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赖氨酸研究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222.50 KB
- 文档页数:29
多胺-eIF5A -羟腐胺赖氨酸化通路与衰老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刘婷1, 魏锫玲1, 于雪1, 李玲旭1,2, 柴囡楠1,3, 赵雅君1△(1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2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海南 海口 570311;3赤峰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99)Progress in role of polyamine -eIF5A -hypusination pathway in aging and related diseasesLIU Ting 1, WEI Peiling 1, YU Xue 1, LI Lingxu 1,2, CHAI Nannan 1,3, ZHAO Yajun 1△(1Department of Pathophysiology , Colleg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 ,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 Harbin 150081, China ;2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 Haikou 570311, China ;3College of Nursing , Medical School of Chifeng University , Chifeng 24099, China.E -mail : zhaoyajun 1964@ )[ABSTRACT ] The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5A (eIF5A ) is a ubiquitously expressed and highly con‐served protein among eukaryotes. The polyamine family member , spermidine , induces a post -translational hypusination modification in eIF5A. This process involves transferring the 4-aminobutyl segment of spermidine to the 50th lysine(Lys50) residue of the eIF5A precursor , leading to its hypusination and subsequent activation. Contemporary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activated eIF5A (hypusinated eIF5A ) not only facilitates general translation initiation , elongation , and ter‐mination , but also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the aging process and related diseases by modulating autophagy , apoptosis , mi‐tochondrial functionality ,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s. This review delves into the polyamine -driven eIF5A -hypusination pathway's implications in age -associated ailments , such as diabetes , immune system aging and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s ,aiming to offer valuable insights for researchers in these domains.[关键词] 多胺;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 ;羟腐胺赖氨酸化;衰老相关疾病[KEY WORDS ] polyamine ;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5A ; hypusination ; age -associated diseases[中图分类号] R339.3+8; R363 [文献标志码] A doi : 10.3969/j.issn.1000-4718.2023.10.022随着全球人口逐渐老龄化,延缓衰老及防治其相关疾病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防腐剂有以下三种:1、食品防腐剂:苯甲酸及盐、脱氢醋酸钠、苯甲酸丙酯、丙酸钙、双醋酸钠、乳链球菌、纳他霉素、双氧水。
2、有机防腐剂:苯甲酸以及酸盐,山梨酸以及酸盐,对羟基苯甲酸的酯类等。
山梨酸、苯甲酸以及盐等基本都是根据未解离的分子来充分发挥杀菌作用。
两者都要转化为相对应的酸才能起作用,故称之为酸性防腐剂。
3、化学防腐剂:二氧化硫、亚硫酸酯和亚硝酸盐等。
亚硝酸盐能抑制肉毒素的产生,避免肉毒素的中毒,但主要是作为发色剂。
防腐原理:防腐剂的防腐原理,大致有如下3种:一、是干扰微生物的酶系,破坏其正常的新陈代谢,抑制酶的活性。
二、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和变性,干扰其生存和繁殖。
三、是改变细胞浆膜的渗透性,抑制其体内的酶类和代谢产物的排除,导致其失活。
