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狄更斯幽默艺术的成因
- 格式:pdf
- 大小:230.05 KB
- 文档页数:3
引言: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人物,创作的作品大部分揭露了19世纪英国社会存在各种问题,并赞扬了人们正直和善良的品性,表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情怀,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幽默讽刺艺术,加强小说艺术感染力与文学性。
《匹克威克外传》主要是讲述了老绅士匹克威克五个人在英国各地游历的故事,即是描述匹克威克流浪汉的故事,故事情节围绕匹克威克等人在游历过程中遭遇的各种坎坷,将《匹克威克外传》分成不同的小故事,在故事情节开展过程中,让各个故事连接在一起。
换个角度说,《匹克威克外传》是19世纪英国社会现实的一种再现,可以了解社会英国社会和世态习俗,在幽默和夸张喜剧气氛中呈现出19世纪英国社会的悲剧和悲哀,体现了作者多社会真理的追求,在文章中体现出一种幻想主义和理想主义,和英国现实社会主义形成对比。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文章中的幽默趣味,但是,这种幽默和夸张语言下产生的艺术效果实际上是一种超越理想和现实的艺术色彩。
从人性角度来看,作者主要是根据自身创造生涯中出现的各种幽默素材,通过漫画式语言多塑造人物的滑稽形象进行描述[1]。
例如作者将匹克威克塑造成一位心直口快和不谙世事的老绅士,坚持高尚品质,凭借着良心来说话做事。
但是生活总是和他开玩笑,让他上当、受骗。
然而,匹克威克无论是遇到各种挫折,始终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
同时,为了突出匹克威克的形象,还塑造出道德低劣的人物形象。
又如以福格、道孙、金格尔和骗子为代表的道德低劣形象,借助这些方面人物,衬托出匹克威克天真和可爱的性格,肯定了人物性格的闪光点。
在文章中,作者利用漫画式手法,将匹克威克的外貌特征描绘出来,让人物形象简单明了。
在匹克威克一出场,就上演了一出出让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又如匹克威克在晚上进入女子学校,陷进巴德维太太悔婚事件中,并在事故中刻画出不同的漫画式人物,又如姑妈时时刻刻都会昏阙和不省人事,特普曼天生情种,将一个具有喜剧效果的人物群体塑造出来。
而从表现手法来看,在《匹克威克外传》中喜剧化还体现在夸张手法的应用中,利用夸张艺术手法,达到加强文中喜剧的目标。
分析狄更斯《雾都孤儿》的幽默艺术摘要: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以独特的幽默艺术和入木三分的刻画功力享誉世界文坛。
《雾都孤儿》是他的代表作,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刮起了一股幽默之风。
在这部小说中,狄更斯运用油墨艺术记录当时儿童的真实生活,再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存在已久的贫民问题,表达了深刻的反思,充满了浓厚的批判色彩。
本文重点分析了狄更斯《雾都孤儿》的幽默艺术,并对作者独特的幽默表现方式作探讨,希望能够对读者的阅读有所帮助。
关键词:狄更斯;《雾都孤儿》;幽默艺术;一、幽默艺术的概述在现代汉语中“幽默”是一个舶来品,是由英语“humour”直接音译过来的。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辞海》中的“幽默”不仅仅是孤立的词语,还是一种艺术,“通过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达到愉快、情趣盎然的言语效果。
提到幽默,我们常常会想到讽刺一词,这二者是有所不同的。
在一个相同的滑稽因素中,情感成分的比重增加,理智成分减少,这便是幽默;反之,讽刺意味比较浓。
了解这一点,对于把握狄更斯小说的幽默艺术是十分有帮助的,在他的前期小说中大多是善意、俏皮的幽默,充满了轻松调侃的味道;后期小说中以黑色、揭露的幽默居多,充满了愤世嫉俗的意味。
明显,《雾都孤儿》的幽默艺术属于后者,他的幽默是自然的,是夸张的,也是犀利的,通过他的幽默艺术,表达了对当时英国资本社会虚伪与黑暗的揭露和抨击。
二、幽默艺术在《雾都孤儿》中的体现(一)自然的幽默狄更斯在小说《雾都孤儿》中真实再现了19世纪英国现实的社会,如对妓女、流氓、窃贼等描述符合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所作所为,是小说自然主义写作手法的表现。
