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血液肾内科-血液透析的优点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滤过与高通量血液透析透析效果比较发布时间:2022-06-13T07:48:20.79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月第4期作者:何琳[导读] 目的探究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滤过与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临床价值。
何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空港医院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200【摘要】:目的探究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滤过与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临床价值。
方法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92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6例,分别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及尿毒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UN、Scr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尿毒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17%,较对照组15.22%低(P<0.05)。
结论在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治疗中,与血液透析滤过相比,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改善患者肾功能水平,降低尿毒症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尿毒症(uremia)为肾内科常见疾病,血液透析滤过为尿毒症患者常见治疗方案,对肌酐、尿素等小分子水溶性物质清除效果理想,但对大分子物质清除质量有限。
高通量血液透析,通过大孔径人工合成膜完成透析治疗,对大分子有毒物质清除能力理想[1]。
为此,本次研究选92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上述两种透析方案治疗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92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6例。
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42~70岁,平均(54.43±3.61)岁;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40~75岁,平均(55.28±4.35)岁;组间资料相近(P>0.05);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析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临床联合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试验对象择取2021.5至2022.4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前者予以血液透析治疗,后者予以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结论:将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运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可以改善其肾功能指标,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血液灌流;临床应用效果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肾内科常见病症,其是由肾小球过滤功能急剧降低,代谢功能紊乱,使毒素、废弃物潴留所致。
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较急,病情发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对其多重脏器造成重大损伤,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为提高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治愈率,明确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在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效果,本文择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探究,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试验对象择取2021.5至2022.4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30例)与实验组(30例),前者男16,女14,年龄24-71岁,均龄(51.25±3.64);后者男17,女13,年龄25-68岁,均龄(50.07±3.11)。
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意义(P>0.05),可比。
1.2方法1.2.1对照组予以血液透析治疗: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给予其营养支持、抗感染与洗胃治疗等,及时修正其水电解质紊乱情况,并予以血液透析。
从股静脉进行穿刺,沿穿刺方向置入导管,构建血管通路;用德国贝朗公司DIALOG+型号的透析机进行操作,用低分子肝素钙作抗凝剂,碳酸氢盐作透析液;在动脉压监测将血流量控制在150-22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h,首次透析2h/次,1次/d,而后延长至4h/次,3次/周。
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
分析
刘洪梅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17(38)10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成效.方法:选择50例肾性骨病患者为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5例,予以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25例,予以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结果:临床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4%,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磷、PTH改善明显,但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临床疗效确切.
【总页数】2页(P1824-1825)