使用标准:谈到防腐剂,人们往往认为有害,其实在安全使用范围内,对人体是无毒副作用的。
我国防腐剂使用有严格的规定,防腐剂应符合以下标准:1、合理使用对人体无害;2、不影响消化道菌群;3、在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4、不影响药物抗菌素的使用5、对食品热处理时不产生有害成分。
常用防腐剂简单介绍我国常用防腐剂的产品性能、防腐机理和使用范围等。
1、苯甲酸及其盐类白色颗粒或结晶粉末,无臭或略带安息香的气味。
其防腐最佳PH为2.5—4.0,在PH5.0以上的产品中,杀菌效果不是很理想。
因为其安全性只相当于山梨酸钾的1/40,日本已全面取缔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有苯甲酸和苯甲酸钠二类;苯甲酸又称为安息香酸,故苯甲酸钠又称安息香酸钠。
苯甲酸在常温下难溶于水,在空气(特别是热空气)中微挥发,有吸湿性,大约常温下0.34g/100ml;但溶于热水;也溶于乙醇、氯仿和非挥发性油。
而苯甲酸钠在都使用苯甲酸钠;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性状和防腐性能都差不多。
我简单介绍一下苯甲酸钠:苯甲酸钠大多为白色颗粒,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有收敛性;易溶于水(常温)53.0g/100ml左右,PH在8左右;苯甲酸钠也是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其防腐最佳PH是2.5-4.0,在PH5.0时5%的溶液杀菌效果也不是很好。
微胶囊制备及研究进展综述微胶囊制备及研究进展综述(标题具体一点)摘要:近年来,微胶囊技术在生物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微胶囊制备的新工艺、微胶囊性能分析的新方法、微胶囊形貌结构和孔结构的表征方法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本文综述了微胶囊的结构和性能方面研究的新进展。
关键词:微胶囊;制备;研究进展;综述引言:微胶囊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为囊材将囊芯物(固态、液态、气态)包裹而成的微小容器。
微胶囊技术从应用于无碳复写纸开始,至今已普及至包括医药、农药、香料、涂料、食品、化妆品等不同领域。
近年来,随着学科的交叉,微胶囊技术应用、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
如微囊化的胰岛能够保持活力并能在有糖尿病的动物体内长时期不断分泌胰岛素;临床上已将包裹的活性炭进行体外循环,对肾衰竭或肝功能失调的病人解毒;将风味物包埋在纳米粒中,再将其与部分水溶性配料或风味物质共同包在微球中,可以实现多组分包埋和连续的控制释放等等。
特别地,膜乳化法和微通道法使得单分散乳液制备和单分散微胶囊合成得以实现,促进微胶囊在生物医药、微细加工和电子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微胶囊的结构和性能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对微囊的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的引用要标注。
)1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该节没有新意,是科普知识)大致可分为3类:聚合反应法、相分离法、物理及机械法。
聚合反应法包括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和悬浮胶联法;相分离法包括水相相分离法和油相相分离法;物理及机械法包括熔化分散冷凝法、喷雾干燥法、溶剂或溶液萃取法等。
1.1界面聚合法界面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的原理是通过适宜的乳化剂形成油包水(或水包油)乳液,使水溶性(或油溶性)反应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分散进入油相(或水相),在油包水(或水包油)乳液中加入非水溶性(或水溶性)反应物以引发聚合,在液滴表面形成聚合物膜,这样含水微胶囊(或含油微胶囊)就会从水相(或油相)中分离。
赖氨酸乳酸化位点赖氨酸乳酸化位点:探究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研究进展摘要:赖氨酸乳酸化位点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修饰方式,在生物体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赖氨酸乳酸化位点的概念、生物学功能以及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探究赖氨酸乳酸化位点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一、赖氨酸乳酸化位点概述:赖氨酸乳酸化位点是指蛋白质中赖氨酸残基与乳酸分子发生共价结合的位点。
这种修饰方式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参与调控细胞代谢、信号传导、基因表达等生物过程。
赖氨酸乳酸化位点具有高度保守性,表明其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赖氨酸乳酸化位点的生物学功能:1. 调控细胞代谢:赖氨酸乳酸化位点在细胞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乳酸化修饰的蛋白质参与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等代谢途径的调控,影响细胞能量产生和物质代谢。
