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 细菌生理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38 MB
- 文档页数:25
课时授课计划审签编号组织教学:考勤、填写教学日志1基本课题:第二节肠道杆菌及弧菌属教学目标:1.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致病因素、所致疾病、传染方式及与微生物学诊断和特异防治有关的生物学特征。
(重点)2.分析伤寒杆菌致病性与免疫性的关系。
(难点)3.概述肠杆菌科细菌学检查的标本采集。
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时间(分)复习旧课:病原性球菌有哪些? 4第二节肠道杆菌及弧菌属一、肠杆菌科(一)埃希菌属10利用板图描述其形态。
(二)志贺菌属301.结合板图讲解其形态。
2.利用挂图讲解其致病性。
(三)沙门菌属301.生物学特性 1. 利用板图及挂图描述。
2.致病性 2. 与志贺菌属对比讲解。
(四)其他肠道杆菌自学。
(五)微生物学检查重点讲标本采集10 (六)防治原则简单介绍。
二、弧菌属(一)霍乱弧菌10 1.生物学性状板图描绘。
2.致病性挂图描述。
(二)副溶血性细菌自学。
小结:怎样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
4布置作业与预习 1 作业:怎样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
预习:实验六细菌各论实验(一)课后分析第二节肠杆菌科与弧菌属概念:是一群寄居在人或动物肠道、生物学形状近似的革兰阴性短小杆菌。
共同特性:1.形态结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多数有周鞭毛,少数有荚膜或包膜,致病菌多有菌毛。
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需氧或兼性厌氧,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生化反应活泼,常用于鉴别细菌。
在SS培养基上,大肠杆菌等非致病菌因分解乳糖产酸菌落带色,致病菌不分解乳糖故菌落无色。
3.抵抗力:一般不强。
4.抗原构造:抗原构造复杂。
(1)O抗原:化学成分:脂多糖(O特异性多糖、核心多糖及类脂A)性质:耐热。
(2)H抗原化学成分:蛋白质性质:不耐热,60℃30分钟即被破坏。
(3)K抗原化学成分:多糖类。
性质:能阻止O凝集,加热60℃30分钟一般可消除K抗原的阻抑作用。
(4)共同抗原:在细菌鉴定和分类中有一定意义。
(一)埃希菌属1.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G-杆菌,有鞭毛、菌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