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频rfid蓝牙读写器
- 格式:pdf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5
常用的RFID标签可以分成低频高频超高频有源一、低频(从125KHz到134KHz)其实RFID技术首先在低频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该频率主要是通过电感耦合的方式进行工作,也就是在读写器线圈和RFID标签线圈间存在着变压器耦合作用。
通过读写器交变场的作用在天线中感应的电压被整流,可作供电电压使用。
磁场区域能够很好的被定义,但是场强下降的太快。
特性:1、工作在低频的读卡器的一般工作频率从120KHz到134KHz,TI 的工作频率为134.2KHz。
该频段的波长大约为2500m。
2、除了金属材料影响外,一般低频能够穿过任意材料的物品而不降低它的读取距离。
3、工作在低频的读写器在全球没有任何特殊的许可限制。
4、低频产品有不同的封装形式。
好的封装形式就是价格太贵,但是有1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5、虽然该频率的磁场区域下降很快,但是能够产生相对均匀的读写区域。
6、相对于其他频段的RFID读写器,该频段数据传输速度比较慢。
7、读卡器的价格相对与其他频段来说要贵。
主要应用:1、畜牧业动物的管理系统》》》一般用耳标形式2、汽车防盗和无钥匙开门系统的应用》》》》一般标签做到系统里3、马拉松赛跑系统的应用》》》一般用手环或脚环4、自动停车场收费和车辆管理系统》》》一般用卡片式的5、自动加油系统的应用》》》》一般标签做到系统里6、酒店门锁系统的应用》》》》一般标签做到系统里7、门禁和安全管理系统》》》》一般用卡片式的符合的国际标准:a) ISO 11784 RFID畜牧业的应用-编码结构b) ISO 11785 RFID畜牧业的应用-技术理论c) ISO 14223-1 RFID畜牧业的应用-空气接口d) ISO 14223-2 RFID畜牧业的应用-协议定义e) ISO 18000-2 定义低频的物理层、防冲撞和通讯协议f) DIN 30745 主要是欧洲对垃圾管理应用定义的标准二、高频(工作频率为13。
56MHz)在该频率的读卡器不再需要线圈进行绕制,可以通过蚀刻印刷的方式制作天线。
125KHz RFID读写器的FSK解调器设计很多工作在125KHz载波频率的RFID芯片,如Microchip公司的MCRF200、MCRF250以及Atmel公司的e5551、T5557等都可以将其调制方式设置为FSK方式。
若芯片设置为FSK调制方式,那么读写器(PCD)必须具有FSK解调电路。
FSK解调电路将FSK调制信号解调为NRZ码。
本文给出一种FSK解调电路,该电路的特点是电路简单可靠,很适宜PCD中应用。
FSK调制工作在125KHz的RFID的FSK调制方式都很相似,图1给出了一种FSK调制方式的波形图。
从图中可见,此时数据速率为:载波频率fc/40=125K/40=3125bps,在进行FSK调制后,数据0是频率为fc/8的方波,即f0 = fc/8;而数据1是频率为fc/5的方波,即f1= fc/5。
经FSK调制后的传送数据,通过负载调制方式传送到PCD,图1中也给出了射频波形,载波的调制是采用调幅。
F SK解调PCD经载波解调(通常采用包络检波)、放大滤波和脉冲成形电路后,得到FSK 调制信号。
FSK解调电路完成将FSK调制信号恢复为NRZ码。
FSK解调实现方法较多,本文介绍的一种FSK解调电路示于图2,该电路简单方便,可以很好地完成FSK解调。
图2所示电路工作原理如下:触发器D1将输入FSK信号变成窄脉冲,即Q为高时,FSK上跳沿将Q端置高,但由于此时Q为低,故CL端为低,又使Q端回到低电平。
Q端的该脉冲使十进计数器4017复零并重新计数。
4017计数器对125KHz时钟计数, 由于数据宽为40/fc=40Tc(Tc为载波周期),若为数据0,FSK方波周期T0=8Tc。
当计至第7个时钟数时,Q7输出为高,使CLKen(CLK使能端)为高,计数器不再计第8个时钟,此时Q7为高,当触发器D1的Q输出端在下一个FSK波形上跳时,触发器D2的Q端输出为低。
FSK波形上跳同时也将计数器复零并重新计数。
超高频RFID天线设计技术研究王宜菲【摘要】在RFID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读写距离,影响读写距离的重要参数则是读写器天线和标签天线的设计.天线设计是RFI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设计的关键部分,设计出合适的天线是确保系统正常通信的前提.从近场耦合天线的理论分析着手,通过实际RFID项目中的总结,结合实际RFID系统天线设计所需主要考虑的物理参量,并根据这些参量确定设计步骤.%In RFID system, the key index is the readable distance.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that affect the reading distance is those of RFID reader antenna and tag antenna performance. Antenna design is the key part of RFID system design. Designing an appropriate antenna is the precondition of insuring the normal communication. Proceeding from the theory of near field coupling,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which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RFID design were designed.【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年(卷),期】2012(035)011【总页数】3页(P113-114,119)【关键词】RFID技术;阅读器天线;RFID电子标签天线;天线设计【作者】王宜菲【作者单位】69036部队,新疆库尔勒8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827-340 引言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的应用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空军飞机使用的敌我飞机识别系统。