由此可见,狄更斯在进行小说创作时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观察,运用最自然、真实的语言描述社会底层,给人一种自然真实的幽默,博得读者一笑的同时,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1.对反面人物的幽默描写。
1狄更斯幽默风格的特点:幽默是他小说有一个重要特点,是狄更斯小说魅力的重要来源之一。
这种幽默的内在机制是矛盾。
作者善用矛盾,显示事物的不协调、不相称,突出事物的荒谬、滑稽可笑之处,引起读者回味与思考,同时打破读者的期待视野,使其发生意外的转折,从而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
作者还常运用夸张,把人物和情节场面中隐含的幽默因素放大突出,从而产生强烈的效果。
狄更斯小说中的幽默往往包含讽刺、滑稽的因素,形成自己的特色。
2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苔丝天生丽质、自然淳朴、品德高尚、富有热情。
因此苔丝的灵魂是纯洁的,道德是高尚的,但是在资产阶级的道德面前,她却被看做是伤风败俗的典型,被奉为警戒淫荡的榜样。
从历史的观点看,苔丝的命运代表着英国南部农村整个农民阶级的命运。
哈代在描写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特点的时候,并没停留在表面,作者充分看到了苔丝命运的典型性和社会性质,指出苔丝的悲剧是由资产阶级社会制度造成的。
哈代对资产阶级法律的不公道,非正义给与了讽刺和谴责。
苔丝被判处死刑证明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反动性,表明下层阶级的小人物在社会是不可能得到公正的。
哈代在小说中清楚的揭示出造成苔丝悲剧的社会根源,指出他是被资产阶级的制度毁灭的,从而把她的悲剧意义上升到了广大劳动人民要求人权和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揭露和控诉。
E艺术成就:(1新的历史条件下悲剧观念的拓展以及“圆形人物”的出色塑造上。
(2对人物精神世界心灵的微妙变化揭示得十分出色。
主要特色是注重在矛盾心理冲突中刻画心绪流程,表现人物复杂的心态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3普希金诗歌的艺术特点:(1首先是真诚,别林斯基特别提出“真情”这一概念来评论普希金的诗歌。
(2另一个显著特点自然、朴素而优雅。
普希金真正的把它们统一在一起,这就是他的高超之处。
4《叶甫盖尼奥涅金》: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之作,是俄罗斯文学典范之作。
(1“多余人”:像奥涅金这样徒有聪明才智、在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爱情中也遭受失败的贵族青年被称为“多余人”。
英国文学中的幽默元素:卡夫卡和狄更斯作品的比较分析1. 引言英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幽默元素是其特色之一。
本文将关注两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即弗兰茨·卡夫卡和查尔斯·狄更斯,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他们在创作中运用幽默元素的不同方式。
2. 卡夫卡与幽默2.1 卡夫卡的背景介绍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捷克德语作家之一。
他以其荒诞主义风格和现实主义描写而闻名于世。
2.2 卡夫卡式幽默风格2.2.1 故事情节中的荒诞元素卡夫卡常常通过刻画荒谬的情节来传达他对社会、生活以及人类存在意义的思考。
2.2.2 对局限性和无力感的嘲讽他善于将人类在现代社会面前所经历的局限性和无力感通过幽默的方式展现,以此来批判现实世界中的不合理之处。
2.3.1 《变形记》中的幽默元素卡夫卡在《变形记》中通过将主人公格里高利·山姆塞尔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展现了人类在社会和家庭关系中所承受的愧疚感和无法逃避的责任。
2.3.2 《审判》中的幽默元素卡夫卡利用对司法制度和官僚体系进行讽刺,再加上荒诞可笑的情节构建,成功表达了对权力滥用和正义缺失的批评。
