的领导下,无产阶级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现在我们就学习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内容。
2)合作探究新知:多媒体展示:本课分三部分:一是英国宪章运动,二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三是巴黎公社。
使学生对本课有整体的了解和感知。
一:英国宪章运动教师: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工人运动在欧洲开展起来。
问题一: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的概况如何?代表性运动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第一段,自主探究答案)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开展起来。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历程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理解工人阶级的形成、早期工人运动的兴起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2 教学目标了解工人阶级的形成过程掌握早期工人运动的发展历程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二章:工人阶级的形成2.1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介绍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2.2 工人阶级的崛起阐述工人阶级的形成过程探讨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和斗争需求2.3 工人阶级的觉醒分析工人阶级觉醒的历程介绍早期工人运动的组织形式第三章:早期工人运动的兴起3.1 英国宪章运动了解宪章运动的时间、地点和主要要求分析宪章运动的影响和意义3.2 法国大革命与工人运动探讨法国大革命对工人运动的影响了解法国早期工人运动的发展3.3 德国工人运动的兴起分析德国工人运动的特点和影响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事迹分析他们的思想形成过程4.2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阐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了解其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影响4.3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5.1 第一国际的成立了解第一国际的成立背景和过程分析第一国际的作用和影响5.2 马克思主义在各国工人运动中的应用探讨各国工人运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历程分析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5.3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工人运动的全球化阐述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了解工人运动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本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案内容还需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实践6.1 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不期的发展特点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6.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阐述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的发展6.3 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探讨社会主义国家工人运动的特点和任务了解工人运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第七章:帝国主义与工人运动7.1 帝国主义时期的工人运动分析帝国主义对工人运动的影响了解帝国主义时期工人运动的发展7.2 帝国主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探讨帝国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特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在帝国主义时期的挑战与机遇7.3 帝国主义时期的社会主义流派介绍帝国主义时期社会主义的主要流派分析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优缺点第八章: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工人运动8.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工人运动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工人运动的影响分析战争期间工人运动的发展8.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工人运动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工人运动的影响分析战争期间工人运动的任务与挑战8.3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马克思主义发展阐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特点介绍马克思主义在战争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第九章:冷战时期的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9.1 冷战时期的工人运动分析冷战对工人运动的影响了解冷战时期工人运动的发展9.2 冷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探讨冷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特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在冷战时期的挑战与机遇9.3 冷战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运动介绍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工人运动的特点和任务分析工人运动在冷战时期的作用和影响第十章:当代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挑战与发展10.1 全球化背景下的工人运动阐述全球化对工人运动的影响了解全球化背景下工人运动的发展趋势10.2 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挑战与发展分析当代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探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方向10.3 当代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探讨当代工人运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分析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工人运动中的作用和地位第十一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运动11.1 社会运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分析当代社会运动的种类和特点探讨社会运动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11.2 马克思主义与性别平等运动了解性别平等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分析马克思主义对性别平等运动的启示和影响11.3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运动探讨环境保护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分析马克思主义对环境保护运动的启示和影响第十二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政治哲学12.1 当代政治哲学的主要流派介绍当代政治哲学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分析各种流派的优缺点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12.2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政治哲学的对话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政治哲学的对话和发展分析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政治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2.3 当代政治哲学的挑战与马克思主义的回应分析当代政治哲学面临的挑战探讨马克思主义如何回应这些挑战第十三章: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13.1 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新阶段阐述全球化对资本主义的影响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主义新特点13.2 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进程探讨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适用性和作用分析马克思主义对全球化进程的批判和启示13.3 全球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介绍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和新观点分析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影响第十四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革命14.1 当代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分析当代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和影响探讨科技革命对社会的挑战和机遇14.2 马克思主义与科技革命探讨马克思主义如何应对科技革命的挑战和机遇分析马克思主义在科技革命中的指导作用14.3 当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介绍当代科技革命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和新观点分析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影响第十五章:总结与展望15.1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总结回顾本课程所学内容,总结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强调马克思主义在不期的作用和影响15.2 当代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分析当代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探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方向和任务15.3 课程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对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引言重点:工人阶级的形成、早期工人运动的兴起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和掌握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英国宪章运动为代表的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19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巴黎公社等主要历史史实。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运用问题教学法提出有梯度的问题,调动学生历史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马克思.恩格斯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和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都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值得继承发扬。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本课难点:一是英国宪章运动中的核心内容;二是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源。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巴黎公社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以课前提示导入新课。
