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一曲自然美的颂歌 看一场人性美的社戏

品一曲自然美的颂歌 看一场人性美的社戏

品一曲自然美的颂歌  看一场人性美的社戏
品一曲自然美的颂歌  看一场人性美的社戏

品一曲自然美的颂歌看一场人性美的社戏

河北省临漳县兴凯学校王双平

在童年的记忆里,每个人都各自拥有专属于自己的别样风景。《社戏》是作者真情流露的文章,单纯的记录了一个孩子的童年生活,每样事物都蒙上一层令人陶醉的朦胧色彩。

姚大勇先生认为:《社戏》是”一曲自然美的颂歌”,在《社戏》里,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厚的人情。”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邻村看戏途中,处处洋溢着夏天的温馨,一切让人觉得那么和谐、自然、充满生趣。作者笔下外祖母家的平桥村,较少受世俗的浸染,是一方”净土”,那里的山水令人陶醉,那里的人情让人留恋,作者用抒情的笔调,将月下水乡描绘得清新、幽远、如梦如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挚爱之情。

我觉得,这是一篇极为“干净”的文字,是一篇人性美的赞歌:孩子们之间的友情最单纯,没有任何污点,只是一张透明的纸。孩子眼中的世界最单纯、干净,人与人之间是那么干净、温馨。这也许这篇文章是打动很多人的原因吧。

非常幸运,我带领我的学生一起品味了一曲自然美的颂歌,也看了一场人性美的大戏。

学生也有自己的生活的体验,对文本的解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老师只需做一架桥梁把学生带到文本中去。为了让学生从文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我课前引导学生深入的研读文本;为了让学生学会互相学习,所以我放手让学生去分组讲解课文的人物、情节、环境;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设计了主展和副展;为了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我在学生学习了景物描写的方法后,突然萌生让学生做了一个现场的训练的想法;为了让学生学会”炼字”,我特地穿插了几个概括与归纳的环节;为了唤醒学生心中那份热爱生活的情愫,我在课结束之前临时安排了回望会场的细节。

我很欣慰,学生在课上生成了许多精彩的瞬间。情节组的讲解别具一格,把课文的内容整理成六集的话剧:第一幕《平桥村乐事》、第二幕《我想去看戏》、第三幕《梦想成真》第四幕《戏,不精彩》、第五幕《戏后那点事》、第六幕《落

幕》。骁选的电视剧拍摄计划是:第一集《我的乐园平桥村》、第二集《我要去看戏》、第三集《出发了》、第四集《赵庄看戏》、第五集《那豆,真香》《困了,回家》、第六集《可爱的六一公公》《戏后那点事》。王琰同学用诗词来概括每一幕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且切实的感知课文的内容与情节。

人物分析组的讲解让我们体会到文中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少年:如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伙伴聪明而活泼、胆大而心细、热情而友爱。”我”看不成戏,”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看戏时桂生殷勤地为”我”买豆浆舀水;回家的路上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提议去”偷”自家的豆。这些都是他们纯真童心的突出表现。双喜是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好像小伙伴的小领袖一般,他的性格也表现得最为突出:他心细如发,聪明伶俐,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双喜马上能想出”好主意”,并且能举出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的理由;铁头老生夜晚不翻筋斗,”我”很失望,双喜又用”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表现了大哥哥般的亲切体贴;他能拿主意,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已经厌倦但又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回程时大家偷阿发家的豆,双喜后又劝止大家”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说明他善于为他人着想。可爱的六一公公也是同学们的挚爱:无吝啬之意,有惜物之情的淳朴善良的乡亲。

也许,有很多的经典精彩没有展示出来,但在学生稚嫩的分析中一个个的人物依然那么鲜活,依然体会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厚的人情,依然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是那么干净、温馨,渐渐地看到了一场弥散着人性美的社戏。

环境描写组的讲解应该很精彩因为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学生的准备也极其充分。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

宛转,悠扬”,诸方面写得简洁干净,生动传神。作者还运用各种比喻、拟人等手法,如表现船行之快,用远山来陪衬,”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直接描写船,”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化静为动,增强了景物描写的效果。

我惊喜的发现:好多好多极关键极重要的赏析点,学生还真能发现、理解它们的作用之精妙。因为时间关系我进行干预,压缩了学生的展讲,插入了”会场描写”的片段,主要更想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一组组学生的精彩大方的展讲把同学们带到了自己的美好的童年:绍杰同学带着深情回忆了自己幼时偷红薯的经历,涵冰同学带着向往的眼神再现了小时和弟弟一起放风筝的经历,贺兰同学带着深深的怀念讲述了小时候看戏的片段,刘瑶同学带着无限的眷恋道出了童年学习舞蹈的酸甜苦辣,佳雪同学用无比激动的心情唱出了《童年》的歌谣……

大家都沉醉在这美好的记忆里,遥远的文本与学生的现实的生活顺利的完成了对接。大家都感悟到生活的美好。大家都体会到要用心去生活。

特别是在最后一个环节里,王琰同学把这次学习的经历写成了一首小诗:鲁迅回忆童年事/乘船到那赵庄去/看完社戏偷豆吃/童年生活真有趣。浩浩同学将本课的学习编成一副对联,上联:乐土乐戏乐事处处乐;下联:淳朴淳厚淳洁人人淳;横批:美乐淳醉。秦铭的对联是,上联: :学习鲁迅社戏;下联:品我儿时趣事;横批:童趣无限。骁选同学当场做了一图画……

最后,当大家一步一步离开会台,再回望刚刚学习的地方的时候,这一切又都变成了亲切的回忆,好些同学的眼里有泪花在闪烁:那是对这节课的怀恋,那是对生活的怀恋,那是对这次”社戏”之旅的深深的珍惜与留恋之情。

