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聚乳酸纤维材料简介及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158.60 KB
- 文档页数:9
生产生物基新材料聚乳酸节能报告生物基新材料聚乳酸的生产及其节能优势一、引言生物基新材料聚乳酸是一种由可再生资源制备而成的可降解聚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重点探讨聚乳酸的生产过程以及与传统材料相比的节能优势。
二、聚乳酸的生产过程聚乳酸是通过乳酸分子的聚合反应制得的。
乳酸可以由多种可再生资源如玉米、甘蔗等植物糖原通过发酵得到。
首先,将这些可再生资源转化为乳酸,然后通过聚合反应将乳酸分子连接成线性或支化的聚乳酸链。
聚乳酸的分子结构可以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和添加适当的催化剂来控制,使其具备不同的性能和应用特性。
三、聚乳酸的节能优势1. 资源利用率高:聚乳酸的生产原料来自可再生资源,如玉米等,这些资源具有广泛的供应源,相比石化材料,聚乳酸的资源利用率更高,减少了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2. 低能耗生产:聚乳酸的生产过程相对简单,不需要高温高压条件,反应温度一般在150-180°C之间,反应压力较低。
相比于传统的合成聚合物材料,聚乳酸的生产过程能耗较低。
3. 节约水资源:聚乳酸的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与传统合成聚合物材料相比,聚乳酸的生产过程更为节水。
4.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聚乳酸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可再生资源替代化石燃料,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同时,聚乳酸作为可降解材料,能够在使用过程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形成一个循环利用的闭环系统。
四、聚乳酸的应用前景聚乳酸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医疗器械、纺织品、食品餐具等领域。
在包装材料领域,聚乳酸可以替代传统的塑料袋、泡沫塑料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医疗器械领域,聚乳酸可以用于制备缝线、骨钉等可降解的医用材料,减少了二次手术的需求。
在纺织品领域,聚乳酸可以用于制备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吸湿透气性能。
在食品餐具领域,聚乳酸可以制成一次性餐具,方便快捷且无需担心对环境的影响。
五、发展前景和挑战聚乳酸作为一种生物基新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聚乳酸在心血管材料上的应用一、聚乳酸是个什么“宝贝”你可能没听过聚乳酸这个名字,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不是个陌生的角色哦。
聚乳酸,简称PLA,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
别看它名字有点拗口,其实就是通过发酵把一些简单的糖类物质转化成的。
没错,想象一下用玉米或者甘蔗做成的塑料!是不是觉得有点神奇?它不仅环保,还能降解,坏了之后能自己消失,不会污染环境。
所以啊,这玩意儿早在包装、医疗等领域都有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心血管材料上,那简直是个超级英雄,搞得我都有点想给它颁个奖了。
二、聚乳酸在心血管中的应用,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聚乳酸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早就悄悄“出道”了。
我们知道,心血管疾病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很多人因为血管堵塞、血流不畅等问题,常常需要做一些手术。
比如,做个支架植入手术什么的。
给血管装个支架,怎么能随随便便用材料呢?材料不合适,那可真是“雪上加霜”了。
可是,聚乳酸,它就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它的可降解特性,可以让我们不用担心那些支架用完之后变成“顽固的障碍物”,反而能慢慢被体内吸收,不会留下任何不良影响。
它的生物兼容性超级好,人体的免疫系统不会把它当作外来物攻击,这就像是给我们的血管穿上了一个隐形的“保护衣”。
三、聚乳酸支架,简直是血管的“隐形守护神”你看那些传统的金属支架,就像是硬邦邦的外来物,卡在血管里,让人感觉像是个“铁疙瘩”一样。
可聚乳酸做的支架可不一样,它不但能支撑血管,还能随着时间一点点降解,不会长期占据血管的空间。
等到血管自我修复,支架的作用不再需要时,它就悄悄地消失掉了,不给身体带来负担。
就像是给血管装了一套“隐形衣”,等到不需要的时候,悄无声息地消失,让血管恢复到自然状态。
你以为聚乳酸就只能做个支架?那你就错了!它还可以用来做那些心脏起搏器的电极,甚至是血管修复材料。
很多人都知道,心脏病患者需要用到心脏起搏器,它可不是随便啥材料都能做得了的。
起搏器的电极必须得既坚固又能与人体组织和谐融合。
