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英语一翻译技巧

考研英语一翻译技巧

考研英语一翻译技巧
考研英语一翻译技巧

考研英语一翻译复习技巧

考研英语翻译是两大主观题之一,由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组成,其中划出5个句子,要求考生把这些句子完整准确通顺的翻译出来,这也是翻译高分的关键。和作文题相比,

更加考验考生的技巧。很多考生看到翻译就头疼,其实掌握了自己的一套翻译技巧,就明

白翻译并没有那么难。考场上,很多同学因为时间的原因在翻译上草草带过,轻易失掉了

很多得分点,我今天就自身经验来为大家谈谈考研英语翻译技巧,希望帮助同学们抓住翻

译的宝贵10分。

1、通读全文,准确理解文意及前后逻辑关系

英译汉的第一步是准确、完整、透彻地理解英语原文。如果对原文理解稍有差错,译

文就不可能准确无误,甚至会差之毫厘,却失之千里。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的内容都围绕着文章的中心思想展开,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如

果只注意单个词句,不注意整体,还是要出各种各样的错误,即在某种意义上说不能完整

地翻译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在进行具体翻译前,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整体

内容,准确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和重要事实。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划线部分与

上下文之间的各种关系(逻辑关系、语法关系、意义关系及指代关系等)。

建议大家在考前多利用考研真题进行练习,要注意一定要通读全文,如果你只看需要

翻译的五句,根本没办法理解它们真正的含义,就会造成你翻译的误区。你也可以在翻译

文章的过程中掌握词汇。我当时用的真题是《考研真相》,就是看重它解析详细,这部分

把翻译题部分全文都翻译成了汉语,左右英汉对照。我当时是怎么练的呢?我先把右边的

汉语盖住,自己翻译一遍,再对照标准答案,把错漏的地方做好标记。把不认识的词汇也

分别圈出来,重点看标准答案的逻辑。

2、层层剥茧,分析目标长难句

英译汉的句子一般比较长,而且其结构也比较复杂。建议大家首先观察这个长句子中

是否有从句,是哪种类型的从句。然后再找出主句和从句中的骨干结构(主语、谓语、宾语)及其修饰成分(状语、定语、宾语补足语、同位语等),同时要注意句子是否有省略的地方,以及介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分词短语、动名词短语等的各种语法功能。这样句子结构层

次就十分清晰了,翻译时就会心中有数,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要做好这一步,需要对长难句进行分析,这个对基础差的同学会比较困难,我当时用《考研真相》,我就发现它在长难句解析这一方面做得特别好,答案里有长难句图解(备注:简单的句子也有语法讲解,不光是翻译部分,真题里所有的文章都有长难句图解)。

这就很容易辨析句子结构,对学语法很有帮助。我当时把真题里面的长难句解析认真的过

了几遍。感觉对语法结构的学习还是很有帮助的。

3、斟酌句意,注意固定表达和特殊含义

考生在对原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且弄懂了划线部分的语法结构后,就要仔细琢磨划线部分英语句子的含义,特别留心一些固定表达法、某些短语的特殊含义、代词的指代意义等。如:The importanc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 can’t be overestimated.这句话的意思是“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性怎么估计也不会过高。”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译,则很可能译成“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性不能被估计过高”。这需要的是英语基础和日常的积累,大家要做好翻译题,需要特别注意一些短语词汇的特别用法,还有一些固定搭配和固定表达法。

4、灵活流畅地将句子用中文表达出来

在准确理解划线部分英语句子的含义后,如何用通顺的汉语将其表达出来是关键。表达是理解的结果,是把已经理解了的原作内容选择适当的译文重新表达出来。由于两种语言存在着语言、语法及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在翻译的时候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使中文读者阅读译文时感到自然、流畅。这就需要在翻译的技巧上多下功夫了,怎么准确通顺的表达出来,需要灵活的做一些调整,如果你做的真题练习够多,这方面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5、审校润色,力求译文完美

正确地理解原文、真实流畅地用汉语表达原意是翻译中的重要步骤,审校润色则是使译文更完美的最后一个环节。很多人都可以准确通顺的翻译出来,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得分高呢?这还是在语言的把握上有所不同。经过初步的翻译,我们需要仔细的推敲一下,推敲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译文的一些漏洞和不足之处,如人名、地名、日期、数字、时间等细节是否有遗漏和错译的地方,指代关系是否明确一致,是否存在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准确等。还可以考虑怎么让自己的语言表达更简明扼要,更加生动创新,《考研真相》翻译部分有一个亮点,它每句翻译答案都有一个“常规译文“和一个“升级译文”,升级后的句子读起来更有美感,也更加简洁。这中翻译很容易打动阅卷考试,拿到高分。

