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第一轮复习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课后强化训练18
- 格式:doc
- 大小:86.00 KB
- 文档页数:5
2024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现代汉语语法基础(四重奏)词语——短语——单句——复句词语练习一、指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
1.他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现在在开会。
2.两块连草都不长的地连起来了。
3.你比我强,我比不过你。
4.你为什么老向着他而不向他提意见?5.到了北京,我就赶快跑到医院去看病。
二、判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
1.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3.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
()4.隔着云看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5.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
()6.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7.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
()8.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9.我们应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10.革命队伍必须严肃纪律。
()三、请将下列虚词归类。
A.副词B.叹词C.介词D.拟声词越发()除了()始终()依照()沿着()索性()扑通()哦()屡次()何必()自从()砰()啊()四、把下面各词填入下表。
校园繁忙北京积蓄三万豁亮诚实中间哪里瞻仰战场颓唐夜晚二分之一斤朵驾驶那里自己坚固起来大伙政治希望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五、判断下列黑体字的词性。
1、我跟他是同桌。
2、我跟他同桌。
3、大家保持安静。
4、大家安静下来。
5、教室里很安静。
答案:一、1、动词、介词、副词 2、介词、动词 3、介词、动词 4、动词、介词 5、动词、介词二、形容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动词三、ACACCADBAACDB四、名词:校园北京积蓄中间战场夜晚政治动词:瞻仰驾驶起来希望形容词:繁忙豁亮诚实颓唐坚固数词:三万二分之一量词:斤朵代词:哪里那里自己大伙五、1、我跟他是同桌。
(连词)(“同桌”名词)2、我跟他同桌。
(介词)(“同桌”动词)3、大家保持安静。
(名词)4、大家安静下来。
(动词)5、教室里很安静。
(形容词)短语(词组)类型短语又叫词组,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
中考语文复习基础强化训练一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分)(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分)(3)吏禄三百石,岁宴有余粮。
(白居易《观刈麦》) (1分)(4)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分)(5)《滁州西涧》中蕴含作者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情怀的句子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分)(6)请把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默写完整。
(4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拿脏手背揉揉眼睛, chōu yē(抽噎)了一下。
(2)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kuāng piàn (诓骗)。
(3)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rùn rúyóu gāo (润如有膏)。
(4).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kuòrán wúlěi(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B)(3分)A.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
B.他十分懒惰,要是追溯他的未来,肯定是一事无成。
C.自然科学领域存在着许多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D.《红楼梦》是曹雪芹沥尽心血创作的文学巨著,其艺术魅力扬名海内外。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第 1 页共 8 页A.“工匠精神”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成于质、作于细、求于精的“匠心”精神引发全民热议。
(修改:把“作于细”和“求于精”交换位置)B.昨天上午,全校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两个学校领导正在检查我校高效课堂学习情况。
