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明清古街导游词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18
漳州导游词漳州导游词1旅客朋友们:欢迎来到开心旅行社,欢迎来到漳州,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游览漳州著名的南山寺和明清古街,在这里大家可以叫我小林,旁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张师傅。
大家难得来到漳州一次,希望今天的旅程能让大家感到满意。
在这里先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过得顺心,有所收益而归。
游南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的车子就已经到达南山寺的门口了,在这里小林先给大家提个醒,寺庙是一个十分神圣庄严的地方,所以大家进入了寺庙在保持安静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里面的一草一木,还有里面的每一个佛像和物品,切不可乱摸乱画,否则佛祖可就不保佑咯。
现在大家带上自己的随身贵重物品随我下车吧。
旅客们,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这个门牌赫然写着“南山禅寺”,这个门牌也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大家从这个“禅”字就可以看出这里的这个佛教是属于我国汉传佛教的禅宗流派,在我国两千多年的佛教历史历程中其中汉传佛教里面分别发展出了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密宗等派别,而我们这个南山寺就是属于其中的禅宗派系,也是汉传佛教当中最典型的代表。
进入了这个大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两排高大的大王椰子树,而在大家的右边则是一个大池塘,只不过里面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水葫芦,小林也觉得要是里面能够长满的是荷花该有多好啊。
而在水池的再前方一点就是九龙江了,所以南山寺就是建在福建九龙江的南畔,位于丹霞山麓。
刚才我们走过的是寺庙的前大门,而现在在大家面前的才是进入寺庙的正大门。
现在大家可以看到在大家的右边写着的是“般若”二字,意译“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
而在左边是“解脱”二字,佛教指摆脱烦恼业障的系缚而复归自在,在现实生活中,该词可泛指摆脱苦恼、困境等,这就要看大家如何理解了。
大家现在先不要急着进去,为了表示对佛祖的敬意,有戴帽子的朋友请大家先脱下帽子,进去时大家不可大声喧哗,忌乱摸乱刻神像、随意拍照。
现在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天王殿,眼前的四尊高大的神像就是四大天王,中间就是大肚弥勒佛。
漳州古城的唯美句子
1. 漳州古城,是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沧桑的古老城市,它仿佛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记录着那段风雨飘摇的岁月。
2. 漳州古城的石板街道,延绵曲折,古树参天,仿佛是时光隧道,让人穿梭在古代的繁华和辉煌之中。
3. 在漳州古城的巷子里,弥漫着浓浓的茶香和沉香,古老的建筑散发着岁月的沧桑感,让人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
4. 漳州古城的古亭古树,静静地守候着,仿佛在述说着那段古老的传奇故事,让人感受到岁月的静好。
5. 漳州古城的古民居,砖瓦斑驳,青苔斑斑,散发着古老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时光之中。
6. 漳州古城的古韵犹存,古街古巷,古桥古亭,每一个角落都透露着岁月的痕迹,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7. 漳州古城的夕阳余晖,映照在古老的建筑上,金黄色的光芒洒满大地,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陶醉在其中。
8. 漳州古城的夜色降临,古巷幽深,古树婆娑,星光点点,仿佛是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卷,让人感受到岁月的静谧。
9. 漳州古城的清晨,晨雾缭绕,古亭古树若隐若现,仿佛是一幅梦幻般的画卷,让人沉醉在宁静的美好之中。
10. 漳州古城的繁华已逝,岁月已老,但它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韵味和魅力,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深沉和厚重。
漳州古城的唯美句子
漳州古城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中心,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以下是漳州古城的唯美句子:
1. 漳州古城,如同一座历史博物馆,记录了漳州的繁华与沧桑。
2. 古城内的青石板路,历经风雨洗礼,仍然历久弥新,散发出浓郁的历史气息。
3. 古城内的古建筑,精美别致,别有一番韵味,让人流连忘返。
4. 古城内的街道,错落有致,古朴典雅,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
5. 古城内的城墙,高大雄伟,曾经是漳州城的主要防御工事,如今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6. 古城内的园林,秀美幽静,清新雅致,让人沉醉其中。
7. 古城内的庙宇,气势恢宏,富丽堂皇,是漳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8. 古城内的石雕,精美绝伦,雕刻精湛,展现了漳州独特的艺术魅力。
9. 古城内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体验文化之美。
