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格式:doc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12
河道采砂项目合资建设方案研究合资建设单位:市交通投资芜铜长江高速公路项目开采地点:·市(长江段)编制单位:芜铜长江高速公路·投资管理部编制时间:二〇一四年三月目录第一章前言-----------------------------------------------第3—4页第二章基本情况-------------------------------------------第5-10页第三章河段水文泥沙特征-----------------------------------第11-12页第四章编制依据-------------------------------------------第13-14页第五章采砂任务与规模-------------------------------------第15-16页第六章拟采砂区选址---------------------------------------第17-22页第七章采砂方案拟定---------------------------------------第23-24页第八章采砂项目可研报告结论与建议-------------------------第25-26页第九章合资建设前景---------------------------------------第27-28页第十章合资建设方案---------------------------------------第29-29页第十一章投资分析----------------------------------------第30-30页第十二章合资建设结论------------------------------------第31-31页1 前言1.1项目兴建缘由合福铁路是我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长江公铁大桥是贯通合福铁路的重要节点性工程,对改善皖江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承接产业转移乃至推动全省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江中游界牌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 交通运输部长江航道局评价单位: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二〇一〇年九月1 总论1.1 评价目的在对工程区域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工程污染分析,预测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治污染和减缓影响的可行措施,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指导工程环境保护设计、工程施工及营运期环境管理,使工程建设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⑴工程建设是适应长江航运快速发展和沿江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随着界牌河段货运量的增加,船舶流量不断增加,船舶大型化、专业化趋势也越发明显,从而对航道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界牌河段经综合治理后,航道整治效果明显,但仍存在滩槽不稳、航道频繁改槽、难以满足规划航道尺度的要求,直接影响到本河段航道条件的稳定和航道的畅通,因而有必要进一步治理完善,以适应长江航运快速发展和沿江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
⑵界牌河段是长江中游重点碍航浅滩河段,综合治理后,航道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但实施时错过了最佳时机,航道仍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实施后续工程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已有工程效果、实现规划目标的需要界牌河段是长江中游重点碍航浅滩河段,通过一期工程的整治,结束了年年要疏浚、爆破的局面。
但是由于当时工程实施时河道条件方面存在的不足,过渡段位置已发生明显下移,工程实施阶段进行了大量的过渡段调整方案和完善方案的研究,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些方案也没有实施。
正由于错过了对最佳过渡段位置进行控制,治理时机偏晚,过渡段守护位置偏下,且整治线也偏宽,导致滩槽没有得到完全控制,综合治理后航道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河道演变仍表现为交错边滩平行下移的特点,主流及航槽位置仍很不稳定,频繁在新堤夹与过渡段之间转换;二是在演变过程中,主流的大幅摆动,引起已建工程受损,将影响已建工程对洲滩取得的控制效果,任其发展界牌河段将再度产生新的碍航问题。
《关于抓紧编制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实施方案和可采
区可行性论证报告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水利技术监督》
【年(卷),期】2005(013)002
【摘要】无
【总页数】5页(P23-2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研究与探索 [J], 曾令木;赵义
2.《河北省河道采砂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制规程》 [J],
3.浅谈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修编创新思路 [J], 何勇;刘前隆;陈前海
4.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的主要内容 [J],
