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小调练习曲》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c小调(“革命”)练习曲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钢琴的起源以及发展历史,通过分段欣赏和完整聆听《C小调练习曲》能理解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过程方法:能初步学会对比听辨、讨论、体验的音乐欣赏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喜欢上钢琴音乐,提升音乐审美水平。
2学情分析初二年级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具有一定得自主学习能力,很喜欢流行音乐;在日常生活以及电影中对肖邦有一些简单的了解,本课重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肖邦的生平、代表作品及音乐历史贡献,并加强对音乐的实践参与。
3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分段欣赏和完整聆听《C小调练习曲》,加深对肖邦作品的了解。
难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对《c小调练习曲》进行分段赏析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课题演奏肖邦《幻想即兴曲》片段导入课题活动2【讲授】钢琴的起源与发展在欧洲,曾经流行过两种键盘乐器,都因为被认为是钢琴的前身而被人们称为“古钢琴"。
我们现在来看看古钢琴是什么样子的呢?欣赏古钢琴演奏视频.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并仔细观察古钢琴在力度上有没有明显的起伏变化?没有!随着欧洲音乐的迅速发展,缺少力度变化和对比的古钢琴,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音乐艺术发展的需要了,世界上第一架钢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
2.介绍第一架钢琴诞生的时间、地点、制造人。
它的发明者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位乐器制作师:克里斯托福里。
1709年,他以古钢琴为原形,制作出一架被称为具有“强弱音变化的古钢琴”。
意大利文:pianoforte介绍钢琴的分类(根据外观).现代钢琴根据外观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室里的这种叫立式钢琴,适合家庭、室内用;另一种是三角钢琴,造价相对高昂,适合在舞台上用.4.了解钢琴的音域。
在众多的西洋乐器中,小提琴被称为“乐器皇后”,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它宽广的音域,钢琴总共88个键,其中52个白键,36个黑键;其次是它有丰富的表现力可强可弱,可以表现抒情也可表现激情澎湃.活动3【活动】C小调练习曲教师弹奏周杰伦《夜曲》片段、肖邦简介视频欣赏《夜曲》由爱尔兰作曲家菲尔德首创的一种钢琴曲体裁。
C小调革命练习曲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创作年代、音乐特点等。
2. 培养学生对革命练习曲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C小调革命练习曲,培养学生熟练的演奏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简介:包括作者(肖邦)、创作年代(1831年)、音乐特点(激昂、激昂愤慨、激昂斗争)等。
2. 革命练习曲的曲式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导言、主题和尾声。
3. 演奏技巧:包括音阶、琶音、颤音等,以及如何在演奏中表现革命热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知识,了解其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演奏中表现出革命热情,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知识、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演奏革命练习曲,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演奏中表现出革命热情,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讲解革命练习曲的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并进行示范演奏。
3.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指出并纠正错误。
4. 讨论与展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演奏中表现出革命热情,并进行成果展示。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相关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演奏技巧:评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对音阶、琶音、颤音等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3. 表现力:评价学生在演奏中是否能表现出革命热情,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水平的革命练习曲教材。
C小调革命练习曲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和意义。
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
引导学生欣赏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片段,感受其音乐特点。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乐谱和图片。
采用聆听、讨论和观察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提问情况。
第二章:音乐理论基础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C小调的基本音乐理论。
培养学生对音乐理论的兴趣和理解。
2.2 教学内容介绍C小调的音阶、和弦和调性。
