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特性分析

质量特性分析

质量特性分析
质量特性分析

软件质量特性分析法:

软件产品质量包含: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中的质量,其中规定了内部质量、外部质量的六个质量特性:

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和移植性。

1、功能性:

功能性是与一组功能及其指定的性质有关的一组属性,这里的功能是指满足明确或隐含的需求的那些功能,这组属性以软件为满足做些什么来描述,而其他属性则以何时做和如何做来描述。

2、可靠性:

可靠性是与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和条件下软件维护其性能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可靠性的种种局限是由于需求、设计和实现中的错误所致。由这些错误引起的故障取决于软件产品使用方式和程序人选项的使用方法,而不是取决于时间的流逝。

3、易用性

易用性是与一组规定或潜在的用户为使用软件所需时所使用的资源数量及其使用时间。

4、效率

效率是在规定的条件下,与软件的性能水平与所使用资源量之间关系的一组属性,资源可包括其他软件产品,硬件设施,材料和操作服务、维护和支持人员。

5、维护性

与进行指定的修改所需的努力有关的一组属性。修改可包括为了适应

环境的变化以及要求和功能规格说明的变化而对软件进行修正、改进或更改。

6、可移植性

可移植性是与软件可从某一环境转移到另一环境的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在金融行业,软件进行移植的情况比较少,因此,我们把它的相关质量特性列为优先等级D。环境可包括系统体系结构环境、硬件或软件环境。

特性分析报告

XXX项目 特性分析报告 文件编号: 版本号:A/0 状态标识:FP 分析小组成员会签:

目录 1概述 (3) 2引用文件 (3) 3特性分类分析 (3) 技术指标及产品组成 (3) 3.1.1技术指标 (3) 3.1.2产品组成 (3) 技术指标分析 (3) 3.2.1外壳 (4) 3.2.2弹簧 (4) 设计分析 (4) 3.3.1外壳 (4) 3.3.2弹簧 (4) 4确定关键特性及重要特性 (5) 5确定关键、特殊工序 (5) 6关键件和重要件清单 (5) 7结论

1概述 我公司与XXX研究所确立了关于军用XXX的研发工作,我们根据我军需求,开发XXX项目。 2引用文件 3特性分类分析 技术指标及产品组成 3.1.1技术指标 (1)XXX密封圈主要技术指标: (2)XXX密封圈主要技术指标 ⑶XXX密封圈主要技术指标 3.1.2产品组成 (1)XXX密封圈,主要由外壳和弹簧组成。 (2)XXX密封圈,主要由外壳和弹簧组成。 (3)XXX密封圈,主要由外壳和弹簧组成。 技术指标分析 XXX项目主要由以上几个部分组成,其中外壳和弹簧是XXX密封圈的主要组成部分 外壳 外壳是特种减震器密封圈的主要组成部分,外壳的尺寸及密封唇的结构决定了密封圈的密封效果,所以在设计外壳尺寸时必须与沟槽的尺寸相配合,根据其工况设计唇口形式,以保证其泄漏量的要求。同时考虑材

料的选用以保证密封圈在-40 C-120 C温度范围内可以正常工作。 弹簧 弹簧作为弹性支撑原件为密封圈提供持续的支撑,所以在设计弹簧时应考虑其尺寸大小以满足与外壳的配合,同时考虑材料的性能满足弹性力的持续提供,否则很难保证密封效果。 设计分析 外壳 3.3.1.1材料性能分析 根据设计要求,外壳采用XXX材料,材料本身的耐高低温、耐腐蚀特性能够适应其工况要求,确保密封圈正常工作且延长使用寿命。 3.3.1.2工艺过程分析 车工艺: 外壳车成型工艺直接影响密封圈尺寸、粗糙度,合适的切削参数(如转速、进给、吃刀量)是质量 稳定的保证。 去毛刺和清洁工艺:为了保证外壳有一个良好的外观,采用手动去毛刺并用气枪、抹布清理干净。 装配工艺:采用现有的弹簧装配工艺,装配时应注意避免外壳被划伤,弹簧在外壳里的分布要均匀,装配后的唇口尺寸要符合图纸要求。 维修性分析:外壳不具备维修性,如不能满足要求,只能进行报废处理或外壳更换。 可靠性分析:可能出现失效模式为尺寸超差,导致密封性能下降或失效。 弹簧 3.3.2.1 材料性能分析 工艺过程分析 弹簧成型工艺: 弹簧成型是在弹簧机上加工的,冲压模具和折弯模具精度是弹簧尺寸的保证。 弹簧截断工艺: 弹簧截断是在弹簧截断机上进行的,截断前对弹簧长度进行测量,以保证弹簧长度。 弹簧焊接工艺: 弹簧焊接是在弹簧焊接机上进行的,焊接的重点在于焊接电流的设置,焊点的个数, 以及弹簧断点的搭接要平整。 维修性分析: 弹簧焊接不合格时可以重新裁断,在保证要求的弹簧长度下重新进行焊接。 可靠性分析:

质量特殊特性分级管理办法

质量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HM-JS-002-2011 1、目的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识别(以下简称重要度分级)的原则、内容、要求、职责及表示方法。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开发时对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 3、职责 技术部负责产品质量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及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 4、术语 4.1产品质量特殊特性:是顾客对产品的要求、用途、规格、性能和结构的决定,并影响产品的实用性,是产品设计和开发传递给过程设计和开发、加工制造、工艺参数、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等情况的要求。 5、管理内容 5.1按《产品先期质量策划控制程序》,技术部门应对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进行识别,并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通过新产品试制,进行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整和完善。 5.2特殊特性识别,可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在《工艺过程流程图》、《P-FMEA》、《控制计划》、《检验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中。 5.3 特殊特性识别原则 5.3.1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对产品实用性要求的影响及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5.3.2特殊特性识别分为安全特性、关键特性。 5.3.3顾客对特殊特性有明确要求时,则应履行顾客要求。 5.3.4 安全特性 a)即存档责任特性。其过大的变差会显著影响产品安全或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必然会引起顾客申诉的特性。 b)安全特性按顾客指定的特殊符号进行标识,如“D”或“TLD”。 5.3.5关键特性

a)是指其过大的变差会显著影响顾客满意,可体现在性能、尺寸和外观特性上。 顾客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例如:可能影响法规的符合性、配合、尺寸、性能或产品后续生产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设计计算基准、定位基准、装夹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尺寸、安装尺寸。 b)关键特性标识用“*”标识。 5.4 特殊特性内容 一般包括: a.法律、法规要求 b.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 c.可靠性、使用寿命及互换性要求 d.材料性能及处理规定 e.尺寸、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f.外形、外观要求(外观件) g.重要制造过程参数

质量不合格的严重性分级

质量不合格的严重性分级 (一)不合格与不合格品 (1)GB/T19000-2000对不合格的定义为:未满足要求。不合格包括产品、过程和体系没有满足要求,所以不合格包括不合格品和不合格项。其中,凡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外购件和协作件对照产品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进行检验和试验,被判定为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不符合(未满足)规定要求,统称为不合格品。 (2)在产品形成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一些不符合产品图样、工艺文件和技术标准的产品。同时,也可能会购进一些有缺陷的原材料、配套件、外购件等。如果这些产品经检验判定为未满足规定的要求,则为不合格品。 (3)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整个产品形成过程中剔除和隔离不合格品,不合格品的及时剔除与隔离,可确保防止误用或误装形成不合格的产品。 (二)不合格分级 1.不合格分级的概念产品及产品形成过程中涉及许许多多质量特性要求,这些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是各不相同的。 不合格是质量偏离规定要求的表现,而这种偏离因其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不同和偏离规定的程度不同,对产品适用性的影响也就不同。不合格严重性分级,就是将产品质量可能出现的不合格,按其对产品适用性影响的不同进行分级,列出具体的分级表,据此实施管理。 不合格分级较早在美国使用。20世纪40年代,美国贝尔系统在公司范围内对质量特性的重要性和不合格的严重性进行了分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防部采用了这种分级方案。 2.不合格分级的作用 (1)可以明确检验的重点。通过分级明确各种不合格对产品适用性影响的严重程度,就可使检验工作把握重点,也便于检验人员在检验活动中能更好地把握产品质量的关键和提高检验效率。 (2)有利于选择更好的验收抽样方案。在使用抽样标准时,对于可接受质量水平AQL值的确定以及不合格批的判定和处理,都可根据不合格严重性的不同级别做出不同的选择。 (3)便于综合评价产品质量。通过不合格分级,可以对产品多个质量特性的不合格进行总体评价。例如,将产品的检查结果进行记录统计,以最低一级不合格为基数,其余各级按严重程度加权计算,相对比较。用这种方法可以把某个作业组织、作业人员或某一产品(包括零、部件)所产生的实际不合格,用同一基数进行加权综合比较,使评价工作更加科学、细致,有利于评价相对质量水平,亦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建立激励机制提供评定依据。 (4)对不合格进行分级并实施管理,对发挥质量综合管理和质量检验职能的有效性都有重要作用。如在质量审核时,针对具体产品的使用要求和顾客反馈信息中的不合格项目对产品不合格进行分级,就可以客观评价产品质量水平,有利于提高审核的有效性。 (三)不合格严重性分级的原则