3. 狄更斯与幽默3.1 狄更斯的背景介绍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他以其描写工业时代下社会阶层不平等和贫困现象而闻名于世。
3.2 狄更斯式幽默风格3.2.1 对社会问题的揭示与嘲笑狄更斯通过对社会不公正、虚伪和贫困现象的描写,运用幽默手法来嘲笑那些不道德的人和机构。
3.2.2 描写人物形象中的幽默元素他创作出许多具有鲜明个性和夸张特点的人物形象,通过幽默方式使读者产生共鸣,并一览社会中各种不同角色。
3.3.1 《双城记》中的幽默元素狄更斯在《双城记》中通过讽刺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广大农民阶层所受到的苦难,同时以夸张夺目、滑稽可笑的手法进行描写,使得阅读时兼具喜剧效果。
从《雾都孤儿》看狄更斯的幽默摘要: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素来有“英国人道主义的旗手”之称,擅长用自身独特的黑色幽默和惟妙惟肖的刻画功力写下一部部家喻户晓的作品。
其中《雾都孤儿》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不仅让他在世界文坛有了一席之地,还对整个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狄更斯拿起笔,用诙谐激愤的语调述写了当时“乌云密布”的英国,记录当时贫困儿童的真实生活,反映了英国社会底层人物的艰辛与不易。
读后也让人有了深刻反思,久久不能释怀。
本文重点分析了《雾都孤儿》中狄更斯先生是如何采用幽默艺术,将小说展现的如此动听。
关键词:狄更斯;《雾都孤儿》;幽默艺术本文以《雾都孤儿》为例,带大家好好剖析这部作品的幽默之处,领略大师的手笔是如何让世界心服口服的。
一、自然的幽默狄更斯在小说《雾都孤儿》中真实再现了19 英国现实的社会,尤其对底层人物的刻画,可谓是入木三分。
他笔下卑贱的墙花路柳,或是鬼鬼祟祟的盗贼,或是不知羞耻的流氓,都是小说自然主义写作的手法的表现。
由此可见,狄更斯在撰写这本小说之前,一定洞悉了英国旧时代底层人物的悲惨生活状态。
他通过细致的观察,用诙谐的笔调,真实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英国旧时代,给人一种自然真实地幽默,博得读者的一笑之后,同时又不得不引人深思。
(一)对反面人物的幽默描写无需多言,反面人物的刻画说到底都是为了衬托主要任务,就是描写他们的笔墨不多,但简单的一个词,或是一个细节入微的描写,便可使读者读出不一样的情感,亦愤怒,亦无奈,亦同情。
济贫院中不惜手段想要霸占原本属于孤儿院资金的老太太,还是唯利是图的棺材店老板和老板娘,或是那些冷眼相待的群众,尽管描写不多,但几句语言,几个眼神、动作,便足以揭露他们丑恶的嘴脸--自私贪婪,冷漠无情。
他们的所作所为在读者看来,自然是可笑无奈的,但同时也引发了读者进一步的思考:人的冷漠无情,自私自利仿佛是天性,若不改变这一现状,则与动物无异。
(二)对正面人物的幽默描写有了那些“彻底的坏人”的衬托,主人公奥利弗便是一个“彻底的好人”,尽管他被费金教唆洗脑去当“扒手”,但他骨子里是善良的,他有自己的纯洁美好的思想。
认为,只有人类彻底地改变生态观念,才能从根本上真正的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保证生态的平衡,才能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西伯利亚谜一般的冻土地和原始森林,平静而又安详的叶尼塞河和广袤无边的荒原沃土,都赋予了作家一颗易于感受自然之美的心和敢于适应自然界的神经。
正如阿斯塔菲耶夫所说“地球已经需要我们的帮助了。
我们人类已经到了不仅是砍伐,还应当栽种的时候了。
我们现在不应当再夸耀自己是大自然的征服者,而应当把自己称之为地球的主人。
”以拉斯普京和阿斯塔菲耶夫之外为首的一批优秀的西伯利亚作家,不仅让人们看到了自然被破坏后的景象,更唤醒了人类的精神意识,告诫人类只有首先从精神上改变,才能真正产生生态意识,才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之一。
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就是他的幽默风格,这是他创作成功的重要源泉。
狄更斯是英国卓越的小说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描述了当时的英国社会及其精神面貌,并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种种弊端。
我们可以说,正是因为狄更斯将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使他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一个崇高的地位。
