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数学广场——加或减 课件(中心备课组)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21
三、巩固拓展游戏三:设计一张新的游戏流程图。
独立设计,汇报分享。
学业成果:能模仿设计流程图。
学习习惯:能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生活中的流程图认真倾听。
学习习惯:认真倾听。
教学意图:通过模仿或独立设计流程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于流程图的认知。
了解生活中的流程图,鼓励学生去发现更多身边的流程图。
四、回顾总结1.通过今天的游戏,你收获了什么?2.评选最美小组。
梳理知识,互相交流。
学习习惯:能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流程图掷数造数判断计算作业设计根据流程图,完成表格。
造的数144653132351461243+150/-150结果数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合理,逻辑紧密。
教态自然,教学用语还算成熟。
用与羊村的小朋友玩游戏的情境引入,通过课前判断数是否<400、掷数造数的环节,分步理解流程图的几个步骤,为学生理解流程图做好铺垫。
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尝试游戏、交流汇报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流程,然后自己进行游戏,巩固对流程图的认识以及三位数加减法的复习。
达到了教学目标,让学生体验玩中学,学中玩。
设计了三个思考,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感悟规律,突破了重点。
从始至终,逻辑紧密,层层递进,达到目标,突破难点。
二、班级管理欠缺,细节还需要打磨。
班级管理对上好一节课尤为重要,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平时还需采取更多更好地策略管理班级,争取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
另外,在学生每个人都进行游戏与计算以后,结果的评定没有到位。
三位数加减法作为本节课的一大重点,没有落实到位,可以采取把表格看做竖式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计算。
在之前不断磨课,修改教案、课件、教具和学具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也学到了许多技巧,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它们能帮助我更快地成长。
是不是开始掷3个数点块造一个三位数数<350?加150 减150结束结束【使用说明】1.“教学环节”中,主要设计课堂教学流程中的每一个大环节和小环节。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广场——流程图》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和目标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学习流程图的概念、制作方法,以及应用。
2. 教学目标•了解流程图的概念及制作方法。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流程图。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具、材料和设备•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广场——流程图》课本。
•PPT课件。
•绘图软件。
2. 教学环境教室内排列整齐,黑板干净整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流程图的概念及制作方法,并说明这对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用。
2. 学习流程图•概念:给出流程图的定义——用图形的方式来表示一个系统、过程、方法或活动的步骤。
•制作方法:以制冰淇淋为例,告诉学生制作流程图的步骤:1.确定制作流程的具体步骤。
2.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例如用框表示每个步骤,用箭头表示步骤之间的关系。
3.检查流程图,确保流程图完整、准确。
•应用: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流程图表示的实际问题,并讲解其中一组的问题及解决过程,强调流程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巩固练习•给出一个制作冰淇淋的流程图,让学生根据流程图的步骤来制作冰淇淋。
•在PPT上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制作流程图并分享给同学。
4. 课堂总结•总结流程图的概念及制作方法,并说明流程图的实际应用。
•强调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四、巩固练习和作业布置1. 巩固练习•练习书本上的流程图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找出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流程图表示的实际问题,并制作出相应的流程图。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流程图的概念、制作方法和实际应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在讲解流程图的应用时,我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能够务实地思考问题,并从中感受到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说明:由于部分题中存在特殊符号,可能造成少量的字符乱码,如果你下载后才发现且对此 十分在意,可通过站内信息联系并为你找出正确的字符。
[第3题【单选题】2019-2020年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6.数学广场…加或减 复习特训第九十七篇43+50=(A 、 52B 、 93C 、 76D 、 77【答案】:B»第2题【单选题】两个三位数的和是()A 、 三位数B 、 四位数C 、 三位数或四位数【答案】:【解析】:[解答】馨:两个三位数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当两个三位数相加时,百位上的数字相加与进位时和是四位 数,没有进位时和就是三位数.说明:由于部分题中存在特殊符号,可能造成少量的字符乱码,如果你下载后才发现且对此十分在意,可通过站内信息联系并为你找出正确的字符。
