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及价值探讨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冠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60例疑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A检查,并最终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评估CTA诊断冠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性。
结果CTA对冠脉阳性病变的敏感性为76.47%、特异性为94.90%、阳性预测值为60.47%、阴性预测值为97.60%;CTA对左前降支(LAD)的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其他分支(P<0.05);CTA对左主干(LM)、回旋支(LCX)、右冠脉(RCA)、LAD的诊断特异性均较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应用CTA检查,可获得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且操作简单、无创伤,其是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理想手段。
标签:冠状动脉造影;CTA;冠脉狭窄目前,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仍为冠状动脉造影,但其作为一种有创性诊断方式,会对机体造成较大损害,故难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CTA技术的问世,以其无创性、准确性优点迅速受到了广大临床医师及患者的青睐[1]。
本研究旨在明确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技术在冠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接诊的60例疑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非典型胸痛、不稳定或稳定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
并排除心源性休克者、哮喘者、有心动过缓病史者、失代偿心功能不全者、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
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33~81岁,平均年龄(60.5±10.3)岁,饮酒31例,吸烟29例,合并糖尿病18例,高血压38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成像检查,并最终行冠状动脉造影予以确诊。
①CTA检查:(1)检查前准备:CTA检查前,禁食4 h,做碘过敏试验,并进行心率监测,对于心率过快(>70次/min)的患者,口服25~50 mg倍他乐克,用药1 h后在进行心率监测,若心率仍高于70次/min,则再次服用倍他乐克25~50 mg,从而将心率快控制在70次/min 以下。
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摘要】目的:分析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47例自2021年5月~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实施64排CTA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诊断,对比CTA及CAG狭窄冠状动脉检出情况并分析CTA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效能。
结果:CTA与CAG不同狭窄程度冠状动脉分支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CTA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敏感度达90.91%、诊断特异度达92.86%、诊断准确度达91.49%、阳性预测值达96.77%、阴性预测值达81.25%。
结论: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诊断效能较高,有助于提高冠心病检出率。
【关键词】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诊断效能冠心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实施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是该诊断方式存在有创、检查费用高及与潜在风险大等特点,导致临床应用受限[1]。
现阶段,CT技术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和进步,CT冠状动脉造影(CTA)具有较高的图像分辨率及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具有无创及价格高等特点,能够为临床进行冠心病诊断提供重要指导[2]。
本次研究选取47例自2021年5月~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分析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4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与女性数量分别为26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为22~78岁,年龄平均值为(48.25±5.12)岁。
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胸痛、胸部压迫、呼吸短促等;②患者对各项检查和调查均知情;③患者意识清晰且精神正常。
排除标准:①伴二尖瓣反流或者二尖瓣狭窄疾病者;②合并室壁瘤者;③合并心包病或者心肌病者;④合并重度肝肾功能障碍者;⑤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⑥对含碘对比剂有过敏反应者;⑦合并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者。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析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2例疑为冠心病患者,均给予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检查,分析诊断结果。
结果:64排CTA准确率(79/82)96.34%,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轻度狭窄的检出率为9例(10.97%)、中度狭窄检出率为39例(47.56%),重度狭窄检出率23例(28.05%),闭塞检出率8例(9.76%)。
结论:在临床冠心病的诊断方面,64排螺旋CTA有显著的应用价值,诊断微小病变的敏感性更好,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诊断价值;CT冠脉成像64-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CTA) in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64-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CTA)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82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nd all patients were subjected to 64-slice spiralCT coronary angiography (CTA) examination to analyze the diagnosis results. RESULTS: The accuracy of 64-row CTA (79/82) was 96.34%. The detection rate of 64-slice spiralCT coronary angiography for mild stenosis was 9 cases (10.97%), and the detectionrate of moderate stenosis was 39 cases (47.56%). The detection rate of severe stenosis was 23 cases (28.05%), and the occlusion detection rate was 8 cases (9.76%). Conclusion: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64-slice spiral CTA has significant application value, and the sensitivity of diagnosing minor lesions is better, and the accuracy is higher.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iagnostic value; CT coronary imaging 心血管病是人类疾病的头号杀手,在我国致死率仅次于脑卒中。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徐清珍;吉征
