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气管镜技术治疗创伤性湿肺中的护理与配合
- 格式:docx
- 大小:16.37 KB
- 文档页数:3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方法,用于诊断和治疗呼吸道疾病。
在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护士的配合和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
一、术前准备1.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在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之前,护士应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病史、过敏史等。
还需要了解患者最近的症状表现和病情变化,以便协助医生进行检查。
2. 患者的心理护理有些患者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能感到恐惧和焦虑,护士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放松情绪,消除紧张和恐惧,增强合作意愿。
3. 准备检查设备护士需要准备好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所需的设备和药物,确保设备完好无损,药品无过期,并在需要时协助医生进行设备清洁与消毒工作。
二、协助医生进行检查1. 确保患者的安全护士在协助医生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需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协助患者取下牙齿、眼镜、耳环等金属物品,以防止检查过程中的意外伤害。
必要时还需要给患者做好固定,防止出现不适和意外跌落。
2. 协助麻醉与镇静对于一些特别紧张和难以配合的患者,护士还需要协助医生进行麻醉和镇静工作,确保检查能够顺利进行。
在麻醉和镇静之后,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安全。
3. 协助医生操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需要医生进行内窥镜操作,而护士需要协助医生固定患者的头部、递送药物和设备、声音提醒和安慰患者等。
在检查过程中,护士要紧跟医生的指示,配合医生的操作,确保检查能够顺利进行。
三、术后护理1. 观察患者情况检查完成后,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出现的不适和并发症。
2. 陪同患者一些患者在检查后可能还会感到头晕、乏力等不适,护士需要陪同患者,观察患者的情况,确保患者能够安全离开检查室。
3. 教育患者在患者出院之前,护士需要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禁忌事项、注意事项、饮食和生活的调理等,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和预防。
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支架置入术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支架置入术的治疗配合及护理要点。
方法气管支架置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气道狭窄患者。
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默契配合,术后严密观察。
结果 83例患者安放支架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随访3个月,支架无移位,呼吸道无狭窄。
结论通过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术中协助医师做好支架的定位、释放及病情观察,术后密切观察呼吸功能和生命体征的变化,预防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支气管镜;支架置入;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4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72-01气管,支气管狭窄是晚期胸部恶性肿瘤的常见危重症之一,患者可因气促,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
绝大多数患者失去手术机会,治疗十分棘手。
唯一有效的治疗是紧急恢复气道通畅。
自2006年12月我科开始对83例气道狭窄的病人施行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支架置入术,改善了患者肺通气功能,解决患者呼吸困难问题,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总例数83例,男61例,女22例,年龄33岁一79岁,其中气管癌23例,纵隔恶性肿瘤致气管狭窄7例,食道癌致气管狭窄2例,右主支气管癌27例,左主支气管癌24例,上述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肺部感染,术前经加强抗感染治疗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后安放支架,呼吸困难完全改善。
1周后复查气管镜可见支架置入稳固,无移位、变形及出血等并发症,病情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支架无移位,呼吸道无狭窄。
1.2 方法1.2.1 术前准备术前检查乙肝全套、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情况。
术前4-6小时禁食、禁水,有假牙者应取下。
术前30min 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预防气管痉挛便于医师操作。
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关键词】支气管镜支气管镜检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行气管镜检查术前、术中、术后良好的护理是保证气管镜检查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做好内镜检查的必要工作。
本文选择我科2005年行气管镜检查术患者887例,将其护理及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检查患者887例,男584例,女303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7岁。
