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的近期疗效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的近期疗效库瓦提•绕线 杜曼•吐鲁木汗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 833200【摘 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的近期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的患者,先重建肩关节悬吊结构,行肩胛盂骨折闭合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
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定期复查肩部前后位、侧位和腋位片X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①50例肩胛盂骨折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6.3±8.2)min,平均手术出血量(6.7±1.2)ml,X线提示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7.2±4.8)周。
②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36.7±13.9分、89.4±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③50例肩胛盂骨折患者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腋神经受损、臂丛神经受损、腋动脉损伤、螺钉松动或折断等不良并发症。
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疗效肯定,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关键词】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肩胛盂;骨折肩胛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5%,常由直接暴力及外伤导致,其中以肩胛盂骨折多见,肩胛盂骨折发生后绝大部分患者合并胸壁、颈椎及多组织联合伤,危及生命,而且肩胛盂作为连接上肢及躯干的重要骨性结构,若治疗不当可影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因此本次研究收集我院诊断为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的患者,探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的治疗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诊断为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的患者,患者平均(47.9±21.3)岁,男28人,女22人,肩胛盂骨折部位左侧31例,右侧19例。
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究在肩关节镜下,使用双排锚钉来固定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如何。
方法:选用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5月40例采用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内固定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选用的40例患者都顺利完成本次手术,在手术之后均无并发症症状出现,在手术后的3个月的ASES评分、UCLA评分和手术之前相比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肩关节镜下,使用双排铆钉内固定技术用于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手术创伤性小且效果好,恢复时间也较短,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字】肩关节镜;双排锚钉;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疗效观察肱骨近端骨折是较为常见种类,一般是收到上臂外力或是直接作用力或是间接作用力,使得肱骨骨皮质发生连续性中断,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会对肩关节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对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利,影响生活的质量[1]。
一般会采用切开治疗,但对患者来说创伤较大,且手术后需要恢复的时间也较为长,容易应发并发症。
使用肩关节镜技术相对而言来说,创伤较小,且恢复时间会短一些,且风险不大,在现在临床医学上已得到广泛的使用,本次对我院4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得到以下报告。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用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5月40例采用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内固定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进行回顾分析,且皆符合本次回顾分析标准:(1)确认为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有大于5mm的单纯撕脱骨块现象且骨折块小于等于两块。
(2)在临床上有大于3—5mm的骨折位移,同时有手上举、外展困难等活动受限现象。
(3)有肩关节疼、呈现肿状、运动后肩关节痛感加强等现象。
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其中有25例为交通事故受伤,10例为运动损伤,5例为摔伤。