【期刊名称】《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年(卷),期】2024(8)3
【摘要】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南京市红十字医院收治的12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均实施64排CT冠脉成像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价64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诊断效果。
结果:64排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5.83%,特异度为92.85%,准确率为95.16%,Kappa值=0.865,诊断一致性良好。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不同程度狭窄程度的准确率为
95.16%(118/124)。
结论:在对冠心病诊断中,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发挥了重要作用,可对冠脉狭窄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可推广。
【总页数】4页(P148-150)
【作者】徐清珍;吉征
【作者单位】南京市红十字医院影像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3
【相关文献】
1.负荷动态CT心肌灌注联合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3.320排螺
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4.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简便、无创、相对廉价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对冠心病的大范围筛查、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随访部分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结果做为参照“金标准”,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率预测值。
结果 64排螺旋CT在诊断管腔狭窄度≤50%、50%~70%、≥70%至完全闭塞的敏感性分别为79.2%、80.2%、92.5%,特异性分别为97.1%、98.8%、98.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8.3%、83.1%、85.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8%、98.3%、99.4%冠状动脉。
结论64排螺旋CT成像在冠脉狭窄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作为冠心病大范围筛查、诊断以及复查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危害人类的一大疾病,尤其是近年来具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早期诊断对于临床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DSA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是因为其具有有创、费用昂贵,不能大范围普及,对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多排螺旋CT,尤其是64排以及更高级别CT 的问世,因其无创、简便快捷、价格相对低廉等优点,使冠心病的大范围早期筛查成为现实。
现就我科从2009年08月31日至2011年12月28日共检查冠状动脉CTA282人分析,其中有92人同时行DSA检查(本院或外院),一并对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82例患者中,男性203例,女性79例,年龄在34~85之间,平均年龄61.5岁,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伴或不伴胸痛、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其中管壁严重钙化的有8例,对其造成的管腔狭窄程度只能进行节段性分析和大概的评估。
1.2 方法:应用64排Philips Brilliance螺旋CT,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使用0.625*64的探测器,管电压100KV,管电流800mA,层厚0.75mm,重建间距0.5mm,矩阵512*512。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应用多层螺旋CT(MSCT) 是当前CT设备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
主要的技术特征是使用多排的探测器,扫描时不是使用单层螺旋CT的扇形X线束,而是采用可以调节宽度的锥形X线束,根据采集层厚选择X线束宽度,来激发不同数目探测器,从而实现一次采集多层CT图像的目的。
由于一次扫描多层采集,扫描速度大大加快,甚至可达亚秒级,最薄层厚可达0.625mm,所以真正实现了任意平面三维重建,如矢状、冠状等,得到真正的三维图像,诊断价值大大提高。
64排螺旋CT对于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对病变程度的估计也很准确。
要使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检查的图像满足诊断的要求,并非易事。
这些CT技术的发展拓展了临床应用范围,大大降低了X线辐射剂量。
1 临床资料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行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的76例患者。
其中男43例,女33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66岁。
1.2 方法使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
探测器采用64mm×0.625mm排列(40mm覆盖范围),采用新一代高毫安输出球管(800mA峰值输出),螺旋扫描速度更快(≤0.35s/转),通过回顾性心电门控数据采集和单、双或多扇区图像重建算法,时间分辨力显著提高,可适用的心率范围更大,亚毫米层厚的心脏CT扫描时间很短(约5秒),心率明显波动的可能性很小,对比剂用量明显减少,通过二维和三维图像重组通常能获得优良的冠状动脉CT图像。
螺距4~6、对比剂量70~80mL、注射速率5.0mL/S、延迟扫描时间18~20s,对比剂碘海醇370。
扫描完毕后即进行常规重建,根据观察部位选取部分或全部重建出的图像资料,将其转成容积数据资料装入3D软件中。
2 结果检查部位的靶血管内造影剂充盈达高峰期时对其作连续多层扫描,将扫描数据作三维图像处理,显示心脏各血管的三维图像。
3 讨论近年来,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为心血管影像学开拓了全新的领域。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期间诊治的疑诊冠心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冠脉成像诊断结果。
结果:依据15 节段法,本组52名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共计显示780节段冠状动脉图像,冠脉成像检查显示有720节段为可供分析的优良血管;有134支血管出现病变,其中有56支为钙化斑块,占总数的41.79%,病变部位主要为左前降支,共计49支,占总数的36.57%。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超过百分之五十狭窄性病变特异性为 96.2%,敏感性为 95.3%,阴性预测值 96.5%,阳性预测值 83.1%,准确率 96.1%,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作为一种冠心病无创性筛查手段,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关键词: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冠心病;诊断;应用价值冠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则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
对于冠心病的诊断,传统方式主要依靠冠脉造影,虽诊断率高,但创伤大、检测成本高,因此在推广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1]。
随着CT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冠心病的筛查中逐步引入了该诊断方式。
