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细胞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8
nk细胞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细胞,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和感染病原体的能力。
尽管NK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和抗病毒感染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 功能和调控机制的复杂性:NK细胞的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激活受体、抑制受体、细胞因子等。
这些调控机制的复杂性使得NK细胞的激活和抑制变得困难,需要进一步研究。
2. 抗肿瘤活性的局限性:尽管NK细胞具有天然的抗肿瘤能力,但其抗肿瘤活性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受到限制。
例如,肿瘤细胞可能通过多种机制抑制NK细胞的活性,如表达抑制性配体或改变细胞表面抗原。
因此,增强N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3. 个体差异和异质性:不同个体的NK细胞功能和数量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导致治疗效果的不一致性。
此外,NK细胞还存在异质性,即同一患者体内的NK细胞可能具有不同的表型和功能。
因此,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开发对于提高NK细胞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
4. 临床应用的挑战:尽管NK细胞在实验室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将其应用于临床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有效地扩增和激活NK细胞、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靶点、如何减少副作用等。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总之,尽管NK细胞在免疫治疗中具有潜力,但仍需要深入研究其功能、调控机制以及与肿瘤和病原体的相互作用,以克服当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为临床应用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自然杀伤( NK) 细胞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体抗御感染和防止细胞恶性转化的重要免疫调节细胞。
与T 淋巴细胞不同, NK 细胞无需肿瘤特异性抗原识别便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效应细胞[1]。
人类NK细胞约占全血淋巴细胞的10 %~15 %。
目前研究认为NK 细胞特异性表达CD56, 而缺乏T 细胞抗原CD3。
NK 细胞具有以下功能:( 1) 对病毒感染细胞、白血病细胞及其他肿瘤细胞产生直接细胞毒活性;( 2) 分泌多种免疫调节细胞因子( 如:IFN- γ, TNF- α, GM- CSF) ;( 3) 通过细胞膜FcγRⅢ( CD16)与抗体Fc 段结合从而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毒( ADCC) 作用NK 细胞临床应用进展2.1 体内扩增、激活NK 细胞目前NK 细胞的免疫治疗主要是利用细胞因子体内扩增、激活NK 细胞和体外产生LAK、CIK 细胞杀伤自体肿瘤细胞。
从早期的大剂量IL- 2 治疗的严重毒副作用到随后的长期小剂量联合间断中剂量IL- 2 治疗证实在HIV 感染及恶性肿瘤患者中可以较好耐受。
但这种治疗方法只是增强骨髓祖细胞向NK细胞分化及依赖IL- 2 延迟NK 细胞的凋亡, 而并非外周血成熟NK 细胞的增生[14, 15]。
因此联合应用IL- 2 和其他细胞因子( 如IL- 12, IL- 15, KL, FL) 可能达到更好的体内和体外扩增NK 细胞的效果[16, 17]。
但是由自体肿瘤细胞上表达的MHC- Ⅰ类分子所介导的抑制性信号仍然是成功治疗的最大限制。
2.2 体内阻滞抑制性受体在自体和HLA 相合的干细胞移植中, 白血病细胞表达MHC- Ⅰ类分子与NK 细胞的抑制性受体结合从而抑制NK 细胞对自体白血病细胞的杀伤。
Koh 等[18]最近利用急性白血病小鼠模型证实在体内阻滞NK 细胞抑制性受体的可行性。
给B6鼠接种C1498( H2d) 鼠的白血病细胞, 利用5E6F( ab') 2 抗Ly49C 和Ⅰ抗体治疗可以避免B6 鼠死于白血病, 治疗中未发现明显的毒副反应及对造血的破坏。
浅析人体的NK细胞一、概念NK细胞,即自然杀伤细胞,是免疫细胞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它们不需要特定的抗原刺激,就能主动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
这种能力使得NK细胞在抗癌和抗病毒战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一个NK细胞可以杀死多达27个癌细胞!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啊!它们像勇敢的剑客,挥舞着利剑,将癌细胞一一斩杀。
这种高效的杀敌能力,让NK细胞成为了我们身体内部最重要的抗癌力量之一。
二、NK细胞的战斗方式NK细胞的战斗方式可谓独树一帜。
它们通过识别癌细胞表面的特定标记物,如MHC-I分子的异常表达和特定的抗体结合,来锁定目标。
一旦锁定目标,NK细胞就会迅速发动攻击,释放多种杀伤因子,如穿孔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来摧毁癌细胞。