因为他们体会到了课文的美,体会到了景美、人美、更体会到了情之美。

2011-4-29下午再改

我对美的理解

我对美的理解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审美教育是引导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和人格美进行审察的心理体验过程。 以往的解释学研究多关注前理解对于理解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看作是决定性的。这种研究的对象其实只是前理解的一个阶段,即从泛历史、泛语言、泛文化向着有所指的语言、有所联系的历史转化的阶段。 我对美学的认识和理解是:这是一门非常深奥而又纯粹的学问。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人都有爱美的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研究美的能力和天才。审美和美学根本就是两回事,审美本质上是人类的社会生活现象,而美学则是对这种生活现象作哲学的追问。美学最初隶属于哲学,后来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学术的角度来说,美学是跨学科,涉及到哲学、人类学、艺术学等多种学术门类,作为研究,它需要深厚的学术修养,特别是哲学的功底。但现状却是,到处都有美学,美学研究的队伍之庞大和美学著作以及文章之多,让人望洋。 有服饰美学、建筑美学、音乐美学、教学美学、文化美学、装饰美学、体育美学等,各种大的美学门类中又可以划分为更为具体的小的美学门类,如体育美学中又具体有足球美学、篮球美学、舞蹈美学、围棋美学等。现在似乎只差“吃饭美学”、“解溲美学”之类的了。但读这些美学论著,我们除了看到一些美学的术语和概念以外,根本就看不到哲学。我们看到,有些甚至写了多本美学专著的学者,对哲学其实一无所知。有的美学论著谈的根本就是一些简单现象以及对现象的体会,不过借用了美学的外表,实际上根本就无深度可言。这里附带谈一下我对实践美学的认识。我认为,实践美学最大限度地发展了马克思《巴黎手稿》中的美学思想,与国内其它美学派别相比,最具有理论阐释功能,但它同样存在严重缺憾。弥补实践美学缺憾的关键,我认为并不是宣布要“超越”或“否定”它——任何想超

一曲自然美的颂歌

一曲自然美的颂歌 ——鲁迅小说《社戏》的文化解读 初读鲁迅的小说《社戏》,很奇怪这样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为什么偏偏出现在《呐喊》中——它和同期的《狂人日记》、《故乡》、《阿Q正传》等直接指斥现实的篇章显得那么不协调。若说是因它与《呐喊》中其他作品创作于同一时期才被收到一起,那么由此引发的另一问题便是:鲁迅为何一边大声:“呐喊”,一边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宁静、优美的画卷? 读《社戏》,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人情。同以江南农村为背景,《故乡》描绘了现实中农村残破、凋敝的景象,《社戏》展现的则是另一幅记忆中理想的农村画卷。小说写的是“我”小时候在外祖母家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邻村看社戏的情景,处处洋溢着夏天的温馨,一切让人觉得那么和谐、自然,充满生趣。作者笔下外祖母家的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这个偏远的海边小村,较少受世俗的浸染,更多地保留了自然的纯朴气质,是一方“净土”。那地方的山水令人陶醉,“我”和小朋友们夜间划船去看戏时,“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

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抒情的笔调,将月下水乡描绘得清新、幽远,如梦如幻,散发着江南泥土的芬芳,作者对故乡的挚爱之情也隐然可见。 不唯景色优美,这里的人情更是淳厚。“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村里的人纯朴好客,小朋友们也因“我”来而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减少工作的许可,陪“我”一起掘蚯蚓、钓鱼虾、放牛,充满童真之趣。他们一个个聪明、热情、活泼,也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才得以去看那年的社戏,夜里行船的时候,“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回来的时候因为肚饿,大家商议一起去“偷”罗汉豆,阿发因为自己家的罗汉豆大,便让大家摘自己家的。后来六一公公知道大家“偷”吃了他的罗汉豆,非但不生气,竟还特地送了些给“我”吃。此外如外祖母的慈蔼,母亲的关怀,也都让人倍觉亲切。在这临海的小村里,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人情之质

中外美学家关于美的本质浅谈我的看法

就中外美学家关于美的本质浅谈我的看法 广告0602班潘蔚 12号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以及美起源于什么,尽管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作出了多种多样有关美的本质的学说如:“美在形式”说、“美在主观”说、“美在统一”说等等,但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学术上的标准答案。以下是三种中外美学家对美的本质的代表性学说,以及我的粗浅看法。 一、“美在形式”说: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角度探求美的本质。 西方美学史中,美在形式即形式美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美学思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早在18世纪,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创建美学学科的时候,就在感性学的意义上关注美的问题。此后,形式与感性的关系就一直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自费希特以来,在审美与艺术研究中,“自下而上”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审美经验受到了重视。康德把美与崇高相区分,认为与美基于形式不同,崇高是无形式的,因为它是混乱的、不规则的与无秩序的。在康德那里,真、善、美之间有了明晰的分界,艺术也不等同于真理。康德为西方形式美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而在现代,西方形式美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如结构主义美学、分析美学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等的产生。贝尔的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的见解,是一种“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既不同于纯形式,但也没有完全放弃形式,然而也有别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格式塔”概念更强调经验的整体性。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阿恩海姆在其《艺术与视知觉》中把美归结为某种“力的结构”,认为组织良好的视觉形式可使人产生快感,一个艺术作品的实体就是它的视觉外现形式。以塞尚为代表的后期印象主义艺术既强调形式感,也看重色彩感。现代美学倾向于把美看成是情感的形式,但这种观点也有自身的问题,难免被超越。 我的看法:“美在形式”这一学说观点是从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角度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对象的自然物质形式中,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我认为这种观点在肯定美在客观事物本身方面有合理之处,就如一幅画并不意味着什么,它的图形结构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它形式美或不美完全是人类主观的产物。当人们见到对称,平衡,比例,节奏及多样统一的事物外

游子吟游子吟,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

游子吟-游子吟,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 性美 孟郊游子吟。游子吟。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

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作品名称,游子吟。创作年代,唐朝。作品出处,唐乐府。文学体裁,诗歌。作者,孟郊。 作品信息。【名称】游子吟【年代】唐朝【作者】孟郊【体裁】诗歌。 临②行密密缝。意恐③迟迟归⑦。谁言寸草④心⑤。报得三春晖⑥?。 注释译文。①。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吟。说。 单干户内②。临:将要③。意恐:担心。④。寸草:小草。比喻子女。⑤。寸草心:子女的心。⑥。三春晖: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⑦。归:回来。回家。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她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担心孩子一走很晚才会回来。谁能仅凭靠一点点的孝心。就去回报母亲多年的

养育之恩呢?。 诗词鉴赏。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 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孟郊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本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这真切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游子吟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游子吟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