5.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修编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J], 赵义;周劲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规划研究胡春燕;侯卫国【摘要】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事关该区域的防洪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且上游水库群和三峡工程的兴建和运用,对中下游防洪、航运和供水等方面的影响逐步显现,迫切需要尽快开展科学合理的河道整治规划.从全面系统治理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了三峡工程运行初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河势控制规划方案、重点河段和一般河段的综合治理措施;对洲滩、岸线治理以及采砂活动治理和规划进行了专项介绍;并阐述了五大类具体的河道治理工程措施.为保证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河势稳定、通航顺畅等提供了有益参考.【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3(044)010【总页数】5页(P52-55,79)【关键词】河道治理;防洪;航运;洲滩;长江中下游【作者】胡春燕;侯卫国【作者单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处,湖北武汉430010;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处,湖北武汉43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21 概况及规划历程1.1 基本情况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上起宜昌,下迄河口50号灯标,全长1 893 km,流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6省市。
自宜昌至湖口为长江中游,长约955 km。
湖口以下为下游,长约938 km。
长江中下游河道流经广阔的冲积平原,沿程各河段水文泥沙条件和河床边界条件不同,形成的河型也不同。
从总体上看,中下游河道可分为微弯单一型、蜿蜒型和分汊型三大类,其中以分汊型为主,其长度约占总长的60%。
根据河势河型和控制节点,将中下游河道划分为30个河段,又根据治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划分为重点河段和一般河段。
1.2 规划治理情况新中国成立前,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基本处于自然演变状态,干流两岸约4 000 km长的岸线中崩岸长度达1 500 km。
新中国成立后,长江水利委员会(原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以下简称“长江委”)会同地方水利部门,开展中下游河道治理的规划设计工作。
used in cement-based construction materials:report of the RILEM TC260-RSC[J].Materials&Structures,2017,50(4):197.[14]SNOECK D,PEL L,DE BELIE N.The water kinetics of superabsorbent polymers during cement hydration and internal curing visualized and studied by NMR[J].Scientific Reports,2017,7(1&: 9514.[15]ESTEVES L P.Recommended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absorbencyof superabsorbent polymers in cement-based materials[J].Materials and Structures,2014,48(8):2397-2401.[16]J USTS J,WYRZYKOWSKI M,WINNEFELD F,et al.Influence ofsuperabsorbent polymers on hydration of cement pastes with low water-to-binder ratio-a calorimetry study[J].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2013,115(1):425-432.[17]ESTEVES L P,CACHIN P,FERREIRA V M.Mechanical propertiesof cement mortars with superabsorbent polymers[J].Advanced Construction Materials,2007:451-462.[18]DING H Y,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strength of super absorbentpolymer(SAP)concrete[J].天津大学学报(英文版),2017,23(3):245-257.[19]YAO Y,ZHU Y,YANG Y Z.Incorporation superabsorbent polymer(SAP)particles as controlling pre-existing flaw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2(28):139-145.[20]姜玉1,金祖权,陈永丰,等.高吸水树脂对混凝土水化及强度的影响[J].材料导报,2017,31(24):40-44.[21]何真,陈N,梁文泉,等.内养护对混凝土收缩开裂性能的影响[J].新型建筑材料,2008(8):6-10.[22]KAMALI M,GHAHREMANINEZHAD A.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influence of superabsorbent polymers on the properties of glass powder modified cement pastes[J].Construction&Building Materials, 20G7(49):236-247.[23]OLAWUYI B J,BOSHOFF W P.Influence of SAP content andcuring age on air void distribu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sing3D vol u me analysis[J].Construction&Building Materials, 20G7(35):580-589.