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见病和传染病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一、非典型肝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是在中国广东省首先发现的一种新的传染病。
目前公认非典的病原体是一种变异的冠状病毒(又称SARS 病毒)。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资料,最早的病例发病于2002 年11 月16 日。
目前已有30 多个国家报告发现了非典型肺炎病例。
报告病例数较多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加拿大、越南和美国等。
(一)传染源非典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隐性感染者、病毒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病毒存在于病人、隐性感染者、病毒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中。
(二)传播途径非典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是非典病毒通过空气飞沫、污水和间接接触传播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使人感染的传染病。
(三)症状与危害从接触到发病,非典的潜伏期平均为4~5 天。
表现为发病快,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在38℃~40℃之间波动,畏寒或者寒颤。
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全身乏力。
干咳,少痰或者偶有血丝痰。
胸部牵拉感或者胸痛、腹泻。
进而浮现胸闷,呼吸次数增多至气促、呼吸艰难,严重者发展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四)染病后采取的措施1.主动隔离:得非典,应在第一时间去医院。
疑似病人要进行医学观察。
2.及时治疗: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
3.重症要通气:人工通气对于重症非典病人具有关键作用。
(五)预防措施1.注意住处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最好的空气消毒方法;2.注意远离病原体,正确使用预防药物。
3.合理消毒:可用0.5%碘伏溶液、75%酒精、0.2%过氧乙酸溶液消毒;4.正确洗手:反复搓揉,时间不少于30 秒,重复两三遍。
5.正确使用口罩:在家中、睡觉、体育运动时,均没有必要带口罩。
6.讲究个人卫生,锻炼身体。
二、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个我们似乎熟悉.又实际目生的疾病,来去匆匆,神奇莫测。
正如难忘的历史所述,由于极强的传染性,流感一旦发生大流行,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横扫全球,最早记载流感流行的是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1580 年的流行使马德里几成空城。
中小学常见病及地方病预防要求措施中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遇到各种疾病,包括传染病、慢性病和地方病等。
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对中小学常见病及地方病的预防和管理。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小学常见病及地方病的预防要求和措施。
一、中小学常见病1.传染病:传染病是中小学生常见的疾病,如流感、感冒、手足口病、水痘等。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洗衣物;(2)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3)避免接触传染源,避免近距离接触传染患者;(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5)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2.眼疾:近视、结膜炎等眼疾在中小学生中很常见。
预防措施包括:(1)保护眼睛,避免长时间用眼;(2)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3)定期进行眼保健操,放松眼部肌肉;(4)保持良好的用眼环境,注意保持光线适中。
3.呼吸道疾病: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容易在春秋季节发作。
预防措施包括:(1)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2)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3)避免过度运动,避免憋气;(4)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定期通风。
二、地方病1.地方病是特定地区特有的疾病,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常见的地方病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缺碘性甲状腺肿、血吸虫病等。
预防地方病的措施包括:(1)保证饮食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碘、维生素的食物;(2)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源,保持饮水清洁;(3)加强环境卫生,减少病媒生物滋生;(4)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
2.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主要是因为暴露在受感染的水源中而引起。
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包括:(1)避免接触受感染的水源,不饮用未经消毒的水;(2)穿着合适的鞋袜,避免赤脚行走;(3)加强环境清洁,减少螺蛳滋生;(4)接种疫苗,定期进行体检。
总之,中小学生常见病及地方病的预防工作是学校和家长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个人卫生意识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中小学生疾病的发生,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
小学生常见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看不见的小坏蛋,它们叫做病菌和病毒。
当这些小坏蛋跑到我们身体里,我们就可能会生病。
特别是在学校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玩耍,更容易相互传染。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保护好自己,让小坏蛋们没办法捣乱!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一些常见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就是其中一个。
它喜欢找上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
得了手足口病,小朋友的手上、脚上、嘴巴里会出现小泡泡,还可能会发烧,感觉很不舒服。
水痘也是个调皮的家伙。
身上会长出很多小红疹子,痒痒的,不小心抓破了还可能会留下小疤痕。
还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它会让我们咳嗽、流鼻涕、喉咙痛,甚至全身都没力气。
那么,这些传染病是怎么跑到我们身上来的呢?很多时候是通过飞沫传播。
比如,有个小朋友生病了,打了个喷嚏或者咳嗽了一下,病菌就会随着飞沫飞到空气中,其他小朋友呼吸的时候就可能把病菌吸进去。
接触传播也是常见的方式。
如果生病的小朋友用过的玩具、书本,其他小朋友再去摸,然后又摸了自己的嘴巴、鼻子或者眼睛,病菌就有机会进入身体啦。
那我们要怎么预防这些传染病呢?第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朋友们要记得经常洗手,特别是在吃饭前、上厕所后,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把手心、手背、手指缝都洗干净。
第二,要保持环境的整洁。
教室里要经常开窗通风,让新鲜的空气进来,把病菌都赶跑。
我们还要定期打扫教室,把桌椅、地面都擦干净。
第三,增强自己的抵抗力也很重要。
小朋友们要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这样身体才能得到足够的营养。
还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像跑步、跳绳、打球,让身体变得棒棒的。
第四,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特别是在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如果一定要去,记得戴上口罩。
如果不小心生病了,该怎么办呢?首先,不要害怕,要告诉老师和爸爸妈妈。
然后,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好好休息,按时吃药。
在家休息的时候,不要着急去学校,以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
小学生常见的传染病预防小学生常见的传染病预防一、手足口病1.病因:手足口病是由肠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传播。
2.预防措施:a.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污物后。
b.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如鼻涕、咳嗽等。
c.避免与感染手足口病的人近距离接触,特别是发热和疹子出现时。
d.加强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
