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气管镜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3
五、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护理配合【目的】1.确定侵犯气管、支气管病变部位和范围。
2.明确肺部疾病的病理和细胞学诊断。
3.清除阻塞气道的分泌物或气管内异物。
4.进行气管、支气管内的介入治疗。
【用物准备】电子支气管镜一套、治疗盘、一次性治疗巾、无菌棉签、皮肤消毒剂、砂轮、无菌手套、弯盘、无菌纱布、无菌注射器、载玻片、集痰器、石蜡油、75%酒精、喷药壶、清洁戴盖玻璃瓶(内装适量甲醛)、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氧气吸入用物、心电监护用物、负压吸引用物;遵医嘱备麻醉药品、止血药及介入治疗药物;备好急救设施及药物。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术后2小时禁食、禁水。
进食前试验小口喝水,无呛咳再进食。
应进食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禁食刺激性食物。
2.术后半小时内避免谈话、咳嗽,使声带得以休息,以免声音嘶哑和咽喉部疼痛。
3.术后1~3天内特别是活检后会有少量咯血、痰中带血及体温升高(体温<38℃),不必担心;如有较多量出血或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过程,以免继发性感染。
2.术后数小时内特别是活检后会有少量咯血及痰中带血,注意观察避免窒息的发生。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后应密切观察并发症如出血、气胸、感染,一旦出现,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处理。
【相关知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利用光学纤维内镜对气管、支气管管腔进行的检查。
是支气管、肺和胸腔疾病诊断及治疗不可缺少的手段。
十二、纤维胃镜检查护理配合【目的】1.明确诊断,如不明原因的消化道不适症状和上消化道出血及肿瘤。
2.随访观察,如溃疡病、萎缩性胃炎,食管、胃手术后复查及药物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等。
3.用于治疗,如摘除异物、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食管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注射与结扎、食管狭窄的扩张治疗等。
【用物准备】牙垫、润滑剂、弯盘、75%乙醇方纱、注射器、一次性手套、无菌手套、一次性垫巾;胃镜、光源主机、活检钳、细胞刷以及必要的各种治疗器械、表面麻醉剂、急救药品(备用)、甲醛固定液标本瓶。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质量控制标准1.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主要用于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疾病的检查,可直接观察病变的大小、部位及范围并可行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
2.术前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有关配合注意事项,以消除紧张情绪,取得合作。
3.术前4小时禁食、禁水,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 5mg。
精神紧张者肌注安定10mg。
年老体弱、病重者或肺功能不全者给予氧气吸入。
4.术后禁食水2小时,以防误吸入气管。
2 小时后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 鼓励患者轻咳出痰液及血液。
6.术后半小时内减少说话,使声带得以充分休息,如有声嘶或喉部疼痛袁可给雾化吸入。
7.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发热、胸痛,观察呼吸道出血情况。
若为痰带血丝,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发生大血时应及时抢救,注意有无气急情况,少数患者可并发气胸。
8. 及时留取痰液标本送检。
9. 必要时按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呼吸道感染。
10. 对内镜及有关器械彻底清洁、消毒、妥善保管、避免交叉感。
胸腔镜检查质量控制标准1、内科胸腔镜(Medical Thoracoscopy,又称为Pleuroscopy)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技术,主要用于经无创方法不能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治。
能够在直视下观察胸腔的变化并可进行胸膜各层活检。
2、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了解辅助检查的结果,还要重视患者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健康情况,了解能否耐受术中单肺通气和手术创伤。
对服用阿司匹林和非甾体类镇痛药者,术前停药10天以上。
术前应行血常规、血凝四项、肝肾功检查。
据病情需要,术前可进行胸片、胸部CT检查,为术者提供更多的有关疾病和胸内结构的信息,为术前制订手术方案提供较充分的依据。
并行心电图、血氧、肺功能检查以了解心肺功能情况。
对胸腔积液患者应先行胸腔穿刺抽液、胸水行生化、常规、细胞学检查,并行1-2次胸膜穿刺活检术。
2、医护人员术前应耐心向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有关配合注意事项,以消除紧张情绪,取得合作。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配合与护理作者:冯锦来源:《健康护理》2019年第04期摘要:探究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给予相应的配合与护理,并分析总结有效配合及护理方法。
护理人员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予以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并实施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是保证检查成功的前提;检查中护理人员与医生的密切配合以及检查后对患者的密切观察和处理才能进一步保证检查结果准确,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治疗成功。
关键词:支气管镜;检查;护理支气管镜检查是经口或鼻在患者下呼吸道插入细长的支气管镜,即经过声门进入支气管、气管以及更远端,对气管和支气管的病变进行直接观察,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1]。
目前呼吸道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支气管镜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操作简单等特点,不仅可以弯曲且较细,在进入人体后可视范围较广,且能够在直视下实施刷检或活检操作。
但是由于该检查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不适感,所以必须加强检查护理配合,细致耐心的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这样才能提高检查成功率,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2]。