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就是风趣幽默,这是他创作成功的重要源泉。
同时,他的创作也为英国文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一、风趣的“幽默史诗”———《匹克威克外传》在狄更斯的早期作品中,《匹克威克外传》常常被读者称作是“幽默史诗”。
这部作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它反映了当时的一个社会现实。
但是,不像他在后期的作品中那样愤世嫉俗,这部史诗中所包含的讽刺意味并不浓郁,它的基调是乐观风趣的,充满了乐观主义气息及浪漫主义色彩。
在小说中,我们所领略到的田园般色彩的英国社会,和当时现实生活中的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狄更斯早期幽默艺术的特点也正体现于此。
前苏联学者伊瓦肖娃曾说过:“狄更斯式的幽默的独创之处,是在于它同时完成了两个似乎是对立的艺术任务。
笑中带泪的人性画像:揭示狄更斯作品的魅力引言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最重要和最广为人知的小说家之一,他以生动描绘人性的复杂性而闻名。
他的作品中融合了喜剧和悲剧,展现出了一个既真实又令人深思的世界。
本文将探讨狄更斯作品中笑中带泪的人性画像,揭示其无与伦比的魅力。
1. 狄更斯作品中的喜剧元素•通过幽默场景和对话,狄更斯成功地为读者创造出令人发笑的场景,从而轻松地吸引读者。
•喜剧元素通常体现在一些滑稽可笑的角色身上,如《呼啸山庄》中的乔·葛尔斯韦尔夫,他总是引起读者不断地笑声。
•狄更斯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来增添喜剧效果,同时也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2. 狄更斯作品中的悲剧元素•深入展现了人性的悲剧和痛苦,通过描写不幸事件和遭遇来触动读者的情感。
•狄更斯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弱势群体将读者引入到一个充满悲剧情节的世界,如孤儿、穷人、被剥削者等。
•透过悲剧元素,狄更斯成功地表达了对社会不公正和道德境况的关切。
3. 笑中带泪:狄更斯描绘人性的独特方式•狄更斯在作品中巧妙地将喜剧与悲剧融为一体,以创造一种独特而令人难忘的人性画像。
•他将喜剧与悲剧相互交织,通过喜剧缓解悲剧带来的沉重感,并使读者在欢笑之后思考问题。
•这种方式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了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充满矛盾的过程。
结论查尔斯·狄更斯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在作品中展现了一个笑中带泪的人性画像。
他的作品中的喜剧和悲剧元素相互交织,揭示了人类生活的真实面貌。
通过狄更斯作品的阅读,读者不仅可以享受到最纯粹的艺术快乐,而且能够深刻思考人性、社会以及道德等重要议题。
论《雾都孤儿》的幽默艺术
《雾都孤儿》是查尔斯·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其幽默艺术处处体现在小说中。
小说以1840年代伦敦为背景,描绘了贫民窟中孤儿奥利弗的遭遇和成长历程,以及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小说中的幽默艺术涉及到多个方面。
首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幽默的。
例如,孤儿奥利弗是个天真单纯的孩子,在面对黑暗残酷的世界时,常常表现出可笑的行为和言辞。
还有社会上的各种人物形象,如贪官污吏、狡猾无情的小偷、势利浅薄的富豪等,都被狄更斯塑造成了形象鲜明、各具特色的人物,它们的言辞和行动往往带有诙谐幽默的色彩。
其次,小说中的场景设置也充满了幽默感。
狄更斯以一种夸张的、滑稽的手法,将那些令人厌恶的场景变得有趣、值得一看。
比如,小说中贫民窟中的穷困落后景象、小偷阴险狡诈的作案手法,都被狄更斯描绘得滑稽可笑。
最后,小说中的语言和细节也被狄更斯处理得十分巧妙、幽默。
他采用了大量描写性语言来描绘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细节,甚至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人物。