课后强化训练1语音·汉字基础训练1.(2015·扬州)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A. 踌躇.(chú)挑衅.(pàn)自诩.(xǔ)茅塞.顿开(sài)B.颓.唐(tuí)嫉.妒(jì)呜咽.(yàn) 脍.炙人口(kuài)C.吮.吸(yǔn)惬.意(qiè)地壳.(ké) 明眸善睐.(lài)D.恬.静(tián)豁.免(huò)愠.怒(yùn) 争妍.斗艳(yán)解析A项中“衅”应读作“xìn”,“塞”应读作“sè”;B项中“嫉”应读作“jí”,“咽”应读作“yè”;C项中“吮”应读作“shǔn”,“壳”应读作“qiào”。
2.(2015·德州)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A. 焦灼.(zhuó)荒谬.(miù)跟帖.(tiě)面面相觑.(qù)B. 脊.梁(jǐ)禁锢.(gù)开涮.(shuàn)浑身解.数(jiě)C. 徜.徉(cháng)拂.晓(fó)潜.水(qián)玲珑剔.透(tī)D. 雀跃.(yuè) 粗犷.(kuàng) 吐槽.(cáo) 断壁残垣.(yuán)解析B选项中“解”应读“xiè”;C项中“拂”应读“fú”;D项中“犷”应读“guǎng”。
3.(2015·乐山)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C)A. 愧怍.(zuò)寥.阔(liáo)爵.士(jué)哺.育(bǔ)B. 酷肖.(xiào)砭.骨(biān)鞭挞.(tà) 攲.斜(qī)C. 恣.睢(zhì)瓦砾.(lì)窥伺.(sì) 殷.红(yīn)D. 伫.立(zhù)哂.笑(shěn)鄙.夷(bǐ) 啜.泣(chuò)解析C项“恣”读“zì”,“殷”读“yān”。
基础强化训练基础强化训练一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分)(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分)(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1分)(4)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1分)(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甘愿牺性自己以换取百姓温暖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分)(6)请把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默写完整。
(4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拿脏手背揉揉眼睛, chōu yē()了一下。
(2)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kuāng piàn ()。
(3)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xù()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4)辽宁号官兵xián shú()地操纵着航空母舰。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A.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
B.他十分懒惰,要是追溯..他的未来,肯定是一事无成。
C.继《三体》获“雨果奖”,中国科幻首次走上世界舞台中央之后,人们对科幻在中国的全方位发展拭目以待....。
D.《红楼梦》是曹雪芹沥尽心血....创作的文学巨著,其艺术魅力扬名海内外。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工匠精神”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成于质、作于细、求于精的“匠心”精神引发全民热议。
(修改:把“作于细”和“求于精”交换位置)B.中国女排在世锦赛的表现,得到了广大球迷的信赖和很多技术专家的肯定。
(“信赖”改为“认可”)C.能不能发扬团结拼搏的精神,是这次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原因。
天天强化练18(时刻:40分钟分值:42分)一、综合运用1.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的利用,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的墙壁,洁白①台北故宫的建筑设计清丽典雅,没有想象中的蓬荜生辉....的白石栏杆围绕在青石基台之上。
②大数据显示,人口集中居住区域与经济中心的严峻偏离是致使交通恶化的全然缘故,靠增加公共交通设施、。
控人控车只是扬汤止沸....③读黑格尔感觉艰深,读海德格尔感觉迷惑,而读一些在精神气质和思维结构上与自己吻合的书,就会甘之..,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如饴..④他自幼深受家学熏陶,又与画坛先辈、同辈翘楚结为莫逆之交,在反复琢磨和不断切磋当中,形成了自己....秀逸温雅的绘画风格。
⑤庙会中既有祭神、祈福等传统祭祀活动,也有曲艺、杂技等公共娱乐演出,宗教祭祀功能与节日娱乐功能。
不分轩轾....⑥在抗战精神的感召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的一大量教授留了下来,冒着仇敌的炮火坚持教学和研究,虽流离失所却不离不弃,弦歌不绝。
....A.①②⑤B.①②④C.②④⑥D.③⑤⑥C [①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他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他人给自己题赠的书画而使自己超级光荣。
不合语境。
②扬汤止沸:比喻方法不对头,不能从全然上解决问题。
