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相关因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8.47 KB
- 文档页数:3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摘要目的:分析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
方法: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15例。
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获随访,下地负重时间5.5~8个月,平均6.5个月。
其中13例1年内骨折愈合,骨折愈合率86.6%。
结论: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而且安全、实用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加压内固定临床疗效股骨颈骨折系指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
由于大多数患者是老年人,故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其发生率亦有增加的趋势,成为老年医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近年来对股骨颈骨折多趋向于早期进行手术治疗,有些人甚至把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列为急症手术。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为抓紧时间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和准备,尽早地施行手术治疗。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方法种类繁多,现趋向于安全、简单、可靠,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5例,女10例。
年龄36~88岁,平均67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摔伤9例。
合并内科疾病者11例,其中糖尿病1例,慢支及肺部感染3例,高血压病2例,心功能不全3例,脑血管病史2例(73%)。
骨折类型按Garden分型:Ⅰ型3例,Ⅱ型6例,Ⅲ型5例,Ⅳ1例。
受伤至就诊时间30分~4天,平均26小时。
入院至手术时间1~12天,平均4天。
手术时间30~70分钟,平均45分钟。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即予以皮牵引,完成各项入院检查,合并内科疾病者积极处理,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安排手术。
手术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经C型臂X线机透视复位满意后,患者仰卧位,稍垫高患侧臀部,令一助手牵引足踝,另一助手腋下对抗牵引,使患肢复位后稍内旋,保持稳定。
常规消毒铺巾,取髋外侧切口长5~6cm,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于股骨大转子下1~3cm通过平行导向器用3枚克氏针呈等腰三角形固定断端,经X线检验三导针位置适当,且深达股骨头软骨面下方,然后以空心加压螺纹钉置换,要求螺纹钉深达股骨头软骨面下1cm左右,手术完成。
闭合复位微创手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发表时间:2017-11-07T16:27:53.5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2期作者:杨静峰[导读] 有关统计表明,股骨颈骨折患者有90%以上比例是因行走或者站立过程中的跌倒所造成的。
(宜宾市长宁县人民医院骨科四川长宁 644300)【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微创手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6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中患者给予闭合复位微创手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然后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的效果。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更短,引流量更少,各个指标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通过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微创手术空心钉固定术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减少患者引流量,加快患者康复,值得临床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2-0082-02有关统计表明,股骨颈骨折患者有90%以上比例是因行走或者站立过程中的跌倒所造成的。
老年患者的骨质密度更加疏松,脆性更大,是骨折的高发群体[1]。
根据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主要采用内固定方式,有助于防范临床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
本文探讨了本院所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在行闭合复位微创手术空心钉内固定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
在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3~69岁,平均(31.2±1.2)岁;骨折成因:7例患者为陈旧性伤,13例患者为车祸造成,20例患者为跌倒损伤。
切开与闭合复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与切开复位空心钉固定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02年7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72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分析。
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70 例中,GardenⅡ型10 例,Ⅲ型22 例,Ⅳ型38 例。
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
结果 70 例患者中65 例愈合,总愈合率为%,其中闭合复位组39 例骨折愈合,3 例骨折不愈合,愈合率为%;切开复位组26 例骨折愈合,2 例骨折不愈合,愈合率为%。
8 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坏死率为%。
其中采用闭合复位加空心钉固定患者42 例,5 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坏死率为%;采用切开复位空心钉固定28 例,3 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坏死率为%。
结论股骨颈骨折所致股骨头坏死和骨不连的发生与骨折的类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关。
良好的复位加空心钉固定可达理想的治疗效果。