解释C小调革命练习曲中的音乐元素和结构。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C小调的音阶和和弦图。
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C小调的音乐理论。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练习和提问情况。
第三章:演奏技巧指导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基本演奏技巧。
培养学生的演奏表现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演奏技巧要求。
教授并练习相关的演奏技巧,如音阶、琶音、跳音等。
3.3 教学方法使用示范演奏和视频讲解,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演奏技巧。
提供练习机会,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演奏表现和技巧掌握程度。
收集学生的练习和提问情况。
第四章:分组练习与合作演奏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分组练习和合作演奏,提高演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音乐团队精神。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部分进行练习。
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演奏,注意音乐的协调和配合。
4.3 教学方法提供分组练习的乐谱和指导。
引导学生进行互相交流和协作,解决问题和改进演奏。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练习和合作演奏中的参与和表现。
收集学生的合作情况和演奏反馈。
第五章:公开课展示与评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公开课展示自己的演奏能力和学习成果。
c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c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c小调(“革命”)练习曲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了解钢琴的起源以及简要的发展历史。
过程与方法:完整的聆听《c小调(“革命”)练习曲》,熟悉并能在作品欣赏中追踪乐曲的音乐主题。
情感与价值:能了解钢琴史上重要代表人物,增强民族自豪感。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钢琴史上重要的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在音乐中感受钢琴丰富的表现力。
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教师播放音频《秋的喁语》试问:1.这首曲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2.乐曲的情绪如何?活动2【活动】钢琴的起源与发展1.教师分别播放音频问题:说出古钢琴与现代钢琴在强弱对比上有何不同?那一种表现力更丰富?学生聆听后讨论回答2.出示文字资料试问:第一架钢琴诞生的时间、地点、制造人。
学生根据问题找出答案3.现代钢琴的分类教师引导(根据外观)学生根据图片判断4.钢琴的音域学生认识基本键盘教师在钢琴上示范活动3【活动】钢琴丰富的表现力1.播放视频《c小调“革命”练习曲》2.作者介绍3.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4.作品结构分析复三部曲式:A+B+A15.完整播放作品《c小调“革命”练习曲》活动4【活动】音乐家的风采1.传熊游戏教师讲游戏规则,师生互动2.体验钢琴的魅力教师播放相关资料活动5【活动】成果展示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目标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个别学生回答,其他学生互评活动6【活动】课堂小结活动7【作业】作业布置课后请同学们聆听钢琴曲《月光》并和《c小调(“革命”)练习曲》进行情绪上的比较。
活动8【活动】板书设计C小调“革命”练习曲一、钢琴音域:A2——C5白键:52黑键:36(共88个键)二、乐曲结构复三部曲式:A+B+A1c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这篇文章共2370字。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在对情绪的感受上更理性一些,这有助于学生体会作品中饱满的情感。
但是,如何理解作曲家通过音乐语言来表达这种情感,学生的这种分析概括能力还很不够。
这也是这节课中通过欣赏使学生有所提高的一个关键问题。
对这样高雅的、纯音乐性作品的欣赏,学生兴趣不高,所以要在教学方法上尽量丰富一些,并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抓住音乐的主要要素。
通过这节课,学生对肖邦及《c小调(革命)练习曲》这首作品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
对其主题动机通过节奏练习、模唱等方法,使学生有了深刻的印象。
这也是欣赏课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这节欣赏课中,学生能够慢慢尝试用分析音乐语言要素的方法聆听、解读音乐,虽然非常稚嫩,但这是音乐鉴赏活动中一大进步。
通过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会逐渐的对高雅音乐产生兴趣,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c小调(革命)练习曲》《c小调(革命)练习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欣赏曲目。
是波兰作曲家肖邦创作的一首左手快速练习曲。
虽然是一首练习曲,但它却有别于其他单纯练习手指技术的练习曲。
这首作品的产生是由于肖邦得知华沙起义失败的噩耗后,悲愤而作,其中所蕴含的饱、激烈的情感,令人动容!作品为自由的复三部曲式,左手始终保持暴风骤雨班急速的旋律,而右手通过力度、节奏、调式的变化表达出肖邦悲愤、哀伤、坚定、抗争等情绪。
整首作品通过这些情绪反映出肖邦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对侵略者痛恨,在愤怒中抗争,在悲痛中挣扎的爱国主义情感。
音乐曲式检测引子+A+B+A’+尾声音乐语言要素分析检测《c小调(革命)练习曲》一开始,引子便奏响令人的和弦,左手的旋律变现了肖邦骤闻噩耗的震惊和痛苦。