[24]ME CHTCHERINE V,REINHARDT H W.Application of superabsorbent polymers(SAP)in concrete construction:state-of-the-art report prepared by technical committee225-SAP,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20G2.[25]J IANG Z,SUN Z,WANG P.Internal relative humidity distributionin high-performance cement paste due to moisture diffusion and self-desiccation[J].Cement&Concrete Research,20G3,8():320325.[26]D ANG J,ZHAO J,MIAO W,et al.Effect of superabsorbent polymeron the shrinkage and crack resistance of concrete at early age[J].Iranian Polymer Journal,20G8,27(5):349-358.[27]L IU R,SUN Z,DING Q,et al.Mitigation of early-age cracking ofconcrete based on a new gel-type superabsorbent polymer[J].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2017,29(10).[28]S HEN D,WANG M,CHEN Y,et al.Prediction of internal relativehhmidity in concrete modified with super absorbent polymers at early age[J].Construction&Building Materials,2017(149):543552.[29]CRAEYE B,GEIRNAERT M,SCHUTTER G D.Super absorbingpolymers as an internal curing agent for mitigation of early-age cracking of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bridge decks[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1,25(1):1-13.[30]B ENTZ D P, GEIKER M,JENSEN O M.On the mitigation of earlyage cracking[A].Proceedings of3rd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selfdesiccation and its importance in concrete technology,2002:195-204.[31]孙庆合,魏永起,孟云芳,等.超吸水聚合物混凝土抗渗性能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9,36(6):68-71.第一作者:夏慧芸(1981-),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第44卷第10期2013年5月人民长江Yangtze River Vol.44,No.10May ,2013收稿日期:2013-04-01作者简介:胡春燕,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利规划设计。
E -mail :huchunyan@cjwsjy.com.cn文章编号:1001-4179(2013)10-0052-04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规划研究胡春燕,侯卫国(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处,湖北武汉430010)摘要: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事关该区域的防洪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且上游水库群和三峡工程的兴建和运用,对中下游防洪、航运和供水等方面的影响逐步显现,迫切需要尽快开展科学合理的河道整治规划。
从全面系统治理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了三峡工程运行初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河势控制规划方案、重点河段和一般河段的综合治理措施;对洲滩、岸线治理以及采砂活动治理和规划进行了专项介绍;并阐述了五大类具体的河道治理工程措施。
为保证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河势稳定、通航顺畅等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河道治理;防洪;航运;洲滩;长江中下游中图法分类号:TV212文献标志码:A1概况及规划历程1.1基本情况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上起宜昌,下迄河口50号灯标,全长1893km ,流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6省市。
自宜昌至湖口为长江中游,长约955km 。
湖口以下为下游,长约938km 。
长江中下游河道流经广阔的冲积平原,沿程各河段水文泥沙条件和河床边界条件不同,形成的河型也不同。
从总体上看,中下游河道可分为微弯单一型、蜿蜒型和分汊型三大类,其中以分汊型为主,其长度约占总长的60%。
根据河势河型和控制节点,将中下游河道划分为30个河段,又根据治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划分为重点河段和一般河段。
1.2规划治理情况新中国成立前,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基本处于自然演变状态,干流两岸约4000km 长的岸线中崩岸长度达1500km 。
河道采砂采矿权评估报告一、引言二、评估目的1.分析河道砂石资源的潜在价值和可采储量,为采砂采矿企业提供决策依据;2.评估采砂采矿活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制定保护措施。