2. 信号传导:赖氨酸乳酸化位点在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乳酸化修饰的蛋白质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参与细胞内外的信号传递,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
3. 基因表达:赖氨酸乳酸化位点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乳酸化修饰的蛋白质可以影响转录因子、RNA聚合酶等基因表达相关分子的活性,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
4. 细胞分化与发育:赖氨酸乳酸化位点在细胞分化和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乳酸化修饰的蛋白质参与细胞命运的决策、器官发育等过程,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
三、赖氨酸乳酸化位点的研究进展:1. 筛选与鉴定: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已经鉴定出大量赖氨酸乳酸化位点。
这些位点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赖氨酸乳酸化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
2. 乳酸化修饰的机制:研究者们已经揭示了赖氨酸乳酸化修饰的酶学机制。
乳酸化修饰过程涉及多种乳酸化酶,如乳酸脱氢酶、乳酸酶等。
这些酶在细胞内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赖氨酸残基,将其转化为乳酸化形式。
3. 乳酸化修饰的调控:研究者们逐渐揭示了赖氨酸乳酸化修饰的调控机制。
生物防腐剂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作者:贾延勇(B0730057)摘要: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利用安全高效生物防腐剂替代化学防腐剂,在食品加工中采用广谱、高效、低毒乃至无毒、纯天然的食品防腐剂、保鲜剂,已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生物防腐剂的杀菌特性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关键字:生物防腐剂杀菌特性应用Abstract:Key words:防腐剂是食品工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添加剂,为了抑制食品的腐化变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适量的防腐剂,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寻求广谱、高效、低毒、天然的食品保鲜剂是目前食品科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利用安全高效生物防腐剂替代化学防腐剂,在食品加工中采用广谱、高效、低毒乃至无毒、纯天然的食品防腐剂、保鲜剂,已成为一种趋势。
由于微生物除了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外,还有生长繁殖快、容易培养、生理代谢类型和代谢产物多样性、生产周期短和产量高、发酵产品成本低等许多独特的优点[1],因此通过微生物制造天然防腐剂是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领域。
利用微生物之间的寄生、颉颃作用,是生物防治的理论基础,它比化学药剂处理更安全、有效。
1 防腐剂的主要特点这种防腐剂的主要特点是一般化学防腐剂所无法比拟的, 其特点: ①生物杀菌素本身对人体完全无害;②在消化道内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 ③对食品进行热处理时, 分解为无害成分; ④不影响消化道菌群; ⑤不影响药用抗菌素的使用。
2 生物防腐剂及其特性2.1细菌素细菌素(bacteriocin)即由细菌产生的抑菌物质,它是一种多肽或多肽与糖和脂的复合物。
一类是小菌素,主要由肠杆菌科的细菌产生,分子量通常低于5kDa,热稳定性好,对链霉蛋白酶和枯草溶菌素有抗性。
所有的小菌素都需特定的细胞表面受体才能进入细胞。
另一类是G+菌的细菌素——乳酸菌素和非乳酸菌素。
非乳酸菌素已在乳杆菌科的酶乳杆菌、瑞士乳杆菌等细菌中被分离出来,它们是不含羊毛硫氨酸、疏水的热稳定性肽,分子量为37-63 kDa[2]。
聚氨基酸胶束作为肿瘤靶向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贾纳;刘佳;马琛;顾艳丽;赛那;吕晓洁【摘要】聚氨基酸作为一种毒副作用低、生物相容性好的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肿瘤以及基因治疗。
聚氨基酸链的活性基团丰富,可通过多种反应途径与目的基团连接,从而实现药物的主动靶向性。
同时又因为聚合物胶束的粒径为1~100纳米,而肿瘤组织毛细血管壁与正常组织血管壁相比间隙较宽,可以形成“渗透滞留”效应(EPR效应),使载药纳米粒在肿瘤组织中不断蓄积,进而实现药物在肿瘤中的被动靶向性,本文简要综述了载药聚天冬氨酸、聚谷氨酸以及聚赖氨酸聚合物胶束的理化性质及优势,如肿瘤靶向性、缓释性等,并对近年来聚氨基酸胶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Poly amino acids as a low toxicity, good biocompatibility of polymer materials,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gene therapy of cancer, and so on. Poly amino acid chain reactive group rich, more reactive way