利用正确。
③甘之如饴:感到像糖一样甜,形容甘愿经受艰巨、痛楚。
不合语境。
④莫逆之交:指超级要好或心心相印的朋友。
利用正确。
⑤不分轩轾:指不分高低、轻重。
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观点差不多。
此处用来修饰“功能”,不合语境。
⑥弦歌不绝:指歌声一直没有中断。
也指某事一直没有中断。
]2.以下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导学号:35900286】A.坚持戴太阳镜是对眼睛最好的爱惜,它能让你远离白内障等各类眼疾,尤其是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这段时刻阳光照射最强烈。
B.咱们应该将自律和他律有机结合,保障各类礼仪标准和公约守那么为人们自觉地遵守,或从自觉到不自觉地遵守。
专题01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时间40分钟,共100分)1.(2022·山东威海·中考试题)下列句子组成语序恰当的语段,正确的一项是()①“君子”一词在《周易》《诗经》中已大量出现,最初是对统治者、贵族男子的尊称。
②相应地,“小人”多指那些道德有疵、品行不正之人。
③到了春秋时期,孔子丰富了这一词语的内涵:“君子”不仅仅是指那些贵族官僚了,更主要的是指道德完善、品行高尚的人。
④君子、小人对举,成为对人品高下的评判。
⑤“君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传统中国人评价人品的重要尺度。
A.⑤④③②①B.⑤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⑤D.①③②⑤④2.(2022·宁夏·中考试题)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汉字发展史上,汉字的整理规范如影随形,体现出人为改进对汉字自身演变规律的密切呼应。
②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两种力量推动着汉字的演变发展,一种是汉字自身的演变规律,另一种是人为的改进。
③两种力量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汉字以全新的面貌步入了21世纪,而愈加以近乎完美的姿态承担着传承传播中华历史文化的使命。
(摘自《光明日报》雷黎明、王玉蛟《汉字历史,规范汉字的根基》) 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②①③3.(2022·湖北荆门·中考试题)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______”,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买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______。
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②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③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④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则如驰骋十里洋场,空手而归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22·湖南湘西·中考试题)参加“好书推荐”活动后,同学们纷纷向校广播站投稿,讲述阅读带来的成长。
课后强化训练18 议论文阅读之三理解和分析重点词句一、(2015·淮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朴素原来最有力量鲍尔吉·原野①大钢琴家霍洛维茨说:“我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朴素原来最有力量。
”霍洛维茨的演奏节制,没有任何花哨与噱头。
他手下的乐音宛如从心里流出来,没有多余的动作和表情。
霍洛维茨着装普通,神态像一个儿童。
②作为好的艺术家,其朴素何止于衣衫,更多在心灵。
心灵朴素,犹如兰生幽谷,不香自香。
追求朴素近于追求真理,因为真理朴素。
它如此本真地显露自我,而无须在自我之外再加修饰或解释。
河水、青草、太阳和月亮都没有包装,都可以用朴素或真理命名。
③朴素是定力,是耐力,是恒心。
也可说大美隐内,不求外露。
此处之“隐”与“稳”字接近,急不得。
肚里有货,心里有数,不必借助各种花样。
此态近于平静,朴素和平静本是孪生兄弟。
它们都美。
④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文学大体上分为两路:一路是金派,咄咄逼人,急功近利,转瞬即逝;一路是玉派,含蓄蕴藉,谦冲雅静,尽得风流。
宗白华说,庄子、苏轼的诗文,俱是玉质文章。
⑤玉者,有光却抑光,别人看得见温润,看不到耀眼。
这是君子的味道——既有才华,又有包藏。
此味可进可退,可朝可野,可收可放,近于中和之美。
中,说的是中庸,不偏不倚;和,说的是和洽,凡事不勉强。
朴素平静,玉质文章与中和之美,都在讲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所谓朴素,是说内在更重要。
⑥《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们从中得知,人的老师首先是大地,最终归于自然。
大地朴素而生长万物,卑下而养育众生。
世间只有人做过不自然的事,大地从来不搞不自然的名堂。
所谓得道,说的是一个人不管做事还是做人,最高境界无非像大自然一样——自然而然。
(选自2014年6月6日《人民日报》,有改动)课时讲解题型1.下面文段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你认为放回哪两段之间最合理,请简述两条理由。
所谓包装,很多时候是心虚的表现。
