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第一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作文
- 格式:docx
- 大小:11.56 KB
- 文档页数:1
关于殖民的作文其实这个宇宙拥挤无比,到处都是这种智能生物。
各个物种之间在不断的争夺适合自己生存的星球,有时候是战争,有时候是交换,毕竟不同生物需要的环境不一样。
而如果你恰好得到了一颗不适合你的星球,那么拿来交换总比自己留着好。
人类其实是后起之秀,和其他生物相比,加入殖民大军算是比较晚的,但是人类的特点就是艰苦耐劳,辛勤劳作,所以在这些只能生物中也算是比较有特色的。
近些年来,人类在疯狂的扩张领地,就如同没有计划生育的中国。
现在人类的领域有地球,凤凰星以及其他很多很多的星球。
凤凰星是体积最大的一颗星,现在的人类已经把凤凰性当成母性了。
而且人类已经成立了殖民联盟来管理所有的人类星球。
为什么我们地球人对此一无所知呢?那是因为殖民联盟对地球可以获得的信息进行了封锁,以此获得大批量的高质量的军队。
对于人类的军队,分为三种,第一种叫做联盟军队,一般从地球招募,而招募的一般是垂死之人,方式也比较特别,只提取你的记忆和一点DNA,带你进入太空,将你原来的躯体永远留在地球。
而一旦你离开地球,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地球了。
第二种为使用人类基金培育的超级士兵,他们的全身经过改造,专门为了战争而生。
第二类和第一类人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第一类人一直有一个连续的记忆,而第二类人被制造的时候,他们的大脑是皮片空白。
第三类人就是为了适应各种极端的环境而创造的各种生物,他们的外形几乎和人类没有什么共同点,他们仅仅是拥有人类的大脑而已,他们甚至可以在外太空中不借助任何东西而自己生存和工作。
殖民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选派第一批殖民者,人数应该不多大概200人,殖民所需要的一切物资都有专门的部分负责,确保万无一失。
第一批殖民者到达后从零开始,为第二批殖民者大概是2000人准备,而第二批殖民者要为第三批20000人准备,当殖民星球的人数在100万以下的时候,还属于殖民联盟管辖,人数达到100万以上之后,就可以自己成立政府,成为殖民联盟的一份子。
宇宙中的412个物种联合成立了种族成立联合体,禁止联合体之外的种族殖民,而人类拒绝加入这个联合体。
关于半封建时代反抗的作文一段屈辱的岁月,刻骨铭心。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软弱,最后都以割地赔款而告终。
1840年英国为掠夺原料和国外市场发起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192019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份爱国情怀,永垂不朽。
历史不能洗去。
有一段历史就像一个永远醒着的伤口,以一种永远无法回避的痛楚,时时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我曾经偶然看到过一些惨绝人寰的图片。
其中最令我震撼的一幅是一个革命老汉的头颅被架在一段破烂的木桩上,木桩上蚂蚁成群。
那位老汉的脸上仿佛挂着轻蔑的笑容,嘴里还叼着一截烟屁股,那一道道深如沟壑的皱纹如菊花般地在他瘦削的脸上绽放出最伟大的光彩,那一缕英魂永垂不朽。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120年前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
1894年9月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率致远号将士首先冲锋,奋勇作战。
旗舰定远号帅旗被震落后,即高悬致远舰旗,以定军心。
在舰伤弹尽的危境中,与日舰吉野相遇。
他对大副陈金揆说:“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下令鼓轮怒驶,直撞吉野,不幸于追敌途中被敌舰炮火击沉,与全舰二百五十余名官兵同时壮烈殉难。
120年前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但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依然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当前,我们每个华夏儿女都应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愤学习之动力,热忱报国之行动。
就让我们飞扬的青春在为祖国强盛而奋斗的过程中闪耀出夺目的光彩吧!中华当自强!。
侵略与反抗(通用9篇)侵略与反抗篇1单元备课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单元知识概述:这是本册教材中的第一个学习单元。
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日趋激烈,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顽强抗争,这是鸦片战争后至 20 世纪初年近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条鲜明主线。
本学习主题就是突出了这一历史发展主线。
而在内容标准的选择上,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对历史知识点进行了取舍。
二、单元目标:(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三、课文要点分析及教学建议:(一)第 1 课“鸦片战争”:1.教材要点分析:本课有二目:一是林则徐虎门销烟、二是中英《南京条约》(时间、内容、影响)。
二个子目都是重点,难点是理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来分析)。
此外第一课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是:1840 年鸦片战争是中国绝代史的开端。
2.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本课所涉及的史实,学生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要注意利用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本课。
第一目学习主要了解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
同时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1)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首先由导入框的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疑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
九年级历史第一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作文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我们知道殖民掠夺和压迫是殖民地人民抗争的根本原因;运动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三位民族英雄:玻利瓦尔、圣马丁和章西女王。
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坚持到底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都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表现出反抗民族压迫的决心和勇气。
然而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促进了中国人民的奋起直追,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