检查诊治疾病:气道良恶性肿瘤、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扩张、肺不张、肺部弥漫性疾病、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气管支气管狭窄、咯血、胸部外伤,疑有气管支气管伤或断裂以及清除气道内痰液、浓栓、血块、异物吸入,阻塞性肺炎、肺间质疾病,需紧急建立人工气道者等多种支气管-肺疾病。
2方法行支气管镜检查前,让患者禁食禁水至少5h,在镜检前半小时前肌注苯巴比托纳0.1g、阿托品0.5mg。
嘱患者放松,去掉假牙,用德国百瑞生产的呼吸道表面专用麻醉喷雾器(PAPI TIA)加入2%利多卡因(80±10)mg进行雾化吸入麻醉,雾化时间为7~10min,经鼻腔或者口腔入镜,所用支气管镜为纤维支气管镜OLYMPUS(1T30)和电子支气管镜OLYMPUS(P240)。
3护理3.1术前准备3. 1.1术前注意事项术前详细询问患者有无麻药过敏史、支气管哮喘史、备好近期X 线胸片、肺部CT片、心电图、肺功能报告、乙肝丙肝及艾滋病检查报告单,高血压病、冠心病、大咯血急性期、危重症或体质极度衰弱者,如有镜检必要,镜检前须降压、扩冠、止血,给予高营养,镜检时必须心电监护、吸氧,并备好抢救药品,有严重凝血机制障碍或有出血倾向、严重缺氧、不稳定性心绞痛、近期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者禁忌检查。
3. 1.2药品器械的准备备好抢救药品、氧气、开口器和舌钳,检查活检钳有无松动、断裂,毛刷有无断裂,气管镜镜面及图像是否清晰,吸痰器性能是否良好,并备好人工复苏器。
气管镜检查术的护理常规(五篇)第一篇:气管镜检查术的护理常规气管镜检查术的护理常规一、术前准备:1.要详细了解病员的病史、体格检查、X线、CT 和实验室检查情况,以便有目的地进行气管镜检查,提高检查效果。
(1)上呼吸道及口腔有无化脓性病灶,以防插入时感染下呼吸道。
(2)患者进行乙肝五项、肝功、HIV抗体的检查。
(3)有出血倾向者必须做: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因子的检查,以防活检时引起出血,近期有大喀血者应延期检查若必须检查,需采取防止窒息的措施。
(4)有心血管疾病者宜先做心电图检查,确认是否能够接受此项检查,若病情不重,估计可以耐受者,可在心电监护及做好充分抢救准备情况下进行,高血压患者需进行降压治疗,待血压接近正常后再行气管镜检查。
(5)对部分疑有肺功能不全的病员进行术前肺功能检查,以防局部麻醉药物雾化吸入或气管内滴入后有一个低血氧期,因此,检查前动脉血氧在9.3KPa(70mmHg)以下者,若必须检查就应同时给予吸氧。
(6)要了解检查者有无精神异常,对精神异常不能合作者,最好不进行检查,若十分必要时须考虑全身麻醉。
(7)对可疑活动性肺结核、呼吸道霉菌病等病员,术前应做结核菌检查及霉菌培养以便考虑术后对气管镜进行彻底消毒。
(8)对检查者的一般状况需进行必要的观察,如估计全身情况太差,不宜做气管镜检查者,应劝说病员放弃检查,以免术中发生意外。
2.向被检查者讲清检查的目的、意义、安全性及配合检查的有关事项、以便其解除顾虑、增强信心、主动配合。
还应让家属和检查签署气管镜之情同意单。
3.术前禁食一餐。
4.口腔有义齿者应事先取下。
5.询问有无麻醉药过敏史。
6.术前半小时给予镇静药及莨菪类药物并询问病员有无青光眼、前列腺增生。
二、局部麻醉:采用雾化吸入法和喷入法联合麻醉。
第一步:雾化吸入法将0.5%地卡因4ml放入空气压缩雾化泵中,让病员把雾化泵的口含嘴的2/3 放入口中,并嘬住防止漏气,嘱检查者用嘴吸气,用鼻呼气,15 分钟吸完。
电子支气管镜室护士岗位职责1.患者接待和准备:接待患者并协助完成相关手续,如核对身份、填写病历等。
同时根据医嘱准备电子支气管镜所需的设备、药品和器械,并保证器械的洁净和完好,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2.护理评估:对每位患者进行护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病情,找出相关风险因素,并记录到护理记录中。
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给予患者准确有效的护理。
3.设备操作:熟练操作各种电子支气管镜设备,包括组装、调试、清洁和消毒等工作。
在操作过程中,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预防设备故障和操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
4.患者监护: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
在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
5.协助医生操作:为医生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如递送器械、收集标本、记录术中数据等。
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密切配合医生和其他团队成员,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6.高风险因素管理:针对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或治疗可能出现的高风险因素,如出血、感染、气道堵塞等,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或减轻患者的并发症。
7.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解答他们对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疑问,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配合相应的检查或治疗。
在操作过程中,给予患者以适当的心理支持,缓解他们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8.病历记录和信息整理:准确记录患者的护理信息,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护理评估、操作过程、并发症等,保证护理记录的完整和准确。
同时及时整理和归档相关的信息和资料,为医疗团队提供参考。
9.质量管理和安全监控:积极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监控工作,及时报告和处理相关的不良事件和医疗差错,提供必要的改进建议,确保电子支气管镜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10.进修和自我提高:不断学习和更新电子支气管镜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会议,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老年患者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摘要】目的:评价老年患者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护理配合的重要价值。
