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6组排尿异常
- 格式:ppt
- 大小:4.07 MB
- 文档页数:35
医院病房交接班记录交接班记录是医院病房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记录了医护人员在交接班时所需传递的关键信息,以确保患者的连续护理和医疗安全。
以下是一份标准格式的医院病房交接班记录,详细描述了交接班时需要包含的内容。
日期:2022年11月15日交接时间:上午8:00 - 8:30交接人员:护士A(交班),护士B(接班)1. 患者基本信息:- 房间号:病房A-101- 姓名:李某某- 年龄:60岁- 性别:女性- 住院号:1234562. 重要医嘱:- 静脉输液:生理盐水250ml,速度20滴/分钟,继续至明天上午8点。
- 口服药物: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早餐后服用。
- 体位护理:卧床休息,每2小时翻身一次。
3. 特殊情况:- 患者昨晚有一次呕吐,无发热、腹痛等其他不适症状。
- 尿量正常,尿液颜色黄,无血尿及排尿困难。
- 大便正常,每日一次,无明显异常。
4. 需要注意的事项:- 患者家属今天上午10点将来病房探望,请提前告知患者。
- 患者有轻度失眠症状,晚上10点后给予安眠药,避免过度依赖。
5. 需要完成的任务:- 早晨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到病历中。
- 患者于上午9点进行康复训练,请确保及时安排康复师到病房。
6. 其他信息:- 患者饮食需求: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
- 患者病情稳定,无需转科或手术安排。
交接班记录提供了一个清晰的信息传递渠道,确保新班次的医护人员能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
这样的记录不仅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还能避免因信息传递不畅而导致的错误和疏漏。
医院病房交接班记录的准确和详细对于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至关重要。
常用护理诊断名称知识缺乏心输出量减低活动无耐力有感染的危险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体温过高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组织灌注量改变便秘腹泻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疼痛潜在的误吸潜在的窒息潜在失用综合症有受伤的危险体液不足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体液过多吞咽障碍尿潴留口腔粘膜异常体温过低躯体移动障碍睡眠型态紊乱营养失调焦虑恐惧排尿异常功能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压迫性尿失禁紧迫性尿失禁完全性尿失禁舒适度改变语言沟通障碍活动无耐力:个体在进行必需的或希望的日常活动时,处于生理上或心理上耐受能力降低的状态。
清理呼吸道无效:个体处于不能清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和阻塞物以维持呼吸道通畅的状态。
1)咳嗽无效或不咳嗽: 2)无力排出呼吸道分泌物;3)肺部有啰音或痰呼音;4)呼吸频率、深度异常;5)发绀。
(1 和 2 为必要依据)便秘:1)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 次;2)排出干硬成型的粪便; 3)排便时费力; 4)肠蠕动减弱; 5)肛诊可触及粪块。
【护理措施】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① 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进食量② 按医嘱使用能够增加病人食欲的药物③ 根据病人的病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及饮食计划④ 鼓励适当活动以增加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作用,从而增加食欲⑤ 防止餐前发生不愉快或痛苦的事件;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2、体液不足①评价病人体液不足的原因和达到液体摄入量的方法。
②记录出入量③ 监测血浆电解质水平、血尿素氮、尿和血浆渗透压、肌酐、红血球压积、血红蛋白。
④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考虑是否呕吐、腹泻、高热、插管、引流管引起的液体丧失。
3、便秘①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及水果②鼓励每天至少喝1500~2000ml 的液体(水、汤、饮料)。
③ 鼓励病人适当的活动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④要强调避免排便时用力,以预防生命体征发生变化、头晕或出血。
⑤ 病人排便期间,提供安全而隐蔽的环境,并避免干扰。
⑥ 交待可能会引起便秘的药物。
⑦ 指导病人进行腹部按摩辅助肠蠕动将促进最佳的排便型态。
护理知识问答1、严格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强化“三基三严”训练,请回答什么是“三基”、“三严”?答: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作风。
2、徒手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方法有哪几种?答:仰头举颏法、托颌法和托颈压额法.3、《护士条例》在什么时间由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自什么时间起施行?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为几年?答:2008年1月23日; 2008年5月12日; 5年.4、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临床中要因病施治,要求做到哪“三合理"? 答: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5、无菌物品储存柜或架要求距地面、天花板、墙壁分别为多少厘米?答:20cm; 50cm以上; 5cm以上。