10. 古城内的夜景,璀璨夺目,让人心旷神怡,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介绍漳州古城作文
《漳州古城》
哇塞,今天咱就来说说漳州古城。
这漳州古城啊,那可是个有韵味的地儿。
一走进古城,你就能感觉到一种特别的氛围,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
街道两旁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红瓦白墙,充满了历史的气息。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古城里瞎溜达。
走着走着,就看到一家小店,卖着各种特色小吃。
我这人啊,一看到吃的就走不动道儿了。
我凑过去一看,哟呵,有麻糍呢!那一个个麻糍看着白白胖胖的,特别可爱。
我忍不住就买了一个,一口咬下去,那香甜软糯的感觉,真的是太棒了!里面的馅料也特别好吃,甜而不腻。
我站在那街边,一边享受着麻糍的美味,一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感觉生活真美好啊。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麻糍,都能让我感受到古城独特的魅力。
古城里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像那些古老的街道,你能想象曾经有多少人在上面走过吗?还有那些传统的手工艺店,师傅们认真地做着手工,让人
特别敬佩。
在古城里慢慢逛着,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让你感叹生活的多姿多彩。
总之啊,漳州古城就是一个让人去了还想去的地方。
它有着独特的魅力,静静地等待着人们去感受它,去发现它的美好。
以后我肯定还要多去几次,好好体验体验那不一样的风情。
这就是我眼中的漳州古城啦!。
漳州古城的外观介绍作文
《漳州古城,嘿,真有味道!》
咱来说说漳州古城哇,那可真是个特别的地儿。
我记得有一次去漳州古城玩,一走进那,哇哦,就感觉好像穿越了一样。
那些古老的建筑,就像一个个充满故事的老爷爷老奶奶在那静静地待着。
街道不宽不窄,刚刚好,地面是那种有点老旧但又很有感觉的石板路,走在上面还发出“哒哒”的声音,可有意思了。
古城里有好多店铺呢,各种各样的。
有卖小吃的,那香味儿,哎呀妈呀,直往鼻子里钻。
我当时就被一家卖麻糍的给吸引住了,你看那老板熟练地把糯米团子揉啊揉,再裹上满满的馅料,嘿,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我赶紧买了一个尝尝,哇,那口感,软软糯糯的,甜滋滋的,好吃得都要把舌头给吞下去了。
还有那些古色古香的庙宇,红墙黑瓦的,看着特别庄重。
我溜达进去看了看,里面还有人在烧香拜佛呢,可虔诚了。
我也跟着凑了会儿热闹,感受了一下那种庄严的氛围。
古城的人们也都特别热情,不管是店家还是路人,脸上都带着笑容,让你感觉特别亲切。
我在那逛了一整天,都不觉得累,因为每一处都那么吸引人。
等逛得差不多要回去的时候,我回头又看了一眼古城,还是那么有味道,真舍不得走呀。
我想,以后我肯定还会再来的,再来感受这独特的漳州古城。
这就是漳州古城,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值得你也去逛逛哦!。
漳州古城的历史文化介绍1. 漳州古城概述漳州古城,这个坐落在福建省南部的小城,真的是个宝地。
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如果你想体验传统的福建韵味,这里绝对是不二之选。
1.1 古城的历史背景说起漳州古城,那可真有得聊。
早在唐代,漳州就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商贸中心了。
明清时期,这里更是人文荟萃,各种文人雅士都来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别小看这座城市,它可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老牌子呢!1.2 主要景点古城里最出名的就是那些老街和古建筑了。
比如说,曾经的“南门”遗址,那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还有古城墙,走在上面仿佛能听到当年将士们的号角声,真是让人感叹。
2. 漳州古城的文化特色漳州古城不仅有历史,还有文化。
这些文化特色,真是让人一言难尽。
它们就像是那独特的香气,总能引人驻足流连。
2.1 传统手工艺在漳州古城,传统手工艺可是非常有名的。
尤其是那些传统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简直是一件件艺术品。
每一个细节都显示出工匠的精湛技艺,细看之下,简直让人目不转睛。
2.2 地方美食说到漳州的美食,那可真是让人口水直流。
比如著名的“漳州肉脯”,口感酥脆,甜中带咸。
还有“漳州米粉”,细腻的米粉配上浓郁的汤底,简直让人吃了还想再吃。
3. 现代与传统的融合漳州古城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忘与时俱进。
这种古今结合的方式,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3.1 城市建设尽管古城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但它们和现代建筑并没有冲突。
古城的城市规划非常巧妙,既保留了历史的痕迹,又融入了现代的元素,让人感到既熟悉又新鲜。
3.2 文化活动漳州古城常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比如传统的民俗表演和节庆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让游客了解了传统文化,也为古城注入了新的活力。
结语总的来说,漳州古城就像是一部活的历史书,随时准备向你展示它的过去与现在。
无论是那些古老的街道,还是那浓厚的地方风情,都让人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美妙。
希望你有机会亲自去体验这座城市,它绝对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漳州导游词漳州导游词1是中国唯一的滨海火山地质地貌风景旅游区,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前亭镇滨海一带,海陆域规划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景区内有两座神奇的火山岛——林进屿和南碇岛。
