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典小户型公寓研究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626.50 KB
- 文档页数:12
从生活方式角度解析日本住宅空间的开题报告
本篇开题报告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日本住宅空间。
作为世界上文化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国家,日本的生活方式和住宅文化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从日本住宅空间的
布局、家具摆放、日常生活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针对日本住宅空间的布局,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日本住宅采用了“和室”的布局形式,即以榻榻米为主要的居住空间,同时厨房、浴室、卫生间等功
能性区域相对独立,且非常小型化。
而在现代化的日本住宅中,由于生活模式的改变
和对空间利用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住宅开始采用非传统的开放式空间布局,例如将厨房、餐厅、客厅、阳台等区域融合在一起,让家庭成员更加亲密和融洽。
其次,家具的摆放也是研究日本住宅空间时需要关注的重点。
在传统日本住宅中,家具主要以床铺、桌子和座椅为主,且摆放也极为简单,只需要将趣味性和艺术性相
结合,便可呈现出整体的美感。
而在现代日本家庭中,家具种类更加多样化,摆放的
位置也更加丰富,例如针对空间利用,很多人会选择摆放储物柜和书架等功能性家具,以扩大整体空间能够使用的范围。
最后,除了以上两个方面,日本住宅空间的研究也需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例如在日本传统家庭中,可见到很多人将潜水、打坐、茶道等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生
活中,以提升整个家庭氛围和价值。
而在现代日本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
通激励了很多新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例如食事、看电影、打牌等,这些也促进了家庭
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总之,从生活方式角度探析日本住宅空间,不仅可以深刻理解日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对我们设计或者审视自己的居住空间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日本式公寓的历史1923年,关东大地震袭击了日本。
在关东地区,包括东京和其他外围城市在内的大量建筑和住宅都在地震中倒塌。
木结构住宅遭到了破坏性的损害。
1924年,“同润会”成立,其目标是建造抗震效果更好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1926年,“同润会”建成了他们的第一栋钢筋混凝土公寓,而他们的最后一个作品完成于1934年。
图1是位于代官山的一个同润会公寓。
它的建筑面积约为30m2,包括两个榻榻米房间。
榻榻米是铺在地板上的草垫子,是传统日本式住宅中的模块。
在1941年日本政府成立住宅署之后,“同润会”就解散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的生活方式向西方转变。
改变的第一步,就是将睡房和其他房间分开。
图2是1951年的51c类户型。
这是第一个有独立的餐厅和厨房的公寓,但在这个单元里还没有浴室,它是当时最具日本式公寓——丰富而小的空间JAPANESE APARTMENTS: RICH AND SMALL SPACE樱井泰行/Yasuyuki Sakurai影响力的户型之一。
图3是前川国男在1958年设计的晴海高层公寓。
那时,土地价格和对住宅的需求缓慢上涨。
这个10层的公寓采用了钢外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169个面积在36m2-45m2之间的住宅单元。
每个单元有两个榻榻米房间、一个餐厅厨房合一的房间、一个卫生间和一个浴室,它还没有特定的起居室。
榻榻米间在白天用作起居室,晚上就是卧室。
1955年,日本公共住宅集团成立。
该集团建造了大量的住宅项目,以应对19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对住宅的需求。
为了在短时间内提升住宅密度,住宅集团不仅将住宅单元平面标准化,还将公寓建筑布局标准化。
由此,住宅开发延伸到了东京郊区,充斥着标准化住宅单元的新城镇出现了。
人们不可能去选择一个符合他们生活方式的住宅单元,而不得不根据住宅单元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些正是快速经济增长和大量住宅供应政策的弊端。
在另一方面,私人住宅开发依借小尺度的优势在东京的心脏地带发展起来。
浅谈日本小户型住宅设计文章摘要:日本普宅以小户型为主,其中集合住宅户型面积一般在90平米以下,居住着工薪阶层和青年家庭。