每年的翻译真题选材都具有很强的实效性,所以大家也要扩大视野,掌握最新的时文消息。一来可以巩固翻译基础,二来可以拓宽知识面、增强语感。当然不要忘记重视真题的作用,多多练习才能提高。

94年-14年历年考研英语翻译必背词汇英汉对照

94年-14年历年考研英语翻译必背词汇(英汉对照) 46) articulate 清晰的表达, 47) by all accounts根据、根据报道;by one’s own account根据某人自己所说,let alone更别提, 48) intensity紧张,abruptly突然地,sudden突然,soft柔和的,passage段落,rarely很少、几乎不,composer作曲家,compose作曲、编写, 49) associate联系, 50) suffer遭受, inevitable不可避免, render转换、使变成; 13年 46) strike打、震撼,for all尽管,style风格,urge需求、督促、鼓励,decoration装饰, 47)sacred神圣的,crude原始、粗糙,as opposed to与相反,shelter避难所, 48) in effect实际上,urban城市,discernible容易看出的,discern看出、识别, 49)blame批评, 50)implicit隐含的,explicit明确的,reference谈到、提及、参考,synthetic人造的; 12年 46) impulse冲动,unification统一、一致, generative生产的、生成的,generate产生, 47) constrain力劝、强迫、限制,constraint限制, 48) filter过滤, cognitive认知的, 49) empirical实证的、根据经验得到的, bias偏见, 50) track跟踪; 11年 46) erroneous错误的,error错误, 47) sustain支持、维持,illusion幻觉,conscious有意识的, 48) justification合理,借口,justify证明是公正的,rationalization合理,exploitation剥削、开发, bottom底, 49) circumstance环境, 50) upside积极的、正面的,contain包含,be up to取决于,array展示、陈列、一系列; 10年 46) rescue拯救,to the effect that大意是说,failed to不能,

考研英语二翻译高分技巧

mpacc考研英语二翻译高分技巧,幂学薛冰讲述绝招 发 我们经常发现,英文叙述和说明事物时,习惯于从小到大,从特殊到一般,从个体到整体;汉语的顺序则相反,从大到小,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个体。这一差异表现在大量的日常生活及书面语中,如通讯方式、人物介绍等的写法,比如英文:Peking University, 5 Yih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China;汉语翻译过来则是:中国北京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这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的主要原因是:汉语注重先次要后主要的的顺序关系,而英文往往相反,比较喜欢先主要后次要。说的更通俗些,前者的次要部分,即修饰主体的内容通常置于主体的前面或左面,即修饰语向左走;而后者则呈现相反的布局,修饰内容向右走,置于主体的左面。请看一个例子: 女友在看书à我的女友在看书à困倦的我的女友在看一本旧书à一夜没睡的困倦的我的女友无精打采地地在看一本发黄了的旧书à斜靠在沙发上、一夜无眠的困倦的我的 女友无精打采地在看一本发黄的却保存完好的现在市面上已很难买到的旧书。 该例中,主体内容是“女友在看书”,然后我们通过不断在几个关键词“女友、看、书”前面/左面增加各种修饰成分,最终演变成了一个非常繁琐冗长的句子。所以,汉语的定语通常置于所修饰的名词之前,而英语中的名词的定语如果很长,则往往置于该名词的后面,这就是在英语中“后置定语”屡见不鲜,而汉语中则非常罕见的原因。 再看一个例子: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经济工作 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八届、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国务院原副总理,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副主任xxx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5月1日20时31分在北京逝世。 这个例子更加突出了中文修饰内容和主体的顺序关系。实际上,该句的核心就是黑色着重部分。

考研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版

考研英语翻译的基本方 法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3年考研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7月 版) 在解答考生关于考研英语真题学习中的具体问题时,我们发现,很多考生对英汉翻译所懂甚少。长期以来,一直有考生提问诸如“老师,这句英文中这个短语怎么没有翻译出来?”、“这半句汉语是从那里来的,英语中怎么没有对应语句?”以及“这个句子为什么翻译成汉语时,添加了否定词?”等等的问题。在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很笼统的告诉考生:基于英汉文化的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语言模式的差异。在很多时候,英译汉必须按照汉语思维模式以及语境的需要,去增添或者省略一些信息、调整一下语序、转换表达方式。 为了让考生更深入地了解英译汉,我们选用一些真题中的句子,来做先关探讨。在此之前,我们先简单地阐述一下翻译的标准和过程。 翻译标准 在我国近现代,最有影响的翻译标准是严复的“信、达、雅”。就考研英语翻译而言,由于文章的题材大多是有关、经济、文化、教育、科普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并且文体以议论文为主,说明文为辅,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我们很难在“雅”这一标准上做文章。“达”,即通顺,译文必须通顺且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这是一个重要的评分标准。“信”,即忠于原文,是翻译的最高标准。由于要翻译的5个句子