为了分析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措施,本次研究收集了2018年8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电子支气管镜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8年8月至2018年11月共开展经鼻电子支气管镜检查91例,其中男60例,女31例,平均年龄57岁。
1.2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规范》[3]对仪器进行消毒,备选研究设备使用日本产OLYNPUSBF-1TQ170型电子支气管镜。
使用戊二醛对内镜消毒30min,之后对消毒液使用灭菌注射用水进行彻底冲洗。
依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插管方法,如经鼻腔或经口腔,当支气管镜到达病变部位后按需要采集病理组织标本或实施钳取异物、刷检、吸引冲洗、穿刺活检、抽吸痰液等操作。
1.3操作结果:一次性插管成功率97%(88/91),3例患者在插管时发生明显憋气和呛咳,中断操作3、5min后再次插管,顺利完成检查。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护理电子支气管镜是利用现代高科技,将数万根极细的玻璃纤维组成一根直径仅数毫米的可弯曲的内镜,经患者的鼻腔或口腔插入,通过视频系统观察气管、支气管及肺脏内部的病变情况,从而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各种诊断和治疗性操作。
【护理常规】1.术前(1)患者准备:全面了解病情,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史;取下活动性义齿;术前禁食、禁饮4~6h;完善心电图、肺CT、血常规、血凝常规、传染病四项等相关检查;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检查目的、操作过程及有关配合的注意事项;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签署知情同意书。
(2)物品准备:电子支气管镜消毒备用;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备好吸引器和抢救设备及药物。
(3)健康指导: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口含式一次性雾化器;讲解深呼吸及平静呼吸的方法和目的;告知患者缩鼻方法以配合麻醉药的顺利吸入;使患者配合检查。
(4)局部麻醉:2%利多卡因6ml于检查前20min雾化吸入,雾化吸入结束后,再用无菌棉签清洁鼻腔,用2%利多卡因3ml滴入鼻腔;再用味嘛滴鼻液1ml滴鼻腔,以收缩鼻腔毛细血管,减少黏膜充血、水肿。
2.术后(1)病情观察:检查完毕嘱患者卧床或静坐30min,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发热、胸痛、呼吸困难;观察分泌物的颜色、性状。
以便及时发现并发症,对症处理。
(2)避免误吸:术后3h 禁饮、禁食。
(3)减少咽喉部刺激:术后数小时内避免吸烟,减少讲话,使声带得以休息,不可用力咳嗽咳痰,以防引起肺部出血。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2.饮食指导术后禁饮食3h后可进食温凉、清淡、无刺激的半流食,次日可正常进食。
3.用药指导遵医嘱按时用药。
4.心理指导术后如有咯血,嘱患者勿紧张,将血轻咳出,耐心等待病理结果,明确诊断后积极配合医师治疗原发病。
5.康复指导活检患者,术后会有少量咯血及痰中带血,逐日减少,一般3d可停止痰中带血,不必担心,如痰中带血增多应及时就诊,并预防窒息的发生。
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遵医性及护理对策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道疾病常用的诊断性操作技术之一,是不可替代的,在检查过程中由于患者对侵入性检查知识的缺乏及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往往会感到紧张、恐惧及出现血压升高、脉搏加快等躯体应急反应,而拒绝检查,甚至在检查过程中因外源性刺激引起咳嗽、屏气、躁动、气道痉挛不能耐受而中断检查,对支气管镜检查的遵医行为不能很好的认知与执行,延误病情诊断,直接影响病情转归,为了提高患者的遵医性,我科开展了无痛性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同时强调人性化、个性化的应用,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无感知不良刺激,并创建了和谐、诚信、安全的就医环境,提高患者的支气管镜检查遵医性及满意度。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3年6月-2013年12月住院的呼吸道疾病患者经诊疗后需行支气管镜检查者158例,男性116例,女性42例,年龄42岁-81岁,平均69.6岁,文化程度:小学15例,初高中127例,大专以上16例。
1.2电子支气管镜:奥林巴斯260。
2.遵医性差的原因分析2.1对侵入性检查的风险存在着恐惧、紧张、焦虑及躯体对外源性刺激敏感不能耐受检查。
2.2对疾病的诊疗、转归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检查的必要性认识不够,担心意外并发症。
2.3个体因素: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
3.护理对策3.1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检查如胸部CT、血常规、凝血系列、心电图等;了解有无麻醉史;备好急救药物、急救器械如除颤仪、人工简易呼吸机;保证支气管镜设备、监护仪、氧气及吸引装置的正常运转,确保患者检查的安全和质量。
3.2 心理护理提倡人性化:内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存在一定风险,检查前要求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这无疑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引起恐惧焦虑,甚至抵触拒绝检查,因此我们倡导护理服务意识“我要服务于病人,而不是病人要我服务”1,设置最佳工作流程,把握沟通时机,应用柔和言语、善意表情及诚恳态度以稳定病人的情绪,使其了解检查的必要性、配合方法以及存在的风险,消除患者对侵入性检查的恐惧感,并且使患者的知情权、同意权、选择权得到充分体现。
电子支气管镜室护士岗位职责1.患者接待和准备:接待患者并协助完成相关手续,如核对身份、填写病历等。
同时根据医嘱准备电子支气管镜所需的设备、药品和器械,并保证器械的洁净和完好,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2.护理评估:对每位患者进行护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病情,找出相关风险因素,并记录到护理记录中。
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给予患者准确有效的护理。
3.设备操作:熟练操作各种电子支气管镜设备,包括组装、调试、清洁和消毒等工作。
在操作过程中,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预防设备故障和操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
4.患者监护: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
在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
5.协助医生操作:为医生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如递送器械、收集标本、记录术中数据等。
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密切配合医生和其他团队成员,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6.高风险因素管理:针对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或治疗可能出现的高风险因素,如出血、感染、气道堵塞等,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或减轻患者的并发症。