年龄区间为19—65岁,平均年龄为(43.26±5.62)岁。
收藏备用系列:骨科常见的骨折分型大全统一的骨折分型有利于国内外学者间的交流、比较治疗效果及更好的描述骨折的特征等,指导治疗以及方便骨科医生进行学术交流。
目前不同部位创伤骨折均存在纷繁多样的骨折分型,有些分型年代较早使用仍较普遍,有些分型则逐渐被其他更适合临床评价的分型所替代,但一般骨科医生或科研工作者,则难以全面掌握不同部位骨折分型的种类及临床使用状况。
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吐血整理了骨科常见的骨折分型,各位赶紧收藏备用!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GUJINZW一、锁骨Craig分型Ⅰ组:中1/3骨折。
Ⅱ组:远侧1/3骨折。
根据喙锁关节韧带与骨折的关系分成以下亚型:•Ⅰ型:轻度移位:锥形和斜方韧带间的骨折,或是肩锁与喙锁韧带间的骨折。
•Ⅱ型:喙锁韧带内侧滑折继发移位——不愈合率很高。
ⅡA:锥形和斜方韧带与骨折远端相连。
ⅡB:锥形韧带撕裂,斜方韧带与骨折远端相连。
•Ⅲ型:肩锁关节的关节面骨折,不合并韧带损伤——可能与Ⅰ型肩锁关节分离混淆。
Ⅲ组:近侧1/3骨折Ⅰ型:轻度移位。
Ⅱ型:明显移位(韧带撕裂)。
Ⅲ型:关节内骨折Ⅳ型:骨骺分离。
Ⅴ型:粉碎骨折。
肩锁关节Rockwood分型Ⅰ型:肩锁韧带扭伤。
•肩锁关节触痛,手臂活动时轻微疼痛,喙锁间隙无疼痛。
doi:10.3969/j.issn.1008 ̄0287.2020.01.028临床论著胸骨直型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Ⅴ型肩胛盂骨折赵虹瑾ꎬ欧校冉ꎬ周㊀劲ꎬ李春晓摘要:目的㊀探讨胸骨直型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Ⅴ型肩胛盂骨折的疗效ꎮ方法㊀采用胸骨直型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28例Ⅴ型肩胛盂骨折患者ꎮ末次随访时根据Neer评分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ꎮ结果㊀患者均获得随访ꎬ时间6~12个月ꎮ骨折均愈合ꎬ时间6~10个月ꎮ无畸形愈合ꎬ无创伤性关节炎㊁肩峰撞击征㊁冻结肩等并发症发生ꎮ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标准评定:优11例ꎬ良10例ꎬ可7例ꎮ结论㊀采用胸骨直型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Ⅴ型肩胛盂骨折ꎬ术中塑形方便ꎬ可进行环形内固定ꎬ使固定更牢靠ꎮ关键词:胸骨直型重建钢板ꎻ肩胛盂骨折ꎻ内固定中图分类号:R683.1ꎻR687.32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8-0287(2020)01-0086-03TreatmentoftypeⅤscapularglenoidfracturewithsternalstraightreconstructionplatein ̄ternalfixation㊀ZHAOHong ̄jinꎬOUXiao ̄ranꎬZHOUJinꎬLIChun ̄xiao㊀(ResearchInstituteofOrthopaedicTraumaꎬthe920thHospitalofJointLogisticsSupportForcetheCPLAꎬKunmingꎬYunnan650032ꎬChina)Abstract:Objective㊀ToexploretheeffectoftreatmentoftypeVscapulargleniodfracturewithsternalstraightrecon ̄structionplateinternalfixation.Methods㊀The28patientswithtypeVscapularglenoidfracturesweretreatedwithstraightsternalreconstructionplateinternalfixation.Atthelastfollow ̄upꎬtheshoulderjointfunctionwasevaluatedac ̄cordingtoNeerscorecriteria.Results㊀Allpatientswerefollowedupfor6~12months.Allfractureshealedꎬtheheal ̄ingtimewas6~10monthsꎬandtherewasnomalunion.Therewerenocomplicationssuchastraumaticarthritisꎬacro ̄mionimpingementꎬfrozenshoulderandsoon.Atthelastfollow ̄upꎬshoulderjointfunctionwasassessedaccordingtoNeerscoringcriteria:11caseswereexcellentꎬ10goodꎬand7fair.Conclusions㊀StraightsternalreconstructionplateinternalfixationfortypeVscapularglenoidfractureisconvenientforshapingꎬandcanbeusedforcircularinternalfixationꎬwhichmakesthefixationmorereliable.Keywords:sternalstraightreconstructiveplateꎻglenoidfracturesꎻinternalfixation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ꎬ云南昆明㊀650032作者简介:赵虹瑾ꎬ男ꎬ主治医师ꎬ主要从事创伤骨科研究ꎬE ̄mail:1465920465@qq.comꎻ李春晓ꎬ男ꎬ主任医师ꎬ通讯作者ꎬ主要从事创伤骨科及小儿骨科研究ꎬE ̄mail:1465920465@qq.com㊀㊀合并肩胛盂骨折的肩胛骨骨折临床上比较少见[1-2]ꎬ大部分无明显移位的关节内肩胛盂骨折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ꎬ只有少部分移位明显的关节内肩胛盂骨折需手术治疗[3]ꎮ2014年1月~2016年1月ꎬ我们采用改良Judet入路切开复位胸骨直型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28例Ⅴ型肩胛盂骨折患者ꎬ疗效满意ꎬ报道如下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病例资料㊀本组28例ꎬ男19例ꎬ女9例ꎬ年龄20~57岁ꎮ损伤原因:车祸伤16例ꎬ高处坠落伤8例ꎬ重物砸伤3例ꎬ跌伤1例ꎮ患者术前均行肩关节前后位㊁入口位X线和CT三维重建检查ꎮ骨折Ideberg分型:Ⅴa型9例ꎬⅤb型10例ꎬⅤc型9例ꎮ合并伤:锁骨骨折4例ꎬ肋骨骨折4例ꎬ肩锁关节脱位2例ꎬ四肢骨折8例ꎬ脑外伤2例ꎮ合并疾病:高血压病3例ꎬ糖尿病2例ꎮ受伤至手术时间1~8dꎮ1.2㊀手术方法㊀全身麻醉ꎮ患者健侧卧位ꎮ采用改良Judet入路ꎬ取锁骨正上方绕过肩峰至肩胛骨下角连线直切口ꎬ切开皮肤㊁皮下组织㊁深筋膜ꎬ剥离三角肌ꎬ显露冈下肌㊁小圆肌㊁大圆肌ꎬ肩胛冈下肌紧贴肩胛骨骨膜下剥离ꎬ切开关节囊ꎬ显露肩胛颈及肩胛盂ꎮ修补盂唇ꎬ复位骨折后ꎬ取合适长度胸骨直型重建钢板塑形后螺钉固定ꎮC臂机透视检查骨折复位固定情况ꎬ活动肩关节ꎬ满意后放置引流管ꎬ用可吸收缝合线逐层缝合ꎬ切口加压包扎ꎮ1.3㊀术后处理㊀术后24~48h拔除引流管ꎮ前臂贴胸吊带悬吊患肢2周ꎮ术后2~3d开始被动功68 临床骨科杂志㊀JournalofClinicalOrthopaedics㊀2020Febꎻ23(1)能锻炼ꎬ2~3周开始主动功能锻炼ꎬ做肩关节前后向和内外向的摆动训练ꎬ3~4周开始做肩关节内外旋训练ꎬ4周后开始外展训练ꎬ8周开始上举牵拉训练ꎮ2㊀结果㊀㊀患者均获得随访ꎬ时间6~12个月ꎮ无切口感染ꎬ术后2周切口一期愈合ꎮ骨折复位良好ꎬ复位后关节面未发生移位ꎬ内固定物无松动㊁移位ꎬ无再骨折㊁血管神经损伤ꎮ骨折均愈合ꎬ时间6~10个月ꎮ无畸形愈合ꎬ无创伤性关节炎㊁肩峰撞击征㊁冻结肩等并发症发生ꎮ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标准评定:优11例ꎬ良10例ꎬ可7例ꎮ㊀㊀典型病例见图1㊁2ꎮ3㊀讨论3.1㊀肩胛盂骨折的特点及手术入路选择㊀肩胛盂骨折多由高能量的钝性冲击力造成ꎬ如交通事故㊁高处坠落㊁摔倒及重物挤压等ꎬ最常见的创伤机制为肱骨近端外侧受到猛烈暴力ꎬ导致肩胛盂粉碎性骨折ꎮ跌倒时上肢外展ꎬ肘部或手掌着地ꎬ常导致盂缘骨折ꎮ肩胛盂骨折有时由肩胛骨粉碎性骨折累及所致[4]ꎬ肩胛骨㊁肩胛盂骨折常伴有其他部位损伤ꎮ移位的肩胛骨关节内骨折和关节盂骨折ꎬ容易发生延迟愈合㊁畸形愈合以及肩关节脱位ꎬ最终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ꎬ常常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5]ꎬ以预防创伤性关节炎ꎬ为肩关节功能恢复提供保障ꎮ以往临床多采用传统Judet入路ꎬ但存在剥离范围大㊁出血多㊁手术时间长㊁术后患肢制动时间较长等缺点ꎮ本组采用改良Judet入路可直接进入冈下肌和小圆肌间隙ꎬ无需切断肌肉止点ꎬ可充分显露肩胛体㊁肩胛颈和肩胛盂的下部ꎬ能直观地复位㊁固定肩胛盂ꎬ并能更好地保护肩袖ꎮ3.2㊀胸骨直型重建钢板固定的优势㊀对于累及盂窝的IdebergⅤ型肩胛盂骨折ꎬ寻找一种既安全又有较高固定强度的内固定物成为需要ꎮ以往采用重建钢板与拉力螺钉联合内固定恢复肩胛骨正常解剖结构ꎬ但重建钢板存在体积较大㊁不好塑形等缺陷ꎮ我们根据肩胛盂解剖特点ꎬ选用胸骨直型重建钢板进行固定具有以下优势:①体积小巧ꎬ较薄ꎬ便于塑形ꎬ可进行环形内固定ꎮ②患者术中可根据需要截取合适的长度ꎬ使固定更牢靠ꎮ③钢板是钛合金材料ꎬ组织相容性好ꎬ术后患者无不适感ꎮ④无需二次手术取出ꎬ不影响患者进行MRI检查ꎮ3.3㊀手术注意事项㊀①肩胛盂骨折为关节内骨折ꎬ术中应尽可能解剖复位ꎮ②术中注意保护肩胛冈邻近的肩胛上血管神经㊁出四边孔的旋肱后血管㊁腋神经和出三边孔的旋肩胛血管ꎮ③肩胛上神经在出肩胛上切迹后分别支配冈上肌和冈下肌ꎬ钝性牵拉时应注意避免损伤冈下肌ꎮ④拧入锁定螺钉图1㊀患者ꎬ男ꎬ25岁㊀A.术前CT三维重建ꎬ显示锁骨㊁肩胛骨骨折ꎬ肩胛盂Ⅴc型骨折ꎻB.胸骨直型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后X线片ꎬ显示骨折复位良好ꎬ关节无脱位ꎬ内固定位置良好ꎻC.术后6个月X线片ꎬ显示骨折已愈合ꎬ内固定位置良好ꎻD.术后6个月ꎬ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㊀㊀图2㊀患者ꎬ男ꎬ45岁㊀A.术前X线片ꎬ显示肩胛骨骨折ꎬ肩胛盂Ⅴc型骨折ꎻB.术前CT三维重建ꎬ显示肩胛骨骨折ꎬ肩胛盂Ⅴc型骨折ꎻC.胸骨直型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后X线片ꎬ显示骨折复位良好ꎬ关节无脱位ꎬ内固定位置良好ꎻD.术后1个月X线片ꎬ显示关节无脱位ꎬ内固定位置良好ꎻE.术后3个月X线片ꎬ显示骨折愈合ꎬ内固定位置良好78 临床骨科杂志㊀JournalofClinicalOrthopaedics㊀2020Febꎻ23(1)时也应注意保护神经血管和肌肉ꎮ⑤根据关节盂骨折块的大小可以用锚钉㊁可吸收螺钉㊁空心钉或无头螺钉固定ꎮ⑥患者术后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ꎬ改善肩关节功能ꎮ参考文献:[1]㊀郑旭欣ꎬ徐建武ꎬ章友忠.肩胛骨垂直切口治疗肩胛盂关节内骨折[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ꎬ2014ꎬ20(4):438-439. [2]㊀夏良平ꎬ柳惠江ꎬ林佩达.改良Judet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36例[J].浙江医学ꎬ2014ꎬ36(11):963-964.[3]㊀JONESCBꎬCORNELIUSJPꎬSIETSEMADLꎬetal.ModifiedJu ̄detapproachandminifragmentfixationofscapularbodyandgle ̄noidneckfractures[J].JOrthopTraumaꎬ2009ꎬ23(8):558-564.[4]㊀徐慰凯ꎬ李泽龙ꎬ黄宾ꎬ等.反Judet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ꎬ2018ꎬ22(6):756.[5]㊀彭方成ꎬ王贤月ꎬ王鹏.改良Judet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ꎬ2018ꎬ22(5):508.