是从一篇文章中截取出来的,因而译文必须和上下文表达的意思一致。如果歪曲了原文的意思,那么该句的得分就会很低。 因此,翻译不能违背原文本身,这是考研翻译的最基本标准。 翻译过程 翻译一般分三个阶段:①找核心句;②译核心句;③译其修饰限定补充的句子。由于考研英语翻译大部分句型都是长难句,这一过程显得尤为重要。简而言之,考生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干,然后再处理其余的细枝末节,如修饰成分等。考试中,考生应该先通读全文,从大处着手,通篇把握文意,然后分析需要翻译的句子,找出主干,理分支,并翻译。最后是检查书写以及时态。 翻译策略 1.直译和意译 直译,既忠于原文意思又保留原文形式的翻译;意译,不受原文词语的限制,不拘泥于原文句子的结构,用不同于原文的表达方式,把原文意思表达出来。在考研英语翻译中,我们应遵循的方法是:尽量采用直译,不能直译才采用意译,必要时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1)能直译就直译

2005年-2016年考研英语一翻译真题汇总

05 It is not easy to talk about the role of the mass media in this overwhelmingly significant phase in European history. History and news become confused, and one's impressions tend to be a mixture of skepticism and optimism. (46)Television is one of the means by which these feelings are created and conveyed-and perhaps never before has it served to much to connect different peoples and nations as is the recent events in Europe .The Europe that is now forming cannot be anything other than its peoples, their cultures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With this in mind we can begin to analyze the European television scene. (47) In Europe, as elsewhere multi-media group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successful groups which bring together television, radio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publishing houses that work in relation to one another. One Italian example would be the Berlusconi group while abroad Maxwell and Murdoch come to mind. Clearly, only the biggest and most flexible television companies are going to be able to compete complete in such a rich and hotly-contested market. (48) This alone demonstrates that the television business is not an easy world to survive in a fact underlined by statistics that show that out of eighty European television networks no less than 50% took a loss in 1989. Moreove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will oblige television companies to cooperate more closely in terms of both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49) Creating a "European identity" that respects th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traditions which go to make up the connecting fabric of the Old continent is no easy task and demands a strategic choice - that of producing programs in Europe for Europe. This entails reducing our dependence on the North American market, whose programs relate to experiences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our ow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se objectives, we must concentrate more on co-productions, the exchange of news, documentary services and training. This also involves the agreements between European countries for the creation of a European bank will handle the finances necessary for production costs. (50) In dealing with a challenge on such a scale, it is no exaggeration to say "Unity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 -and if I had to choose a slogan it would be "Unity in our diversity." A unity of objectives that nonetheless respect the varied peculiarities of each country.

历年考研英语翻译常考词汇汇总

历年考研英语翻译常考词汇汇总 A Abstract n.摘要,概要,抽象adj.抽象的,深奥的,理论的 Accelerate vt.&vi.(使)加快,(使)增速,n.接受速成教育的学生 Achievement n.成就;成绩;功绩,达到;完成 Acquire vt.得到,养成,vt获得;招致,学得(知识等),求得,养成(习惯等),捕获,Action n.作用,动[操]作,行动,机械装置[作用],(小说等中的)情节 Activity n.活动,活动的事物,活动性,机能,功能 Actually adv.现实的,实际的;目前的;明确的,有效的 Additional adj.增加的,额外的,另外的 Advance vt.&vi.(使)前进,(使)发展;促进,vt.提出 Advantage n.利益,便利,有利方面,有利条件;优点;优势, (网球等)打成平手(deuce)而延长比赛后一方先得的一分(攻方所得称advantage in,守方所得则称advantage out) Agree vi.一致;相合同意,赞成约定,允诺,答应,相宜,调和,符合,和睦相处 Almost adv.几乎,差不多,差一点;将近 Amount n.量,数量,数额,总额,总数vi.合计,共计 Approach vt.&vi.接近,走近,靠近;vt.接洽,交涉;着手处理;n.靠近,接近,临近 Appropriate adj.适当的,恰当的;vt.挪用;占用;盗用 Argue vt.&vi.争吵,辩论;vt.坚决主张,提出理由证明,说服,劝说 Arise vi.&link v.呈现;出现;发生;vi.起身,起来,起立 Aspect n.方面,方位,朝向 Assert vt.声称,断言,维护,坚持 Assume vt.假设,臆断,猜想,假装,担,担任,就职

