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打击乐-去郊游
- 格式:docx
- 大小:11.46 KB
- 文档页数:3
中班音乐教案:打击乐-郊游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打击乐器的种类和基本演奏方法;
2.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3.让幼儿感受音乐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二、教学内容
1.打击乐器的分类和基本演奏方法;
2.《春天在哪里》、《小兔子乖乖》等适合幼儿演奏的乐曲;
3.在郊游场地进行音乐演奏和游戏活动。
三、教学过程
1. 打击乐器的分类和基本演奏方法
教师通过图片、声音等多种形式向幼儿介绍打击乐器的种类,如木琴、铃鼓、小鼓等,并演示基本演奏方法。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模仿演奏练习,让幼儿逐渐认识乐器不同的音色和节奏感。
2. 乐曲学习
教师选择适合幼儿演奏的乐曲,如《春天在哪里》、《小兔子乖乖》等,让幼儿跟随乐曲练习演奏。
教师对幼儿进行指导,帮助幼儿克服难点,发扬个人特长。
3. 郊游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郊游场地,在草地上摆放乐器。
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奏《春天在哪里》、《小兔子乖乖》等乐曲,使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感受音乐。
同时,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如“打击乐器跑圈”、“音乐拍手游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音乐节奏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效果评价
1.观察幼儿对乐器分类和基本演奏方法的理解情况;
2.评价幼儿在乐曲练习中的表现和进步;
3.考察幼儿在郊游场地中的音乐表现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注意事项
1.教师应保证郊游场地的安全性;
2.教师应带上足够数量的乐器,以便幼儿进行演奏;
3.教师应做好防晒、防蚊等措施,保护好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中班打击乐优质课教案:郊游
一、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引导幼儿学习打击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表达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准备
打击乐器,例如鼓、木琴等。
音乐播放设备和音乐录音。
郊游的场地和相关安全措施。
三、教学过程
引入
通过播放打击乐的音乐,引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和想象力。
与幼儿一起聆听音乐,讨论打击乐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打击乐器的认识
介绍不同种类的打击乐器,例如鼓、木琴等。
让幼儿观察和感受不同打击乐器的声音和演奏方式。
打击乐的演奏
让幼儿亲自体验打击乐的演奏,让他们尝试使用不同的打击乐器,按照音乐的节奏和指导进行演奏。
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节奏和音符组合。
郊游活动
组织郊游活动,在户外环境中进行打击乐的表演和演奏。
让幼儿在自然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并与他人合作进行打击乐的演奏。
四、拓展活动
进行其他与音乐表达和创造相关的活动,例如唱歌、舞蹈等。
进行与艺术创作和表达相关的活动,例如绘画、手工制作乐器等。
通过中班打击乐优质课教案:郊游,我们旨在培养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引导他们学习打击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以及激发他们对音乐的表达和创造能力。
通过打击乐的演奏和郊游活动,幼儿可以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中班教案打击乐郊游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打击乐器,知道不同的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合作意识,能够与他人共同演奏打击乐。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打击乐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难点:让幼儿能够与他人共同演奏打击乐,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打击乐器(如铃鼓、木鱼、沙锤等)、音乐播放设备、郊游场地。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唱歌、跳舞的经验。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热情。
2. 认识打击乐器(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打击乐器,让幼儿触摸和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引导幼儿观察和说出不同乐器的特点。
3. 分组演奏(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按照指定的节奏进行演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演奏姿势和节奏。
4. 集体演奏(5分钟):教师选取一首简单的歌曲,让全体幼儿共同演奏打击乐器,体验合作的乐趣。
5. 郊游活动(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郊游场地,进行打击乐器演奏活动。
幼儿可以自由选择乐器,按照指定的节奏进行演奏,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演奏过程中的表现,如节奏感、合作意识等。
2. 收集幼儿在郊游活动中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打击乐的兴趣和喜爱程度。
3. 结合幼儿的日常表现,评价他们在音乐领域的成长和进步。
六、教学内容:1. 复习已学的打击乐器知识和技巧。
2. 学习新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
3. 通过打击乐器演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七、教学过程:1. 复习环节(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复习已学的打击乐器知识和技巧,巩固幼儿的掌握情况。
2. 学习新技能(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新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如力度控制、节奏变化等,并示范演奏。