由于特殊的区位和建筑物资短缺等原因,日本在住宅设计和产品研发上追求精益求精,形成了长期坚持开发小户型、注重细节且舒适的开发理念。
关键词:集合住宅小户型布局紧凑人性化1.日本小户型住宅发展历史日本小户型住宅起源于战后伊始。
当时,日本的1700万户中约有420万户缺房,为了在短期内缓解住房短缺的问题,日本政府建造了大量集合住宅,其中大部分为面积在40—90m2不等的小户型。
最初的标准设计方案是在1949年提出,最有代表性的是面积只有40 m2的公营住宅标准设计51C型,成为该时期住宅设计的原型。
1953年前后,社会经济水平有所提高,新一代建筑师们提出了nLDK型方案,即以L(起居室)、D(餐厅)和K(厨房)为住宅的基本要素,以起居室为中心,布置各房间,连接n个卧室。
这种类型的住宅通过标准化构件的设计和推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降低了造价,使大量生产和普及推广成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住宅紧缺问题。
由于卧室面积和个数的可变,可衍生出不同的类型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很受居民们的青睐,这一形式直到现在仍为日本城市住宅的主流。
2.日本小户型住宅现状2.1小户型仍是日本集合住宅的主流户型目前,日本集合住宅由政府、“住宅公团”及开发商进行开发,多为租赁形式。
除市中心的部分高层住宅外,以低层和多层为主,呈现低层高密度的特征。
日本小户型集合住宅主要为大城市中的工薪阶层和青年家庭服务。
此类住户的基本家庭结构为2—3口人的核心家庭模式,因此,三室户成为集合住宅的主流户型。
在土地资源十分紧张的日本,为节约土地、争取较高的容积率,日本集合住宅的户型平面多为瘦长型,总面宽较小,三室户为8m左右,而进深相对较大,11m—13m左右(不含阳台和走廊)、户型面积一般较小,在不计阳台、外廊等公共面积的情况下,多数户型都在90平方米以下,三居室的套内面积也基本上在80方米左右。
日本集合式住宅小面积的典范- 建筑技术日本集合住宅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有很多共通之处。
日本地少人多,物资短缺。
他们长期以来在住宅建设方面坚持小面积、适用舒适的理念,长期开展对居住行为方式和家庭人口结构的研究,无论是住宅设计还是产品都是做到了精细的程度。
在今天,我们回过头来讨论小面积住宅的时候,日本集合式住宅和相应配套的产品认定、性能评价以及住宅产业化的一系列措施均已达到较高水平,是我们学习借鉴的楷模和典范。
日本集合住宅的精细设计早在1955年,日本刚刚开始进行大规模住宅建设的时候,他们就成立“住宅公团”(现称都市,整备公团)机构,这个机构在日本各个城市、各个区县都有分部,负责管理、协调住宅的建设、发展,为城市普通住户住房问题提供了大量支撑。
都市?整备公团保证住宅生产的方方面面采用理性建设,精细设计,保证居住品质,达到了有良好的规模、生产结构、居住性能和设备的新一代环境建设更新的目标。
日本的集合住宅一直坚持小面积的方针,1951年以后,他们每年都要推出标准化的设计,不断公布建设标准。
并通过居住实态调查,把“食寝分离”、“干湿分离”和“公私分离”的理念容入了标准设计中。
以家庭人口为标准,用“家庭人数减去夫妇对数”来计算卧室数量,使集合住宅进入了保证居住实态和注重实效的阶段。
除此而外,老年住的“亲子型”二代居、三代居住宅也得到了发展,在设计上又分为同居型、分居型和邻居型三种。
室内设计在日本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居住生活行为的地方,他们的设计尺寸精细到公分。
日本住宅对各个空间的设计定位很亲切,公共活动空间首先要考虑家具位置和使用,空间要能互为借鉴渗透,小中见大,充分发挥空间的作用。
日本的集合住宅是以高品质、高质量著称的,它的这一成就应当归功于日本优良部品制度。
这一制度的核心就是对住宅部品的外观、质量、安全性、耐久性、使用性、易施工性、价格及供应条件等,由建设省指定的日本住宅优良部品认定中心进行综合审查。
为了保证认证的公正性、权威性,优良部品认定有一套从产品标准、性能测试、专家评价、机构认定、推广普及、售后服务、保险赔偿等方面的方法和程序。
信息时代下中小户型创新设计研究——以日本住宅为例发布时间:2021-06-28T10:21:30.73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5期作者:邓玉玲[导读] 信息时代下使人们越来越注重提升室内住宅的空间的最大化和智能化邓玉玲广州尚逸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市天河区510000摘要:信息时代下使人们越来越注重提升室内住宅的空间的最大化和智能化,居家办公俨然已成主流,因此中小户型的空间利用就成为了当代住宅空间设计的新焦点。
本文从信息时代中小户型的痛点出发,研究现代人在信息时代的生活模式为切入点,探究分析日本中小户型住宅空间的设计手法。
由于受到日本的地域特征、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日本住宅空间设计形成独特的空间哲学,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深入人心。
文章从信息时代下的居住空间问题、人的生活工作模式引发居住行为模式的改变研究以及对以日本中小户型住宅空间设计为例等三方面来展开进行剖析,为我国提升中小户型的人性化设计和创新型设计具有参考性意义。