新东方考研英语翻译技巧_附丁雪明完型讲义

第一章 考研翻译基础知识 一翻译的定义 二翻译的标准和翻译的方法 三翻译的基本过程 四考研翻译的核心解题策略 第二章翻译技巧:词法翻译法 一词义选择和词义引申 二词性转换 三增词法 四省略法 第三章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一名词性从句的翻译 二定语从句的翻译 三状语从句的翻译 四被动结构的翻译 第一讲翻译的定义 翻译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是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用一种语言来忠实的表达另外一种语言。 考研翻译简介 (一)考研翻译考查内容和形式 根据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规定,考研翻译“主要考查考生准确理解内容或结构复杂的英语材料的能力。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约400词的文章,并将其中5个划线部分(约150词)译成汉语,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考生在答题卡2上作答。”以2007年考研翻译题为例,考生在试卷上阅读的是一篇完整的文章,翻译的是5个划线部分。如: (二)考研翻译的评分标准 根据大纲规定,考研翻译的评分标准如下: 5个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如果句子译文明显扭曲原文意义,该句得分最多不超过0.5分。 ·如果考生就一个题目提供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法,若均正确,给分;如果其中一个译法有错,按错误译法评分。 ·中文错别字不个别扣分,按整篇累计扣分。在不影响意思的前提下,满三个错别字扣0.5分,无0.25扣分。 (三)考研翻译今年考题特点和内容 根据对大纲和最近十几年来考研翻译已经考过的真题的分析,我们发现考研翻译具有如下明显的特点。 首先,考研翻译的短文内容大多是涉及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心理和科普方面的题材。其体裁基本上是议论文。如: 1990年:人的性格和行为分析 1991年:能源与农业

考研英语翻译技巧

一、正反译法 1.T hose who would attain the heights reached and kept by great men must keep their faculties polished by constant use,so that they may unlock the doors of the knowledge,the gates that guard the entrances to the professions,to science,art ,literature agriculture---every department of human endeavor. 正说反译例句: 1.Admission by Invitation Only. 2.He loses no time in practicing English. 3.I have read your articles. I expected to meet an older man. 译文:1.要想取得为人们所获得并保持的成就,人们就必须不断运用自身的才能,使其不会生锈,从而打开知识的大门,亦即那些通往人类努力探求的各个领域的大门,这些领域包括各种门类:科学、艺术、文学、农业等。(正说反译+词类转换) 1.非请勿入 2.他抓紧一切时间练习英语。 3.文章已拜读,没想到你这么年轻。 2,As Professor Nazemi refused to answer, a classmate offered, “Dude, you can use.” 再如:(1)The specification lacks detail. (2)Good lubrication keeps the bearings from being damaged. (3)If we don’t get more money, community theater will cease to exist here. 译文 2,纳齐米教授不予回答,一个同学于是建议:“哥们,你可以告他。” (1)这份说明书不够详尽。 (2)润滑良好使轴承不易受损。 (3)如果筹措不到更多的资金,这里的社区剧院就将不复存在。 3,And I do know I’m going to lose. (1)Please keep the fire burning. (2)“Had you ever sen the man before then?”’No, I don’t. He was a total stranger.” (3)Some men of insight actively discourage people from excess consumption. 译文3,而我知道胜利肯定不属于我。 (1)别让火灭了。 (2)“你以前见过此人吗?”“没有。我根本不认识他。” (3)一些有识之士积极劝阻人们不要过量消费。

历年考研英语翻译词组汇总(免费下载)

1990年 1. be determined by 由…所决定 2.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与…有关 3. be central to sth. 是…的核心 4. in contrast/by contrast与此相反 5. be due to 由于(常做表语) 6. be deprived of 被剥夺 7. respond to 对…作出反应 8. as the basis of 依据/根据 9. be born with 天生具有 10. In contrast 相比之下 1991年 11. shut off 关上,停止,切断 12. in any case=at any rate 不管怎样,无论如何; in no case 决不 13. or so 大概,大约 14. at the rate of 以…的速率 15. take time 花费时间 16. be likely to 可能;倾向于