本文旨在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特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期间诊治的52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期间诊治的52例疑诊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在七天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本组患者中男36例,女16例,年龄37岁-85岁,平均年龄(60.46±15.14)岁,本组患者均存在明确的冠心病史,且患者入院时均出现典型或不典型的心绞痛、活动受限、胸闷、胸前区不适、心悸等症状。
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作者:李清勇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20期【摘要】目的对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与分析。
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病例36例,对这36例患者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检查: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传统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将这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采用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对1~3级的冠状动脉分支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对于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方面,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冠心病进行诊断,采用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测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今后临床诊疗工作推广应用。
【关键词】 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冠心病;诊断;临床应用价值--------------------------------------------------------------------------------作者单位:054200 河北省内丘县人民医院最近几年以来, 在临床上多层螺旋CT已经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64排螺旋CT的出现,因其扫描速度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且具有相对功能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工作站, 使其在冠状动脉成像领域得到了不断的成熟与发展, 在临床工作当中,受到医患双方的广泛认可与欢迎[1]。
在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冠心病患者,采用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我们对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病例,患者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检查: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传统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将这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以下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
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36例。
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岁。
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倪福旭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11期
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治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100例,均接受64排螺旋CT检查,分析检查结果。
结果:冠状动脉闭塞11例(11.O%);狭窄79例(79.0%),其中轻度狭窄28例(28.0%),中度狭窄22例(22.O%),重度狭窄29例(29.O%);冠状动脉通畅10例(10.0%)。
结论:64排螺旋造影检查冠状动脉定位准确,诊断正确率高,检查无创伤,患者容易接受,是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造影;应用价值
冠状动脉狭窄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当狭窄到一定程度时导致心肌缺血就是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多层螺旋CT(MSCT)是当前CT设备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真正实现任意平面三维重建,如矢状、冠状等得到真正的三维图像,64排螺旋CT也在很快得到普及。
为探讨其在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2016年5月-2017年9月收治行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的患者50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9月收治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100例,主要表现为胸闷、绞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其中男60例(60.0%),女40例(40.0%),男女之比1.5:1;年龄44~76岁,平均(52.2±5.5)岁。
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扫描仪。
患者平躺于扫描床,连接心电门控,让患者屏气,进行轴位平扫,主要扫描患者的心脏以及大血管根部。
然后经肘静脉快速注入80~85 mL对比剂碘帕醇(浓度370 mgl/mL),注射速率5.0 mL/s,延迟扫描时间18~20 s,然后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00~400 mA,准直0.62 mm,螺距0.2,球管转速0.4 s/周,重建间隔0.4 mm,镜头视角FOV200 mm。
扫描数据做三维图像处理,显示心脏各血管的三维图像。
结果
100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闭塞11例
(11.0%);狭窄79例(79.0%),其中轻度狭窄28例(28.0%),中度狭窄22例
(22.0%),重度狭窄29例(29.0%);冠状动脉通畅10例(10.0%)。
讨论
近年来,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方面取得可喜的进展,为心血管影像学开拓了全新的领域。
64排螺旋CT是目前有效、可靠的诊断冠心病的方法之一,对病变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评估、血管管腔狭窄程度以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随访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作为冠心病早期筛选检查之一。
MSCT心脏容积再现重组图像对异常起源的冠状动脉整体观察较好,能直观显示该血管与主动脉的连接情况及其与心脏各房室结构的关系,二维曲面重组图像可多角度展开异常起源的冠状动脉,有利于评价走行迂曲的血管,与最大密度投影重组图像相结合,对异常起源的冠状动脉管腔评价具有优良价值。
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是冠心病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MSCT能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以及较粗大的分支血管近段有一定体积的斑块,而且主要通过斑块的CT密度值可以大致评价其组织构成并初步确定其类型。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64排螺旋造影检查冠状动脉定位准确、诊断正确率高、检查无创伤、患者容易接受、是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