浅谈美的本质

第一节美的本质问题的追问史 就像上述剧中人物一样,人们似乎都可以非常自信地谈论“美是什么”的问题,并且都可 以得出自以为正确的答案。然而,美学史上的情形却正相反。自古希腊时代的柏拉图以来,美 的本质问题已成了美学中最深奥、最困难的问题之一,美学家们一直深感讨论和回答这个问题 的艰难,甚至望而生畏。由于美的本质问题直接与有关世界的存在、人的存在等最基本的哲学 问题联系在一起,因此,要理解美的本质问题,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有关这一问题的探讨 历史。 一、作为美的定义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 从美学史上看,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包括了三个方面,即“什么是美”、“美是怎样存在的”以及“为什么美”。 首先谈“什么是美”。 “什么是美”涉及了美的定义。从柏拉图开始,就不断有学者试图给“美”下一个定义。 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柏拉图从各种美的事物如美的花、美的人、美的制度等,一直追溯到“美本身”,希望求得有关“美是什么”的一个确切答案。只是到了最后,他也没有获得一个 明确的观念,只能慨叹“美是难的”①。但是,正如我们在第一章里曾经指出的,柏拉图就此 却开启了一条寻找美的定义的基本思路,即美的本质的探讨应能寻找出那个导致一切美的东西 之所以美的共同本质。除了柏拉图之外,著名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西塞罗(Ciceron)、维特罗维奥(Vitruvius)、普洛丁(Plotinus)、奥古斯丁(Augustine)、托马斯·阿奎那(T.Aquinas)等人,都曾给美下过定义。一般说来,在古希腊罗马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美是和谐(这其实也 是直到19世纪西方美学家的共识);在中世纪,人们认为美是完善(这个观点也一直延续到欧洲大陆的启蒙运动时期);近代英国经验派美学家则认为美是快感。而自从美学学科诞生以后,关于美的定义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黑格尔所谓“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一个最著 名的定义。 应该说,这种从“美是什么”的角度来理解、探讨美的本质问题的做法,在现代西方美学中已 基本消失了。但由于它在前苏联的美学研究中影响极大,而当代中国美学又主要是借鉴前苏联 美学来讨论这个问题的,因此,我们在当代中国美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关于“美”的定义,如 “美是自由的形式”(李泽厚)、“美是自由的象征”(高尔泰)、“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 象化”(蒋孔阳)等等。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把“美的本质”等同于“美的定义”,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显然, 这条由柏拉图开启的思路,带有鲜明的柏拉图主义色彩。柏拉图假定存在着一个可以脱离具体 的美的事物的“美本身”,然后再询问“美本身”究竟是什么。这里,柏拉图其实是忽视了实 体与属性之间的根本区别。就像我们说一个人长得美,这与说一个人长得白在逻辑上是同一类 型的陈述。其中,人是实体,“美”或“白”只是实体的属性;属性可以千千万万,可以定义 实体,但实体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东西,属性不能变成实体。当柏拉图提出“美本身”的时候,他就无意中把作为属性的美换成了作为实体的美。这种把“美”实体化的做法,显然是有问题的。我们不妨可以反问一下:“真的存在‘美本身’这样一种东西吗?”回答一定是“不存在”。虽然,我们不能说美学史上所有替美下定义的美学家都与柏拉图一样,都认为存在一个

《赞歌 献给最美的劳动者》演讲稿

《赞歌,献给最美劳动者》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我叫,作为一名来自教育界的普通工作者,此时能代表**镇参加这次演讲活动,我心中感到既光荣又激动。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赞歌,献给最美劳动者》! 2012年的脚步匆匆,它虽然现在还没有过去,但我想问一下大家,如果要你选择在今年之内最流行的一个词语:它既包含着与时代同步发展的积极因素、振奋效能,还体现着传统美德在严谨纷繁的工业化社会背景下不抑反扬,闪耀着职业价值,绽放出更加绚烂的人性光辉……您会选什么呢? ——我告诉大家我的选择是:最美! 2012年5月8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语文教师张丽莉在放学时因勇护学生被失控的汽车碾压致残,获誉“最美教师”;5月18日,北京卫戍区某团纠察连班长高铁成不顾个人安危,三次冲入火海救人,是为“最美战士”;同样是5月,29日,“最美司机”吴斌在高速公路上遇袭重任时强忍巨痛,安全疏散乘客,最终不幸牺牲…… “最美”,当这个在语言学上达到极致意义的评价由无数中国人毫不吝惜地献给他们时,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也会在他们事迹、精神的映照、感召下得到洗涤、得到升华。最重要的是,我们叫他们“最美”,决不是只因对他们的行为所遭致的不幸后果而产生的怜悯、同情,我们崇敬的是,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始终保持着高度责任感,他们高尚的职业操守在任何困难,甚至危险面前都表现得无所畏惧、从不动摇! “最美”,是平凡中华丽的盛放,是伟大里纯朴、善良本色的积聚、流露!“最美”,成为一个标尺,将有着完美职业情操与优良绩效的工作者从普通的群体中遴选

出来,哪里有这样的量的累积,哪里就会有光明的未来! 就拿我身边的事例来说吧。***,是我们学校一名朴素的中年女教师,与她接触,从没听过她有什么华丽的谈吐、任何资历的炫耀,从没见她在工作中有过严肃的神情,大声的叱责。她长年一贯给人敬业、随和、亲切的印象,像名片一样珍藏在每一个学生、家长、同事的心里,她长年所耗费的心血换来难能可贵来自各方的口碑!走在**镇的街道上,只要提到***老师,只要认识她的话语中无一例外充满亲切和敬意! 事实上,在***老师本人,包括很多像她这样平凡工作者的履历中,我们很难找到哪怕一两处如孤峰独秀、拔地而起般的耀眼印迹,但她自己内心中所认可的那种工作准则明显揉入了个人品质,这是一种催化剂,使得她的行为已经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平民属性,那它又是什么呢? 像很多人一样,也许***老师并没有细细钻研去年底***书记在我县第十三届党代会上所作的报告。但监利精神所倡导的“厚德从善、诚信守法、崇文重教、尚勤实干”的丰富内涵却正好契合了她的工作轨迹,这种高度的涵盖也同样恰好对应着她的精神实质。她是一个勤恳的践行者,不自觉中,完成了由“平民性格”向“监利精神”的蜕变,在平凡而又伟大的教育岗位上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一个“最美”劳动者的价值意义! 江汉之南、洪湖岸畔,在这里,勤劳善良的监利人民与富饶美丽的平原水乡珠联璧合;在这里,丰富的物产正源源不断地沿着公路、水网输送向四面八方;随岳高速公路、荆岳长江大桥给这里插上了两只有力的翅膀,经济腾飞的鼓点震撼着这片土地——监利,终于能无拘无束地全面融入社会发展的洪流大道! 这是历史的机遇,这是应该将优势转化为胜势的保障前提,然而,在由农业大县转向工业强县的过程中,劳动的特性必须要发生根本转变,单一变成多样,零散变成集中,自由变成严谨,在这一系列的变革中,淳朴的劳动者在这一宏伟目标的引领下需要接受新的锻造,成为崭新的零件,成为新的工作领域、环境中的适应者乃至强者。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监利人肯定付出更多的努力,特别是当我们监