故答秦为:C [分析]两个三位数相加,当百位数字相加满十时和是四位数,当百位数字相加不满十时和是三位数.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是(A、三位数B、四位数C、三位数或四位数【答案】:C【解析】:【解答】100+200=300 ,和是三,立数;500+700-1200 ,和是四位规所以三位数加三泣数,和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魏[第4题【单选题】一捆电线长1000米,第一次用去258米,第二次用去342米,还剩多少米?列式是()。
A、1000 — 258 + 342B、1000- (258 + 342)C、258 + 342D、1000-342 + 258【答案】:B【解析】:【解答】第一次与第*t月去258 + 342 ,电线共长1D00米,即还菊1000・(258 + 342 )【分析】釜合运用了加减法。
》第5题【单选题】说明:由于部分题中存在特殊符号,可能造成少量的字符乱码,如果你下载后才发现且对此十分在意,可通过站内信息联系并为你找出正确的字符。
359+292=359+300—( )A、8B、7C、6【答案】:A【解析】:【解答】359 + 292^292当成300 ,多加了8 ,所以应该减去8 ,所以A答奏是正确的【分析】考查加法巧算能力。
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整理与提高》—流程图教学目标1、对加与减的计算进行整合,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2、学会看简单的图式、专业指令,并根据指令进行准确的操作。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分析上海市二期课程小学数学新教材二年级(下)——《数学广场——流程图》是依据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用学生喜爱的游戏为素材设计的一种数的计算的学习活动。
借助富有合理数学意义,包含情感价值和数学价值的“逻辑图式”这一学习载体,使学生在有趣有益的游戏活动中参与“加与减”的整合,亲历“再创造”的过程,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交流的工具。
学生分析学生已能将数点块掷出的点数相加,用三个数点块寻找10的分折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且基本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三位数加三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同时,一年多的学习训练,学生初步具备在问题的情景、开放的空间中探究和“创造”的能力。
因此如何加工教材,灵活地使用教材,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愉快中有事做,能够做,能够发挥最佳水平是本节课的研究主题。
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自己看懂“图式”难点:按专业指令计算“加与减”。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技术应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1、(出示一个三位数,看到白色标示的加100,黑色标示的减100,并说出得数。
)口答:715○ 174○ 689○399● 521● 438●2、用3个数点块造数:6、1、4学生根据标示口答结果。
PPT用游戏的形式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学生既提高了兴趣。
教案数学广场——流程图(1)教学内容:课本P74页数学广场——流程图教学目标:1、通过加与减的整合,认识和理解流程图。
2、在游戏流程图中,学会应用预先给出的专业指令进行加法和减法的分析和运算,并正确地记录。
3、经历自己选择,自我设计,自主探索的开放式学习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
4、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反应能力,思维能力,培植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看懂流程图。
教学难点:读懂流程图的意思,并根据指令计算。
教学关键:读懂流程图的意思,并根据指令计算。
教学准备:骰子、媒体、图式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1、师:老师这里有3个骰子,谁愿意上来用这三个骰子投掷出数字呢。
根据这三个数字,你能组成哪些三位数呢?(生反馈)2、骰子还能玩计算游戏,老师定下了这样一个规则,用一个图来表示,出示流程图:(1)、独立观察、看懂图式;(2)、组内交流、描述图式。
(3)、反馈流程图的意思生:掷一个数点块,造一个三位数比较:如果<500,那么()+350 = 结果数如果>500,那么()—350 = 结果数3、我们把这样的图叫做“流程图”板书:流程图【设计说明:掷骰子是学生又熟悉又喜欢的游戏。
因此在设计本堂课时,采用骰子游戏引入,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为之后的流程图的做铺垫。
通过观察流程图,然后组内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交流、展示图式,让生体验成功喜悦。
】4、师:现在就根据我们总结出来的流程图的规则来进行游戏吧。
根据学生操作描述,提炼板书:师:你们从刚才两位同学的操作中发现了什么?初步得出:造出的数大,得到的结果不一定大;造出的数小,得到的结果不一定小。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现所学知识,迎合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他们经历独立观察、与人合作,交流切磋,主动地认识了专业指令,学会进行逻辑图市的计算,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位和个位。
这样有序思考能准确知道1、4、5三个数能造出六个三位数20 二、探索新知识。
出示流程图1、出示小丁丁2、出示小胖3、分组游戏记录、汇报。
探究一:师:仔细观察流程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学生讨论、汇报。
今天我们这节课要用数点块,根据流程图来玩的数学游戏。
板书:流程图(1)探究二:请你按照流程图进行游戏:他造一个数:415检验:______________加□减□________________将得到的结论填入表内:造的数:结果数:请你按照流程图进行游戏:他造一个数:633检验:______________加□减□________________将得到的结论填入表内:造的数:结果数:探究三:1.根据流程图填写结果数:造的数135 246 435 512 633 666加或减结果数仔细观察数据,完成下列判断题:(1)造的数越大,结果数越大()(2)造的数越小,结果数越小()小结:结果数的大小与造的数的大小无关2.找一找最大的数和最小的结果数,说一说怎样造数,结果数会尽可能大,怎样造数,结果数会尽可能小(四人小组交流)小结:要想得到大的结果数,造的数要尽分四人一小组交流,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自己动手画一画,总结出流程图的步骤。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在实践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能的接近500但要比500小;要想得到小的结果数,造的数要尽可能的接近500但要比500大。