(接收日期:2019-07-29)doi:10.3969/j.issn.1008 ̄0287.2020.01.029 方法与应用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骨折Theelasticintramedullarynailsintreatmentoffemoralshaftfracturesinchildren袁㊀丁YUANDing关键词:弹性髓内钉ꎻ股骨骨折ꎻ骨折固定术ꎬ内Keywords:elasticintramedullarynailsꎻfemoralfractureꎻfracturefixationꎬinternal中图分类号:R683.42㊀文献标识码:B㊀文章编号:1008-0287(2020)01-0088-01㊀㊀2015年8月~2018年2月ꎬ我科采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20例儿童股骨骨折ꎬ临床效果良好ꎬ报道如下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病例资料㊀本组20例ꎬ男12例ꎬ女8例ꎬ年龄5~13岁ꎮ横行骨折14例ꎬ斜行骨折5例ꎬ螺旋形骨折1例ꎮ受伤至手术时间2~6dꎮ1.2㊀治疗方法㊀全身麻醉ꎮ患儿仰卧位ꎬC臂机透视下确定股骨远端骺线近端2cm处作为进针点ꎬ内外侧各做一切口ꎮ切开后钝性分离至骨皮质ꎬ与股骨干长轴呈45ʎ角开口ꎬ各插入预弯好的合适粗细的弹性髓内钉至骨折端ꎬC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ꎻ不能获得满意复位者选择切开复位ꎮ复位成功后ꎬ交替将作者单位:钟祥市人民医院骨3科ꎬ湖北钟祥㊀431900作者简介:袁㊀丁ꎬ男ꎬ主治医师ꎬ主要从事创伤骨科研究ꎬE ̄mail:21340643@qq.com2根弹性髓内钉继续插入至股骨近端ꎬ外侧至大转子处ꎬ内侧至股骨距ꎬC臂机透视确认骨折复位满意ꎬ将尾端旋转获得稳定ꎮ钉尾预留1cm后剪断ꎬ埋于皮下ꎮ对骨折稳定性欠佳者选用髋人字石膏固定3~4周ꎬ定期摄X线片复查ꎬ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负重时间ꎮ2㊀结果㊀㊀患儿均获得随访ꎬ时间10~25个月ꎮ切口均一期愈合ꎮ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移位㊁再骨折等情况发生ꎮ2例发生钉尾激惹现象ꎬ内固定取出后症状消失ꎮ3例发生过度生长ꎬ随访2年后肢体等长ꎬ无跛行ꎮ3㊀体会对于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骨折ꎬ我们体会如下:①2根弹性髓内钉应直径相同ꎬ且为髓腔最狭窄处直径的40%ꎬ避免外翻或内翻畸形ꎮ②弹性髓内钉预弯弧度为髓腔狭窄处直径的3倍ꎬ弧弓的顶点应位于骨折区域ꎬ钉头应于弧形方向一致ꎮ③通过旋转弹性髓内钉完成闭合复位ꎬ不要将髓内针旋转180ʎ以上或形成多个弧弓顶点(麻花状)ꎬ如果在复位过程中出现类似情况需要重新放置髓内钉ꎮ④弹性髓内钉在髓腔内应与冠状面平行ꎬ确保2根弹性髓内钉通过骨折端再次完成交叉ꎮ⑤弹性髓内钉推进过程中困难或者卡位ꎬ可稍微扭动手柄ꎬ改变弹性髓内钉头端方向推进一些后再次转回原方向ꎮ如改变方向仍难以推进ꎬ则需行透视ꎬ弹性髓内钉头端可能在骨皮质位置形成切迹ꎬ需回抽重新调整进针方向ꎬ必要时需重新开口ꎮ⑥内侧钉头端尽量位于股骨距区域ꎬ外侧钉头端位于大转子骺板远端ꎮ⑦弹性髓内钉尾端皮质外保留1cmꎬ无需常规弯曲ꎬ避免术后的激惹ꎬ影响关节的运动ꎮ(接收日期:2019-07-18)88 临床骨科杂志㊀JournalofClinicalOrthopaedics㊀2020Febꎻ23(1)。
肩胛骨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肩胛骨是一三角形的扁骨。
它是一块上肢带骨,是连接上肢与躯干的一块辅助骨。
其位置表浅,位于胸廓的上后侧,介于第2~7肋骨之间。
其形状为三角形,有三缘、三角,体部骨质扁薄,硬度较小,边缘较厚,骨质坚硬。
靠近脊柱的为内侧缘,靠近腋窝的为外侧缘,上面的为上缘。
角分别是内侧角、外侧角、下角。
在肩胛骨的后侧面上1/3的部位,有一横行的骨脊,叫肩胛冈,其外端延伸为肩峰,伤员的外侧有一弯曲突起,叫喙突,是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和胸小肌的起点。
肩胛骨周围有肌肉将其包围,对外力的缓冲作用较强,故肩胛骨骨折较少见,骨折多发生在体部和颈部。
骨折移位不明显,并发血管损伤、神经损伤较罕见。
肩胛骨骨折相对少见,仅占全身骨折的1%。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32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8例。
年龄在18~5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2.8岁。
患处疼痛明显,有骨擦感、肿胀、瘀斑。
维持患肢于内收位,拒绝所有活动尤其是上肢抬高、外展。
骨折引起冈上肌、冈下肌和肩胛下肌痉挛。
肩胛骨前后位、侧位、腋X线片可明确诊断,CT影像及三维重建能更好的估计关节内骨折和肩胛颈骨折的情况。
对于喙突、肩峰、肩关节盂骨折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需注意有无肋骨骨折或胸内脏器损伤等并发症。
1.2治疗方法:1.2.1肩关节盂骨折Ideberg分型及手术适应证如下。
I型:关节盂边缘骨折,撕脱骨折是不稳定骨折,直接撞伤所致的骨折是稳定骨折,但骨折块移位大于1cm或≥1/4关节盂,前关节面的骨折块≥1/3关节盂,后关节面的骨折均需要手术治疗。
Ⅱ型:关节面斜行骨折,骨折块移位≥5mm或肱骨头半脱位,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
Ⅲ型:斜行骨折线延伸至肩胛冈内上角,常合并肩峰骨折、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骨折块问形成关节面台阶~>5mm即手术治疗。
Ⅳ型:横行骨折线延伸至肩胛骨脊柱缘,骨折块间形成关节面台阶≥5mm即手术治疗。
V型:Ⅱ型加Ⅳ型骨折,需手术治疗。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____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微创PFNA内固定术的特点是内固定坚强,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把持力,抗剪切能力强,术后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同时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易于耐受,在不稳定性骨折尤其是高龄患者治疗上更具优势。
闭合复位对骨折断端血供干扰小,有利于骨折愈合。
老年人的骨矿物质密度在冬季由于季节性变化更为减低,骨小梁变得极为脆弱。