聚乳酸(PLA)利用来自于谷物或其它有机物的发酵糖可以生产乳酸,而乳酸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一种线形脂肪族聚酯--聚乳酸(PLA)。
PLA的降解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它的酯基团逐步水解成为乳酸和其它小分子,然后这些小分子被环境中的微生物所分解。
PLA经常和淀粉共混以增强其可降解性能并降低成本。
但是这种共混产物太脆了,因此常常还要加入一些增塑剂如甘油和山梨糖醇使其变得柔软一些。
一些生产者也经常使用一些别的可降解聚酯与PLA共混来达到替代增塑剂的目的。
PLA材料具有光洁的表面和高度的透明度,因此可以在某些应用领域同聚苯乙烯和PET竞争。
PLA 已经应用于如水果蔬菜、鸡蛋、熟食和烘烤食品的硬包装。
PLA薄膜正在用于三明治、饼干和鲜花等商品的包装上。
还有将PLA吹塑成瓶子用于包装水、汤、食品和食用油等方面的应用。
一些汽车制造商,最著名的如日本的丰田公司,正在进行将PLA和其它可生物降解塑料应用于未来轿车的研究。
完全生物质高分子材料——聚乳酸〔PLA〕是被世界视作继金属材料、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之后的“第四类最具广泛应用价值和环保应用价值的新型高分子材料”,是国家列入“九五”、“十五”、“863”、“十一五”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计划》重点科研攻关项目之一。
PLA是一种高分子环保聚酯材料,此材料具有理化性能优良、透明度极高、生物及化学降解性能好且降解时间可控、无毒无味、耐酸碱、防病菌、防紫外线、易加工成型且表面更加光滑及易降解生成对环境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等诸多优良的性能,而且在透气性、防皱性、高强度、高弹性、耐热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等方面更是尤为出众,因而它还是生产纤维类纺织品的良好天然材料。
其用途相当广泛,可应用于工业、农业、林业、建筑业、纺织业、食品包装业、日常用品、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
生物质材料——聚乳酸〔PLA〕必将取代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化学石油基塑料,可全面有效地解决世界性“白色污染”的难题。
聚乳酸的结构、性能与展望聚乳酸是一种由乳酸分子聚合而成的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生物医学领域的需求,聚乳酸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
本文将探讨聚乳酸的结构、性能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同时分析当前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聚乳酸的分子结构由乳酸分子中的羟基与另一个乳酸分子中的羧基之间进行缩聚反应形成。
其分子链中存在大量的酯键,使得聚乳酸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
聚乳酸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如高强度、高模量等,同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绝缘性能。
聚乳酸还具有较好的耐油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在体内可被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最终排出体外。
聚乳酸还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和较好的生物活性,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生物医学领域,聚乳酸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载体、组织工程、人工器官等方面。
例如,利用聚乳酸制备的药物载体能够实现药物的定向传输和可控释放,提高药物的疗效并降低副作用。
由于聚乳酸具有优异的可降解性和环保性,其在包装材料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
利用聚乳酸制备的包装材料能够有效地保护商品,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建筑领域,聚乳酸可用于制备建筑材料,如塑料门窗、防水材料等。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还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聚乳酸的制备需要使用大量的乳酸原料,导致其成本较高。
为降低成本,可考虑采用廉价的原材料替代部分乳酸,如淀粉、纤维素等。
提高生产工艺的效率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聚乳酸的降解速率过快,可能导致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效果不佳。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通过对聚乳酸进行改性处理,如添加交联剂、引入长支链结构等,以调节其降解速率。