关键词:中小户型;居家办公;日本住宅1 现阶段我国室内住宅空间设计的问题在信息时代,传统室内空间设计暴露的问题则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空间布局的人性化、功能性、防护性与居家办公的需求尤为突出。
1.1 户型空间功能缺乏灵活性我国住宅空间大部分户型设计局限在一种模式上,比较单一不够灵活。
比如玄关没有做到内外空间防疫与隔离的作用,玄关具有出入的转换功能,它作为独立空间有更高的个性便捷需求和防疫需求,同时更关注趋向性功能性收纳和具备拓展功能的模块;客厅和餐厅以及主卧三个空间缺乏相互关联,导致很多空间没有充分利用发挥,比如客厅,它可以作为办公、娱乐、亲子、居家、运动各种模式切换,那么它需要动线重组、家具优化、细致化设计的综合考虑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1.2 忽视弱势人群生活习惯信息爆炸时代下,青年人大部分时间在工作和孩子之间周旋,没有时间照顾老人,某些弱势人群比如中风老年患者,他们的生活则需要自理。
日式风格公寓设计理念日式风格公寓设计理念日式风格公寓设计注重简约、自然和谐的风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日本传统文化中,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强调室内外环境的统一。
以下是日式风格公寓设计的几个主要理念。
1. 自然材料与色彩的运用:日式风格注重使用自然材料,如天然木材、竹子和纸等。
天然木材可以带来温暖和舒适的感觉,竹子则给人一种简约和自然的感觉。
在色彩上,日式风格通常采用自然色,如木质本色、深浅不一的灰色和白色等,这样可以打造出宁静、温和的氛围。
2. 空间布局的简洁与灵活:日式风格公寓设计强调简洁和条理,避免过多的装饰和繁琐的细节。
室内空间常采用开放式的布局,能够使空间看起来更加宽敞。
同时,注重空间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活动进行布置,方便实用。
3. 自然光线的利用:日式风格注重利用自然光线,室内设计通常采用大面积的窗户和透明材料,使室内充满光线。
这既能节约能源,又能使室内光线柔和自然,给人一种舒适宁静的感觉。
4. 隐蔽储物空间的设计:日式风格公寓设计通常隐藏了大量的储物空间,使室内看起来整洁和有序。
通过利用墙壁、地板和家具的隐蔽储存空间,可以使公寓看起来更加整洁且充满生活氛围。
5. 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日式风格公寓设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营造自然环境和亲近自然的氛围,使人们能够从喧嚣的城市生活中放松身心。
一个充满植物和小景观的阳台可以是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的好去处,而室内的日式庭院则可仿佛置身自然。
总的来说,日式风格公寓设计强调简约、自然和谐的风格,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环境的统一。
通过运用自然材料与色彩、简洁灵活的空间布局、自然光线的利用、隐蔽储物空间的设计以及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可以营造出充满舒适、宁静和温和的居住环境。
标杆「微文」日本公寓户型的精细化设计P在土地资源十分紧张的日本,多数户型都在90平米以下,三居室的套内面积也基本上在80平米左右。
日本对居住行为方式和家庭人口结构的研究,使住宅设计、产品户型都做到了非常精细的程度。
今天学习君带大家去看一看日本几个代表性的公寓户型。
户型1:77.32平米三房一厅一卫阳台面积12.35平米凹室面积2.87平米合计面积92.54平米 1、门厅、走廊位于中央,房间分部两侧2、门厅到起居室由走廊连接,视野较开阔3、户型中间布有厨房,暗位布有卫生间、洗漱间、浴室、衣橱、储物室4、辅助功能分区明显,干扰性小,卫生间、洗漱间、浴室单独设立5、进门为房间,客厅在户型最里端6、南北通透,中间有暗室,进深较长面宽小户型2:87.41平米四房一厅一卫阳台面积29.4平米停车门廊5.58平米合计面积122.39平米 1、走廊位于中央,2、西式房间正对阳台,3、走廊东面分布有卫生间、浴室。
4、起居室位于南面。
5、将厨房布置在南面。
照顾到了家庭主妇的工作。
6、L型超长阳台。
户型3:93.49平米四房一厅一卫阳台面积19.47平米停车门廊7.48平米凹室面积0.52平米屋顶阳台35.76平米合计面积156.99平米 1、配置了屋顶阳台,使公寓也充满了独户住宅的味道。
2、超大面宽,南北通透,采光良好。
3、户型方正,结构稳定,抗震能力好。
4、厨房与起居室相连,提高主妇工作乐趣5、超大浴室,私密性良好。
6、厨房在户型中央,抽风照明设备先进,可以弥补户型中央采光及通风不足的问题。
7、行李室内置。
日本人喜欢把房间放在门口,客厅放在整个户型的最里端。
进门是一条长长的走廊,直通客厅。
门厅一直保留有阶楼梯的习惯。
日本的客厅(含餐厅)是一家之中最重要的位置,占据了整个户型朝向,采光最好的位置,一般占据了整个户型全部的南向采光,也正因为如此,日本的的客厅有着中国客厅无法比拟的优势,大开间,采光优良。
90平米的户型,客厅看起来非常大气。
日本住宅考察报告主研小户型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减少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全球各地对小户型住宅的需求日益增加。