这种非特异性的杀伤方式使得NK细胞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无论是面对哪种类型的癌细胞,它们都能迅速做出反应,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侵害。
三、NK细胞与癌症的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NK细胞在抗癌战斗中的重要性。
科学家们发现,NK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与癌症的发病率和预后密切相关。
NK细胞数量充足、活性高的人,患癌症的风险相对较低;反之,NK细胞数量不足或活性降低的人,则更容易受到癌细胞的侵袭。
这一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通过增强NK细胞的数量和活性,是否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癌症呢?虽然目前还不能直接应用于临床,但这无疑为我们指明了一个研究方向。
三、如何提升NK细胞的数量和活性既然NK细胞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提升它们的数量和活性呢?其实,这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以及良好的心态都有助于提升免疫细胞的整体状态,包括NK细胞。
此外,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减少压力和焦虑情绪也有助于保护我们的免疫细胞不受损害。
四、结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免疫细胞的了解将越来越深入。
NK细胞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无疑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小鼠NK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在抵御感染和疾病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一些小鼠NK细胞可能的研究方向:
1. 细胞功能研究:研究小鼠NK细胞在免疫应答、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的功能,有助于深入了解NK细胞的作用机制。
2. 细胞分群研究:小鼠NK细胞存在不同的亚群,这些亚群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表型特征。
研究这些亚群的分布、特征和功能,有助于进一步揭示NK细胞的复杂性。
3. 信号转导研究:NK细胞通过各种信号转导途径来感知和响应外界刺激。
研究这些信号转导途径的分子机制,有助于发现新的药物靶点。
4. 免疫调控研究:NK细胞在免疫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其与其他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等)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有助于了解免疫系统的整体运作机制。
5. 疾病模型研究:利用小鼠疾病模型,研究NK细胞在各种疾病(如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中的作用,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
6. 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研究:利用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对小鼠NK细胞进行遗传改造和修饰,有助于深入探究N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
7. 药物筛选和疫苗研究:通过筛选小鼠NK细胞相关药物或疫苗,研究其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有助于推动NK细胞相关药物和疫苗的开发和应用。
总之,小鼠NK细胞是一个充满潜力和挑战的研究领域,未来仍需深入探索和研究。
N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曹腾宇;孙莉萍;于洋【期刊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年(卷),期】2024(26)2【摘要】细胞免疫治疗是针对自身免疫细胞能力低下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的一种新型补充疗法,包括基于T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疗法,基于NK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NK细胞(CAR-NK)疗法和自体细胞免疫疗法(CIK),还有基于其他免疫细胞如单核吞噬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输注治疗。
其中,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细胞)作为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细胞,在机体抗肿瘤、抗病毒感染、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像T细胞一样通过工程化改造后靶向治疗肿瘤,还能够进行同种异体来源的NK细胞输注治疗,弥补了T细胞自体来源受限和异体免疫排斥的缺点。
研究证实,输注异体NK细胞的患者不会发生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disease,GVHD)。
NK细胞不仅扩大了用于细胞免疫治疗的细胞种类,还为形成较低成本的细胞免疫治疗产品提供了广阔应用前景。
但是目前仍存在NK细胞质量不稳定,制备流程缺乏统一质量标准等问题,虽有部分NK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已经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NMPA)的批准,但仍然没有明确公开的NK细胞免疫治疗产品的规范生产体系。