三、评估方法1.采集河道砂石的样本,并进行实验室分析,确定其质量和物理力学性质;2.调查河道地质、水文、气象等情况,分析河道砂石的再生能力和补给方式;3.进行现场调查和样本分析,了解采砂采矿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4.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分析采砂采矿活动可能对周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
四、评估结果和分析1.河道砂石资源的潜在价值和可采储量:根据实验室分析,河道砂石的质量优良,可以满足建筑材料的需求。
根据地质调查和样本分析,确定河道砂石的可采储量在数千万立方米以上。
2.采砂采矿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现场调查和样本分析发现,采砂采矿活动导致水质恶化、河道流速改变、河床变浅等问题。
此外,采砂采矿活动还会破坏河道生态系统,对鱼类、水生植物等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
3.环境风险评估:分析采砂采矿活动可能对周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采砂采矿活动可能导致土壤侵蚀、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五、评估结论和建议1.鉴于河道砂石资源的潜在价值和可采储量较大,建议政府部门合理规划和管理采砂采矿权,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为减少采砂采矿活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建议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限制采砂采矿量、调整开采方式、实施生态修复等;3.建议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采砂采矿企业的合规操作,减少环境风险;4.建议开展公众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采砂采矿活动的认识和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
1.张三,黄四.河道采砂采矿活动对河道环境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42.李五,王六.河道砂石资源评估与管理[J].土地工程,20243.陈七,刘八.河道采砂采矿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措施研究[J].环境保护科技,2024以上为河道采砂采矿权评估报告的大致内容,具体情况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补充和修改。
前言武汉新港华中闽台产业新城位于xxx城以东迎宾大道路旁,紧邻大广高速xx出口,距106国道5公里,距罗霍洲港区5公里,规划用地面积5000亩,总投资额达100亿元,由福建商会旗下的湖北闽鑫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以吸引福建、台湾等地投资,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为目标,新城规划了先进制造业、国际物流、综合服务等三个功能区。
2012年9月8日举行开工奠基暨项目签约仪式,拟引进企业100家左右,4年内建成,届时年产值可达200亿元。
首期项目开发建设面积为5000亩,建设内容为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招商中心、中小企业孵化器等,现已初具规模。
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拉动xxx经济的发展。
该项目用地范围内地势低洼,大部分为鱼塘,场地回填平整需要大量土方,2014年6月13日xxx水利局以团水利【2014】47号申报在长江开采青砂200万m3,用于该项目场地吹填平整。
黄冈市水利局于2014年6月19日以冈水文【2014】62号文向省水利厅转报了xxx水利局的请示,省水利厅于2014年7月7日以鄂水利复【2014】121号文进行了批复。
省厅批复后,xxx政府为加快工业园的建设,要求将原计划闽台产业新城三区二期吹填工程一并列入本次计划进行吹填。
经计算,回填一区需吹填回填方31.4万m3,回填二区需吹填回填方134.5万m3,回填三区需吹填回填方64.9万m3,共230万m3。
因此,本次规划开采总量为230万m3。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根据长江委编制的《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2011~2015年)》和《湖北长江中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实施方案(2011~2015)》,受湖北闽鑫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由我院编制完成华中闽台产业新城场地平整长江采砂吹填可行性论证报告。
规划采区位于长江干流xx河段,属《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2011~2015)》保留区,左岸为xxx城关,左岸沿江为黄冈长江干堤。
河道采砂可行性论证报告一、引言河道采砂是指通过开采河道中的沉积物、砂石等资源来供应建筑、工程等行业使用的一种方式。
本报告旨在对河道采砂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的论证,包括资源可行性、环境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等方面,以便更好地指导相关部门在决策和实践中的选择。
二、资源可行性论证1.河道采砂地质条件通过对目标地区的地质勘察和调查,发现河道的沉积物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开采条件。
河道砂石资源主要分布在河道底部的沉积层中,储量大、储量分布均匀,能够满足一定规模的采砂需求。
2.河道采砂技术条件目前,河道采砂的关键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包括水下开采、砂石分选和沉积处理等方面。