聚乳酸的加工成型较困难,对其应用范围造成一定限制。
为此,可研发新型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提高聚乳酸的加工成型效率和质量。
聚乳酸作为一种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在生物医学、包装材料、建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聚乳酸纤维的结构性能、应用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快速发展和各大城市居民人口的大量高度集中,白色污染物问题越愈严重,各种各类环保材料应运而生,其中生物性可降解环保材料由于能够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快速进行降解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聚乳酸产品使用领域众多,可广泛使用于生物医药、纺织、工业等,将逐步取代传统塑料。
本文主要讲述聚乳酸材料中的聚乳酸纤维的结构性能、应用前景。
关键字:聚乳酸纤维;结构性能;应用;环保;可降解材料1 前言2019年4月24日、25日在云南昆明召开了可降解塑料创新技术与市场合作会议,会议主要探讨到的重点议题是聚乳酸纤维合成的一些关键技术及其高应用价值创新技术应用。
由于人工合成塑料的种种不同缺点,例如塑料是由石油炼制的化工产品制成,而由于石油的天然资源储量是有限的、塑料加热容易燃烧,燃烧时会迅速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塑料的耐热腐蚀性能等较差,材质易于老化、塑料无法自然分解这些都是塑料白色污染的主要形成原因,因此现在寻找用另一种可降解材料代替塑料这种材料的新型材料刻不容缓。
而聚乳酸的研发生产不以使用石油等化石化工原料产品为主要原料,而是以常见的玉米类小麦类木薯类等为主要原料,且其产品在自然界仅仅经过几个月就已经可以完全自然降解无化学污染。
目前,国外对聚乳酸纤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较为成熟,国内对聚乳酸的研究还是处于早期起步研究阶段[1]2 定义聚乳酸纤维(PLA纤维)是由从诸如玉米、木薯等中加工提取的淀粉,经过酸的发酵分解后,得到低聚葡萄糖,再经过乳酸菌的发酵乳化分解后再生成乳酸,其分子结构中的一端羟基和另一端的羧基缩聚获得聚乳酸,通过熔融纺丝工艺获得聚乳酸纤维。
同时PLA纤维还是真正的低碳环保产品,废弃后,在堆肥环境下很快就能完全降解,不像有些塑料几百年都不降解。
最终实现碳元素永恒循环,对环境没有污染。
且原料广泛丰富,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3 结构与性能3.1结构聚乳酸纤维分子式如下:从结构上看,PLA纤维不含芳香环,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取向度,强度高、耐热。
聚乳酸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聚乳酸纤维(poly(lactic acid) fiber,PLA纤维)是由乳酸(lactic acid)单体聚合而成的合成纤维材料。
它是一种生物降解的可再生聚合物,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
本文将介绍聚乳酸纤维的结构和性能。
聚乳酸纤维的结构主要由聚乳酸分子链组成。
乳酸是一种由乳酸菌发酵产生的有机酸,它有两种光学异构体:D-乳酸和L-乳酸。
乳酸通过聚合反应形成聚乳酸分子链,其中乳酸的光学异构体可以影响聚乳酸纤维的性能。
一般来说,纯聚乳酸纤维主要由L-乳酸构成,而D-乳酸的存在会降低聚乳酸纤维的结晶度和熔融点。
聚乳酸纤维的性能可以分为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两个方面。
首先,聚乳酸纤维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
它具有良好的柔软度和弯曲性,可以制成各种纺织品,如服装、床上用品等。
此外,它还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耐油性,可用于制造包装材料。
其次,聚乳酸纤维还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它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模量,可以制成高强度的纺织品。
此外,聚乳酸纤维还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疲劳性能,适用于制造耐久性要求较高的产品。
除了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外,聚乳酸纤维还具有一些其他的特殊性能。
首先,它是一种生物降解的材料,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被菌类和酶降解。
这使得它成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材料,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聚乳酸纤维还具有抗静电性能和阻燃性能。