17. result in 导致 18. not nearly 远不能;远非 19. head into走向;陷入(危机) 20. in the matter of 关于;就…而言 21. make…possible 使…成为可能 22. combine…with 把……和…结合起来;加上 23. in the fashion of 以…方式 24. such…as 像…一样 1992年 25. refer to…提到;谈到 26. agreement on 一致意见 27. be comparable to 和…相当;犹如 28. in terms of 根据;按照;在…方面 29. on the whole 总体来说;大体上看 30. draw a conclusion 得出结论 31. have the attitude towards 对…的态度 32. only if 只要 33. the same…as 与…一样 34. by lack of=for lack of 因为缺乏

考研英语翻译复习七大技巧总结版

考研英语翻译复习七大技巧总结版 总结《考研真相》中考研英语7大翻译技巧 一、引申法 引申翻译是指根据句子的上下文语境及其逻辑关系,在原词的基础上理解其本质含义,从而使得译文用词能够更加准确的表达出原文精神和本质,还能避免译文生硬晦涩、词不达意等问题,是常见的英语翻译手段。 1. They have their smiles and tears. 他们有自己的欢乐与悲伤。 ●原句中的smiles and tears本来是“微笑和眼泪”,但是可以引申为抽象的“欢乐与悲伤”。 2. The new father wore a proud smile. 刚做了父亲的那个人面带得意的笑容。 ●原文中的new father直译是“新父亲”,显然这样的中文翻译会让读者疑惑不解,在这里可以根据句子含义将它翻译为“刚做了父亲的那个人”就显得好理解多了。 3. She was a lovely young thing, very graceful. 她是个年轻可爱的姑娘,非常文雅。 ●原句中thing指“事物”,若直接翻译成汉语,就显得非常奇怪。理解其意思后发现这里thing明显是说的是“她”,所以可以直接引申为“姑娘”。 4. The car in front of me stopped, and I missed the

green. 我前面的那辆车停住了,我错过了绿灯 ●分析得知原文中green作名词,本意是“绿色”,但是根据上下文,就应该引申为“绿灯”,这样才符合逻辑。 5. There were times when emigration bottleneck was extremely rigid and nobody was allowed to leave the country out of his personal preference. 过去有过这种情况:移民限制极为严格,不许任何人出于个人考虑而迁居他国 ●bottleneck本指“瓶颈”,由于具有“使缓慢和阻滞”的意思,所以被抽象地引申为“限制”。 二、转换法 转换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译文语言的习惯进行相关的转变。英语和汉语词汇之间没有完全对应的关系。汉语单词没有词形变化,而英语单词却有,同一个词根加上不同的词缀可以变成动词、名词、形容词或副词。英语的句子结构往往过于冗长,讲究形式上的和谐,而汉语句子则多简单,简练。 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有词类的转变,而且还包含词类功能的改变和一定词序的变化。但主要还是指词类的变化,例如,把名词转换为代词、形容词、动词;把动词转换成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把形容词转换成副词和短语。在

考研英语翻译技巧讲解

考研英语翻译技巧讲解 【勤思整理转载请注明】 翻译技巧补充 一、英译汉概述 英译汉部分主要测试考生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英语句子并用汉语正确予以表达的能力。要求考生阅读一篇文章,并将其中5个划线部分的句子(约150词)翻译成中文,译文应准确、完整、通顺。划线的句子一般结构比较复杂,以考查考生的语法知识,以及正确理顺句子各部分关系的能力。 要在英译汉部分得高分,认真分析此类试题的特点和掌握基本的解题要领是很有必要的。 一、英译汉试题的选材 从体裁上看,英译汉试题的短文多为议论文或说明文,词数基本上在350~450之间。从题材上看,短文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科普、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领域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年份(年)题材词数 1998 宇宙的形成376 1999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326 2000 现代政府依赖专家人才381 2001 科学技术影响人类的未来生活405 2002 行为科学339 2003 人类学376 2004 语言学中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的形成355 2005 欧洲的电视媒体425 2006 “知识分子”的定义412 2007 法律教育对于新闻报道的意义423 二、英译汉试题的考查目标和标准 从语言技能方面,英译汉考查的要点是理解和表达,主要集中在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考生对原文要有充分的理解,每个词的含义,每个句子的结构,都必须透彻理解,同时又必须上下通顺连贯,浑然天成;此外,考生还要有较强的表达能