采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方法,能够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河道采砂作业。
3.河道采砂资源利用环境条件河道采砂不会破坏地质环境,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可控。
通过合理的采砂规划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水生态环境,减少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环境可行性论证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河道采砂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
通过合理规划、采取措施减轻生态环境影响,可以保护水域生态系统、减少生态灾害的风险。
2.水域保护与修复在采砂过程中,及时修补河道岸线,保护河流的自然形态。
并采取措施保护和修复水域生态系统,确保水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
3.环境监测与管理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采砂过程中的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并加强环境管理工作,确保河道采砂活动不对环境造成长期或严重影响。
四、经济可行性论证1.河道采砂的市场需求河道采砂的产品是建筑、工程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市场需求量大。
河道采砂可以提供稳定的供应,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2.采砂成本和收益分析通过对采砂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河道采砂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考虑到资源丰富、技术成熟等因素,河道采砂的成本较低,回报率较高。
3.就业和经济效益河道采砂活动可以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就业,改善居民收入水平。
同时,河道采砂还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效益。
对长江中下游采砂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几点认识
胡春燕
【期刊名称】《中国水利》
【年(卷),期】2009(000)008
【摘要】长江中下游河道采砂必须以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和通航安全为前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现限制性特征.编制长江中下游采砂规划要充分重视基础资料的收集,因地制宜地作好各具特色的河道采砂规划,正确处理好采砂与防洪安全、河势稳定、通航安全和水生态保护的关系,同时还要做好采砂后评估的研究工作.【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胡春燕
【作者单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430010,武汉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79
【相关文献】
1.广东省河道采砂规划编制的几点认识 [J], 朱汝雄
2.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有关省市拍卖可采砂区采砂经营权的思考 [J], 梁荆江
3.《关于抓紧编制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实施方案和可采区可行性论证报告的通知》 [J],
4.浅谈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修编创新思路 [J], 何勇;刘前隆;陈前海
5.长江科学院主编的《河道采砂规划编制及实施监督管理技术规范》工作大纲通过审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岳阳长江河道工程性采砂项目可研论证报告(修改稿)建设单位:岳阳云溪区城建投有限公司编制单位: XX设计研究院二0一八年五月编制0前言 (4)1基本情况 (9)1.1河道基本情况 (9)1.2河床地质组成 (11)1.3自然和经济状况 (12)1.4防洪及河道整治工程 (14)1.5河段航运和航道状况 (15)1.6河段主要生态环境保护状况 (15)2河段水文泥沙特性 (17)2.1水文特征 (17)2.2径流特征 (17)2.3泥沙特征 (18)3河道演变分析 (20)3.1历史演变 (20)3.2河道近期演变及趋势分析 (20)4编制依据 (22)5采砂任务和规模 (25)6采砂方案拟定 (26)6.1采砂区选择 (26)6.2采砂区布置 (27)6.3采砂区河床近期演变 (28)6.4采砂区泥沙补给分析 (28)6.5采砂区控制开采高程 (35)6.6禁采期 (35)6.7采砂船只控制 (36)7采砂影响分析 (37)7.1河势稳定影响分析 (37)7.2防洪安全影响分析 (37)7.3通航安全分析 (38)7.4对水环境的影响 (39)7.5其他影响分析 (42)8采砂作业 (43)8.1采砂作业方式 (43)8.2采砂作业时间 (45)9采砂作业管理 (45)9.1采砂作业管理单位 (45)9.2管理措施 (46)采砂作业监管措施 (49)采砂作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49)河床动态监管 (50)10结论与建议 (50)0前言0.1项目由来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关于审批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 (2016 —2020年)的请示》(长规计[2016]35号)收悉。
受水利部委托,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 (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技术审查并提出了审查意见。
水利部征求了交运部意见后,根据《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水利部以水建管〔2016〕409号批复《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2016-2020年)》。