【作者】刘洪梅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广东佛山52830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效果分析及对患者炎症反应、骨形态发生蛋白、血钙/磷和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研究 [J], 刘维佳;黄俊波
2.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研究 [J], 刘洁;张萱
3.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效果分析 [J], 朱枫
4.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J], 李英楠; 张立存
5.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分析 [J], 刘洪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终末期肾病的一体化治疗随着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的升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
据有关资料不全统计,目前全国每百万人口中约有终末期肾病患者150-200例。
“终末期肾病一体化治疗”是指及时、早期诊断终末期肾病,适时开始肾替代治疗,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病情发展,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同时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指导,让患者获得最佳的生活质量和尽可能恢复劳动能力。
1、血液透析治疗(hd)血液透析治疗,是慢性肾衰病人的主要治疗方式,简称血透,也称人工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方法。
其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有害物质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并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
通过血液透析,延缓病情发展,保护残余肾功能,预防和治疗并发症,让患者获得最佳的生活质量和尽可能恢复劳动能力。
2、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组合型人工肾,就是在血液透析之前串联ha树脂血液灌流,利用优势互补的两种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全面清除患者体内的各种毒素,充分净化内环境,预防和治疗长期透析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是近年来国内外公认尿毒症血液净化治疗的最佳方式。
血液灌流:是近几年临床上迅速崛起的一门新的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范畴已涉及肾脏病、急性中毒、肝病、危重病、免疫性疾病等。
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清除机体内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还可以清除外源性毒物,目前已成为临床抢救急性重度药物、毒物中毒的首选方法[1]。
ha树脂血液灌流器利用中和吸附树脂的三维网状结构的分子筛作用和树脂分子基团与被吸附物质之间的亲和力以及分子团之间的电荷引力来清除血液透析无法清除的中大分子毒物、环状小分子或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物质,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尿毒症并发症。
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香美教授指出: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血液净化方式比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对尿毒症的清除更彻底、更有效。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肾功能水平的影响发布时间:2023-03-27T05:50:14.951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2期作者:王宝娟[导读] 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肾功能水平的影响王宝娟大庆万康中医院 163000【摘要】目的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肾功能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100例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根据随机、单盲法将其均分两组,每组各50例。
其中,对照组行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行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比两者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效果与肾功能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尿毒症的治疗中,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血液透析;尿毒症;肾功能水平[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igh flux hemodialysis on uremia and its influence on renal function. Methods 100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from October 2021 to October 2022.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and single blind method, with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Among them,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ow flux hemodialysi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igh flux hemodialysi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renal fun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remia,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high flux hemodialysis is significant, and the renal function level of patients is improved,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Hemodialysis; Uremia; Renal function level 尿毒症是肾内科一种常见的疾病,由慢性肾功能衰竭演变而来,也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的集中表现。
