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准与法规课件)第二章标准化与食品标准2学时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5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质量标准KC/10011-2014食品标准与法规Food Standard and Regulation(课程编号:10011)2014-xx-xx发布2014-xx-xx实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发布前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规范课程教学关键质量环节,强化课程过程管理,形成一批以学生为本,以知识重构、能力培养为重点,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特制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质量标准。
课程质量标准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课程在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养成方面的作用,教学过程质量与关键环节的控制,教学方式方法及技巧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实践作用。
本课程名称:食品标准与法规本课程英文名称:Standard and Regulation in Food课程编号:KC10011本课程学时/学分:32/2本课程先修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加工工艺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工程原理本课程类型及性质:专业课、必修(选修)本标准依据GB/规定的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系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建新、于修烛。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质量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目标,选用教材及参考资料,总体要求,课程内容、课时分配与教学要求,学生学习策略,课程组教师信息和课程考核要求及教学质量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方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学籍管理办法(校教发【2013】3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试命题实施细则(校教发【2006】80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教材选用管理办法(校教发【2005】175号)3 课程简介中文简介食品标准与法规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必修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质量标准KC/10011-2014食品标准与法规Food Standard and Regulation(课程编号:10011)2014-xx-xx发布2014-xx-xx实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发布前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规范课程教学关键质量环节,强化课程过程管理,形成一批以学生为本,以知识重构、能力培养为重点,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特制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质量标准。
课程质量标准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课程在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养成方面的作用,教学过程质量与关键环节的控制,教学方式方法及技巧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实践作用。
本课程名称:食品标准与法规本课程英文名称:Standard and Regulation in Food课程编号:KC10011本课程学时/学分:32/2本课程先修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加工工艺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工程原理本课程类型及性质:专业课、必修(选修)本标准依据GB/规定的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系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建新、于修烛。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质量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目标,选用教材及参考资料,总体要求,课程内容、课时分配与教学要求,学生学习策略,课程组教师信息和课程考核要求及教学质量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方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学籍管理办法(校教发【2013】3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试命题实施细则(校教发【2006】80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教材选用管理办法(校教发【2005】175号)课程简介中文简介食品标准与法规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必修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
《食品法规与标准化》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及设置目的1.课程性质和定位该课程为专业主干课程,应作为专业指定选修课开设。
设置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食品相关法规和食品标准,按照法规和标准从事食品领域的工作。
2.前后续课程的安排在学习《食品化学》,《食品安全导论》、《食品毒理学》的基础上学习,为《食品安全评价》,《食品监督管理》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1.总体思路以国内食品标准与法规为重点,了解国际食品标准与法规,以食品领域的突出问题和重大案例教学实践内容,培训学生掌握和运用食品标准与法规的能力。
2.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以教材基础学习食品标准与法规的知识体系,结合食品领域的突出问题和重大案例讨论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内容体系。
3.教学方法设计以标准与法规体系讲解法和食品领域问题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克服标准、法规学习的枯燥性。
4.考核评价的设计平时知识学习与应用考核占40%,课程考试占60%。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食品国内食品标准与法规体系,了解国内外食品标准与法规。
二、技能目标能够开展食品标准化工作,制定食品企业标准,运用法规监督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
三、素质目标培养成以标准为依据,以法规为准绳的食品生产与管理素质。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食品法规与标准化概述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介绍食品标准与法规的概念,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发展历史,标准与法规的关系及在市场经济的作用,食品法规与标准化的研究方法,掌握食品标准与法规在食品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章食品标准化与标准制定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介绍标准与标准化发展概况,掌握标准化的原理,标准的体系,标准制定的原理、程度与方法,《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1-2000),食品标准的内容,标准的结构,标准编写与标准说明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标准的制定方法。
第三章中国食品标准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了解中国食品标准发展概况,与国际上食品标准的比较,掌握中国食品标准体系,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MP;食用植物油标准,无公害食品标准,绿色食品标准,有机食品标准,保健食品标准等产品标准;食品感官评价方法标准,微生物检验方法,食品理化检验方法标准,食品流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