本文从NK细胞独特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出发,综合近年研究者利用NK细胞在恶性肿瘤治疗上应用的治疗策略和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的最新进展,最终落脚于NK细胞的体外扩增办法及活性功能维持的研究进展上,表明NK细胞有望形成质量统一的细胞免疫治疗产品。
【总页数】8页(P267-274)【作者】曹腾宇;孙莉萍;于洋【作者单位】解放军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输血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NK细胞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2.细胞因子诱导的N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初步应用3.NK 细胞基因修饰在细胞过继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4.NK细胞抗肿瘤机制及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5.N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新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artnk的临床实验CartNK是一种基于自然杀伤(NK)细胞的免疫疗法,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CartNK的临床实验进展以及其在治疗癌症等疾病方面的潜在应用。
一、临床实验概述CartNK是基于NK细胞的转基因工程技术,通过将人体自身的NK 细胞进行改造,使其具备抗癌作用。
该技术的核心是在NK细胞表面引入特定受体,使其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和攻击癌细胞。
目前,CartNK 的临床实验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二、CartNK在治疗癌症中的应用1. 体外实验研究在体外实验中,科研人员将CartNK细胞与癌细胞进行共培养,并观察其抗癌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CartNK能够显著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具有良好的杀伤效果。
2. 动物实验研究在动物实验中,科研人员将CartNK细胞注入实验动物体内,并观察其治疗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CartNK能够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提高动物的生存率,证明了该技术在治疗癌症方面的潜力。
3. 临床实验进展目前,CartNK的临床实验正在进行中。
一些早期实验表明,CartNK在治疗血液系统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由于实验规模有限,尚需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CartNK存在的挑战和展望1. 安全性问题目前,CartNK的安全性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因为它是一种基因改造技术,可能引发免疫反应等副作用。
未来的临床研究需要更多考虑到这些安全性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个体差异NK细胞在不同人群中表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这也是CartNK面临的挑战之一。
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NK细胞的特点,以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3. 合理的治疗方案CartNK作为一种新兴的免疫疗法,其治疗方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包括剂量的选择、治疗周期的安排等方面都需要经过更多的临床实验来确定最佳方案。
未来,CartNK有望在癌症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NK细胞活化受体NKG2D及sMICA在晚期肺癌免疫监视中的作用梁晶;韩福才【摘要】背景与目的 NK细胞活化受体NKG2D及sMICA是近来肿瘤研究领域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受体NKG2D及sMICA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它们在晚期肺癌免疫监控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榆测115例肺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受体NKG2D、T淋巴细胞哑群及NK细胞百分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sMICA值,并以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sMICA、CD8+T细胞、NK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NK细胞受体NKG2D、CD3+T细胞、CD4+>T细胞、CD4+T/CD8+T值较对照组下降.NK细胞受体NKG2D和sMICA呈负相关(r=-0.319,P<0.05).NK细胞受体NKG2D与CD4+T细胞、CD4+T/CD8+T成正相关(P0.05),与CD8+T细胞成负相关(P<0.05);sMICA与CD4+T细胞、CD4+T/CD8+T成负相关(P<0.05),与CD8+T细胞成正相关(P<0.05);它们与CD3+T、NK细胞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外周血sMICA上调介导NK细胞活化受体NKG2D下调机制参与了晚期肺癌以肿瘤为中心抑制免疫网络的形成,它们可作为监视晚期肺癌患者免疫状态的参考指标,也可作为评估肺癌发生、发展的参考依据.