浅谈糖尿病肾病的血液透析治疗发表时间:2016-05-20T14:20:31.0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作者:杜律律[导读] 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肾内科上海 20180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全球现有的糖尿病人数较过去30年翻番,接近3.5亿。
杜律律(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肾内科上海 201800)【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148-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全球现有的糖尿病人数较过去30年翻番,接近3.5亿。
2013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公布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3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11.6%,估计全国有1.39亿糖尿病患者。
称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
[1]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重要类型,也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disease,ESRD)的主要病因(约占40%~50%)。
糖尿病肾脏病(DKD)是慢性肾脏疾病(CKD)的重要病因,系慢性高血糖所致的肾脏损害,病变可累及全肾,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肾血管等。
临床上以持续性白蛋白尿和(或)肾小球滤过率(GFR)进行性下降为主要特征,可进展为ESRD。
[2]典型的肾脏形态学改变包括: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宽、肾小球硬化、足细胞丢失;肾小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管萎缩及细胞凋亡增加、肾间质炎性浸润、肾间质纤维化、管周毛细血管稀疏;出入球小动脉壁玻璃样变,尤以出球小动脉的玻璃样变更具糖尿病患者中有20%~40%发生糖尿病肾病,严重者还会引发肾衰竭。
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总患病率为10.8%,我国目前CKD的首位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但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仍是CKD的重要病因。
血液透析的优点
◆快速有效地清除废物和水份
◆由医疗人员在透析中心执行
◆家中不必准备透析用品
◆与其它病人或医护人员间的接触较为频繁,便于进行病情交流
血液透析的缺点
◆每周需前往洗肾中心2~3次,且须配合医疗院所的透析时间表;
◆每次治疗都须扎针;
◆透析治疗中及治疗后,可能会有抽筋、头晕、恶心等不适及透析后的疲倦感;
◆两次透析之间,体内会累积大量毒素和水份;
◆由于是间歇性的清除体内废物及水份,饮食限制较为严格;
◆透析当中,体内水份及血压变化大,长期下来较不利于心肺血管系统;
◆每次治疗均有血液流失,贫血情形较严重;
◆共享洗肾机,有可能交互感染乙型、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三)腹膜透析适应证及禁忌证
腹膜透析时机及适应证:据美国USRDS数据显示,从1995-2000年,美国透析开始时机
从GFR7ml/min逐步增至8.5ml/min。而在中国,常常在GFR<5ml/min才开始腹膜透析。
但腹膜透析时机太晚会导致严重肾性贫血,蛋白能量营养不良,难以逆转的心血管疾病,
继发性甲旁亢和肾性骨病,同时可合并严重的心、脑、消化道病变,使患者生存质量下
降,长期生存率低。所以,多数学者主张适当早期透析。腹膜透析指征如下:DOQI指南
建议,对Ccr≤10ml/min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者,若无明显禁忌证,皆可进行腹膜透析。
对有以下情况者更适合腹膜透析:(1)大于65岁的老年人;(2)原有心脑血管疾病或
心血管不稳定者;(3)糖尿病患者;(4)儿童患者;(5)反复造屡失败者;(6)明
显出血倾向者。其次,随着腹膜透析研究的进展,其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急性肾功能衰
竭、各种中毒性疾病、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容量负荷过多以及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腹膜透析禁忌证:分为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绝对禁忌症:(1)腹膜功能
丧失;(2)反复发作的慢性腹膜炎;(3)广泛腹壁损害;(4)无自理能力且无合适
助手;(5)无法纠正的机械缺陷。相对禁忌症:(1)新鲜的腹膜异物;(2)腹腔脓
肿或腹部大手术3日内;(3)肠梗阻、缺血性肠病;(4)严重的椎间盘疾病;(5)
晚妊、腹腔内巨大肿瘤及巨大多囊肾;(6)严重肺功能不全;(7)严重营养不良,高
度腹水;(8)硬化性腹膜炎;(9)极度肥胖;(10)不能配合者。
(四)腹膜透析的优缺点
腹膜透析的优点:与血液透析相比,腹膜透析安全性更高:(1)利用自身腹膜,
生物相容性好;(2)持续透析,内环境相对稳定,心血管负荷小;(3)无需血管通路
及穿刺,无需使用肝素,出血风险小;(4)生代指标波动小,不发生透析后失衡综合
症;(5)避免血液相关性传播性疾病的发生,如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6)
是一种居家透析方式,透析质量肯定,患者回归社会比例较高。
腹膜透析的缺点:(1)每天透析,无休息日;(2)腹膜透析导管需长期携带;
(3)有发生隧道口感染和腹膜炎的风险;(4)经透析液丢失蛋白、氨基酸、维生素;
(5)有高血糖、高血脂等并发症的可能性。
(五)终末期肾病一体化治疗
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病变,都有机会进展成终末期肾病的可能。肾脏病变在疾病的不同
阶段,其治疗方法各异,在疾病的早期以治疗原发病为主,一旦进入慢性肾功能不全阶
段,则以延缓肾功能进展、预防并发症为目标。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则要行肾脏替代治
疗。如何选择替代方式,原则上要考虑以下问题:费用合理,低并发症与低死亡率,高
生活质量,长生存率,当地医疗条件与患者情况等。肾脏替代治疗主要有以下三种:腹
膜透析、血液透析、肾移植,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腹膜透析最大的优点是技术简
单、操作方便、患者可居家透析、费用低、残肾功能丧失慢,而主要的缺点是腹透管相
关并发症。血液透析优点是患者无需自己操作,但缺点是要有专门设备、技术要求高、
残肾功能丧失较快。肾移植优点是无需透析,生活质量较高。
过去多数尿毒症患者一开始选择血液透析,近10年来腹膜透析技术不断改进,
显示其优越性。同时进行透析前教育,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一开始选择腹膜透析。广
州中山医院调查显示:透析前做好各种透析优缺点的宣教工作,同时让患者自由选择治
疗方式,结果约有50%患者选择腹膜透析。目前,没有那一种透析方式占绝对优势,它
们之间只能起相互补充作用,一般来说,当患者发生不可逆肾衰竭时,除非必要,可先
选腹膜透析,透析数年后残余肾功能完全丧失或发生腹透相关并发症时改血透,血透数
年后行肾移植,当移植肾功能丧失时作第二次肾移植或改透析治疗。有些患者一开始选
择肾移植,当移植肾功能丧失时,改为透析治疗,这样可更能延长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