中班打击乐郊游教案1. 教案背景作为中班的打击乐老师,我计划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郊游活动,以丰富他们的音乐体验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本教案将详细介绍活动的目的、内容和安排,以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2. 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鼓励他们尝试在自然环境中演奏打击乐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并通过实践提升打击乐技能。
3. 教学准备•打击乐器:鼓、小鼓、钹等;•活动地点:选择一个安全、宽敞且有足够自然元素的 outdoor 场所;•安全措施:准备急救箱、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打击乐器以及避免潜在危险的活动。
4. 活动内容4.1 音乐欣赏•选择一首与大自然相关的音乐,例如《春之声》或《鸟语花香》;•让学生仔细聆听音乐,并引导他们讨论音乐所传达的感受和意义。
4.2 打击乐器演奏•在活动地点设置几个不同的站点,每个站点摆放一种打击乐器;•每个站点由一个团队组成,团队成员在一分钟内轮流演奏打击乐器;•学生在不同站点间轮换,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尝试不同的打击乐器;•教师可以提供简单的打击乐器演奏指导,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表达方式。
4.3 教育活动•在活动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整个活动的经历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对他们的影响,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你最喜欢的打击乐器是什么?你如何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5. 活动安排时间•9:00 am - 9:30 am: 集合和准备;•9:30 am - 10:00 am: 音乐欣赏;•10:00 am - 11:00 am: 打击乐器演奏;•11:00 am - 11:30 am: 教育活动;•11:30 am - 12:00 pm: 整理和回顾。
人员安排•教师:负责指导活动、提供音乐欣赏指导和打击乐器演奏指导;•辅助人员:协助教师进行人员和物品的整理和安排;•学生:参与音乐欣赏、打击乐器演奏和教育活动。
中班音乐教案《打击乐郊游》教案课程名称:中班音乐教案《打击乐郊游》教学目标:1. 认识不同的打击乐器,并理解它们的基本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3. 提高学生的协作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导入:播放乡村风景音乐,带领学生想象自己正参观郊外风景。
3. 学习乐器:介绍各种常见的打击乐器,如鼓、铃片、木琴,并示范演奏基本的节奏。
4. 合奏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使用不同的打击乐器,合奏一个简单的乐曲。
5. 创编活动:学生自由组合不同的打击乐器,编排自己的独奏或合奏演出。
6. 结束:整理乐器,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并与学生分享他们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步骤:一、引入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音乐课学习的内容,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二、导入1. 播放乡村风景音乐,带领学生想象自己正参观美丽的郊外风景。
2. 引导学生描述他们在乡村中看到的事物,例如树、花、小鸟等。
三、学习乐器1. 介绍鼓、铃片、木琴等常见的打击乐器,并展示其形状、材质和演奏方法。
2. 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部分,并解释其作用。
3. 示范演奏基本的打击乐器节奏,并引导学生按照节奏跟随鼓点拍手。
四、合奏练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打击乐器。
2. 引导学生合作演奏一个简单的乐曲,要求他们互相协调节奏和音量。
五、创编活动1. 鼓励学生自由组合不同的打击乐器,编排自己的独奏或合奏演出。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表演内容,并进行现场欣赏和讨论。
六、结束1. 整理乐器和教室,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确认学生的学习收获。
2. 鼓励学生将今天的学习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使用家中的物品进行打击乐演奏。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参与合奏和创编活动的积极程度和表现水平。
2. 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和指导。
3. 结合学生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评估学生对打击乐的理解程度。
中班教案打击乐郊游第一章:认识打击乐器1.1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各种打击乐器,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演奏方式。
1.2 教学内容:介绍鼓、铃、木鱼等常见打击乐器,让幼儿观察乐器的形状、材质和演奏方法。
1.3 教学活动: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打击乐器,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乐器的特点。
邀请幼儿试奏乐器,感受不同乐器的声音和演奏效果。
第二章:打击乐的基本节奏2.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习基本的打击乐节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2.2 教学内容:学习简单的敲击节奏,如2/4拍、3/4拍等。
通过游戏和练习,让幼儿掌握节奏的稳定性。
2.3 教学活动:教师示范打击乐节奏,引导幼儿跟随节拍敲击乐器。
通过敲击游戏和集体敲击活动,让幼儿体验节奏的协调和合作。
第三章:打击乐组合演奏3.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将不同的打击乐器组合起来演奏,培养幼儿的音乐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3.2 教学内容:学习如何将不同的打击乐器组合起来,创作简单的打击乐段落。
通过小组合作,让幼儿演奏自己创作的打击乐作品。
3.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尝试不同的打击乐器组合,让幼儿自由创作打击乐段落。
小组合作演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四章:打击乐郊游活动4.1 教学目标:让幼儿在郊游活动中运用打击乐器进行表演,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内容:选择适合郊游活动的打击乐曲目,让幼儿学习并演奏。
通过郊游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体验打击乐的魅力。
4.3 教学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学习适合郊游的打击乐曲目,进行户外演奏活动。
让幼儿在郊游中,欣赏自然风光的展示自己的打击乐技能。
