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税收政策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领域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潍坊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2.09•【字号】潍政发[2010]56号•【施行日期】2010.12.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领域的意见(潍政发〔2010〕5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为加快建立社会事业多元化投入机制,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领域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社会事业发展较快,但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是社会事业投资主体和渠道相对单一,过分依赖政府,供给不足。
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拓展社会事业投入渠道,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事业现代市场体系,建立起面向不同群体、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
民生保障是社会公共服务的核心。
在当前政府财力紧张、民生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可以突破政府财力局限,尽快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丰富公共产品,进一步提高供给效率和水平,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步伐。
(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民间投资是有效增加就业和推动市场消费的重要力量。
提高民间投资在整体投资中的比重,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特别是在当前信贷政策趋紧、扩大投资难度加大的形势下,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可有效发挥资本替代作用,促进扩大就业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政策法规作者:来源:《现代工商》2012年第07期财政部:中小企业专项发展资金将重点向小微企业倾斜据新华网披露,修订后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已于日前发布,今后专项资金将重点向小型微型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倾斜。
财政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联合发布了修订后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该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2008年印发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与现行暂行办法相比,修订后的管理办法一大变化是扶持的企业类型由原先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两大类,变为中型、小型、微型企业三大类,这意味着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众多微型企业将成为专项资金扶持的重点。
两部门明确,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技术进步、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就业,以及改善服务环境等方面。
同时,两部门强调,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当符合国家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遵循公开透明、定向使用、科学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加强对社会资金的引导,扩大政策受惠面,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和高效。
与此前按照项目法进行资金分配不同,修订后的管理办法明确,今后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按照因素法分配,地方根据中央财政下达的预算指标,按照有关要求安排使用。
根据管理办法,专项资金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方式进行支持,每个企业或单位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支持方式。
同一年度,每个项目单位只能申请一个项目,已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专项资金不再重复支持。
两部门明确,专项资金无偿资助的额度,每个项目一般不超过200万元。
专项资金贷款贴息的额度,按照项目贷款额度及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确定,每个项目一般不超过200万元。
对改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服务环境项目的支持额度最多不超过400万元。
——新华网国家为民资进入能源领域“开绿灯”继国土资源部、电监会之后,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扩大能源领域投资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能源项目建设和运营、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煤炭加工转化和炼油产业等领域将进一步向民间资本开放。
激发民间投资意见建议一、为什么民间投资很重要?大家都知道,民间投资对一个国家来说,简直就是“血液”。
要是没有了民间投资,我们的经济哪能活得好?咱们国家现在也在提“创新驱动发展”,但光靠相关部门资金那肯定是不够的,尤其是在某些行业,相关部门资金一紧张,投资就成了“稀缺资源”。
民间投资就是这么一回事,它能填补很多“空白”,创造大量就业,推动技术创新。
民间投资的灵活性强,反应也快,它不像相关部门投资那样繁琐,能抓住一些小的机会,迅速“出手”。
说白了,民间资本的作用就好比是“催化剂”,没有它,经济发展就慢得像个“蜗牛”。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很多民间投资者却“不敢投”,说到这个,就让人有点头疼了。
明明有这么多机会,资本却跟“蒸发”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人说是“怕了”,我倒觉得更多是“看不懂”。
大环境一复杂,风险一高,大家就开始小心翼翼了。
你看看,民间投资的热情渐渐消退,反而一些不怎么靠谱的项目还吸引了不少投资,真是让人有点哭笑不得。
二、怎么让民间投资活跃起来?问题来了,咱们到底该怎么让民间投资热起来呢?不说别的,首先得让投资者觉得“安全”。
咱们国家的现在是越来越可要是这些落实不到位,那等于白说。
想要把民间投资引进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给他们一颗“定心丸”。
谁敢把钱投到一个前景不明、风险高的地方呢?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定一些更加清晰、具体的,降低投资的不确定性,确保民间资金投得安心,赚得放心。
投资环境的“氛围”也得改善。
你看现在好多地方都搞了一些招商引资的活动,但有些地方的做法就让人忍不住摇头。
就像是把一根“胡椒饼”扔到市场上,想让人围着转,结果大家远远地就绕过去了。
投资环境得做到什么程度呢?“一站式服务”是最简单有效的。
想要投资者顺利落地,相关部门部门就得给他们提供最直接、最方便的支持。
譬如说,办个项目审批,能省多少事就省多少。
少点“捣乱”,让民间投资者看到相关部门在为他们铺路,而不是给他们设置障碍。
相关部门不能总是“口头承诺”,还是得行动起来,给投资者一种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目录国发〔2010〕13号权威解读编辑本段国发〔2010〕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投资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
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稳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拉动国内消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为此,提出以下意见:一、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一)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