方法:取本科室50例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老年者加以研究,同时给予护理配合,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情绪评分、患者满意度。
结果:较之干预前,干预后患者焦虑评分降低(p<0.05);较之干预前,干预后患者满意度评分提高(p<0.05)。
结论:给予实施电子支气管检查的老年者护理配合,可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老年;护理配合方法电子支气管镜,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熟,且成为呼吸系统疾病诊疗的重要手段。
该种检查方法主要是通过传导图像,从显示器中大范围观察支气管内形态,辅助医务人员直观诊治支气管,检查中患者痛苦小,操作简便、安全,一般患者均能耐受[1]。
但对于老年患者来讲,检查中会出现不能积极配合,或因焦虑情绪等,影响检查结果,故需要对老年者实施有效护理配合[2]。
基于此,本文需要在实施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老年者中,给予护理配合,并分析其重要价值。
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取50例需要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老年者,给予患者护理配合,患者均选自2020年6月-2020年9月。
其中包括27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4.59±3.54)岁。
患者干预前后基线资料均保持均衡(p>0.05),可比。
纳入准则:患者均符合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此次观察,并同意加入研究;患者年龄均在60岁及以上,79岁及以下;患者均伴有不明原因喘鸣。
排除准则:精神疾病;体质衰弱;慢性心血管疾病;麻醉药物过敏史。
1.1.方法给予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老年者护理配合,如:①检查前:给患者及家属耐心、详细讲解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目的、优势、安全性不良反应等,指导患者放松心态面对,最大限度消除患者恐惧、焦虑情绪,并做术前血常规、心电图等相关检查,提前告知患者需要禁食时间。
电子气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魏青香【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2(010)023【总页数】2页(P120-121)【关键词】电子气管镜;支气管肿瘤;护理配合【作者】魏青香【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晋中,030600【正文语种】中文电子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科疾病检查的一项重要技术操作,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的是对原因不明的咳血和持续性咳嗽,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肿瘤的患者及痰液检查发现可疑癌细胞等进一步诊治提供依据。
电子气管检查对护理人员要求很高,而做好检查前后护理及检查中的默契配合是确保检查成功的关键。
现将半年来我科电子气管检查中护理及配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2012年1~6月份,共做电子气管镜59例。
男41例,女18例,年龄27~81岁。
检查原因,不明原因的咳嗽、咳血。
在59例中肺癌占19例,肺结核2例。
1例因体弱、心里过度紧张,导致气管痉挛,未成功。
2 护理2.1 检查前的护理2.1.1 首先和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沟通因为此项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也就是仪器要直接接触患者的器官,尤其是进入气道。
患者和家属均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担心检查中出现呼吸困难等意外。
所以检查前一日要和患者家属讲解检查的目的、适应症,检查的过程以及检查中患者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并签侵入性检查治疗同意书。
消除其顾虑,以便检查顺利完成。
2.1.2 患者准备检查前禁食4~6小时,以免检查中恶心、呕吐,呕吐物吸入肺部引起肺炎或窒息。
对年老体弱者可术前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有活动假牙检查前取下,避免检查中假牙脱落引起窒息。
2.1.3 检查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和出、凝血时间。
疑有心脏病的患者和高龄病人,需做心电图检查。
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做肺通气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1]。
准备好近期的胸部X片、CT片等。
2.1.4 局部麻醉采用2%的利多卡因溶液,麻醉前询问有无利多卡因溶液用药史、过敏史。
用2%利多卡因溶液喷雾麻醉病人鼻、咽、喉部三次,插管时根据进入部位的需要再行局部麻醉。
电子支气管镜技术治疗创伤性湿肺中的护理与配合
作者:唐郦娜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3201医院呼吸内科,
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技术治疗创伤性湿肺的护理与配合要点。
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至今通过电子支气管镜吸痰及肺泡灌洗治疗创伤性湿肺的6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操作过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