这种描写方式使小说的幽默感更加丰富、细腻。
另外,小说中的许多悬念和戏剧性的对话也都融合了狄更斯的幽默艺术,使整个小说更为生动有趣。
总之,《雾都孤儿》的幽默艺术是多方面的,它的存在不仅令读者在阅读时感到快乐,更能使人在读完之后反思社会现实。
从《荒凉山庄》看狄更斯的幽默讽刺写作风格摘要:小说《荒凉山庄》是狄更斯文学创作中期的一部代表作品,这部小说标志着这位优秀的小说家在自己的文学探索的道路上已经实现了超越,或许这部小说不能称为是其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但是不能否认这部小说在狄更斯创作生涯中占领的地位。
本文通过对小说《荒凉山庄》故事内容的概述,可以得知其讽刺风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感伤主义风格的倾向、幽默讽刺风格以及反讽式的滑稽模仿。
关键词:《荒凉山庄》幽默讽刺写作风格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9世纪英国的著名作家,他中期创作的文学作品《荒凉山庄》虽然一直没有得到评论界的好评,但是经过岁月的累积和沉淀,现代的评论家已经对这部小说的艺术风格认识产生了巨大的转变。
《荒凉山庄》(bleak house)发表于1852年至1853年之间,是狄更斯最长的作品之一,它以错综复杂的情节揭露了英国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的黑暗。
这部小说代表了狄更斯在艺术上的综合成就,虽然它并不是狄更斯众多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但它无疑在狄更斯的文学作品中占有关键的地位。
一小说《荒凉山庄》小说《荒凉山庄》虽然是以一个山庄的名字作为作品的名称,但在内容上却讲述了两个故事。
其一是以德洛克夫人的切尼斯山庄为中心,逐渐地展开了德洛克夫人隐藏的秘密。
德洛克夫人成为当时英国社会中的贵族典范,几乎在很多人眼中都把她看作是天人,但就是这样一样傲慢人的心中却隐藏了一个秘密,她在年轻的时候就与军官霍顿在一起了,并且未婚生了一个女儿,但她的姐姐硬是把他们俩拆散了,并假称女儿已经死亡了,而她的姐姐则秘密地把小孩带到自己身边。
在这一过程中,霍顿本人也因为受到债务的纠缠,所以配合她的姐姐一起制造了女儿死亡的情境。
于是,她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嫁给比自己大二十岁的德洛克。
这一个秘密被霍恩等人得知,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当时的证据,同时也不忘提醒妇人,不能随意损坏爵士的名声,但无法料到的是,霍恩同他收买的女仆之间发生了争执,后者把霍恩杀害了,于是这个杀人罪名就扣到了夫人的身上。
读书心得——论《雾都孤儿》中的幽默艺术幽默艺术是文学作品写作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幽默艺术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表现手法,正确地运用幽默艺术,可以增添作品的美感。
使用幽默技术进行写作,不仅能够烘托出主人公鲜明个性,更能起到引导和衬托整个作品主题的作用。
通过幽默艺术的使用,让读者在欣赏作品中能够进行反省,思考。
通过分析幽默艺术的代表作《雾都孤儿》,深入了解幽默艺术的用法及其在文学作品中起到的作用。
1 幽默艺术在小说中的作用幽默大师卓别林曾说过:“幽默是智慧的最高体现,具有幽默感的人富有个人魅力。
”同样的,具有幽默感的小说特别富有感染力,能够深深吸引读者,让读者深陷情节中不能自拔。
如果作者在小说创作过程中能够成功地运用幽默艺术,那么对于塑造一部伟大的作品有巨大的作用。
幽默艺术能够深深地吸引读者,不同的幽默艺术还能展现出不同的作品风格,有的幽默艺术可以揭露现实社会的阴暗以及残酷,有的幽默可以嘲讽某种社会现象,有的幽默艺术带着浓浓的喜悦色彩,幽默艺术具体能在小说中发挥怎么样的作用,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幽默艺术分析出作者的意图,以及作品所要展现出来的情感。
2 《雾都孤儿》中的幽默艺术狄更斯在《雾都孤儿》中采取了批判主义的表现手法,通过幽默艺术揭露了现实社会的黑暗与残酷,人们在这个社会下过着饱受欺凌、痛苦的生活。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更多的是利用幽默艺术进行讽刺,嘲讽社会的黑暗。