第一部分主题动机节奏和结束时节奏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肖邦在痛苦中挣扎,在愤怒中抗争的的心情。
第二部分中,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仿佛让我们感受到那如流星一般灿烂而短暂的华沙起义。
第三部分再次出现,经历了悲愤、哀伤之后,肖邦以坚定、有力的和弦向侵略者、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绝不会的!”课后反思1、课堂设疑的难度要尊重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具有思考价值,并从思考中有所得,有所提高。
C小调革命练习曲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结构及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对钢琴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对革命练习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演奏技巧。
二、教学内容1. 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介绍2. 革命练习曲的乐谱分析3. 革命练习曲的演奏技巧讲解与示范4. 学生分组练习与指导5. 革命练习曲的演奏展示与点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旋律特点2. 革命练习曲的节奏与拍子3. 演奏技巧的掌握,如音色、音量、指法等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乐谱分析及演奏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示范革命练习曲的演奏,让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展示法:学生演奏革命练习曲,教师点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析革命练习曲的乐谱,讲解演奏技巧。
3. 示范:教师演奏革命练习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演奏革命练习曲,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奏C小调革命练习曲。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革命练习曲中的演奏技巧。
3. 学生对钢琴音乐有更深的兴趣和认识。
七、教学资源1. 钢琴:用于教师示范和学生练习。
2. 乐谱:革命练习曲的乐谱。
3. 录音机或音响:用于播放革命练习曲的录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八、教学环境1. 教室:提供足够的空间供学生练习和表演。
2. 钢琴:保证每组学生都有机会练习和演奏。
3. 乐谱架:用于放置乐谱,方便学生阅读。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讲解乐谱分析和演奏技巧。
2. 第二课时: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第三课时:学生演奏革命练习曲,教师点评。
十、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革命练习曲,加强演奏技巧的掌握。
花城版第三单元音乐与时代历史的回响《c小调革命练习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花城版《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时代历史的回响【教学对象】高一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钢琴、丝巾、多媒体电教平台【教学理念】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提出: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用音乐的创作背景材料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音乐的感受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体验,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深化情感体验,突出音乐特点(音乐艺术最重要的特点是直接影响人的情感世界,直达人的心灵,优秀的作品许许多多,一节课中的作品只是其中一个载体,起到让学生掌握理解音乐的能力,并具有欣赏千千万万个优秀作品的能力)。
【教材分析】作为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人物:肖邦与李斯特,对其了解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创作优秀作品还是演绎钢琴作品,都是历史中极为出色和罕见的,而作品《c小调“革命”练习曲》又是优秀作品中具有肖邦风格及爱国情感的名曲佳作;作品《爱之梦》也是极具浪漫风格的经典。
这样的优秀作品,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体验音乐美感,达到美育的功能。
【学情分析】当下普通高中的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不同于专业的音乐学习者,他们对于西方音乐文化大部分都是陌生的,只是平时听听喜欢的歌曲或在电视上听音乐。
所以,在音乐鉴赏课上,从音乐故事出发,理解音乐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再着重以聆听为主,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内在的魅力,高中生已经具有独立思考与表达能力,让他们多讨论问题,讲出自己的理解,老师再加以讲解,这样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积极性,产生继续探索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浪漫时期钢琴音乐的风格,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浪漫时期的音乐产生继续探索学习的兴趣。
2、通过对古典时期与浪漫时期作品的音乐要素进行对比,能归纳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点。
3、通过聆听、演唱、肢体律动等形式体验《c小调“革命”练习曲》感受浪漫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