6、在护理工作中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请回答什么是“三查八对一注意"?答:三查是指操作前查、操作中查和操作后查;八对是指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和药物有效期;一注意是注意用药后反应.7、落实等级护理,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要求分管护士“九知道", “九知道"是指病人的哪些方面?答::床号、姓名、诊断、病情、治疗、饮食、护理、检查阳性结果、心理需要。
8、护理查对制度具体包括哪些查对制度?答:①医嘱查对制度,②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③输血查对制度,④手术病人查对制度,⑤饮食查对制度,⑥供应室查对制度。
9、轴线翻身法主要用于什么患者在床上翻身?轴线翻身的要求是什么?答:颅骨牵引、脊髓损伤、脊柱手术、髋关节术后的患者;应使病员头、颈、肩、腰、髋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翻身角度不可超过60度。
10、请回答什么是急救器械、药品的“四定"、“三无”、“二及时"、“一专"?答:四定:定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期消毒;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11、护理工作中因违反有关的规章制度而导致过失,常见于什么?答:①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②执行医嘱不严格;③违反交班制度,不执行床旁交接班,遗忘医嘱,对危重病人疏于管理及记录,遗忘危重病人的特殊处理,造成的严重的不良后果12、护理文件书写中一票否决为丙级病历的项目有哪些?答:A、无体温单 B、无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单 C、无医嘱执行单 D、无一般病人护理记录单E、无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F、护理记录有重要信息遗漏造成不良反应,引起护理纠纷G、死亡时间抢救无记录H、无手术护理记录单(8项)。
患者出入量的规范记录患者的出入量记录是评估患者体液平衡和液体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准确记录和监测患者的出入量有助于医护人员合理判断患者的水电解质代谢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干预。
以下是关于患者出入量记录的规范内容和要点。
1.出量记录出量包括尿量、大便量、呕吐物量、胃引流物量、胸腔引流物量、切口引流物量、鼻饲/腹腔引流物量、皮下组织渗液量等。
记录时需详细标明产生出量的部位和性质,具体表达出量的颜色、量数、性状等信息。
出量的记录频率应根据患者病情而定,通常在每班交接时和重要转抄时进行一次记录。
2.入量记录入量包括饮食摄入量、饮水量、静脉输液量、胃肠道营养液量、血制品恢复液量等。
详细记录患者摄入的食物种类和数量、饮水量、各种输液药物和溶液的名称、用量和流速等信息。
特别是静脉输液,需记录静脉通道的位置和名称,注意记录负平衡或正平衡项目。
3.尿量记录尿量是评价患者排尿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估患者肾功能和液体代谢平衡的重要依据。
准确记录的尿量可及时发现尿量异常的情况,及时处理。
每次记录尿量时,要注意测量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气味、容器的量表读数等信息。
尿量的记录应频繁进行,可以根据患者病情,每2小时、4小时或8小时进行一次记录。
4.注意事项(1)出入量记录要详细、准确,不可随意估计和模糊不清。
尽量使用标准量杯、升斤两等准确的量杯,避免使用眼测。
出入量之外,对于发生体外流失非生理性的患者,需同时记录体内失血量。
(2)出入量记录要及时,防止遗漏。
发生重大出入量改变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3)出入量记录要连续,具有时间序列。
对于时间序列的记录,患者出量和入量的起始和终止时间要清晰标明,有助于时序分析和疗效评估。
(4)输液泵的使用和调校:在对需要使用输液泵的患者进行输液的时候,配备有此类设备的护士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揭相关操作规程操作,如发生输液泵拒输或异常情况将及时处理。
(5)出入量谨慎调整:对于出、入量调整时,必须慎之又慎,认真评估患者的病情、体液状况、血流动力学状况和临床表现,以避免患者水电解质失调和体液平衡紊乱的发生。
导管脱应急预案及处程1.2.3.4.5. 6.妥善固定各种引管,各接头应衔接密切。
在搬运、翻身等护操作时注意防止管道的脱。
对带有各种导管的昏迷、烦躁、志清等合作的患者及小儿,应予适当的保护性约束。
导管发生脱时,根据同导管的要求,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即通知医生,并协助进一步处。
严格执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导管在无菌条件下接引瓶。
详细记录处情况,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当发生导管脱落根据不同导管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即将通知医生,并协助进一步处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导管在无菌条件下接引流瓶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详细记录处理情况预防措施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各接头应衔接密切在搬运、翻身等护理操作时注意防止管道的脱落对带有各种导管的昏迷、烦躁、神志不清等不合作的患者及小儿,应予适当的保护性约束。