2.1 小说中的自然幽默体现仔细阅读《雾都孤儿》,就能发现在小说中渗透着一种自然主义元素,在小说中很大部分的情节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作者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黑暗社会,书中随处可见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以真实、贴近生活的描写手法,展现出当时英国社会底层各种小人物的艰难。
书中包含着窃贼、妓女、流氓等小角色,但正是由于这些小角色构成了丰富,饱满的人物性格特点,每一个人物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相吻合,他们的行为处事也非常符合人物的身份特点。
读书心得——论《雾都孤儿》的幽默艺术幽默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在小说中合理使用幽默既可以增加小说的可阅读性,又可以较好地烘托主题,给读者带来一定反思。
在《雾都孤儿》中,著名作家狄更斯较好地将幽默艺术运用其中,真实再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文章以《雾都孤儿》的幽默艺术为中心,从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解析《雾都孤儿》中的“自然”幽默通读《雾都孤儿》可以发现,小说中时刻流露着一种自然主义元素。
在书中,随处可见社会底层的角色,如流氓、妓女以及窃贼等,而小说对这些人物的描述则完全符合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实所为。
可见,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对这些人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进而在写作中运用了最贴近事实的真相,实现了自然描写,使整个作品给人以自然感和真实感,这都体现出一种自然的幽默。
例如,小说中,济贫院的老太太绞尽脑汁地想要霸占属于孤儿的财产;棺材店的老板为了让主人公奥利弗能为他们赚更多钱,压迫奥利弗吃更少的饭,干更多的活。
作者通过描述这些市井小民的丑恶嘴脸,让读者感受到他们的冷漠的同时,又使读者对其所作所为感到可笑,进而突显出当时整个社会的糜烂和黑暗[1]。
然而,作为主人公的奥利弗在性格和言行举止上与那些窃贼、流氓又形成了鲜明对比。
虽然主人公长大的地方充满了黑暗和贫穷,但主人公的内心却依然保持着正直、善良。
在小说中,当主人公进入盗窃团伙后,虽然被迫学习偷窃技巧,但其内心并没有被污染。
通过强烈的对比,读者在体会到主人公纯洁心灵的同时,又会觉得其他人的行为如此可笑。
主人公从小在济贫院长大,没有接受过好的教育,却拥有如此高尚的道德,而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却具有无比肮脏的内心,强烈的对比产生了极强的自然幽默。
而在这种幽默的背后,作者又赋予主人公极高的道德理想,读者在阅读时,既能感受到那种来自对比的自然幽默,又能感受到读者的美好希冀[2]。
二、解析《雾都孤儿》中的“夸张”幽默在《雾都孤儿》中,夸张的表现手法更多地体现在情节设置上,突显出了作者的幽默艺术。
论《雾都孤儿》的幽默艺术
《雾都孤儿》是英国文学史上重要的小说之一,被誉为狄更斯最好的作品之一。
除了其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人性探索外,小说还以其幽默的艺术风格而著称。
本文将探讨《雾都孤儿》中的幽默艺术。
首先,小说中的幽默常常来自于对人物形象的夸张和讽刺。
例如,小说中的主要反派——菲吉斯,被描绘为一个非常丑陋、野蛮、愚蠢的人物,他的行为和言语常常让人发笑。
另外,小说中的一些次要人物也被描绘成了荒谬可笑的形象,如在孤儿院中工作的女人们,她们经常互相攀比、互相嫉妒,形成了一种搞笑的气氛。
此外,小说中的幽默还常常来自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嘲讽。
例如,小说中描写的孤儿院和监狱,暴露了当时英国社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如残酷的虐待、不公正的法律制度等,这些问题在小说中常常被用一种幽默的方式表现出来,让读者在笑声中感受到社会的黑暗面。
最后,小说中的幽默还来自于对语言的运用。
狄更斯善于运用幽默的口吻来描述人物的言行,如小说中经典的一句台词:“请多几个
面包,否则孩子们会吃肉罐头。
”这句话的幽默来自于菲吉斯的荒谬
愚蠢和语言的反讽。