我国主要原油的特性分析

石油是关系到国民经济以及国家安全的重要资源。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增长迅速,对以原油为主的石油资源需求旺盛,因此对国内国外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应有充分的认识,特别应正确认识国内原油的特性,将国内有限的资源用好用足。 目前,全国已发现的油田应在419个以上[1]。近几年来石油工业又有了较大发展,并相继发现了一些新油田。要对这么多的油田生产的原油进行逐一分析是不可能的。即使将它们划成大的油区,也很难进行全面的介绍。因此,我们选择了一些原油产量较大、原油性质代表性较强的油田作为讨论的对象,并按密度将这些油田所产原油分成轻质油、中质油、重质油进行分析。目的是想让读者对我国原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我国原油的生产情况[1~4] 解放前,我国的石油工业十分落后,从1904年到1949年的46年间,只有台湾的苗粟、陕西延长、老君庙以及**独山子等少数几个油田,生产原油的总量仅为308万吨。解放后,我国的石油工业经历了恢复和创业、迅速提高以及稳步发展等几个阶段,先后发现了克拉玛依(1955)、冷湖(1956)、鸭儿峡(1956~1958)等油田。随后,又发现了大庆(1959)、胜利(1964)、大港(1964)、辽河(1967)和任丘(1972)等几个大油田。1980年后,在**准噶尔、塔里木、吐哈等三大盆地又发现了大量的工业油流。此外,海上油气资源也得到了较快的开发和利用,相继发现了埕北、渤中、绥中、锦州、流花、西江、惠州、秦皇岛、蓬莱等海上油田。1978年,我国原油的产量突破了1亿吨大关,1990年至今,我国原油的生产基本维持在1.4~1.6亿吨之间。表1列出了自1993年以来我国主要油田原油产量的情况。 表1列出的原油基本上是我国的主要原油。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分析的这些原油的特性都是近期原油评价的结果,而且由于油田的复杂性,这里提到的原油的特性只是该油田份额较大的外输原油的性质。如胜利管输原油的性质与齐鲁石化进厂原油的性质是不同的,但我们分析时,选用的是份额较大的胜利管输原油的性质。 表1 我国主要原油的产量 原油产量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大庆5450.2 5300.0 5150.2 5013.1 4840.0 4640.0 胜利2665.2 2675.0 2668.0 2671.5 2665.5 2674.3 辽河1430.4 1401.0 1385.0 1351.2 1322.1 1283.2 ** 898.5 920.0 968.3 1005.0 1060.1 1111.1 长庆430.1 464.0 520.1 610.1 701.6 811.0 延长211.9 246.0 316.4 380.2 552.9 720.9 塔里木418.6 435.0 472.6 502.0 525.3 538.4 吉林380.1 375.0 404.3 444.0 475.1 505.5 大港410.0 400.0 395.2 393.9 421.0 488.4 华北468.1 456.0 450.7 438.0 435.2 432.3 中原375.4 377.0 380.2 380.0 361.6 335.1

液化石油气物质特性分析表

液化石油气物质特性分 析表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液化石油气物质特性分析表

1、液化石油气组成: 液化气主要成分含有丙烷、丙烯、丁烷、异丁烷、丁烯、异丁烯等低分子类,而一般经过处理的民用液化气主要成分有:丙烷、正丁烷及异丁烷等,无色气体或黄柠色油状液体、特殊臭味。 2、理化特性 液化石油气常压下为气态,具有气体性质,经过降温和加压处理后成为液态,密度增大。闪点为-74℃,引燃温度为426~537℃,爆炸极限为5%~

9.65%。液态的液化气挥发性较强,在液态挥发成气体时,其体积扩大250~300倍,其热值大,最高燃烧温度可达l900。C,体积膨胀系数约为水的10~16倍,相对密度为空气的l.56倍,易在低洼处沉积。 3、液化石油气的火灾危险性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混合性气体,液化石油气向室内扩散,当含量达到爆炸极限(5%~9.65%)时,遇到火星或电火花就会发生爆炸。 (1)易燃易爆。比汽油等油类、天然气有更大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液化气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即使在寒冷地区,遇到静电或金属撞击时发出的细小火花,都能迅速引起燃烧。液化气加空气混合浓度在5—9.65%时,就会引发爆炸。 (2)气液态体积比值大、易挥发。在常温常压下,液态液化气迅速气化为250~350倍体积的液化气气体。 (3)液化石油气液态比重比水轻。气态比空气重1.56倍。由于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因此,一旦液化石油气从容器或管道中泄漏出来,不像相对密度小的可燃气体那样容易挥发与扩散,而是像水一样往低处流动和滞存,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引起火灾。因此液化石油气泄漏,极易沉积在低洼处,引发燃烧爆炸事故。 (4)体积膨张系数大。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系数大约是同温度水的体积膨胀系数的10~16倍,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态体积会不断膨胀,气态压力也不断增加,温度每升高摄氏l度,体积膨胀0.3~0.4%,气压增加0.2~0.3MPa。因此,液化石油气在充装作业中必须限制装量。否则容易造成爆炸火灾隐患。 (5)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容器内部液化石油气的压力总比外界大气压力大得多,所以,液化石油气一定要在密闭的、具有足够强度的容器中储存。否则容易造成爆炸火灾隐患。 4、液化气的毒害性

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管理细则(3)