rfid自动读卡实验报告RFID 自动读卡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射频识别(RFID)技术因其非接触式、快速读取、大容量存储等优点,在物流、仓储、零售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 RFID 自动读卡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进行了本次实验。
二、实验目的1、熟悉 RFID 自动读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测试不同类型和参数的 RFID 标签在自动读卡中的性能表现。
3、研究读卡距离、角度、障碍物等因素对读卡成功率的影响。
4、分析系统的读取速度和准确性,评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RFID 读写器:选用了品牌型号读写器,支持多种频段和协议,具有较高的读取灵敏度和稳定性。
2、 RFID 标签:准备了不同类型(如无源标签、有源标签)、不同频率(如低频、高频、超高频)和不同存储容量的标签。
3、测试平台:搭建了一个固定的测试平台,包括支架、导轨、旋转台等,用于控制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角度。
4、障碍物:使用了不同材质(如金属、塑料、木材)和不同厚度的障碍物,模拟实际应用中的干扰情况。
5、计算机:用于连接读写器,运行测试软件和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步骤1、系统连接与设置将 RFID 读写器通过 USB 接口连接到计算机,并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和软件。
在软件中设置读写器的工作参数,如频率、功率、编码方式等。
2、标签初始化对准备的不同类型的标签进行初始化,写入唯一标识符和相关数据。
确保标签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读卡距离测试将标签固定在测试平台的导轨上,逐渐远离读写器,每次移动一定距离(如 10cm),直到读写器无法读取标签。
记录每次移动后的读卡距离,并计算平均读卡距离。
4、读卡角度测试将标签固定在旋转台上,以一定的角度间隔(如 15°)旋转标签,记录不同角度下的读卡成功率。
分析读卡角度对读取效果的影响。
5、障碍物测试在标签与读写器之间放置不同材质和厚度的障碍物,记录读卡成功率的变化。
什么是RFID主要包括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应用关键技术两方面[1],其中RFID产业化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标签芯片设计与制造:例如低本钱、低功耗的RFID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适合标签芯片实现的新型存储技术,防冲突算法及电路实现技术,芯片平安技术,以及标签芯片与传感器的集成技术等。
天线设计与制造:例如标签天线匹配技术,针对不同应用对象的RFID 标签天线结构优化技术,多标签天线优化分布技术,片上天线技术,读写器智能波束扫描天线阵技术,以及RFID标签天线设计仿真软件等。
RFID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例如基于低温热压的封装工艺,精密机构设计优化,多物理量检测与控制,高速高精运动控制,装备故障自诊断与修复,以及在线检测技术等。
RFID标签集成:例如芯片与天线及所附着的特殊材料介质三者之间的匹配技术,标签加工过程中的一致性技术等。
读写器设计:例如密集读写器技术,抗干扰技术,低本钱小型化读写器集成技术,以及读写器平安认证技术等。
RFID应用关键技术主要包括:RFID应用体系架构:例如RFID应用系统中各种软硬件和数据的接口技术及效劳技术等。
RFID系统集成与数据管理:例如RFID与无线通信、传感网络、信息平安、工业控制等的集成技术,RFID应用系统中间件技术,海量RFID信息资源的组织、存储、管理、交换、分发、数据处理和跨平台计算技术等。
RFID公共效劳体系:提供支持RFID社会性应用的根底效劳体系的认证、注册、编码管理、多编码体系映射、编码解析、检索与跟踪等技术与效劳。
RFID检测技术与标准:例如面向不同行业应用的RFID标签及相关产品物理特性和性能一致性检测技术与标准,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空中接口一致性检测技术与标准,以及系统解决方案综合性检测技术与标准等。
什么是RFID技术?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UHF)和低频(LF) 高频(HF)的对比一.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UHF):超高频的射频标签简称为微波射频标签UHF及微波频段的RFID一般采用电磁发射原理工作频率:超高频(902MHz~928MHz)符合标准:EPC C1G2(ISO 18000-6C)可用数据区:240位EPC码标签识别符:(TID)64位工作模式:可读写天线极化:线极化()1. 超高频标签的阅读距离大,可达10米以上。
2. 超高频作用范围广,现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都是采用超高频电子标签技术。
3. 传送数据速度快,每秒可达单标签读取速率170张/秒(EPC C1G2标签)4. 标签存贮数据量大。
5. 超高频电子标签灵活性强,轻易就可以识别得到。
6. 有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读取大量的电子标签。
7. 防冲突机制,适合于多标签读取,单次可批量读取多个电子标签。
8. 电子标签的天线一般是长条和标签状。
天线有线性和圆极化两种设计,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9. 数据保存时间>10年。
10. 手持读写器可对超高频电子标签进行读写操作。
