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妇女衣着图解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女子服饰

宋代的服饰,从社会风尚看来,是趋于比较拘谨和保守的,式样变化不多,色彩也不如以前鲜艳。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

当时,程朱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人们的美学观点也相应变化了,这便影响了衣冠服饰。当时整个社会舆论主张服饰不宜过分豪华,而应崇尚简朴,尤其是妇女的服饰,更不应当奢华。

袁采所著的《世范》一书,就提出女服“惟务洁净,不可异众”。

(袁采,生年不详,卒于1195年,字君载,信安(今浙江常山县)人。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官至监登闻鼓院。《衢州府志》称其“登进士第,三宰剧邑,以廉明刚直称。”

淳熙五年(1178),任乐清县令。在乐清县令任上,为官刚正,并重建县学,纂修《乐清县志》十卷,后被称为乐清最早的县志。

曾三入雁荡山实地考察,纠正了雁山图的误差,撰写《雁荡山记》一篇,记叙了当时的雁荡名僧、建寺及新辟景观的史料,为雁荡山开发贡献甚巨。

著有《政和杂志》、《县令小录》和《世苑》三书,今只有《世苑》传世。其详细事迹已不可考。)

礼服:其服色大致与唐代相同。

常服:均以大袖上衣,长裙、霞帔为常服。

一、礼服

1、宋代皇后礼服——袆衣

周礼所记命妇六服之一,后妃、祭服、朝服“三翟”中最隆重的一种。(古代王后的三种绘有翟的祭服。翟,山雉。《周礼·天官·内司服》:袆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六服,前三服称为三翟。袆衣,绘翬雉,玄色;揄狄,绘鹞雉,青色;阙狄,绘雉形而不画彩色,赤色。狄,通“翟”。《南史·梁纪》:“后宫职司贵妃以下,六宫袆褕三翟之外,皆衣不曳地,傍无锦绮。”)因周礼的传统典范作用,袆衣成为后世皇后最高形制的礼服,既是祭服,也是朝服和册封、婚礼的吉服。周礼中袆衣为玄色,刻缯彩绘翚文(彩绢刻成雉鸡之形,加以彩绘的纹饰),所用衣料为黑色纱榖,为了衬托出衣上的纹彩,特地在衣内缀一层白色夹里,即《周礼》所谓的“素沙”。

宋代以后袆衣深青质(应该也算黑色系,但是偏蓝),织成领袖,五采重行,文以翚翟十二等(翚翟纹12行)。

宋代,皇后在受册封、朝会等重大的礼仪场合时穿袆衣。

袆衣是上衣下裳连成一体的连体式服装,用以象征女子在感情上的专一。其制为深青色、五彩翟纹。领、袖、裾(衣服的前后襟)都有红色云龙纹样的镶缘。穿着这种服装,必须戴凤冠,内穿青纱中单,腰饰深青蔽膝。另挂白玉双佩及玉绶环等饰物,下穿青袜青舄(鞋)。

与之相配套的是华美的九龙四凤冠,其上有大小花枝各12枝,并在冠的左右各有两个叶状饰物,称为博鬓或掩鬓。

2、宋代贵妇礼服

宋代大袖衫、长裙、披帛是晚唐五代遗留下来的服式,在北宋年间依然流行,多为贵族妇女所穿,是一种礼服。虽然在宋代,连宫中服装也以窄袖为主,但宽

衣大袖仍被视为华贵的标志。《宋史·舆服志》:“其常服,后妃大袖。”《朱子家礼》:“大袖,如今妇女短衫而宽大,其长至膝,袖长一尺二寸。”另注:“众妾则以褙子代大袖。”

穿着这种服装,必须配以华丽精致的首饰,其中包括发饰、面饰、耳饰、颈饰和胸饰等。

二、常服

宋代的女常服以襦裙、褙子为主或将褙子作为襦裙的配饰搭配着装。

1、上襦下裙

上衣大多为袄、襦、衫、褙子、半臂等,下身为裙子、裤等。襦和袄是基本相似的衣着,形式比较短小,下身配裙子。颜色常以红、紫为主,黄次之。贵者用锦、罗或加刺绣。一般妇女则规定不得用白色、褐色毛缎和淡褐色匹帛制作衣服。

襦裙的样式和传世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所描绘的大体相同。唯衣襟不拘规则,可用右衽,也可用左衽,可能是受契丹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的影响。在裙子中间的飘带上常挂有一个玉制的圆环饰物——“玉环绶”,用来压住裙幅,使裙子在人体运动时不至于随风飘舞而失优雅庄重之仪。

上襦多为大襟半臂,宋代的裙子有六幅、八幅、十二幅的形式,共同的特征是折裥很多。宋宫中的裙子褶更多而细密,称为千褶裙。

裙子上的纹饰更是丰富多彩,有彩绘的,有染缬的,有作销金刺绣的,有缀珍珠的……

裙子的色彩以郁金香根染的黄色最为高贵;也有红色裙,是歌舞伎穿的;而色彩艳丽的石榴裙最负盛名。老年妇女和农村女子多穿深色素裙。裙料多以纱罗为主,绣绘图案或缀以珠玉。

当时还出现了前后开衩的“旋裙”及相掩以带束之的“赶上裙”(宋理宗时,宫中时兴前后不缝合的拖地裙,名赶上裙)。

2、普通便服——褙子

最常见的宋代服装是“褙子”,又称“绰子”。宋代男子从皇帝,官吏、士人、商贾、仪卫等都穿。妇女从后妃、公主到寻常人家的女子以及教坊、街巷的歌舞伎都穿。但男子一般把褙子当作便服或衬在礼服里面的衣服来穿。而妇女则可以当做常服(公服)及次于大礼服的常礼服来穿。

褙子虽则是隋唐时期就已流行的服装,但隋唐时期的褙子袖子是半节的,衣身不长。宋代的褙子为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即衣服前后襟不缝合,而在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的样式。这腋下的双带本来可以把前后两片衣襟系住,可是宋代的褙子并不用它系结,而是垂挂着作装饰用,意义是模仿古代中单(内衣)交带的形式,表示“好古存旧”。穿褙子时,却在腰间用勒帛系住。

宋代褙子的领型有直领对襟式、斜领交襟式、盘领交襟式三种,以直领式为多。斜领和盘领二式只是在男子穿在公服里面时所穿,妇女都穿直领对襟式。

关于褙子的名称,宋代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褙子本是婢妾之服,因为婢妾一般都侍立于主妇的背后,故称褙子。有身份的主妇则穿大袖衣。婢妾穿腋下开胯的衣服,行走也较方便。宋代所穿褙子,初期短小,后来加长,发展为袖大于衫、长与裙齐的标准格式。

褙子的广泛穿着,与宋代的文化密不可分。从造型上看,这种衣服的廓形直直的,把人的身体裹成一个圆筒,没有曲线,与袒领、阔裙、轻纱罩体大袖衫

的唐服有着鲜明的区别。比较起来,唐人的服装更加张扬,而宋人的服装却显得含蓄、内敛,有一种禁欲倾向。

在题为《瑶台步月图》的画作中,穿着褙子的女子尽显文静优雅,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出土壁画上的女伎也穿着褙子,山西晋祠泥塑中也有穿褙子的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