质量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1) 质量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2)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及控制规定 (3) 质量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FR-QC-21-A1 1、目的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识别(以下简称重要度分级)的原则、内容、要求、职责及表示方法。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开发时对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 3、职责 技术部负责产品质量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及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 4、术语 4.1产品质量特殊特性:是顾客对产品的要求、用途、规格、性能和结构的决定,并影响产品的实用性,是产品设计和开发传递给过程设计和开发、加工制造、工艺参数、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等情况的要求。 5、管理内容 5.1按《产品先期质量策划控制程序》,技术部门应对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进行识别,并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通过新产品试制,进行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整和完善。 5.2特殊特性识别,可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在《工艺过程流程图》、《P-FMEA》、《控制计划》、《检验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中。 5.3 特殊特性识别原则 5.3.1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对产品实用性要求的影响及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5.3.2特殊特性识别分为安全特性、关键特性。 5.3.3顾客对特殊特性有明确要求时,则应履行顾客要求。 5.3.4 安全特性 a)即存档责任特性。其过大的变差会显著影响产品安全或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必然会引起顾客申诉的特性。 b)安全特性按顾客指定的特殊符号进行标识,如“D”或“TLD”,详见《D/TLD管理控制程序》。 5.3.5关键特性 a)是指其过大的变差会显著影响顾客满意,可体现在功能、配合和外观特性上。 顾客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例如:可能影响法规的符合性、配合、功能、性能或产品后续生产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设计计算基准、定位基准、装夹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尺寸、安装尺寸。 b)关键特性标识用“”标识。 5.4 特殊特性内容 一般包括: 法律、法规要求

QJSZS J0204-2011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J Q/JSZS 江苏宗申三轮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JSZS J0204—2011 代替 Q/ ZSSJ 02.02-2010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2011-09-26发布2011-09-26实施

前言 Q/JSZS J0204-2011《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是对Q/ZSSJ 0204-2010《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的修订和代替。 ——修订了标准的名称; ——修订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新增了有关术语和定义内容; ——新增了电动车产品零部件的重要度分级内容; ——新增了图样、技术文件尺寸重要度分级内容; 本标准由技研中心标准认证部提出。 本标准由技研中心标准认证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技研中心标准认证部。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詹玉喜、吴宝根、赵荣广 本标准所代替的标准历次发布情况为:Q/ ZSJ 0202-2007;Q/ZSSJ 0204-2010 本标准于2011年09月 修订;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正三轮摩托车、电动摩托车及电动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的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正三轮摩托车、电动摩托车及电动轻便摩托车(以下简称“产品”)对零部件质量特性重要度的分级,标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B/T 5058 机械工业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产品质量特性 产品质量特性由产品规格、性能和结构所决定,并影响产品的适用性,是设计传给工艺、制造和检验的技术要求和信息。它包含有功能、寿命、互换性、尺寸、公差与配合、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政府有关法规和标准情况等。 3.2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 影响产品适用性的重要程度。 4 分级原则 以对产品适用性要求的影响和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5 重要度等级 5.1 重要度等级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 5.1.1 关键特性 如出现故障,会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丧失产品主要功能,严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对环境产生违反法规的污染,以及必然会引起使用单位申诉的特性。 5.1.2 重要特性 如出现故障,会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使用单位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公司标准文件)

御捷车业 ZY/QY-04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共14页 版本:A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文号:实施日期:二〇一四年月日

1目的 对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标识工作进行规,把设计意图准确传达给采购、工艺、制造、检验等部门,以便加强对关键、重要工序的过程控制。 2 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及零部件的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以下简称重要度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3.1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 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由产品及零部件的规格、性能和结构所决定,并影响产品的适用性,是设计传递给工艺、制造和检验的技术要求和信息,它包含尺寸、公差与配合、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政府有关法规和标准的情况等。 3.2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重要度 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重要度是指产品及零部件某质量特性影响产品适用性的重要程度。 4 职责与权限 新产品设计阶段,汽车研究院对新产品及零部件进行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通过新产品试制、试验,在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并将重要度级别符号直接标注在产品图样或设计文件的相应位置上。 5 工作流程/容 5.1 分级原则及重要度等级 5.1.1重要度分级以对产品适用性要求的影响和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5.1.2 重要度等级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 5.1.2.1关键特性 如发生故障,会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丧失产品主要功能,严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对环境产生违反法规的污染,以及必然会引起使用单位申诉的特性。 5.1.2.2 重要特性 如出现故障,会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使用单位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5.1.2.3 一般特性 如出现故障,对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影响不大,不至于引起使用单位申诉的特性。5.2 重要度分级容 重要度分级容应包括:

原材料、产品关键质量特性分级管理办法

原材料、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管理办法 编号: DX(GL)ZG-8.3-1.4 版/次:A版1次 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

原材料、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管理办法 1 目的 规定本公司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原则、内容、要求及标注方法,指导产品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层级职责分配。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德鑫航空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加工制造的产品。 3引用文件 JB/T 5058 机械工业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导则 GB/T 7635.1 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可运输产品。 4术语和定义 4.1产品质量特性 产品质量特性由产品的规格、性能和结构所决定,并影响产品的适用性,是设计传递给工艺、制造和检验等的技术要求和信息。它包含有尺寸、形位公差与配合、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政府有关法规和标准情况等。 4.2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是指影响产品适用性的重要程度。 5职责 5.1 技术部负责产品及零部件重要度分级,分别在新产品设计阶段对产品及零部件进行初步重要度分级,通过新产品试制,在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5.2 工艺人员针对技术科给定的产品及零部件重要度分级负责原材料的重要度分级。 5.3 物资供应部门按照原材料重要度分级要求确定原材料的采购。 5.4 生产部负责按照产品及零部件重要度分级落实生产。 5.5 质管部负责按照产品、零部件及原材料的重要度分级制定检验标准。 6 工作过程 6.1 分级原则