10 三、巩固练习与提高。
练习一按照流程图,做加法与减法的游戏。
造的数结果数练习二1、按要求填数3个数点块结果数最大所造的数:结果数最小所造的数:2、讨论:在加与减的游戏中,小巧用三个数点块要想得到最大的结果数,她所造的数必须是_______。
要想得到最小的结果数,她所造的数必须是_______。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说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通过练习把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
2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组织好学生自己总结。
本word文档可编辑可修改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广场——流程图》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广场流程图》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对加与减的计算进行整合,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2、学会看简单的图式、专业指令,并根据指令进行准确的操作。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能读懂图式的要求。
教具及其它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图
问:小丁丁和小胖在干什么?掷数点块。
2、小丁丁掷出:
组造了一个数:415
师:掷数点块有什么用呢?掷出数后我们要进行这样一个游戏
3、出示游戏图:
检验:415〈500
加:415+350=765。
加与减教学目标1.能从插图、文字、语言中收集自己所需的信息。
2.能看懂线段图,并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3.进一步理解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
4.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看懂线段图,用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出示小猫捞鱼的图片,并给出相应的数据。
问:说说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意。
)师:根据给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鱼缸里原来有几条鱼?桶里和鱼缸里相差几条鱼?鱼缸里比桶里多几条鱼?桶里比鱼缸里少几条鱼?师:同学们的提问都很好,今天我们就用一个新朋友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新授与探究探究一:1、师:捞到桶里5条,鱼缸里现在有18条问题1:鱼缸里原来有几条鱼?出示两条线段图师:现在老师分别用两条线段,一条线段表示捞到桶里的5条鱼,另一条线段表示鱼缸里现在有18条鱼。
(板书)现在,老师将两条线段合并,你知道这整条线段表示什么意思呢?生:表示鱼缸里原来有几条鱼?(板书整个线段图)2、师:请你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根据这张图,你能得到怎样的数量关系式。
同桌交流。
生:捞到桶里的条数+鱼缸里现在有的条数=鱼缸里原来有的条数(板书)鱼缸里原来有的条数-鱼缸里现在有的条数=捞到桶里的条数(板书)鱼缸里原来有的条数-捞到桶里的条数=鱼缸里现在有的条数(板书)师:从小朋友们总结出的这些关系式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加法和减法它们?生:相互有关系。
师: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师:很好,那我们现在要解决“原来有几条”这个问题,要用到哪个关系式呢?生:第一条关系式。
师:谁能来列式计算?生:5+18=23(条)答:鱼缸里原来有23条鱼。
探究二:2、师:捞到桶里5条,鱼缸里现在有18条问题2:鱼缸里比桶里多几条鱼?师:根据老师给出的条件和问题,你能不能试着画一画线段图?生独立思考。
师:要求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画清楚条件给出的信息。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场-加或减教案教案沪教版沪教版教学目标1. 认识和理解逻辑图式。
2. 在游戏流程中,能根据预先给出的专业指令进行加法和减法的分析和运算,并正确记录。
3. 经历自己选择、自我设计、自主探索的开放式学习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
4. 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
教学重点逻辑图式,专业指令的运用,学会一种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逻辑图式,专业指令的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游戏棋、数点块、逻辑图、记录表等。
教学流程一、引入新知(贴近生活现实,引发学生共鸣)师:老师知道大家很喜欢下游戏棋,今天我们就先一起来下游戏棋。
一边下一边想,下棋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学知识。
(同桌下游戏棋)师:请大家谈谈游戏棋中的数学(实物投影仪显示游戏棋盘)生:“小心马路游戏棋”中,如果进入9号格就“违例驶入停掷一次”,假如同学掷的3和6,我就比他少行了3+6=9(格)。
如果我已行到88号格,数点块掷了6,那么88+6-90=4,90-4=86,我就退到86。
师:小朋友不只会下游戏棋,还在游戏棋中找到了好多数学知识,真不错。
我们刚才看到,游戏棋有好多种,不同的棋盘有不同的规则。
下棋时必须依从规则。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新的棋,请大家找一下,它与我们刚才下的棋有什么不同?(多媒体显示:逻辑图式,记录表。
规则:1. 本棋由2~4人合作下。
2. 先掷三个数点块,再将掷出的点数造一个三位数。
3. 依从图内指示加或减。
4. 将得到的结果登入表格。
)二、领悟新知(初次探究,整体感知)师:小朋友找到了新棋与其它棋的不同地方,大家也一定想在新棋上下棋。
老师请教一下小朋友,下棋前应该做些什么?师:谁来说说这棋怎么下?(学生自由发言)师:对棋盘和规则有什么问题要问?(学生自由提问,提出的问题由学生或老师解答)师小结:经过大家的思考和讨论,我们已知道新棋的下棋方法。
下面就请一个座位上的小朋友合作下新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