to connect with the destination group through in order to achieve active drug targeting. While since the polymer micelle particle size of about 1 to 100 nm, and the tumor tissue and normal tissue wall of the capillary gap is wider compared to the blood vessel wall, may be formed“permeate retention” effect(EPR effect), so that drug loaded particles continuously accumulate in tumor tissue, and thus achieve better drug in the tumor passive targeting, this article briefly reviews the drug polyaspartic acid, polyglutamic acid and poly-lysine polymer micelle physicochemical the nature and advantages, such as tumor targeting, sustained release, etc., amino acids and poly micelles in recent years were reviewed.【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6(013)008【总页数】3页(P102-103,104)【关键词】聚氨基酸胶束;靶向性;肿瘤【作者】贾纳;刘佳;马琛;顾艳丽;赛那;吕晓洁【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呼和浩特010100;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呼和浩特010100;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唐家湾镇卫生院珠海 519080;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呼和浩特010100;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呼和浩特010100;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呼和浩特01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1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成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一大杀手。
钛材料表面固定多聚赖氨酸-肝素纳米颗粒以改善血液相容性的研究胡珂;刘涛;刘诗卉;陈俊英;黄楠【期刊名称】《功能材料》【年(卷),期】2012(043)019【摘要】通过将多聚赖氨酸(PLL)-肝素纳米颗粒固定在多巴胺涂覆的钛表面,以改善其血液相容性。
利用zeta电位仪及甲苯胺蓝法检测纳米颗粒的粒径及成分,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水接触角等对颗粒固定前后表面理化性质的变化进行表征。
通过体外血小板粘附实验、肝素释放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对改性样品的血液相容性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PLL-肝素纳米颗粒成功固定在多巴胺沉积的钛表面,纳米颗粒的固定有效降低钛材料表面血小板的粘附行为,大大提高了血液相容性。
【总页数】5页(P2685-2688,2693)【作者】胡珂;刘涛;刘诗卉;陈俊英;黄楠【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8【相关文献】1.利用胶原-肝素自组装多层膜改善纯钛表面血液相容性的研究 [J], 陈佳龙;李全利;陈俊英;黄楠2.钛表面层层组装胶原与肝素改善血液相容性的研究 [J], 陈佳龙;李全利;陈俊英;喻凯;黄楠3.涤纶材料表面固定水蛭素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J], 李方;王进;李鹏;孙鸿;黄楠4.改善生物医用纤维材料表面血液相容性研究进展 [J], 毛迎;李超婧;王富军;王璐5.基于多巴胺自聚合及肝素固定改善钛的血液相容性 [J], 谢槟;李贵才;代璐;杨苹;黄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Glu、Lys为原料,采用化学合成法生产聚谷氨酸、聚赖氨酸一、γ-聚谷氨酸γ-聚谷氨酸(γ-PGA)是自然界中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水溶性多聚氨基酸,其结构为谷氨酸单元通过α-氨基和γ-羧基形成肽键的高分子聚合物,即由多种杆菌(B acillus species)产生的一种胞外多肽,尤其是某些微生物荚膜的主要成分。
中文名称 : 聚谷氨酸 、多聚谷氨酸、聚-γ-谷氨酸英文名称:poly-γ-glutamic acid,简称PGA聚谷氨酸的结构式:聚谷氨酸的分子量:γ -PGA的分子量从5万到2百万道尔顿不等。
聚谷氨酸的性质:游离酸型的γ-聚谷氨酸p Kα值约为2.23,与谷氨酸的α羧基的大体一致,能够溶于二甲亚砜、热的N,N一二甲基酰胺和N一甲基吡咯烷酮。
金属盐(钠型)的γ-聚符氨酸的比旋光度约为-7.0 (C=1.0,H20)。
γ-PGA具有水溶性、不含毒性、可生物降解性,由微生物发酵法利用胞内γ-PGA合成酶系催化D- 和L-谷氨酸通过γ-谷氨酰胺键连接而成。
这种由杆菌产生的胞外多肽-γ-聚谷氨酸与化学合成的聚谷氨酸在分子结构上有本质的差异,前者的结合键是γ-酰基,其可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水解酶所分解。