6.1.1重要度分级以对产品适用性要求的影响及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6.1.2 可按规定的级别符号直接标注在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上,也可单独编制产品及其组成零部件重要度分级文件。 6.2重要度分级内容 重要度分级内容一般包括: 1) 安全、环保要求; 2) 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 3) 可靠性、使用寿命及互换性要求; 4) 材料性能及处理规定; 5) 焊接及铸、锻规定; 6) 尺寸、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7) 外形、外观要求; 8) 清洁度要求; 9) 涂敷、包装、防护及储运等要求。 6.3 产品特性重要度分级 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 1)关键特性[A]: 如发生故障,会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丧失产品主要功能、严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降低产品寿命、对环境产生违反法规之污染,以及必然会引起使用者提出申诉的特性。 2)重要特性[B]: 如发生故障,会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使用者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3)一般特性[C]: 如发生故障,对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影晌不大及不致引起使用者提出申诉的特性。 6.4 零部件、原材料重要度分级 一般分为A类零部件或原材料、B类零部件或原材料、C类零部件或原材料。 1)A类零部件或原材料:零部件或原材料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关键特性[A],同时还可能包含重要特性[B]和(或)一般特性[C]。 2)B类零部件或原材料:零部件或原材料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重要特性[B],同时还可能包含一般特性[C],但没有关键特性[A]。

产品特殊特性符号管理规定

1 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的定义、原则、内容及其在产品设计文件中的标注方法。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汽车产品的总成、零部件质量特性分级和标注。 3 定义和术语 3.1产品质量特性:是指由设计文件规定的产品固有技术特性的总和。它包括产品 的几何尺寸、公差与配合、材料、工艺和装配调整技术要求等内容。 3.2产品质量特性分级:根据总成、零部件质量特性不满足设计规范对整车安全性 (危及人身安全、火灾)或法规(强制性标准)符合性与主要功能的影响程度,将质量特性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在产品开发、制造、装配、使用、维护过程中对关键、重要的质量特性进行重点的管理和控制。 3.3关键特性:如果不满足设计规范将危及人身、车辆安全或造成火灾,影响法规(强 制性标准)符合性的产品特性。 3.4重要特性:如果不满足设计规范将导致整车丧失行驶功能并造成主要总成损 坏,或严重影响车身及内饰外观质量,以及应特殊顾客要求需要特别控制的产品特性。 3.5一般特性:关键特性、重要特性以外的产品特性。 3.6关键件:含有关键特性的单个零部件。 3.7重要件:含有重要特性但不含关键特性的单个零部件。 3.8一般件:不含关键特性、重要特性的单个零部件。 3.9关键项:关键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关键特性。 3.10重要项:关键件和重要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重要特性。 3.11一般项:一般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一般特性。 4.产品质量特性的分级原则 4.1本标准将产品的质量特性划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三个等级,将 产品划分为关键件、重要件和一般件三种类别,并引入关键项、重要项和一般项的术语。 4.2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的原则是从满足顾客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顾客和社会最关 注的产品质量特性,即将产品特性偏离设计规范所产生的后果作为产品质量特性的依据。 4.3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的方法是依据零部件失效对整车安全性、法规符合性以及行 驶功能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判定其是否属于关键件或重要件,然后确定关键件或重要件中的关键特性(关键项)或重要特性(重要项)。 4.4产品质量特性分级应考虑以下信息: a、国家、地方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b、产品潜在的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c、项目小组中的设计、试制、试验、制造工艺、装配调整、售后服务人员以及 有关专家的经验。

变压器运行特性分析

课程设计名称: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 题目:变压器运行特性分析计算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变压器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目的和工作条件,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种类型的变压器,常用的变压器有:电力变压器、特殊用途的电源变压器、测量用变压器、控制变压器,且这些类型的变压器在结构和性能上的差别也很大。虽然这些变压器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本设计通过对变压器的变换关系即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分析研究出变压器运行时的基本方程式,并通过相应的折算得出变压器的等值电路,从而完成对变压器空载,变压器负载运行,变压器空载合闸,变压器副边突然短路时的分析与计算。为了简化计算、减少计算量,本设计在相应的计算上使用MATLAB软件进行辅助。通过本设计的研究计算能对变压器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有初步的了解,对变压器出现空载、负载运行、空载合闸、副边突然短路时的电压、电流变化有准确的认识。 关键词:变压器;基本方程式;折算;等值电路;MATLAB计算