术后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氧饱和度增加,肺部痰鸣音减轻。
讨论结合有效的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护理,电子支气管镜技术为创伤性湿肺治疗中一项安全、有效地治疗手段。
【关键词】电子支气管镜,创伤性湿肺,护理
有效排痰是创伤性湿肺治疗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1],而多数病人由于疼痛、虚弱、昏迷等因素不能有效排痰,常规吸痰管吸痰又不够彻底,近年来电子支气管镜吸痰及肺泡灌洗在创伤性湿肺的治疗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2]。
然而,由于疾病本身的痛苦加之电子支气管镜技术亦是有创操作,有效地护理与配合在这类病人中尤显重要。
笔者结合我院2006年至今通过电子支气管镜吸痰及肺泡灌洗治疗62例创伤性湿肺患者的病史资料及护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史资料
62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17-68岁,平均42岁。
42例为车祸伤,14例为打架、塌方或重物撞击所致,6例为高处坠落所致。
其中51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多发肋骨骨折,10例伴有颅脑损伤,处于昏迷状态,28例伴有较严重血胸、气胸或血气胸的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
气管切开10 例,6例呼吸机辅助呼吸。
首次行电子支气管镜吸痰及肺泡灌洗术距发病时间48小时-6天不等,平均72小时。
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鼻导管、面罩、呼吸机)、抗炎、化痰排痰(雾化吸入、化痰药)、激素等治疗,并限制液体入量、补充胶体。
1.2 术前观察
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缺氧,表现为血氧饱和度较低(<90%)、发绀、心率快(≥120次/分),自主呼吸病人有呼吸困难。
双肺可闻及大量痰鸣音,或一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CT可见双肺或局部斑点状、片状稍高密度影,部分肺不张。
经常规吸痰管吸痰缺氧及肺部症状无改善。
1.3 护理干预
1.3.1 术前准备:①术前详细了解病情,严格掌握纤支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做好患者的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备抢救药品及病人的胸片、CT等。
②环境准备:病室整洁、安静,温度适宜。
③心理护理:告知患者及家属行电子支气管镜吸痰及灌洗的重要性和安全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耐心给病人讲解操作步骤、配合方法及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处理方法,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并告知清醒患者不能耐受时可举手示意,不能抓镜或乱动以免发生危险、损伤仪器。
④禁食4 小时以上,清醒病人可适当给予镇静药物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术前15min给予高浓度吸氧。
1.3.2 术中护理:患者平卧位,平静呼吸,全身放松。
纤维支气管镜插入气管瞬间,患者会有窒息感,可立即予以吸氧,注意监测SPO2,若SPO2<80%,有呼吸机者可将氧流量调至100%,待SPO2升至80%以上时再继续操作。
电子支气管镜镜进入过程中,患者有咽部异物感,常引起咳嗽,可从活检孔处注入 2%利多卡因1~2ml以减轻咳嗽反应。
电子支气管镜灌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律的变化。
室性心率,血压升高或下降应及时对症处理,若仍无缓解应立即停止操作,尽快抢救患者。
灌洗前留取痰标本细菌培养及涂片检查,以指导临床用药。
灌洗后可注入适量敏感抗生素。
1.3.3 术后护理:术后少说话,使咽喉部得到休息。
禁食2—3h以免误吸,告知患者术后可出现鼻腔咽喉不适、疼痛、咯血、头晕、胸闷等,休息后可逐渐缓解。
少量咳痰带血不需特殊处置,大咯血时应配合医生积极抢救。
2 结果
所有患者操作过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
术后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氧饱和度增加,肺部痰鸣音减轻。
36例患者隔日重复治疗2次以上。
3 讨论
创伤性湿肺是一种比较常见和严重的肺部损伤。
创伤所致肺实质的损伤和循环障碍导致间质和肺泡产生大量渗出性病变,严重影响肺的换气功能;同时由于广泛小支气管痉挛,气管和肺泡粘膜分泌物增多,造成末梢支气管和肺泡分泌物潴留,进一步加重缺氧,甚至可继发肺炎和肺不张,危及生命。
有效排痰有利于纠正低氧血症,预防、治疗肺炎和肺不张[3]。
电子支气管镜吸痰和灌洗有如下特点:①电子支气管镜可结合术前X线片、CT 等检查进入痰较多及肺不张的叶、段,定位准确。
②可吸出深部痰液留取标本行细菌学检查,阳性率更高。
③可达到常规吸痰管不能到达的部位,通过灌洗可吸出深部、粘稠痰液及痰痂,排痰更有效。
其在创伤性湿肺主要用于排痰困难,特别是合并肺炎、肺不张的患者。
结合本组62例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治疗创伤性湿肺中的应用,我们认为电子支气管镜技术虽为有创检查,但结合有效的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护理,绝大部分患者能够耐受检查,即使对于创伤性湿肺这样多数为严重创伤的危重患者,仍
然是一个安全、有效地治疗手段[4]。
【参考文献】
[1]刘礼杉. 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与治疗[J].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3.2(3):222-223.
[2]张朝晖,龚勋,周刚等.机械通气结合纤支镜灌洗治疗严重创伤性湿肺临床研究[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11. 8(2): 27-28.
[3]朱光,田蕊,创伤性湿肺的诊治体会[J]. Journal of Medical Forum. 2007 28(9):95.
[4]王燕华,纤维支气管镜在ICU气道灌洗中的配合与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2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