第五章:打击乐欣赏与评价5.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欣赏打击乐作品,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5.2 教学内容:欣赏各种类型的打击乐作品,让幼儿感受打击乐的魅力。
通过讨论和评价,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
5.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欣赏不同的打击乐作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中班教案打击乐郊游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打击乐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知道各种打击乐器的作用和演奏方法。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打击乐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打击乐器:非洲鼓、铃鼓、木鱼、铃铛等。
2. 学习打击乐的基本演奏方法:敲、拍、摇、拨等。
3. 学习简单的打击乐合奏曲目。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打击乐器,如非洲鼓、铃鼓、木鱼、铃铛等。
2. 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份打击乐器。
3. 准备一个宽敞的场地,以便进行打击乐表演。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认识打击乐器: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打击乐器,讲解它们的作用和演奏方法。
3. 学习打击乐合奏:教师挑选一首简单的打击乐曲目,教授幼儿演奏技巧,并组织幼儿进行合奏练习。
4. 打击乐表演:教师邀请幼儿上台进行打击乐表演,培养幼儿的自信和表演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打击乐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打击乐的兴趣。
2. 评价幼儿在打击乐合奏中的节奏感和协作能力。
3.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打击乐教学方案。
六、教学活动: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打击乐游戏,如“打击乐接力赛”,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2. 开展打击乐创作活动,让幼儿自己设计打击乐曲目,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的打击乐艺术家来园进行表演,让幼儿欣赏高水平打击乐表演,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幼儿参观音乐博物馆,了解打击乐的历史和发展。
八、教学实践:1. 开展打击乐郊游活动,让幼儿在户外环境下进行打击乐表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组织幼儿参加社区打击乐演出,增加幼儿的演出经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定期对自己的打击乐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幼儿园中班教育活动教案:打击乐《郊游》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打击乐器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作能力,学会用打击乐器合奏《郊游》。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小鼓、铃鼓、木鱼等打击乐器。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场地,音乐播放设备。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2. 教学导入(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打击乐器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方法,示范演奏《郊游》的节奏。
3. 实践环节(10分钟):幼儿分组领取打击乐器,按照教师示范的节奏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环节(5分钟):每组幼儿代表上台展示打击乐演奏《郊游》,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5. 总结环节(5分钟):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打击乐器演奏的注意事项,如节奏、力度等。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打击乐器练习,共同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音乐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自主练习打击乐器。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打击乐器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展示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节奏感和协作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家园共育的效果。
六、教学内容: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打击乐器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作能力,学会用打击乐器合奏《郊游》。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学会合奏《郊游》。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作能力,使演奏更加和谐。
八、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让幼儿跟随学习。
2. 练习法:让幼儿分组练习打击乐器,教师巡回指导,提高幼儿的演奏技巧。
幼儿园中班教育活动教案:打击乐《郊游》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打击乐器的基本知识,认识各种打击乐器。
2. 技能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幼儿的打击乐器演奏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打击乐器(如小鼓、铃鼓、木鱼等)、音乐播放设备、郊游歌曲《郊游》的乐谱。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适当的座椅,保证幼儿活动空间。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逐渐进入活动状态。
2. 认识打击乐器(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打击乐器,让幼儿触摸、敲击,了解它们的声音特点。
3. 学习打击乐演奏技巧(5分钟):教师示范打击乐器的正确演奏方法,引导幼儿模仿,并注意节奏的准确性。
4. 分组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按照乐谱进行练习。