《c小调练习曲》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聆听《c小调练习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2、知识与技能:初步懂得有关”练习曲“的基础知识。
3、过程与方法:在聆听、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认识了解肖邦。
二、教学重点:欣赏《C小调练习曲》,理解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三、教学难点:通过鉴赏,感受浪漫主义的音乐的风格。
四、教法:讲授法、谈话法、欣赏法、五、教具:课件、钢琴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影片《不能说的秘密》中“斗琴片段”。
学生思考:1、“斗琴大赛”中的两手作品是谁的作品?(肖邦)2、这两首是什么作品?师:周杰伦在这部自导自演的影片中展现了他的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
而“斗琴大赛”中出现的三首曲目中有两首是肖邦的作品,第一首是肖邦的《黑键练习曲》第二首是肖邦的《升C 小调圆舞曲》,但影片中并未完全抄袭经典,而是精心改编,令人耳目一新。
l适当简介《升c小调圆舞曲》《黑键练习曲》的创作背景。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肖邦(周杰伦的偶像)的钢琴音乐。
(二)教学新课:1、简介作曲家肖邦。
师:大家对肖邦有所了解吗?生:自由发言师补充: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及钢琴演奏家。
并且不到20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演奏家及作曲家。
他是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另外,他的创作几乎都集中在钢琴领域,这在西方音乐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他被誉为“钢琴诗人”,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生:回答。
(因为在他的音乐里,时常流露出一种细腻、柔美、诗意、梦幻般的意境,令人陶醉。
)2、鉴赏《c小调练习曲》(1)什么是“练习曲”、“音乐会练习曲”?* 师弹奏一首简单的指法练习曲,请同学们说出其特点。
(练习曲是为练习某种乐器演奏和嗓音演唱技术而创作的乐曲,常专用于一两种特定的技术或表现手法,以达到某种教学目的,比较单调和枯燥)* 引出何为“音乐会练习曲”?生:回答。
c小调练习曲课型:欣赏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聆听《c小调练习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在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认识、了解肖邦和李斯特。
知识与技能:初步懂得有关“练习曲”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分段欣赏和完整聆听《c小调练习曲》,深入理解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播放马克西姆版的《c小调练习曲》。
2、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钢琴曲的作者和名称吗?(肖邦《c小调练习曲》)二、分段欣赏《c小调练习曲》1、简介作者:肖邦①请学生谈谈对肖邦的认识②老师补充。
2、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特点。
简介创作背景(学生自习书本p121):1813年9月,肖邦在离开波兰赴法国途中,得知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的华沙起义失败,悲愤之余,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著名的《c小调练习曲》。
3、复听乐曲第一部分,进一步体验音乐的情绪特点,熟悉第一主题。
(大屏幕上出示第一主题)a、请学生谈谈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它让你联想到些什么?(老师补充:乐曲的第一部分是一个刚毅的、带有英雄性格的主题,左手采用了上下翻腾的琶音的伴奏音型,令人联想到华沙起义的英雄们是怎样与敌人浴血奋战的,也让人感受到作曲家那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慷慨激昂和起伏难平。
)b、跟琴学唱第一主题。
4、聆听乐曲的第二部分。
(大屏幕出示第二主题)a、听音乐,感受这一部分音乐的情绪与第一部分有何不同?b、学唱主题,从旋律和节奏等音乐要素方面与第一主题进行比较。
c、再听第二部分,联想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
(老师补充:这一部分的旋律沉痛悲伤,它好象是人们对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哀悼。
)5、聆听乐曲的第三乐段。
思考:这一部再现了哪一个主题?它象征了什么?(乐曲的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英雄性的主题,它象征着人民的斗争仍在继续,抗击侵略的火焰并未熄灭。
)三、完整地欣赏《c小调练习曲》四、音乐知识:练习曲通常练习曲有两类。
C小调革命练习曲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结构和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对革命练习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舞台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介绍2. 乐曲的结构分析3. 演奏技巧讲解与实践4. 团队协作与舞台表演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演奏技巧和团队协作。
2. 教学难点:革命练习曲中的高难度演奏部分和舞台表演的协调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析乐曲的结构,讲解演奏技巧,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实践。
3.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团队协作:学生分组进行舞台表演,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舞台表现力。