【期刊名称】《中国肺癌杂志》【年(卷),期】2009(012)001【总页数】5页(P59-63)【关键词】sMICA;NKG2D;肺肿瘤;免疫监测【作者】梁晶;韩福才【作者单位】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呼吸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NK(Natural killer,NK)细胞激活性受体NKG2D,它表达于所有的NK细胞,在CD8+ T细胞,γ/δT细胞和活化的巨噬细胞也有表达[1],其配体之一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分子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classⅠchain-related A,MICA)。
nk细胞行业报告NK细胞行业报告。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NK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能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感染病原体的细胞,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在过去的几年里,NK细胞疗法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成为了癌症治疗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本报告将对NK细胞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前景和未来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NK细胞疗法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NK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备受瞩目。
目前,临床上已经有一些针对癌症的NK细胞疗法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并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
例如,一些临床试验显示,使用NK细胞疗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对于一些难治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等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治疗效果。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NK细胞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也在不断提升,为其在临床应用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NK细胞行业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免疫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NK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手段,市场前景广阔。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NK细胞疗法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预计未来几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
其中,癌症治疗是NK细胞疗法的主要应用领域,而且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对于NK细胞疗法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NK细胞疗法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最后,我们来展望一下NK细胞行业的未来趋势。
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NK细胞疗法将会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成熟,人们可以更精确地改造NK细胞,使其具有更强的杀伤肿瘤能力;另一方面,随着生物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NK细胞疗法的成本将会不断降低,使其更加普及和可及。
此外,随着临床试验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NK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疗效也将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其在临床应用中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NK细胞得抗肿瘤作用指导教师职称论文完成日期论文答辩日期Antitumous Effect of NK Cells大学生优秀科技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撰写成学术论文“”。