林进屿是由火山岩〔玄武岩〕组成的似椭球形岛屿,岛的东南边有一个形成于多万年前的古火山口,东北海滩上则有多达16处的火山喷气口群及几千平方米的铆钉状气孔柱群,构成了国内罕见的古火山岛景观。
南碇岛呈椭球形,整个岛由源于地下70~130公里处的140多万根巨型柱状节理玄武岩组成,是目前世界上拥有最多柱状玄武岩的滨海火山岛,玄武岩石柱高于海平面20~50米,柱体状若梳理整齐的排排黛丝,自崖顶直插入海,雄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堪称世界自然奇观。
景区内十几公里的海岸线上,有崎沙湾、江口湾和后蔡湾三个优质沙滩,清澈的海水、平缓的沙滩、细腻均匀的沙质、保护良好的原生态植被构成了如诗如画的滨海风光。
火山广场园内有火山广场,前面是仿古建筑---水榭长廊,称它为玄武阁。
它是为了纪念漫长地质年代的火山喷发的地球历史而建立的。
它的背景是高耸的香山,坐落在海拔30米的熔岩平台上,是一座火山堆。
大家往东看,这一座古亭是香姑亭,下面有两个水池,一个叫天池,一个叫地池。
不知大家看了这么久是否有注意到为什么在火山堆的旁边还有植物生长呢?许多人都认为火山经过的地方是寸草不生的,可是火山灰地形却给你恰恰相反的答案。
火山灰是火山喷发中细屑的物质,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二氧化碳,所以只要有水和阳光,植物还是可以生长的。
绿色长廊还有独特的园林景观——绿色长廊。
在这里总共种植了600多种奇花,还有各种各样的翠竹,整个园林主要是以木麻黄树,孝顺竹,相思树,彭箕菊为代表,大家可以慢慢欣赏,特别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负氧离子的含量特别的高,有益身心健康,是游客们享受森林浴的好地方。
从绿色长廊往远处眺望,那边的火山地貌景观被称作是“皇后乳”,这位皇后仰卧大地,身形健美,是一个标准的现代女性。
漳州古城的外观介绍作文
《漳州古城,那独特的韵味》
嘿呀,今天我要来给你们讲讲漳州古城!一提到这,我就想起那次我去古城逛的情景。
那天,我走进漳州古城,就好像进入了一个时光隧道。
那古城的大门啊,看起来就特别有年代感,就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默默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沿着街道往前走,两边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那一片片青瓦,那一块块红砖,仿佛都在说:“嘿,我们可有着好多故事呢!”街道是用石板铺成的,走在上面会发出“哒哒”的声音,可有意思啦。
两边的店铺也很有特色,有卖传统小吃的,那香气直往我鼻子里钻,哎呀,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还有卖各种小玩意儿的店铺,我在一家店前都挪不动腿了,那些小玩意儿太有意思了!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棵超级大的榕树,那树干粗得呀,估计得好几个人才能抱过来呢。
它的枝叶繁茂,就像一把巨大的绿伞,给下面的人带来一
片阴凉。
我就在那树下坐了好一会,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感觉时间都慢下来了。
漳州古城的人也特别有趣。
我看到一个阿伯在街边喝茶,那悠闲的样子,真让人羡慕。
还有一群小孩在巷子里追逐嬉戏,笑声传得老远老远。
逛了一天,到了晚上,古城的灯光亮起来了,又是别样的一番景致。
那些灯光照在古老的建筑上,营造出一种特别梦幻的氛围。
哎呀,这就是漳州古城呀,一个充满韵味和故事的地方。
每次想到它,我都好想再去一次,再去感受那里独特的氛围。
下次,我一定还要去细细品味一下这座特别的古城!。
漳州古城宣传语
1. 漳州古城,那可是个宝藏之地啊!就像一个隐藏的奇妙世界,等待着你去探索。
你不想去看看吗?比如在那古老的街道上漫步,感受历史的韵味。
2. 漳州古城,多有魅力呀!简直就是时光留下的璀璨明珠,你还不来领略一番?就像走进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3. 嘿,漳州古城诶!那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它就如同一个充满故事的老人,有好多精彩等你去聆听。
你难道不想去听听吗?比如和街边的老人聊聊过去。
4. 哇塞,漳州古城啊!这是个能让你陶醉其中的地方,像一杯香醇的美酒。
你还不赶紧去品一品?比如尝尝那里的特色小吃。
5. 漳州古城,多有意思呀!好比一个神奇的魔法盒,里面藏着无尽的惊喜。
你不想去打开它吗?就像在某个小巷发现意外的美好。
6. 哎呀,漳州古城哟!是个能让你心灵得到休憩的地方,如同温暖的港湾。
你还不去享受享受?比如在那安静的角落发发呆。
7. 漳州古城,真的很棒诶!就像是一本永远翻不完的精彩书籍,你还不去读一读?比如了解那里独特的风俗文化。
8. 嘿哟,漳州古城呀!绝对是个让你流连忘返的所在,像一个迷人的梦境。
你还不去体验体验?比如参加那里热闹的节日活动。
9. 哇哦,漳州古城!这可是个不可错过的好地方,好比璀璨的星星。
你不想去靠近它吗?比如在夜晚欣赏那美丽的灯光。
10. 漳州古城,超赞的啦!就像一首动听的歌谣,让你沉浸其中。
你还不去感受感受?比如聆听那里传来的悠悠南音。
我的观点结论:漳州古城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无尽的精彩,非常值得大家去探索、去感受、去体验。
福建漳州导游词5篇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包括古火山岛林进屿、牛头山古火山口、南碇岛、鱼鳞石山等。
今天我就带大家去领略一下古火山岛林进屿的特殊地质风貌。
下面是收集推荐的福建漳州导游词,欢迎阅读参考。
福建漳州导游词篇一漳州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毗邻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与台湾隔海相望,是福建最南端的一个地级市,辖一市二区八县,有120个乡、镇、街道。
全市土地面积1.2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8万人,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万人。