7.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解答他们对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疑问,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配合相应的检查或治疗。
在操作过程中,给予患者以适当的心理支持,缓解他们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8.病历记录和信息整理:准确记录患者的护理信息,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护理评估、操作过程、并发症等,保证护理记录的完整和准确。
同时及时整理和归档相关的信息和资料,为医疗团队提供参考。
9.质量管理和安全监控:积极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监控工作,及时报告和处理相关的不良事件和医疗差错,提供必要的改进建议,确保电子支气管镜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10.进修和自我提高:不断学习和更新电子支气管镜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会议,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发表时间:2013-01-10T11:39:03.0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2期供稿作者:魏海荣[导读] 均经胸部x线和胸部CT检查提示:肺部占位性病变61例,肺部感染22例,支气管异物3例,不明原因咯血10例魏海荣(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寿光 262700)【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256-02【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应用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对我院气管镜室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96例应用电子镜检查中的护理配合情况进行总结。
结果护士熟练地配合能提高使用电子镜的成功率,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有很好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操作成功有赖于积极的护理配合。
【关键词】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护理配合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系统较安全、方便、创伤性小的检查技术,在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可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肺部弥漫性病变的支气管、肺活检。
亦可用于治疗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患部注入药物治疗等,成为支气管、肺和胸膜疾病诊断、治疗和抢救不可缺少的手段。
现将我院2010年~2011年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96例,将其护理配合及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行电子镜检查96例,其中男50例,女46例,年龄24~76岁,平均50岁。
均经胸部x线和胸部CT检查提示:肺部占位性病变61例,肺部感染22例,支气管异物3例,不明原因咯血10例1.2方法1.2.1器械设备:日本FUJINON-201型电子支气管镜、冷光源、毛刷、活检钳、异物钳、盛组织小标本的容器、载玻片、集痰器、吸引器、吸氧装置。
1.2.2检查步骤:①电子支气管镜消毒:用2%的防锈戊二醛装入足够长度的容器内,将电支镜放入容器内浸泡20min后用无菌蒸馏水彻底冲洗干净。
②插入途径:一般经鼻或经口插入。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护理中舒适护理措施发布时间:2021-09-01T15:13:43.17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8期作者:杨柳英[导读] 目的:分析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环节应用舒适护理所产生的价值和效果杨柳英陕西省人民医院, 710068摘要:目的:分析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环节应用舒适护理所产生的价值和效果。
方法:选择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进入到我院展开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全部通过电气支气管镜方式进行检查,总计有86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43例患者。
观察组选择使用舒适护理方式,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措施。
在检查完成之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满意度较高,且不良反应率比较低,各项数据有统计差别(P<0.05)。
结论:通过舒适护理措施应用到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可以有效的提升检查的质量和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综合效果比较好。
关键词: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舒适护理;措施0引言从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所以导致人们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比较高。
通过使用电子支气管镜进行呼吸类型疾病的检查,其检测的效果比较好,很多医院都会优先选择这种方式。
但是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通过侵入性的操作方式,容易给人的身体产生比较强烈的不适感,患者的感受比较差。
因此,本次研究使用舒适护理措施,有效的降低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下面做具体的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进入到我院展开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全部通过电气支气管镜方式进行检查,总计有86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43例患者。
观察组选择使用舒适护理方式,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措施。
所有患者没有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禁忌症状,且没有其他严重的器官性病症,资源参与到本次实验中。
观察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范围为19-69岁之间;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为23-71岁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