11. 手持读写器可对超高频电子标签进行批量操作。
12. 手持读写器带CE操作系统,读取超高频电子标签数据时,可通过WIFI、GPRS实时上传至后台数据库。
13. 手持读写器相当一台PDA电脑,通过读取超高频电子标签数据,可在手持读写器完成读及写动作,且可在手持读写器即时查询标签数据。
(如厂家信息、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等等)14. 超高频电子标签具有全球唯一的ID号,安全保密性强,不易被破解。
15. 智能控制;高可靠性;高保密性;易操作;方便查询;读写性能更加完善。
二.低频(LF)和高频(HF):低频(LF)和高频(HF)频段RFID电子标签一般采用电磁耦合原理高频典型工作频率为13.56MHz。
该频段的射频标签,因其工作原理与低频标签完全相同,即采用电感耦合方式工作,所以宜将其归为低频标签类中。
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设计题目:基于射频卡的电度表控制系统院、系:自动化姓名:隋宇指导教师:钟老师系主任:2012年 5 月RFID卡的设计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卡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射频识别卡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接触式IC卡,成为智能卡领域的新潮流。
研究、开发射频识别卡的读写技术与读写设备,对其推广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近几年来,非接触式射频卡的高度安全保密性和使用简单等特点,使之在各领域的应用中异军突起,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与传统的接触式卡相比,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开发的非接触式识别器,无论在系统寿命、防监听、防解密等性能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为此,本文给出了利用ATMEGA16、MF-RC500、Mifare卡来构建非接触式读写器。
论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的历史、进程、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及对未来的展望;还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相对与传统技术的优点;提出了毕业设计的内容和论文结构;其次介绍了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所采用的射频芯片和射频卡的内部结构,系统的分析讨论了射频识别技术在各个频段的应用及对比;再次给出了一个实用的设计方案,论述了设计思路以及硬件、软件的设计过程;最后根据仿真结果做出总结论述,并提出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射频技术,智能卡,应答器,RC500RADIO FRIQUENCY IDENTIFICATION CARDREADER DESIGN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mart cards are now very poplar in our lif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card is becoming a new fashion in the application field of smart card, replacing the traditional contacting IC card. So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technology of RFID Card and develop the read and write device of RFID card for its generalization. In the last few years, non-contact radio frequency cards high security secrecy and use simple and so on characteristics, causes it to be sudden appearance in various domains application,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is very broad. With the traditional contact card compared, using radio frequency recognition technique development non-contact recognizer, regardless in performance and so on system life, against monitor, against decipher has the very big superiorit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gave using ATMEGA16, MF-RC500, the Mifare card has constructed the non-contact reader-writer.Firs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history,the course, the using in the every walk of life and the future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detailedly.And introducing the merit of th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relative to the traditional technology,and then bring forward the