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最新三年高考真题精品分类汇编:07 遗传的分子学基础-附答案中高考前沿
- 格式:doc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23
2018年高考真题及模拟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6 遗传的基本规律1.(2018江苏卷,6)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答案】C2.(2018全国Ⅲ卷,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答案】D【解析】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是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完成的,A错误;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是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完成的,B错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完成的,C错误;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完成的,D正确。
3.(2018天津卷,6)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
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A.1/3 B.1/4 C.1/8 D.1/9【答案】D【解析】基因A1、A2的表达产物N1、N2可随机结合,组成三种类型的二聚体蛋白N1N1、N1N2、N2N2,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N1占1/3,N2占2/3,由于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因此N1N1占1/3×1/3=1/9,D正确。
4.(2018浙江卷,5)一对A血型和B血型的夫妇,生了AB血型的孩子。
AB血型的这种显性类型属于()A.完全显性B.不完全显性C.共显性D.性状分离【答案】C【解析】一对A血型(I A_)和B血型(I B_)的夫妇,生了AB血型(I A I B)的孩子,说明I A基因和I B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同时显现出来,这种显性类型属于共显性,C正确,A、B、D均错误。
专题十遗传的分子基础高考真题篇A组1.(2022河北,8,2分)关于遗传物质DNA的经典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摩尔根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首次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相同C.肺炎双(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均采用了能区分DNA和蛋白质的技术D.双螺旋模型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释了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答案A2.(2022广东,12,2分)λ噬菌体的线性双链DNA两端各有一段单链序列。
这种噬菌体在侵染大肠杆菌后其DNA会自连环化(如图),该线性分子两端能够相连的主要原因是()A.单链序列脱氧核苷酸数量相等B.分子骨架同为脱氧核糖与磷酸C.单链序列的碱基能够互补配对D.自连环化后两条单链方向相同答案C3.(2022海南,13,3分)某团队从表①~④实验组中选择两组,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验证DNA是遗传物质。
结果显示:第一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第二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该团队选择的第一、二组实验分别是()材料及标记T2噬菌体大肠杆菌实验组①未标记15N标记②32P标记35S标记③3H标记未标记④35S标记未标记A.①和④B.②和③C.②和④D.④和③答案C4.(2022河北,9,2分)关于中心法则相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催化反应时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形成氢键B.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均由核酸编码并在核糖体上合成C.在解旋酶协助下,R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转录合成多种RNAD.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可在体外发挥催化作用答案C5.(2022海南,11,3分)科学家曾提出DNA复制方式的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图1)。
对此假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图2):图1图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半保留复制B.第二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全保留复制C.结合第一代和第二代细菌DNA的离心结果,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分散复制D.若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继续培养至第三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会出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答案D6.(2022湖北,6,2分)BMI1基因具有维持红系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能力。
2018年高考真题及模拟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5 遗传的分子基础1.(2018海南卷,10)下列与真核生物中核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DNA分子B.合成核酸的酶促反应过程中不消耗能量C.DNA和RNA分子中都含有磷酸二酯键D.转录时有DNA双链解开和恢复的过程【答案】B【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分子,A正确;真核细胞内合成核酸的酶促反应过程,需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B错误;DNA由双链构成,RNA一般由单链构成,两者都含有磷酸二酯键,C 正确;转录时有DNA双链解开和恢复的过程,D正确。
2.(2018江苏卷,3)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内DNA的合成都需要DNA片段作为引物B.真核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细胞内的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出蛋白质都需要DNA和RNA的参与【答案】D3.(2018全国Ⅰ卷,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答案】B【解析】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A正确;真核细胞的核中含有染色体或染色质,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原核细胞的拟核中也可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如拟核DNA进行复制或者转录的过程中都存在DNA与酶(成分为蛋白质)的结合,也能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B错误;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等,因此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C正确;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属于转录过程,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等,因此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可能是RNA聚合酶,D正确。
2021年高考生物及模拟试题分类汇编遗传的分子根底2021年高考真题及模拟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5遗传的分子根底1.〔2021海南卷,10〕以下与真核生物中核酸有关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分子B.合成核酸的酶促反响过程中不消耗能量c.和分子中都含有磷酸二酯键D.转录时有双链解开和恢复的过程【答案】B【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少量的和分子,A正确;真核细胞内合成核酸的酶促反响过程,需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B错误;由双链构成,一般由单链构成,两者都含有磷酸二酯键,c正确;转录时有双链解开和恢复的过程,D正确。