1 变压器结构及其组成部分 (1) 1.1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1) 1.1.1铁芯 (1) 1.1.2绕组 (1) 1.1.3油箱和冷却装置 (2) 1.1.4绝缘套管 (2) 1.1.5其他构件 (2) 1.2变压器的额定值 (2) 2变压器的变换关系 (4) 2.1电压变换 (4) 2.2电流变换 (4) 2.3阻抗变换 (5) 3变压器等值电路及其折算关系 (6) 4变压器空载时的分析与计算 (8) 5变压器负载运行时的分析与计算 (9) 6变压器副边突然短路时分析计算 (10) 7结论 (11) 8心得体会 (12) 参考文献 (13)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模板)

XXXXXXXXX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1、概述: 根据GJB1362A-2007《军工产品定型程序和要求》的规定,XXXX年X月对XXXXXXXXXXXXXXXX产品进行产品质量分析。本报告在随机抽取XX批的基础上重点对该品种进行了统计和趋势分析。 2、统计期限: 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 2、生产情况: 共生产XX产品XX批,总产量为XX(套)。 3、产品描述: 3.1、产品特点 XXXXXXXXXX产品是我公司根据市场要求自行开发、生产并予以推广的。主要针对XXXXXXX等客户实施配套,从电气性能指标、功能特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不断完善。 3.2、产品用途 本项目产品XXXXXXXXX产品是无线信息领域中一种新型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无线电监测管理、信息安全、测向定位、通信等领域。 3.3、关键参数 表X:XXXXXXXX产品关键参数

4、产品质量情况 4.1 主要原材料质量问题统计 表X:XXXXXXX产品主要原材料质量问题统计表 评价:XXXXXXX 4.2 主要原材料购进情况统计: 表X:XXXXXX产品主要原材料购进情况统计表

评价: XXXXXXX XXXXXXX XXXXXXX XXXXXXX 4.3 供应商的管理情况 新增供应商情况: 变更供应商情况: 供应商考核情况: 小结: 5、成品质量标准情况: 5.1 产品质量标准 5.2质量指标统计及趋势分析 对5.1的参数项目实际检验数据实施统计与分析 A: B: C: D: E: 小结:XXXXXXXX 6、生产工艺分析: 6.1关键工艺参数控制情况

6.2中间体控制情况 6.3工艺变更情况:有何变更,原因,相关研究、验证情况,申报情况 6.4返工与再加工 评价:XXXXXX 7、设备、仪器情况 7.1变更情况: 7.2维护情况: 7.3维修情况: 小结: 8、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在XXXX年XX月XX日到XXXX年XX月XX日内,XXXXXXXXXX产品共计生产XXX套,从物资采购到生产焊接、调试,到最终检测都进行了有效的质量控制,从检测数据可验证此批产品各项性能均满足客户要求。

特性分析报告

特性分析报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XXX项目 特性分析报告 文件编号: 版本号:A/0 状态标识:FP 目录 1 概述 (3) 2 引用文件 (3) 3 特性分类分析 (3) 技术指标及产品组成 (3) 3.1.1 技术指标 (3) 3.1.2 产品组成 (3) 技术指标分析 (3) 3.2.1 外壳 (4) 3.2.2 弹簧 (4) 设计分析 (4)

3.3.1 外壳 (4) 3.3.2 弹簧 (4) 4 确定关键特性及重要特性 (5) 5 确定关键、特殊工序 (5) 6 关键件和重要件清单 (5) 7 结论 (6) 1 概述 我公司与XXX研究所确立了关于军用XXX的研发工作,我们根据我军需求,开发XXX项目。 2引用文件 3特性分类分析 技术指标及产品组成 3.1.1技术指标 (1)XXX密封圈主要技术指标: (2)XXX密封圈主要技术指标 :

3.1.2产品组成 (1)XXX密封圈,主要由外壳和弹簧组成。 (2)XXX密封圈,主要由外壳和弹簧组成。 (3)XXX密封圈,主要由外壳和弹簧组成。 技术指标分析 XXX项目主要由以上几个部分组成,其中外壳和弹簧是XXX密封圈的主要组成部分。 外壳 外壳是特种减震器密封圈的主要组成部分,外壳的尺寸及密封唇的结构决定了密封圈的密封效果,所以在设计外壳尺寸时必须与沟槽的尺寸相配合,根据其工况设计唇口形式,以保证其泄漏量的要求。同时考虑材料的选用以保证密封圈在-40℃-120℃温度范围内可以正常工作。 弹簧 弹簧作为弹性支撑原件为密封圈提供持续的支撑,所以在设计弹簧时应考虑其尺寸大小以满足与外壳的配合,同时考虑材料的性能满足弹性力的持续提供,否则很难保证密封效果。 设计分析 外壳 3.3.1.1材料性能分析 根据设计要求,外壳采用XXX材料,材料本身的耐高低温、耐腐蚀特性能够适应其工况要求,确保密封圈正常工作且延长使用寿命。 3.3.1.2工艺过程分析 车工艺: 外壳车成型工艺直接影响密封圈尺寸、粗糙度,合适的切削参数(如转速、进 给、吃刀量)是质量稳定的保证。