除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对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论文中不包含任何未加明确注明的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或未公开发表的成果。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摘要:NK细胞是与T、B淋巴细胞并列的第三类群淋巴细胞。
NK细胞杀伤的靶细胞主要是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较大的病原体(如真菌和寄生虫)、同种异体移植的器官、组织等,但不伤及正常细胞。
NK细胞还具有造血功能。
但是,N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尤为重要。
本篇主要对NK细胞的功能尤其使抗肿瘤作用进行介绍。
Abstract: natural killer (NK) cells is the third immune cells beside T cells and B cells. NK cells make effect mainly on ····,not the normal cells.`关键词: NK细胞;自然免疫;抗肿瘤1.NK细胞的概念介绍2.NK细胞的功能2.1 NK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2.1.1 NK细天然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2.1.2NK细胞可激活机体的获得性免疫系统2.2 NK细胞的造血功能2.3. N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3.NK细胞与抗肿瘤3.1 Nk细胞抗肿瘤作用机理3.2 基于 NK细胞识别受体的肿瘤免疫治疗新途径4.总结与展望1.NK细胞的概念介绍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自然杀伤细胞)是1970前后被发现的第三类淋巴细胞亚群。
它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和其他类型的血液细胞一样,由人体骨髓间充质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这种细胞具有自然杀伤活性,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在机体抗病毒感染、免疫监视中起重要作用,可快速构筑防线对抗肿瘤、病毒和细菌感染。
该类细胞群含量不高,在正常外周血液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5-10%,但其对癌细胞的杀伤清除作用不可小觑。
有关实验证明,一个NK细胞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可杀伤高达27个癌细胞。
1990年,NK细胞通过识别表面没有MHC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的细胞为靶细胞的方式来识别癌细胞的机制被发现,由于NK细胞的杀伤活性无MHC限制,不依赖抗体,因此称为自然杀伤活性。
它通过分泌穿孔素、丝氨酸蛋白酶如颗粒酶A和B、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等分子降解细胞膜、破坏靶细胞完整性而发挥溶细胞效应,在天然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种杀伤能力是NK细胞一经产生便具有的,而非后天与肿瘤细胞接触而得。
2.NK细胞的功能2.1 NK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2.1.1 NK细天然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NK细胞是获得性细胞免疫的核心调节细胞。
在CTL反应中已经发现抗原刺激后1~3天内首先为NK反应中已经发现抗原刺激后1-3天内首先为NK达到高峰,当NK活性开始下降时,CTL开始逐渐上升,与5——10天达到高峰。
这两类细胞毒细胞在时间的先后出现与配合预示着NK细胞在时间的先后出现与配合预示着NK细胞在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
CTL前体系细胞分化为成熟CTL必须直接与NK细胞接触,NK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分子无此效应。
2.1.2 NK细胞可激活机体的获得性免疫系统NK细胞还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调节其他细胞(尤其是免疫系统的细胞)的活性,进而激活机体的获得性免疫系统。
例如,NK细胞的CD16分子对免疫复合物搭起了NK细胞与T细胞作用的桥梁。
90年代以来,有关NK细胞受体的研究有了突破,并克隆和鉴定了一批NK细胞刺激型或抑制型受体。
活化型受体主要有:CD2,CD16,CD44,CD69,NKR-P1和PTA1等。
其中CD16是最常用的活化型NK细胞受体的模型;抑制型受体主要有KIRs(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家族(CD158a,CD158b,p70和p140),p49,LAIR-1和NKG2家族及Ly49家族(小鼠)等。
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是其细胞表面激活性和抑制性受体介导的信号在胞内相互作用,最后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与获得性免疫系统中的主力T细胞和B细胞的作用模式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2.2 NK细胞的造血功能NK细胞是造血的主要调控成分。
NK细胞是一群异质性的免疫细胞,可能存在着具有不同造血调控功能的NK细胞亚群,NK细胞通过释放与造血调控有关的多种细胞因子,对造血干/祖细胞的增值分化起着正负双向调节作用,随着NK细胞亚群的研究进展,有望能选择性地去除有抑制造血功能的NK细胞亚群,输注具有促进造血作用的NK细胞亚群。