它可以防止静电产生和火灾蔓延,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此外,聚乳酸纤维还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可增加穿着舒适度。
最后,聚乳酸纤维还可以通过添加纳米颗粒、填充剂和改性剂等来改善特定的性能。
例如,添加纳米颗粒可以增强聚乳酸纤维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填充剂可以增加纤维的硬度和抗拉强度。
改性剂可以改善纤维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总之,聚乳酸纤维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并具有生物降解、防静电、阻燃、吸湿透气等特殊性能。
通过添加各种改性剂,可以进一步改善其性能。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聚乳酸纤维作为一种生物降解的合成纤维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单个的乳酸分子中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多个乳酸分子在一起,-OH与别的分子的-COOH脱水缩合,-COOH与别的分子的-OH脱水缩合,就这样,它们手拉手形成了聚合物,叫做聚乳酸. 聚乳酸也称为聚丙交酯,属于聚酯家族。
聚乳酸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原料来源充分而且可以再生。
聚乳酸的生产过程无污染,而且产品可以生物降解,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因此是理想的绿色高分子材料。
简介聚乳酸的热稳定性好,加工温度170~230℃,有好的抗溶剂性,可用多种方式进行加工,如挤压、纺丝、双轴拉伸,注射吹塑。
由聚乳酸制成的产品除能生物降解外,生物相容性、光泽度、透明性、手感和耐热性好,还具有一定的耐菌性、阻燃性和抗紫外性,因此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作包装材料、纤维和非织造物等,目前主要用于服装(内衣、外衣)、产业(建筑、农业、林业、造纸)和医疗卫生等领域。
一、聚乳酸的优点聚乳酸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
淀粉原料经由发酵过程制成乳酸,再通过化学合成转换成聚乳酸。
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这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是公认的环境友好材料。
关爱地球,你我有责。
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据新闻报道在2030年全球温度将升至60℃,普通塑料的处理方法依然是焚烧火化,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入空气中,而聚乳酸塑料则是掩埋在土壤里降解,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进入土壤有机质或被植物吸收,不会排入空气中,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2)机械性能及物理性能良好。
聚乳酸适用于吹塑、热塑等各种加工方法,加工方便,应用十分广泛。
可用于加工从工业到民用的各种塑料制品、包装食品、快餐饭盒、无纺布、工业及民用布。
进而加工成农用织物、保健织物、抹布、卫生用品、室外防紫外线织物、帐篷布、地垫面等等,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新型聚乳酸纤维材料简介及应用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橡胶及纤维工业的迅速发展,地球上能源存储量日趋减少、环境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各国都在考虑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污染并开发出可自然降解的新型材料已经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的重要研究目标。
目前环保行业的明星是利用乳酸生产的新型聚酯材料——聚乳酸(PLA)。
其中,以聚乳酸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可降解纤维材料尤其引人关注。
本文主要讲诉聚乳酸纤维的性能,合成及研究现状。
关键词:聚乳酸纤维,聚乳酸纤维研究现状,聚乳酸纤维性能。
新型聚乳酸纤维材料简介及应用一、聚乳酸纤维简介(一)聚乳酸纤维简介聚乳酸纤维又称玉米纤维,它是由玉米等谷物原料经过发酵、聚合、纺丝制成的。
在其生产过程中,首先将玉米中的淀粉提炼成植物糖,再将植物糖经过发酵形成乳酸,乳酸再经过聚合生成高性能的乳酸聚合物,最后将这种聚合物经过熔体纺丝等纺丝方法制成聚乳酸纤维。
聚乳酸( Polylactic Acid),简称PLA,化学结构式为:聚乳酸(PLA)它是一种以乳酸为主要原料的高分子聚合物。
聚乳酸由乳酸合成,而乳酸的原料是所有碳水化合物富集的物质,如粮食(玉米、甜菜、土豆、山芋等)以及有机废弃物(玉米芯或其他农作物的根、茎、叶、皮、城市有机废物和工业下脚料等)。