特别是在日本这个土地资源有限、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国家,小户型住宅的研究与建设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
本报告将重点研究日本的小户型住宅,并对其特点、设计理念以及实际应用进行探讨。
二、特点1.省地:日本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造成了住宅面积普遍较小的状况。
小户型住宅通常占地面积较小,但强调空间的合理利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居住者的需求。
2.空间多样性:尽管住宅面积小,但日本的小户型住宅注重创造多样化的空间。
采用隔断、活动墙和可调整的家具等手段,将有限空间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满足不同居住需求。
3.明亮宜居:充分利用自然光线是日本小户型住宅的一大特点。
通过大面积的窗户和高挑的天花板设计,使室内光线充足,空间显得更加通透、舒适。
4.功能配套齐全:由于空间有限,小户型住宅通常会配置各种智能化的设备和家具,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厨房、浴室和卧室等功能区域的设计也非常精细,致力于实现最佳的功能性。
三、设计理念1.简洁美观:日本小户型住宅一般以简约、现代和功能美为设计理念。
采用简洁而清晰的线条、中性的色彩和天然的材料,使整体空间看起来更加舒适和优雅。
2.以人为本:小户型住宅注重居住者的舒适感和个人需求。
家具、储物空间和家电设备等的设计都以居住者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力求满足不同生活方式和个人爱好的需求。
3.空间重叠: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日本小户型住宅通常采用空间重叠的设计。
例如,使用阁楼、夹层、储物阁等方式,以增加可利用空间。
4.灵活可变:考虑到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多样化的趋势,日本小户型住宅通常具有灵活变化的设计。
例如,可调整的隔断、伸缩式家具等,使住宅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灵活布置和利用。
四、实际应用1.公寓型住宅:公寓是日本小户型住宅的典型代表。
公寓通常配备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解决居民的日常需求,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日本住宅考察报告主研小户型日本住宅考察报告主研小户型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日本人选择了小户型住宅。
而在制定住宅建设计划时,从居住空间的合理规划和设计角度来看,小户型住宅的建设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围绕“日本住宅考察报告主研小户型”这一命题,从住宅设计理念、户型结构、室内布局以及空间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住宅设计理念在日本住宅设计中,建筑师通常会在设计初期与业主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了解其住宅使用需求和日常生活习惯,结合场地特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临近环境、气候等因素,以便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达到自然通风、采光等效果,实现生态与环保的理念。
因此,日本小户型住宅中设计理念通常体现了极高的定制化和个性化特点,使其能够更符合业主生活和使用需求。
二、户型结构在日本小户型住宅中,一般不会像传统别墅房那样有着繁琐的户型和复杂的结构。
相反,小户型住宅中的房型多半是一个矩形或正方形,或是几个简单的矩形组成的,结构比较简单。
这种结构的房子不仅可以随时进行室内布局调整,而且可以更好地将室内空间利用到极致。
三、室内布局在日本小户型住宅的设计中,室内的布局设计至其关键和重要。
针对如何更好地利用每一寸空间,日本的设计师们通常会考虑各种合理的解决方案。
其一,充分利用每一个角落。
日本住宅的墙角很少,因为它们充分利用了每一个角落。
在日本小户型住宅中,每个墙角都予以设计和规划得十分精心,精益求精的设计不仅能掌握空间的使用,还可以将室内空间控制在最佳状态。
其二,采用可收纳式的储物柜。
由于缺乏大的收纳空间,日本小户型住宅常常采用墙壁上有很多的可收纳式储物柜,方便居住者尽可能多地收纳和储存物品。
其三,采用滑轨式隔断或窗纸隔断,可以随意调整空间。
四、空间设计在日本小户型住宅中,将空间设计得更加细致和精简,让室内空间更加匀称,最大化地利用空间。
在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于气味处理,设计师们常常会利用高效的通风设备,同时在室内使用高效的过滤装置,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