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4.书画 (1)书法: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 度。 (2)绘画:山水画成就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9-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D
宋朝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主要目的不是探索自然规律,而是 为现实社会服务,故 D 项错误
答案:B
-20-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史料实证 材料一 北宋以来,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的文化形 态——根植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 民文化,在不断崛起。 材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 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 于茶坊酒肆”,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 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 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13-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程朱理学 史料实证 材料一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二程遗书》 材料二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理在先,气在后;有 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既有理,便有气;既有气,则理又在乎气之 中。”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2.元曲 (1)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加 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 (2)杂剧 ①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 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形成了杂剧。 ②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 实甫等。 3.话本:宋元时期,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话本, 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