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当遭受轻微外力时即可能发生骨折。
高龄老人髋部骨折后,死亡率高达40%,5年的存活率只有20%。
因而髋骨骨折被称为老年人的“最后一劫”。
PFNA技术是一种融合了微创技术的新型的内固定手术方式。
该技术适用于大部分股骨近端骨折,尤其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术后早期即可离床活动,避免了长时间卧床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
该手术具有切口小、闭合复位、骨折固定牢固、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成为适宜于高龄患者的手术新路径。
同时提醒老年人要经常到户外进行适度的锻炼,温暖的阳光可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缓解钙流失,增强骨质。
老人一旦摔倒,不要硬撑着站起来,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第二次损伤及骨折移位,加重病情。
在6-8小时内,是处理缝合伤口的最佳时机,千万不能耽误。
如果摔伤的同时有异物刺入,切忌不要自己拔除,要保持它和身体相对固定;如果局部有淤血或者关节活动不便或肢体疼痛剧烈,不要自己或请非专业人员揉、捏、掰、拉,要迅速送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当心肿瘤的无疼性征兆身体如出现无疼性病变,常提示可能患恶性疾病,应予重视:1、无疼性黄疸无疼性黄疸指巩膜(白眼球)、结膜、皮肤出现黄疸,而不同时伴腹痛,是胰头癌和乏特氏壶腹周围癌晚期的典型临床表现。
2、无疼性血尿腹痛,是肾癌、膀胱癌早期症状。
3、无疼性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骨上窝淋巴结肿大可能有食管癌、肺癌、肝癌、胃癌、肠癌和子宫癌等恶性肿瘤。
4、无疼性乳房包块女,乳房出现包块并且不痛、生长迅速、包块表面凹凸不平、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确界限、活动度小或固定、质地较硬,则提示可能是乳腺癌。
肩胛盂骨折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的临床进展于浩然;王春宇;赵吉连【摘要】肩胛盂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其主要是由高能量的直接暴力所造成的,且其多伴有其他部位的损伤,极易影响患者的肩关节和上肢功能,严重的还会影响其生命安全.然而,在临床实际中肩胛盂骨折常常会被延误诊断,导致其治疗难度更大、更为复杂.该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就肩胛盂骨折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手术入路方式等内容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肩胛盂骨折尽早愈合、提高上肢功能恢复提供依据.【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8(037)019【总页数】3页(P196-198)【关键词】肩胛盂骨折;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作者】于浩然;王春宇;赵吉连【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医院骨外一科,内蒙古赤峰 024000;内蒙古赤峰市医院骨外一科,内蒙古赤峰 024000;内蒙古赤峰市医院骨外一科,内蒙古赤峰 0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肩关节周围均有丰富的肌肉或软组织包绕,不易受到损伤,故肩胛盂骨折的发生率一般较低,大概占肩部骨折的5%,占全身骨折的1.0%[1]。
也有数据显示[2-3],肩胛盂骨折多发生于25~40岁青年人群,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且伴随高能量、多系统损伤率的日益升高,肩胛盂骨折的发生频率也在不断增高。
因此,加强肩胛盂骨折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在临床上对于肩胛盂骨折的治疗尚无统一的方案,故本文将从肩胛盂骨折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手术入路方式等内容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肩胛盂骨折尽早愈合、提高上肢功能恢复提供依据。
1 肩胛盂的解剖特点和损伤机制肩胛盂所在的肩胛骨属于不规则的三角扁骨,其前面稍凹,背面骨质则较薄,极易骨折,与此同时,肩胛盂的前方有头静脉、血管、臂丛神经等包绕,外侧缘存在四边孔、三边孔,其孔内有腋神经、旋肩胛血管等。
受上述解剖特点的影响,肩胛盂骨折患者多伴有其他部位损伤,极易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创伤性肩关节后脱位合并肱骨头反向Hill-Sachs损伤的治疗策略【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创伤性肩关节后脱位合并肱骨头反向Hill-Sachs 损伤的治疗策略。
方法:2020.1-2021.11,选取10例创伤性肩关节后脱位合并肱骨头反向Hill-Sachs损伤患者进行研究,结合患者实际损伤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治疗后随访12月,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10例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是20.00%;相较于手术前、手术后1月、手术后3月、手术后6月,手术后12月患者的疼痛评分最低、肩关节功能评分最高(P<0.05)。
结论:创伤性肩关节后脱位合并肱骨头反向Hill-Sachs损伤应用针对性治疗,可获得最理想的效果,疼痛症状及肩关节功能改善显著。
【关键词】创伤性肩关节后脱位;肱骨头反向Hill-Sachs损伤;术后并发症率;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创伤性肩关节后脱位的发病率偏低,成年人是主要发病群体。