产品质量特性的重要度分级规定

产品质量特性的重要度分级规定 1. 目的 产品质量特性的重要度分级是实行工艺质量控制点的依据之一,是执行产 品标准,传递设计者意图、实出重点,使工作重点更为合理,从而有效地保证 产品质量。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产品质量特性的重要度分级原则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 产品设计、制造、装配和安装及相应质量控制。 3. 术语 3.1 质量 按GB6583.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1.1条的规定。3.2 质量特性 在产品过程或服务的总体中,区分各个体之间质量差别的性质、性能和特 点。 3.3 质量特性分级

按产品质量特性对其适用性影响重要程度进行分类,相应明确要求,突出重 点来保证质量的一种方法。 3.4 控制点 为了保证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下,在产品制造过 程中需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件或薄弱环节。 4. 质量特性的重要度分级标记 按质量特性的重要度分级标记的规定为关键、重要和一般三级(见表一) 表一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的标记 5. 质量特性的重要度分级原则及处理方法 质量特性的重要度分级原则及处理方法,(详见表二) 表二质量特性的重要度分级原则及处理方法

注:对未列入以上原则的其它质量特性有缺陷,但不会影响其它零件的特性则不设标记,处理方法同一般分级的处理方法。 6. 产品质量特性分级范围 6.1 产品标准、产品图样、技术文件中的技术要求。 6.2 反映产品特性的主要零部件的几何精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 度)。 7. 实例 7.1 铝合金门窗的关键项目与重要项目 7.1.1 关键项目 铝合金型材;抗风压变形性能;雨水渗漏性能;空气渗透性能;保温性能。 7.1.2 重要项目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

ICS Q/SXC 上海万象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XC J201.123—2010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1) 5 重要度等级 (1) 5.1 关键特性 (2) 5.2 重要特性 (2) 5.3 一般特性 (2) 6 重要度分级的主要内容 (2) 7 重要度分级级别符号及其含义 (2) 8 重要度分级级别符号的标注方法 (2) 8.1 尺寸、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特性的标注 (2) 8.2 图纸上技术要求特性的标注 (3) 8.3 材料特性标注 (3) 8.4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表 (3) 8.5 部件重要度的分级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部件重要度的分级 (4)

前言 本标准代替Q/SXC 1203-2005《客车产品零部件分级和控制要求》。 本标准和Q/SXC 1203-2005《客车产品零部件分级和控制要求》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变更了分级原则,由原来按部件重要度分A、B、C三类等级变更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和总则; ——增加了重要度分级的主要内容; ——增加了重要度分级级别符号及其含义; ——增加了重要度分级级别符号的标注方法。 本标准在编写格式、结构和表述规则上,符合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 本标准由上海万象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万象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上海万象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宦晓丽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SXC 1203-2005。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

1目的 把产品质量特性等技术要求和信息准确而有效地从设计部门传递给工艺、制造和检验部门。 2范围 本标准对研究本院产品质量特性的分级内容、分级等级及其符号、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等做出规定。适用于研究本院产品重要度分级的管理。 3定义 产品质量特性:由产品的规格、性能和结构所决定,并影响产品的适用性,是设计传递给工艺、制造和检验等的技术要求和信息。 4分级内容、等级及标注方法 4.1 分级内容 4.1.1安全、环保要求; 4.1.2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 4.1.3可靠性、使用寿命及互换性要求; 4.1.4材料性能及处理规定; 4.1.5焊接及铸、锻规定; 4.1.6尺寸、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4.1.7外形、外观要求; 4.1.8清洁度要求; 4.1.9涂敷、包装、防护及储运要求等。 4.2 分级等级 重要度等级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 4.2.1关键特性 如发生故障,会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丧失产品主要功能、严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降低产品寿命、对环境产生违反法规的污染,以及必然会引起使用单位申诉的特性。 4.2.2重要特性 如发生故障,会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使用单位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4.2.3一般特性 如发生故障,对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影响不大及不致引起使用单位申诉的特性。 4.3 分级符号 重要度分级级别符号见表1。 表1 4.4 在图样上标注方法 图1 4.4.1在新产品设计阶段,主管设计人员应负责对

产品的零部件特性分级,分级符号在特性的右侧,若特性的右侧不便标注时,允许分级符号标注在特性的尺寸线下面,见示例图1。 4.4.2分级符号字体为仿宋字,字高由特性字高决定,如果特性字高为3.5mm,分级符号字高为3.5mm;如果特性字高为5mm,分级符号字高则为5mm。5相关文件 产品特性重要度分级标准》 6附加说明 本制度由技术中心起草,并负责解释和归口管理。

液化石油气物质特性分析表

液化石油气物质特性分 析表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液化石油气物质特性分析表

1、液化石油气组成: 液化气主要成分含有丙烷、丙烯、丁烷、异丁烷、丁烯、异丁烯等低分子类,而一般经过处理的民用液化气主要成分有:丙烷、正丁烷及异丁烷等,无色气体或黄柠色油状液体、特殊臭味。 2、理化特性 液化石油气常压下为气态,具有气体性质,经过降温和加压处理后成为液态,密度增大。闪点为-74℃,引燃温度为426~537℃,爆炸极限为5%~9.65%。液态的液化气挥发性较强,在液态挥发成气体时,其体积扩大250~300倍,其热值大,最高燃烧温度可达l900。C,体积膨胀系数约为水的10~16倍,相对密度为空气的l.56倍,易在低洼处沉积。