浅谈对美的本质理解

浅谈对美的本质理解 美学中美有很多含义,如优美,审美对象,美得事物,美感的含义等等。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以及美起源于什么,尽管两千多年来,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为了揭开美的奥秘,曾经从不同角度进行过艰苦探索,提出了种种关于美的本质的见解,但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学术上的标准答案,他们提出的观点,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4种: 一、从客观精神上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客观理性、绝对精神等。 主张从美的事物本事去寻找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说成是事物的某种属性、形式、结构或法则等。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只有美的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美。他认为美的理念是不依赖具体的美的事物的“美本身”,一切具体事物只有以美的理念才能成为美。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认为美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但在这个统一体中感性形式是从属于理性内容的,是绝对精神的一种显现,美的本质在于理念,在于绝对精神。亚里士多德强调美在于事物“体积与安排”的“整一性”,认为美在于事物的形式、比例。英国威廉荷珈兹指出,构成美的事物有六条原则,即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他认为曲线是美的线条,比任何直线更能创造美,在优美的形体上直线最少,最美的线条是蛇形线。英国博克认为美是事物本身的性质。他说“所谓美,是指事物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莫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上述哲学家、美学家肯定美是来自客观事物本身,坚持了美的客观质性,引导人们到客观事物中区探求,美的本质,这是正确的,有积极作用。但是,他们仅仅把美看做事物本身的某种特性,割断了美和人、社会的联系,对没的本质的认识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相当空洞肤浅。 二、从主观心理上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主观意识、审美感受等。 有的美学家、哲学家不是从客观精神方面而是从主观精神方面去寻找美的本质,认为美是人的主观感受。例如休谟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情感愉快;康德认为美的本质是主观情感;叔本华认为是意志;弗洛伊德认为是性本能;桑塔耶那认为是快感;克罗齐认为是直觉。这些观点虽然涉及到审美心理学问题,并在揭示美的社会性能方面有合理之处,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他们抽象地发展了主观能动的方面,而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没有看到主观心理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反映。 三、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出发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对象的自然物质形式中,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就在于事物的感性形式,在于事物外在形式的“秩序、匀称、明确”,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某种形式规则;博克认为美是事物的某些属性——细小、光滑、比例匀称等。这种观点在肯定美在客观事物本身方面有合理之处,但由于他们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社会生活和实践,只从事物的感性特征和自然性质方面探讨美的本质,因而带有明显的直观性。 四、从主观精神和客观事物的统一中去探讨美的本质。

古诗词的美

古诗词像春花,她为我们展现了人间最美好的生活,古诗词像秋月,她为我们倾唱出人们最细微的心曲;古诗词的一半像海水,她蕴积深厚而又波澜壮阔;古诗词的一半像火焰,她真挚勃发而又明亮昂扬古诗词;古诗词也像一只嘶哑的鸟,深情的赞美这丰饶的土地;古诗词更像一个前行的人,怀揣使命走向明天。 古诗词是美的,作为读者的我们能“再现绘画美,领会意境美,品味语言美,体会韵律美”吗?读者与诗的关系有人做了一个比喻:苏轼有《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琴与指,正如我们读者和诗,只有认真阅读,深入理解一首首诗,这诗才被我们赋予了新的生命,而我们也正从这诗中得到感情的陶冶。那么,学习古诗词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吟读古诗词能造就一个人的性格,陶冶一个人的情操。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流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无数英雄伟人、仁人志士就是在这块沃土上成长起来的。一代伟人毛泽东能背诵三百余首古诗。从他16岁写的《咏蛙》一诗可看出,古诗词对他成长的影响之早,之深。从立志成才到走向天安门城楼,这个伟人一生与古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一首《沁园春、雪》气概天下,成为千古杰作。“诗言志”、“歌永言”。一首好诗就是一位良师益友。吟读古诗词如在花海中徜徉,其色、其香、其味熏陶着人的心灵。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含蓄稳重的个性,质朴豪迈的情怀,为国为民舍生忘死的壮烈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精华。吟读古诗词能培养造就一个人的性格,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升华。培根说过;‘‘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此话仅说了一半,读诗书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使人成为更完全意义上的人,更加文明和高雅。因此,吟读古诗词是培养儿童立志,发愤,成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相当重要的方法。 其次,吟读古诗词能提高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人的修养“更上一层楼”。 中国古典诗词流传至今的佳作名篇,不是千锤百炼便是妙手可得,其语言表达能力极强。学习古诗词对学生作文、说话水平提高极快。当沉默比雄辩效果更好时,我们可说“此时无声胜有声”;离别感伤“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爱人异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烈,“曾今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的情怀。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两份情:一份是凡俗生活里的油盐酱醋,一份是梦一样的风花雪月。若留在红尘,再新鲜的情怀也会让岁月冲释得平淡无味。若真的逐梦去,又未免高处不胜寒。到底该怎样处理这两样情感呢? 记的有这样一句话,近处是生活,远处是梦想,而中间则是诗歌。我认为,做一个真心的歌者,以诗人的眼光和思维来拉近现实和梦想的距离,以诗歌的形式来诠释人生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些人认为,诗人是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而真正的诗歌是来源于生活,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其实,诗歌早在文字发明以前就开始流传了,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反映。生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梦想是虚无缥缈的想象,而诗歌则婉转浪漫地把二者融合在一起,以文字或口头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达到心理和精神上的平衡,是生活的升华和结晶。 我们在生活中感性地反省自己,理性地反思事实,对万事万物总有一些的感叹。