2.〔2021江苏卷,3〕以下关于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原核细胞内的合成都需要片段作为引物B.真核细胞内和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细胞内的和都是遗传物质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出蛋白质都需要和的参与【答案】D3.〔2021全国Ⅰ卷,2〕生物体内的常与蛋白质结合,以—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假设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复制,那么该蛋白可能是聚合酶D.假设复合物中正在进展的合成,那么该复合物中含有聚合酶【答案】B【解析】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主要是由和蛋白质组成,都存在蛋白质复合物,A正确;真核细胞的核中含有染色体或染色质,存在蛋白质复合物,原核细胞的拟核中也可能存在蛋白质复合物,如拟核进展复制或者转录的过程中都存在与酶〔成分为蛋白质〕的结合,也能形成蛋白质复合物,B错误;复制需要聚合酶、解旋酶等,因此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可能是聚合酶,c正确;假设复合物中正在进展的合成,属于转录过程,转录需要聚合酶等,因此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可能是聚合酶,D正确。
4.〔2021海南卷,13〕关于复制、转录和逆转录的表达,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逆转录和复制的产物都是B.转录需要聚合酶,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c.转录和逆转录所需要的反响物都是核糖核苷酸D.细胞核中的复制和转录都以为模板【答案】c5.〔2021浙江卷,22〕某研究小组进展“探究的复制过程〞的活动,结果如下图。
2018年高考真题及模拟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6 遗传的基本规律1.(2018江苏卷,6)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2.(2018全国Ⅲ卷,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3.(2018天津卷,6)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
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A.1/3 B.1/4 C.1/8 D.1/94.(2018浙江卷,5)一对A血型和B血型的夫妇,生了AB血型的孩子。
AB血型的这种显性类型属于()A.完全显性B.不完全显性C.共显性D.性状分离5.(四川省泸州泸县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高考模拟)理综生物试题)某种花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作父本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植株作母本杂交,下列关于子代植株描述正确的是()A.理论上可以产生三种表现型的后代B.与父本基因型不相同的概率为1/4C.与母本表现相同的概率为1/8D.花色最浅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6.(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8届高考模拟(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某种昆虫的体色(A、a)有灰身和黑身两种,雌性个体均为黑身,雄性个体有灰身和黑身两种。
高考生物三年真题专项汇编卷(2018-2020)考点九:遗传的细胞基础(2020江苏卷,22)1.(多选题)有研究者采用荧光染色法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拟南芥(2n=10)花药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拍摄的4幅图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丙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B.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离C.图乙细胞中5个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D.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甲→乙→丙→丁(2019江苏卷,11)2.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
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C.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D.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2019浙江4月选考,24)3.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依次形成四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其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形成乙过程中,DNA复制前需合成rRNA和蛋白质B.乙形成丙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不分裂C.丙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或Y染色体D.丙形成丁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组数减半(2018天津卷,4)4.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 B)对无节律(X 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
在基因型为AaX B 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 B X 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2018全国Ⅲ卷,4)5.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2018浙江11月选考,25)6.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如下。
给2019届考生的建议不论你所在省市用全国卷哪一套,都要做熟2016-2018年全国卷3套生物真题,因为同一年3套卷是同一个命题组,而且相邻几年可能也是同一个命题组,出题习惯、方向和思路都有延续性和相似性。
3年定方向,5年练速度。
常做常新,不断揣摩玩味,就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故本人对近3年全国卷生物大题进行分类汇总,方便你备考之用。
一、2016-2018年3年全国1-3套卷遗传大题知识点分类统计二、模板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过程:杂交→自交→测交几点有用的说明:1、测交不能判断显隐性,但测交后代为设计实验探究相对性状显隐性提供材料。
即表现型相同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亲代表现型为显性。
2、常染色体纯合子杂交,正反交结果一样;伴X遗传纯合子杂交,正反交结果不一样。
即X A X A×X a Y子代表现型全为显性,X a X a×X A Y子代表现型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
3、子代雌雄表现型有差别的是两组杂交组合,即X A X a×X A Y和X a X a×X A Y。
4、X A X a×X a Y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跟常染色体遗传很相似。
伴X遗传后代表现型出现1:1:1:1,对应亲代组合就是X A X a×X a Y三、方法1、拆分法:把涉及2对或以上等位基因遗传用分离定律一对一对考虑,再用乘法原理解决。
无论是概率计算,验证或探究自由组合还是显隐性判断都可以采用。
2、假设法:在草稿纸上大胆假设,常常是直接而快捷的方法。
四、全国卷遗传大题考查方向1、概率计算难度不大,故一轮复习不要纠结于复杂的概率计算题。
2、由表现型推断基因型方面要注意ZW性别决定,稍不注意可能很按照XY来写,另外就是设计实验写遗传图解3、验证或探究分离和自由组合,要注意语言转换。
如:2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F1自交后代9:3:3:1=F1测交后代1:1:1:1;反之,F1自交后代不为9:3:3:1,F1测交后代不为1:1:1:14、基因的位置和显隐性,对遗传病而言就是遗传方式。
1.(2022上海卷.8)在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观看试验中,对图3中相关结构的正确描述是A. 图3 表示一条染色体的显微结构B. 箭头所指处由一个DNA分子构成C. 染色体上一条横纹代表一个基因D. 依据染色体上横纹的数目和位置可区分不同种的果蝇【答案】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的观看。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的理解。
属于简洁题。
解题关键是明确果蝇唾液腺染色体是果蝇三龄幼虫的唾液腺发育到肯定阶段后,细胞的有丝分裂停留在间期,每条染色体经过多次复制形成一大束宽而长的带状物。
本题易错选B项。
错因在于混淆了果蝇唾腺染色体和常见染色体图像的区分。
2.(2022上海卷.28)在DNA分子模型的搭建试验中,若仅有订书钉将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连为一体并构建一个含 10对碱基(A有6个)的DNA双链片段,那么使用的订书钉个数为A.58B.78C.82D.88【答案】C【解析】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需要2个订书钉,20个个脱氧核苷酸总共需要40个;一条DNA单链需要9个订书钉连接,两条链共需要18个;双链间的氢键数共有20总共需要订书钉40【考点定位】本题考查DNA的结构。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的化学键。
属于中档题。
解题关键是生疏DNA的三种组成成分之间、基本单位之间、双链之间的连接方式。