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
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要公开透明,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不得单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
(二)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
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
对于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和其他公共服务领域,应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
(三)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国有资本要把投资重点放在不断加强和巩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一般竞争性领域,要为民间资本营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积极推进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领域改革。
将民办社会事业作为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重要补充,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培育形成政府投入为主、民间投资为辅的公共服务体系。
宜都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外来投资,激活本地民间投资,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特制定本优惠政策。
第二条本政策适用于在我市境内投资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企业(房地产项目除外)。
第三条享受此优惠政策的工业项目应进入规模企业,且年工商税收必须达到1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应进入宜昌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旅游开发项目年工商税收必须达到50万元以上;商贸、物流项目应进入限上商贸企业,且年工商税收必须达到100万元以上。
第四条投资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有效利用开发资源。
工业项目应进工业园区,并按园区产业布局建设。
所有项目正式签约前,应进行项目综合评价。
第五条工业项目用地以挂牌方式出让,其综合包干地价应不低于8万元/亩(不含地上附着物、建筑物、构筑物的拆迁);旅游开发、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项目用地,实行公开招拍挂方式出让。
第六条为鼓励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和农业项目、旅游项目投资及发展,对于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000万元,且投资强度达到80万元/亩的工业、农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和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物流项目市政府给予财政扶持,用于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投入。
具体扶持标准如下:l、对于投资2000万元以上一5000万元人民币以下(含5000万元)的工业、农业项目,扶持3万元/亩;2、对于投资5000万元以上一1亿元人民币以下(含1亿元)的工业、农业项目,扶持4万元/亩;3、对于投资1亿元一2亿元(含2亿元)的工业、农业项目,扶持6万元/亩;4、对于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和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物流项目,用地价格超出土地成本价格的部分由市政府给予财政扶持;5、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在2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年工商税收超过5000万元的项目、投资强度达到200万元/亩的项目、年工商税收达到lO万元/亩的项目、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要农业产业化项目和重要旅游景区建设项目,财政扶持政策可按一事一议方式确定。
财政政策的具体手段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财政工具调节经济运行和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一种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的具体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税收政策: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通过调整税率和税基,国家可以影响各个经济主体的收入水平和行为。
具体手段包括:- 减税:实行减税可以促进企业投资和消费者消费,提高市场活力和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增长。
- 增税:对某些高消费、高收入群体实施适当增税,以提高财政收入,并实现财富再分配和社会公平。
- 征税调整:通过调整特定税收项目的税率、征收范围和税务优惠政策等,引导和规范各项经济活动。
2. 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支出是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和规模,国家可以对社会经济进行有针对性的调节和引导。
具体手段包括:- 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提高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 加大社会保障支出:适度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加大科技研发和创新产业支出,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和经济竞争力。
3. 财政债务政策:国家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以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
具体手段包括:- 控制债务规模:合理控制债务规模,防止过度负债给国家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 优化债务结构:调整债务的种类和期限结构,降低债务风险,提高债务的可持续性。
- 改善债务管理:完善债务管理制度,加强债务管理和风险防控,保护债务人权益。
4. 财政投资和补贴政策:通过财政投资和补贴,促进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发展。
具体手段包括:- 鼓励民间投资: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民间投资增长。
- 实行产业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绿色产业等实施财政补贴,提高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 资本市场扶持:通过投资股权、债券等金融工具,促进资本市场发展,为企业融资提供支持。
5. 财政奖励和约束政策:通过财政奖励和约束,引导各类经济主体优化行为,推动经济发展。
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投资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
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稳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拉动国内消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为此,提出以下意见:一、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一)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
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
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要公开透明,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不得单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