漳州始建于公元686年(唐垂拱二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自然人文资源丰富,拥有众多名胜古迹。
全市共有革命史迹和名胜古迹280多处。
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东山关帝庙、龙海慈济宫、华安二宜楼、市区明清石牌坊、漳州文庙大城殿、龙海江东桥、漳浦的赵家堡、诒安堡和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和贵楼、绳武楼。
漳州拥有各具特色的五大旅游资源:以东山、漳州滨海火山地貌国家地质公园为代表的海滨风光秀丽、神奇;以花市一条街、马口花博园为代表的花果园林绚丽、诱人;以土楼、开漳圣迹将军山为代表的文化古迹悠久、灿烂;以虎伯寮国家自然保护区、马洋溪漂流为代表的绿色生态葱郁、怡人;以千年古刹三平寺为代表的宗教朝圣地闻名遐迩。
全市现有国家4A级旅游区2个(东山风动石景区、漳浦天福茶博物院),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漳州滨海火山地貌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华安县、东山县、长泰天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南靖虎伯寮、云霄漳江口红树林),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个(东山风动石——塔屿景区、龙文云洞岩景区、诏安九侯山景区、平和灵通岩景区、漳浦前亭——古雷海湾景区)。
漳州名人荟萃、文化昌盛,古代有陈元光、朱熹、黄道周,近代有林语堂、杨骚、许地山等;漳州的芗剧、潮剧、木偶以及木偶雕刻艺术誉满海内外,剪纸、灯谜、大车鼓舞蹈、木版年画等民间传统艺术丰富多彩。
福建漳州古城景点导游词福建漳州古城景点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千年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芗城旅游。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明清历史街区。
首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历史街区的概况:漳州香港路?台湾路明清历史古街区是闽南传统街区建筑的典型代表作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区域,其范围北至市区中山公园,南到修文路,东到延安南路,西至青年路,包括香港路、台湾路府埕和文庙等,是反映明清时期漳州文化特色最为集中和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占地26公顷。
街区不仅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古街格局和民居特色,而且拥有不少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如“尚书?探花”、“三世宰贰”两座石牌坊和漳州文庙,皆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漳州府衙旧址、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嘉济庙碑、王升祠、比干庙、太平天国侍王府等,均是著名的文化古迹;曾在明代风靡一时、被誉为国内三大著名年画的漳州木版年画,也出在这一街区。
香港路古称南市街,唐时已有,是唐宋至明清时期漳州的城市中轴线。
香港路北段(修文西路―台湾路)长仅100米,但却集中了整条街大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和众多历史建筑。
街区的文物保护单位、民居等历史遗存,是研究闽南建筑史、漳州发展史、闽台文化和商业交流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
由“漳州石牌坊”、“王升祠”、街区小庙和民居建筑所围合成的街道空间,尺度亲切,历史文化气氛浓厚。
台湾路古称府前街,也叫府口街,有“残石牌坊”、“天益寿”、“徐氏家庙”等历史建筑,具有闽南特色和明显的中西合璧风格。
街区内现存有“有大道华洋杂货”、“锦兴漆庄”、“商务印书馆代理处”等老字号,体现了街区的历史变迁。
府埕、文庙片历史街区是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核心。
街区内的始兴北路俗称“府埕”,北面的中山公园是古代漳州府的府衙。
“府埕”两边建筑原为1919年陈炯明主政时建成的“迎宾旅馆”,历史上为漳州传统小吃的荟萃之地,手抓面、干拌面、豆花粉丝、锅边糊、五香、果条、卤面、粽子和三角饼等小吃花样齐全。
漳州古城小作文
我的家乡在福建漳州,这里是个美丽的古城。
漳州古城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南宋,历经明清两
代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布局完整、风貌统一的古城格局,是中
国著名的八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走进漳州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排排古香古色的小巷,小巷里有古色古香的建筑、古色古香的店铺,还有那古色古香的
房子。
小巷里有许多卖小吃的小贩,他们有的推着车叫卖,有的
提着篮子卖菜……小巷里还有许多老人在散步聊天。
漫步在古城中,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建筑物:有四合土楼、
闽南古民居、五虎将楼、关帝庙……其中最有特点就是那七层八
面的古厝。
古厝在漳州古城随处可见。
在漳州古城里还有一条很
长很长的古街:青石古街。
青石古街是由花岗岩铺成,走在上面
滑溜溜的。
古街两旁有许多家商店:有卖小吃的、卖衣服、卖杂货……还有些是卖水果的。
在漳州古城还有一座古老又美丽的桥——金包桥。
它是漳州
古城最古老的桥,也是漳州古城里最大、最雄伟壮观的一座桥。
—— 1 —1 —。
漳州概况导游词【篇一:厦门概况导游词】厦门导游词厦门,地处中国东南沿海,背靠漳州、泉州平原,面对着金门,是一个风姿卓错的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人口131万,面积1565平方公里。