....河道采砂规划(....0..年~....0..年)前言....位于....中南部。
处于东经..°..′—..°....1′,北纬..°—....1°1....′之间,南接..市,东邻..县,西靠..县,北与..相毗邻,全.总土地面积为..平方公里。
辖.镇.乡,.个村委会、.个社区,是一个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县。
..境内有..条主要河流,..沟、..河、..河以及内陆河..河。
全.地形复杂,整个地貌为一盆地,属浅山丘陵区,东、西、南三面多山,丘陵起伏连绵,中为辽阔的冲积平原。
全.多年平均降水量在..毫米之间,风沙干旱、水土流失是制约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河道砂石是河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物质资源,在修筑堤防、填塘固基、工程建筑、烧制灰砖等方面应用广泛。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和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各类砂料的需求量大增,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采砂的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
给水利监督部门的采砂管理带来较大困难。
科学、有序的进行河道采砂,不但可以对砂石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也可以排除泥沙负面之害。
而过量、无序的开采活动将会带来河势恶化,危及防洪工程和基础设施安全,破坏生态环境。
为了加强....等重要采砂河段的采砂管理,规范河道采砂,确保防洪安全和河道渡汛安全,建立良好的采砂秩序,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提供稳定的砂石资源,受..水利局的委托,我公司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专业规划编制了《..部分河段采砂规划(....0..~....0..年)》。
目录1概要 (1)1.1河道概况 (1)1.....河道采砂状况和主要存在的问题 .. (1)1.....河道采砂规划的原则与任务 . (2)1.....采砂分区规划 . (3)1.5采砂影响分析 (6)1.6规划实施与管理 (6)1.....结论与建议 .. (7)....基本情况.. (10).....1河道概况 (10).........水文泥沙特性及床沙组成 . (10).........地质.. (14).........已建与拟建涉河工程概况 . (25).....5生态与环境现状 (25)....河道演变与泥沙补给分析 (26).....1历史时期演变 . (26).........近期演变及趋势 .. (26).........河道泥沙补给分析 . (27)....规划的必要性 .. (28).....1河道采砂基本情况 .. (28).........河道采砂存在的问题 (28).........制定规划的必要性 . (29)5规划原则与规划任务 (31)5.1规划原则 (31)5.....规划任务 . (31)5.....规划依据 . (32)5.....规划基准年与规划期 .. (33)6采砂分区规划 (34)6.1禁采区划定 (34)6.....可采区规划 (38)....采砂影响分析 .. (50).....1采砂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 (50).........采砂对防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50).........采砂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分析 .. (50).........采砂对涉河工程正常运用的影响分析 .. (51)....规划实施与管理 . (52).....1规划实施 (52).........管理机构与管理设施 (54).........动态监测管理措施 . (55)9结论与建议 (57)9.1结论 (57)9.....建议. (58)附图:1、流域水系图....、区域地质图3、规划河段采砂前后河道地质纵剖面图....、规划河段采砂前后河道地质横剖面图5、规划河段采砂分区平面布置图1概要1.1河道概况..共有中小河流..余条,主要有..条,按水系分为两大水系,即..内陆河水系..条,..河水系上游..条(外流河)。
环保类--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
环境保护类--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
为了保护长江河道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河道资源,维护长江的健康发展,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被制定出来。
该条例规定了长江河道采砂的管理措施和要求,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 采砂许可制度:设立采砂许可制度,对长江河道采砂进行分类管理。
各类采砂活动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获得许可后方可进行。
2. 采砂区域限制:划定长江河道采砂的禁止区、限制区和适宜区。
禁止区内严禁进行任何形式的采砂活动,限制区内采砂活动需严格控制,适宜区内采砂活动需按照一定标准进行。
3. 采砂配额管理:制定长江河道采砂的总量控制和分区分配办法,严格控制采砂总量和区域内的采砂量,确保采砂活动在可控范围内进行。
4. 采砂监管机构:建立完善的采砂监管机构,负责对长江河道采砂活动进行监管和管理,加强对采砂许可、采砂活动和采砂设备等方面的监督检查。
5. 罚则与处罚:明确违反采砂管理条例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罚款、责令停工整顿等措施。
对于严重违法违规者,可以采取吊销许可证、暂停营业等措施。
通过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防止乱采滥挖、过度开采等现象的发生。