科学家们曾采用SCD鼠为粘附NK细胞的来源,大规模扩增出纯化NK细胞,发现NK细胞可促进同基因骨髓移植后造血免疫系统的重建,该效应与NK分泌GM-CSF等造血生长因子有关,还发现L-2活化的NK细胞可以预防异基因骨髓移植后造血免疫系统的重建,该效应与NK细胞分泌TGFb有关。
而且L-2活化的NK细胞可与T细胞一起行使植物抗癌效应(GVT),该现象的解释为解决基因骨髓移植的关键障碍GVHD和GVT不平衡问题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3. N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人类NK细胞是许多正常组织中常驻的淋巴细胞群体,在某些实体组织(包括肝、脾、肺及各种实体瘤等)中数量较多。
如NK细胞占肝脏体常有效的免疫见识细胞,是能够进入并破坏实体组织中瘤细胞的非常有效的NK细胞亚群,在体内能够减少转移瘤数目,甚至还可引起部分转移瘤的消退,延长荷瘤动物的生存期,其他激活的NK细胞则不具备同样特性。
NK细胞与CTL接触的分子为CD56,采用抗NK单抗取出小树体内NK细胞后,该小鼠无法产生对所荷和色素瘤的特异性CTL细胞,并且对再次攻击无记忆反应,证明肿瘤浸润的NK细胞对产生肿瘤特异的CTL 至关重要。
3.NK细胞与抗肿瘤3.1Nk细胞抗肿瘤作用机理根据L-2刺激后NK细胞粘附实体表面能力的不同,可将NK细胞分为粘附NK 和非粘附NK两类,其粘附NK细胞是血液和组织中非常有效的免疫监视细胞,是能够进入并破坏实体组织中瘤细胞的非常有效NK细胞亚群,在体内能够减少转移瘤数目,甚至可引起部分转移瘤的消退,延长荷瘤的生存期,其他激活的NK细胞则不具有同样的特性。
A-NK细胞和L-2过继传输几乎能完全移植在裸鼠体内建立的人头颈部鳞状细胞细胞癌模型肿瘤的生长;对胃癌肝转移模型能明显减少肝内转移瘤数目并延长小鼠生存期。
对结肠癌转移大鼠模型传输同基因的A-NK细胞,发现A-NK细胞能识别并特异性浸润肺转移灶,并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用聚乙二醇修饰L-2可使A-NK细胞对肿瘤的浸润性增强。
过去用A-LAK细胞对鼠肿瘤转移模型及晚期黑色素瘤或肾细胞病人进行治疗,显示出治疗潜力,现在看来,A-NK 细胞可能是较A-LAK细胞更好地用于过继免疫治疗的细胞来源。
1.孔素/粒酶介导的肿瘤坏死2.K细胞直接与肿瘤细胞接触,由NK细胞表面的模型TNF介导的瘤细胞的凋亡或由ANK释放的分泌型TNF间接介导瘤细胞的凋亡。
3.K细胞破坏或活化肿瘤微血管系统,导致其他效应细胞和细胞毒分子深处到肿瘤组织,引起肿瘤的岀血坏死。
近年来研究发现,NK细胞存在两种受体,一种受体可激活NK细胞,另一种能与靶细胞上的MHC I类分子特异性结合,通过传导阴性信号二移植NK细胞的自然杀伤。
Smits等正式ANK细胞介导的瘤细胞裂解作用由ANK细胞表面CD18分子及靶细胞上缺乏的MHC I所决定。
抗CD18单抗可阻断ANK细胞对瘤细胞的裂解作用,而抗MHC I类抗原单抗预先与瘤细胞共育则可使ANK细胞的裂解作用明显增强。
这正是由于靶细胞上MHC I类分子缺乏,阻断阴性信号的传导,从而是A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明显增强。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NK细胞既可以通过“内识别”方式直接识别恶性转化癌细胞并被活化,也可以在辅助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的作用下被活化。
这些辅助细胞通过其模式识别受体来应答内外换将的变化,再通过分泌多种可溶性因子或直接接触的方式将信号传递只NK细胞,使NK细胞得以发挥其杀伤功能及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功能。
已经证实存在的可溶性因子有L-12、L-18、type I IFN、L-2及 TNF a ;直接接触的分子有 GITRL/GITR、L-12/ I、L-12R、CD48/ 2B4、MICA or MICB or ULBP12-ULBP3/NKG2D、AICL/NKp80、L-15R –L-15/ L-15br等。
研究表明肿瘤发生过程中 NK细胞的活化也可以由 DC细胞触发 ,其中 L-15R L-15的反式信号转导极其重要。
触发后的 NK细胞在 8 h以内会进入外周血 ,到达肿瘤组织部位 ,再在其他活化信号的作用下成为效应细胞。
多种细胞因子包括FN2 / 、IL212、IL215等、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应激”蛋白、共刺激分子等共同诱导了 NK细胞的效应功能。
研究发现 IL215R信号通过 JAK3依赖途径磷酸化DAP10分子 ,对 NKG2D介导的信号转导和杀伤功能产生重要作用 ,被誉为“a new couple on the scene”。
3.2基于 NK细胞识别受体的肿瘤免疫治疗新途径基于 NK细胞的肿瘤生物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 , 其中基于 NK细胞天然免疫识别的肿瘤生物治疗途径有很多新的设想 : 1 利用细胞因子、造血生长因子和免疫调节剂可以促进 NK细胞活化性受体的表达和加强杀伤分子如穿孔素、粒酶的表达和功能,其中 I型干扰素、L-2、L-12、L-15、L-18、L-12在体内外实验中均显示强有力的功效。
靶向 NK细胞抑制性受体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促使 NK细胞免疫识别谱偏向免疫活化 ,从而使NK细胞大量活化; 3 采用 RNA干扰 RNAi 技术消减 NK细胞抑制性受体表达或直接转基因超高表达NK细胞活化性受体 ,使 NK 细胞易于活化而获得杀伤活性; 4 构建表达嵌合受体的 NK细胞 , 使该细胞的活化受体含有超高活性的胞内信号功能区而易于高度活化 ,或者使该细胞活化受体具有特定的识别特性例如具备识别 Erb2的单链抗体多变区 ,使该细胞可以靶向癌细胞; 5 免疫放疗和免疫化疗方案大幅度提高 NK细胞的抗癌功效。
近期研究证明 ,适度放疗和化疗可以使肿瘤细胞高表达NK细胞活化受体识别如 NKG2D 的配基如 M ICA、M ICB等 ,使肿瘤细胞易于被 NK细胞识别而清除; 同时 ,还发现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可以诱导肿瘤细胞 DR2, 从而被 NK细胞以 TRAIL途径杀伤; 6 基于 NK细胞的 ADCC效应设计生物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