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厦门总是给人这样一种印象:城在海上,海在城上。
来厦门的人经常会感觉自己是进入了一幅明朗开阔的山水画中,车从大桥上过,桥的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大海,各种船只在航行。
这就是厦门。
厦门,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展示在世人眼前是近几百年的事情,但,厦门的历史远不仅于此。
厦门的历史其实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
第一句是“古同安今厦门”。
同安首次设县是在公元282年,距今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第二次设县是在公元933年,从第二次设县到1912年厦门岛及周边诸岛从同安县分出来另设思明县为止,厦门岛及周边诸岛一直都是同安县的组成部分。
1935年,国民政府行政院将思明县改为厦门市,厦门市也因此成为我们福建省设立的第一个市,比省会城市福州还要早建市10年。
新中国成立之后,厦门市行政区域逐步扩大、升级,同安县于是被并入厦门市。
这就是厦门和同安的一个历史关系,接下来,我们来讲讲厦门这个名称的由来,这个由来就跟第二句话有些关系了。
第二句话是“扼台湾之要,为东南之门户”。
这句话点出了厦门在我国历史和现实中军事、交通上的战略地位。
作为福建沿海重要的军事据点,在1394年的时候,当时的明政府为了防御倭寇,加强海防力量,派了江夏侯周德兴到福建沿海构建军事建筑。
而在厦门构建的这座城刚好是位于九龙江的下游,因此那么来到厦门呢,我们除了要对厦门的历史有一个简单的认知,还要知道一下厦门一些基本的东西,比如,厦门的市鸟、市树、市花。
厦门的市鸟可能很多朋友都猜到了,没错,就是白鹭。
厦门岛也称之为鹭岛,据说这是因为第一位到岛上来的人看到岛上有很多白鹭,于是就将这座小岛命名为鹭岛。
白鹭在中国有记录的一共有五种,哪五种呢?非常好记: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中国鹭和岩鹭。
漳州后港古街简介
漳州后港古街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后港路,是一条具有浓郁的闽南特色的古街。
这里的建筑、文化和历史均为闽南文化土壤的精华,是漳州历史文化名街之一。
漳州后港古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这条街道便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随着时
间的推移,后港古街的建筑逐渐演变,呈现出现在的形态。
这里闽南式的木雕建筑与灰瓦
青砖相映成趣,是闽南建筑风格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漫步在幽静的石板路上,会发现许多古老的建筑,其中不乏一些非常有名的建筑,比
如沙角楼和木雕马首碑。
沙角楼是一栋明代建筑,是漳州市四大古楼之一,是后港古街的
标志性建筑。
这座楼高20多米,由木材和砖头构成,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展览馆。
另外,这里的木雕马首碑也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建筑,它是明朝的文化遗产,有着浓郁的宋代
风格,非常漂亮。
此外,在后港古街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小吃店,比如出名的清明果子、烤芋头、花生糖、荔枝肉等等,这些小吃传承了漳州的特色美食,是必尝的美食。
后港古街并不是一个很大的街道,它珍藏着最有生命力的历史建筑,也是闽南地区最
具特色的文化景观之一。
尤其是在春节等传统节日,这里的历史气息和浓郁的民俗活动更
是让它闻名全国。
在后港古街上走走,感受一下这里的丰富文化气息,是一种很好的领略
历史与文化的方式。
总之,漳州后港古街不仅是一个保留着古老历史的古街道,更是一个结合了历史文化、民俗传统、美食特色等多种元素的旅游景点,它为游客提供了一次与闽南文化亲密接触的
机会。
漳州的历史文化和典故漳州,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沿海,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以下是漳州的历史文化和典故的详细介绍。
一、历史文化漳州古城:漳州古城是漳州的历史文化中心,也是福建省内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城池之一。
古城内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如古老的街巷、庙宇、祠堂、民居等。
这里曾经是漳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城内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商店和手工艺品店,出售当地特色商品和手工艺品。
云洞岩:云洞岩位于漳州市区东北部,因其岩石上有个天然洞穴而得名。
这里曾是古代文人墨客喜爱的山水田园,留下了许多诗文和题刻。
云洞岩以奇特的地貌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天宝玉尊宫:天宝玉尊宫位于漳州市龙文区,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古建筑。
宫内供奉着玉皇大帝和众神祇,是漳州民间信仰的重要场所之一。
这里保留了许多古代建筑风格和传统工艺,如木雕、石雕、砖雕等。
二、典故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成功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将领,他曾在漳州建立起强大的海军力量,并成功收复了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
郑成功在台湾建立起了明朝政权,维护了中国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漳州人民的骄傲。