力,即较强的中英文写作功底,杜绝亦步亦趋、逐字逐句死译的毛病,提高把握整体的能力。要实现这些目标,考生在翻译时要: 1.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选择确定恰当的词义并用汉语准确表达; 2.理解英语特殊的表意方式和语序,并能准确地转换成符合汉语习惯的句子; 3.理解句子的句法结构、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单句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用汉语进行准确表达; 4.根据上下文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并用汉语进行正确表达;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并采用恰当的语域用汉语进行准确表达。 根据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中对英译汉的要求,衡量翻译效果的主要标准:一是“准确”,二是“通顺”。所谓“准确”,就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和观点,不得随意增补,不能遗漏,不能加入自己的立场观点。当然,“忠于原文”并不是要逐字逐句地机械地翻译。过分拘泥于原文反而经常造成译文的生涩难懂。“通顺”,则是指译文语言合乎汉语的规范和语言习惯,不要有语病、错别字,力求做到明白晓畅。 三、造成翻译难度的原因 从历年考生答题的情况看,英译汉部分得分普遍不高。英译汉之所以难,究其根本原因是英汉之间的差异错综复杂,既有语言表达方式方面的不同,又有思维逻辑以及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这些都造成理解和表达上的重重困难。英译汉的难点在试题中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义的确定、句子的理解都依赖上下文 英汉两种语言,除一些专用名词、科技术语以外,绝对等值的词为数很少,原因主要是英语词汇一词多类、一词多义的现象。在多数情况下一个英语单词往往有好几个,甚至几十个意思,错综复杂。例如英语的like同时兼类动词、名词、介词和形容词,含义更是五花八门。因此,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较大。确定的、充分的词义必须到上下文中去寻找。如果只记住某个单词的一、两个基本意义,便不分场合,不加区别地套译原文,往往会使译文生硬难懂,甚至歪曲原义。因此,译者必须十分谨慎,要对原文的词义做深入细致的分析,根据上下文所构成的语言环境来确定词义,从而准确无误地译出原意。 2.抽象名词多 英语中大量名词特别是抽象名词的罗列增加了理解和翻译的难度。抽象名词是表达抽象概念的名词,它的翻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具体地确定这些抽象名词的汉语表达。但是, 我们应该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 即把抽象意义具体化, 把抽象名词转化为具体名词或含有具体特指性的词。有时需要增词翻译或者改换说法。例如tension, complacency,unemployment这类抽象名词,译成汉语时可分别在“紧张”后面加上“局势”,“自满”后面增加“情绪”,

历年考研英语真题作文考研十年作文精选范文+翻译

考研英语十年真题大作文(2002-2011) 一、题目 2002 Directions: Study the following picture carefully and write an essay entitled “Cultures---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In the essay you should 1.describe the picture and interpret its meaning, and 2.give your comments on the phenomenon. You should write about 200 words neatly on ANSWER SHEET II. 2003 Directions: Study the following pictures carefully and write an essay about 200 word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1.describe the set of drawings and interpret its meaning 2.point out its implications in our life. 2004 Directions: Study the following drawing carefully and write an essay in which you should 1. describe the drawing. 2. interpret its meaning, and 3. support your view with examples. You should write about 200 words neatly on ANSWER SHEET 2.

考研英语二翻译两大要点

考研英语二翻译两大要点 说起考研英语二翻译,很多童鞋就一脸不屑:“不就是15分吗?我随便答一下就7、8分了,不用学!” 可是大家仔细想想,考研战场上可是分分必争啊。少了这几分,你会被多少人赶超过去。所以大家还是赶紧和太阳城考研1号小编看看考研英语二翻译的两大要点吧~ 一、段落衔接 考研英语二翻译要求大家把一篇英文翻译为中文。所以整个语篇的完整性、语义和段落之间的衔接是考查的重点。 翻译时,不仅要对每个句子进行理解和表达,而且要注意到整个语篇的完整含义和结构。因此大家提笔翻译之前一定要通读全文,理解了文章大意之后再去翻译,这样就基本不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上下文不连贯的情况。 二、语言表达 考研英语二翻译的句型和词汇都比较简单,它更考察大家的汉语水平。翻译时要在表达出句子基本意思的同时,注意汉语的表达。 考研英语二翻译评分细则中就提到了文字优美,所以大家必须要注重汉语表达。那怎么实现文字优美,提高自己的汉语表达? 实际上,大家可以在翻译时多使用四个字的词语或成语。 如:2010年翻译中有一句“I had no money”。很多童鞋看到这个句子就高兴了,觉得这也太简单了,不就是我没有钱吗。可是在你沾沾自喜的时候,别人已经把这个句子美化为“我身无分文”,或