以涤纶为代表的合成纤维自问世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然而,随着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纤维产量的快速增长,石油过度开采引起的能源枯竭,以及石油制品废弃物的不可自然降解性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从环保的观点出发,对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己变得非常迫切。
聚乳酸纤维是一种性能较好的可生物降解纤维。
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其废弃物会分解生成碳酸气体和水,它们在阳光下通过光合作用又会生成起始原料淀粉,而淀粉又是聚乳酸的原料(如图2-10),这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用玉米等谷物原料加工聚乳酸产品对综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图2-10 聚乳酸纤维的可持续应用(二)聚乳酸纤维的形态结构图2-11和图2-12为聚乳酸纤维的横截面形态和纵向表面形态。
聚乳酸纤维横截面为近似圆形且表面存有斑点,而聚乳酸纤维纵面存在无规律的斑点及不连续性条纹,这些无规律的斑点及不连续性条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聚乳酸存在着大量的非结晶部分,在水、细菌、氧气的存在下,可以进行较快的分解而形成的。
图2-11 聚乳酸纤维的横截面 图2-12 聚乳酸纤维的纵向 (三)聚乳酸纤维生产工艺乳酸经聚合反应得到聚乳酸,聚乳酸再经纺丝加工生成聚乳酸纤维。
(1)乳酸的合成生物降聚乳酸纤聚乳乳酸 淀粉 太CO 2、光乳酸的生产工艺路线有两种,一是石油原料的合成法,另一种是发酵法。
发酵法是以含淀粉的玉米、小麦、黑麦、稻谷、红薯、土豆以及甜菜等农作物为原料,采用连续发酵或间歇发酵两种发酵工艺制取乳酸。
发酵法生产成本远远低于合成法,再加上原料来源广泛,原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高等原因,因而被各国生产厂家普遍采用。
目前我国国内的生产以发酵法居多。
(2)聚乳酸的合成聚乳酸的合成方法通常有两种,即丙交酯(乳酸的环状二聚体)的开环聚合和乳酸的直接聚合。
①丙内酯开环聚合首先由乳酸经脱水环构化制得丙交酯:乳酸丙酯由丙内酯经开环聚合制得聚丙内酯(即聚乳酸,简称PLA):丙酯聚乳酸(PLA)其生产工序为:第一步将乳酸脱水环化制成丙交酯;第二步将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得聚乳酸。
其中乳酸的环化和提纯是制备丙交酯的难点,也是制备聚乳酸的关键。
这种方法可制得高分子量的聚乳酸,可以较好地满足成纤聚合物和骨固定材料等的要求,因此是当今生产聚乳酸的主要方法。
②乳酸直接聚合乳酸聚乳酸(PLA)由精制的乳酸直接进行聚合,是制备聚乳酸最早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该法生产工艺简单,但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低,且分子量分布较宽,其加工性能等尚不能满足成纤聚合物的需要;而且聚合反应在高于180℃的条件下进行,得到的聚合物极易氧化着色,使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3)聚乳酸的纺丝聚乳酸的纺丝可采用溶液纺丝和熔融纺丝两种方法来实现。
①溶液纺丝法制备聚乳酸纤维溶液纺丝主要采用干纺-热拉伸工艺,纺丝原液的制备一般采用二氯甲烷或甲苯作溶剂。
针对不同分子质量的聚乳酸,选用不同的溶剂。
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适用于分子质量低一些的聚乳酸纺丝过程,而甲苯是分子质量高一些的聚乳酸的良好溶剂。
该法优点是制得纤维的机械性能优于熔融纺纤维。
在溶液中,链的缠结比熔体中要低得多,因此该法制得的初生纤维显示出高的拉伸性能;而且溶液纺丝通常在相对低的温度下进行,热降解少,因此通过干纺和热拉伸过程可制得强度较高的聚乳酸纤维。
溶液纺丝的缺点是工艺较为复杂,溶剂回收难,纺丝环境恶劣。
同时所采用的溶剂有毒,需经特殊处理才能适合于医疗卫生的要求,致使其最终产品的成本更高,从而限制了其应用。
到目前为止采用溶液纺丝制备聚乳酸纤维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还未有商业化生产报道。
②熔体纺丝法制备聚乳酸纤维的工艺流程熔融纺丝法可用生产涤纶的熔融纺丝工艺,如高速纺丝一步,纺丝-拉伸二步法。
目前,熔融纺丝法生产聚乳酸纤维的工艺和设备正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已经成为聚乳酸纺丝加工的主流方法。
(四)聚乳酸纤维研究现状最早以玉米为原料的纤维生产于1948年,产品名为“维卡拉”,是玉米蛋白质纤维,由美国维吉尼亚—卡里罗来纳化学公司于1948 年至1957 年批量生产。
聚乳酸的研究和开发历史则可以追溯到20 世纪30 年代,当时美国杜邦公司的著名高分子化学家Carotbers首次用乳酸以真空加热方式生产出一种低分子量的玉米聚乳酸酯。
之后在1948年美国维吉尼亚卡罗来纳化学公司利用玉米残渣提取玉米醇熔蛋白质,生产出Vicara 纤维;1962年美国Cyanamid 公司利用聚乳酸酯制成性能优异的可吸收缝合线等。
由于受早期科技水平的制约,上述研制出的各种聚乳酸酯纤维因强度低、物理机械性能差、达不到纺织纤维的基本要求,均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