陈元光开漳:唐朝时期,陈元光在漳州建立了“唐乐”,推广中原文化和技术,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陈元光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平定了当地的叛乱,维护了社会稳定。
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陈元光开漳”,是漳州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朱熹讲学: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朱熹曾在漳州讲学,传播了他的思想体系。
朱熹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在漳州的讲学活动也成为了漳州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甘蔗“倒种”的传说:在漳州的华安县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的是甘蔗可以“倒种”。
传说中,一位农夫发现甘蔗可以倒着种,这一发现让当地的甘蔗种植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这个传说不仅展示了漳州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成为了当地文化的一部分。
古镇导游词(通用16篇)古镇篇1水碓主要由水轮、传动轴、扳头、碓杆、碓头和碓坑等部分组成。
水轮下面是排水沟,设闸板来控制水流,水轮在转动过程中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到同步运动的扳头,扳头与碓杆的一头相搭,依靠其下压力量将碓杆扳起。
扳头随水轮轴转动,将碓杆扳至一定高度后与之脱离,碓杆前端则自由下落,顶端的碓嘴落入碓坑,靠由重力作用所引起的冲击力将碓坑内的瓷石击碎。
碓杆和碓头均为木制,碓嘴是套在碓头下端的,由河石制成,重约10公斤。
碓臼四壁的外面三方都用石块垂直砌成,而里面一方用的是栗木板斜打入土中。
木材比石材容易发生振动,碓嘴上下运动成弧线形总是向碓臼里面一方拨动石块,每舂下一次,里面一方的石块受到了反作用力,向碓臼中心推一下,就这样使石块上下翻动,最后全部被舂细。
将瓷石舂成粉状大约需要12小时,陶工们称之为“熟土”。
通常一天可以出两次熟土。
我们还可以看到传动轴非常长,于是陶工们只要在传动轴的中间用木架控制,可是木架和传动轴长期摩擦会摩擦生火,于是在用上面的竹子从水轮处引水长期滴在木架和传动轴接触的地方,一为了降温,二为了加强润滑度。
这整个工序溶合了水利动力学、机械学、力学、液体力学和陶瓷工艺学等诸多学科巧妙结合的产物,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当时陶工们的聪明智慧。
古镇导游词篇2同里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
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
同里距苏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
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
同里连同周庄、甪直三个江南水乡古镇也已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名单。
神秀的翠竹。
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中庭与右园有“退闲小筑、云烟锁月”月洞门相通,园内有“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漫游其间,步移景异。
退思园尽管只占9.8亩地,但园内亭台楼阁、廊船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且建筑尺度适宜,花木水石布局得体,既小巧玲珑,又朴实无华。
2023福建漳州古城景点导游词2023福建漳州古城景点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漳州明清历史街区参观游玩。
我是导游洪诗,大家可以叫我小洪。
今天就由小洪我来带大家领略古城之美。
首先我们所在的位置是青年路,现在我们向南走,来到了青年路和芳华横路的交叉口。
我们先往右边走,先去参观一下比干庙,也就是林氏宗祠。
游客们请小心脚下。
林氏宗祠始建年代不晚于宋代,因清末曾修建过,所以带有清式建筑的痕迹。
宗祠南临洋老巷,北接振成巷,祠中供奉林氏始祖比干,是漳邑林氏祭祖之所。
台湾著名的雾峰林家和板桥林家都是来自漳州,都以漳州比干庙,也就是林氏宗祠,为共同的祖祠,是漳台林姓血脉相连的见证,它也是我省为数不多的一座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的古建文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游客们请往这走。
宗祠前后进已废,现存中进四方正殿,面积430平方米,坐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红色筒瓦,下檐不围合,并留有回廊的'痕迹,可见原来的规模还是挺大的。
前宗祠内仍高挂着多块明清时候状元、探花的牌匾,林震、林钎、林士章均高挂其上。
正殿两边厢房各有十几间书屋,以前的时候各区林氏考生都可以来这里住宿读书作文。
林氏宗祠记录着林氏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
作为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好的,现在请各位游客往我们来时的路往回走,继续在青年路往南走。
在这条路上呢,我们可以看到沿路的民居很有特色,他们的大门外还有一个小门,这是为了平时方便进出而设计的。
在后面我们还会看到很多户人家也是做了这种大小门。
来,各位游客看这里有个石碑。
这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嘉济庙碑,位于青年路108号,是由崇祯年间东阁大学士林钎撰文,布衣书法家李宓书丹。
由于年代久远,稀间仍可见大家之作。
嘉济庙碑拓本流传甚广,过去凡是到漳州任官的,几乎都要购一两份该碑拓本,作为珍贵礼物赠送亲友。
走入108号,两个刻字的石柱屹立深井两边,字体也尤为飘逸。