经研究表明,γ-聚谷氨酸是一种阴离子异形肽,分子量约为2.7×105。
分子中的氢键对γ- 聚谷氨酸的高水溶性起着关键作用。
聚谷氨酸的生产方法:γ-PGA的生产方法包括:化学合成法、酶转化法、提取法和微生物发酵法。
(1)化学合成法:a、传统的肽合成法传统的肽合成法是将PGA的前体即谷氨酸逐个连接或采用片段组合形成多肽,整个过程一般包括基团的保护、活化、偶联和脱保护等。
该法合成的PGA 为α-PGA,为不成环聚合,化学合成法是肽类合成的重要方法,但由于其合成路线复杂、步骤较多、副产物多、收率低(尤其是含20 个氨基酸以上的纯多肽合成)且需要光电等有毒气体,成本高,产率过低;故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法的应用。
赖氨酸在蜜蜂中的营养功能及其研究进展王帅;王红芳;刘振国;王颖;胥保华【摘要】赖氨酸是蜜蜂体内的一种必需氨基酸,对蜜蜂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作用.在促进蜜蜂生长发育、脂肪代谢、提高免疫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主要介绍赖氨酸的吸收和代谢方式、营养生理功能、蜜蜂营养需要等方面的研究进度.【期刊名称】《蜜蜂杂志》【年(卷),期】2016(036)010【总页数】3页(P9-11)【关键词】蜜蜂;赖氨酸;营养需要;生理功能;吸收代谢【作者】王帅;王红芳;刘振国;王颖;胥保华【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泰安271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96.1蛋白质营养对蜜蜂的生长、发育、生产至关重要,例如蜂王产卵、工蜂产浆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蛋白质。
当自然界粉源充足时,蜜蜂可通过采集活动从外界获得天然的蛋白质饲料——花粉。
然而,当外界缺乏花粉时,为了维持蜜蜂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产的需要,则需对蜜蜂进行蛋白质饲料的人工补充饲喂。
但是,蜜蜂蛋白质的营养需要尚缺乏精准的科学指导,包括各种氨基酸的需要量、比例等问题。
赖氨酸是蜜蜂生长发育的必需氨基酸之一[1],对蜜蜂赖氨酸的营养功能和需要量的研究是蜜蜂蛋白质营养需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赖氨酸具有L-型和D-型两种同分异构体。
赖氨酸在单胃动物体内不能完全自行合成,D-型赖氨酸几乎不能被吸收利用,具有生物活性的主要是L-型赖氨酸。
畜禽饲粮中赖氨酸适宜需要量及相关作用的研究日趋成熟,而在蜜蜂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本文结合蜜蜂生理结构的独特性,对赖氨酸的吸收代谢特点、生理功能、营养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开展蜜蜂赖氨酸营养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蜜蜂肠道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前肠的功能是接纳和磨碎食物,并进行暂时贮存和部分消化。
海藻酸钠在药物制剂中的研究进展仲静洁1,王东凯1,张翠霞1,高 红1,张 勖2(1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沈阳110016;2沈阳沃森药物研究所,沈阳110016) [摘要] 海藻酸钠是从海带或海藻中提取的天然多糖类化合物,作为缓释制剂辅料广泛应用于片剂、微丸、微囊、脂质体、纳米粒等缓释制剂中,现综述近年来海藻酸钠作为辅料的影响因素及在缓释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海藻酸钠;缓释制剂;辅料[中图分类号]R94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734(2007)08-0591-04Pharmaceuti ca l si gn i f i cance of sod i u m a lg i n a teZ HONG J ing2jie1,WANG Dong2kai1,Z HANG Cui2xia1,G AO Hong1,Z HANG Xu2 (1College of Pha r m acy,Shenyang Phar m aceutical U niversity,Shenyang110016,China;2S henyang W atson Pha r m aceutical Institu te,Shenyang110016,China)[Abstract] A lginate is a natural polysaccharide poly mer is olated fr om sea weeds or algae,which is widely used as a sustained2release exci p ient of tablets,pellets,m icr os pheres,li pos ome and nanoparti2 cles.This paper revie ws key ele ments that make s odiu m alginate used as exci p ients as well as recent p r o2 gresses of s odiu m alginate used in sustained2release f or mulati on.[Key words] alginate s odium;sustained2release f or mulati on;exci p ient 随着医药工业水平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青睐于使用天然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