该病漏诊率偏高,达到50%-80%[1]。
肱骨头反向Hill-Sachs损伤是最常见肩关节后脱位合并症[2]。
对于这一类患者,既往临床多单一报道,所以治疗方案存在不同意见。
本文以2020.1-2021.11入院治疗的10例创伤性肩关节后脱位合并肱骨头反向Hill-Sachs损伤患者为对象,探讨其治疗方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20.1-2021.11,选取10例创伤性肩关节后脱位合并肱骨头反向Hill-Sachs损伤患者进行研究。
男7例、女3例,年龄32-65岁(48.71±13.25)岁,病程0.5-10周(5.37±2.86)周,左侧6例、右侧4例。
1.2方法术前患者均进行肩胛骨正位、肩关节X线片检查、肩关节CT检查,明确患者的脱位程度及损伤程度。
之后通过Cicak方法测量患者的肱骨头反向Hill-Sachs损伤面积,也就是基于肩关节CT图像,选取轴位断面检查时缺失面积最大水平断层,将关节面分为四等分,一分占25%,计算缺失部分/肱骨头关节面的百分比。
Rockwood Ⅲ型髌骨骨折采取带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的临床研究*刘双来① 赵为夏① 万美荣② 【摘要】 目的:探究Rockwood Ⅲ型髌骨骨折采取带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4月骨科收治的60例Rockwood Ⅲ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
对照组采用髌骨爪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带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治疗。
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2、4、8个月伤侧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术前及术后1周、2周、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5 d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和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术后2、4个月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2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IL-6、IL-10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观察组IL-6和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但观察组IL-10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4.320,P=0.038)。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6.6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7,P=0.967)。
结论:带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治疗Rockwood Ⅲ型髌骨骨折较传统髌骨爪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更好,能降低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恢复。
【关键词】 髌骨骨折 髌骨爪 Rockwood Ⅲ型 带线锚钉 Krackow缝合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Rockwood Type Ⅲ Patellar Fracture by Krackow Suture with Suture Anchor/LIU Shuanglai, ZHAO Weixia, WAN Meiro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3, 20(31): 028-03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ockwood type Ⅲ patellar fracture by Krackow suture with suture anchor. Method: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Rockwood type Ⅲ patellar fractu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f Jiangxi Jiayou Shuguang Orthopaedic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April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30) and control group (n=30)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ernal fixation with patellar claw,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Krackow suture with suture anchor. The Bostman patellar fracture function scores before and 2, 4 and 8 months after surgery and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s before and 1 week, 2 weeks and 1 month after surger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levels of interleukin-6 (IL-6), interleukin-10 (IL-10)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5 