漳州明清古街导游词篇一:漳州古城讲解词漳州古城讲解词姓名:洪诗专业:商学院13旅教学号:1312130108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漳州明清历史街区参观游玩。
我是导游洪诗,大家可以叫我小洪。
今天就由小洪我来带大家领略古城之美。
首先我们所在的位置是青年路,现在我们向南走,来到了青年路和芳华横路的交叉口。
我们先往右边走,先去参观一下比干庙,也就是林氏宗祠。
游客们请小心脚下。
林氏宗祠始建年代不晚于宋代,因清末曾修建过,所以带有清式建筑的痕迹。
宗祠南临洋老巷,北接振成巷,祠中供奉林氏始祖比干,是漳邑林氏祭祖之所。
台湾著名的雾峰林家和板桥林家都是来自漳州,都以漳州比干庙,也就是林氏宗祠,为共同的祖祠,是漳台林姓血脉相连的见证,它也是我省为数不多的一座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的古建文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游客们请往这走。
宗祠前后进已废,现存中进四方正殿,面积430平方米,坐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红色筒瓦,下檐不围合,并留有回廊的痕迹,可见原来的规模还是挺大的。
文革前宗祠内仍高挂着多块明清时候状元、探花的牌匾,林震、林钎、林士章均高挂其上。
正殿两边厢房各有十几间书屋,以前的时候各区林氏考生都可以来这里住宿读书作文。
林氏宗祠记录着林氏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
作为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好的,现在请各位游客往我们来时的路往回走,继续在青年路往南走。
在这条路上呢,我们可以看到沿路的民居很有特色,他们的大门外还有一个小门,这是为了平时方便进出而设计的。
在后面我们还会看到很多户人家也是做了这种大小门。
来,各位游客看这里有个石碑。
这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嘉济庙碑,位于青年路108号,是由崇祯年间东阁大学士林钎撰文,布衣书法家李宓书丹。
由于年代久远,稀间仍可见大家之作。
嘉济庙碑拓本流传甚广,过去凡是到漳州任官的,几乎都要购一两份该碑拓本,作为珍贵礼物赠送亲友。
走入108号,两个刻字的石柱屹立深井两边,字体也尤为飘逸。
如今嘉济庙不在,只留下了这一对石柱。
好了,我们继续往前。
趁这段走路的时间,请允许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咱们漳州明清历史街区。
漳州明清历史街区位于台湾路和香港路一带,是反映明清时期漳州文化特色最为集中和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占地26公顷,几乎有26个足球场的大小,街区不仅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古街格局和民居特色,而且拥有不少知名度较高的旅游资源,比如说“尚书?探花”、“三世宰贰”两座石牌坊和漳州文庙,这两个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嘉济庙碑,就是我们刚刚走过的,还有漳州府衙旧址、王升祠、比干庙、太平天国侍王府等,都是著名的文化古迹;曾在明代风靡一时、被誉为国内三大著名年画的漳州木版年画,也出在这一街区。
街区完整地保存了骑楼式店面、中西合璧式建筑、闽南风格民居等三大类古民居建筑,现存有罗厝巷、台湾路94号等历史建筑以及“天益寿”老药铺、大同文具店等沿街老字号店铺招牌二十余处。
接下来我们从修文西路往东走,就到了我们今天主要的景点聚集地——香港路。
站在这里我们首先可以看见的是远处有两座石牌坊。
这两座石牌坊都建于明代年间,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距离我们较近的是“尚书坊”,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也就是1605年,是为明代嘉靖年间的探花林士章所建。
林士章,福建漳浦人,嘉靖探花,任南京礼部尚书和国史副总裁。
尚书相当于现中宣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长。
清代有国史馆总裁,掌修国史,副总裁就是总裁的副手啦。
林士章为人正直,知书达理,深得皇上信任并赐给三间五楼十二柱式石牌坊一座,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座。
坊宽8米,高11米,南北向,正楼牌匾两面分别镌刻楷体巨字“尚书”和“探花”。
巨字的下方还有一排字,写着“赐进士及第资政大夫,南京礼部尚书,前礼部左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国史副总裁,两京国子监祭酒林士章。
”好的,游客们请往我的左手上方看,那里是不是有几只旗帜。
游客们请猜猜看那是个什么地方呢?是的,那就是一座庙——伽蓝庙,是全国最小的空中庙宇,建在二楼,需要从后面的楼梯上去,里面的面积不超过五平方米。
为了各位游客的安全着想,我们就不上去了,在下面看看就好。
庙里供奉的伽蓝爷,有其独特之处:即头上戴着一顶官帽。
坊间传说:明代修建小庙旁边石牌坊时,不知怎么回事总是摇晃立不稳,县令十分着急,忙到小庙烧香,随手把官帽戴到伽蓝爷头上,随后牌坊便稳如泰山。
数百年来,小庙里的伽蓝爷俯视着古街的沧桑风云,默默地保佑着一方平安。
伽蓝是梵语僧伽蓝摩音译的略称,指佛寺,也指佛寺护法神。
经过这可爱的小庙之后,就到了第二座石牌坊了。
大家请看上面的字,认得出来吗?是的,就是“两京扬历”,大家再看牌坊另外一面的字,“三世宰贰”。
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呢?这还要从这牌坊是为谁而立说起。
明代时期,漳州有一户人家祖孙三代都很有成就,这三个人便是祖父蒋相、父亲蒋玉山及儿子蒋梦育。
其中蒋梦育的成就最高,他是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曾在漳州结玄云诗社,被称为漳州七子之一。
这“三世宰贰坊”便是为纪念这祖孙三人的功绩而建的。
这“三世宰贰”的意思就是意为三代出了二位高官,“两京扬历”则意为在北京、南京两地经历多名气大坊宽8.09米,高11米,以圆雕四力士置正楼顶部四角支撑坊顶。
走过这“三世宰贰坊”后我们向右拐,向东走。
这条路便是台湾路。
台湾路两侧有民初传统的红瓦双坡顶、挑檐砖木结构建筑,有古典窗拱、柱式的西洋建筑,均为非骑楼形式。