content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graduation project. Second, this article includes the operational principle of th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system ,and includes the radio frequency chip and the inner structure of radio card which are used in th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system. Afterward, we discuss and analyse th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n various bands of the application and contrast. Third, it gives a practical design, as well as ideas on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software and the hardware. Finally, it shows the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production and the final test results and advances some problems which need us to resolve.Key words: RFID,Mifare card,PICC,RC500目录摘要IAbstract II第 1 章绪论- 1 -1.1 射频技术发展及对未来的展望- 1 -1.1.1 物流管理- 2 -1.1.2 商品防伪- 3 -1.1.3 门禁- 3 -1.1.4 军事领域- 3 -1.2 射频设别技术的优点- 4 -1.3 本文工作及论文结构- 4 -RFID系第2 章统方案的工作原理及分析选择- 6 -2.1 工作原理- 6 -2.1.1 射频芯片的内部结构介绍- 7 -2.2 方案分析与选择- 8 -2.2.1 各方案的列举- 8 -2.2.2 各方案的比较讨论- 11 -2.3 芯片选择及介绍- 13 -2.3.1ATMEGA16单片机介绍- 13 -2.3.2MF-RC500介绍- 15 -3.硬件电路设计- 17 -3.1 MF-RC500系统结构- 17 -3.1.1稳压电路- 17 -3.1.2 单片机与RC500连接- 18 -3.2 天线设计- 19 -3.2.1 品质因子计算- 21 -3.3显示电路设计- 23 -3.3.1 显示电路工作原理- 23 -3.3.2LED的工作原理- 24 -4.软件程序部分- 26 -4.1 软件操作流程- 26 -4.1.1 对MF-RC500的操作流程- 26 -4.1.2 对M1卡的操作流程- 27 -4.2 显示电路的软件程序- 28 -4.3 软件程序流程图- 29 -结论30致谢31参考文献321.绪论射频识别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整合射频识别以及IC卡技术开发出来的非接触是IC卡技术不仅使用寿命更长,且它的双向通信速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文了解什么是RFID射频识别技术和其原理应用什么是RFID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进行自动识别的技术,可以用来跟踪和识别物品、人员或动物等。
RFID系统由读写器和标签组成,其中标签包含一个芯片和一个天线,可以在不需要物理接触的情况下与读写器进行通信。
射频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零售、制造、物流、医疗保健、农业和安全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优点和局限性。
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RFID技术是通过射频信号进行自动识别的技术。
RFID系统由读写器和标签组成,其中标签包含一个芯片和一个天线。
读写器通过发送无线电波信号激活标签芯片中的电路,这使得标签芯片可以向读写器发送响应信号。
响应信号包含有关标签的唯一标识符和其他有用的信息。
RFID标签可以分为被动式标签和主动式标签。
被动式标签没有内置电池,而是通过接收读写器发出的信号来激活自身并传输数据。
主动式标签则内置了电池,可以主动发送信号进行通信。
RFID技术有许多不同的频率范围,包括低频、高频和超高频。
不同的频率范围具有不同的性能特征和应用场景。
低频RFID标签的传输范围较短,但具有更高的抗干扰性能;高频RFID标签的传输范围更远,但受干扰较大;超高频RFID标签的传输范围更广,但传输速度较慢。
选择不同频率的RFID技术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要求。
射频识别技术有什么作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基于无线电技术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可以实现物品或者生物的自动识别和跟踪,以及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RFID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生产制造、运输物流、金融支付、人员管理、动物追踪等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RFID技术的作用。
提高物流效率和管理水平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物流中的货物进行实时跟踪和管理,从而提高物流效率和管理水平。
通过RFID标签,可以实现货物的自动识别和实时监控,同时还可以提高货物的安全性和减少货损率。
