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理论设定与网络文学的研究视野_许鹏

  • 格式:pdf
  • 大小:262.72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No.1 2013

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理论设定

与网络文学的研究视野

许 鹏

[基金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12XNL006

)[摘要] 技术对艺术的支撑主要表现为技术决定了艺术的造型方式、记录方式与传播方式。以技术对艺术的造型、记录与传播功能为经,以艺术与技术关系类型的历史演变为纬,能够透视新媒体艺术种种特性间的内在结构关联,在学理结构层面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以中国的网络文学为分析对象,一方面可以印证新媒体艺术学理结构的合理与适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揭示中国网络文学的独特发展轨迹。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技术与艺术;造型方式;记录方式;网络文学[作者简介] 许鹏: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中国新媒体艺术经历了近30年的艺术实践和近20年的理论探索,期间历经命名的困惑、文化的定位、概念的界定和范畴的建构。时至今日,我们可将新媒体艺术界定为新媒体所催生的一切艺术现象而不仅仅是“新的媒体艺术”。具体来说,就是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传播、接受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而这一新型艺术形态包含三个层面的概念外延:第一,泛艺术的层面,即新媒体节目中一切具有艺术性的东西;第二,广义的层面,即新媒体上负载的一切艺术类节目;第三,狭义的层面,即

符合上述新媒体艺术基本内涵的艺术形态。

[1]

现今,新媒体艺术尤其是我国的新媒体艺术及其理论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问题依然存在。比如说在谈到新媒体艺术时,学者大都会总结它的特点,例如数字化、个性化、在线性、交

互性、体验性、多媒融合、远程传播、虚拟现实等。但是这些特征彼此间关系是什么?是平行、等价的,还是递进、序列的?是唯一、排他的,还是复合、叠加的?这些都尚未廓清。问题的症结在于部分研究者思维较为单一,这就很难把握新媒体艺术的复合本质以及新媒体艺术的跨界趋势。

如果说数年前的问题主要是廓清新媒体艺术是什么或者什么是新媒体艺术的话,那么今天的任务则是对这一问题在历史与逻辑两个维度上展开讨论。所谓逻辑维度,即要把新媒体艺术置于整个艺术的学理逻辑结构中进行定位分析,证明新媒体艺术的产生是艺术在新媒体技术作用下内外系统发生嬗变的结果。所谓历史维度,则要把新媒体艺术放到整个艺术史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通过梳理这一内在联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规律性嬗变,揭示技术(尤其是媒体技术)与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彰显艺术与技术内在联系

73—

的延续性以及新媒体艺术历史性出场的必然性。

一、艺术与技术关系中的新媒体艺术

(一)艺术与技术互动的结构与功能: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理论前提

艺术与技术有着天生的不解之缘,原因在于艺术的物质性和社会性。物质性是源于艺术必须塑造寄寓创作者情感信息的艺术形象,这使得艺术必须依靠材料技术和造型(工具)技术;社会性源于艺术必须从创作者传播给接受者(或者是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交流),这使得艺术必须依靠传播载体技术和传播渠道技术。技术是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点,同时也是艺术发展(包括从传统艺术发展为新媒体艺术)的重要驱动力。所以,要了解新媒体艺术历时性出场的必然性,要了解新媒体艺术种种特征的内在联系,就不可不了解艺术与技术互动的结构与功能。

如果我们分析一下作为艺术支撑点的技术功能和技术结构,就不难发现,技术对于艺术的支撑主要表现为两种恒常的结构性技术功能类型,即艺术造型功能和艺术传播功能(见表1中纵列“功能技术类型及其技术要素”)。其中,艺术造型功能主要依赖形象创造技术和形象记录技术;而艺术传播功能则主要依赖形象负载技术和形象传播技术。不难理解,艺术造型是要将审美意象外化(物化)为人的感官可以感知的艺术形象并以将其记录(呈现)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为终结,而这恰恰又是艺术传播的起始。所以,艺术形象记录的过程就是艺术传播信息负载的过程,是艺术造型与艺术传播的交叉过渡环节。

表1技术对艺术的全面支撑及其历史演进的系统结构

不同年代的技术类型

与艺术类型功能技术类型

及其技术要素

原始社会古代社会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

利用型技术制作型技术生产型技术整合型技术(再利用)物体艺术物象艺术物性艺术拟物艺术(新媒体艺术)

艺术造型功能 艺术传播功能 

造型材料人体/物体物象材料物性材料拟物材料

造型语汇多媒语汇单媒语汇双媒语汇多媒语汇

造型方法模仿想象象征拼贴

造型工具无/少工具简单器具复杂机器造繁用简的智能工具

记录对象无记录无独立材料属性模拟信号属性数字信号

记录工具无记录无独立工具独立机器设备造型设备上的专设功能记录方法无复制手工复制机械复制数字复制

载体材料自物载体专物载体专物载体通用载体

传播属性人际传播团体传播大众传播分众传播

传播方式交流式独白式演示式交互式

传播位置真实在场不在场不在场虚拟在场

传播时空同时同空异时异空同时异空(可以)任意时空(可以)

上述每一种技术又都包括四种基本要素。例如,形象创造技术包含造型材料、造型语汇、造型方法和造型工具等四种基本技术要素;形象传播技术包含传播对象、传播工具、传播渠道和传播时空等四种基本技术要素;而形象记录技术和形象负载技术由于是艺术造型与艺术传播的交叉过渡环节,所依赖的技术要素完全一致,都包含有记录对象、记录工具、记录方法和载体材料等四种基本技术要素。

恒常的结构性技术功能又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呈现出分明的阶段性特色,表现为不同的技术机制类型,并且直接影响到这一时期艺术的造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