播放《国际歌》或师生一起唱《国际歌》导入。
(3)讲授新课:一、英国宪章运动在讲解第一目英国宪章运动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宪章运动的起因。
工业革命过程中,工人面对很差的待遇,不断进行反抗,最初是直接对准机器。
此时用多媒体.幻灯或小黑板等方式出示一段关于卢德运动的资料,让学生参与感受到工人的最初斗争形式,为后面的宪章运动内容作铺垫。
因为由学生自己理解得出的结论,不仅印象深刻,而且还培养了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和答题习惯。
第二,宪章运动的中心内容,争取普选权,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是如何提出的?可用同样手段出示两则材料。
一则是英国宪章运动内容提出的主要过程;另一则是与此同时法国里昂两次工人运动的斗争口号。
两则同时期不同斗争方式的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搞清楚三个问题,即:与卢德运动相比,英国工人阶级斗争水平有了提高;与法国里昂工人起义相比,表明此时工人运动水平都开始进入了自觉时期;而英国宪章运动采取的请愿集会方式则表明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水平较法国发达的多。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和斗争历程;(2)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了解第一国际的成立及其历史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资料收集、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2)运用历史对比法,分析工人阶级斗争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工人阶级斗争的同情和支持;(2)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其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3)树立国际主义观念,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工人运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的斗争历程;(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第一国际的成立及其历史作用。
2. 教学难点:(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2)第一国际的组织结构和活动方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2)提问:工业革命后,欧洲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如何?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工人阶级的斗争历程;(2)分组讨论:工人阶级斗争的意义和影响。
3. 课堂讲解:(1)讲解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和斗争历程;(2)阐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介绍第一国际的成立及其历史作用。
4.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2)讨论:第一国际在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中的作用。
5. 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2. 研究《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斗争历程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观点表达,了解他们对《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本课主要介绍无产阶级的斗争分为英国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三个密切关联的内容。
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英国宪章运动为代表的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19世纪七十代初的巴黎公社等主要历史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提问和课本材料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心中的疑问,逐层深入,讨论和探析问题. 引导学生利用课件提供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认识工人的最初斗争形式及其以后斗争水平的逐步提高;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尚情操以及他们所创立理论的正确;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及其不可避免的失败结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马克思和恩格斯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和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都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值得发扬。
【重点、难点】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难点:一是英国宪章运动中的核心内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二是巴黎公社的主要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1、分组讨论、相互探究法。
2、多媒体展示、讲故事法。
【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正确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从材料中得出有效信息的方法。
2.通过马恩所处历史时代和他们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学会在逆境中积极向上的方法和能力。
3.指导学生归纳总结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标志和影响,培养学生进行归纳的方法。
【落实课标】[解读课标](屏幕展示内容标准)学生自读、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国际歌》,师生轻唱。
师:同学们,这首《国际歌》在世界上传唱了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多年里,它激励着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语言,受压迫的人起来反抗,这首歌是著名的法国工人运动领导者之一欧仁·鲍狄埃为纪念国际工人运动而作的,19世纪的工人运动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出示题目)一、自主学习活动一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自主探讨:英国的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以及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历程,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工人阶级的兴起和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过程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了解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核心内容,掌握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关注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核心内容,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难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过程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核心内容,了解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共同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过程。
3.史料分析:运用相关史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论文、书籍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工人运动的短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教案1 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工人运动的影响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你知道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诞生的吗?它对当时的工人运动起了什么作用?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马克思与恩格斯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概述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动。
提示:①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禁锢出版自由;②在巴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③马克思在伦敦写出了《资本论》等著作;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⑤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2.马克思、恩格斯简历:马克思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学生时代——在特里尔的中学毕业以后,最初进入波恩大学,后来转入柏林大学,在柏林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组织“博士俱乐部”。
最后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842年10月——迁往科隆居住,担任《莱茵报》主编。
1843年——年初,《莱茵报》被封禁。
6月,与燕妮·威斯特华伦结婚。
10月,迁居巴黎,与卢格共同筹备出版《德法年鉴》。
1844年8月底至9月初——在巴黎初识恩格斯。
1845年——法国政府根据普鲁士政府的要求,把马克思逐出巴黎。
马克思迁居布鲁塞尔,其间,曾和恩格斯一道去英国一趟。
1847年——在布鲁塞尔发表《哲学的贫困》。
1847~1848年——1847年底,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即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巴黎公社的性质、意义,《国际歌》
2、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正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
3、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革命活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生动的革命理想教育。
使学生从革命导师身上得到一些做人的启迪。
二、过程与方法:
感知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和过程,学会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观点正确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
感知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高尚情操以及他们所创立理论的正确;认识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及其不可避免的失败结局。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树立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崇高理想,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都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值得发扬.
四、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五、难点: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