5. 总结:教师点评课堂表现,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团队协作和舞台表演的能力。
3. 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六、教学资源:1. 音响设备:播放革命练习曲的音频资料。
2. 钢琴:用于示范和指导学生演奏。
3. 乐谱:提供给学生练习和参考。
4. 视频资料:观看大师级的革命练习曲演奏视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鉴赏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革命练习曲的背景、结构和演奏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奏,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任务驱动法:学生分组进行舞台表演,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舞台表现力。
八、教学步骤:1. 第一步:介绍革命练习曲的背景,让学生了解乐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第二步:分析乐曲的结构,讲解各个乐章的特点和演奏要点。
《c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艺术的习惯,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作品,感受乐曲的风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感受乐曲内容。
【知识与技能】了解伟大作曲家肖邦的生平以及创作历程,掌握一定的欣赏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难点
感受乐曲的风格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感知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起始阶段
1.聆听乐曲《1812序曲》片段,感受乐曲的内容与场景。
2.介绍《1812序曲》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感受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的作曲风格。
3.引出新课——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肖邦,以及他的作品《c小调练习曲》。
二、展开阶段
1.在聆听乐曲之前,请同学们先以小组的方式讨论、探究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肖邦,包括他的生平与作品。
2.聆听乐曲《c小调练习曲》,感受乐曲的风格,再听完后,说出你的感受。
3.再次认真聆听乐曲《c小调练习曲》,并运用音乐要素的内容分析乐曲,比如:速度、力度、旋律发展等方面。
4.根据以上的分析,第三次聆听乐曲《c小调练习曲》,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并总结每一个部分乐曲内容、风格、情绪特征等内容。
三、形成阶段
1.了解“练习曲”与“音乐会练习曲”的区别。
2.了解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以及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四、结束阶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肖邦,也了解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
希望同学们在课下的时候,可以多多欣赏他的作品,以及浪漫主义时期其他作曲家的作品。
《c小调练习曲》教学目标1、了解、掌握协奏曲的结构。
2、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钢琴的发展及钢琴的真正价值的了解,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
钢琴对音乐的表现作用。
教学难点学生音乐感受能力、记忆能力、听辨能力的培养。
教法放磁带,让学生欣赏两遍,了解曲子的旋律特点。
学法欣赏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新授1、作者介绍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
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肖邦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
肖邦39岁时英年早逝,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法国,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被誉为“钢琴诗人”。
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
2010年为肖邦诞辰200周年,被波兰命名为“肖邦年”。
2、作品介绍乐曲创作于1831年9月,这时肖邦离开祖国去巴黎,途中经维也纳、慕尼黑,来到德国斯图加特,听到了波兰起义失败而陷于帝俄之手的消息,内心深处沸腾着剧烈的激情和愤怒。
乐曲就是在这种万分悲愤的心情下写的,它表达了肖邦对暴力的愤慨,对祖国灾难的悲痛和号召人们起来斗争等各种复杂的心情。
所以人们也简称其为《革命练习曲》。
3、欣赏《c小调练习曲》。
《c小调练习曲》是热烈的快板、四四拍,采用了比较自由的复三部曲式。
4、播放《c小调练习曲》,整体感受乐曲的情绪特点。
提示学生在欣赏时,与创作的时代背景相联系,乐曲表达的是作者对暴力的愤慨,对祖国灾难的悲痛和号召人们起来斗争等各种复杂的心情。
三、小结。
C小调革命练习曲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结构和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对革命练习曲的学习,培养学生顽强、勇敢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内容1. 革命练习曲的背景介绍2. 乐曲的结构分析3. 演奏技巧讲解与示范4. 练习与实践5. 音乐欣赏与讨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革命练习曲的背景、结构、演奏技巧。
2. 教学难点:演奏技巧的掌握,对乐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革命练习曲的背景、结构和演奏技巧。