积极推进长江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提高长江河道资源的合理利用效益,促进长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一、规划概况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修编是根据三峡工程初期运用以来的河道演变情况、演变趋势、来水来沙情况,充分考虑保障防洪和通航安全以及水生态与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研究提出规划期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段禁采区、可采区和保留区规划,年度采砂总量控制及禁采期。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的范围为长江中下游干流宜昌至河口长约1893km的河段。
(1)禁采区规划
禁采区是指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采砂的区域,是采砂对河势稳定、防洪安全、通航安全、水环境保护、拟建、在建或已建工程以及一些重要设施有直接影响的河段或水域。
在禁采区内除防洪抢险、堤防加固、填塘固基等特殊情况外严禁各种采砂活动。
(2)可采区规划
推荐的规划方案为:规划46个可采区,其中湖北省13个可采区,江西省4个可采区,安徽省18个可采区,江苏省7个可采区,省际边界重点河段规划采区4个。
其中大石坝特殊可采区位于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省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范围,成德州特殊可采区和新沟特殊可采区分别位于安徽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和缓冲区范围。
(3)采砂作业方式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开采方式主要以大型吸沙船为主,规划典型采砂船的功率为1000KW。
对于离主航道较远,对航运影响较小的一般采区,大致按每800m长度布置一艘采砂船;对于离主航道较近,或位于船舶锚地附近水域,或离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区较近和处于鱼类洄游通道附近的采区,应适当减少采砂船的数量。
(4)禁采期
长江洪水峰高量大,6~9月是长江防汛的关键时期,江阴以上禁采期为主汛期7~8月及超警戒水位期,江阴以下河段禁采期则为主汛期7~8月及潮位大于警戒潮位的情况。
另外,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内4~6月是四大家鱼的主要产卵期,为尽量减小对四大家鱼产卵繁殖的影响。
对处于长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场范围的各采区4~6月禁止采砂。
二、环境现状
(1)水环境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河段共划分96个一级区,其中保护区15个,保留区36个,开发利用区36个,缓冲区9个。
根据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长江中下游干流主要站点的监测结果编制的《长江水资源质量公报》,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武汉、九江、马鞍山、南京、上海等大城市江段的水质较差,多数达不到水功能区规定的水质类别要求,特别是汛期,超标项目主要是粪大肠菌群、石油类、铅等;其它江段水质较好,有的能稳定在Ⅱ~Ⅲ类水,近年来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
目前,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水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河段的近岸水域水质污染与饮用水源水质污染。
城镇江段的取水口与排污口分布犬牙交错,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城镇江段,已对取水口水质构成严重威胁;同时,污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多沉积在城镇江段的底泥中。
(2)水生态
在长江中游干流,以及清江、洞庭湖水系、汉江、鄱阳湖水系等水体中栖息的鱼类有25科217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鱀豚、白鲟和中华鲟,二级保护的有江豚和胭脂鱼。
规划范围内分布有一定规模的“四大家鱼”产卵场有大小11处,有4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环境影响评价
(1)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本规划符合《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及流域其它规划在规划河段的规划目标与任务要求;在规划中充分考虑了水环境与水生态要求,与河段生态环境保护具有较好的协调性;同时,适当开采江砂满足沿江地方经济发展对江砂资源的需求,对沿江经济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与沿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相协调。
(2)对水环境的影响
采砂作业将引起采砂江段局部水体的悬浮物浓度增加,影响水体的感观性状;同时,江砂在开采过程中由于泥沙中吸附的重金属解吸,也可能造成重金属的二次污染;另外,采砂船的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船舶垃圾的排放,也将造成采砂区及其附近水域的水质污染。
本规划中的采砂对水环境的影响应重点注意采砂船只的石油类污染,其它如悬浮物增高等影响基本不降低采砂江段的水功能区类别。
但应注意采砂活动对采砂点下游1km范围内有取水要求的江段水质产生的不利影响。
另外,有少数规划采区位于城区江段,可能对上述城市饮用水取水口
水质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3)对水生态的影响
1)对水生生境的影响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的46个可采区中有23个在洲滩附近,多为主河道迎冲部位以及江心洲滩。