对美的本质的理解

结合优秀作品谈谈你对美的本质的理解 首先我想说美的本质是一个探索过程。对美的本质的理解,我认为美的本质没有一个固定的完全的定义。在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意见分歧,归根到底是哲学观点上的分歧。美的本质历来存在着很多看法。我认为美是人的自由创造形象的生动表现,人的创造劳动生产并不是所有的都是美的他需要一个尺度就是所谓的“内在的尺度”即使人本身客观要求的尺度一方面认识客观规律,一方面符合人的本身需要,是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美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客体,客体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但必须存在。同时美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情感,离开人这个主体,美也就不存在了。美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也不是主观和客观的融合或统一。是两个外在的东西的合一,是一种关系属性。这种结合时需要说明理由。 例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大卫》的创作倾注着作者的思想,同时也是作者自己对艺术追求的一种表现,这来源于社会实践,也是美的根源,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凡是能使我们想起和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则是美的。对于作者正是如此。 从主客观关系上《大卫》是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当时的历史典故的贯通交融创作的能引起欣赏者得想象,具有感染力。 从内容与形式上观者会被大卫这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英姿飒爽的青年形象所表现的美所感染是从内容与形式上的美的统一 从风格上《大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代表作。这也说明了美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时代性、变化性以及普遍性和稳定性。同时美是一种发展的文化共识,所以美具有许多文化的特性,如社会性,阶级性,知识性,相对性等等 总之需要我们明白的是美是存在的,切实存在的,应该明白美既不是单纯的客观性也不是单纯的主观性,是人的主观的感受,他具有上述的性质,就像对与错没有具体的定义,对的定义就是与错相对,那这样解释在我看来也是没有什么大的意义,对错需要辩证的看待需要主客观的分析,是一种主观感受,就像美的定义,有了感知存在的东西才有美不是么,就像大道之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以上是我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可能有不对的地方也可能理解较为粗浅,但我觉得美对于我们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并不在于发现它的本质,而在于我们对他的理解,理解后对他的发现与运用为了更好的生活,让生活充满美。

第一章美及美的本质

第一章美及其本质 美是什么? 第一节美学史上的几种观点 一、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 2.苏格拉底:美是合适,美是有用 3.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美就在事物之中,主要是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 4.博克:18世纪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认为:“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和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5.羊大为美。 二、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美是理念 2.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3. 休谟:美是主观观念 4. 美恶皆在其心 三、从主客二体关系考察美的本质 1.狄德罗的美在关系。 2.朱光潜:美在心与物的关系上。 3.李泽厚先生: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第二节美的根源 一、劳动使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成为审美对象 二、劳动使劳动工具成为审美对象 三、劳动使劳动产品成为审美对象 四、社会生产实践是美的终极根源 第三节美的本质 一、什么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人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 1.从人不同于动物的物种特征来理解,在于“自由”“自觉”。 2.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美的本质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第四节美的特征 一、非功利性 (一)客观对象不直接唤起主体的实际利益需要。 (二)主体对客体不作实际功利性评价 二、形象性 (一)美以形象呈现 (二)美的形象依赖于人的直觉感悟 三、感染性 四、创造性 第五节美与真、善的关系 一、美和真、善的区别 二、美与真、善的联系 1.美以真为基础,离不开真。 2.美以善为依托,表现了善。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美产生的根源及其本质,掌握美的特征及其与真、善的关系,培养学员的审美能力,使学员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审美的眼光发现美、欣赏美,提高学员鉴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美的本质及根源 2、美与真、善的关系 课后练习: 1.试举例说明如何理解美的本质。 2.试论美与丑的关系,如何理解波特莱尔的“以丑为美”? 阅读书目:1.宗白华《美学散步》 2.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 2 -

美学概论考题,意义,思想

1. 为什么说美的本质是一个难解之谜?谈谈你对美的本质的理解。 答:美学中美也有很多含义,如优美,审美对象,美得事物,美感的含义等等。我们探讨中只是美学意义上的美的本质是什么?作为认识的客体,一定不是客观的,任何客体总是与一定得主体相联系的。比如一个桌子是客观存在着的,但作为我们认识的客体的时候,一定不是完全客观,总是在主体视野范围内,理解能力的,一定角度的客体。 我们说美不是客观,主要的角度是下面这个(也可以从这个角度说美不是主观的,美不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美不是主观与客观的融合),这个理由是主观,客观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而言的,说美得本质是主观客观是美学的认识论模式。但审美活动在现代美学认为不是认识活动,审美不是感性认识或形象思维活动。审美是一定体验活动。这种体验活动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存状态,它不同于认识活动。认识活动总是要知道事物是什么,但审美仅是体验,不要求知道客体是什么(即真)。比如看到一朵梅花,认识活动是要知道梅花的属性、概念等等。但我们在不知道梅花为何物的情况下,也可以直观到梅花的美。这是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活动。人在认识梅花、利用梅花之前就和梅花建立一种联系了。就可以再审美活动中交融一体了。是我们的认识和利用梅花的活动,才产生了主客的分离。所以审美活动是将这主客二分的人和梅花的关系融合在一起。但这种融合,不是指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不是二分的那个主体与客体的融合。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两个外在的东西的合一。这种结合时需要说明理由。我觉得李泽厚的实践美学是在认识论的框架里说明主观客观统一的根源。所以,正是在体验论的框架下,我们说美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也不是主观和客观的融合或统一。 2.“诗”与“画”有各自的表现领域和方式,请结合“拉奥孔”谈谈你对他们的了解。 莱辛在《拉奥孔》中论述了“诗与画的界限”:“在空间中并列的符号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空间中并列的事物,而在时间中先后承继的符号也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时间中先后承继的事物” 。这里的两个事物分别指“物体”和“动作(情节)”。他认为,语言永远不可能像绘画那样将对象的面貌展现在观者眼前,与其吃力不讨好地去直接描写对象,不如采取间接的方法去暗示对象。 莱辛对诗与画界限的论述,抓住了艺术的符号性本质这一问题,并辐射开来,在同一与差异的交叉点上,对符号的工具性、象征性和自然符号与人为符号的差异性、互补性以及符号组合的自然性等问题,进行了解析和反思,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意义。 “画与诗的界限”之讨论古来有之,历来美学家们和文艺批评家们较多地着重诗画的共同点。罗马诗人贺拉斯在《论诗艺》里所说的“画如此,诗亦然”,在西方也已经成为文艺界的一个信条。德国启蒙运动的先驱温克尔曼推崇古希腊艺术,认为雕像群中的拉奥孔之所以不哀号,是要表现一颗伟大而宁静的心灵。他反复情调古希腊文艺的最高理想就是“静穆”。他认为“希腊杰作有一种普遍和主要的特点,这便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3.比较艺术美与现实美,艺术功能有哪些? 艺术是理想化的,更多的是想象和线条化,给人已精神和视觉的震撼以及享受。 现实美则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更为理性的思想来理解,是存在于身边独特的感觉,独特的视野,它也许在别人眼中不是最美的,但若对某人有特殊含义就能抒发出它最独特的感情了。 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美和自然美虽然广阔、生动和丰富,但是由于许多限制,它们仍然不能充分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的美在一般情况下,和艺术相比较并不经常表现得那样集中、精粹和典型,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更使他们不能比较普遍地为人们所观赏,也不能以其具体感性存在直接地长久流传下来。自然景物的美虽然具有更大的时间上的稳定性和空间中的普遍性,但是他们也仍然经常被自然本身许多偶然因素所干扰和破坏,特别是它们不能集中展示出明确的社会内容例如社会思想。可见,现实中的美虽然是美的唯一泉源,