days after surgery. The operation status, clinical 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Bostman patellar fracture function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2 and 4 months after surgery, and the VAS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1 week and 2 weeks after surgery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s of IL-6, IL-10 and TNF-α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surgery (P>0.05). 5 days after surgery, the levels of IL-6 and TNF-α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vel of IL-1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of*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SKJP220217705)①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 江西 南昌 333000②南昌市西湖区桃花镇卫生院通信作者:刘双来- 28 - 髌骨骨折(patellar fracture)为常见损伤,以髌骨周围肿胀、疼痛、膝关节不能自主伸直为主要表现,常有皮下瘀斑及膝部皮肤擦伤[1]。
⼿术适应症与禁忌证【适应症】1. 管状⾻的⾻⼲⾻折、⾻不连、畸形愈合;本⼿术采⽤经阔筋膜张肌⼊路1. 在股⾻⼤转⼦顶端上⽅2厘⽶做2-3厘⽶的切⼝;2. 切开阔筋膜张肌,找到梨状窝。
术后康复⿎励进⾏髋、膝关节活动度练习,出院之前应⾏股四头肌训练和直腿抬⾼练习。
伤⼝愈合后⾏髋外翻训练。
前六周使⽤拐或步⾏器等助⾏器辅助⾏⾛,建议此时进⾏髋和膝关节活动度练习和肌⼒训练。
六周后如果X线⽚表现为进⾏性愈合,且⼒量获得恢复,即可完全独⽴⾏⾛。
⼿术步骤本病例为股⾻⼲中三分之⼀⾻折的A型⾻折。
【体位】1. 患者侧卧于⼿术床上,于⼤腿间及健肢⼩腿腓总神经区域垫软枕。
【消毒铺⼱】2. 患肢消毒铺⼱裹⾜,暴露出髋部、⼤腿以及膝关节部分。
【切开暴露】3. 在股⾻⼤转⼦顶端上⽅2cm做2-3cm的切⼝。
4. ⽌⾎钳钝性分离肌⾁直⾄股⾻⼤转⼦,切开⾻膜。
【复位、植⼊髓内钉】5. 通过切⼝将⼊路器顶到梨状窝上,C臂机透视确认⼊路器与股⾻⼲轴线平⾏。
7. 取下蜂窝导向器。
8. 将12.5mm开⼝软钻连接到动⼒⼯具,通过⼊路器在股⾻近端钻孔。
开⼝软钻组合可以将股⾻近端开⼝直径扩⼤⾄14mm。
9. 取下12.5mm开⼝软钻和导针。
10. 复位杆穿过⼊路器,于C臂透视下,对⾻折进⾏复位,助⼿“滑雪橇式”纵向牵引患肢,利于复位杆插⼊⾻折远端。
12. 取下复位杆。
13. 使⽤8mm空⼼软钻沿着圆头导针进⾏扩髓;依次加⼤软钻型号,直⾄扩髓时声⾳变为“嗒嗒”,扩髓完成后取下软钻;根据最终软钻的直径,选择髓内钉的直径(⽐软钻直径⼩0.5mm或1mm)。
15. 取下⼊路器和14mm软钻,沿着导针置⼊髓内钉,髓内钉到达位置后,取出导针,于C臂机透视下确认髓内钉与股⾻轴线对齐,近端2个螺钉都能放置于⼤粗隆上。
16. 使⽤⽪肤保护套筒穿过导引孔直⾄股⾻⽪质,将6.4mm钻头(带刻度)连接到⾻动⼒,进⾏钻孔,但不通过对侧⽪质,钻到⼩转⼦处,于套筒顶端读出钻上的刻度,作为打⼊螺钉的长度。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的近期疗效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的近期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的患者,先重建肩关节悬吊结构,行肩胛盂骨折闭合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
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定期复查肩部前后位、侧位和腋位片X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①50例肩胛盂骨折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6.3±8.2)min,平均手术出血量(6.7±1.2)ml,X线提示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7.2±4.8)周。
②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36.7±13.9分、89.4±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③50例肩胛盂骨折患者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腋神经受损、臂丛神经受损、腋动脉损伤、螺钉松动或折断等不良并发症。
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疗效肯定,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标签: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肩胛盂;骨折
肩胛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5%,常由直接暴力及外伤导致,其中以肩胛盂骨折多见,肩胛盂骨折发生后绝大部分患者合并胸壁、颈椎及多组织联合伤,危及生命,而且肩胛盂作为连接上肢及躯干的重要骨性结构,若治疗不当可影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因此本次研究收集我院诊断为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的患者,探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的治疗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诊断为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的患者,患者平均(47.9±21.3)岁,男28人,女22人,肩胛盂骨折部位左侧31例,右侧19例。