总的来说,狄更斯在《雾都孤儿》中巧妙地运用幽默的艺术手法,既能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愉悦和笑声,同时又能揭示社会现象的问题和人性的丑陋,使小说更加深刻和有趣。
- 1 -。
简析狄更斯幽默艺术的成因王萍;张磊【摘要】Charles Dickens' humorous art is optimistic and pleasant, reflecting the wisdom of people. It is one of the main artistic features of DickenS' literary creations,particularly long novels. This article tries to analyze the cause of this unique writing style of Dickens and reflect on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Dickens' art from the aspect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literary tradition and his own growing experiences. Through the study we can see that humor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Dickens' novels and stands out as the most remarkable artistic feature in his works. Only by studying Dickens-styled art of humor can we truly grasp the essence of his literary creations.%狄更斯的幽默风趣而乐观,洋溢着人民的智慧。
而这也是狄更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他长篇小说的最主要特色。
本文从历史文化背景、文学创作传统和个人成长经历等发面分析了他独特幽默艺术的成因,并回顾了他的幽默艺术的发展过程。
对《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式幽默的解读摘要:《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大卫与狄更斯本人的生平有相似之处,因此这部分作品带有自传性质,通过共情视角,作者对人物形象、语言和故事情节进行细致描写地同时展现了自己特有的写作风格,即狄更斯式幽默。
这种幽默让文章语言诙谐生动,又引人深思。
关键词:狄更斯式幽默、小人物、个性化语言、情感引言查尔斯·狄更斯被成为19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往往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与其他现实批判主义作家不同的是,狄更斯在语言的变现上独具一格,他以幽默的语言风格著称,让人们在啼笑之间感受到社会的丑恶现实,并获得丰富的内心体现。
狄更斯曾说“在我的著作中,我最爱这一部”。
[1]在他写过的十五部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是他最钟爱的作品,主人公悲欢离合的遭遇,有不少直接取自他的回忆录,但并不完全是他的自传。
这就不得不提到他幼年时的悲惨生活了,狄更斯幼年时独自谋生,进一家黑鞋油作坊做童工,忍受着物质上的穷困和精神上的孤寂。
《董贝父子》中他对自己曾经的遭遇有这样的评价:作为一个年幼的孩子,“没有劝告,没有指导,没有鼓励,没有安慰,没有支持”。
[2]更失落的是,他“先前做学者,做名流的希望破碎了”。
[3]狄更斯去拘留所探望父亲的经历,积累了他对富豪强烈的愤慨。
生活在底层,在贫民窟里,让他对穷困潦倒小人物的苦难感同身受,产生了对他们的同情和热爱。
这也是他能将这部巨作的每个人刻画地栩栩如生的原因。
然而狄更斯的成就并不仅仅在于对现实的反映,更重要的是,他的艺术在英国文学史上开一代新风。
俄国批评家卢那卡尔斯基说:“狄更斯死后,他的声誉蒸蒸日上,他成了英国文学史的一个‘神明’。
人们开始把他的名字和莎士比亚的名字相提并论。
”狄更斯的幽默更是得到广泛的赞赏。
“狄更斯是伟大的幽默家——这就是你从英国各个不同阶级的普通人嘴里听到的一句话。
”[4]1.描写的真实性奠定狄更斯幽默的语言风格首先是对客观环境的描写,“它那些镶有护墙板的房间,我敢说,经过上百年的尘污烟熏,已经分辨不出是什么颜色了;它的地板和楼梯都已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