震撼人心的美丽(刑警赞歌)

震撼人心的美丽(刑警赞歌)世界上的美,千姿百态,世界上美的人,万万千千。今天,我在这演讲台上,歌赞一种有震撼人心的美的人!他们,就是我们人民警察队伍里的一群璀灿的星星--刑警。面对身着橄榄绿英姿焕发的刑警,面对武艺高强、斗志昂扬的刑警,人民群众衷心爱戴,热烈欢迎。可是,也有人不这么看,他们不理解我们的刑警。我记得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被分配到公安局当刑警的青年学生,当他兴高采烈地来到公安局报到时,他的年过半百的母亲竟尾随而至。她一边拉着儿子的手,一边哭了起来:“孩子,听妈的话,别去当刑警,当刑警太危险了。你没听人说吗?刑警的脑袋是系在裤带上的,很不安全!你当了刑警,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叫妈妈怎么活呀!”儿子考虑了一会儿,笑着对妈妈说:“妈妈,儿子听您的话,但是,妈妈呀,要是大家都因为‘不安全’而不去当刑警,那人民的安全怎么能得到保证呢?到那时,儿子和妈妈的‘三长两短’将会随时发生!......”儿子的话,点燃了妈妈心中的正义之火,我们尊敬的母亲怎会不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安定,人人有份”的道理呢?妈妈终于笑了,点头了。她拍着儿子的肩膀说:“去吧,重任在肩,愿你当一个优秀的刑警!”是的,当刑警是光荣的,同时,当刑警也是需要勇气的。那位妈妈的话不是全无道理,因为刑警的岗位就是同犯罪分子搏斗的第一线,他们具备比普通人更强的牺牲精神,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人格具有非凡的美丽和崇高!当他们面对危险和死亡的时候,从来不知道什么叫退缩,而总是以他们的大智大勇,一往无前,战胜顽抗之敌。这样的事例,真是太多太多了。远的不说,就说今年3月发生的一件事吧。3月10日上午10时15分,在我市的繁华街区,发生了一起前所未有的震惊湘潭、震惊全省的特大持枪爆炸抢劫案,受害者在巨大的爆炸声中倒在血泊中,两名案犯逃之夭夭。形势极为危险,逃走了的凶犯还可能制造新的血案,党和人民要示除恶务尽!就在这危急时刻,接到报案的刑警队员迅速出动,一时间,湘潭街市警笛呼啸,五分钟后,全市的车站、码头、大桥、案发现场、医院处处可以看到刑警们警惕的身影,一张巨大的围歼之网撒开了!就在此时,一场生死搏斗在107国道上展开了。案犯包健逃离现场后,像一头疯狂的野兽,先后劫持了四辆机动车仓惶逃窜。担任追捕的刑警们以娴熟的驾驶技术,飞越人群,飞越车群,在极短的时间内追上了罪犯包健。穷凶极恶的包健从摩托车上跳下来,掏出xx,对准了我们刑警队员...... 这是正义与~的较量,这是生与死的搏斗。就在这千钧一发为危险时刻,刑警们没有过多的考虑,只有一个信念:抓获罪犯,保护群众。只见特警大队副队长唐闽春一个箭步冲上去,大声勒令包健缴械投降。疯狂到了极点的包健瞪着一双魔鬼般血红的眼睛,反而把枪指向了唐闽春.....。情况万分危急!因为罪犯向上还携带有雷管、引爆器,而唐闽春离罪犯不到三米,只要此刻包健一按按钮引爆雷管,唐闽春还有在场的群众必将受到危害!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唐闽春将身体一闪,顺手掏出xx,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扣动板机,只听“叭”的一声,包健应声倒下。在场的群众得救了!包健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是同案凶犯没有抓获,刑警们又马不停蹄地战斗下去。那天老将袁礼清同志因脑血管硬化正在医院治疗,当他走出医院听见警笛鸣响,便提着勘查包与刑警们一道直奔现场。蹬上五层高楼,他已气喘吁吁,头昏目眩。他咬牙硬撑着把现场痕迹仔细提取,获得了破案的可靠依据。女刑警队员娄向阳,没有谁命令她上案,听到发案的消息,她马上把自己那两岁的幼儿托付他人,自己日夜坚守在情报资料卡旁,及时将情报信息传递到指挥部,她发出的准确无误的信息,使侦察员们对同案凶犯陈勇军、彭林年两人的情况了如指掌,从而迅速、准确地将案犯捕获。刑警支队的领导,在两天两夜的战斗中,没有合一下眼,没有吃一顿安心饭,他们精心指挥着,获得了破案的全胜。事后有人问:你们这样拼命,到底图个什么呢?刑警们没有用更多的语言来回答,只是笑笑说:“因为我们是刑警!”因为我们是刑警!多么普通而又自豪的语言;因为我们是刑警!多么简洁而又深刻的回答。我赞美他们的回答,因为我还想到──尊敬的朋友,当你在安安心心上班的时候,你可曾想到,在深山密林、千里荒漠上,我们的刑警队员正追捕要犯,步履艰辛?当你认认真真在课堂上学习,攻克知