2. 示范法:播放优秀演奏家的演奏视频,进行示范。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演奏,教师指导。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乐曲进行欣赏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革命练习曲的结构和演奏技巧,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的特点。
3. 示范:播放优秀演奏家的演奏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乐曲的魅力。
4. 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演奏,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演奏技巧。
5. 欣赏与讨论:组织学生对乐曲进行欣赏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革命练习曲的重要性和价值。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演奏技巧评估:通过学生演奏革命练习曲的视频或现场表演,评估学生的演奏水平。
3. 音乐鉴赏评估:通过学生对革命练习曲的欣赏和讨论,评估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革命练习曲的演出,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
2. 邀请专业演奏家进行讲座或示范,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革命练习曲。
3. 引导学生进行革命练习曲的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八、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学生的参与度等。
《c小调练习曲》教学目标1.聆听《c小调练习曲》感受练习曲的音乐体裁形式,体会西方音乐作品的内涵,增强多元音乐文化欣赏。
2.通过聆听作品、讲授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能够进一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感受作品的文化内涵。
3.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丰富音乐知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c小调练习曲》,聆听并思考音乐主题,结合作曲家生平理解作曲家的精神内涵。
【难点】掌握乐曲背后的音乐史知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创设情境,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导入,播放影片《不能说的秘密》中斗琴片段。
并提问学生:“斗琴大赛”中的周杰伦和宇豪演奏的作品是谁的作品?”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周杰伦的这部电影作品中出现的三首曲目中有两首是肖邦的作品,第一首是肖邦的《黑键练习曲》第二首是肖邦的《升c小调圆舞曲》。
进而引入新课肖邦作品——《c小调练习曲》(二)感受体验1.初听歌曲并设问:肖邦的这首作品,情绪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c小调练习曲》是肖邦的经典之作,时至今日,仍然是音乐会中的经典曲目。
这首作品的情绪是悲愤激昂、热血沸腾的。
2.再次播放乐曲并设问:同学们对肖邦的音乐成就及代表作品有了解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钢琴诗人”。
代表作品:《钢琴协奏曲》《叙事曲》《夜曲》《革命练习曲》。
(三)欣赏作品(了解教师资格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可关注青海教师资格考试信息网)1.再次欣赏:播放《c小调练习曲》并设问: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一下,这首乐曲一共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价并归纳总结:此作品分为三个部分乐曲的第一部分:主题带有刚毅坚强、英雄主义的音乐特点。
乐曲的第二部分:旋律带着悲痛的音乐情绪。
乐曲的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主题相似,属于再现部,音乐再现了第一部分英雄主义色彩。
《c小调练习曲》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协奏曲的结构。
2、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
钢琴的发展及钢琴的真正价值的了解,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
钢琴对音乐的表现作用。
教学难点
学生音乐感受能力、记忆能力、听辨能力的培养。
教法
放磁带,让学生欣赏两遍,了解曲子的旋律特点。
学法
欣赏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1、作者介绍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
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肖邦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
肖邦39岁时英年早逝,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法国,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被誉为“钢琴诗人”。
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
2010年为肖邦诞辰200周年,被波兰命名为“肖邦年”。
2、作品介绍
乐曲创作于1831年9月,这时肖邦离开祖国去巴黎,途中经维也纳、慕尼黑,来到德国斯图加特,听到了波兰起义失败而陷于帝俄之手的消息,内心深处沸腾着剧烈的激情和愤怒。
乐曲就是在这种万分悲愤的心情下写的,它表达了肖邦对暴力的愤慨,对祖国灾难的悲痛和
号召人们起来斗争等各种复杂的心情。
所以人们也简称其为《革命练习曲》。
3、欣赏《c小调练习曲》。
《c小调练习曲》是热烈的快板、四四拍,采用了比较自由的复三部曲式。
4、播放《c小调练习曲》,整体感受乐曲的情绪特点。
提示学生在欣赏时,与创作的时代背景相联系,乐曲表达的是作者对暴力的愤慨,对祖国灾难的悲痛和号召人们起来斗争等各种复杂的心情。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