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的股骨头坏死或骨不连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也可能与本研究病例少,随访时间短有关,但骨折的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仍是骨折愈合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切开;闭合;复位;空心钉A Comparison Study on Open and Closed Reduction Plus Cannulated Screws System for Femoral Neck Fractures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open and closed reduction plus cannulated screw stystem for femoral neck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70 cases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 treated from July 2002 to January 2006,of whom there were 10 cases of type GardenⅡ fractures,22 type GardenⅢ and 38 type Ⅳ.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average 28 Nonunion fractues occurred in 5 cases with union rate of %,femoral head necrosis in 8 cases with a necrosis rate of %.Of 42 cases with closedreduction plus cannulated screw,3 cases resulted in nonunion with union rateof %,5 cases suffered from femoral head necrosis with necrosis rate of %.Of 28 cases with open reduction plus cannulated screw,2 cases resulted in nonunion with union rate of %,3 cases suffered from femoral head necrosis with necrosis rate of %.Conclusion The femoral head necrosis and the nonunion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 relate to fracture type and trement better reduction plus cannulated screwfixation can obtain better clinical reduction plus cannulated screwfixation do not add the nonunion rate and femoral head necrosis rate.Key words:femoral neck fractues;internal fixation;open;closed;fixation;cannulated screw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好发于老年人,有较高的骨折不愈合率及股骨头坏死率,临床上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的选择仍存在分歧[1]。
股骨颈骨折(相关知识)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与股骨粗隆间线之间的一段骨发生骨折。
多发生于老年人,以女性为多。
常出现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颈骨折可能发生在股骨头下、股骨颈中部或股骨基底部。
在股骨颈发生骨折时,骨折线以上的骨组织的血液供给就会大受影响,甚至发生缺血性坏死,影响骨折的愈合连接。
(医治原则)一、非手术医治1.牵引复位可采纳皮牵引、骨牵引、穿防旋鞋到达复位和固定作用。
外展中立位牵引6-8周2.手法复位先作皮牵引或骨牵引,并尽早在X线透视下手法复位二、手术医治1.闭合复位内固定2.切开复位内固定3.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一、术前护理〔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和相关因素〔1〕年龄、身高、体重、营养状况等〔2〕既往史、近期手术史、目前用药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呼吸道疾病等〕〔3〕受伤史;受伤时间、原因、地点等〔4〕全身皮肤黏膜情况、活动能力2.专科疾病病症体征:〔1〕畸形患肢外旋、短缩等畸形。
〔2〕髋部疼痛肿胀和纵向叩击痛。
〔3〕患肢的感觉、运动、温度、色泽、血液循环情况、3.辅助检查:各项化验检查,X线、CT、MR检查结果4.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二〕术前护理措施1.按骨科术前护理常规2.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为主,多吃新奇蔬菜和水果,戒烟、戒酒3.患肢行皮牵引或骨牵引制动,护理按相应护理常规4.疼痛护理正确搬运病人,搬运病人必须将身体与髋关节和患肢整个托5.指导功能锻炼指导上肢及健侧下肢全范围活动,患肢行股四头肌、小腿肌肉等长收缩,髌骨被动活动和踝关节屈伸及足部活动6.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7.协作床上大小便,保持大小便通畅8.加强平安防护9.做好术前打算和术前指导二、术后护理(一)术后评估1.手术情况2.神志、面色、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疼痛、尿量,必要时心电监护3.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4.心理状况:有无焦虑、失眠、情绪异常等5.切口无出血、伤口引流管是否通畅及引流量、颜色、性质情况6.患肢肢端血供、感觉、活动及肢体肿胀情况,有无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等7.各留置导管的位置、固定是否适宜及通畅情况8.活动能力,对活动的本卷须知了解程度及配合情况9.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10.用药情况,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的治疗体会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一种较常见的骨折,我院自1999~2006年应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46例,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住院患者46例,男35例,女11例,年龄45~82岁,平均53岁,其中伴有高血压、心脏病者18例。
器械:应用标准内六角加压空心螺钉(长度90~110mm ,直径4.5mm),以及相关配套器械。
手术方法:多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仰卧位,患肢置于牵引床上并充分内旋使骨折复位。
经C形臂X线透视机下证实骨折已达解剖复位后,取髋关节外侧切口,在大粗隆下3~4cm处切开皮肤,切口长约2.0~4.5cm,調整好进钉方向(使其与股骨颈及前倾角方向平行),后用电钻钻入1枚导针,使其与股骨颈平行,并再次行C形臂透视,证实导针位置良好,用中空钻头套入导针钻孔,再用中空丝锥套入导针攻丝,后拧入1枚适合长度的空心加压螺纹钉,用同样方法再依次拧入另外2枚螺纹钉,使3枚螺钉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应注意拧入螺纹钉的螺纹应跨跃骨折线且应使钉尖位于股骨头软骨下0.5~1.0cm 为宜。
透视见骨折复位满意后,冲洗切口,逐层缝合。
术后患肢穿矫形鞋外展中立位制动。