3、液化石油气的火灾危险性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混合性气体,液化石油气向室内扩散,当含量达到爆炸极限(5%~9.65%)时,遇到火星或电火花就会发生爆炸。 (1)易燃易爆。比汽油等油类、天然气有更大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液化气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即使在寒冷地区,遇到静电或金属撞击时发出的细小火花,都能迅速引起燃烧。液化气加空气混合浓度在5—9.65%时,就会引发爆炸。 (2)气液态体积比值大、易挥发。在常温常压下,液态液化气迅速气化为250~350倍体积的液化气气体。 (3)液化石油气液态比重比水轻。气态比空气重1.56倍。由于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因此,一旦液化石油气从容器或管道中泄漏出来,不像相对密度小的可燃气体那样容易挥发与扩散,而是像水一样往低处流动和滞存,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引起火灾。因此液化石油气泄漏,极易沉积在低洼处,引发燃烧爆炸事故。 (4)体积膨张系数大。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系数大约是同温度水的体积膨胀系数的10~16倍,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态体积会不断膨胀,气态压力也不断增加,温度每升高摄氏l度,体积膨胀0.3~0.4%,气压增加0.2~0.3MPa。因此,液化石油气在充装作业中必须限制装量。否则容易造成爆炸火灾隐患。 (5)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容器内部液化石油气的压力总比外界大气压力大得多,所以,液化石油气一定要在密闭的、具有足够强度的容器中储存。否则容易造成爆炸火灾隐患。 4、液化气的毒害性

gjb特性分析报告模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gjb特性分析报告模板 篇一:gjb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 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根据gb/t19001-20xx《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 gjb9001b-20xx《质量管理体 系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过程“5.6.2.2财务部门负责提供质量经济性分 析报告。”和“8.4.2d)财务部门负责质量成本统计和质量经济性数据分析(按 作业指导书《质量经济性统计和分析实施细则》)”的要求,财务部编制的质 量经济性分析报告作为管理评审输入之一。为此,财务部采用了“质量成本法”,根据从质管部、经营部、生产部、经核室、工艺室等部门传递过来的质量、工艺工时、材料消耗等数据,结合本部门形成的生产经营财务数据,按照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及内、外部故障损失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质量成本的统计分析,同时结合生产经营财务数据分析了质量成

本的变动状况,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财务支出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向,以便综合实施质量改进,不断提高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为了真实地反映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财务状况,财务部根据本公司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的有关质量成本数据,从财务会计账簿中收集了有关财务信息,按照质量成本核算办法,进行了统计、核算、分析、汇总、报告,并从财务角度识别质量管理体系上的薄弱环节及其无效的管理活动活动,从提出完善质量体系的方向,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经济性。二、综合分析 现将20xx.7~20xx.6期间的质量经济性分析结果汇报 如下: (一)质量成本构成关系分析 20xx年7月至20xx年6月质量总成本约为165.13万元(详见下表)。 质量成本构成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比例最高的是鉴定成本,为70.64%;最低的是外部损失成本,为0.31%。 各项质量成本的组成如下: 1、预防成本费用34.46万元,占质量总成本的20.93% 其中: 2、鉴定成本费用116.65万元,占质量总成本的70.64%其中: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一、范围 1.1 本工作指引规定了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的定义、原则、内容、要求及编制设计文件《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汇总表》的方法。 1.2 本工作指引适用于公司开发设计产品的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工作指引的引用而成为本工作指引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工作指引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工作指引。 2.1 JB/T5058 机械工业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导则; 2.2 WI-M-002-00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方法。 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工作指引 3.1产品质量特性 产品质量特性由产品的规格、型号、性能和结构所决定,直接影响产品的适用性,它包含有尺寸、公差与配合、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情况等,是设计传递给工艺、制造和检验等的技术要求和信息。 3.2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 质量特性影响产品适用性的重要程度。

四、总则 4.1 新产品设计阶段,设计部门应对产品进行重要度分级,通过新产品试制,在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4.2 重要度分级,可按规定的级别符号直接标注在图样上及设计文件上,也可单独编制整机及其组成部件重要度分级文件。 五、重要度分级原则及重要度等级 5.1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原则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以按对产品适用性要求的影响程度和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5.2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等级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 5.2.1 关键特性 如发生故障,会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丧失产品主要功能、严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降低产品使用寿命、对环境产生违反法规的污染,以及必然会引起用户申诉的特性。 5.2.2 重要特性 如发生故障,会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使用单位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5.2.3 一般特性 如发生故障,对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影响不大及不致引起使用单位申诉的特性。 六、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内容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内容一般包括: a)安全、环保要求; b)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 c)可靠性、使用寿命及互换性要求; d)材料性能及处理规定; e)焊接及铸、锻规定; f)尺寸、公差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g)外形、外观要求; h)清洁度要求; i)包装、防护及储运等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