骨折原因为车祸、跌落、钝器损伤。
合并锁骨骨折29例,肩锁关节脱位25例,肩峰骨折32例,肋骨骨折38例,颈椎损伤16例,神经损伤19例,均有悬肩复合体损伤。
所有患者均符合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的诊断标准[1],排除生命体征不平稳者及肝炎病毒携带者,活动性感染,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消化道疾病者,药物有过敏、恶性心律失常者。
1.2 方法
患者采取全身静脉麻醉,肩部垫高。
先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锁骨骨折患者,采用“S”型切开,复位内固定;肩锁关节脱位时钩钢板固定;肩峰骨折者克氏针钢丝固定。
进行骨折手术时保持上肢内收,穿入导针,抵于喙突前方。
肩胛骨正位下保证导针与关节盂切线平行,腋位保证导针与喙突长轴一致。
避免导针向内侧损伤神经及血管。
反复确认导针位置后,钻入2~3cm,不超过骨折线,在导向器下再钻入2~3枚导针。
在导针辅助下,参考文献标准[2],进行骨折复位。
透视下确认复位良好后,使用2枚导针钻入肩胛骨,拧入螺钉进行加压,冲洗伤口,加压包扎,不放置引流管。
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对患者定期复查肩部前后位、侧位和腋位片X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
1.3 疗效评价标准
Mallet评分参考文献标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分为疼痛、ADL、ROM(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活动)、肌力四项,总分100分,分值越高,功能恢复越满意。
1.4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Econometrics Views 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χ-±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样本率用χ2检验法,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手术结果及术后骨折愈合情况
50例肩胛盂骨折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6.3±8.2)min,平均手术出血量(6.7±1.2)ml,X线提示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7.2±4.8)周。
2.2 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36.7±13.9分、89.4±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50例肩胛盂骨折患者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腋神经受损、臂丛神经受损、腋动脉损伤、螺钉松动或折断等不良并发症。
3 讨论
3.1 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特点
以往骨折学术界对肩胛盂骨折的治疗方法存在分歧,主要因为肩胛盂骨折局部解剖、肩关节活动存在多种理论。
根据肱骨头与肩胛盂的暴力方向,形成不同类型的骨折,Ideberg[3]将肩胛盂骨折分为5种类型,也有学者指出关节盂严重粉碎骨折属于VI型,作为Ideberg分型的补充。
其中III型为骨折线始自肩胛盂关节面的上半部分,并向内侧延伸,出于肩胛上切迹附近的肩胛骨体部。
研究指出肩关节向内、偏上方的暴力是IdebergⅢ型骨折的损伤机制,在胸小肌、喙肱肌及肱二头肌的牵拉下骨折出现移位,因此此类患者基本伴发悬肩复合体的损
伤。
本次研究中同样发现50例患者均发生悬肩复合体损伤,与以往研究基本一致。
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的手术指征众多学者说法并不统一,有学者认为移位大于4mm应该手术。
3.2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优势
手术中若采用三角肌、胸大肌入路,由于前方血管丰富,神经游离困难,组织损伤多,关节面显露狭窄,造成术后患者恢复缓慢,影响患者肩关节早期锻炼,造成术后并发症高。
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法,结果显示术中患者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未发生1例并发症。
显示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创伤小、出血少、不损伤肩袖组织的微创特点。
3.3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操作要点及禁忌症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由于微创性,尤其适用于多发伤、危及生命的患者。
但是当患者受伤时间大于3周或有疤痕粘连、骨痂形成时应该改用开放手术。
对于手术的操作要点,学者认为要掌握以下几点:①导针进针时适当远离喙突转折部内下象限,避免穿向内侧,以降低血管、神经损伤的风险。
②先恢复锁骨骨折、肩峰骨折等悬吊结构后可降低肩胛盂骨折的复位难度。
③多枚导针可增加骨折块的把持力,能有效地恢复肩胛盂关节面。
④术后功能锻炼是恢复良好肩关节功能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77-784.
[2]荣国威,王承武.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2.
[3]田维,王建民,崔壮,等.不同类型肩胛骨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中华骨科杂志,2009,29(11):1028-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