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美术视野探究宋代服饰 ——评《大宋衣冠(图说宋人服饰)》

从美术视野探究宋代服饰 ——评《大宋衣冠(图说宋人服饰)》

特色服饰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象征,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审美风

尚,体现着时代的脉搏,服饰变迁就是一部历史。宋代绘画以写实著称,人物画中所着服饰精研

准确,有些绘画作品中的服饰衣冠甚至可按图复作,是研究宋代服饰的绝佳史料。《大宋衣冠

(图说宋人服饰)》一书由傅伯星先生所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在2016年出版发行。傅伯星先生美

术出身,擅长历史画又尤好宋史,本书以画解史,以图论史,基于宋代古画,对宋代服饰进行深

入挖掘,上至皇室贵族的朝服、居家服、礼服,下至村野书僮牧民的便服,细至发式帽子,百业阵

容,洋洋大观,从美术视野全面细致地向读者介绍了百业服饰造型、图案、色彩的艺术特色,弥

补了通史中宋代服装造型、纹饰图案、审美意象等美术视野的缺失。

通读全书,本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特色。

1以图解文,图文并茂《大宋衣冠(图说宋人服饰)》以美术视角基于宋代绘画及雕塑作品对宋人服饰进行了美学

分析,另辟蹊径。以古画解析宋史舆服志等文献古籍中干瘪的文字记载,立体地还原了宋代服

饰,书中兼顾服装史却不枯燥乏味,大大提高了本书的观赏性。本书的资料识别与插图绘制全是由拥有数十年宋史研究经验的傅伯星先生亲自完成,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史料的可信性和完整性,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现如今图文并茂的服饰图书虽不少,但插图造型多不准确,画家解史自有千秋,傅伯星先生美术功底深厚造型准确,是此类书中难得的范本。例如本书的第135页画有一个妇人像,妇人的头冠非常精美,根据图画配置我们发现该妇人像的头冠像羊角一样是尖角,造型奇特。

2各式人等服饰琳琅满目,论证详实本书对妇女的头饰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书中对宋人的武士装备、将军士兵的衣饰都进行了深入的刻画,这在很多著作上都鲜有见到。在军事戎装这一部分,包含有盔甲、头盔、护肩、护腰等不同的类型。从图中的画像我们可以看出,宋人的重装步兵装备是在唐朝步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种可以覆盖全身的重型装甲。通过对图片的观察,我们发现该装甲通过增加甲页的数量来提高防护能力,但是这也必然会进一步加深士兵的负重。

3推陈出新观点独特,从美术视野解析服装造型傅伯星先生通过宋人笔下写实的人物画作品,最大力度地贴近历史真相。宋代服饰承上启下,一改唐代以宽肥为美的风尚。作者言宋人服饰好似一道分水岭,秦汉以来的宽袍大袖至宋代也仅在礼服中出现,返璞归真后的宋代服饰注重的是实用,多余的装饰被淘汰,宋代上衣下裤的“直筒”服装内敛含蓄清简实用。

从傅伯星先生所列举的大量图例中可以看出,宋人女子以窄、瘦、长,剪裁贴身的“褙子”为常服。形成了宋人女子质朴细腻、精巧典雅的审美风尚。除此之外,我们以宋朝的龙凤冠为例,通过本书的观察我们发现龙凤冠的规格极高,在宋朝只有皇室成员,而且只能是皇后和皇太后才能够佩戴。在本书第44页,我们可以看到龙凤冠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龙凤冠上所使用的装饰品是以珍珠作为主要材料,很多珍珠形成了龙的形状,小的珍珠犹如一个个小人。在南宋皇后的头冠饰物中,珍珠较常见。在本书的第47页我们可以发现宋仁宗皇后坐像,该坐像的博鬓为浅绿色,两边伴有白色的珍珠,造型精美。在宋仁宗皇后坐像的两旁我们可以发现两个打扮非常慎重的宫女,宫女所佩戴的头饰主要是花冠,花冠在宋朝时期主要配置给地位较低的妇女。为使两位宫女所佩戴的花冠具有一定的区别,在花朵的叠放和花朵类别上可以不一样,但仔细观察发现这两座花冠的形制相似,虽然下层的妇女也会佩戴花冠,但是花冠的制作不会像宫女一样如此精致。

傅伯星先生从一位画家创作需要的角度研习服装史,画家解史自有优胜之处。《大宋衣冠(图说宋人服饰)》一书从美术视野对宋朝服饰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本书的一大特色就是基于宋画通过图文并茂方式对宋朝服饰进行美学分析。由于分类细致,涉及较广——官制、民俗、宗教、百业等应有尽有,通过本书图例与解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宋代的服饰,更是整个大宋的文化生活与美学追求。本书是当前国内有关宋代服饰美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优秀书籍,值得研究宋史与服饰文化学者的研习。从美术视野探究宋代服饰

——评《大宋衣冠(图说宋人服饰)》

王梦雨

(郑州大学美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作者简介:王梦雨(1993-),女,河南郑州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学。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