1、Rfid设备分类(rfid设备有哪些)?对于一些初入物联网行业的人员来说,能够快速的了解物联网行业的相关产品信息,是非常急迫的想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关于rfid 相关的产品信息,你们的心情我是很了解,下面是我作为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整理了一些关于Rfid设备的一些信息,希望可以对需要的人士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给予建议。
RFID技术,概念: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Rfid设备的分类:电子标签、读写器、天线、pda手持终端四大类;具体分类如下:(1)电子标签:珠宝标签、超高频PCB抗金属标签、纽扣标签、纽扣标签UHF、rfid电子标签、不干胶标签、nfc标签;(2)读写器:紫钺M204UHF读写器、R204读写器、M201z四口读写器、紫钺科技 UHF RFID发卡机、rfid读写器、ic读写器、超高频读写器、蓝牙读写器、m1读写器、芯片卡读写器;(3)天线:紫钺远扬天线、S9025P Mini RFID Panel Antenna、LAIRD 远场天线、CS-777 Brickyard™近场天线、IPJ-A0303-000 Mini-Guardrail ILT Antenna Datasheet、IPJ-A0402-USA Guardwall ILT Antenna Datasheet、rfid超高频天线、gsm天线、定向天线;(4)pda手持终端:物联网安卓手持终端(iPDA)、ZY-309 三防工业平板终端设备、pda安卓、pda手持终端、pda掌上电脑、安卓手持pdapda 、winceandroid pda、智联pda、hp pda;以上仅是个人观点,希望自己的整理可以对需要的人有所帮助!。
江苏探感:超高频902~928MHz畜牧追溯管理系统方案背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和发展,RFID技术逐渐应用于现代化的畜牧业养殖中。
目前中低频段应用于畜牧业养殖的识别系统,由于识读距离短,最远达1 m左右,这样的距离对于大规模随意活动的猪牛羊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远的识读距离才能达到实时、准确的监测和管理目的。
江苏探感推出的超高频902~928MHz畜牧追溯管理解决方案,是在现有RFID技术上,结合多年的畜牧养殖实施经验,采用超高频电子耳标为每头猪牛羊建立一个永久性的数码档案,实行一畜一标,依托网络通讯、系统集成及数据库应用等技术,实现对养殖猪牛羊从饲料、养殖、防疫、出厂屠宰每一个环节的跟踪记录和及时追溯管理,确保猪牛羊产品质量的安全可靠,实现了对猪牛羊生产养殖的数字化和精细化管理。
方案优势1、RFID标签在外表面受到污染和损坏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数据的正常读取,大大提高了标签的使用寿命,节省企业投入成本。
2、标签数据可动态更改,利用手持式阅读器可以向其写入数据,从而赋予RFID标签交互式便携数据文件的功能。
3、902~928MHz超高频具有频段范围宽,距离远,读取速度快,识别数量大等优点。
4、全自动化识别出入圈舍猪牛羊,无需人员干涉,并且可以同时识别多个猪牛羊个体,提高了准确性以及效率。
5、提高了畜牧养殖的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降低了猪牛羊大规模随意活动时出入圈舍的统计出错率、优化了资源配置。
6、缩减了盘点时间,提高数据实时性,实时动态掌握猪牛羊的养殖情况,实现对猪牛羊养殖的可视化管理。
7、提高了畜牧养殖企业的生产现代化水平,促进猪牛羊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方案原理系统主要由“RFID畜牧追溯管理系统软件”、“902~928MHz超高频RFID读写器”及“902~928MHz超高频RFID动物标签”组成。
1.安装方案:1、为需要管理的猪牛羊等佩戴安装RFID动物标签,形成一畜一标对应关系。
一种UHF RFID读写器的设计方法作者:孙笠来源:《新教育时代》2015年第19期引言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ISO/IEC 18000-6 Type B标准的读写器设计,并给出了RFID读写器的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流程设计。
读写器采用零中频收发结构作为射频前端模块,采用PHILIPS公司的P89LPC932A1单片机作为数字基带处理模块,并通过UAR或USB与计算机(主机)进行通信。
1 ISO/IEC18000协议ISO/IEC 18000-6 Type B防冲突机制进入场区的标签主要有三种状态:(1) READY;(2) ID;(3) DATA EXCHANGE。
为解决防冲突算法问题,标签内应具有以下两种硬件电路:(1)一个8位的计数器;(2)一个随机数发生器(产生“0”或“1”)。
当标签进入ID状态的同时把它们内部的计数器清“0”。
它们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接收GROUP_UNSELECT指令重新回到READY状态,其他处在ID状态的标签就进入了防冲突碰撞判断流程中。
2 读写器的硬件设计读写器射频前端采用零中频接收结构,发送和接收通路隔离采用多天线技术,其系统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
由频率综合器产生所需要的射频信号,然后经过功分器得到两路载波信号,分别用于发送通路和接收通路。
发送通路采用OOK调制,基带信号通过开关通断控制载波是否经过功放,并由天线发送;接收通路中接收信号先经过功分、放大等操作,然后分别送到混频器和两路正交的载波信号进行混频,对混频之后的信号经过滤波、放大、电平比较等操作,恢复出数字基带信号。
该系统之所以采用两路正交混频结构,主要是为了避免射频场中存在的盲点。
如果只采用一路接收信号,当接收信号的相位和本振信号的相位相差90 度,混频后的信号始终为零,即有用信号没有解调出来。
但采用正交I和Q两路接收信号,无论相位延时是多少,I和Q中总有一路能解调出有用信号。
读写器的数字基带处理模块采用PHILIPS公司的P89LPC932A1单片机,P89LPC932A1 采用了高性能处理器结构,指令执行只需2到4个时钟周期,6倍于标准80C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