“我生活拮据”,这样一下就比你多了两三分。是不是细思极恐? 当然,学会这两点还不足以搞定考研英语二翻译,大家还要扎扎实实的复习,要重视每一句每一个词翻译的准确性。这一点对基础薄弱的童鞋尤为重要。 《考研圣经》在你手,基础薄弱不用愁!逐词逐句解真题,英语逆袭真神器! 考研英语二复习书推荐,大部分人都在用的: 一、词汇: 1.《非常词汇》 适合人群:英语一和英语二通用 推荐理由:??800个句子浓缩所有大纲单词,让你不再由A背到Z,背单词不再那么枯燥,记忆量大大变小了。赠送5大赠本,其中一个《必考词+基础词+超纲词》超赞!, 2.闪过英语考研《必考词汇应用全书》 适合人群:备考时间不充足的人 推荐理由:为什么适合备考时间不足的人,因为它的“薄、准、

2017考研英语长句翻译技巧之顺序法

2017考研英语长句翻译技巧之顺序法 顺序法:当英语长句的内容的叙述层次与汉语基本一致时,可以按照英语原文的顺序翻译成汉语。例如: 例1. Even when we turn off the beside lamp and are fast asleep,electricity is working for us,driving our refrigerators,heating our water,or keeping our rooms air-conditioned. (84年考题) 分析:该句子由一个主句,三个作伴随状语的现在分词以及位于句首的时间状语从句组成,共有五层意思:A.既使在我们关掉了床头灯深深地进入梦乡时;B.电仍在为我们工作;C.帮我们开动电冰箱;D.加热水;E.或是室内空调机继续运转。上述五层意思的逻辑关系以及表达的顺序与汉语完全一致,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顺序法,把该句翻译成:即使在我们关掉了床头灯深深地进入梦乡时,电仍在为我们工作:帮我们开动电冰箱,把水加热,或使室内空调机继续运转。 例2. But now it is realized that supplies of some of them are limited,and it is even possibleto give a reasonable estimate of their “expectation of life”,the time it will take to exhaust allknown sources and reserves of these materials. (84年考题) 分析:该句的骨干结构为“It is realized that…”,it为形式主语,that引导着主语从句以及并列的it is even possible to…结构,其中,不定式作主语,the time…是“expectationof life”的同位语,进一步解释其含义,而time后面的句子是它的定语从句。五个谓语结构,表达了四个层次的意义: A.可是现在人们意识到; B.其中有些矿物质的蕴藏量是有限的; C.人们甚至还可以比较合理的估计出这些矿物质“可望存在多少年”; D.将这些已知矿源和储量将消耗殆尽的时间。 根据同位语从句的翻译方法,把第四层意义的表达作适当的调整,整个句子就翻译为:可是现在人们意识到,其中有些矿物质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人们甚至还可以比较合理的估计出这些矿物质“可望存在多少年”,也就是说,经过若干年后,这些矿物的全部已知矿源和储量将消耗殆尽。 下面我们再列举几个实例: 例3. Prior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women in novels were stereotypes of lacking anyfeatures that made them unique individuals and were also subject to numerous restrictionsimposed by the male-dominated culture. 在20世纪以前,小说中的妇女像都是一个模式。她们没有任何特点,因而无法成为具有个性的人;他们还要屈从于由男性主宰的文化传统强加给他们的种种束缚。 例4. This method of using“controls”can be applied to a variety of situations,and can beused to find the answer to questions as widely different as “Must moisture be present if iron is torust?”and “Which variety of beans gives the greatest yield in one se ason?” 这种使用参照物的方法可以应用于许多种情况,也能用来找到很不相同的各种问题的答案,从“铁生锈,是否必须有一定的湿度才行?”到“哪种豆类一季的产量最高?”