3.(2022上海卷.29)从同一个体的浆细胞(L)和胰岛B细胞(P)分别提取它们的全部mRNA(L-mRNA 和P-mRNA),并以此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相应的单链DNA(L-cDNA和P-cDNA)。
其中,能与L-cDNA 互补的P-mRNA以及不能与P-cDNA互补的L-mRNA分别含有编码①核糖体蛋白的mRNA②胰岛素的mRNA③抗体蛋白的mRNA④血红蛋白的mRNAA. 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分化、基因文库。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实质、cDNA构建方法。
A卷全国卷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1.(2013·新课标Ⅱ,5)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验④T2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解析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NA的X光衍射实验说明了DNA分子呈螺旋结构;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肺炎双球菌的转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化实验和T2答案 CDNA的结构与复制2.(2016·全国课标卷Ⅰ,29)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
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臵(A-Pα~Pβ~Pγ或dA-Pα~Pβ~Pγ)。
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
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填“α”“β”或“γ”)位上。
(3)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
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ATP水解生成ADP的过程中,断裂的是远离腺苷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即β位和γ位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即γ位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
要将32P标记到DNA上,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γ位上。
2018年高考真题及模拟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5 遗传的分子基础1.(2018海南卷,10)下列与真核生物中核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DNA分子B.合成核酸的酶促反应过程中不消耗能量C.DNA和RNA分子中都含有磷酸二酯键D.转录时有DNA双链解开和恢复的过程2.(2018江苏卷,3)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内DNA的合成都需要DNA片段作为引物B.真核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细胞内的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出蛋白质都需要DNA和RNA的参与3.(2018全国Ⅰ卷,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4.(2018海南卷,13)关于复制、转录和逆转录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逆转录和DNA复制的产物都是DNAB.转录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C.转录和逆转录所需要的反应物都是核糖核苷酸D.细胞核中的DNA复制和转录都以DNA为模板5.(2018浙江卷,22)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活动,结果如图所示。
其中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
a、b、c表示离心管编号,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本活动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B.a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C.b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NA都是14N–15N-DNAD.实验结果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的6.(2018全国Ⅲ卷,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7.(2018海南卷,15)现有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4N(表示为14N14N)的大肠杆菌,若将该大肠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再转到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则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型和比例分别是()A.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3B.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1C.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D.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8.(2018浙江卷,23)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幽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B.肺炎双球菌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肺炎双球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中,用TMV A的RNA和TMVB的蛋白质重建的病毒感染烟草叶片细胞后,可检测到A型病毒,说明RNA是TMV A的遗传物质9.(2018浙江卷,25)miRNA是一种小分子RNA.某miRNA能抑制W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9-2020年备考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还!
2019-2020年备考
1.(2018海南卷,10)下列与真核生物中核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DNA分子
B.合成核酸的酶促反应过程中不消耗能量
C.DNA和RNA分子中都含有磷酸二酯键
D.转录时有DNA双链解开和恢复的过程
【答案】B
2.(2018江苏卷,3)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内DNA的合成都需要DNA片段作为引物
B.真核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细胞内的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出蛋白质都需要DNA和RNA的参与
【答案】D
【解析】原核细胞内DNA的合成需要RNA为引物,A错误;真核细胞中的DNA
和R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合成DNA
和RNA,B错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说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体外
转化试验证明了其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基因的
表达过程都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都需要DNA和RNA的参与,D正确。
3.(2018全国Ⅰ卷,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
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答案】B
【解析】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
式,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A正确;真核
细胞的核中含有染色体或染色质,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原核细胞的拟
核中也可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如拟核DNA进行复制或者转录的过程
中都存在DNA与酶(成分为蛋白质)的结合,也能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
B错误;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等,因此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可能
是DNA聚合酶,C正确;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属于转录过程,
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等,因此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可能是RNA聚合酶,D正确。
4.(2018海南卷,13)关于复制、转录和逆转录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