引管脱的应急预案1 、如果发现引管脱,即协助病人保持合适体位,安慰患者。
2 、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敷盖引口处。
3 、通知值班医生,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4 、协助医生,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1)即重新置入引管(2)住手引,处局部伤口。
5 、继续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观察引局部情况。
6 、做好护记录。
胃管(鼻饲管)脱出的应急预案(一)严格按护操作常规置胃管,做好刻标识,写好日期、时间。
(二)妥善固定胃管1.用新法固定将胃管贴于面部2. 为持续负压吸引者,吸引皮条则要用橡皮筋、别针与床单固定,并有翻身足够长。
3.每班检查胃管外刻4.胶布粘性足或者已污染,及时换,写好换日期、时间。
5.患儿较烦躁,予约束带固定双手,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6.安全指导:告知家属导管保护的重要性胃管(鼻饲管)脱出处理流程:鼻饲管滑出评估病儿及时处理,必要时清理呼吸道通知医生喂养功能肠胃减压功能病情稳定,病情不稳定,病情欠佳,病情稳定,吸吮力好吸吮力差腹胀腹软重新在另一侧插入鼻胃管或者改为插入口胃管固定胃管,适当约束患儿双手记录滑管时间,签名填写临床意外表质量小组分析原因,组织讨论组织全科学习防范措施导管脱的应急预案1 、插入导管向气囊注水后,应轻管以证实管固定妥帖。
护士交接班十交内容包括
护士交接班十交内容如下:
1. 患者总数,出入院、转科、转院、分娩、手术、死亡人数,以及新入院患者、抢救患者、大手术前后或有特殊检查处理、有行为异常、自杀倾向的患者病情变化及心理状态。
2. 医嘱执行情况(包括术前、术后、拒绝治疗等情况),重症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及各种处置完成情况,未完成的工作,应向接班者交代清楚。
3. 查看重点患者,如新入、当日手术或术后3天患者、危重患者、特殊检查治疗用药患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
4. 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是否达到整洁、安静、舒适、安全的要求,检查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及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5. 床边交接班要交待病情;一查输液及滴速,有无渗漏;特殊治疗情况;二查危重、瘫痪病人是否按时翻身,全身皮肤有无发红、破损、压疮、烫伤等变化;三查床铺是否整洁、干燥;四查各种管道有无脱落或阻塞,是否通畅,引流液颜色、性状、量;病人思想情绪(不在病人前交班);五查查手术后病人创口有无渗血,敷料是否妥贴,是否排气排尿,引流管是否固定通畅。
各项处置是否妥善、及时。
6. 贵重、毒、麻、精神药品及抢救药品、器械、仪器的数量、技术状态等,并签全名。
在交接班时,应做到交班清楚,接班明白,保证患者治疗和护理的连续性。
第五章泌尿系统本章历年护考高频考点1.肾单位和集合管生成的尿液,经集合管在肾乳头的开口处流入肾小盏,再进入肾大盏和肾盂,最后经输尿管进入膀胱。
2.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经滤过进入肾小囊,其间的结构称为滤过膜。
滤过膜由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足突细胞的足突构成。
3.肾小球滤过率取决于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面积、有效滤过压及肾血流量的4.肾素主要由肾小球旁器的球旁细胞产生,肾灌注压下降、交感神经兴奋及体内钠含量的减少均可刺激其分泌。
5.输尿管全长粗细不等,有3个狭窄部,即输尿管的起始部、跨越髂血管处、膀胱壁内,是结石易滞留之处。
6.尿道全程有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尿道外口3处狭窄,是尿路结石最易滞留处。
7.排尿是一种反射动作,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促进排尿;交感神经兴奋时,则阻止排尿。
8.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由β溶血性链球菌A组感染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9.急性肾小球肾炎典型表现: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镜下血尿为主。
常为起病首发症状。
水肿是最常见的症状,初仅累及眼睑及颜面。
10.急性肾炎起病初期血清补体C3及总补体下降,8周内恢复正常,对诊断本病意义很大。
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可升高,提示近期内曾有过链球菌感染。
11.急性肾炎以卧床休息和对症治疗为主。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12.急性肾炎急性期应低盐饮食(<3g/d);肾功能正常者无需限制蛋白质入量,但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入量。
1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蛋白尿,是慢性肾炎必有的表现,24小时尿蛋白常在1~3g;血尿,多为镜下血尿;出现眼睑水肿和(或)下肢轻、中度可凹性水肿;轻度或持续的中度以上的高血压;慢性进行性肾功能损害。
14.慢性肾炎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改善症状,防治严重合并症,而不以消除尿蛋白及血尿为目标。
15.慢性肾小球肾炎(进入氮质血症期时)宜采取低蛋白低磷饮食,蛋白质的摄入量为(0.6~0.8g)/(kg·d),其中60%以上为高生物效价的优质蛋白;盐的摄入量为l~3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