(二)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
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
对于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和其他公共服务领域,应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
(三)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国有资本要把投资重点放在不断加强和巩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一般竞争性领域,要为民间资本营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积极推进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领域改革。
将民办社会事业作为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重要补充,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培育形成政府投入为主、民间投资为辅的公共服务体系。
二、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五)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交通运输建设。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2.06•【字号】陕政发[2010]48号•【施行日期】2010.1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0〕48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推动民间投资和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国办函〔2010〕120号)和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切实提高对加快民间投资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认识(一)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省民间投资和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8%,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48.6%,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增加税收、带动就业、繁荣城乡市场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我省民间投资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存在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管理相对差等问题,以及准入门槛高、投资渠道窄、资金融通难等障碍。
在“十二五”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加速发展期,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既是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建设西部强省的客观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长久之策。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间投资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着力消除制约民间投资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在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总量、扩大民间投资规模、提升民营企业技术水平和增强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尽快取得新突破。
二、全面放宽民间投资发展限制(二)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
发改委解读鼓励民间投资新36条2010-5-14 15:25国家发改委网站【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实录: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投资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出台《若干意见》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间投资不断发展壮大,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财税收入的重要支柱和创造社会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
据初步统计,2009年1月至11月,民间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56.4 %,已是半壁江山。
如何调控、引导和发展好民间投资,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是投资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若干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鼓励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紧密结合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际需要,在扩大市场准入、推动转型升级、参与国际竞争、创造良好环境、加强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等方面系统提出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第一份专门针对民间投资发展、管理和调控方面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出台《若干意见》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稳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迫切需要,也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长久之策。
从当前看,出台《若干意见》是丰富和充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巩固经济向好回升势头。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沉着应对,迅速出台并不断完善应对危机促进发展的一揽子计划,有效实施两年内中央新增投资1.18万亿元带动总额4万亿投资的计划,我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总体回升向好。
在此过程中,政府投资对于稳住全社会信心、拉动投资和稳定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中,仅仅依靠政府投资和信贷增长等刺激性政策拉动经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在靠刺激性政策增加投资能力的同时,更应当重视形成带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
利用税收政策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投资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促
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
力量。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工作重
点,为配合鼓励民间投资的发展,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一系列税收
优惠政策。如何更好地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刺激、激励民间投资的健
康发展,是本文将要进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民间投资 税收政策
1 我国民间投资的现状
所谓民间投资是指非国有经济投资中扣除外资和港澳台投资的
部分,它包括联营、股份制、集体、个体和私营及其他经济类型的
投资。
近几年来,在国有投资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民间投资增长速度
明显加快。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2年民间