结果术后不需其他外固定,术后3天予半坐位,并在床上行患肢肌肉主动功能练习。
2周后扶拐下地患肢不负重活动。
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经观察本级病例全部愈合。
愈合时间为8~12个月。
平均为9个月。
2例出现退钉,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
讨论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称股骨颈骨折,是老年常见的骨折之一,尤以老年女性较多。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临床上较常见的骨折,以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居多,其骨折后的不愈合及并发股骨头坏死仍是临床上一大难题,其骨折不愈合发生率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仍可达10%及10%~25%。
病因:股骨颈骨折大多数是外旋暴力所引起的螺旋形骨折或斜形骨折。
由于老年人股骨颈骨质疏松脆弱,且承受应力较大,所以只需很小的旋转外力,就能引起骨折。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2006-11-26 基础医学论文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作者:原志红 李晓东 张鹏 目的 评价老年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预后的影响因素,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入院的空心钉经皮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62例临床资料。观察内容包括受伤至手术的时间、移位程度、术后早期负重及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本组6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2天,随访:有3例骨不连,7例股骨头坏死。结论 如术前能掌握好适应证,术后给予正确的康复指导,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大多数效果良好。 老年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空心钉 股骨颈粉碎骨折或Pauwel角 80°者倾向于人工股骨头置换外,其余均应及早复位内固定。近年来内固定方法发展多有用螺纹钉、加压螺钉,滑动式鹅颈钉等内固定。我院自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入院的空心钉经皮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62例,并进行了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根据我院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入院的空心钉经皮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62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37例;年龄60——85岁,平均68.65岁。按Garden分型[1],Ⅰ型9例,Ⅱ型19例,Ⅲ型26例,Ⅳ型8例,为减少主观因素引起分型误差,我们将骨折分为无移位骨折(GardenⅠ型,Ⅱ型)28例,移位骨折(GardenⅢ型,Ⅳ型)34例,以除外分型错误对评估预后的影响[2].受伤到手术时间(伤后时间)2——27d,平均8.5d.随访时间8——74个月,平均36.4个 月。 1.2病人选择:所有无移位骨折28例,移位骨折病人要求试行内固定患者29例,有严重内科并发症,不能耐受关节置换手术者5例。 1.3手术方法 常规术前准备,患者采用仰卧位。屈膝、屈髋90°,手持踝,另一前臂插入腘窝内,轻轻摇转以松解骨折端嵌插部分。然后向上牵引,并在持续牵引下外展、内旋,逐渐伸直伤肢。复位后,摄正、侧位X线片检查复位情况。 复位应在室解剖对位;如不符合要求,应重新复位。复位时严禁使用暴力。在大转子侧方作弧形切口,长约8——10cm,起自大转子上前方,向后绕过其侧面达股外侧上、中1/3交界处。切开髂胫束,向两侧拉开。在大转子下横断股外侧股的起点,并沿其后缘切开,向前拉开,然后,在转子下方将骨膜I型切开、剥离,显露股骨上段的外侧皮质骨。在大转子下皮质骨进针点先凿一孔,然后用手摇钻夹持导针,对准定向的止血钳或股骨头端的注射针头,沿水平位钻入。将三翼钉套入导针,顺导针方向逐渐钉入。用嵌插器在大转子部捶击数下,消除进钉时可能引起的骨折端的裂隙,使骨折端紧密相嵌。再次摄正、侧位X线片,检查三翼钉位置,用拔出器或钉入器调整至理想深度。最后,拔出两根导针,冲洗伤口,逐层缝合。 1.4术后处理 术后用皮牵引并穿横板鞋维持伤肢于20°——30°外展内旋位3——4周,术后24——48小时,即可坐起,鼓励深呼吸,防止肺部并发症及褥疮。疼痛消退后即可锻炼股四头肌和髋、膝关节的活动。 2 结果 本组6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2天,随访:有3例骨不连,7例股骨头坏死。 3 讨论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的目的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康复水平和老年生活质量。骨折的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全身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三者不可偏废,股骨颈骨折使老年患者不能下地行走、负重,失去正常生活活动能力,长时间卧床易引起肺炎、褥疮、泌尿系统感染、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是造成老年股骨颈骨折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治疗局部骨折的同时,应针对手术方法进行改进和注意。股骨髓内钉入针点的定位、骨折的复位、充分扩髓、前方压钉都很重要。 由于内固定存在骨折不愈合、缺血性坏死的可能,一期关节置换(半髋、全髋)存在假体松动、髋臼侵蚀、脱位、感染的.问题,长期以来,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选择存在着是内固定或是一期行关节置换的争论。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愈合了的股骨颈骨折远远胜过任何类型的假体。本组6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2天,随访:有3例骨不连,7例股骨头坏死。股骨头缺血坏死不一定引起明显 的、需要立即处理的临床症状,就是发生了,再行关节置换仍然是安全有效的,如果考虑到费用和潜在的并发症,那么慎重使用关节置换是明智的。因此年龄并不是拒绝内固定的唯一理由。 股骨颈骨折患者,尤其是高龄老年患者,必须尽早闭合复位多枚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才能减少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闭合复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骨折是否顺利愈合,因此术中必须使用C臂机随时监测Garden指数,尽可能做到解剖复位。空心钉放置必须呈三角形状,长度适中,才能起到控制股骨头旋转、同时增加骨折端间稳定性的作用。老年患者掌握好适应证并进行恰当的术后指导和护理,同样能得到良好的预后。 参 考 文 献 [1]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49?859. [2]茅宇仑,张超,姚兵。多枚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03,9(1): [3]李玖善,朱立新,林荔军,多枚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