采砂除直接破坏栖息的生态环境外,还由于短时间内江砂得不到补给,造成采砂范围附近水流和河床底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将给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栖息和繁衍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2)对珍稀水生动物的影响
长江中下游干流分布的珍稀水生动物主要有白鱀豚、江豚、白鲟、中华鲟和胭脂鱼。
除大石坝、成德洲和新沟3个特殊可采区在保护区内,其采砂作业将对栖息在保护区范围的白鱀豚、江豚、中华鲟、胭脂鱼等产生一定的噪声干扰、油污染及机械伤害等方面的影响外,其它规划可采区主要对上述珍稀水生动物的索饵、繁殖等洄游活动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与规划范围内的经常性经济活动(如航运)没有本质区别,通过对采砂活动加强监管措施,可减轻其不利影响。
3)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规划可采区对鱼类资源的影响主要是因为采砂对鱼类的产卵繁殖产生影响而导致鱼类资源量的下降,规划的水陆洲采区、曾家洲采区、巴河口采区、燕矶采区、黄颡口采区等5个采区均位于“四大家鱼”产卵场范围。
由于规划可采区的开采在时间上避开了“四大家鱼”产卵的主要时期4至6月,因此,在上述5处可采区采砂对“四大家鱼”产卵繁殖活动基本没有影响。
但采砂作业将破坏经长期形成的鱼类产卵环境,造成鱼类产卵场破坏或产卵规模萎缩,对鱼类资源的补充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4)对洄游性鱼类的影响
长江中下游洄游性鱼类主要有中华鲟、鳗鲡、鲥鱼、凤尾鲚、银鱼、长颌鲚、暗纹东方魨、弓斑东方魨和松江鲈鱼等。
除上述洄游性鱼类外,还有中华绒螯蟹、白虾等洄游性水生动物。
规划可采区对洄游性鱼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规划可采区采砂使采区附近江段河道和水文条件发生变化,产生紊乱的水流,可能使洄游性鱼类迷失洄游方向;(2)采砂船和采砂作业系统在洄游通道作业影响洄游鱼类的正常洄游,甚至可能直接伤害洄游的水生动物。
根据规划可采区的分布,南通以下的河口区没有规划可采区,因此对主要在河口区洄游的凤尾鲚、银鱼、长颌鲚、暗纹东方魨、弓斑东方魨和松江鲈鱼等洄游性鱼类及中华绒螯蟹、白虾等洄游性水生动物,基本不受规划可采区的影响。
规划对洄游性鱼类鲥鱼和中华鲟的影响也不大。
四、环境保护措施
1、在编制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区实施方案时,应对采区江段进行详细的水环境和水生态现状调查,并根据采砂的方式、时间和采量等进一步分析论证其采砂对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影响。
经调查确定该江段不是重要水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场所,附近没有取水口等敏感设施,并经论证采砂不会对水环境和水生态产生不良影响时,方可确定其可采。
2、对有珍稀洄游水生动物经过的可采区,在开采中应加强对洄游性珍稀水生动物的观察和保护。
3、采砂船应按规定将废油、含油污水、生活垃圾、船舶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禁止排入水体。
各采砂船应配备油水分离器和其它防污设备、器材,防污设施不得擅自闲置或拆除。
4、对位于城市江段的可采区,采砂单位在开采前应与城市市政部门协商确定是否可采。
五、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
(1)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主要包括采砂位置及采砂量监测、污染源监测、水质监测和珍稀保护鱼类监测。
(2)跟踪评价
在规划期内,每个年度采砂方案实施后,根据对采砂活动进行的环境监测结果,结合规划区现有调查与监测成果,对采砂方案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评价,评价内容主要为:采砂对水环境的影响(包括对水功能区影响、对取水口水质影响)、采砂对水生态的影响(包括对自然保护区影响、对鱼类资源与渔业的影响、对珍稀水生动物的影响等)、采砂对沿江基础设施的影响、采砂对防洪的影响、采砂对航道与通航的影响以及采砂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
六、结论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区分布有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白鱀豚、江豚、白鲟、中华鲟和胭脂鱼等珍稀保护水生动物,特别是白鱀豚、江豚、和中华鲟,由于其种群的脆弱性和繁殖环境的易受干扰,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的广泛关注。
从规划可采区对涉及区水资源、水环境及水生态的影响分析结果来看,只要采砂控制在规划的可采区和采量范围内,严格按照有关环保要求进行作业,由采
砂活动带来的水资源、水环境及水生态影响并不大。
1、本规划中的采砂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采砂船只的石油类污染,通过配备油水分离器和加强管理可以减免其不利影响,基本不降低采砂江段规划的水功能区类别。
有少数规划采区的采点位于城区江段,应注意其采砂活动对城区取水口水质及取排水设施的影响。
2、本规划中大石坝、成德洲和新沟3个特殊可采区位于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其采砂作业将可能对栖息在保护区范围的白鱀豚、江豚、中华鲟、胭脂鱼等产生一定的噪声干扰、油污染及机械伤害等方面的影响,基本不影响保护区的功能和生态完整性。
其它规划可采区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栖息地、自然保护区、珍稀水生动物等水生态的影响较小。
七、建议
1、对涉及自然保护区的特殊可采区,因特殊原因需进行采砂时,其采砂活动应征得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同意,其采砂活动应接受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2、对位于城市江段的可采区,采砂单位在开采前应与城市市政部门协商确定是否可采。
八、附图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可采区位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