1997年,美国两家大公司Dopolymers 与Cargill 合作,联合开发了聚乳酸酯树脂和聚乳酸酯纤维,生产的聚乳酸酯现已成为钟纺、尤尼吉卡、三菱树脂等大厂的纤维原料,开创了聚乳酸酯纤维的工业化发展阶段。
随后日本钟纺公司和尤尼吉卡公司、美国的杜邦公司等先后成功开发出聚乳酸酯纤维。
此外,日本的尤尼吉卡和仓敷公司也相继使用CDP 公司的PLA 聚合物纺制长丝、短纤或用纺粘法生产非织造布产品。
2002年4月在瑞士日内瓦举办的非织造布贸易展览会上,日本大阪的纤维生产商Kanebo Gohsen有限公司作了有关PLA纤维的报告。
该公司目前的生产能力为700t/年,并可能根据发展的需求扩大生产规模。
德国Inventa Fscherwc公司的年产3000t 聚乳酸中试实验装置也已获得成功,并着手进行年产1万t的生产线的开发。
中国的聚乳酸工业起步较晚。
1987年前后,上海工业微生物研究所、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天津工业微生物研究所等开展了发酵法聚乳酸的研究。
我国研制聚乳酸纤维的有南开大学、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东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等。
东华大学承担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聚乳酸的合成方法及纤维制备工艺”2003年7月通过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技术鉴定。
经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化纤产品检测中心测定,项目制备的拉伸纤维断裂强度达4.0cN/dtex,拉伸模量达62.3cN/dtex,断裂伸长为31%;经国家教育部东华大学纺织检测中心测定,热定型纤维断裂强度达 3.79cN/dtex,拉伸模量达51.3cN/dtex,断裂伸长为23.5%,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聚乳酸纤维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研发引进阶段,国内使用的聚乳酸酯纤维大多是从美国、日本和台湾进口的,国内仅有少量生产。
2002年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CDP公司合作,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工业化开发聚乳酸酯产品的化纤企业。
二、聚乳酸纤维性能:(一)聚乳酸纤维的物理性能聚乳酸纤维是新一代环保型纤维,具有很多优越的性能。
表2-16为聚乳酸纤维与聚酯、锦纶纤维的物理性能比较。
由表可知,(1) 聚乳酸纤维的密度介于聚酯和锦纶之间,比棉、丝、毛等密度小,说明聚乳酸纤维具有较好的膨松性,制成的服装比较轻盈;(2) 聚乳酸纤维的强度较高,达到310~415 cN/ dtex,接近合成纤维;(3)聚乳酸纤维的断裂伸长率在30 %~50 %,远高于聚酯和锦纶,会给后道织造工序带来相当的难度;(4)纤维模量小(与锦纶相近),属于高强、中伸、低模型纤维。
杨氏模量可以表征纤维的硬度,杨氏模量高,纤维发硬;杨氏模量低,则纤维柔软。
因此聚乳酸纤维制成的织物手感柔软、悬垂性很好;(5) 聚乳酸纤维与聚酯纤维具有相似的耐酸碱性能,这是由其大分子结构决定的。
表2-16 聚乳酸、聚酯、锦纶纤维性能比较项目聚乳酸纤维聚酯纤维锦纶纤维密度/g·cm-3 1.27 1.38 1.14断裂强度/cN·dtex-1 3.0~4.5 4.0~4.9 4.0~5.3断裂伸长率/%30~5025~3025~40玻璃化温度/℃577040熔点/℃175260215杨氏模量/kg·mm-2400~6001100~1300300耐酸碱性耐酸不耐碱耐酸不耐碱耐碱不耐酸聚乳酸纤维和常用纤维弹性回复率比较见表2-17。
由表可以看出,聚乳酸纤维在小变形时弹性回复率比锦纶还要好。
即使变形在10%以上,纤维的弹性回复率也锦纶以外的纤维高很多。
聚乳酸纤维抗皱性好,非常适合做运动衣。
表2-17 聚乳酸纤维和常用纤维弹性回复率比较应变聚乳酸回复率(%)棉纤维回复率(%)涤纶回复率(%)粘胶回复率(%)羊毛回复率(%)锦纶回复率(%)2%99.275.088.082.099.0——5%92.652.065.032.069.089.010%63.923.051.023.051.089.0由于聚乳酸纤维是一种高结晶性、高取向性和高强度的纤维,它的物理性能介于聚酯纤维和锦纶之间。
在服用性能方面,聚乳酸纤维具有更好的手感和悬垂性,比重较轻,有较好的卷曲性和保型性。
聚乳酸纤维无需特别的装置和操作,可用常规的工艺进行加工处理。
它和化纤一样,可加工成长丝、短纤维、单丝、非织造布以及编织物、带子、缆绳等多种制品。
(二)聚乳酸纤维的生物降解性能聚乳酸纤维可降解的根本原因是聚合物上酯键的水解。
一般认为,其末端羧基对其水解起催化作用,降解过程从无定型区开始。
水解速率不仅与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子量、形态结构及样品尺寸有关,而且依赖于外部水解环境,如微生物的种类及其生长条件、环境温湿度、pH值等。
在正常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聚乳酸及其制品是极其稳定的,但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聚乳酸则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