包装不光指衣衫华丽,那些高谈阔论的人、拍胸脯的人都在包装自己。
他们都力图以外在的修饰弥补内在的不足。
他们唯恐别人不信,用豪言大话、花言巧语劝别人信,对这些话要耐住性子,不可轻信。
第②段和第③段之闻。
理由:因为第②段段末提到了“包装”,这段承接第②段;同时,这段话中的“外在”对应第③段中的“隐内”,一为反面论证,一为正面论证。
解析本题考查上下文的衔接。
解答时先要整体把握全文,仔细阅读原文中抽出来的段落所写的内容,把握好段落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注意各段落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话。
第②段中最后一句“河水、青草、太阳和月亮都没有包装,都可以用朴素或真理命名”就是很好的提示。
2.阅读全文,说说我们做人做事如何才能达到“自然而然”的境界。
具有一颗童心,不要包装,平静朴素,追求内在与外在的统一,尤其追求内在的修养。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
解答时先要了解何谓“自然而然”,自然而然与作者的观点“朴素原来最有力量”之间有何关系,在此基础上,从文中找出相关论述进行概括。
课时讲解题型3.品味文章标题,说说“原来”一词不宜去掉的原因。
“原来”一词,与霍洛维茨说的话“我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朴素原来最有力量”相照应,写出了认识变化的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炼字。
解答时,要将原标题和改后的标题进行比较,体会“朴素最有力量”与“朴索原来最有力量”在表意上的不同,再联系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二、(2015·盐城)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玫瑰和胶囊沈奇岚十多年前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国际论坛。
有一位非常年轻的企业家介绍自己的新公司,经营的主要业务是“替人读书”。
许多大企业的管理人员总是非常忙碌,却又很想读书。
这家公司就为这些想读书而没有时间读书的人把三百页的大部头著作精简成十页的“精华”。
负责摘选和撰写“精华”的人都是具有高学历的研究人员,以保证浓缩的一定是精华。
一时间这家公司十分受欢迎,它提供的“精华”摘要,犹如读书界的营养胶囊,小小一粒,让人们觉得获得了所需要的信息和养分,同时大大节约了时间。
当时我就想,这套办法是没法用在文学和哲学书上的吧,曾有人将《安娜·卡列尼娜》摘编成一句“已婚的安娜爱上了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然后卧轨自杀”,将《简·爱》摘编成一句“家庭教师简·爱在罗切斯特先生家里教书,后来嫁给了他”,不伦不类,引人发笑。
事实是,如果抽去了故事的细节,抽去了一切社会属性和事情发展的时间性,没有一个故事值得一读,没有一个人物值得去爱。
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尽管读好作品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但这才是真正能够回馈至生命本身的阅读。
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或许可以压缩成“精华”,让无暇与心灵对话的读者迅速吞咽,立即获得营养。
这是兔子吃胡萝卜式的阅读,是占有性的阅读。
而另外一种阅读,则更从容。
它考验读者的情趣,也试探读者的耐心。
在阅读中,读者和书中的内容建立起生命的联系。
读者找到了阅读的意义,增强了思维能力和感情容量,生命也因此而丰富起来。
读书是个选择。
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还为了正确度过生命时光,使生命更加充实。
获得信息和知识,在互联网时代是容易的,而思维能力的增强和理解力的增加是有难度的。
当网络渐渐分担甚至取代了图书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功能时,滋养心灵成了书籍更重要的功能。
那些不可压缩的是什么?那些不能变成“精华摘要”的是什么?这是每一个读书人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个时代盛产各种各样的营养胶囊,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
(选自《读者》2015年第2期,有改动)课时讲解题型1.文章以“玫瑰和胶囊”为题,有什么妙处?①运用比喻,将经典书籍比喻成玫瑰,将精华摘要比喻成胶囊,用语形象,易激发卖者阅读兴趣。
②通过对比,突出本文论述的中心。
解析对于考查文章标题的妙处的问题,需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回答,文中第一段写到“它提供的‘精华’摘要,犹如读书界的营养胶囊”,运用比喻,将经典书籍浓缩的“精华”摘要,比作胶囊;结尾“而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同样运用比喻,将经典书籍比作红玫瑰,这样就使语言生动、活泼、形象,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同时,文章论述的中心是经典书籍阅读和精华摘要阅读各自的优缺点,用玫瑰和胶囊形成对比,更加突出文章要论述的中心。
2.第二自然段画线内容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论证或反面论证。
用事实从反面论证“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这一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解析本题是对文章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考查。