投资223982亿元,增长24.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1.4%,具有
投资规模超过国有投资,增速高于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大等特点,
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早期我国民间投资存在较多问题,如民间投资受着行业准入的限
制、民间投资的融资渠道不畅通、政府审批程序繁杂,服务不到位、
民间投资规模小,重复建设严重等。我国民间投资在促进我国经济
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保障民间投资的健康发展,对于增强
经济发展活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意见中不仅拓宽了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降低了准入门槛,并鼓
励民间投资进入基础产业和社会公共事业,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创
新,参与竞争,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指导和监管。我国民间投
资环境及政策日益改善。
2 税收政策改革对民间投资的影响
税收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贯彻执行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可
以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现行税收政策规定中涉及民间
投资的政策内容较多。为便于各级税务机关贯彻落实鼓励和引导民
间投资健康发展的税收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对现行税收政策规定进
行了系统梳理,于2012年汇总形成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
发展的税收政策》(以下简称税收政策),涵盖六大类33 项,涉及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进口关税等多个
税种。如对污水处理劳务免征增值税;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按照国
家规定的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各项税收;对学校从事技
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
的收入,免征营业税;为生产重点文化产品而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
自用设备及配套件、备件等,按现行税收政策有关规定,免征进口
关税等。此33项税收政策涵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市政公
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金融、商贸以及社会事业等多个领
域、范围广、优惠力度大。这些税收政策大大调动了民间投资的积
极性,为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
的作用。
3 如何更好发挥税收政策对民间投资的刺激作用
尽管我国民间投资已经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各种政策导向扶持民
间资本的发展,但民间投资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虽然政策是
有利,但如何利用这些政策更好地鼓励刺激民间投资的发展是值得
探讨的。
3.1 建立公平的环境下的税收优惠
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在同时进入高端行业和稀缺产业时,民间资
本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特别是在信贷融资、财政补贴、税收优
惠、行政收费等方面,国有企业会得到政府的特别支持,这些不公
平的待遇大大降低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尽管此次中央加大了税收
政策优惠力度,但在落实的过程中,更应坚持公平、公证、公开的
原则,规范税收政策,降低税收优惠政策“门槛”,废除对民间投
资享受优惠政策所规定的无谓限制,保证凡是符合政策的民间投资
都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民间投资要做到一视同仁,同等待遇,
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于国有资本难以发挥作用、国民经济又急
需发展的产业上,更应加大税收优惠力度,给予更多的政府扶持来
鼓励加大民间投资,使得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相互促进、共同发
展,快速提高行业竞争力,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些,建
立公平环境下的税收优惠政策不仅利于投资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也
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3.2 加强政府导向性
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来说,追求利益最大化无疑是其进行投
资行为的根本目标,这就使得民间资本更多的流向暴利行业,如房
地产、批发零售业,而公共事业,如文教体育、卫生医疗等,因赢
利少,使得民间投资很少问津。而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来看,恰恰
是这类行业更需要民间投资的支持。造成这种民间投资方向严重偏
离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政府的导向性。此次《税收政策》中鼓励和引
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的税收政策9 项;鼓励和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的税收政
策1 项;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的税收政策11 项。
可见,中央为刺激民间资本投入到公共社会事业,加大了税收优惠
力度。但仅有政策是不行的,民间投资离不开政府的导向,因为地
方政府才是政策落实和执行的部门,地方政府应第一时间学习、掌
握税收政策方向,加快推进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民间投资进入
稀缺领域,加大扶持力度,改变工作作风,加强政府部门间协调工
作,积极主动服务于民间投资,推出适合当地经济形势的民间投资
项目,从而充分发挥政府指导、协调、引导、监督的作用。只有使
政策真正地行动起来,才能更好地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3.3 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税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尚不健全,服务渠道单一,网上税
务服务多以网上纳税申报为主,信息宣传,咨询、指导为辅。当今
社会是网络信息化的社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做好税收工作是十
分有利的。我国民间投资者众多,层次差别较大,并非所有投资者
都会主动学习了解税收政策,掌握税收信息动态,这就要求税收部
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网络税务功能,对税法政策、税务工作动
态信息、税收法规等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建立配套的短信平台系统,
相关政策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出去,同时强化信息采集,实现信息共
享,建立以信息化为手段的税情分析系统,真正实现在线咨询,及
时解决问题与需求,将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实处,落实到每个细节
上。
4 结束语
好的政策重在宣传与实施,建立公平的环境下的税收优惠、加强
政府导向性、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是将税收优惠政策真正体现到民
间投资中,不仅能为民间投资提供完善的税收服务以及良好的税收
环境,更能使得民间投资健康、蓬勃地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
贡献。
参考文献:
[1]曹晓军.我国民间投资发展及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
学,2004.
[2]吴浩岭.民间投资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金融,2006
(03).
[3]汪泉,岳媛媛,陈锡贵.山东省民间投资的发展和改善研究[j].
价值工程,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