结合具体的审美现象谈谈你对美的本质的认识重点

美的本质美,是一个十分诱人的字眼儿,也是一个迷人的迷。古往今来,它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地连在了一起。大概所有的人都会同意生活中不能没有美,所以,人们说话,写文章也就经常要谈到美。于是,诸如“山河美”、“青春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等,经常为人所道。但,这是否意味着人们对美已经十分清楚地了解了呢?不是的!古希腊圣哲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辩论“什么是美?”,最终未能给出一个终极而本质的定义,不得不慨叹:“美是难的”。直到科学昌明,哲学繁荣的现在,“美是什么”的问题仍是一个难解的“斯芬克司之谜”,仍在无休止的争论中。虽然无数的哲学家,美学家,思想家为了揭开美的奥秘,曾经从不同的途径进行过艰苦的探索,并提出了种种当时在他们看来最为理想的答案。但他们都未能最终摘下这颗美学皇冠上的明珠。回答“美是什么”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它所要求的并不是对个别对象作审美判断或作经验性的描述,而是要求在各种美的对象中找出美的普遍本质,或者在与非审美对象的比较中找出其特殊的本质。美并不是固定的,形而上的,在美的概念下,包含着各种性质上极不相同的事物。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如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各种劳动产品以至人物的品质、动作、相貌、表情、风度等等,都可以作为审美对象,都可以是美的事物。要在这些性质上极不相同的各种事物中概括出美的普遍本质,当然是极困难的。再则,美还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化而相应地发展和变化着。在动态的时空结构中,由于时代和社会的不同,美的内涵极其价值意义也就很不一样。综上,正是美的概念内涵的宽泛性、复杂性甚至变易性给美的本质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难以揭去的面纱。有人认为美是主观的,他们认为只有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的统一才能产生美,按他们的说法就是“椅子不为人坐就不成为椅子”。但这个观点遭到“客观论”者的反对,他们认为一个事物能不能成为审美对象,光有主体条件还不行,还需要对象上的某些东西,即这些事物本身具有的某种客观的审美性质或素质。于是他们反驳说:“为什么我们要坐在椅子上,不坐在一堆泥土上,因为泥土不具有椅子的可坐性。” 那么到底什么是所谓的“审美性质”或“素质”呢?为什么各种对称、均衡、节奏、秩序……能给我们美感,而丑陋、荒谬、芜杂却不能呢?把它归结为“无意”、“理性”、“鬼斧神工”吗?显然不行。传统的格式塔心理学派用主客

29品味经典诗词之美 传承古典文化精华

品味经典诗词之美传承古典文化精华 ——提高初中生鉴赏古诗词能力之我见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响亮的品牌,集形式美与情理美、语言美与意境美、音乐美与色彩美于一身,具有不可估量的美育功能与教化功能。对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一方面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精神。因此,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赋予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刻不容缓的任务。 那么怎样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从容应对中考古诗词阅读鉴赏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看法。 一诵读激趣感受诗词音乐美 兴趣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古诗词阅读兴趣的激发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在于“读”,诵读诗词,是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长期的诵读能增强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达到陶冶性灵,开阔心胸,使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得到提升的效果。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近年来的初中语文教材,强化了古诗词的阅读教学,增设了背诵默写的篇目。但如果只是一味的让学生读而不讲究方法,学生会感到没有趣味。教师要从读的方法人手,别出心裁,引导学生读出兴趣,读出韵味,读出诗词音乐之美,体悟字里行间的情感起伏及深邃哲理,让学生在诵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1.设置意境,提高传统朗诵水平。在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练习古诗词的朗读背诵。老师可利用一些名家的古诗词朗读磁带或光碟进行示范引导,老师的朗读基本功较好的,更可与学生同读。通过聆听、体会与练习,主要从朗读方法和技巧上得到提高,注意掌握朗读的节奏、音韵、重音等。鼓励大声诵读,增强自信。 2. 掌握一定朗读古诗词知识 (1)读准句读。古诗文教学,除了强调读准字、词以外,更要让学生进入到古诗的语境中,把握朗读的要领,体会其中味道,教师恰当的把“句读”引入朗读教学中,让学生拿到与古诗文情感对话的钥匙。“句读”《辞源》注解为:句和逗,指文章中休止和停顿之处。元黄公绍《韶公举要》:“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以便诵咏,谓之读。”“句读”是口语中的“吟”,不同于“标点”,它形成于语意的中止、停顿等语意的口语痕迹,是“气”的艺术再现。“句读”对指导古诗文朗读教学,更好的表达文章内容、思想有重要意义。 朗读时要注意语言表达“气”的使用量,即轻重。如果在朗读中均等用“气”,则势必流于平淡,失去起伏与抑扬。一如歌曲的起伏与曲谱音的轻重标识一样。通常,轻重音分别投放到诗文表意中的关节性字、词中,并注意与语速结合起来,通过重、轻音的突出,来拉动相关字、词的表述,进而构成语境的完整、明了。如曹操《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句,根据全诗有慷慨悲壮的的情感基调和诗句的词意,其重音应放在“澹澹”、“竦峙”上,轻音投放“水何”、“山岛”上,则作者眼中波光动荡的沧海和高高耸立着的山岛就呈现在眼前,听者极易涉足境中,产生思绪的共鸣。 (2).读形象,体会情感。诗人往往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一种形象化的事物或自然景物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所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个“情”是指内在的感情,必须通过读懂文中的形象,来解除压缩在其中的作者的深情。 杜甫的《登高》中为了抒发诗人长久以来郁积于心的羁旅之愁与孤独之感,前四句描写了“空阔的天空下,湍急的长江滚滚东去;飙疾的秋风里萧萧落叶飘忽而下,还有凄惨