画线句子中“曾有人”是列举的一个事例,是举例论证。
通过这个事例告诉人们:有些书籍可以压缩成“精华摘要”,但是,“文学和哲学书”是无法压缩成精华的,这是从反面来论证“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这一观点的,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所以回答成“反面论证”也是正确的答案。
课时讲解题型3.第四自然段画线句有什么含义?阅读压缩的精品书籍能获得知识;付出时间和精力仔细阅读经典原著,还可以滋养心灵,丰富生命的内涵(或充实生命)。
解析分析画线句子的含义,应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总结。
句中“玫瑰胶囊”比喻压缩的精品书籍;“皮肤保养”比喻获得压缩的精品书籍的知识;“红玫瑰”比喻经典原著;“召唤整个春天”指充实整个生命,丰富生命的内涵。
4.作者提倡怎样的读书方式?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读经典原著。
示例:从容的阅读原汁原味的经典作品,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如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仅要了解故事大意,更要领会保尔的精神,遇到艰难困苦,就能激励自己继续前行。
解析从文章内容及文章结尾看,作者不反对读“精华摘要”,但更提倡读经典原著。
谈自己的理解既要结合文章观点,又要联系实际,可从自己阅读的名著中举例,谈出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语言简练,言之成理即可。
三、(2014·德州)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从容与忙迫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幅马和之的《闲忙图》,画一个老渔翁在河滨树下织草履,鱼篓斜倚树根,一片闲适景色。
命名典雅异常,取忙迫之中,心神安适从容之意,对当今的生活情趣,真有无穷的启发。
现在的生活情趣,只剩下一个“忙”字可以存在了,大家见面,第一句话总是近来“忙”得如何?我去参加一个宴会,一位老友不终席而要去,向大家一抱拳说:对不起,我还有三个场合得去应酬一下!他匆匆离去之后,我不禁大惑不解,真的忙到了这种地步了吗?人生趣味尚存几许?说是在美国还更忙,忙到了先生开车,太太向他口中塞三明治,危急到这样程度了吗?真的是“分秒必争”。
在电视上我从篮球比赛中学到了一个术语:紧迫盯人!忙是我们这个世纪的特色,大家天天在“读秒”。
试想一桌最好的满汉全席,却限你于三分钟内吃完,那还有什么味道?因之我不禁喟然叹曰:忙是20世纪最可怕的癌病,我们若不能消灭它,它就要来消灭我们。
周臣的《闲看儿童捉柳花》和仇英的《松亭试泉图》,都充分传达出这份闲适。
就是宋代理学家程明道也有“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起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歌咏;在他的心理气象上也一直是云淡风轻,他说“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可知他不但闲适异常,而且在闲适之上,还有更高一层的乐的境界!他养小鱼数尾,时时往观;人问其故,他答道:欲见无入而不自得之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南宋范安仁的《鱼藻图卷》,每一展拜,都使我想到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乐:“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西湖是我旧游之地,最有名的玉泉观鱼,那池阁之上便写着“鱼乐园”三个大字!——我常想,人为万物之灵,而自我忙迫如此,可以人而不如鱼乎?圣路易城市立美术馆中的《落花游鱼图卷》,可称为现今传世鱼藻图中之顶尖绝品,是北宋刘寀的杰作,且见于宋徽宗的《宣和画谱》之著录。
我曾特意拜观:水面落花,水中游鱼,一一都描绘如神……而且他匠心独运,画的是在水里活生生的鱼,一片雍容大雅、乐得平生的模样,和我在欧美其他美术馆所见到的鱼市图大不相同,那真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名满天下的齐白石也曾画了三条小鱼,名之曰《三馀图》,这是中国的谐音妙用,鱼馀同音,便假借通用。
他在上面题字云:“画者工之馀,诗者睡之馀,寿者劫之馀,此白石之三馀也”——一片闲适从容气象。
他原本是木匠,木匠应该做工,但是工作之余,也来挥洒几笔水墨丹青。
他原来并不想做诗,但是“睡起东窗日已红”之后,兴犹未尽,也偶尔来歌颂一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四时佳兴与人同”,不亦是充满了生之乐趣吗?至于“寿者劫之馀”,那是对高年长寿的歌颂,在兵荒马乱的20世纪中还能活到九十几岁的高龄,不是也可以来浮一大白吗?若推究一下这种三馀图之由来则久矣,益发能显示出中国人的生活从容,因为原来的三馀是“夜者日之馀”——日出而作,所以晚上是我悠闲的时刻;“雨者晴之馀”——不能出外耕田,便是我读书作画的机会;“闰者岁之馀”——这就是千字文上的闰馀成岁,古代历法为了调整太阳年与太阴月的关系,常于不含“中气”的月份,或只有一个节气的朔望月处置一闰月,在古代中国人的想法中这是一笔意外的收获,又可以从容自在的闲散几天了!拿古代的自在有馀和现在的忙迫不堪一比,我们不禁大为怀疑起来,这内中的得失消长如何调剂,才能使现下当今的忙迫癌症起手回春化为一片从容祥和,庶几能切问近思乐我平生?这要有一双挽狂澜于既倒之大手笔,也是点黑铁为黄金......的大手段,套用孙中山先生的一项说法,得先来个心理上的大建设,姑名之曰反宾为主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