5. 完整演奏(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按照乐谱进行完整演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表现自己。
6. 活动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巩固幼儿在园所学的技能。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的环境中,教师可利用打击乐器创设音乐角,让幼儿自由演奏,展示自己的才艺。
五、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避免打击乐器伤及幼儿。
2. 注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3. 针对不同幼儿的能力水平,教师应给予个别指导,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内容1. 认知内容:让幼儿了解打击乐器的基本知识,认识各种打击乐器。
2. 技能内容: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幼儿的打击乐器演奏能力。
3. 情感内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向幼儿展示打击乐器的正确演奏方法,让幼儿模仿。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打击乐郊游》一、教学目标1.能够辨别出打击乐的不同音色;2.能够表现出打击乐节奏感;3.能够简单演奏打击乐节奏。
二、教学准备1.音乐教案《打击乐郊游》;2.打击乐器(铃鼓、铜鑼等);3.音乐播放器;4.立体声音响设备。
三、教学流程1. 热身(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由活动,通过欣赏音乐来调整好情绪。
2. 引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打击乐器,简单介绍不同的打击乐器及其音色,引导学生发现打击乐的丰富性。
3. 学习音乐节奏(30分钟)教师播放《打击乐郊游》音乐,通过跟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音乐节奏。
随后,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击打方式,让学生在音乐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打击乐的表现能力。
4. 制作打击乐器(20分钟)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不同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制作打击乐器,加强学习的趣味性。
5. 合奏演奏(15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进行合奏演奏,展现自己的音乐才艺。
6. 总结(5分钟)教师让学生回忆整个课堂学习内容,对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和收获进行总结。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打击乐丰富多彩的音色,掌握打击乐的节奏感,能够简单演奏打击乐来达到培养音乐细胞的目标。
在课堂中,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制作了自己的打击乐器,体验到了音乐制作的乐趣;还通过合奏演奏展现自己的音乐才艺。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听觉感知的训练,提升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同时,在制作打击乐器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制作的打击乐器可以正常发声,保证整个课程的顺利进行。
中班打击乐-去郊游
XX课件中班打击乐:去郊游内容与要求: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尝试用小乐器共同演奏。
喜欢摆弄小乐器(碰铃响板串铃),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设计意图:对活动形式的思考打击乐演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之一,通过打击乐教学能帮助幼儿掌握乐器的演奏技能,并发展节奏感。
在以往的打击乐教学中,幼儿跟着老师口令一遍一遍的重复练习,幼儿总是被动的完成敲击任务,其实幼儿并不是不喜欢打击乐活动,相反,他们对此类活动非常感兴趣,只是他们无从下手,这需要教师在无形中引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并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所以,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
对素材内容的思考《郊游》是一首节奏清晰,旋律优美的四二拍曲子,适合打击乐演奏,乐曲风格欢快和抒情对比明显,利于挑战简单配器的演奏,从而提高幼儿的打击水平。
为此,我设计本次以打击乐为主的教学活动,意在通过引导,让幼儿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对幼儿兴趣的思考《郊游》是中班上学期的歌唱活动,它是一首结构的歌曲,表现了幼儿在郊游中轻松愉快的心情。
此次选曲主要是根据秋季的到来,又到了秋游的时节,幼儿对秋游总是充满了期待和兴奋,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所以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把目标定位在,能熟唱演唱歌曲,并且能用小乐器共同演奏,体验打击乐活动的快乐。
我想这对于我们中班上学期幼儿来说,是一个大挑战,这也是我在本次活动中的一个尝试。
活动准备:幼儿经验:幼儿能熟练演唱歌曲《去郊游》幼儿有郊游的相关经验物质准备:立体化课程课件乐器若干:碰铃木鱼串铃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郊游》复习歌曲《郊游》幼儿再次复习歌曲《郊游》老师:看风景时要越过四座山,我们一起试试。
重点句:青山绿水一片锦绣——,在看风景时要唱足拍,并及时换气。
二大家一起去郊游:身势动作《郊游》。
·师:我们用小手小脚听着郊游的歌曲跟着老师听着导游的介绍去郊游。
提问:什么地方是老师在带队,什么地方是小朋友走?(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小结:老师在前走(肢体动作:拍手),小朋友在后面跟着走(肢体动作:拍腿)。
共同去郊游:·老师:风景真美呀!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去郊游吧!·幼儿集体跟着老师听音乐做动作。
·请一幼儿做导游示范动作。
·幼儿分角色表演。
指导重点:幼儿能眼睛看着指挥动作。
·交换角色表演。
·再次交换角色师:刚才发现你们出去玩有些紧张,我们这次放松心情在去玩好吗?运用小乐器共同演奏。
·出示小乐器()出示小乐器,提问:哪种小乐器表示老师,哪种乐器可以表示小朋友走路?()它象谁的声音?(教师演示,让幼儿听碰铃声音)()逐一演示乐器·老师根据幼儿提议进行尝试。
尝试一:碰铃与木鱼的配合。
尝试二:串铃的两种不同演奏方法。
提问:怎么又介绍白云,又能看出白云在悠悠地飘?大家共同演奏。
·幼儿听音乐拿乐器规则介绍:一个接着一个开着火车拿乐器,优美的。
拿到后还没上班请小乐器在家休息。
·集体合作演奏再次演奏角色互换演奏三游戏:开火车过渡语:今天和乐器宝宝做游戏开心吗?送小乐器回家·请你们来当小司机,把小乐器送回家(音乐:去郊游)XX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