建筑上字号牌匾依旧。
老街上商铺鳞次栉比,是商业闹市主体. 在府埕片区有闽南风格的罗厝、刘厝、徐氏家庙等五大民居。
大家请看我的右手边的这条小巷子,不要小看这巷子小,从这进去后可别有洞天。
没错,有人讲对了,这里面就是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
让我们走进去瞧一瞧吧。
漳州灯谜,起源于唐,盛行于明清。
1981年5月,漳州灯谜协会成立,系国内首家灯谜协会。
1989年元宵,漳州首届中华灯谜艺术节成功举办,开创了海峡两岸谜学交流的先河。
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创建于1992年春,1999年由芗城区文化馆迁至威震阁,被誉为“中华谜史第一馆”。
好了现在大家可以进去随意观看,二十分钟后我们在大门集合。
从博物馆出来后,前面有一家药店要向大家介绍。
为什么要介绍这家药店呢?大家请看,“天益寿药店”,“百年老店”,“诚信守实”。
没错,这就是一家创立超过百年的药店。
旧称天益寿药局,位于台湾路141号,始建于清朝末年,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是漳州最著名的百年老店,已被载入“中国老字号药店”。
天益寿药局是由来自漳浦的陈锦畴创立,兴盛于第二代掌门人陈庭俊,其创新研制的“十金”、“八珍”、“宝婴散”等一系列中成药,药效显著而名震一时。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往前走。
这里有个交叉口,在我的右手边的这条路叫始兴北路,旧称府埕,不要小看这南北走向短短的宽敞大路,这是古代府衙门口专门迎送各地上下轿、马的官员的“礼仪广场”。
路的对面就是绿意盎然的中山公园,也就是当年漳州古府衙的所在地。
然后大家请看我的左手边这条路,叫始兴南路,是一条完全由石板砌成的道路,也是漳州市区唯一现存的石板路。
我们就走这条路过去吧。
游客们请小心脚下,石板路比较难走,大家注意不要绊倒了。
出了始兴南路,就到了修文西路。
是的我们刚刚也是在这条路上走了一段,就在我们的后方,接下来我们往前走,可以看到前方又有两座牌坊。
离我们较近的牌坊上写着“道冠古今”,意思是说人的主张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
后面的牌坊上写着“德配天地”,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指道德可与天地匹配。
两座牌坊中间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漳州文庙了。
不过在参观文庙前,我们先拐进我的左手边这条小路。
这条小路有个很特别的名字,叫做龙眼营。
是不是听起来有点拗口呢?是的,这是一个古街名,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龙眼营,南接南市场,北至修文西路,门牌共145号。
由于时代的变迁,朝代政权的更迭,漳州城区很多地名、街名,自古至今不知已经被改了多少回了,只有这龙眼营一直保留着,只是在文革期间被短暂地改为文武路。
龙眼营古称“龙骇瀛”,相传这个地方有条河沟,河沟上有座桥,称“龙骇瀛桥”,这座桥是漳州“七阴八阳”中阳桥的第四座,眼营是漳州最古老的街名,宋代就称为龙骇瀛。
初闻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以为这里是因盛产龙眼而得名。
其实”龙眼营”与龙眼无关。
据明弘治黄仲昭《八闽通志》说到漳州龙骇瀛桥在宋淳熙四年,也就是1177年时,桥下出现河水汹涌而起现象,当时的人们认为有龙在水下挥舞奋跃,因此,《宋志》说“龙奋其下”,故名龙骇瀛。
这就是龙骇瀛名称的由来了。
自起名到现在已有835年的历史了。
龙眼营与龙骇瀛只是谐音而已,称谓是一致的,也许漳州盛产龙眼,到处都是龙眼树,所以叫龙眼营比较顺口,称作龙眼营始见于康熙《县志》,到现在已有300多年了。
龙眼营的最深处有一座通元庙,也称太平天国侍王府。
据考证,1864年10月14日,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率余部攻占漳州后,其据点就安在漳州最古老的街道之一龙眼营上的寺庙“通元庙”,也就是我们眼前的这座庙。
相传李世贤曾经就住在这庙后殿的二楼上,次年5月撤出漳州。
正因为这段历史,通元庙也被人称为“侍王府”。
通元庙建于明朝,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天井带两廊。
正殿主祀广惠尊王、谢府四位元帅,以及开漳圣王陈元光、观音菩萨。
后殿有天井,殿左右两室。
通元庙上悬“威镇南漳”匾额,两边石柱镌有对联曰:“德泽攸垂咸传固始,显灵如在永庇通元”。
好的现在请游客们往回走,接下来我们将要参观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漳州文庙。
在到达文庙前的这小段路程,请允许我介绍一下。
漳州文庙始建于宋庆历四年,也就是1044年,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修文西路,是我国四大孔庙之一,也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朱熹、郑成功、黄道周都曾到此庙祭祀孔子。
漳州文庙坐北朝南,现有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
整个文庙悉仍旧制,较完整地保留了闽南古代木结构的建筑特点,并融入了北方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研究我国东南沿海古代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好的,我们现在到达了漳州文庙大成殿,让我们进去感受一下文庙的风采吧。
各位游客请看,大成殿前伫立的孔子雕像,仁爱的神情充满了儒学关怀。
“仁”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同时也是一个哲学范畴,意即人与人之间应该构建的一种和谐关系。
前来文庙祭孔的民众,多半也是怀着这种儒学的人文关怀而来。
雕像与建筑的完美契合,让文庙多增了一份艺术韵味。
文庙中原有的古代建筑物,如明伦堂、泮池、棂星门等已毁,现大门以内中轴线上依次为戟门、丹墀、月台、大成殿,两旁为东西两庑及敬一亭等。
戟门面阔九间,进深二间。
东西两庑面阔各八间,进深各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