美的本质与特征

第二章美的本质与特征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从词义分析,美学史、我国美学界对美的本质探讨,以及从哲学层面对美的本质界定,使学生对美学中最大难题,即美的本质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进而了解美的各种特征。 第一节美的本质 一、美的词义分析 美的本质和特征问题是关于美的本体的重大理论问题。其中核心是美的本质问题,即回答美是什么的问题。 从词源学和日常生活用语两个角度分析“美”这个词的含义,虽然不能直接揭示美的本质,但可以对深奥的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提供通俗易懂的经验基础。 现代汉语的“美”字,最早见于甲骨文,由“羊”与“大”字组成。“羊大则美”,肥大的羊可作膳食(“主给膳”),满足人们饮食的需要,有实用价值,是善也是美,“美与善同意”。另有解释说,“大,人也”。“大”字像人形,所以“大”就是“人”,所以“羊大则美”也可以说是“羊人为美”。有人说“美”就是羊头或羊角为装饰的人,又有人说“美”就像头上戴羽毛装饰如雉尾之类的舞人之形。但都是装饰之美,都有功利价值。还有人说,“大”是由“火”演变而来,故“美”是火烧羊,是味美。无论是肥美、味美,还是饰美,都意味着美对人与社会具有价值。有人对《论语》作了统计,“美”字讲14次,竟有10次是“善”、“好”的意思。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对“美”的理解还有独到之处,他认为“美”与《论语》中“告朔之饩羊”,即每逢初一人们进行祭祀活动时敬献的生羊有关。他把“美”与其他两个相关的汉字“義”(义的繁体)和“善”联系起来考察。如果一个人在祭神活动中双肩扛上一只羊献上,那么,他的精神就达到“义”的境界。如果有人不仅献上一只羊,而且还用一种容器“豆”给装上,就达到“善”的境界,因为“善”字的下部分是由“豆”演变过来的。如果有人不仅用“豆”装上羊献上,而且他献的羊比别人大,那么他就达到了“ 美”的境界。仅献上羊是尽了自己的义务;按一定规矩献上羊是遵循了一定的伦理规范,因而是善的;而贡献大则是美的。所以,今道友信认为美的精神价值是大于义与善的。 二、美的本质探讨的历史考察 黑格尔曾经说过: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当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柏拉图的早年著作《大希庇阿斯篇》集中讨论了这个问题。希庇阿斯是一个诡辩者,专门以授辩论为职业,苏格拉底以请教为名,同他展开了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当苏格拉底问及美是什么时,自负但却迂腐的希庇阿斯先后主要提出三个概念: 第一,“美就是一位漂亮的小姐”。苏格拉底认为这种看法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为一谈了,如果“美就是一位漂亮的小姐”,那么一匹漂亮的母马也可以是美的,一个美的竖琴也

作业(美的本质)

对于美的本质的理解的不同学说 我们了解美的本质是什么,首先必须对“美”这个词的词源学进行考据,在我国汉代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上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羊大则美,故从大”。在这里,美显然是和功利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是和价值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美是和价值密不可分的,美主要是人们心里获得满足的体验。这也造就了中国美学的价值论的传统。中国人谈美是和价值密不可分的,或者说是从价值角度来谈美的。比如儒家哲学,它就很强调美的功利性,美有时和善都是同一的,都具有相同的意义。道家哲学中,有关美的谈论,最为著名的就是庄子,中国学者普遍认为庄子之所以美,是因为它的超越性,其实庄子也是从价值方面来谈美的,只不过它谈的美是超功利性性的美,是超越价值的美。而西方美学之父鲍姆加通,所说的美是感性的意思,建立美学的本义就是建立一个“感性学”——主要解决我们的感性认识问题,即我们对于事物的感性认识。他说,美学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变系统化了莱布尼兹等的“美在完善”的观点,他结束了西方哲学中有关美的本体论的论证,而使对美的认识转向了认识论,对西方美学研究起革命性的作用。但是在整个西方对于美的认识,哲学家是有分歧的,大概可以分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四种主要的研究视域,是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美的本质的,西方有关美的本质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以上四大视域来研究的。 中国当代美学处于困境而难以解脱的重要表现是:各个学派都能指出其他学派存在的缺陷并作出有力的责难,但对于自己受责难的地方则辩护无力,修正无方,难以有根本的改观。这意味着各方都存有缺陷,不能成为完整、可靠的学说。而且,同迄今为止世界美学理论发展的情形大致一样,中国当代美学界的各个理论体系虽对美本质等基本问题作出了回答,并在某一点上似乎是合理的,但对复杂具体审美现象的解释仍是顾此失彼,不能一以贯之。这说明其理论思想是有问题的、难以成立的。在现有水平和行进方向上,再怎样长久地争论下去,也不会取得建设性的成就。要使美学研究摆脱困境、有所进展,就要透过表面的繁杂头绪,从根本上找到问题的要害之所在。 纵观目前中国当代美学界以新一代美学家为代表的各主要学派间的论争,可以发现,各学派尽管在体系、学说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却都认同“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看法。以人本质为整个美学理论的支点,这是中国当代美学最大的误区,也是它走入困境的起点。 中国当代美学论争的实质:逻辑起点不同而理论支点相同.当前论争中的各主要学派为了澄清自己的理论内容,证明自己学说的正确性,往往首先确定学说体系的逻辑起点,并把它当作理论阐释的“元点”。由此形成各学派之间的根本之争。但其实,这些逻辑起点还不是其理论体系的最根本之处。在此之前,还有一个更具根本性的理论支撑点,即关于如何寻求美本质或审美本质的一般看法或方法。只是在这种理论支点的基础之上,才沿不同方向形成了不同的逻辑起点。 中国当代美学现有理论支点的形成,主要是实践论美学的杰作。实践论美学针对着纯客观论的观点,对审美现象加以辨析,认为:美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美必定与人有关。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实践论美学进行了一系列貌似合理、实则大有问题的推导:既然美必定与人有关,显然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有关;美的本质是看不见的,人的本质则可以看见;于是,可以用人的本质来说明美的本质;最终直接地得出了“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看法。从而由可靠的、以事实为根据的着眼点,采用无事实根据的逻辑推论方法,沿着不可靠的方向建立起不可靠的理论支点。 这样的理论支点一旦建立,美学研究便变了味道并大大简单化了:人们“只要问一个问题就行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人成为人?或者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人获得了‘人的本质’?”以此为开端,中国当代美学中,美学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变成人学问题。“人本身成为美学的最大课题”。各个学派纷纷在人学问题上极力发挥、充分展开,形成各不相同的人学观点。其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