e.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合理饮食,多锻炼。
二、流感1.病因:流感是由流感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2.预防措施:a.科学咳嗽礼仪,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
b.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后。
c.避免与感染流感的人近距离接触。
d.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空气污浊。
e.适当增加体温,多穿衣服,避免受凉。
三、麻疹1.病因:麻疹是由麻疹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2.预防措施:a.接种疫苗,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
b.避免与已感染麻疹的人接触。
c.加强自身免疫力,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d.增强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
四、流行性腮腺炎1.病因: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引起的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
2.预防措施:a.接种疫苗,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有助于预防疾病。
b.避免与已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的人接触。
c.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避免接触腮腺炎。
d.增强自身免疫力,合理饮食,多锻炼。
附件:1.手足口病疫苗接种意见表2.流感疫苗接种指引3.麻疹疫苗接种相关政策4.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法律名词及注释:1.传染病防治法:全民防治传染病,保障公众的健康。
2.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规律和流行规律。
小学卫生保健培训记录表秋季小学常见传
染病及预防措施
小学卫生保健培训记录表——秋季小学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一、培训内容
1. 秋季小学常见传染病介绍
秋季是许多传染病的高发期,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水痘、麻疹等。
(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接触传播。
(2)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通过口腔、鼻腔等呼吸道飞沫传播。
(3)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接触传播。
(4)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接触传播。
2. 预防措施
(1) 强化个人卫生惯
如洗手、戴口罩等,减少病源接触,避免疾病传播。
(2)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通过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3) 科学接种疫苗
按时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麻疹疫苗等,可以有效预防相关疾病。
二、培训时间
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9月5日,每天2小时,共计10小时。
三、培训地点
小学幼儿园卫生保健室。
四、培训对象
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学生、老师和家长。
五、培训效果
通过此次培训,参训人员对秋季小学常见传染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预防措施有了明确的认识,提高了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下一步计划
针对冬季可能出现的传染病,我们将在11月份再次举办相关的卫生保健培训。
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与预防传染病是指由生物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可以通过空气、食物、水或接触传播给其他人的疾病。
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传染病的影响。
因此,了解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以及预防措施对维护儿童健康非常重要。
一、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它包括流感、普通感冒和鼻窦炎等多种疾病。
这些感染通常由空气中悬浮的病毒颗粒引起。
1. 预防措施:- 强化个人卫生习惯:让孩子养成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口鼻等习惯。
-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细菌和病毒在空气中滞留时间。
- 加强营养:提供新鲜蔬菜水果,增强抵抗力。
- 避免拥挤场所:减少儿童接触病菌的机会。
二、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
它主要通过食物、水和直接接触传播。
1. 预防措施:- 注重个人卫生:保持双手清洁,经常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 分享有限制:避免与已感染的孩子分享食物、餐具和玩具。
- 注意消毒:定期清洁和消毒家居环境表面,特别是玩具、床上用品等。
- 加强儿童营养:提供均衡饮食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三、水痘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的皮肤感染。
这种传染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1. 预防措施:- 疫苗注射:水痘疫苗可以预防儿童感染水痘,减少发展成严重状况的机会。
- 个人卫生:定期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水泡。
- 分享限制:避免与水痘感染者分享食物、餐具和玩具。
四、腹泻腹泻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疾病,尤其在孩子中更为普遍。
它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主要通过不洁食物或饮用污染的水传播。
1. 预防措施:- 净化饮用水:确保给孩子提供纯净去污染的饮用水。
- 独立处理食物:将生肉和蔬菜分开处理,并注意使用没有寄生虫和细菌的新鲜食材。
- 洁净环境:勤洗手,将室内环境维持干净整洁,并保持良好通风。
五、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单县实验小学常见病和传染病
预防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
利用板报、校内广播、学生|小报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预防知识,搞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加强和合理的休息,防止过度的紧张和疲劳,并注意防寒保暖。
二、认真做好学校室内外的环境卫生。
加强教室、午休室和活动场所等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
三、建立晨检制度。
每天进行晨检,对缺勤的学生、教职工进行调查,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学生、教职工有传染病发生,及时向学校或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四、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
若有发烧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呼吸道传染病。
五、预防接种。
儿童应按时进行计划免疫接种;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根据疫情及个人的不同情况选择进行疫苗接种。
六、注意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增强体质。
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具体预防措施:
沙眼:
1、每天用干净水洗手、洗脸,保持眼睛清洁卫生;
2 、不与沙眼病患者共用毛巾、脸盆;
3、养成良好的习惯,不用手随意揉眼睛。
1、对有家庭病史者,要做到定期体检;
2、不与结核病人接触,不接触病人使用的物品。
近视:
1、坚持做眼睛保
2、不在强光、暗光下及行驶车船上看书;
3、读书看报时保持眼睛与书本的正确距离;
4、用眼半小时后要放松远眺。
龋齿:
1、经常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2、做好牙齿保健,掌握正确刷牙方法;
3、少吃不利于牙齿保健的食品;
4、睡觉前不吃含糖量高的食品。
流感:
1、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3、天气变化时,注意及时增减衣服。
腹泻:
1、搞好粪便管理,远离污染
2、不食不洁食品;
3、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
乙肝: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卫生;
2、不接触乙肝病人;
伤寒及副伤寒:
1、加强粪便管理;
2、不食不洁食品;
3、注意饮食卫生,
不喝生水。
1、搞好卫生防疫,积极接种流脑疫苗;
2、加强体育锻炼,预防感冒;
3、搞好宣传,提高防护意识,保护易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