2015年考研英语一翻译真题解析

2015年考研英语一翻译真题解析 一、来源:今年的文章来源于An outline of American history(1954)(《美国历史纲要(1954年英文版)》),是其中一章The Colonial Period(殖民时期)的节选。这个符合历年来翻译的考查规律,往往都是从书籍中节选段落进行翻译,内容相对于阅读而言,相对于2014年“贝多芬”而言,有些难懂。 二、难度:5句话共151词,相当平稳。其中48题最长,35词;50题最简单,24词。可以说,不同基础的同学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熟悉的部分,不至于在这个题上一分未得。 三、句型特点:今年的5句话中,有2句(46,48)是简单句,另外3句(47,49,50)是复合句。其中的复合句无一例外都考查的是定语从句的翻译,并没有涉及到其他从句类型。简单句中考查最多的也是后置定语的翻译。所以,中公考研考前为大家预测的难点中,定语的翻译是绝对考点和重点。 四、逐题详解: 46) This movement, driven by powerful and diverse motivations, built a nation out of a wilderness and, by its nature, shaped the character and destiny of an uncharted continent. 重点词组:out of a wilderness(摆脱荒凉),by its nature(就其本质而言,从本质来说),uncharted(未知的;图上未标明的)。 结构分析:整个句子是一个简单句,由and并列谓语动词built和shaped。driven by powerful and diverse motivations是后置定语,修饰movement;out of a wilderness是后置定语,修饰nation;of an uncharted continent是后置定语,修饰character and destiny。 参考译文:这项运动,由多种强大的动机驱动,建立了一个摆脱荒凉的国家,并且从本质上来讲,塑造了一块不为人熟悉的大陆的性格和命运。 47)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product of two principal forces—the immigration of European peoples with their varied ideas, customs,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mpact of a new country which modified these traits. 重点词组:product(产物),principal(主要的;首要的),peoples(民族),impact(影响) 结构分析:句子的主干是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product of two principal forces,破折号解释说明forces。of European peoples with their varied ideas, customs,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是后置定语,修饰immigration;of a new country which modified these traits是后置定语,修饰impact,其中包含一个定语从句which modified these traits,修饰country。 参考译文:美国是两股主要力量的产物——带有不同思想、风俗习惯和国家特征的欧洲民族的移民,和修改这些特征的新兴国家的影响。 48) But the force of geographic conditions peculiar to America, the interplay of the carried national groups upon one another, and the sheer difficulty of maintaining old-world ways in a raw, new continent caused significant changes. 重点词组:peculiar(特有的,独特的),interplay(互相影响),sheer(独特的) 结构分析:整个句子是简单句,主语由三个名词短语用and并列承担,谓宾部分比较短小caused significant changes。主语1中,of geographic conditions peculiar to America是后置

考研英语翻译历年真题

1、1994年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ext carefully and then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gments into Chinese. Your translation should be written clearly on ANSWER SHEET 2. According to the new school of scientists, technology is an overlooked force in expanding the horizon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71) Science moves forward, they say, not so much through the insights of great men of genius as because of more ordinary things like improved techniques and tools. (72) "In short" , a leader of the new school contends,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as we call it, was largely the improvement and invention and use of a series of instruments that expanded the reach of science in innumerable directions. " (73)Over the years, tools and technology themselves as a source of fundamental innovation have largely been ignored by historians and philosophers of science. The modern school that hails technology algues that such masters as Galileo, Newton, Maxwell, Einstein, and inventors such as Edison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and derived great benefit from, craft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ical devices of different kinds that were usable in scientific experiments. The centerpiece of the argument of a technology-yes , genius-no advocate was an analysis of Galileo' s role at the start of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The wisdom of the day was derived from Ptolemy, an astronomer of the second century, whose elaborate system of the sky put Earth at the center of all heavenly motions. (74)Galileo' s greatest glory was that in 1609 he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turn the newly invented telescope on the heavens to prove that the planets revolve around the sun rather than around the Earth. But the real hero of the story, according to the new school of scientists, was the long evolution in the improvement of machinery for making eyeglasses . Federal policy is necessarily involved in the technology vs. genius dispute. (75)Whether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the financing of pure science at the expense of technology or vice versa (反之) often depends on the issue of which is seen as the driving force. 精美译文 新学派的科学家认为,技术是扩大科学知识的范围中被忽视的力量。(71)他们说,科学的发展与其说源于天才伟人的真知灼识,不如说源于改进了的技术和工具等等更为普通的东西。(72)新学派的一位领袖人物坚持说:“简言之,我们所称谓的科学革命,主要是指一系列器具的改进、发明和使用,这些改进、发明和使用使科学发展的范围无所不及。 (73)工具和技术本身作为根本性创新的源泉多年来在很大程度上被科学史学家和科学思想家们忽视了。为技术而欢呼的现代学派争辩说,像伽利略、牛顿、麦克斯威尔、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大师和像爱迪生这样的发明家十分重视科学实验中能使用的各种不同的工艺信息和技术装置并从中受益匪浅。 鼓吹技术第一、天才第二的论据的核心是分析了科学革命初期伽利略的作用。那时的聪明才智取自第二世纪的天文学家托勒密;了精心创立的太空体系把地球置于所有天体运动的中心。(74)伽利略的最光辉的业绩在于他在1609年第一个把新发明的望远镜对准天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